高考必備的韓愈古詩大全范例五篇_第1頁
高考必備的韓愈古詩大全范例五篇_第2頁
高考必備的韓愈古詩大全范例五篇_第3頁
高考必備的韓愈古詩大全范例五篇_第4頁
高考必備的韓愈古詩大全范例五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必備的韓愈古詩大全范例五篇_韓愈古詩大全韓愈《與于襄陽書》原文

七月三日,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奉書尚書閣下。

士之能享大名、顯當世者,莫不有先達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進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后焉。莫為之前,雖美而不彰;莫為之后,雖盛而不傳。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須也。

然而千百載乃一相遇焉。豈上之人無可援、下之人無可推歟?何其相須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負其能不愿諂其上,上之人負其位不愿顧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窮,盛位無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為皆過也。未嘗干之,不行謂上無其人;未嘗求之,不行謂下無其人。愈之誦此言久矣,未嘗敢以聞于人。

側(cè)聞閣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獨行,道方而事實,卷舒不隨乎時,文武唯其所用,豈愈所謂其人哉?抑未聞后進之士,有遇知于左右、獲禮于門下者,豈求之而未得邪?將志存乎立功,而事專乎報主,雖遇其人,未暇禮邪?何其宜聞而久不聞也?愈雖不才,其自處不敢后于恒人,閣下將求之而未得歟?古人有言:“請自隗始?!庇裾呶┏ζc米、仆賃之資是急,不過費閣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專乎報主。雖遇其人,未暇禮焉?!眲t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齪齪者,既不足以語之;磊落奇?zhèn)ブ?,又不能聽焉。則信乎命之窮也!

謹獻舊所為文一十八首,如賜覽觀,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驚再拜。

譯文

七月三日,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尊敬地把信呈給尚書閣下:讀書人能夠享有大名聲,顯揚于當代,沒有哪一個不是靠在天下出名望、地位顯達的前輩替他引薦的。讀書人能夠把他的美妙德行流傳下來,照射后代的,也沒有哪一個不是靠在天下出名望的后輩給他做繼承人的。沒有人給他引薦,即使有美妙的才華也不會顯揚;沒有人作繼承人,即使有很好的功業(yè)、德行也不會流傳。這兩種人,未曾不是相互等待的,然而千百年才相逢一次。莫非是居于上位的人中沒有可以攀援的人,居于下位的人中沒有值得舉薦的人嗎?為什么他們相互等待那樣殷切,而相逢的機會卻那樣少呢?其緣由在于居于下位的人倚仗自己的才華不愿巴結(jié)地位高的人懇求引薦,居于上位的人倚仗自己的地位不愿照看地位低的人。所以才學很高的人許多都為不得志而憂愁,地位高的人沒有顯耀的聲譽。這兩種人的行為都是錯誤的。沒有去求取,就不能說上面沒有引薦人;沒有向下查找,就不能說下面沒有可以舉薦的人。我思索這句話已經(jīng)很久了,沒有敢把這句話說給別人聽。

我從旁聽說閣下具有非凡的才能,不隨波逐流、有獨到的見識,行為方正做事實際,進退有度不隨流俗,文武官員能量才任用。莫非您就是我所說的那種人嗎?然而沒有聽說過后輩有得到您的賞識和禮遇的,莫非是您尋求而沒能得到嗎?還是您志在建功立業(yè),而辦事一心想報答君主,雖然遇到了可以推舉的人才,也沒有空閑來以禮相待呢?為什么應當聽到您推舉人才的事卻久久沒有聽到呢?

我雖然沒有才能,但要求自己卻不敢落后于一般人。閣下將要尋求的人才還沒能找到嗎?古人說過:“請從我郭隗開頭。”我現(xiàn)在只為早晚的柴米和雇仆人的費用焦急,這些不過費閣下一頓早飯的費用就足夠了。假如您說:“我志在建功立業(yè),辦事一心想報答君主,雖然遇到了可以推舉的人才,還沒有空閑來以禮相待?!蹦蔷筒皇俏腋胰ブ赖牧?。世間那些拘謹當心的人,既不足以向他們告知這些話,而胸懷坦白、才識卓越的人,又不聽取我的話,那么就真的是我的命運很壞了!

尊敬地呈上我以前作的文章十八篇,如蒙您過目,也足以了解我的志向所在。

韓愈誠惶誠恐,再拜。

解釋

⑴貞元十八年春,韓愈為四門博士。國子,即國子監(jiān),唐代最高學府,下分七館: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四門博士,即四門館教授。將仕郎,官階,唐屬從九品。守,任的意思。

⑵負:仗侍。

⑶休光:盛美的光輝,光華。

⑷后進之士:后通顯的人。為之后焉:做他們的歌頌者。

⑸雖盛而不傳:即使成就卓越卻不會流傳。

⑹是二人:這兩種人。相須:相待。這里是相互依靠的意思。

⑺援:攀援。推:推舉。

⑻殷多、盛。這里引申作親密解。相遇:相互遇合。

⑼負:仗恃。諂:討好。

⑽顧:照看關懷。

⑾戚戚:憂慮的樣子。赫赫:威顯的樣子。

⑿干之:求他。干,干謁。

⒀聞于人:聽說。⒁側(cè)聞:從旁邊聽說,表示謙恭。

⒂道方而事實:道德方正而工作講求實際。

⒃卷舒:卷縮伸展,這里是進退的意思。文武:具有文、武的才能的人。唯其所用:只在您來使用。其,你,其次人稱。

⒄遇知:受到賞識。獲禮:得到敬重。

⒅恒:平常,一般。

⒆:隗kuí,郭隗,戰(zhàn)國時燕國人。燕昭王招賢納士,欲報齊國之仇,往見郭隗,郭隗說:“今王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

⒇芻:讀音chú,喂牲口的草。

高考必備的韓愈古詩大全【篇二】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初春小雨/早春》原文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全文賞析

