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1-1-第2章-第5節(jié)-磁性材料(共90張)課件_第1頁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1-1-第2章-第5節(jié)-磁性材料(共90張)課件_第2頁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1-1-第2章-第5節(jié)-磁性材料(共90張)課件_第3頁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1-1-第2章-第5節(jié)-磁性材料(共90張)課件_第4頁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1-1-第2章-第5節(jié)-磁性材料(共90張)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磁性材料Magnetic Materials磁性材料Magnetic Materials磁性材料的分類軟磁材料硬磁材料磁記錄材料其他磁性材料磁性材料的分類軟磁材料磁記錄材料磁記錄原理 3種記錄模式:水平(縱向)、垂直、雜化磁記錄系統(tǒng)基本單元:換能器、存貯介質、傳送介質裝置以及相匹配的電子線路磁記錄原理 3種信號類型:音頻信號、數字信號、調頻信號兩種記錄方式:模擬、數字磁記錄介質:磁帶、磁盤、磁鼓、磁卡片 磁記錄材料磁記錄原理 磁記錄材料磁記錄材料磁頭材料磁頭的基本結構 基本功能:寫入、讀出磁頭材料得到基本性能要求:高的磁導率、高的飽和磁感應強度、高的電阻率和耐磨性常用的磁頭鐵芯材料:合金、鐵氧

2、體、非晶態(tài)合金、 薄膜磁頭材料磁記錄材料磁記錄材料磁記錄材料磁記錄介質材料對材料的要求類型:顆粒(磁粉)涂布型:將磁粉與非磁性粘合劑等含少量添加劑形成的磁漿涂布于聚脂薄膜(滌綸)基體上制成。連續(xù)薄膜型:連續(xù)磁性薄膜無須采用粘合劑等非磁性物質,制備方法有兩種濕法,如電鍍和化學鍍干法,如濺射法、真空蒸鍍法及離子噴鍍法磁記錄材料磁記錄介質材料其他磁性材料超磁致伸縮材料磁致伸縮現象:鐵磁性材料在磁場中被磁化時,沿外磁場方向其尺寸會發(fā)生微小變化一般材料的磁致伸縮系數:306010-6 超磁致伸縮效應:(12)10-3 超磁致伸縮材料與壓電陶瓷的性能比較巨磁電阻材料磁電阻效應:由磁場引起材料電阻發(fā)生變化

3、巨磁化強度材料巨磁化強度材料也稱為高磁化強度材料,飽和磁化強度高于傳統(tǒng)的Fe和Fe-Co軟磁合金的材料 磁光效應材料:磁光記錄其他磁性材料超磁致伸縮材料水平(縱向)、垂直記錄水平(縱向)、垂直記錄磁記錄原理磁記錄原理3種基本信號類型3種基本信號類型磁頭的基本結構磁頭的基本結構軟磁材料定義:特指那些矯頑力小、容易磁化和退磁的磁性材料 特點:磁滯回線細而長高磁導率低矯頑力容易磁化,也容易去磁常見軟磁材料的飽和磁感應強度Bs和最大磁導率m軟磁材料定義:特指那些矯頑力小、容易磁化和退磁的磁性材料 軟磁材料分類:金屬軟磁材料、軟磁鐵氧體常用的金屬軟磁材料電工用純鐵電工用硅鋼片鐵鎳合金與鐵鋁合金非晶態(tài)合金

4、:鐵基、鈷基、鐵鎳基軟磁材料分類:金屬軟磁材料、軟磁鐵氧體電工用純鐵含碳量極低、純度99.95%以上用途:鐵芯、磁極、磁路等性能:機械、磁性能影響性能的因素:結晶軸對磁化方向的取向、雜質、晶粒大小、金屬的塑性變形、內應力改善性能措施工作環(huán)境及減少渦流損耗方法電工用純鐵含碳量極低、純度99.95%以上電工用硅鋼片分類:熱軋非織構(無取向)硅鋼片、冷軋非織構(無取向)硅鋼片、冷軋高斯織構(單取向)硅鋼片、冷軋立方織構(雙取向)硅鋼片、用途:電機、發(fā)電機、變壓器、扼流圈、電磁機構、繼電器、測量儀表機械性能、磁性能的影響因素:硅含量、晶粒大小、結晶結構、有害雜質(硝,氧,氫)含量分布狀況以及鋼板厚度有

