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5篇_第1頁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5篇_第2頁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5篇_第3頁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5篇_第4頁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5篇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5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jié)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那么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整理的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 今天,我無意中在數(shù)學書上發(fā)現(xiàn)了一道實踐題,這道題我們曾經(jīng)只是計算過長方體的表面積與彩紙的面積,通過計算號比較合適,到底對不對呢?我決定親自動手實踐一下。我先找到一個長方體藥盒,經(jīng)過“改裝”后,長10cm,寬8cm,高2cm,計算它的表面積是2108+2102+228=232(平方厘米),第一步完成了。第二步我將三張彩紙做成題目中規(guī)定的相應(yīng)大小。第三步開始包裝,包裝之前計算了一下面積:

2、號彩紙面積是:29cm8cm=232(平方厘米),它與長方體表面積相等,我把彩紙的寬與長方體的寬重合,繞了一圈后,發(fā)現(xiàn)上下面被包住了,而前后面則保不住,我不甘心,又將彩紙的長與長方體的長重合,發(fā)現(xiàn)左右面包不住,我無計可施,只好放棄;同理:號彩紙的面積是853=255(平方厘米),比長方體表面積大,我將彩紙的寬與長方體的高重合,號彩紙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無法包裝住盒子;號彩紙面積是3018=540(平方厘米),比長方體表面積大的多,我試著包裝了一下,結(jié)果終于完全將長方體包住了。這次實踐活動完成了,但是我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為什么號彩紙面積與長方體表面積相等,卻不能包裝這個長方體呢?我想了半天,終

3、于想明白了:號彩紙面積與長方體表面積相等,但是號彩紙的形狀不等于這個長方體的展開圖形狀。我通過這次實踐活動,發(fā)現(xiàn)了如果彩紙面積與長方體表面積相等,彩紙的形狀和長方體的展開圖形狀不一樣,就無法包裝這個長方體;如果彩紙的面積比長方體表面積小,一定不能包裝;如果彩紙的面積比長方體表面積大得多,就一定可以包裝住。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2 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事事也離不開數(shù)學。今天,我興高采烈的跟隨媽媽去永輝超市。在超市入口處掛滿了促銷活動的指示牌,有“買一送一”,有“打八折”,還有買“一箱減5元”。進入超市,眼前的商品琳瑯滿目,賣場的每個通道都擠滿了人,我們只能隨波逐流,邊看商品邊走。我在老遠就看到前方高

4、高掛著一個提示牌一,上面寫著“打九折”。走近一看,媽媽是我最愛吃的蒙“奶特”牛奶。上面標價68元,可問題就來了,我提著嗓門問媽媽:“打九折是多少元一箱???”媽媽貼近我耳朵說:“原價乘0.9等于現(xiàn)價”。和原價減原價乘0.1等于現(xiàn)價,比如原價100元,打九折,那么100乘0.9,現(xiàn)價就是90元,優(yōu)惠了今天我興高采烈的跟隨媽媽去永輝超市。在超市入口處掛滿了促銷活動的指示牌,有“買一送一”,有“打八折”,還有買“一箱減5元”。十元?!甭犃藡寢尩闹v解,我恍然大悟,來到糖果區(qū)進購。只見標牌上寫著第二件半價,我激動地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這個巧克力第二盒半價,好便宜,快買吧!”媽媽打趣的說:“你知道買四盒

5、要付多少元嗎?”我自信滿滿的回答:“原價30元一盒,買四盒一共要付90元?!?媽媽欣慰的點點頭。我心中竊喜,逛個超市也能學到數(shù)學知識。生活處處有數(shù)學,只要你留心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3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yè)閑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shù)?!澳撬鼈冇惺裁刺攸c呢?”媽媽又問?!八鼈兊膫€位上都是0、2、4、6、8?!眿寢屨f:“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shù)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shù),發(fā)現(xiàn)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這個規(guī)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shù),就推翻了我的

6、發(fā)現(xiàn)。媽媽讓我繼續(xù)觀察,可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shù)的最后兩位。我根據(jù)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shù)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原來,4的倍數(shù)的特點是:一個數(shù)的最后兩位是4的倍數(shù),這個數(shù)就是4的倍數(shù)。然后,我找了一些數(shù)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guī)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shù),我隨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shù)1024,24除以4=6,找規(guī)律1024就是4的倍數(shù)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shù)。我高興地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就是我的發(fā)現(xiàn),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四年級數(shù)學

7、日記4 今天,我跟爸爸來到了華堂商廈。首先,我們先去給爸爸買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別喜歡的衣服。正好國慶特價打了八折。爸爸問我,一件衣服的價錢是150元,打八折就相當于衣服的價錢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元嗎?我想先把0。8看成8,再用整數(shù)乘法的方法進行計算,計算出結(jié)果,最后看因數(shù)中一共有幾位小數(shù),就從積數(shù)右邊起數(shù)出幾位,點上小數(shù)點。結(jié)果得120元。我興奮的回答打完八折這件衣服的價錢是120元。爸爸又問我:“通常一個數(shù)乘另一個數(shù),積一定比因數(shù)大,但為什么這道題的積比其中一個因數(shù)大?”我想,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講過。我非常有信心的說:“一個數(shù)乘大于1 的數(shù)積比原來的數(shù)小。爸爸說:真聰明,那么除