這首小詩是寫給水部員外郎張籍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詩的風格清爽自然,簡直是口語化的??此破降?,實則是絕不平淡的。韓愈自己說:艱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送無本師歸范陽》)。原來他的平淡是來之不易的。

首句點出初春小雨,以“潤如酥”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精確?????地捕獲到了它的特點。造句清爽美麗。與杜甫的“好雨知季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次句緊承首句,寫草沾雨后的景色。以遠看似有,近看卻無,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寫出了春草剛剛發(fā)芽時,若有若無,稀疏,矮小的特點??膳c王維的“青靄入看無”、“山色有無中”相媲美。

第三、四句對初春景色大加贊美:“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兩句意思是說: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遠遠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寫春景的詩,在唐詩中,多取明媚的晚春,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認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yōu)勝,別出心裁。前兩句體察景物之精細已經(jīng)令人贊揚,后兩句如騎兵驟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這首小詩,詩人只運用簡樸的文字,就常見的“小雨”和“草色”,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坍嫾毮?,造句美麗,構(gòu)思新奇,給人一種早春季節(jié)潮濕、舒適和清爽之美感。表達布滿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全篇中絕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了。早春二月,在北方,當樹梢上、屋檐下都還掛著冰凌兒的時候,春天連影兒也看不見。但若是下過一番小雨后,其次天,春天就來了。雨腳兒輕輕地走過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記,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兒冒出來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看著它,人們心里立刻布滿欣欣然的生意??墒钱斎藗儙е鵁o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認真,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詩人像一位高超的水墨畫家,揮灑著他飽蘸水分的妙筆,隱隱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遠遠望去,再像也沒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這句“草色遙看近卻無”,真可謂兼攝遠近,空處傳神。

這設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纖細小雨。透過雨絲遙望草色,更給早春草色增加了一層朦朧美。而小雨又滋潤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這樣的滋潤,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在最終,詩人還來個對比:“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到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賽過多少倍。由于,“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季節(jié)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煙柳已經(jīng)是“楊柳堆煙”時候,何況“滿”城皆是,不希奇了。到了暮春三月,顏色濃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寵愛了。像這樣運用對比手法,與一般不同,這是一種加倍寫法,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為貴”,早春季節(jié)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靶履甓嘉从蟹既A,二月初驚見草芽”(韓愈《春雪》)。這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嚴冬方盡/余寒猶厲,突然看到這奇妙的草色,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這一些輕淡的綠,是當時大地唯一的裝飾;可是到了晚春則“草樹知春不久歸”(韓愈《晚春》),這時那怕柳條兒綠得再好,人們也無心看,由于已缺乏那一種新奇感。

所以,詩人就在第三句轉(zhuǎn)折時提示說:“最是一年春好處?!币荒曛H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處卻又在早春。

這首詩既詠早春,又能攝早春之魂,給讀者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詩人沒有彩筆,但他用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顏色——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顏色。假如沒有鋒利深細的觀看力和超群的詩筆,便不行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shù)美。

寫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早春。當時韓愈已經(jīng)56歲,任吏部侍郎。雖然時間不長,但此時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鎮(zhèn)州(今河北正定)藩鎮(zhèn)叛亂,韓愈奉命前往宣撫,勸說叛軍,平靜了一場叛亂。穆宗特別興奮,把他從兵部侍郎任上調(diào)為吏部侍郎。在文學方面,他早已聲名大振。同時在復興儒學的事業(yè)中,他也卓有建樹。因此,雖然年近花甲,卻不因歲月如流而哀痛,而是興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詩是寫給當時任水部員外郎的詩人張籍的。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故稱“張十八”。大約韓愈約張籍游春,張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辭,韓愈于是作這首詩寄贈,極言早春景色之美,盼望觸發(fā)張籍的游興。

高考必備的韓愈古詩大全【篇三】

韓愈《猛虎行(諸本有贈李宗閔字)》原文

猛虎雖云惡,亦各有匹儕。群行深谷間,百獸望風低。

身食黃熊父,子食赤豹麛。擇肉于熊豹,肯視兔與貍。

正晝當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無當對,氣性縱以乖。

朝怒殺其子,暮還食其妃。匹儕四散走,猛虎還孤棲。

狐鳴門兩旁,烏鵲從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歸。

誰云猛虎惡,中路正悲啼。豹來銜其尾,熊來攫其頤。

猛虎死不辭,但慚前所為?;⒆鵁o助死,況如汝微小。

故當結(jié)以信,親當結(jié)以私。親故且不保,人誰信汝為。

高考必備的韓愈古詩大全【篇四】

韓愈《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題榴花》原文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全文賞析

這首詩開頭兩句點明時令,寥寥數(shù)語就勾畫出了五月里石榴花開時的繁茂爛漫景象,尤其“照眼明”三字,生動傳神。詩人即寫了花,也寫了看花人的開心心情。后兩句點明地點,這是生長在偏僻地方的石榴,沒人去攀折損害他的花枝,殷紅的石榴花繁多地落在青苔上,紅青相襯,畫面非常美麗,使人覺得幾多可愛和惋惜。其實詩人正是愛其無游人來賞,愛其滿地“青苔”“絳英”,倘有人來賞,則車轍馬蹄踐踏得不堪了,還不如任其花開花落、果熟果爛,來得自然。委婉表達倆詩人孤獨的心境。

張十一是的一位好伴侶,做此詩時張十一和他都被貶謫,詩人有感作詩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并不直接來寫景,而是通過人的感覺,側(cè)面烘托出榴花的絢爛多姿。但花開的再美又能如何,還不是孤獨?????無聲落,詩人嘆息花開無人來賞,亦即暗喻伴侶滿腹才華,卻被統(tǒng)治者貶謫于窮鄉(xiāng)僻壤,無法施展,“顛倒”二字更是有力批判了統(tǒng)治者的不識人才以及詩人和都懷才不遇的憤懣。

