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統(tǒng)疾病肝膽疾病_第1頁
消化系統(tǒng)疾病肝膽疾病_第2頁
消化系統(tǒng)疾病肝膽疾病_第3頁
消化系統(tǒng)疾病肝膽疾病_第4頁
消化系統(tǒng)疾病肝膽疾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消化系統(tǒng)疾病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1肝膽疾病2Liver in situ3(一)肝臟組織學復習 幾個重要概念 1、肝小葉 2、肝板 3、肝索 4、肝竇 5、界板 6、肝門管區(qū) 45肝小葉界板6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7概 述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實質細胞變性、壞死為主要病變的傳染病。 以消化道癥狀為主要癥狀伴有肝大、肝區(qū)疼痛。 8病原體HAV、HBV、HCV、HDV、HEV、HGV.其中以乙型肝炎最常見。9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HAV(兒童)、HEV:消化道HBV、HCV、HDV:密切接觸,輸血,注射,血道(母嬰)HG

2、V:血道本病多發(fā),常見,男女、年齡無差別。10基本病理變化肝細胞變性、壞死為主,不同程度炎細胞浸潤;肝細胞再生和纖維組織增生。1.肝細胞變性 1)胞漿疏松化和氣球樣變(細胞水腫) 2)脂肪變(fatty change,steatosis) 11胞漿疏松化:肝細胞受損后細胞內水分增多,細胞腫大胞漿疏松呈網狀、半透明。12ballooningchange氣球樣變:胞漿疏松化進一步發(fā)展,肝細胞腫大如球形,胞漿幾乎完全透明。常見于病毒性肝炎。13脂肪變 肝細胞內出現(xiàn)過多脂肪空泡,可呈小泡性或大泡性。 丙型肝炎脂肪變常見,其它類型肝炎脂肪變少見。14 2. 壞死 1)點狀壞死 ( Spotty necr

3、osis ) 2)碎片狀壞死 (Piecemeal necrosis ) 3)橋接壞死 (bridging necrosis) 4)亞大塊壞死和大塊壞死 (submassive and massive necrosis)15Spotty necrosis 點狀壞死肝小葉內散在的幾個肝細胞的溶解壞死,同時伴有炎癥細胞浸潤,常見于病毒性肝炎。16Piecemeal necrosis碎片狀壞死肝小葉界板肝細胞呈片狀或灶狀連接的溶解壞死。界板呈蟲蝕狀缺損,慢性炎癥細胞浸潤。常見于慢性肝炎。17Piecemeal necrosis18Bridging necrosis橋接壞死 肝細胞帶狀融合性溶解壞死

4、可見于二個匯管區(qū)之間,二個中央靜脈之間、匯管區(qū)與中央靜脈之間 纖維增生和炎細胞浸潤,后期纖維分割小葉 常見于中、重度慢性肝炎1920Submassive and massive necrosis亞大塊壞死 :累及幾個肝小葉的大部或全部融合性溶解壞死。大塊壞死(名詞) :大部分肝臟大片融合性溶解壞死。組織塌陷、匯管區(qū)集中、炎細胞浸潤。213.肝細胞凋亡嗜酸性變 (acidophilic change)嗜酸性小體22Acidophilic change嗜酸性變 肝細胞胞漿水分脫失濃縮,嗜酸性增強,胞漿顆粒性消失,是細胞死亡的前期病變。 多累及單個或幾個肝細胞,散布在小葉內。23acidophili

5、c necrosis apoptosis嗜酸性壞死嗜酸性小體 嗜酸性變進一步發(fā)展,胞核固縮消失,胞漿濃縮為均一紅染的小體,脫離肝細胞索墜入竇周或竇中,即所謂嗜酸性小體。屬凋亡24254. 炎細胞浸潤滲出細胞 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為主 少量漿細胞,中性粒細胞滲出部位 匯管區(qū) 小葉內壞死區(qū)26Inflammatory cells infiltrating in portal area27Inflammatory cells infiltratingin portal area285.肝細胞再生和間質反應性增生 1) Kupffer細胞增生肥大; 2)間葉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增生; 3)肝細胞再生,小膽管

6、增生;Higher magnificationshows proliferating bile ducts29基本病變小結變質滲出增生變性(1)胞漿疏松化(2)氣球樣變(3)脂肪變(4)嗜酸性變壞死(1)點狀壞死(Spotty necrosis)(2)碎片狀壞死 (Piecemeal necrosis )(3)橋接壞死 (bridging necrosis)(4)亞大塊壞死和大塊壞死凋亡(1)嗜酸性變滲出細胞: LC、MC為主 少量P、N滲出部位: 匯管區(qū) 小葉內壞死區(qū)間質反應性增生 (1)Kupffer細胞 增生肥大 (2)肝星狀細胞 (貯脂細胞Ito cell)肌纖維母細胞樣細胞肝實質細胞