5、關 高斯織構、立方織構硅鋼片性能電工用硅鋼片分類:熱軋非織構(無取向)硅鋼片、冷軋非織構(無軟磁材料的磁滯回線軟磁材料的磁滯回線常見軟磁材料的Bs和m常見軟磁材料的Bs和m幾種電工用純鐵的磁性能幾種電工用純鐵的磁性能鐵鎳合金成分:主要成分是鐵、鎳、鉻、銅、銅等元素 特性:在弱磁場及中等磁場下具有高的磁導率,低的飽和磁感應強度,很低的矯頑力,低的損耗,鐵鎳合金相圖與不同成分合金的性能鐵鎳合金的分類及其特性:1J50、1J51、1J65、1J79、1J85鐵鎳合金成分:主要成分是鐵、鎳、鉻、銅、銅等元素 鐵鋁合金鐵鋁合金成本低,應用范圍很廣。含鋁量在16以下時,便可以熱軋成扳材或帶材;含鋁量在56

6、以上時,合金冷軋較困難。鐵鋁合金特點:電阻率高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比重小,可減輕鐵芯自重對應力不敏感時效:材料在使用時,隨時間及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磁性能發(fā)生變化溫度穩(wěn)定性 鐵鋁合金鐵鋁合金成本低,應用范圍很廣。含鋁量在16以下時,非晶態(tài)合金鐵基非晶態(tài)軟磁合金:特點:飽和磁感應強度高 、損耗低 缺點:磁致伸縮系數大 鈷基非晶態(tài)軟磁合金:飽和磁感應強度較低,磁導率高,矯頑力低,損耗小,磁致伸縮系數趨近于零 鐵鎳基非晶態(tài)軟磁合金:性能基本上介于兩者之間 非晶態(tài)合金與晶態(tài)軟磁材料的比較:磁導率高,電阻大,損耗 非晶態(tài)合金鐵基非晶態(tài)軟磁合金:非晶態(tài)合金與晶態(tài)合金的磁滯回線非晶態(tài)合金與晶態(tài)合金的磁滯回線鐵鎳合金

7、相圖與不同成分合金的性能鐵鎳合金相圖與不同成分合金的性能熱處理工藝對鐵鎳合金導率的影響熱處理工藝對鐵鎳合金導率的影響Fe-Si3.8%合金單晶體磁化方向Fe-Si3.8%合金單晶體磁化方向高斯織構、立方織構硅鋼片性能比較高斯織構、立方織構硅鋼片性能比較幾種電工用純鐵的磁性能幾種電工用純鐵的磁性能軟磁材料軟磁材料的用途:主要用于導磁,可用作變壓器、線圈、繼電器等電子元件的導磁體。 變壓器磁性傳感器軟磁材料軟磁材料的用途:主要用于導磁,可用作變壓器、線圈、繼硬磁材料(永磁材料)定義:指材料被外磁場磁化以后,去掉外磁場仍然保持著較強剩磁的材料 評價永磁材料性能好的指標剩余磁感應強度Br矯頑力Hc最大