高考必備的韓愈古詩大全【篇五】

韓愈《射訓狐(德宗時裴延齡、韋渠牟等用事人爭出其門)》原文

有鳥夜飛名訓狐,矜兇挾狡夸自呼。乘時陰黑止我屋,

聲勢慷慨特別粗。安穩(wěn)大喚誰畏忌,造作百怪非無須。

聚鬼征妖自朋扇,罷掉栱桷頹墍涂。慈母抱兒怕入席,

那暇更護雞窠雛。我念乾坤德泰大,卵此惡物常勤劬。

縱之豈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誰謂停奸計尤劇,

意欲唐突羲和烏。侵更歷漏氣彌厲,何由僥幸休須臾。

咨余往射豈得已,候女兩眼張睢盱。梟驚墮梁蛇走竇,

一夫斬頸群雛枯。

延長閱讀

唐代杰出詩人韓愈最經(jīng)典的古詩五篇

中華文化連綿不絕,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留下了很多優(yōu)秀的詩篇,為了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力量,我們可以賞析解讀詩人王勃的古詩詞,它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是跨越千年的思想溝通。那么詩人王勃有哪些驚艷時間的古詩詞呢?工作總結(jié)之家我已為您預備好了《唐代杰出詩人韓愈最經(jīng)典的古詩》,歡迎閱讀,盼望這些可以關心到大家!

唐代杰出詩人韓愈最經(jīng)典的古詩【篇一】

王勃《滕王閣序》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

時維九月,序?qū)偃?。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層巒一作:層臺;即岡一作:列岡;天人一作:仙人)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軸通:舳;迷津一作:彌津;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一作:虹銷雨霽,彩徹云衢)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fā)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遙襟甫暢一作:遙吟俯暢)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見機一作:安貧)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全文賞析

寫景、抒情自然融合。此文重點珠描繪滕王閣宏偉壯美的景象。狀寫宴會高雅而宏大的氣概,抒發(fā)自己的感慨情懷。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歷史沿革后。便由閣的地理位置和四周環(huán)境寫起?!敖笕鴰搴?,控蠻荊而引甌越”、“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就坐落在這片吞吐萬象的江南大地上。接著,的筆由遠及近,由外景轉(zhuǎn)而描繪內(nèi)景。“層臺聳翠,卜出重霄;飛閣流舟,下臨無地”、“桂殿蘭宮”、“繡問”、“雛登”。“遙岑甫暢,逸興遺飛”,王勃按捺不住心頭的感動一個“路出名區(qū)”的“童子”,“幸承恩于偉餞”,他為自己有機會參與宴會深感榮幸。但面對高官顯耀,不免又有幾分心酸悲槍。他轉(zhuǎn)而慨嘆自己的“不齊”的“時運”、“多舛”的“命途”。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郁悶和不平,傾吐自己“有懷投筆”、“請纓”報國的情懷和勇往直前的決心。情由景生,寫景是為著抒情、景、情相互滲透,水乳交融。渾然天成,恰似行云流水,揮灑自如,自然流暢。

對比鋪敘,顏色鮮亮。無論是狀繪洪州勝景、滕閣盛況,還是敘抒人物的遭際心情,都能洋洋灑灑。展轉(zhuǎn)生發(fā),極勝利地運用了鋪敘宣染的方法。譬如在說明洪州的“人杰地靈”時。一氣鋪排了十四句,從歷史人物到現(xiàn)實人物、從文臣到武將,不厭其多;寫登臨滕王閣遠望的景象,則沙洲島嶼、山嶺原野、河澤舟舸、宮殿屋舍、眼底之物,一一敘來,不一而足。

而這種鋪敘,又是在對比之中進行的。這就使文章一波三折,跳動起伏,回環(huán)往復?!八[發(fā)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弦管、纖歌、美酒、佳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具,二難并”,這是盛況空前的宴會。相形之下,“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天才淪落,迷茫落拓,又是何等的悲涼。這是人物境遇上的對比。文中還有“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是地域上的對比;“逸興遺飛”與“興盡悲來”,是心情上的對比;“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慚”,是懷才不遇和喜逢知己的對比。這種顏色劇烈的襯托對比,在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隱憂,烘托文章的主旨中心方面,能產(chǎn)生相反相成、鮮亮曉暢的藝術(shù)效果。[8]

對偶工美,用典恰切。全篇中除了“磋乎”、“鳴乎”、“所賴”、“云爾”等嘆詞、語助詞與“勃”的自我稱謂外,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語和六字一語的對偶句。這中間有的是單句對,如“云消雨弄,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有的是復句對,如“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還有的是本句對,如“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中,“襟三江”與“帶五湖”對,“控蠻荊”與“引甌越”對。再如“騰蛟起鳳”、“紫電青霜”、“龍光”、“牛斗”等也都是本句對。這種對偶句不僅句式工整均勻,而且錯綜多變,讀來節(jié)奏明快,整齊和諧,鏗鏘有力。

文中多次出現(xiàn)的典故。且都用得恰當貼切,非但沒有冗贅晦澀之感,還使文章顯得富麗高雅,委婉曲折.情意真實?!榜T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竄梁鴻于海曲”,這四個典故連用,隱喻命運坎坷、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擊和因作《檄英王雞》文而被高宗逐出的遭受,雖心懷憤懣之情,卻含而不露,且無金剛怒目之嫌?!氨焙km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這兩個典故是隱喻目己不畏險阻、壯心不已的頑強信念?!暗冉K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愨意之長風”等典故.則隱喻自己“長風破浪”的浩氣和樂觀進取的決心。

化靜為動,以物擬人。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客觀靜止的事物寫成富有動態(tài)之感,這是《滕王閣序》的又一特點。擅長選詞煉字,活化物態(tài)“飛閣流丹”、“層臺聳翠”,只因了“飛”、“流”、“聳”諸字,雄偉的樓閣便騰飛起來,殷殷的丹青竟汩汩流淌,層疊亭臺上的翠色也高高聳出.靜物變成了動物,確有畫龍點睛之妙。而洪州古城,也只因“漂”、“帶”、“控”、“引”,變成了一位裁“三江”為衣襟,摘“五湖”作衣帶,近則制“蠻荊”,遠則接“甌越”的巨人。至于如“星馳”般的“俊采”?!叭缭啤钡摹皠儆选?,更是靈動活現(xiàn),氣韻不凡。