7、再生30臨床病理類型 無黃疸型 急性病 普通型 黃疸型毒 性 輕度肝 慢性 中度炎 重度 急性 重型 亞急性311、急性(普通型)肝炎 (acute hepatitis)病程在半年以內肉眼 肝體積,被膜緊張鏡下特點變性廣泛,壞死輕微,點狀壞死32臨床病理聯(lián)系 1)肝大,肝區(qū)疼痛或壓痛 2)黃疸 3)乏力、厭油、惡心、嘔吐等 4)血清谷丙轉氨酶(SGPT)33病毒性肝炎所致的黃疸和茶色尿液34 結局 1)完全恢復 2)發(fā)展為慢性肝炎 3)演變成重型肝炎 4)病毒攜帶者352. 慢性(普通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病程持續(xù)半年以上 根據炎癥、壞死及纖維化程度分為輕、中、 重度

8、三類。輕度慢性肝炎 1)點(灶)狀壞死,偶見輕度碎片狀壞死; 2)匯管區(qū)周圍纖維增生; 3)肝小葉結構完整。3637中度慢性肝炎 1)壞死明顯,除點狀壞死及碎片狀壞死 外,出現(xiàn)橋接壞死; 2)肝小葉內出現(xiàn)橋形纖維帶; 3)小葉結構大部分保存。38重度慢性肝炎 1)肝細胞壞死重且廣泛,有重度碎片狀壞死及大范圍橋接壞死; 2)壞死區(qū)出現(xiàn)肝細胞不規(guī)則再生; 3)小葉周邊與小葉內肝細胞壞死區(qū)間形成纖維條索,纖維間隔分割肝小葉; 4)晚期可形成假小葉肝表面不光滑,呈顆粒狀,質地較硬(早期肝硬化)。39Chronic hepatitissevere type40Chronic hepatitissever

9、e type41* 毛玻璃樣肝細胞 肝細胞漿內充滿嗜酸性顆粒狀物,不透明,似毛玻璃狀,含大量HBsAg, 多見于病毒攜帶者和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組織。423、重型病毒性肝炎(severe hepatitis) 1)急性重型肝炎(暴發(fā)型、電擊型、惡性) 起病急、病程短、病變發(fā)展迅猛、劇烈、死 亡率高43 肉眼急性重型肝炎體積顯著縮小,重量輕,質地軟,被膜皺縮, 切面呈黃色或紅褐色又稱為急性紅色(黃色)肝萎縮(名詞)44 鏡下特點彌漫性大塊壞死45肝竇擴張肝細胞再生不明顯46臨床表現(xiàn) 肝細胞性黃疸 出血傾向 肝功能衰竭(肝性腦?。?腎功能衰竭(肝腎綜合征)結局 死亡率高:70% 渡過急性期亞急性重型4

10、72)亞急性重型肝炎肉眼 肝不同程度縮小,被膜皺縮,呈黃綠色(亞急性黃色肝萎縮)48既有大片壞死,又有肝細胞結節(jié)狀再生發(fā)展下去演變成壞死后性肝硬變鏡下特點49小膽管增生伴瘀膽、膽栓形成50結局 停止發(fā)展 壞死后性肝硬化 繼續(xù)發(fā)展肝功能衰竭死亡 51肝 硬 化 Liver cirrhosis5253概述 肝硬化不是一種特異性的疾病,而是多種原因引起慢性肝損傷的晚期階段不可逆的形態(tài)改變。54肝細胞彌漫性變性壞死纖維組織增生 反復交錯進行肝細胞結節(jié)狀再生肝小葉結構和血液循環(huán)途徑逐漸被改建肝臟變形變硬而形成肝硬化形態(tài)特征55假小葉(名詞) 增生纖維組織將再生肝細胞結節(jié)分割包圍成大小不等、圓形或卵圓形的

11、肝細胞團。鏡下:肝索排列紊亂;肝細胞較大,核大,較深染,可見雙核;中央靜脈缺如,偏位,可多個。56the regenerative nodules,surrounded by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 that bridges between portal tracts. scattered lymphocytes and proliferation of bile ducts.57分類按病因分類: 病毒性肝炎性 酒精性 膽汁性 淤血性 寄生蟲性58按形態(tài)分類: 小結節(jié)型(3mm) 大結節(jié)型(3mm) 大小結節(jié)混合型 不全分隔型(早期肝硬化)59大結節(jié)型小結節(jié)型60