8、法有沒有這樣的規(guī)律呀?”當然有 ,當被除數(shù)大于0 ,除數(shù)大于1時,商比被除數(shù)小。當被除數(shù)大于0,除數(shù)小于1時,商比被除數(shù)大。” 爸爸說:“那么我再考考你,這件衣服原價元,打五折,現(xiàn)價是多少元?”我快速的回答元”。爸爸高興的說:“我女兒學會舉一反三了!”買完衣服,我們就來到了地下超市,爸爸對我說:“商店奶制品搞促銷,買二贈一,如果買兩箱,相當于打幾折?”我說:“不知道?!卑职终f:“買二贈一就是說花兩箱的錢買三箱的奶。一箱元就相當于花元的錢買了元的奶那拿 除就相當他打的折數(shù), 結(jié)果大約是七折,你明白了嗎?”我說“我明白了?!蔽以絹碓桨l(fā)現(xiàn),數(shù)學試用于解決生活的問題!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5 X月X日 晴天

9、中午爸爸下班回來,哼著小調(diào),興高采烈地跨進家門我迎上去問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這么高興?”爸爸說:“這個月我漲工資了?!蔽覇柕?“那你現(xiàn)在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說:“我比媽的工資高,我倆的月工資加起來是2800元,月工資差是100元,你說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聽了爸爸的話,我動手在紙上畫出了線段圖幫助我理解: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那么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是:(2800+100)2=1450元。爸爸聽了,滿意地直點頭。這時

10、,正在做飯的媽媽對我說:“你還有其它方法嗎?”“還有其它方法?”我驚奇地說。我報著好奇的心情靜下心來再次觀察、思考,我發(fā)現(xiàn)此題關(guān)鍵是找出以誰作標準的問題,標準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作標準,假設(shè)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同樣多,那么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媽媽的月工資最后加上爸爸比媽媽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為(2800-100)2+100=1450元。聽完了我第二種方法的介紹,爸爸、媽媽笑了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6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yè)閑著沒事,老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shù)有什么

11、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shù)?!澳撬鼈冇惺裁刺攸c呢?”老媽又問?!八鼈兊膫€位上都是0、2、4、6、8?!崩蠇屨f:“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shù)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shù),發(fā)現(xiàn)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這個規(guī)律告訴了老媽??衫蠇岆S口說了一個數(shù),就推翻了我的發(fā)現(xiàn)。老媽讓我繼續(xù)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老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shù)的最后兩位。我根據(jù)老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shù)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原來,4的倍數(shù)的特點是:一個數(shù)的最后兩位是4的倍數(shù),這個數(shù)就是4的倍數(shù)。然后,我找了一些數(shù)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

12、以4=91,照規(guī)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shù),我隨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shù)1024,24除以4=6,找規(guī)律1024就是4的倍數(shù)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shù)。我高興地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告訴了老媽,老媽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就是我的發(fā)現(xiàn),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7 昨天的下午,我和姐姐、妹妹回到家。媽媽看我的病還沒有好,應(yīng)帶我去人民醫(yī)院看醫(yī)生。媽媽從帶子里拿出1元錢說:你去前面買掛號。我去到那里就說:醫(yī)生,我要買一張掛號。我從手里拿出一元錢。醫(yī)生就給了我一張掛號。我趕快跑過去我和媽媽進去了醫(yī)生的位子旁邊坐著,醫(yī)生問我你哪里不

13、舒服,我說:我太咳嗽了,醫(yī)生說:你去照X光吧!要不你不會好的。然后醫(yī)生就給我開了張?zhí)巻?,給我去交費,媽媽給了我100元給我去交費,醫(yī)生說:照X光要50元,然后我給她100元錢,她就找回我50元。后來打掉針用了273元。媽媽從家?guī)Я?00元錢;今天又來看醫(yī)生了,醫(yī)生又說:咳嗽好了些嗎。今天早上到現(xiàn)在只咳嗽了二下,好了一點我回答。醫(yī)生又說:今天打完針就好了。醫(yī)生開了三個處方給我去付錢。付了錢后我看到處方票里又用了75元,昨天媽媽從家里帶的400元錢,掛號用了1元,照X光用了50元,加上今天用了75元,一共用了75+50=125(元),125+1=126(元)。再加上昨天打針273元。一共用399元

14、。最后用媽媽帶的400-399=1(元),還剩1元錢。人民醫(yī)院看醫(yī)生的錢用的真不少呀!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8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yè)閑著沒事,母親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shù)。“那它們有什么特點呢?”母親又問?!八鼈兊膫€位上都是0、2、4、6、8、”母親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shù)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shù),發(fā)現(xiàn)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這個規(guī)律告訴了母親??赡赣H隨口說了一個數(shù),就*了我的發(fā)現(xiàn)。母親讓我繼續(xù)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母親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shù)的最后

15、兩位。我根據(jù)母親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shù)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原來,4的倍數(shù)的特點是:一個數(shù)的.最后兩位是4的倍數(shù),這個數(shù)就是4的倍數(shù)。然后,我找了一些數(shù)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guī)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shù),我隨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shù)1024,24除以4=6,找規(guī)律1024就是4的倍數(shù)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shù)。我高興地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告訴了母親,母親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就是我的發(fā)現(xiàn),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9 放假這幾天,爸爸、媽媽和好朋友們準備出去春游。這幾家人加起來有9個人(6個大人,

