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溫 里 藥 一.含義:以溫里祛寒、治療里寒證為主的藥物稱為溫里藥,又名祛寒藥。 二.性能與適應癥: 1 .性味:辛,溫。 本類藥物均味辛而性溫熱,辛能散、行,溫能通,善走臟腑而能溫里祛寒,溫經(jīng)止痛,補火回陽,而使陰寒消散,故可用治里寒證,尤以里寒實證為主。即內(nèi)經(jīng)所謂“寒者熱之”、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療寒以熱藥”之意。個別藥物尚能助陽、回陽,用以治療虛寒證、亡陽證。 2 2.歸經(jīng):脾、胃、腎。 本類藥品皆為辛溫且相對質(zhì)重之品,入脾胃心肝腎諸經(jīng)。其辛溫之性味歸經(jīng)散寒溫通,其質(zhì)重入里之性又善走臟腑而溫里助陽。故與辛溫解表藥相比,雖都具有辛溫之性,但解表藥溫散表寒,溫里藥溫散里寒而補陽。一表一里,各不相同
2、。溫里藥因其歸經(jīng)不同而奏多種效用,能分別溫通補益諸經(jīng)之陽氣,而散在里之寒邪,故用治寒邪入里或寒自內(nèi)生之證。3 3.作用:溫里散寒、益火助陽。 4.適應癥:主要應用于里寒癥。里寒證從其病因而言,包括二個方面:其一為寒邪內(nèi)侵,陽氣受困;其二為元氣衰微,陰寒內(nèi)生。 4 脾胃脘腹冷痛,嘔吐瀉 寒邪內(nèi)侵 利 溫里祛寒 陽氣受困肝寒疝疼痛,筋脈攣痛 實寒肺形寒背冷,咳喘痰清 心腎陽虛畏寒肢冷- 陽氣衰弱 喘促心悸 益火助陽 陰寒內(nèi)生脾腎陽虛面色蒼白 虛寒 溲清便溏 腎陽衰竭肢逆畏寒,自 亡陽證汗,口鼻氣冷回陽救逆 脈微欲絕 里寒證5 三.配伍:使用溫里藥時,應根據(jù)里寒證的病機和證候,選擇藥物和做適當配伍。
3、外寒內(nèi)侵,宜溫而兼散;陽氣不足,陰寒內(nèi)生,宜溫而兼補。1.外寒內(nèi)侵兼表寒未解者辛溫解表藥,如麻黃2.寒凝氣滯者伍行氣藥,如木香3.寒濕內(nèi)蘊健脾化濕藥4.脾腎陽虛者溫補脾腎藥5.亡陽氣脫者大補元氣藥6四.使用注意: 1.辛溫燥烈,易傷陰耗液,陽盛或陰虛證及孕婦忌用或慎用。 2.注意真寒假熱證。 病情 3.掌握用量 增減 氣候 7附 子()89【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采挖后習稱“泥附子”。加工炮制為鹽附子、黑附片(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黑附片溫腎回陽之力最強,鹽附子次之。 【處方名】附子、制附子、川附子、生附子?!舅幮浴啃?、甘、熱。有毒。歸心、腎、脾經(jīng)。10【功效應用】
4、 面色蒼白,汗出肢冷,氣息 微弱,脈微欲絕干姜 兼氣脫人參 寒邪直中三陰,四肢厥冷, 惡寒倦臥,吐瀉腹痛, 脈沉遲無力或無脈 干姜、肉桂 上助心陽、中溫脾陽、下補腎陽,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1.回陽救逆亡陽證11 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陽痿 滑精,宮寒不孕, 腰膝冷痛,夜尿頻多 肉桂、山茱萸 脾陽不振,脘腹冷痛,便溏 人參、干姜 脾腎陽虛水腫茯苓、白術 心陽衰弱,心悸氣短、胸痹 心痛人參、桂枝 衛(wèi)陽虛自汗黃芪、桂枝 陽虛外感麻黃、細辛 本品辛甘溫煦,有峻補元陽、益火消陰之效,凡腎、脾、心諸臟陽氣衰弱者均可應用。 2.補火助陽陽虛證123.散寒止痛風寒濕痹桂枝、白術、甘草(甘草附子湯),尤善治寒
5、痹痛劇。本品氣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溫經(jīng)通絡,逐經(jīng)絡中風寒濕邪,故有較強的散寒止痛作用 13 【按 語】附子辛熱燥烈,能通達表里,徹行上下,溫補一身之陽氣,故常稱之為“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jīng)”。功能峻補下焦之元陽,振奮上焦之心陽,溫助中焦之脾陽,既能追復散失之亡陽,又能溫補不足之元陽,故可治一切外寒內(nèi)侵、陰寒內(nèi)盛或內(nèi)傷不足、元陽衰弱之癥。為溫陽散寒之主藥,尤為回陽救逆之首選。又能逐寒濕、止痹痛,無論寒濕困脾、腸鳴腹瀉,還是寒濕內(nèi)盛肢冷腳腫,以及濕陰絡麻痹痛重等,均可治之。14用法用量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時,至口嘗無麻辣感為度。服后半小時內(nèi)不宜食生冷瓜果。小孩5-15克,成人1
