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生產中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正確使用方法_第1頁
馬鈴薯生產中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正確使用方法_第2頁
馬鈴薯生產中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正確使用方法_第3頁
馬鈴薯生產中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正確使用方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第 頁馬鈴薯生產中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的正確使用方法 植物生長調整劑既不同于化肥,又不同于一般的農藥,是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一種植物生長調整劑往往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并且具有劑量效應,不同種類之間還存在互作效應。因此在馬鈴薯生產中使用植物生長調整劑應當特別留意,濃度過小,對植物生長起不到作用;濃度過大時,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和塊莖膨大,進而影響塊莖的商品性。因此,生產中應當嚴格根據每一種植物生長調整劑的使用方法,正確把握使用濃度,避開使用不當給馬鈴薯生長帶來負面影響。下面重點介紹馬鈴薯生產中幾種植物生長調整劑的正確使用方法。 1、赤霉素催芽 打破塊莖休眠的植物生長調

2、整劑主要有赤霉素、生長素(包括萘乙酸、吲哚乙酸、硫脲或氯乙醇等)。由于生長素類濃度不易把握,硫脲或氯乙醇浸種時間太長會對種子發(fā)芽有影響,因此在生產中使用最多的生長調整劑為赤霉素。 赤霉素有打破馬鈴薯塊莖休眠、促進發(fā)芽的作用。對種薯進行浸種催芽時,赤霉素使用濃度過小,催芽速度緩慢,延遲馬鈴薯正常播種期,從而使有限生育期縮短而減產。假如赤霉素使用濃度過大,薯塊發(fā)芽后形成叢生芽,而且芽條瘦長、瘦弱,出苗后單穴多頭現象普遍,植株生長勢特別弱,莖稈纖細、葉片小,塊莖形成晚,而且塊莖多而小,塊莖畸形,芽眼突出,經常造成減產。 不同品種因休眠期長短不同,用赤霉素進行浸種時應采納的濃度和時間也不同。休眠期短的

3、品種,如鄭薯五號、鄭薯六號、中薯三號等,浸種濃度為5 mg/L,浸種時間以5 min為宜;休眠期較長的品種,如費烏瑞它等,使用濃度和時間可分別增加到10 mg/L和10 min。赤霉素不溶解于水,但能溶于酒精,配制好的赤霉素酒精溶液可連續(xù)使用1天,1 g赤霉素配制的酒精溶液可浸1 0001 500 kg種薯。 2、生長抑制劑掌握植株徒長 生產上掌握馬鈴薯植株徒長通常使用的生長抑制劑為多效唑、矮壯素、縮節(jié)胺和膨大素等。這些生長抑制劑的使用劑量應當特別慎重,劑量小,達不到預期效果;濃度過大或噴施次數過多,馬鈴薯植株會受到嚴峻抑制,表現為地上部生長受阻,植株嚴峻矮化,節(jié)間縮短,分枝少,葉片濃綠肥厚,

4、導致地上部光合作用面積削減,供應地下塊莖的光合產物降低,使塊莖形成晚,膨大速度慢,塊莖小,大薯率低,嚴峻降低馬鈴薯的產量和商品性。 生長抑制劑的使用時期和使用劑量特別關鍵。在馬鈴薯上的使用時期不能過早,以免影響地上部同化系統(tǒng)的建立,一般在現蕾至開花期植株表現徒長時進行噴施?,F在生產上有許多農戶使用膨大素,膨大素是一種能夠促進薯、芋和甜菜等作物地下塊莖、塊根等膨大的復合制劑,不僅能掌握植株徒長,還能為馬鈴薯供應多種養(yǎng)分元素,因此受到廣闊馬鈴薯種植戶的青睞。但很多種植戶在生產中卻濫用膨大素,在馬鈴薯幼苗期和發(fā)棵期就開頭使用,導致馬鈴薯植株矮化、生長停止,嚴峻影響了塊莖的形成和膨大,降低了馬鈴薯產量