16、3個小朋友)。我和媽媽為了做好準備工作,就到了超市去購物。媽媽為了考考我,到了賣小面包的貨架旁,問:“這一包8元錢,每包有8個,3個小朋友每人一包,一共有多少個小面包需要付多少錢?”我想了一下,回答:“3*8=24(元)8*3=24(個)一共有24個小面包需要付24元錢?!苯又覀儊淼搅速u優(yōu)酸乳的 貨架旁,媽媽又問:“一盒優(yōu)酸乳3元錢,我們有9個人,每人一盒得多少錢?”我說:“媽媽這太簡單了,3*9=27(元)一共需要27元錢?!弊詈螅覀儊淼劫u火腿腸的貨架旁,媽媽再次問我:“1包火腿腸20元錢,每包10根,我們每人發(fā)2根,我們一共要買多少根,每根多少錢,一共需要花少錢呢?”我說:“這可難不倒

17、我,9*2=18(根)20/10=2(元)18*2=36(元)每根2元,需要買18根,共需要36元錢?!痹摻Y(jié)賬了,媽媽給了我100元錢,說:“你去結(jié)賬吧,最后再考一考你,看看我們一共花了多少錢,這100元夠不夠,夠得話還需要找回多少錢?”我想了一下說:“夠了,24+27+36=87(元)10087=13(元)一共花了87元,還得找回17元錢?!眿寢尶湮艺姘簦f我會算賬了,我真高興??!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0 有一天,死對頭張小平和潭小剛又在百貨大樓見面,這回,可不是來比武和猜謎語,而是來比動腦筋。這回由甲方(張小平)提問,可是由于張小平心里緊張,(上回被潭小剛的烏鴉嘴罵了個狗血噴頭,輸了一回),只

18、見張小平眼睛一轉(zhuǎn),看見了一個儲蓄筒,便笑咪咪,自信地說:哦哦哦哦??!乙方(潭小剛)接題,小紅有一個儲蓄筒,存放的都是硬幣,其中2分幣比5分幣多22個。而按錢數(shù)算,5分幣比2分幣多4角。已知這些硬幣有36個1分幣。問:小紅的儲蓄筒里共存了多少錢?這下潭小剛可傻了眼,眼冒金星,他左思右想,足足有一個小時,張小平左逛逛右逛逛,從一樓逛到三十六樓,逛的腳都酸了??粗@個潭小剛終于也能有今天,張小平心里笑得肚子都快開了花。算了,還是我來給你講講吧!把2分幣比5分幣比多的22個算成錢數(shù)是0。0222=0。44(元),這時剩下的2分幣和5分幣同樣多。因為5分幣比原來2分幣多0。4元,所以5分幣比與它同樣多的

19、2分幣多0。44+0。4=0。84(元)。而每個5分幣比2分幣多0。050。02=0。03(元),因此0。84里包含0。03的個數(shù)就是5分幣的個數(shù):(0。0222+0。4)(0。050。02)=28(個),28+22=50(個),0。0528+0。0250+0。0136=2。76(元)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1 每天,都是媽媽買菜付賬。今天買菜的時候,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已經(jīng)學會使用錢了。今天就讓我驗證一下我的學習成果吧!”媽媽微笑著點點頭。我看到媽媽在買西紅柿的地方停下了腳步,知道她要買西紅柿了。我小聲地對媽媽說:“媽媽,西紅柿買多少斤?”媽媽也小聲地我說:“兩斤吧!”我想了想,腦子飛快地思考

20、著:2斤=1000克。于是,我對賣菜的阿姨說:“這西紅柿一斤多少錢?”賣菜的阿姨說:“兩塊五,你買多少斤?”我回答她:“兩斤。”說的時候,我心里想:2.50+2.50=5(元)。我從媽媽那里拿了五元錢,交給了阿姨。媽媽又帶著我來到了賣雞翅的地方,知道她要買雞翅了。我又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買多少斤雞翅?”媽媽說:“買兩個雞翅,一個雞翅三塊五?!蔽倚睦锵?。50+3.50=7(元)。媽媽遞給了我十元錢,我想了想,知道賣雞翅的叔叔要找給我三塊錢。我把錢一邊給叔叔,一邊說:“買兩個雞翅。”叔叔干脆地說:“好嘞!”過過了一會兒,叔叔果然給我找了三塊錢。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想知道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錢。于是,

21、我的小腦袋又飛快地轉(zhuǎn)了起來:從學校到我家旁邊的菜市場一個人用掉了三塊,那么3.00+3.00=6(元)。買西紅柿花掉了五元。買雞翅花掉了七元錢。5.00+7.00=12.00(元)。買菜一共花掉了十二元錢。6.00+12.00=18(元)。今天一共花掉了十八塊錢。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真是太有趣啦!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2 往回跑。一天回來后,媽媽說:“欣彤,我們天天跑步,你知道我們每天跑多少米嗎?我告訴你每相鄰兩棵樹之間相距5米?!薄斑@還不容易?一算不就知道了嗎?”我爽快地回答道。我拿出紙和筆,三下五除二就算好了:去時走:560=300(米),來回走:3002=600(米)媽媽摸著我的頭笑

22、著說:“孩子,你做題目速度很快,這是好的,但是,要正確地理解題意才對呀!”我疑惑了,難道理解得不對嗎?我又仔細看了看題目,還是沒明白自己錯在哪兒。媽媽說:“來,我畫圖給你看。”于是媽媽耐心地邊畫圖邊講給我聽。如下:棵數(shù) 相距YY 2棵樹 1個5米YYY 3棵樹 2個5米YYYY 4棵樹 3個5米YYYYY 5棵樹 4個5米 YYYYY Y 60棵樹 ( )個5米聽媽媽這么一講,我恍然大悟:原來,有這樣一個規(guī)律,就是樹中間間隔的段數(shù)比樹的棵樹少1。60棵樹中間相距不是60個5米,而是59個5米。.于是,我把剛才的解法改為:段數(shù): 60-1=59去時走:559=295(米)來回走:2295=590