寫作背景

滕王閣因滕王李元嬰得名。李元嬰是唐高祖李淵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驕奢.逸,品德不端,毫無政績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畫蝴蝶,很有藝術(shù)才情。他修建滕王閣,也是為了歌舞享樂的需要。這座江南名樓建于唐朝繁盛時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閣序》而很快出名。韓愈在《新修滕王閣記》中說:“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

《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又名《滕王閣詩序》《宴滕王閣序》,寫于何時,有兩種說法。唐末五代時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說:“王勃著《滕王閣序》,時年十四?!蹦菚r,王勃的父親可能任六合縣(今屬江蘇)令,王勃赴六合經(jīng)過洪州。又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勝餞”之語,也可佐證。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認為《滕王閣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內(nèi)西北)探望父親(那時他父親任交趾縣令),路過南昌時所作。從這篇序文內(nèi)容的博大、辭采的富贍來看,更像是成年作品?!巴印辈豢隙ň褪侵感『?,也可以是表示自己年輕無知的謙詞。何況序文中有“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的話,“弱冠”是指二十歲。所以,關于寫作時間,課文的解釋解說采納后一種說法。

《新唐書·文藝傳》記滕王閣詩會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可見當時王勃年輕氣盛,才華橫溢,揮毫潑墨,語驚四座的情景。

關于《滕王閣序》的由來,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動的記載。原來閻公本意是讓其婿孟學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謙讓時,王勃卻提筆就作。閻公初以“更衣”為名,憤然離席,專會人伺其下筆。初聞“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閻公覺得“亦是老生常談”;接下來“臺隍枕夷夏之郊,賓主盡東南之美”,公聞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乃大驚“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出立于勃側(cè)而觀,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

還有一種說法《唐才子傳王勃》父福疇坐是左遷交趾令。勃往省覲,途過南昌,時都督閻公新修滕王閣成,九月九日,大會來賓,將令其婿作記,以夸盛事。勃至,入謁,帥知其才,因請為之。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酒酣辭別,帥贈百縑,即舉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時年二十九。

父親王福畤被牽連貶為交趾縣令。王勃前往探望,路過南昌。當時都督閻公新修成滕王閣,九月九日,大宴來賓,預備讓他的女婿寫篇記,來夸耀這一盛事。王勃到此拜見閻公,閻公知道他的才華,就請他來作記。王勃欣然對客提筆,一會兒就寫成了,還不加修改,滿座來賓大為驚異。酒酣辭別。閻公贈送他一百匹縑,他就揚帆離去。到了炎方,船入大海,王勃被淹死,當時是二十九歲。

唐代杰出詩人韓愈最經(jīng)典的古詩【篇二】

王勃《銅雀妓二首》原文

金鳳鄰銅雀,漳河望鄴城。君王無處所,臺榭若平生。

舞席紛何就,歌梁儼未傾。西陵松槚冷,誰見綺羅情。

妾本深宮妓,層城閉九重。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

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高臺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唐代杰出詩人韓愈最經(jīng)典的古詩【篇三】

王勃《相和歌辭。采蓮歸》原文

采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鳧雁飛。

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搖輕櫓。葉嶼花潭極望平,

江謳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行駐。

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采蓮今已暮。今已暮,摘蓮花,

今渠那必盡倡家。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采蓮花。

蓮花復蓮花,花葉何重疊。葉翠本羞眉,花紅強如頰。

佳人不茲期,悵望別離時。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

故情何處所,新物徒華滋。不惜南津交佩解,

還羞北海雁書遲。采蓮歌有節(jié),采蓮夜未歇。

正逢浩蕩江上風,又值徘徊江上月。蓮浦夜相逢,

吳姬越女何豐茸。共問寒江千里外,征客關山更幾重。

唐代杰出詩人韓愈最經(jīng)典的古詩【篇四】

王勃《別薛華》原文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全文賞析

首聯(lián)即切題?!八退投喔F路,遑遑獨問津”,是說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荒寂困難的路。當友人踽踽獨去,沿途問路時,心情是多么的惶惶擔心。此聯(lián)中一個“窮”字、一個“獨”字,乃傳神之筆:窮路凄凄送摯友,把悲苦的心情,渲染得非常真實。但是,它又不僅僅是,也是遠行人薛華心情的真實寫照,語意雙關。

頷聯(lián)“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緊承上聯(lián)“窮路”、“問津”而深化一層述說:在這迢迢千里的行程中,惟有一顆悲涼失意的心作伴,這簡直會拖垮人生不過百年的孱弱身體。這二句是發(fā)自肺腑之語。詩人聯(lián)系自己仕途的坎坷,結(jié)合自身的理想有感而發(fā)。所以,詩意就不能僅僅理解為只是在向遠行人指出可能會患病的厄運,其實也是在短短的人生道路上所親身感受到的切膚之痛。

寫到這兒,覺得意猶未盡,還不足以傾訴心聲,更不忍與知音就此分手,于是又說:“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這一方面是同情與勸慰對方,一方面也是用以自慰,大有“涸轍之鮒,相濡以沫”的情意。

但是,離別卻又是不行避開的。這樣,順理成章地逼出了尾聯(lián)“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兩句:離開的人,還是留下的人,彼此都會在對方的夢中出現(xiàn),杜甫《夢李白》的“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便是這個意思。而這篇在訣別之時,斷言彼此都將相互入夢,即明說自己懷友之誠,也告知對方,我亦深知你對我相思之切。“俱是夢中人”的“俱”字,好像雙方對等,而由這方面寫出,便占得了雙倍的重量。