5、。 不同生長抑制劑的使用劑量和使用濃度不同,矮壯素使用濃度為2 0002 500 mg/L,連續(xù)噴施2次能明顯提高大薯率;多效唑相宜濃度為50100 mg/L,用藥一次后,可提高單產20%以上,提高大薯率10%以上;縮節(jié)胺用藥濃度為60120 mg/L,用藥次數為1次,用藥后也可提高單產并提高大薯率;膨大素每667 m2地用量為1015 g,使用膨大素每667 m2投入12元,增產150 kg,效益很好。 經過多方面討論和試驗,多效唑在馬鈴薯上使用效果比較好,但多效唑殘留比較多,對下茬作物的生長有較大影響;縮節(jié)胺和矮壯素比較平安,不過要留意使用濃度和使用方法,藥劑噴施要勻稱,連續(xù)用藥間隔時間不

6、能太短,噴藥時盡量不要噴到土壤上。另外,種薯生產時盡可能不要用生長抑制劑,以免藥劑殘留影響下一代馬鈴薯正常生長。假如生產中發(fā)生由多效唑、矮壯素等生長抑制劑產生的藥害,可噴施赤霉素進行解除。 3、生長延緩劑延長馬鈴薯貯藏時間 使用生長延緩劑延長馬鈴薯貯藏時間主要用于加工油炸薯片、速凍薯條的原料薯。為掌握原料薯中淀粉轉化為還原糖,貯藏需要較高的溫度,但溫度過高會促使渡過休眠期的塊莖發(fā)芽,因此為解決高溫貯藏與塊莖發(fā)芽的沖突,可以使用生長延緩劑抑制塊莖發(fā)芽。 延緩塊莖發(fā)芽的方法主要有采前處理和采后處理2種,采前處理多用青鮮素(MH),在馬鈴薯采前23周,用1 0002 500 mg/L MH噴灑葉面可

7、以抑制采后萌發(fā),延長貯藏時間,若采前處理再結合適當低溫貯藏則效果更佳。另外用2,4-D,NAA處理都有肯定效果,但是,這些藥劑對塊莖有副作用,使塊莖貯后品質差,應用不及MH廣泛。采前處理后,塊莖上芽的萌發(fā)力量弱,抽生出的芽條纖細,多數不能長成正常植株,因此,不宜作種薯使用。 采后處理法多用萘乙酸甲酯(MENA)對采后貯藏的馬鈴薯進行處理,以延長其休眠和貯藏期,是植物生長調整劑在馬鈴薯生產中應用最勝利的事例之一?,F在,世界上數以百萬噸的馬鈴薯都以這種方法保存。10 t薯塊用MENA 200500 g,處理后薯塊均應貯藏在密閉倉庫中,以利于MENA揮發(fā)后作用于芽,干擾細胞分裂,進而抑制萌發(fā)。不過,

8、在使用前應先將處理過的薯塊在通風處攤放幾天,以便MENA揮發(fā),除去毒害。 4、除草劑除馬鈴薯田間雜草 在馬鈴薯生產中,中耕除草是栽培管理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往往要占整個管理用工量的40%以上。假如采納化學藥劑除草,不僅可以有效防除雜草、提高馬鈴薯的商品性和產量,同時也可以節(jié)約大量除草用工,減輕勞動強度。但馬鈴薯對很多除草劑特別敏感,藥霧噴到葉上會產生反應,輕者葉脈變形,葉片皺縮,重者葉片枯死,除草劑濃度過大甚至會導致馬鈴薯整株死亡,嚴峻影響地下塊莖的形成和膨大,大大降低產量。 馬鈴薯田間使用除草劑時,要依據馬鈴薯、雜草和天氣狀況來確定用藥種類、劑型、劑量和使用方法,否則往往得不到抱負的除草效果,反而患病藥害?;瘜W除草多采納土壤處理,但必需在播種前或播種后出芽前用藥,用藥時間應以雜草初生階段效果為好,這樣可以避開或減輕藥劑對馬鈴薯的污染與殘留。在除草劑處理土壤時,要求土壤表面平整、細碎、潮濕,這樣不但可以保證施藥勻稱,而且還可以給雜草萌發(fā)制造有利條件,使雜草萌發(fā)全都,從而達到一次用藥殺滅大部分雜草的目的,提高除草效果??蓾裥圆畹幕瘜W除草劑,簡單消失沉淀現象,所以噴施時要常常搖動,保證勻稱噴藥,否則下層藥液濃度過高,簡單引起藥害。有的化學除草劑如氟樂靈易揮發(fā),用藥后要馬上覆土,才能保證藥效。有的除草劑見光易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