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通風設計及風量計算方法_第1頁
礦井通風設計及風量計算方法_第2頁
礦井通風設計及風量計算方法_第3頁
礦井通風設計及風量計算方法_第4頁
礦井通風設計及風量計算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礦井通風設計施工時的基本原則和要求通風系統合理可靠的含義通風網絡圖的繪制礦井風量計算辦法按照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一百零三條:“煤礦企業(yè)應根據具體條件制定風量 計算方法,至少每5年修訂1次”,要求,根據煤礦井工開采通風技術條件 (AQ1028-200。、煤礦通風能力核定標準(AQ1056-2008 ,結合本礦開采的實 際情況,制定本辦法。一、全礦井需要風量的計算全礦井總進風量按以下兩種方式分別計算,并且必須取其最大值:1、按井下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計算礦井風量:Q礦進=4X NX K礦通(n3/min )式中:Q礦進礦井總進風量, mVmin ;4每人每分鐘供給風量,nVmin.人;N井下同時工作的最多

2、人數,人;K礦通礦井通風需風系數(抽出式取 K礦通二)。2、按各個用風地點總和計算礦井風量:按采煤、掘進、碉室及其他巷道等用風地點需風量的總和計算:Q礦進=(EQ采+Z2Q掘+匯Q碉+Z2Q其他)乂 K礦通(吊/min )式中:12 Q采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nVmin ;EQ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m/min ;EQ碉室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nVmin ;Z2Q其他一一礦井除了采、掘、碉室地點以外的其他巷道需風量的總和, m/min。K礦通礦井通風需風系數(抽出式 K礦通?。?。二、采煤工作面需要風量按礦井各個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計算:3E Q采=E Q采 i+E Q采備

3、i(m/min )式中:12 Q采各個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m/min;Q采i 第i個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的風量, m/min;Q采備i第i個備用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的風量,m/min。每個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按工作面氣象條件、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 涌出量、人員和爆破后的有害氣體產生量等規(guī)定分別進行計算, 然后取其中最大 值。有符合規(guī)定的串聯通風時,按其中一個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的最大風量計算。1、按氣象條件計算:Q采=Q基本x K采高x K采面長x K溫(m/min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風量,吊/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風量,m3/min ;Q基本=60X工作

4、面控頂距x工作面實際采高x 70%x適宜風速(不小于 1.0m/s);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調整系數,從表 1中選取;K采面長一一采煤工作面長度調整系數,從表 2中選??;K溫一一采煤工作面溫度與對應風速調整系數,從表3中選取。表1K采高米煤工作面米局調整系數采高及放頂煤面系數(K采高)表2K采面長一一采煤工作面長度調整系數采煤工作面長度(m)15158080150150200200長度調整系數,K長表3 K溫一一采煤工作面空氣溫度與對應風速調整系數回采工作面空氣溫 度,c米煤工作回風速 V采,m/s系數,K溫4X N(ml/min )式中:N采煤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人;4每人需風量,mVm

5、in 人。5、按風速進行驗算:60XXS采 &Q采060X4XS采(rrVmin)式中:4采煤工作面允許最低/最高風速,m/s;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斷面積 m。應結合回采速度、煤層自燃發(fā)火期綜合考慮,綜放工作面的需風量不小于 800m3/min。6、備用采煤工作面按滿足瓦斯、二氧化碳、空氣溫度和風速等規(guī)定計算風量,且不得低于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的50%三、掘進工作面需要風量掘進工作面需要風量按各個獨立通風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計算:E2Q 掘=E2Q 掘 i(mVmin)式中:Q掘i第i個掘進工作面需要風量,mVmin。每個掘進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和爆破后的有

6、害氣 體產生量以及工作面氣溫、風速、人數以及局部通風機的實際吸風量等規(guī)定分別 進行計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1、按照瓦斯涌出量計算:3,Q掘=100X q 掘 XKcg (m/min)式中:q掘掘進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平均絕對瓦斯涌出量,mVmin ;K明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備用風量系數,正常生產條件下,連續(xù)觀測1個月,日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和月平均日絕對瓦 斯涌出量的比值;100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的濃度不能超過1%勺換算系數。2、按照二氧化碳涌出量計算:Q掘=67X q 掘 X &(2(m3/min )式中:q掘掘進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平均絕對二氧化碳涌出量,m3/min ;Kco2掘進工作