這首詩不同于一般五言律詩多借助景物的描繪或烘托氣氛,或抒發(fā)感情,而是以敘事直抒胸臆。美麗洗練的語言,制造出了生動的形象、鮮亮的意境,表達了真摯的情思。“興象婉然,氣骨蒼然”,是這首詩的主要藝術(shù)特征。詩人采納了“古詩”的傳統(tǒng)手法,適當?shù)厥褂茂B字,增加了詩的表現(xiàn)力。

唐代杰出詩人韓愈最經(jīng)典的古詩【篇五】

王勃《滕王閣詩》原文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全文賞析

此詩第一句開門見山,用質(zhì)樸蒼老的筆法,點出了滕王閣的形勢。滕王閣是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下文的“南浦”、“西山”、“閑云”、“潭影”和“檻外長江”都從第一句“高閣臨江渚”生發(fā)出來。滕王閣的形勢是這樣的好,但是如今閣中有誰來游賞呢?想當年建閣的滕王已經(jīng)死去,坐著鸞鈴馬車,掛著琳瑯玉佩,來到閣上,進行宴會,那種豪華的場面,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第一句寫空間,其次句寫時間,第一句興致勃勃,其次句意興闌珊,兩兩對比。詩人運用“隨立隨掃”的方法,使讀者自然產(chǎn)生盛衰無常的感覺。寥寥兩句已把全詩主題包括無余。

三四兩句緊承其次句,更加發(fā)揮。閣既無人游賞,閣內(nèi)畫棟珠簾當然冷落可憐,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與它為伴。這兩句不但寫出滕王閣的孤獨?????,而且畫棟飛上了南浦的云,寫出了滕王閣的居高,珠簾卷入了西山的雨,寫出了滕王閣的臨遠,情景交融,寄慨遙深。

至此,詩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達方法上,還是比較隱蔽而沒有點醒寫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個比較鎮(zhèn)靜的韻腳之后,馬上轉(zhuǎn)為“悠”“秋”“流”三個漫長柔和的韻腳,利用章節(jié)和意義上的協(xié)作,在時間方面特殊強調(diào),加以發(fā)揮,與上半首的偏重空間,有所變化。“閑云”二字有意無意地與上文的“南浦云”連接,“潭影”二字有意避開了“江”字,而把“江”深化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還是在寫空間,但接下來用“日悠悠”三字,就馬上把空間轉(zhuǎn)入時間,點出了時日的漫長,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經(jīng)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風物更換季節(jié),星座轉(zhuǎn)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閣的人而今安在。這里一“幾”一“何”,連續(xù)發(fā)問,表達了緊湊的心情。最終又從時間轉(zhuǎn)入空間,指出物要換,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檻外的長江,卻是永恒地東流無盡。“檻”字“江”字回應第一句的高閣臨江,神完氣足。

這首詩一共只有五十六個字,其中屬于空間的有閣、江、棟、簾、云、雨、山、浦、潭影;屬于時間的有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今何在,這些詞融混在一起,毫無疊床架屋的感覺。主要的緣由,是它們都環(huán)圍著一個中心──滕王閣,而各自發(fā)揮其眾星拱月的作用。

唐詩多用實字(即名詞),這與喜愛多用虛字(尤其是轉(zhuǎn)折詞)的宋詩有著明顯的區(qū)分。例如,三四兩句中,除了“飛”字和“卷”字是動詞以外,其余十二個字都是實字,但兩個虛字就把十二個實字一齊帶動帶活了,唐人的善用實字,實而不實,于此可見。

另外,詩的結(jié)尾用對偶句法作結(jié),很有特色。一般說來,對偶句多用來放在中段,起鋪排的作用。這里用來作結(jié)束,而且不象兩扇門一樣地并列(術(shù)語稱為扇對),而是一開一合,實行“側(cè)勢”,讀者只覺其流淌,而不覺其為對偶,顯出了王勃過人的才力。后來杜甫的七言律詩,甚至七言絕句,也時常采納這種手法,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等??梢娡醪獙μ圃娺M展的影響。

寫作背景

滕王閣因滕王李元嬰得名,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贛江邊,俯視遠望,視野均極開闊。李元嬰是唐高祖李淵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驕奢.逸,品德不端,毫無政績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畫蝴蝶,很有藝術(shù)才情。他修建滕王閣,也是為了歌舞享樂的需要。這座江南名樓建于唐朝繁盛時期,又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閣序》而很快出名。公元676年(唐高宗上元三年),詩人遠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經(jīng)洪州(今江西南昌),參加閻都督宴會,即席作《滕王閣序》,序末附這首凝煉、含蓄的詩篇,概括了序的內(nèi)容。

學校生必學韓愈的名著古詩大全(5篇)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留下了許多無法超越的詩篇,為了豐富我們的文化學問,我們可以賞析解讀韓愈的古詩詞,它凝聚著很多前人的思想和心血,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精髓。詩人韓愈有哪些優(yōu)秀的古詩詞讓您無法忘記呢?以下是工作總結(jié)之家我細心預備的《學校生必學韓愈的名著古詩》,歡迎閱讀,盼望可以關心到有需要的伴侶們。