6、5-60克,用量越大,煎煮時間越長。中毒:口服后一般于0.51小時內(nèi)出現(xiàn)癥狀,超過2小時才出現(xiàn)癥狀者少。中毒癥狀可持續(xù)5-6小時。說明口服煎劑吸收較快,并能維持一定時間。中毒后病人可出現(xiàn)口腔灼熱、流涎、惡心、嘔吐、四肢及全身發(fā)麻、頭昏、四肢活動困難、胸部有悶塞感、瞳孔散大、面色發(fā)白、皮膚冷而粘、脈結代、呼吸急促、血壓下降、心率紊亂、可能突然死亡。15中毒原因:1、用量過大。2、煎煮不透:一般需要煎煮2-3小時,甚至3-4小時,烏頭堿才被破壞無遺。3、受寒冷刺激:服藥后受冷風吹襲或食生冷也是促其中毒的誘因。服藥必須溫服,服藥后半小時之內(nèi)不宜食生冷瓜果。4、機體的個體差異。5、重視辨證。16大劑量
7、使用附子,歷代名醫(yī)頗不乏人,如漢代張仲景為善用附子之大師,所著傷寒論113方中,配伍附子的有33方(除去重復的有20方),其用量以一枚至數(shù)枚不等;唐代藥王孫思邈千金方載,用大附子一枚重15克,炮之入藥;清代陳修園治一中風死癥,風中帶寒病例,半日內(nèi)用附片3劑,每劑附片30克,而獲挽救;清代名醫(yī)鄭欽安著醫(yī)法園通,制補坎益離丹(附片25、肉桂10、生姜15、海蛤粉15、甘草15),亦用附片25克。17附子藥理作用:強心、抗休克、局麻、抗寒冷。實驗證明;附子所含的有毒成分烏頭堿經(jīng)水煎煮后,分解為烏頭原堿,成為無毒的有效成分。用生附子煮沸小時后,強心作用僅稍有減弱,而毒性則大為降低。煎煮對附子作用的影響
8、,是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加大的,也就是說,煮的時間越長,對毒性破壞越充分,而對附子治療作用的影響卻很小。因此,用量大,煎煮時間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積聚。治療作用自然優(yōu)于小劑量用附子。另外,附子中強心成分-去甲基烏藥堿,其含量是很微的,這就要求附子強心時,其劑量相對要大,才能真正起到治療作用是有道理的。上述資料說明,附片雖然有大毒,但若應用恬當,確可救人于水火之中?;茨献釉疲骸疤煨?、烏喙藥之兇毒也,良醫(yī)以活人?!苯t(yī)惲鐵焦說:“附子為最有用亦最難用的藥物,若能掌握得好,確有起死回生之效也?!?8附子與烏頭功效對比:兩藥是同科植物的地下塊莖;烏頭是母根,附子是子根。兩藥同是大辛大熱有毒之品,但烏頭
9、毒性更大,烏頭散寒止痛的作用較附片強,主要用于風濕關節(jié)痛、寒疝痛;附子溫腎回陽作用優(yōu)于烏頭,對亡陽證、脾腎陽虛證有效。歸納其特點是,附子長于治寒,烏頭善于驅(qū)風,故溫腎回陽用附子,驅(qū)風止痛用烏頭?!臼褂米⒁狻吭袐D及陰虛陽亢者忌用。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生品外用,內(nèi)服須炮制。若內(nèi)服過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當,可引起中毒。 19【用法用量】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時,至口嘗無麻辣感為度?!臼褂米⒁狻吭袐D及陰虛陽亢者忌用。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生品外用,內(nèi)服須炮制。若內(nèi)服過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當,可引起中毒。20 本品味辛大熱,其性走而不守,能內(nèi)能外,能上能下。
10、在內(nèi)能峻補元陽而逐寒濕,在外能散表寒而止痛;在上能助心陽以通脈,在下能補腎陽以益火,中能溫脾陽以溫煦四肢,外能固衛(wèi)陽以止汗??傊?,既能追復散失之亡陽,又可資助不足之元陽,且能逐表里之寒濕,助陽解表。故為陽虛欲脫,身涼肢冷,大汗淋漓,吐利不止,脈微欲絕;腎陽不足,陽痿足冷,腰膝酸軟;脾腎陽虛,陰寒內(nèi)盛,心腹冷痛,吐瀉轉(zhuǎn)筋,水腫;風寒濕痹,寒濕偏盛,麻木疼痛;衛(wèi)陽虛自汗或陽虛外感常用之品。唯性烈有毒,陰虛陽盛,孕婦均應忌服。為減其毒性,內(nèi)服宜炮制。21干 姜()22【來源】為姜科植物姜的根莖。切片生用?!咎幏矫扛山?、淡干姜?!舅幮浴啃?,熱。歸脾、胃、心、肺經(jīng)。23【功效應用】 1.溫中散寒腹痛,