8、磁能積(BH)MAX凸起系數:(BH)mBrHc 退磁曲線:永磁材料飽和磁滯回線第二象限部分硬磁材料(永磁材料)定義:指材料被外磁場磁化以后,去掉外磁場硬磁材料永磁材料種類鋁鎳鈷系硬磁合金硬磁鐵氧體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可加工的永磁合金永磁材料用途:硬磁材料主要用來儲藏和供給磁能,作為磁場源。硬磁材料在電子工業(yè)中廣泛用于各種電聲器件、在微波技術的磁控管中亦有應用硬磁材料永磁材料種類永磁材料的退磁曲線和磁能曲線永磁材料的退磁曲線和磁能曲線可加工的永磁合金在淬火態(tài)具有可塑性,可以進行各種機械加工。合金的矯頑力是通過塑性變形和時效(回火)硬化后得到的 四個主要系列-鐵基合金 Fe-Mn-Ti及Fe-Co-

9、V合金銅基合金Fe-Cr-Co永磁合金可加工的永磁合金在淬火態(tài)具有可塑性,可以進行各種機械加工。合鋁鎳鈷系硬磁合金特點:鋁鎳鈷系永磁合金具有高的磁能積及高的剩余磁感府強度,適中的矯頑力。(BH)max =4070kJm3,Br=0.71.35T,Hc4060kAm。這類合金屬沉淀硬化型磁體,高溫下呈單相狀態(tài)(相),冷卻時從相中析出磁性相使矯頑力增加。AlNiCo系合金硬而脆,難于加工。成型方法:有鑄造法和粉末燒結法兩種。成分:以Fe,Ni,A1為主要成分,通過加入Cu,Co,Ti等元素進一步提高合金性能 鋁鎳鈷系硬磁合金特點:鋁鎳鈷系永磁合金具有高的磁能積及高的剩鋁鎳鈷系硬磁合金按成分分類:鋁

10、鎳型,鋁鎳鈷型,鋁鎳鈷鈦型三種鋁鎳鈷型合金具有高的剩余磁感應強度鋁鎳鈷鈦型則以高矯頑力為主要特征 鑄造鋁鎳鈷系合金從織構角度可劃分為各向同性合金,磁場取向合金和定向結晶合金三種 逐漸被永磁鐵氧體和稀土永磁合金被取代。但在對永磁體穩(wěn)定性具有高要求的許多應用中,鋁鎳鈷系永磁合金往往是最佳的選擇。鋁鎳鈷合金廣泛用于電機器件上,如發(fā)電機,電動機繼電器和磁電機;電子行業(yè)中的揚聲器,行波管,電話耳機和受話器等 鋁鎳鈷系硬磁合金按成分分類:鋁鎳型,鋁鎳鈷型,鋁鎳鈷鈦型三種稀土永磁材料成分:稀土元素(用R表示)與過渡族金屬Fe、Co、Cu、Zr等或非金屬元素B,C,N等組成的金屬間化合物研究與發(fā)展的4階段:第

11、一代是稀土鈷永磁材料RCo5型合金(1:5)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金屬間化合物的組成是按1:5的比例。單相:單一化合物的RCo5永磁體SmCo5,(Sm,Pr)Co5 多相:以1:5相為基體,有少量2:17型沉淀相的1:5型永磁體第二代稀土永磁合金為R2TM17型(2:17型,TM代表過渡族金屬)。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金屬間化合物的組成比例是2:17(RTM原子數比),亦有單相,多相之分第三代為Nd-Fe-B合金第四代主要是R-Fe-C系與R-Fe-N系。 稀土永磁材料成分:稀土元素(用R表示)與過渡族金屬Fe、Co稀土永磁材料分類稀土永磁材料分類鈷基稀土永磁體SmCo5、PrCo5或(SmPr)C

12、o5結構:CaCu5型六方結構矯頑力:來源于疇的成核和晶界處疇壁釘扎性能:降低成本:成分取代、制備方法Sm2Co17結構:六方晶體結構矯頑力:沉淀粒子在疇壁的釘扎 性能:矯頑力低,剩余磁感應強度及飽和磁化強度高 鈷基稀土永磁體SmCo5、PrCo5或(SmPr)Co5鐵基稀土永磁體Nd-Fe-B系永磁合金特點:磁能積最大的永磁體分類:燒結永磁材料和粘結永磁材料 相組成:Nd2Fe14B 、富Nd相 、Nd1.1Fe4B 、Nd2O3 缺點:耐蝕性差,居里溫度低(312),磁感應強度溫度系數大,材料使用溫度低不超過(150) 性能與結構的關系矯頑力剩磁改進措施調整合金成分新的 制備工藝鐵基稀土永