學校生必學韓愈的名著古詩【篇一】

韓愈《合江亭》原文

紅亭枕湘江,蒸水會其左。瞰臨眇空闊,綠凈不行唾。

維昔經(jīng)營初,邦君實王佐。翦林遷神祠,買地費家貨。

梁棟宏可愛,結(jié)構(gòu)麗匪過。伊人去軒騰,茲宇遂頹挫。

老郎來何暮,高唱久乃和。樹蘭盈九畹,栽竹逾萬個。

長綆汲滄浪,幽蹊下坎坷。波濤夜俯聽,云樹朝對臥。

初如遺宦情,終乃最郡課。人生誠無幾,事往悲豈奈。

蕭條綿歲時,契闊繼庸懦。勝事誰復論,丑聲日已播。

中丞黜兇邪,天子閔窮餓。君侯至之初,閭里自相賀。

淹滯樂閑曠,勤苦勸慵惰。為余掃塵階,命樂醉眾座。

窮秋感平分,新月憐半破。愿書巖上石,勿使泥塵涴。

學校生必學韓愈的名著古詩【篇二】

韓愈《晚秋郾城夜會聯(lián)句》原文

從軍古云樂,談笑青油幕。燈明夜觀棋,月暗秋城柝?!钫?/p>

羈客方寂歷,驚烏時落泊。語闌壯氣衰,酒醒寒砧作。——韓愈

遇主貴陳力,夷兇匪兼弱。百牢犒輿師,千戶購首惡。——李正封

平生恥論兵,末暮不輕諾。徒然感恩義,誰復論勛爵。——韓愈

多士被沾污,小夷施毒蠚。何當鑄劍戟。相與歸臺閣?!钫?/p>

室婦嘆鳴鸛,家人祝喜鵲。終朝考蓍龜,何日親烝礿.——韓愈

間使斷津梁,潛軍索林薄。紅塵羽書靖,大水沙囊涸?!钫?/p>

銘山子所工,插羽余何怍。未足煩刀俎,只應輸管鑰?!n愈

雨矢逐天狼,電矛驅(qū)海若。靈誅固無縱,力戰(zhàn)誰敢卻。——李正封

峨峨云梯翔,赫赫火箭著。連空隳雉堞,照夜焚城郭。——韓愈

軍門宣一令,廟算建三略。雷鼓揭千槍,浮橋交萬筰.——李正封

蹂野馬云騰,映原旗火鑠。疲氓墜將拯,殘?zhí)斂窨煽`?!n愈

摧鋒若貙兕,超乘如猱玃.逢掖服翻慚,縵胡纓可愕。——李正封

星隕聞雊雉,師興隨唳鶴。虎豹貪犬羊,鷹鹯憎鳥雀?!n愈

燒陂除積聚,灌壘失依托。憑軾諭昏迷,執(zhí)殳征暴虐?!钫?/p>

倉空戰(zhàn)卒饑,月黑探兵錯。兇徒更蹈藉,逆族相啖嚼。——韓愈

軸轤亙淮泗,旆旌連夏鄂。大野縱氐羌,長河浴騮駱。——李正封

東西競角逐,遠近施矰繳。人怨童聚謠,天殃鬼行瘧?!n愈

漢刑支郡黜,周制閑田削。侯社退無功,鬼薪懲不恪?!钫?/p>

余雖司斧锧,情本尚丘壑。且待獻俘囚,終當返耕獲?!n愈

藁街陳鈇鉞,桃塞興錢鎛.地理畫封疆,天文掃寥廓?!钫?/p>

天子憫瘡痍,將軍禁鹵掠。策勛封龍額,歸獸獲麟腳?!n愈

詰誅敬王怒,給復哀人瘼。澤發(fā)解兜鍪,酡顏傾鑿落?!钫?/p>

安存惟恐晚,洗雪不論昨。暮鳥已安巢,春蠶看滿箔。——韓愈

聲明動朝闕,光寵耀京洛。旁午降絲綸,中堅擁鼓鐸?!钫?/p>

密坐列珠翠,高門涂粉雘.跋朝賀書飛,塞路歸鞍躍?!n愈

魏闕橫云漢,秦關束巖崿。拜迎羅櫜鞬,問遺結(jié)囊橐。——李正封

江淮永清晏,宇宙重開拓。是日號升平,此年名作噩。——韓愈

洪赦方下究,武飆亦旁魄。南據(jù)定蠻陬,北攫空朔漠。——李正封

儒生愜教化,武士猛刺斫。吾相兩優(yōu)游,他人雙落莫。——韓愈

印從負鼎佩,門為登壇鑿。再入更顯嚴,九遷彌謇諤?!钫?/p>

賓筵盡狐趙,導騎多衛(wèi)霍。國史擅芳香,宮娃分綽約?!n愈

丹掖列鹓鷺,洪爐衣狐貉。摛文揮月毫,講劍淬霜鍔。——李正封

命衣備藻火,賜樂兼拊搏。兩廂鋪氍毹,五鼎調(diào)勺藥?!n愈

帶垂蒼玉佩,轡蹙黃金絡。誘接喻登龍,趨馳狀傾藿?!钫?/p>

青娥翳長袖,紅頰吹鳴籥.儻不忍辛勤,何由恣歡謔。——韓愈

惟當早富貴,豈得暫孤獨?????。但擲雇笑金,仍祈卻老藥?!钫?/p>

歿廟配尊斝,生堂合y7鑮.安行庇松篁,高臥枕莞蒻.——韓愈

洗沐恣蘭芷,割烹?yún)捘M臄。喜顏非忸怩,達志無隕獲。——李正封

詼諧酒席展,慷慨戎裝著。斬馬祭旄纛,炰羔禮芒屩。——韓愈

山多離隱豹,野有求伸蠖。推選閱群材,薦延搜一鶚?!钫?/p>

左右供諂譽,親交獻諛噱。名聲載揄揚,權(quán)勢實熏灼。——韓愈

道舊生感謝,當歌發(fā)酬酢。群孫輕綺紈,下客豐醴酪?!钫?/p>

窮天貢琛異,匝海賜酺醵。作樂鼓還槌,從禽弓始彍。——韓愈

取歡移日飲,求勝通宵博。五白氣爭呼,六奇心運度?!钫?/p>

恩澤誠布濩,嚚頑已簫勺。告成上云亭,考古垂矩矱.——韓愈

前堂清夜吹,東第良晨酌。池蓮拆秋房,院竹翻夏籜?!钫?/p>

五狩朝恒岱,三畋宿楊柞。農(nóng)書乍爭論,馬法長懸格?!n愈

雪下收新息,陽生過京索。爾牛時寢訛,我仆或歌咢.——李正封

帝載彌天地,臣辭劣螢爝。為詩安能詳,庶用存糟粕。——韓愈

學校生必學韓愈的名著古詩【篇三】

韓愈《送僧澄觀》原文

浮屠西來何施為,擾擾四海爭奔馳。構(gòu)樓架閣切星漢,

夸雄斗麗止者誰。僧伽后出淮泗上,勢到眾佛尤恢奇。

越商胡賈脫身罪,珪璧滿船寧計資。清淮無波平如席,

欄柱傾扶半天赤?;馃D(zhuǎn)掃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影沈潭底龍驚遁,當晝無云跨虛碧。借問經(jīng)營本何人,