23、(米) .媽媽看了直點頭,還夸我頭腦靈活呢!由此,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解決有些問題不可以草率,應(yīng)該先試著找一找規(guī)律再解答。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3 今天數(shù)學課上,盛老師給我們提了一個問題。那個問題把我們?nèi)喽茧y倒了,這是一個爸爸開車的里程問題。說爸爸的汽車里程表上原來是35千米,到了星期一變成了162千米;星期二變成了410千米;星期三變成了745千米;星期四還是745千米;星期五變成了928千米。老師問我們星期二爸爸開了多少千米。我們說:“太簡單了,不是410千米,還是多少千米呢?”老師卻說了一聲:“錯!”我們又說:“老師,你看花眼了吧,星期二這兒不是標著410千米嗎?”老師說:“你們看,我為

24、什么說錯呢?就是因為410千米根本不是星期二開的里程,它是里程表上的數(shù)字,而里程表是不清零的,所以410千米是包括星期二、星期一以及以前開的路程的和。大家以后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看清題目,否則相差一個字,題目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甭犃死蠋煹慕忉?,我們一下子明白了過來。接著,老師又提了一個問題,也就是星期一到星期五一共開了幾千米?一個同學回答說:“先將16235、410162、745410、745745、928745,再將他們的差加起來就好了。”老師說:“嗯,這是一種辦法,但誰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思考了一下,就舉起手說:“只要將92835就好了?!崩蠋熯B連夸我。學數(shù)學真有趣??! 四年級數(shù)學

25、日記14 4月16日 星期四 天氣小雨“叮鈴鈴叮鈴鈴”放學了。一回到家,我就馬不停蹄地從書包里拿出指導叢書。我做著做著很快就做完了。我開始檢查了,當我檢查到第三題的第3小題時候,我就感覺有點不對勁。我反復驗算了幾遍2734=9180就是等于9180嘛!這時,我想起了林老師告訴我們的一種計算方法,27034先別看零,把2734的得數(shù)寫出來,再在得數(shù)的后面添上一個零,這個數(shù)就是這道題的得數(shù)了。4月17日 星期五 天氣 陰有小雨今天,我在書上看了一首中國民謠,是這樣寫的“一隊獵手一隊狗,二隊并著一隊走,數(shù)頭一共三百六,數(shù)腳一共八百九?!笨赐旰螅蚁胨闼愕降子卸嗌佾C手,多少狗。我算來算去,就是算不出來

26、。這時,哥哥來了,他給我講解,好一會,我才弄清楚這樣解題:題目告訴我們,獵手和狗一共360個頭。假設(shè)我們把這360個頭都當成狗頭來算,每條狗有四只腳,那么就應(yīng)該有1440只腳(4360=1440),但是題目只告訴我們是890只腳,這樣我多算了550只腳(1440-890=550),為什么呢?因為獵手只有兩只腳,而我把他當成4只腳來算。如果用兩只腳(獵手)來換四只腳(狗)就要減少兩只腳,那么550只腳里包含多少個兩只腳,也就是我們把多少個獵手的兩只腳當作4只腳來算。解題:獵手:(4360-890)(4-2)=275(人)狗:360-275=85(只)所以獵手有275人,狗有85只。 四年級數(shù)學日

27、記15 今天早上,我起床刷牙時看到了杯子是圓的,之后我去洗臉時發(fā)現(xiàn)臉盆也是圓的,中午吃飯時我發(fā)現(xiàn)碗也是圓的。我這時覺得很奇怪:為什么這些器皿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是圓的?之后我又觀察了許多器皿,我發(fā)現(xiàn)器皿幾乎全都是圓的。這使我想到難道是我看花眼了?我開始懷疑自己,于是我擦了一下眼皮又重看了一遍,沒有看錯,是真的。之后我又研究下去,我知道了原來在生活中如果人們用其他形狀的器皿就不容易重疊和盛東西,因為這樣不方便,可是使用圓形的器皿就能克服這樣的弱點。發(fā)現(xiàn)這個特點我非常高興,有一句話說得好:“不懷疑不能見真理?!边@件事情給我一個體會,今后我一定要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還要深入地研究下去。今天,我們學

28、了小數(shù)點的知識,到了晚上我做了個異常有趣的夢,夢見森林里舉行了一場隆重的跑步比賽。參加比賽的有猴子、松鼠、毛毛蟲。經(jīng)過1分鐘的拼搏,成績?nèi)缦拢汉镒优芰?2.3米,松鼠跑了72.8米,毛毛蟲爬了1.007米。忽然有人說:“快給我滾開小數(shù)點,你長得真像人臉上的麻子?!毙?shù)點生氣極了,就走開了。大象裁判開始宣布名次了:第三名猴子跑了523米,第二名松鼠跑了728米,第一名毛毛蟲爬了1007米。這時大家都非常驚訝,怎么往常爬得慢騰騰的毛毛蟲成了第一名。下子從夢中驚醒,原來生活中少了小數(shù)點就會天下大亂啊。我今后一定要認真用好這看來不起眼的小數(shù)點。 以下為精品推薦,可自行刪改! 推薦一: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 四

29、年級數(shù)學日記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 暑假時,媽媽找來裝修公司把房間重新裝修了一下,客廳的地板去掉了,改成鋪地磚,正在計算面積時,我興高采烈地要求:“媽媽,我已經(jīng)會算面積了,我來幫你算?!蔽矣镁沓邷y量了客廳的長是5米,寬是3。8米,它的面積應(yīng)該是5*3。8=19平方米。我自豪地告訴媽媽,買19平方米的地磚就夠了。媽媽笑著問我:“我要買的是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地磚,你能告訴媽媽大約需要多少塊嗎?”我一下子愣住了,平靜了一會,我想到:我先計算出媽媽需要每塊地磚的面積,再用客廳面積除以它的面積,不就能得到數(shù)量了嗎?于是,我先計算出每片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6*6=36平方分米=0。36平方米;我再用19