12、結合病因及病變綜合分類 門脈性 壞死后性(大結節(jié)型和大小結節(jié)混合型) 膽汁性 淤血性 寄生蟲性 色素性61病因我國最常見的原因是乙型和丙型肝炎62臨床病理類型和病理變化門脈性最常見,其次為壞死后性。631、門脈性肝硬化(Portal cirrhosis)64病因 病毒性肝炎:乙型及丙型 慢性酒精中毒 65病變肉眼:早中期:外觀改變 不明顯;晚期:肝體積縮小、 重量減輕、 變硬;表面 彌漫顆粒狀 結節(jié). (苦瓜皮樣外觀) 小結節(jié)型 66切面:結節(jié)大小相近,呈黃褐色(脂變)或黃綠色(淤膽);纖維間隔薄,厚薄均勻。67鏡下 纖維化假小葉形成:增生纖維組織將再生肝細胞結節(jié)分割包圍成大小不等、圓形或卵圓

13、形的肝細胞團。 慢性炎細胞浸潤 小膽管內淤膽 新生的小膽管和假膽管 原有肝損害的病變6869Brown pigment is bile accumulation in hepatocytesreflecting cholestasis702、壞死后性肝硬化 (Postnecrotic cirrhosis)71Postnecrotic cirrhosisOngoing liver damage with liver cell necrosis followed by fibrosis and hepatocyte regeneration results in cirrhosis. This p

14、roduces a nodular, firm liver. The nodules seen here are larger than 3 mm and, hence, this is an example of macronodular cirrhosis.72病因 亞急性重型肝炎; 藥物及化學物質中毒病變肝實質大片壞死纖維組織增生、肝細胞再生假小葉大小不等,纖維分割厚薄不一。73Postnecrotic cirrhosis74Postnecrotic cirrhosis, later stage75與門脈性肝硬化不同之處肝臟變形明顯,結節(jié)大,大小不等假小葉較大,內可見完整的肝小葉纖維間隔

15、寬肝功能障礙出現(xiàn)得早,癌變率高76臨床病理聯(lián)系771. 門脈高壓癥(Portal hypertension) 門靜脈壓力超過1.96 kPa(200 mmH2O),產生一系列臨床癥狀。78門靜脈壓力增高假小葉、纖維化壓迫小葉下靜脈 門靜脈回流受阻肝動脈和門靜脈異常吻合門脈高壓癥門脈高壓的原因肝血竇閉塞纖維化79門脈高壓癥臨床表現(xiàn) 脾腫大脾亢 胃腸道淤血、水腫食欲 腹水 側支循環(huán)形成 80Liver cirrhosis and splenomegaly81肝硬化腹水原因: 1.門脈高壓,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升高,血管通透性升高; 2.肝合成蛋白質功能減退,血漿滲透壓下降; 3.肝滅活激素功能下降,醛

16、固酮,抗利尿素水平升高,水鈉潴留。82側支循環(huán)形成 食管下段靜脈叢曲張破裂大出血(經胃冠狀靜脈)直腸靜脈叢曲張破裂便血貧血(經腸系膜下靜脈) 臍周及腹壁靜脈曲張“海蛇頭”現(xiàn)象 (經臍靜脈和臍旁靜脈)83 Ruptured esophageal varix.84 “海蛇頭”臍靜脈腹壁靜脈上、下腔靜脈 臍周靜脈網曲張852. 肝功能不全( Hepatic failure ) 1)激素滅活不全: 2)出血傾向: 3)血漿蛋白合成障礙 4)腸內物質解毒功能下降86Spider nevi蜘蛛痣(名詞) 肝功能不全,肝臟滅活雌激素功能減弱,體內雌激素過多,引起體表小動脈末端分支擴張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17、稱之為蜘蛛痣。873. 結局維持穩(wěn)定惡化: 肝衰肝昏迷 大出血 合并感染 惡性變88本節(jié)重點1肝炎的基本病理變化及臨床病理聯(lián)系急性普通性肝炎的病變特點及臨床病理聯(lián)系3.比較門脈性肝硬化、壞死后性肝硬化的異同,掌握肝硬化的臨床病理聯(lián)系89課堂習題一、是非題1.門脈性肝硬化后期可導致門靜脈高壓和肝功能不全的后果。2毛玻璃樣肝細胞多見于HBsAg攜帶者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組織中。3當肝細胞灶性壞死,并有肝細胞再生及纖維組織增生時稱肝硬化。( )( )( )4有門靜脈高壓癥的肝硬化,稱為門脈性肝硬化。( )90二、名詞解釋肝硬化急性黃色肝萎縮 假小葉 “海蛇頭”現(xiàn)象 蜘蛛痣91三、填空題1.肝硬化時,肝功能不全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