道人澄觀名籍籍。愈昔從軍大梁下,往來滿屋賢豪者。

皆言澄觀雖僧徒,公才吏用當今無。后從徐州辟書至,

紛紛過客何由記。人言澄觀乃詩人,一座競吟詩句新。

向風長嘆不行見,我欲收斂加冠巾。洛陽窮秋厭窮獨,

丁丁啄門疑啄木。有僧來訪呼使前,伏犀插腦高頰權(quán)。

惜哉已老無所及,坐睨神骨空潸然。臨淮太守初到郡,

遠遣州民送音問。奇怪???賞俊直難逢,去去為致思從容。

學校生必學韓愈的名著古詩【篇四】

韓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宮紀事陳誠上李相公十六韻(杜元穎也)》原文

耒耜興姬國,輴欙建夏家。在功誠可尚,于道詎為華。

象帝威容大,仙宗寶歷賒。衛(wèi)門羅戟槊,圖壁雜龍蛇。

禮樂追尊盛,乾坤降福遐。四真皆齒列,二圣亦肩差。

陽月時之首,陰泉氣未牙。殿階鋪水碧,庭炬坼金葩。

紫極觀忘倦,青詞奏不嘩。噌吰宮夜辟,嘈囐鼓晨撾。

褻味陳奚取,名香薦孔嘉。垂祥紛可錄,俾壽浩無涯。

貴相山瞻峻,清文玉絕瑕。代工聲問遠,攝事敬恭加。

皎潔當天月,葳蕤捧日霞。唱妍酬亦麗,俯仰但稱嗟。

學校生必學韓愈的名著古詩【篇五】

韓愈《豐陵行(順宗陵也,在富平縣東北三十里)》原文

羽衛(wèi)煌煌一百里,曉出都門葬天子。群臣雜沓馳后先,

宮官穰穰來不已。是時新秋七月初,金神按節(jié)炎氣除。

清風飄飄輕雨灑,偃蹇旗旆卷以舒。逾梁下坂笳鼓咽,

嵽嵲遂走玄宮閭??蘼曎晏彀嬴B噪,幽坎晝閉空靈輿。

皇帝孝心深且遠,資送禮備無贏馀。設官置衛(wèi)鎖嬪妓,

供給朝夕象平居。臣聞神道尚清凈,三代舊制存諸書。

墓藏廟祭不行亂,欲言非職知何如。

學校生必背唐代詩人韓愈的古詩精選五篇

中國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多次出現(xiàn)過詩歌盛行的時期,為了提高我們的審美意識,我們可以賞析解讀韓愈的古詩詞,它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綺麗珍寶,華夏文明的核心。詩人韓愈有哪些古詩詞讓人不容錯過呢?工作總結(jié)之家我?guī)痛蠹艺砹藢W校生必背唐代詩人韓愈的古詩”,歡迎閱讀,盼望能為大家供應一些參考!

學校生必背唐代詩人韓愈的古詩(篇一)

韓愈《孟生詩(孟郊下第,送之謁徐州張建封也)》原文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嘗讀古人書,謂言古猶今。

作詩三百首,窅默咸池音。騎驢到京國,欲和熏風琴。

豈識天子居,九重郁沈沈。一門百夫守,無籍不行尋。

晶光蕩相射,旗戟翩以森。遷延乍卻走,驚怪靡自任。

舉頭看白日,泣涕下沾襟。朅來游公卿,莫肯低華簪。

諒非軒冕族,應對多差參。萍蓬風波急,桑榆日月侵。

奈何從進士,此路轉(zhuǎn)嶇嶔。異質(zhì)忌處群,孤芳難寄林。

誰憐松桂性,競愛桃李陰。朝悲辭樹葉,夕感歸巢禽。

顧我多慷慨,窮檐時見臨。清宵靜相對,發(fā)白聆苦吟。

采蘭起幽念,眇然望東南。秦吳修且阻,兩地很多金。

我論徐方牧,好古天下欽。竹實鳳所食,德馨神所歆。

求觀眾丘小,必上泰山岑。求觀眾流細,必泛滄溟深。

子其聽我言,可以當所箴。既獲則思返,無為久滯.。

卞和試三獻,期子在秋砧。

學校生必背唐代詩人韓愈的古詩(篇二)

韓愈《圬者王承福傳》原文

圬之為技賤且勞者也。有業(yè)之,其色若得意者。聽其言,約而盡。問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為京兆長安農(nóng)夫。天寶之亂,發(fā)人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勛,棄之來歸。喪其土田,手衣食,馀叁十年。舍于市之仆人,而歸其屋食之當焉。視時屋食之貴賤,而上下其圬之以償之;有馀,則以與道路之廢疾餓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市與帛。必蠶績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養(yǎng)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賴之。然人不行遍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鏝以嬉。夫鏝易能,可力焉,又誠有功;取其直雖勞無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強而有功也;心難強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專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擇其易為無傀者取焉。

“嘻!吾操鏝以入富貴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過之,則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過之,則為墟矣。問之其鄰,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孫不能有也?!被蛟唬骸八蓝鴼w之官也。”吾以是觀之,非所謂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強心以智而不足,不擇其才之稱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行而強為之者邪?將富貴難守,薄寶而厚饗之者邪?抑豐悴有時,一去一來而不行常者邪?吾之心憫焉,是故擇其力之可能者行焉。樂富貴而悲貧賤,我豈異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與子,皆養(yǎng)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謂勞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則心又勞也?!币簧矶窝桑m圣者石可為也。