30、平方米除以0。36平方米約等于52。78,那媽媽客廳的地磚應(yīng)該買53片就夠了。我驕傲地告訴媽媽:“媽媽,買53片就行了?!眿寢尶洫勎抑腊褜W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了。可是買單時,我卻看到媽媽買了56片,我奇怪地問媽媽:“不是計算好了53片了嗎?你為什么要多買三片?”媽媽告訴我,因為在施工的過程存在損耗,如果不小心在切割時尺寸不合適,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購買時要比實際數(shù)量多一些,她還告訴我,生活是具體的,在有效運用數(shù)學方式時,還必須要多想想生活中的實際,才能讓數(shù)學真正貼近我們的生活。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2 數(shù)學,數(shù)學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大家知道我為什么喜歡數(shù)學呢?因為數(shù)學它有魅力,我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住

31、了。今天,我又學會了一個新知識,那就是加、減法的簡便算法。學了加減法的簡便算法,我的計算速度快了許多,學習計算更加輕松。舉個例子說說吧!比如:367+498=?我只要這樣想:把498看作500來加,然后用367+500,發(fā)現(xiàn)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減去2,結(jié)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這樣想:796可以看作800來加,而29可以看作300,一個多加了4,另一個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變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學完了加法的簡便算法,再來學習減法的簡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腦袋瓜輕輕一動,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來減,因為多減了1,所以只要結(jié)

32、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這樣就好算多了。不過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計算減法最好別動被減數(shù)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煩咯!現(xiàn)在,我越來越喜歡數(shù)學了,因為它讓我學會迅速的計算結(jié)果,數(shù)學真的是讓我回味無窮!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3 一天,小明要去交電費,突然發(fā)現(xiàn)電力公司為了鼓勵節(jié)約用電,修改了以前收費的方法,變成了:每月用電不超過100千瓦時,按每千瓦時0。52元收費,每月用電超過100千瓦時,超過部分按每千瓦時0。6元收費。這可把小明害苦了,要知道,他對數(shù)學一竅不通啊!沒辦法,她只好回家慢慢算了。小明家十月份用電共121千瓦時,該如何算呢?這時,小明的妹妹小紅回來了。她看哥哥愁眉苦臉的,就問他

33、怎么了終于搞清楚事情了以后,小紅決定幫幫這個數(shù)學白癡。她坐下來,耐心地為小明講解:我們家一個月用電超過了100千瓦時,121100=21(千瓦時)210。6=12。6(元)超過的千瓦時要交12。6元,再算1000。52=52(元),然后把五十二元加上十二點六元就等于六十四點六元了,多簡單??!你想到哪去了!喔,原來是這樣啊,我還以為有多復雜呢!小明恍然大悟。最后,小明終于順利地把電費給交了。當他看到有人在電力公司門口焦急地計算自己該交多少錢時,小明就熱心地跑過去,指導他怎樣算。小明愉快地想:教別人的感覺不懶??!看來以后我得改頭換面,重新學數(shù)學啦!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4 雙休日,許多商場都在打折,趁著

34、這個好時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逛了“天虹”商場。在二樓,媽媽看中了 一件連衣裙,它的標價是五百二十元,售貨員說:“現(xiàn)在正趕上雙休日搞活動,您可以選擇打八折或者滿二百返一百六十,兩種都差不多?!闭娴牟畈欢鄦幔课夷X子產(chǎn)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如果選擇打八折,那么就要花5200.8416(元)。而要是滿兩百返一百六十呢。我們要先付520元,之后會拿到1602320(元)的返券,那我們實際就花了520-320=200(元)。416和200比起來,當然第二種比較好??墒悄玫椒等竽??再買320元的東西又可以返160元,而這160元的返券離200元只差200-160=40(元),你要是填上這40元買東西,就又

35、可以返160元。你難道不心動嗎?可如果真這樣做,你就掉入一個無底洞,花200返160,花200返160你永遠也花不完剩下的錢。商家為了賺錢可真是“費盡心機”啊!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5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眿寢尳o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xiàn)?!氨WC完成任務(wù)?!蔽易孕诺卣f。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qū)。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里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于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瞇瞇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蔽以谙耄?除2等

36、于3.5元,20減3.5等于16.5元。想著想著,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并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qū),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元一斤?!薄澳俏屹I一斤?!蔽矣窒霚p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當我從菜場出來的時候,媽媽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著對我說:“學會買菜了!”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shù)學奧秘,學會數(shù)學的本領(lǐng)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yīng)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shù)學本領(lǐng),才能夠?qū)W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6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

37、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后。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與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zhì)數(shù)。求它的體積。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媽媽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shù),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shù)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zhì)數(shù),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fā)現(xiàn)只剩下11與19這兩個數(shù)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shù)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

38、;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zhì)數(shù))之與。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shù)各是哪個數(shù)。最后我得到了結(jié)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nèi)ヌ角蟆?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7 在一個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商場買東西。“?。∩虉隹烧娲蟀。 蔽也唤刭潎@道。我先來到玩具店,這里的洋娃娃長得可真是小巧玲瓏,非常的可愛。突然,我發(fā)現(xiàn)一些非常奇怪的形狀,我就像籬弦的箭一樣飛奔過去,那里可真是琳瑯滿目,多種形態(tài)各異的形狀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時,爸爸邊指著圖形邊問