13、磁體Nd-Fe-B系永磁合金鐵基稀土永磁體調整合金成分:(Nd,R)-(Fe,M1,M2)-B 取代元素Dy、Tb取代Nd)Co、Ni、Cr取代Fe 作用:提高主磁化相的內稟特性摻雜元素:提高矯頑力、耐蝕性M1:Cu、Al、Ga、Sn、Ge、Zn,形成非磁性相M2:Nb、Mo、V、Cr、Zr、Ti ,形成硼化物改進制備工藝:控制磁粉晶粒粒度、含氧量,提高定向度 鐵基稀土永磁體調整合金成分:鐵基稀土永磁體R-Fe-N(C)系永磁合金:第四代稀土永磁材料。其中R通常為Sm或Nd,Er,Y。Sm2Fe17Nx的居里溫度可達746K,大大高于Nd-Fe-B的583K。 N以間隙原子形式溶入Sm2Fe1

14、7晶格,產生晶格畸變,磁化方向改變,具有單軸磁各向異性;磁晶各向異性場約為Nd-Fe-B的兩倍,理論磁能積與Nd2Fe14B相近。Sm2Fe17Nx是亞穩(wěn)態(tài)化合物,在600以上不可逆分解為SmNx和Fe,所以不可能將其制成燒結磁體,只能制成粘結磁體,損失磁性能。粘結磁體的磁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制備工藝,用成分為Sm2Fe17N3的磁粉制成的粘結磁體,最大磁能積可達104-152kJ/m3。由于技術上的問題,使R-Fe-N系永磁合金至今未能實現工業(yè)化生產。但優(yōu)異的磁性能使其很有希望成為新一代永磁材料。 鐵基稀土永磁體R-Fe-N(C)系永磁合金:第四代稀土永磁材鋁鎳鈷系列化學成分及性能鋁鎳鈷系

15、列化學成分及性能永磁材料的應用永磁式強力吸力器:靜吊2050kg/平方厘米,通過磁短路開關可方便吸吊、卸吊鐵器物永磁式自動磁選機:可將磁性能不均勻的磁性粉末自動分成等級,或將磁性與非磁性混合粉末分離,粉末顆粒度為級,一次分選兩級,通過調整磁輥間隙改變磁場大小,可對粉末進行多次分選永磁材料的應用永磁式強力吸力器:靜吊2050kg/平方厘米永磁材料的應用揚聲器硬(永)磁直流步進電機永磁材料的應用揚聲器硬(永)磁直流步進電機磁記錄材料(1)磁記錄原理磁記錄系統(tǒng)的基本單元換能器存貯介質傳送介質裝置相匹配的電子線路。三種最基本的磁記錄信號音頻信號數字信號調頻信號磁記錄材料(1)磁記錄原理三種最基本的磁記

16、錄信號三種最基本的磁記錄信號磁記錄磁記錄磁記錄材料(2)磁頭材料磁頭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高的磁導率高的飽和磁感應強度高的電阻率和耐磨性磁頭材料種類合金鐵氧體非晶態(tài)合金博膜材料磁頭基本結構后隙;線圈;鐵芯;前隙磁記錄材料(2)磁頭材料磁頭基本結構磁記錄材料(3)磁記錄介質材料磁記錄介質的基本性能要求:(1)剩余磁感應強度高:(2)矯頑力適當;(3)磁滯回線接近矩形,Hc附近的磁導率盡量高;(4)磁層均勻,厚度適當,記錄密度越高,磁層愈??;(5)磁性粒子的尺寸均勻,呈單疇狀態(tài):(6)磁致伸縮小,不產生明顯的加壓退磁效應;(7)基本磁特性的溫度系數小,不產生明顯的加熱退磁效應;(8)磁粉粒子易分散,在