愈始聞而惑之,又從而思之,蓋所謂“獨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譏焉;謂其自為也過多,其為人也過少。其學楊朱之道者邪?楊之道,不愿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為勞心,不愿一動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勞其心以為人乎哉?雖然,其賢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濟其生之欲,貪邪而亡道以喪其身者,其亦遠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為之傳而自鑒焉。

譯文

粉刷墻壁作為一種手藝,是卑賤而且辛苦的。有個人以這作為職業(yè),樣子卻似乎自在滿足。聽他講的話,言詞簡明。意思卻很透徹。問他,他說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輩輩是長安的農(nóng)夫。天寶年間發(fā)生安史之亂,抽調(diào)百姓當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戰(zhàn)斗了.年,有官家授給他的勛級,但他卻放棄官勛回到家鄉(xiāng)來。由于丟失了田地,就靠拿著饅子維持生活過了三十多年。他借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給相當?shù)姆孔?、伙食費。依據(jù)當時房租、伙食費的凹凸,來增減他粉刷墻壁的工價,歸還給仆人。有錢剩,就拿去給流落在道路上的殘廢、貧病、饑餓的人。

他又說:“糧食,是人們種植才長出來的。至于布匹絲綢,肯定要靠養(yǎng)蠶、紡織才能制成。其他用來維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們勞動之后才完備的,我都離不開它們。但是人們不行能樣樣都親自去制造,最合適的做法是各人盡他的力量,相互協(xié)作來求得生存。所以,國君的責任是治理我們,使我們能夠生存,而各種官吏的責任則是秉承國君的旨意來教化百姓。責任有大有小,只有各盡自己的力量去做,似乎器皿的大小雖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假如光吃飯不做事,肯定會有天降的災禍。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丟下我泥饅子去嬉戲玩耍。粉刷墻壁是比較簡單把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的確有成效,還能取得應有的酬勞,雖然辛苦,卻問心無愧,因此我心里非常坦然。力氣簡單用勁使出來,并且取得成效,腦子卻難以牽強使它獲得聰慧。這樣,干體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腦力的人役使人,也是應當?shù)摹N抑皇沁x擇那種簡單做而又問心無愧的活來取得酬勞哩!

“唉!我拿著鏝子到富貴人家干活有很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過一次,再從那里經(jīng)過,當年的房屋已經(jīng)成為廢墟了。有的我曾去過兩次,三次,后來經(jīng)過那里,也成為廢墟了。向他們鄰居打聽,有的說:‘唉!他們家仆人被判刑殺掉了?!械恼f:‘原仆人已經(jīng)死了,他們的子孫不能守住遺產(chǎn)?!灿械恼f:‘人死了,財產(chǎn)都充公了?!覐倪@些狀況來看,不正是光吃飯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災禍嗎?不正是牽強自己去干才智達不到的事,不選擇與他的才能相稱的事卻要去充數(shù)據(jù)高位的結(jié)果嗎?不正是多做了虧心事,明知不行,卻牽強去做的結(jié)果嗎?也可能是富貴難以保住,少貢獻卻多享受造成的結(jié)果吧!或許是富貴貧賤都有肯定的時運,一來一去,不能常常保有吧?我的心憐憫這些人,所以選擇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寵愛富貴,哀痛貧賤,我莫非與一般人不同嗎?”

他還說:“貢獻大的人,他用來供給自己的東西多,妻室兒女都能由自己養(yǎng)活。我力量小,貢獻少,沒有妻室兒女是可以的。再則我是個干體力活的人,假如成家而力量不足以養(yǎng)活妻室兒女,那么也夠操勞的了。一個人既要勞力,又要勞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

我聽了他的話,起初還很懷疑不解,再進一步思索,覺得他這個人也許是個賢人,是那種所謂獨善其身的人吧。但是我對他還是有些批判,覺得他為自己準備得太多,為別人準備太少,這莫非是學了楊朱的學說嗎?楊朱之學,是不愿拔自己一根毫毛去有利於天下,而王承福把有家產(chǎn)作勞心費勁的事,不愿操點心來養(yǎng)活妻子兒女,莫非會肯操勞心智為其他的人嗎!但盡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一心生怕得不到富貴,得到後又可怕失去的人,比那些為了滿意生活上的欲望,以致貪欲奸邪無道以致喪命的人,又好上太多了。而且他的話對我多有警醒之處,所以我替他立傳,用來作為自己的借鑒。

解釋

①圬:(wū)粉刷墻壁。技:手藝,技能。

②業(yè)之:以此為職業(yè)。

③約:簡約,簡明扼要。盡:詳盡,這里可引申為透辟。

④京兆長安:京兆,原意是地方大而人口多的地方,指京城及其郊區(qū)。京,大;兆,眾多。唐時長安屬京兆府,故稱京兆長安。

⑤天寶之亂:天寶,唐玄宗(李隆基)年號。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邊將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叛唐,史稱“安史之亂”。玄宗曾命榮王(李琬)為元帥,在京師招募士兵十一萬討伐安祿山。

⑥官勛:官家授給的勛級。唐制,有功勞者授以沒有實職的官號,叫勛官。勛官有十二級。

⑦鏝(man):鏝子,粉刷墻壁的工具。

⑧市:街市。

⑨屋食:房租和伙食費。當:相當?shù)膬r值。

⑩視時:依據(jù)當時。上下:增加或削減。傭:受雇為人勞動。這里作“工價”講。

⑾稼:種植。

⑿致:盡。

⒀理:治。因唐高宗名治,唐人避諱,用“理”代“治”。

⒁化:教化。

⒂易能:簡單把握的技能。

⒃直:同“值”,價值,這里指酬勞。

⒄力:指干體力活。心:指腦力勞動。強(qiǎng):勉力、努力。

學校生必背唐代詩人韓愈的古詩(篇三)

韓愈《送楊少尹序》原文

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于是公卿設供帳,祖道都門外,車數(shù)百輛;道路觀者,多嘆息泣下,共言其賢。漢史既傳其事,而后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國子司業(yè)楊君巨源,方以能詩訓后進,一旦以年滿七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