39、我:“這是什么圖形???”我急說:“是長方體!”爸爸又問:“那你知道長方體的計算公式嗎?”我皺起眉頭,想了不知多少時間,可還是一竅不通。這時,一個干脆而又高亮的聲音回響在我的耳邊,原來是媽媽。媽媽溫柔的說:“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很簡單,只要用長寬高,不信你就舉個列子試試,你看,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寫成:v=abh?!眿寢尩脑捯魟偮湎拢冶慊腥淮笪虻卣f:“哦,我明白了,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和圓柱形的體積公式是一樣的,都是用長寬高的。”“我的寶貝女兒終于明白了做題目一定要自己思考,還要仔細的做題?!闭f著,媽媽不禁流出了感動的淚水。在這一天中的購物,

40、使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8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xiàn)?!氨WC完成任務(wù)?!蔽易孕诺卣f。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qū)。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里還剩下的青菜可以與蘑菇放湯吃。于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瞇瞇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減3、5等于16、5元。想著想著,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并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qū),看到一個叔叔在

41、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薄澳俏屹I一斤?!蔽矣窒耄?6、5減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當我從菜場出來,媽媽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與6、5元時,笑著對我說:“學會買菜了!”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shù)學奧秘,學會數(shù)學的本領(lǐng)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yīng)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與掌握更多的數(shù)學本領(lǐng),才能夠?qū)W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9 今天中午,媽媽叫我了五年級第六單元“統(tǒng)計與可能性”,中的可能性。媽媽說:“兩個隊打籃球,用拋硬幣的方法決定誰開球公平嗎?”我說:“我不知道。”媽媽說:“當然公平了,因為幾率都是50%

42、對50%呀!”接著,媽媽又問道:“桌子上擺著兩張撲克牌分別是黑桃A和紅桃A,小李和小軍分別摸一張,誰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大?”我不假思索的說:“因為只有兩張撲克牌,所以,可能性是50%對50%,因此,他們倆摸到的幾率是一樣的?!眿寢尭吲d的夸獎我說:“孩子,你真厲害呀!”然后,媽媽又問道:“口袋里有5個白球和六個黑球(它們的形狀、大小相同)。任意摸一個,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大?”我思索了一小會,說:“因為一個是5,一個是6,幾率就是50%對60%,所以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大?!眿寢屢宦?,又高興的說:“孩子,你學的還真快呀!”最后,媽媽問我:“一個正方體的6個面上分別寫著1、2、3、4、5、6六個數(shù)字,拋

43、出三的可能性是多少?”我又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有6分之1的可能性?!眿寢層忠淮慰洫勎遥骸昂⒆?,媽媽不會的題你都會了,你太厲害了。!” 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10 3月8日 星期二 晴今天,數(shù)學作業(yè)有一道題是要稱一雙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媽媽要“秤”。媽媽說她沒有“秤”。怎么辦呢?不過,俗語說:“世上無難事”。我想,一定有辦法的。 于是,我開動了自己聰明的腦袋,想出了:自制天平。我把空月餅盒的紙皮一塊塊相應(yīng)地剪下來,拿來透明折盒膠紙,把其中一塊紙皮折成一個正的三角體,貼好放在臺面上。另一塊紙皮做天平的左右盤,平衡地放在三角體的頂上。然后在家里找來一些已標有重量的東西作砝碼。如:媽媽新買回來的牙膏,唇

44、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 激動人心的稱鞋子活動開始了。我將鞋子放在自制天平的左邊,“物品砝碼”便放在右邊,重量放至兩邊平衡為好。然后把砝碼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剛好86克。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完成數(shù)學作業(yè)了。媽媽知道后對我贊不絕口。還開玩笑地對我說:“古代有聰明的曹沖稱象,現(xiàn)代就有聰明的晗晗稱鞋呢!” 說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來了。 原來,生活上處處都有“秤”呢! 推薦二:數(shù)學日記 數(shù)學日記 數(shù)學日記 1 “咦!好奇怪的題呀!”我翻著媽媽給我買的語文小升初資料,發(fā)現(xiàn)了一道奇怪的數(shù)學題。題是這樣的:根據(jù)古代僧六律的解釋:一剎那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

45、,二十舜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為三十須臾。請問:一剎那是幾秒?剛看到這個題,我一下子懵住了。這么繞人!我又細讀三遍后,找到了竅門。這道題應(yīng)用倒推法。首先算出一日一夜為幾秒:一日一夜=24小時 24小時=2460=1440(分) 1440分=144060=864400(秒)然后一步一步推:8640030=2880(秒)一須臾288020=144(秒)一羅預14420=7.2(秒)一彈指7.220=0.36(秒)一瞬0.3620=0.018(秒)一念0.0181=0.018(秒)一剎那答:一剎那是0.018秒。除了這個方法還有更快的一種方法呢:解:設(shè)一剎那是x秒x1

46、2020202030=246060 x20202010=2460 x80000=14408000 x=144x=0.018答:一剎那是0.018秒。理解了這道題,真的覺得這道題好簡單啊!也好有意思呀!學數(shù)學真有趣!換一種思路來思考“唉!老師真是的,布置這么多題,真受不了!”我看著奧數(shù)題發(fā)呆道。前面幾道我都順利做了,可是有一道令我百思不得其解。題是這樣的:一個印度老人有三個孩子,臨死前立下遺囑:家中有19頭牛,老大得1/2,老二得1/4,老三得1/5。老人死后,三個兒子商議了許久,怎么分呢?我乍一看,哈哈!太好做了!一個一個乘不就行了!可再一看,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問題。19頭牛乘1/2、1/4、1/