17、磁場作用下容易取向排列,不形成磁路閉合的粒子集團。磁記錄材料(3)磁記錄介質材料磁記錄材料(4)磁記錄介質材料的種類顆粒(磁粉)涂布型介質:將磁粉與非磁性粘合劑等含少量添加劑形成的磁漿涂布于聚脂薄膜(滌綸)基體上制成。連續(xù)薄膜型磁記錄介質:連續(xù)磁性薄膜無須采用粘合劑等非磁性物質,制備方法有兩種濕法,如電鍍和化學鍍干法,如濺射法、真空蒸鍍法及離子噴鍍法磁記錄材料(4)磁記錄介質材料的種類磁性與磁性材料的發(fā)展史指南針 司馬遷史記描述黃帝作戰(zhàn)用1086年 宋朝沈括夢溪筆談指南針的制造方法等1119年 宋朝朱或萍洲可談 羅盤 用于航海的記載16世紀 W.Gibert,最早的著作De Magnete 磁

18、石 18世紀 奧斯特 電流產生磁場法拉弟效應 在磁場中運動導體產生電流 安培定律 構成電磁學的基礎 ,磁性與磁性材料的發(fā)展史指南針 司馬遷史記描述黃帝作磁性與磁性材料的發(fā)展史電動機、發(fā)電機等開創(chuàng)現代電氣工業(yè)1907年 P.Weiss的磁疇和分子場假說 1919年 巴克豪森效應1928年 海森堡模型,用量子力學解釋分子場起源1931年 Bitter在顯微鏡下直接觀察到磁疇 加藤與武井發(fā)現含Co的永磁鐵氧體1935年 荷蘭Snoek發(fā)明軟磁鐵氧體磁性與磁性材料的發(fā)展史電動機、發(fā)電機等開創(chuàng)現代電氣工業(yè)磁性與磁性材料的發(fā)展史1935年 Landau和Lifshitz考慮退磁場, 理論上預言了磁疇結構1

19、946年 Bioembergen發(fā)現NMR效應1948年 Neel建立亞鐵磁理論1954-1957年 RKKY相互作用的建立 1958年 Mssbauer效應的發(fā)現1960年 非晶態(tài)物質的理論預言1965年 Mader和Nowick制備了CoP鐵磁非晶態(tài)合金磁性與磁性材料的發(fā)展史1935年 Landau和Lifsh磁性與磁性材料的發(fā)展史1970年 SmCo5稀土永磁材料的發(fā)現1982年 掃描隧道顯微鏡,Brining和Rohrer,( 1986年,AFM )1984年 NdFeB稀土永磁材料的發(fā)現 Sagawa(佐川)1986年 高溫超導體,Bednortz-muller1988年 巨磁電阻G

20、MR的發(fā)現, M.N.Baibich1994年 CMR龐磁電阻的發(fā)現,Jin等LaCaMnO31995年 隧道磁電阻TMR的發(fā)現,T.Miyazaki 磁性與磁性材料的發(fā)展史1970年 SmCo5稀土永磁材料的磁及磁現象的根源 磁及磁現象的根源是電流,或者說,磁及磁現象的根源是電荷的運動。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而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電子構成。帶有負電荷的電子在原子核周圍作軌道運動和自旋運動。無論軌道運動還是自旋運動都會產生磁矩。原子核,由于帶電,其運動也會產生磁矩,只是其磁矩很小,例如,氫核質子產生的磁矩僅為電子產生最小磁矩的1658左右。與物質磁矩相關聯的各種現象稱為磁現象。物質磁性及磁現