7、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備用風量系數,正常生產條件下,連續(xù)觀測1個月,日最大絕對二氧化碳涌出量和月平 均日絕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的比值;67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能超過 %勺換算系數c3、按炸藥量計算(炮掘工作面采用硝酸氨炸藥時計算,其它炸藥不予計算)Q掘25X A(mVmin)式中:A掘進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藥量,kg o25每千克一級煤礦許用炸藥需風量,m3/min - kg;4、按工作面人員數量驗算:Q 掘學4XA(nVmin)式中:N掘進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人;4每人需風量,nVmin 人。5、按風速進行驗算:巖巷掘進工作面:Q巖掘學9XS掘(nVmin)煤巷和半煤巖巷

8、掘進工作面:Q煤掘15XS掘(m/min)掘進工作面:Q掘0 240 x S掘(m/min )式中:Q巖掘巖巷掘進工作面的最低風量,m/min;Q 煤掘煤巷和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的最低風量,nVmin ;s掘掘進工作面的凈斷面積,m。按上述條件計算的最大值,確定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根據通風距離選擇風 筒、局部通風機。6、按局部通風機實際吸風量計算需要風量:Q掘=Q局機 x I(m/min )式中:Q局機局部通風機實際吸風量,nVmin。首次安裝的局部通風機實際吸風量取吸風量范圍的最大值,從表 4中選取;I 掘進工作面同時通風的局部通風機臺數。表4常用局部通風機參數型號或名稱風機功率(KW)吸風量

9、(nVmin )計劃配風量(nVmin )對旋風機2X160 240240對旋風機2X180300300對旋風機2X11200400400對旋風機2旋風機2X302606306307、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的需要風量(m/min)Q局機= Q+QtJl #=Q+VninX(m/min)式中:Q局機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的需要風量,nVmin;Q機巷一一保證局部通風機吸風口至掘進工作面回風道口之間最低風 速的風量,m3/min ;Vmin保證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到回風口間最低風速,m/min,巖石巷道、其他人行巷道取9,煤巷、半煤巖巷取15;S機巷一一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到回風口間

10、最大井巷斷面積,m2。注:若局部通風機吸風口至掘進工作面回風道口之間風量不走回風或有設施 控制,保證局部通風機不發(fā)生循環(huán)風,Q機巷不考慮;幾臺通風機布置在同一段巷道內,按一次計算Q機巷。8、配風要求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配風按7條計算或按實測的局部通風機吸風量、局部通 風風筒出口風量按下式計算確定。Q局二K筒漏x Q掘面(m/min )式中:Q局局部通風機實測吸風量,nVmin;K筒漏一一風筒漏風系數,根據通風距離、風筒直徑和管理狀況等因素 確定或測定,無實測數據時按MTT64-1995正壓柔性風筒規(guī)定 的百米漏風率不超過4%勺最大值推算K筒漏=(n最大通風距離 百米數),并要求現場調整風量時驗證

11、。注:編制礦井規(guī)劃或水平延伸、 采區(qū)設計時,計算掘進需要風量可按下式進 行:E2Q掘=Q 掘 m m3/min其中:Q 掘=Q局 K m 3/min式中:Q局一一每個獨立通風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的吸風量,普掘取 300nVmin ,綜掘取 350 m3/min ;K一一防止局部通風機吸循環(huán)風的風量備用系數,取。m規(guī)劃掘進工作面?zhèn)€數,個。四、碉室需要風量按礦井各個獨立通風碉室實際需風量的總和計算:E Q=EQ 碉 im 3/min式中:Q碉i 第i個獨立通風碉室實際需要風量,nVmin。 各個碉室實際需要風量,根據不同類型的碉室分別計算。1、機電設備發(fā)熱量大的水泵房、空氣壓縮機房等機電碉室,需要風量 按機電設備運轉的發(fā)熱量計算(mVmin )Q機電碉室=3600XEVW9XS其它 i(nVmin )架線電機車巷中的風速驗算: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