47、5,都乘不到一個整數(shù)。難道分牛還一半一半的?我左思右想,突然想到比例關(guān)系。于是我想到了解法:老大的牛:老二的牛:老三的牛=1/2:1/4:1/5然后分母分別乘以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1/220):(1/420):(1/520)=10:5:4再用1910/(10+5+4)=1910/19=10(只)195/(10+5+4)=195/19=5(只)194/(10+5+4)=194/19=4(只)答:老大10只,老二5只,老三4只。通過做這道題,我懂得了:當做題遇到困難時,可以試著換一種思路來思考,說不定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數(shù)學日記 2 在小學生活的六年里,我學過許多科目,諸如:語文、數(shù)學、英

48、語、自然、音樂,但我最喜歡的科目還是數(shù)學。從五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們班的新數(shù)學老師劉老師便帶領(lǐng)我們班以及二班一些數(shù)學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創(chuàng)辦了各班的數(shù)學小組。經(jīng)過老師的挑選,我們班的數(shù)學小組最后成立了。在組長陳俊峰的帶領(lǐng)下,我們班的裴祺、王思宇、張?zhí)斐?、諸正一、朱子棋、遲雪健、李夢雅和魏博維,在一齊學習,在一齊討論。從開始活動的第一周開始,所有組員便開始用心地參加了活動。此時每個星期都由一位組員出一份試題,并在周五把它發(fā)給每位組員,作為周末的作業(yè)。并在第二周,由出題的同學把所有同學做的試卷收上來進行批改。同時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對試卷進行講評。如此循環(huán),我們的數(shù)學小組活動了半年。度過了一個暑假,我們又投

49、入到了緊張的學習當中。這個學期,我們的學習任務(wù)十分重,因為,我們即將畢業(yè),踏進中學的校門。由于,數(shù)學小組的組員都是班里的尖子生,這時候每位組員都想考上一個重點中學。然而,在大部分重點中學考試時,總是以數(shù)學為主,所以,我們務(wù)必再多做一些數(shù)學題。在組長陳俊峰的帶領(lǐng)下,我們還與二班的數(shù)學小組在一齊學習,在一齊討論。從此以后的每一個周末,我們班和二班便開始輪流出題。以后的每一張試卷,都有相當大的難度,如果不去認真思考、試驗是很難做出來的。所有組員們對數(shù)學小組都有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在那里我們能夠?qū)W到很多的知識,做很多的練習題,提高自我的數(shù)學水平。所以,我們每次用心參加活動,認證完成每周的試卷。這樣,此

50、時我們的數(shù)學小組又活動了半年。度過了這個學期,我們迎來了一個月的假期。以往的每個假期的數(shù)學作業(yè)都是把數(shù)學書上的題再做一遍,然而這個假期,數(shù)學劉老師認為我們數(shù)學小組的同學做書上的題太簡單了,便給我數(shù)學小組的同學出了一份特殊的作業(yè)數(shù)學寒假B級作業(yè)。這套作業(yè)匯集了清華同方杯的考題、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考試樣題所有組員都在寒假中認真地完成了這項作業(yè)?;氐綄W校以后,我們便對數(shù)學寒假B級作業(yè)進行討論。如果有的題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們一代而過;如果有的題的答案有爭議,我們便開始了激烈的討論,直到得出一個正確結(jié)果。 數(shù)學日記 3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yè)閑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shù)有什么

51、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shù)?!澳撬鼈冇惺裁刺攸c呢?”媽媽又問?!八鼈兊膫€位上都是0、2、4、6、8。”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shù)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shù),發(fā)現(xiàn)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這個規(guī)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shù),就推翻了我的發(fā)現(xiàn)。媽媽讓我繼續(xù)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shù)的最后兩位。我根據(jù)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shù)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原來,4的倍數(shù)的特點是:一個數(shù)的最后兩位是4的倍數(shù),這個數(shù)就是4的倍數(shù)。然后,我找了一些數(shù)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

52、以4=91,照規(guī)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shù),我隨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shù)1024,24除以4=6,找規(guī)律1024就是4的倍數(shù)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shù)。我高興地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就是我的發(fā)現(xiàn),同學們不妨也去試一試。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日記:(數(shù)學中的“詩情畫意”)在數(shù)學興趣課上,莊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jīng)141歲了,乾隆皇帝便贈了一聯(lián)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乾隆皇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lián),這可難不倒他,他

53、的下聯(lián)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老師說:“這一副對聯(lián)里,藏有一道數(shù)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lián)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lián)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lián)中也藏有數(shù)學問題呀!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lián),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數(shù)字嵌在對聯(lián)中,使對聯(lián)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數(shù)學日記 4 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了解學生,知此知彼,教師在課堂上靈活地駕馭教學方法是師生互動的前提。了解、認識學生的

54、方法多種多樣,觀察、談話、家訪、測查等諸多形式供過于求,這里我要談的是,“數(shù)學日記”亦是增加了解學生進行有效教學的一種可取方法。首先談到的便是“數(shù)學日記”到底寫些什么好,關(guān)于了解學生,其實很簡單,寫點“課上懂了什么”、“不懂什么”、“要求點什么”之類的。一段話或幾句話,真實的語句能使教師很快地了解學生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一、“數(shù)學日記”的知此知彼作用。數(shù)學課知識點集中,重難點鮮明,學生對學習效果的反饋很容易地在作業(yè)本上表現(xiàn)出來,但是作業(yè)也容易出現(xiàn)抄襲等情況,確切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是從“數(shù)學日記”里尋找答案好。針對后進生,只要他吐出對新課的難題,你何為找不到輔導對策而犯愁呢?學習了“同分母