21、象的主要根源是電子的運動。盡管不存在與單位電荷量相當的“磁荷”,但存在最基本的單位磁矩。磁及磁現象的根源 磁及磁現象的根源是電流,或者說,磁及磁現象磁學基本概念磁極強度 磁場及磁場強 磁化、磁矩與磁化強度 、磁化率、磁導率磁通密度(磁感應強度)與磁通量磁勢Vm 、磁動勢,磁阻Rm,磁導磁學基本概念磁極強度 磁極強度兩個磁極間的磁作用力 磁極強度單位Wb(韋伯) :兩個磁極強度相等的磁極,若相距1m時其間的作用力為 6.35104N,則對應的磁極強度為1 wb 磁極強度兩個磁極間的磁作用力磁場及磁場強度 磁場:對磁極產生磁作用力的空間為磁場磁場強度:磁場強度在數值上等于每1Wb磁極所受磁場力的大

22、小。 磁場強度的方向和大?。河么帕€表征,磁力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表征該點磁場強度的萬向,用磁力線的疏密表征磁場強度的相對大小 磁場及磁場強度 磁場:對磁極產生磁作用力的空間為磁場磁化、磁矩與磁化強度 、磁化率、磁導率磁化:將磁體,如鐵片等,接近永磁體的磁極時,與永磁體靠近的鐵片的一端會出現與永磁體相反的磁極,從而產生吸引作用磁矩的定義為:MiqmL(wb*m) 磁化、磁矩與磁化強度 、磁化率、磁導率磁化:將磁體,如鐵磁化、磁矩與磁化強度 、磁化率、磁導率具有磁矩的磁極對稱為磁偶(magnetic dipole) 磁化強度:單位體積中磁偶矩的總和磁化率:磁性體的磁化強度相對于磁場強度H,可近似表

23、示為磁導率 :磁性體的磁通密度可表示為Wb/m2磁化、磁矩與磁化強度 、磁化率、磁導率具有磁矩的磁極對稱相對磁化率和相對磁導率相對磁化率(relative susceptibility)相對磁導率(relativive permeability )相對磁化率和相對磁導率相對磁化率(relative susc磁通密度(磁感應強度)與磁通量磁通密度B的定義:單位特斯拉B=0(H+M) T左手法則特斯拉的定義:當流經1A的電流時,單位長度上的作用力為1N時,所對應的磁通密度為1T。磁通或磁通量 (wb) :=BS,或 磁通密度(磁感應強度)與磁通量磁通密度B的定義:單位特斯拉羅侖茲力、左手法則、磁通

24、羅侖茲力、左手法則、磁通磁勢Vm、磁動勢,磁阻Rm,磁導磁勢Vm:磁動勢:是磁路中任意兩點間磁勢的差值,類似于電路中的電壓。 磁阻Rm:磁動勢與磁通的比值稱為磁阻 磁導:磁通與磁動勢Vm的比值,類似于電路中的電導。是反映材料導磁能力的一個物理量 磁勢Vm、磁動勢,磁阻Rm,磁導磁勢Vm:磁學及電學個基本量的比較磁學及電學個基本量的比較物質的磁性物質磁性分類鐵磁性亞鐵磁性順磁性反鐵磁性(或抗磁性)完全反磁性物質的磁性物質磁性分類磁性的分類及產生機制磁性的分類及產生機制鐵磁性、亞鐵磁性鐵磁性:在外磁場作用下才表現出很強的磁化作用,像Fe,Co,Ni等,屬于本征鐵磁性材料,在某一宏觀尺寸大小的范圍內

25、,原子磁矩的方向趨向一致。亞鐵磁性:大小不同的原子磁矩(圖中分別用A,B表示)反平行排列,二者不能完全抵消(從而形成原子磁矩之差),相對于外磁場顯示出一定程度的磁化作用,稱此種鐵磁性為亞鐵磁性。各種鐵氧體 鐵磁性、亞鐵磁性鐵磁性:在外磁場作用下才表現出很強的磁化作用順磁性許多物質的相對導磁率r,按式r=/0,與1相比為非常小的正數,這類物質所具有的磁性為順磁性。如氧氣的r為410-7,白金為310-3,順磁性物質的相對導磁率一般在r=10-510-2范圍內。在順磁性物質中,磁性原子或離子分開的很遠,以致它們之間沒有明顯的相互作用,因而在沒有外磁場時,由于熱運動的作用,原子磁矩是無規(guī)混亂取向。當