55、分數(shù)加減法”,一后進生老是做錯,他在日記里寫道:“五分之一加上五分之三,等于十分之四怎么會不對呢?不是加法嗎,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教師一看,很快就發(fā)現(xiàn)該生“難”在哪里了。二、“數(shù)學日記”的學后反思作用。當“數(shù)學日記”成為一種習慣,學生在寫之前總是會把今天所學的知識重新思考一遍,并通過自己的見解,稍微歸結(jié)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其中大部分學生還會責怪自己“為什么上課不專心點”,由此可見,“數(shù)學日記”漸對學生的學后反思起積極推動作用。一旦學生進行了學后反思,就相當于重新有效地溫習了功課,能抓住難于理解的問題進行反復思考。三、“數(shù)學日記”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用。學生的三言兩語幫助教師了解了學生,定期有針對

56、性地輔導了學生。總之也會有表揚學生的時候,當然也少不了婉轉(zhuǎn)的批評,指出為什么有的學生會遇到難題束手無策,有的學生為什么解決問題如快刀斬亂麻,關(guān)鍵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關(guān)鍵在于講究學習方法。也許學生的學后反思也會有如此的歸結(jié),但是,“數(shù)學日記”也能幫助學生從失敗中得到教訓,從遇到的難題中吸取經(jīng)驗,最根本的啟示:以后我該怎么做才會更好!不僅是“數(shù)學日記”,當班級學生缺少什么樣的學習方法,當教師的若能早發(fā)現(xiàn)早采取措施,作用也不會亞于“數(shù)學日記”。 數(shù)學日記 5 叮鈴鈴,叮鈴鈴我像往常一樣進入了教室,今天數(shù)學考試!許多人都緊張起來,然而我卻無動于衷(因為我數(shù)學考試前從來不復習,考的成績也不差)??季戆l(fā)了下

57、來,我漫不經(jīng)心地看著試題。讓我沒想到的是,這次的試題出奇的難。而且只有一節(jié)課的時間來做。我的心一緊。糟糕!這時,一股難聞的油墨味更加擾亂了我的心情,使我更加糊涂了。不過還好,幾經(jīng)波折,總算也做出了幾道題。但好事并未持續(xù)多久,不一會,我便遇|到了難題,雖然如果我靜下心來做,肯定能做出來,況且試題也不是很多,但是,由于這次考試題目平均難度普遍偏高,時間又很短,我只能選擇暫且跳過它,做其他題目。可是,盡管我用盡全力,還是在在做倒數(shù)第三題時下課了。老師給我們延長了考試時間,可是倒數(shù)第二題太難了,我只能做想多比較簡單的作圖題,做完后,上課鈴聲準時打響。許多人也只得被迫交上了考卷。又到了報成績的時刻了,往

58、常的這時,我總會興高采烈,但是這次聽說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及格,我也緊張了起來。結(jié)果,正如我預想的那樣,我是71分。絕望、悲傷涌上了我的心頭。這次考試告訴了我,不能再驕傲了,數(shù)學已經(jīng)不再是以前的基本學科了,我們基本知識都學完了后,現(xiàn)在是真正的幾何知識。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快速掌握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績一定能夠更上一層樓!首先,我在此向你說一聲對不起,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殷切希望。在這次期中數(shù)學考試中我慘敗而歸,不僅傷透了你的心,也讓我無地自容。這次失敗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試卷,有絕大部分是由于我的馬虎粗心造成的,但也有少數(shù)部分我不懂。您平常也就經(jīng)常告誡我們,可我就是改

59、不了粗心大意的毛病。不過,我不應(yīng)該給我自己找理由,放心,老師,我會改正的。 在這個假期里,我一定要騰出一部分時間來復習我的英語,我想好了,每天早上9:0011:00來學習2個小時的英語。還有,我建立了1個錯題本。以后,一旦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或錯誤的問題我都會記錄下來的。并且,如果有什么弄不懂的問題,我會請教父母。同時,我要經(jīng)常在好好學習這個貼吧里去了解一些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并且我不能偏科,一定要全面發(fā)展。老師,我知道,僅僅是語言是蒼白無力的。放心,我絕對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履行我的諾言的。我決定了,我開學考試的英語成績一定不能下110分。同時,我要在年級的名次保持在前10內(nèi)。老師,請不要生氣了???/p>

60、我的實際行動把! 數(shù)學日記 6 今年五月二日,借著黃金周的寶貴時間,我們一家和董燕阿姨、于祺伯伯、李曉明叔叔、李夢菲姐姐一行7人駕車到駐馬店銅山風景游覽區(qū)玩了一天。這天早上六點多,陽光似乎還在薄霧中摸索,我們就從油田出發(fā)了。汽車在晨霧中穿行,公路兩邊的楊樹在微風中扭動身軀,仿佛在歡送我們遠行;碧綠的麥田和金黃的油菜在微風中波浪起伏,送過來一陣陣清爽,車窗也結(jié)滿露水,仿佛是愉快的汗水,不知不覺我們就到達目的地。游覽區(qū)門票20元/人一張,團體票打八折即16元/人一張。一米四以下兒童免費,那時我還不到一米四,所以免票,我們有6人需要購票,又無法享受團體票優(yōu)惠。于是,就和另一家駕車自助游的游客聯(lián)合以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