26、有外磁場作用時,原子磁矩有沿磁場方向取向的趨勢,從而呈現出正的磁化率。順磁性許多物質的相對導磁率r,按式r=/0,與1相比順磁性物質(T)的兩種類型 =C/T =C/(T-p) 順磁性物質(T)的兩種類型 =C/T =C/(T-p反鐵磁性(或抗磁性) 反磁性是指在外加磁場作用下,物質中產生的原子磁矩方向與外加磁場方向相反。其相對磁化率為負值,產生的機理:外磁場穿過電子軌道時,引起的電磁感應使軌道電子加速。根據楞次定律,由軌道電子的這種加速運動所引起的磁通,總是與外磁場變化相反,因而磁化率是負的 原子所具有的反磁性特點在任何物質中都是存在的,只不過是在鐵磁性反鐵磁性、順磁性等物質中,反磁性被原子

27、磁性所屏蔽而已 反鐵磁性(或抗磁性) 反磁性是指在外加磁場作用下,物質中產生完全反磁性完全反磁性:物質中完全不能進入磁通量的性質 具有這種完全反磁性的物質為第一類超導體,這種物質處于超導狀態(tài)時,表現為完全反磁性 模型:當第一類超導體處于超導狀態(tài)并施加外磁場時,由于電磁感應,在其表面數十納米深度范圍內會出現108Acm2程度的大電流密度的電流。如圖所示,根據右手定則,此電流會產生感應磁場,產生的磁場可完全抵消外加磁場,進而出現完全反磁性。實際上,外加磁場只能進人物質表層,其深度約數十納米,例如Pb為37nm,Nd為39nm,從宏觀角度看,這一深度完全可以忽略 完全反磁性完全反磁性:物質中完全不能

28、進入磁通量的性質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1-1-第2章-第5節(jié)-磁性材料(共90張)課件磁疇與磁疇壁磁疇的結構:磁疇由平行或反平行原子磁矩在一定尺寸范圍內集團化而形成;磁疇由磁疇壁隔開,對于Fe來說,厚度大約為100到幾十個原子層,厚度大約為10-810-6m磁疇內原子磁矩一致整齊排列。在材料未被磁化時,磁疇之間原子磁矩方向各不相同。只有當磁性材料被磁化以后,它才能對外顯示出磁性。 磁疇壁處原子磁矩排列:在疇壁的一側,原子磁矩指向某個方向,假設在疇壁的另一側原子磁矩方向相反。在疇壁內部,原子磁矩必須成某種形式的過渡狀態(tài)。從一側開始,每一層原子的磁矩都相對于磁疇中的磁矩方向偏轉了一個角度,并且每一層的原子磁矩偏轉角度逐漸增大,到另一側時,磁矩已經完全轉到和這一側磁疇的磁矩相同的方向。磁疇與磁疇壁磁疇的結構:磁疇由平行或反平行原子磁矩在一定尺寸磁疇的結構磁疇的結構磁疇壁處原子磁矩排列磁疇壁處原子磁矩排列磁滯回線磁滯回線:鐵磁材料在經過充磁、退磁、反向充磁、再退磁周期性變化時,所獲得的關于磁感應強度(橫坐標)相對于磁場強度(縱坐標)變化的閉合曲線磁化過程退磁過程磁滯回線磁滯回線:鐵磁材料在經過充磁、退磁、反向充磁、再退磁磁化過程初始磁化曲線與可逆磁化區(qū) 初始滋導率i :BHi Barkhausen效應 最大磁導率max 飽和磁化強度Ms與旋轉磁化區(qū)磁化過程初始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