11、嘔吐,泄瀉。 為溫暖中焦之主藥。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黨參、白術寒邪直中臟腑所致腹痛,單用本品研末服胃寒嘔吐,常配-高良姜上熱下寒,寒熱格拒,食入即吐-黃芩、黃連、人參中寒水瀉,可單用為末服,亦可-黨參、白術242.回陽通脈亡陽證附子3.溫肺化飲寒飲咳喘。寒飲伏肺,形寒背 冷,痰多清稀細辛、五味子、麻黃 【用法用量】煎服,310g?!臼褂米⒁狻勘酒沸翢嵩锪?,陰虛內(nèi)熱、血熱妄行者忌用。 25【按 語】干姜大辛大熱,入上焦心肺與中焦脾胃,為中上二焦溫陽之藥。其祛寒回陽功與附子并駕齊驅(qū),并能溫散寒痰冷飲,故長于治脾胃冷痛,肺寒痰喘癥。干姜與附子均可祛寒回陽,但干姜長于溫脾陽,附子長于溫腎陽。在脾腎陽虛
12、的情況下,常二者并用則療效更為顯著。所以古人有“附子無姜不熱”之說。26 姜性溫熱,一物三用。其鮮品生姜含有水分,氣重于味,辛散之力較強,能散寒解表,并善溫中降逆,為外感風寒及胃寒嘔吐之常用藥;干姜系生姜的宿根母姜干燥而成,水分全失,氣足味存,辛散之力減弱,長于溫中回陽,為脾陽衰微、吐利腹痛之要藥;炮姜為干姜炮黑而成,性味苦澀溫,而辛散之力幾無(辛味因炮制而散失),專于溫中攝血,又能溫脾止瀉,用治虛寒性出血或虛寒性瀉痢,是中焦虛寒、脾不統(tǒng)血之要藥。因此,前人有“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的說法,就是根據(jù)姜的發(fā)散(走)與不發(fā)散(守)兩個方面,所進行的簡要歸納。27肉 桂() 【來
13、源】為樟科植物肉桂的樹皮。生用。 2829生長在钖蘭、印度一帶,為樟科植物。肉桂常綠喬木,生于常綠闊葉林中,但多為栽培,我國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均有栽培,尤以廣西栽培為多,大多為人工純林,我國從1962年從越南引種大葉清化桂,栽培于丘陵或斜坡山地,在廣東、廣西等地有大面積栽培。 30肉桂粉:芳香、溫和、甜美的感覺,是一種廣受人喜愛的香料。多用于面包、蛋糕、派及其他烘焙產(chǎn)品??Х燃尤夤鸱?,一是使其更加香甜醇厚,另一是裝飾作用,一般適用于卡布基諾。麝香貓咖啡 31企邊桂又稱清化桂,呈長片狀,左右兩邊向內(nèi)卷曲,不露毛邊,且香氣濃烈,故名。板桂者,呈板片狀故也。桂皮以肉桂
14、厚、斷面紫紅色、氣香味辛辣者為佳,故俗稱紫桂、辣桂諸名。肉桂多去粗皮用,不去者似糟木,也稱糠桂。桂?。合等夤鹞闯墒旃麑嵉挠啄酃麑?。辛、甘、溫。溫中散寒。主治胃寒氣痛、惡心嘔吐。3-10克,煎服。32官桂:官桂之名出自宋。本草圖經(jīng)。據(jù)李時珍說,官桂是舊時供官家用的上等肉桂。現(xiàn)在官桂品種主要有三種:1、生長5-6年的肉桂幼樹桿皮和粗枝皮,皮薄卷成筒狀;2、柴桂的樹皮,皮很薄,味較淡;3、四川官桂(銀杏樟)的樹皮。官桂雖善能調(diào)冷氣,但作用較肉桂弱。主要用于痛經(jīng)和小腹冷痛。桂皮:是天竺桂、川桂(柴桂)等的樹皮。皮薄味淡。辛溫。入心、肝、脾、腎經(jīng)。功效溫經(jīng)散寒,通經(jīng)活絡。主治脘腹冷痛、風寒濕痹、腸風血痢
15、。本品溫中散寒強度與官桂相近,較肉桂弱,對腎陽虛、命門火衰證,主要用肉桂,罕用桂皮。33【處方名】肉桂、桂心、紫油桂?!舅幮浴啃?、甘、熱。歸腎、脾、心、肝經(jīng)34 【功效應用】 1.補火助陽陽痿、宮冷。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陽痿宮冷,腰膝冷痛,夜尿 頻多,滑精遺尿等-附子、熟地、山茱萸 35散寒止痛腹痛,寒疝。脘腹冷痛-干姜、高良姜、蓽茇治寒疝腹痛-吳茱萸、小茴香脾腎陽虛-脘腹冷痛,食少便溏,四肢厥冷 - 附子、人參、干姜36溫通經(jīng)脈 腰痛,胸痹,陰疽,閉經(jīng),痛經(jīng)。風寒濕痹(以治寒痹腰痛為主)-獨活、桑寄生胸痹心痛-附子、干姜、川椒陰疽、流注-鹿角膠、炮姜、麻黃閉經(jīng)、痛經(jīng)-當歸、川芎、小茴香流注:
16、毒邪流走不定,注無定處而發(fā)生于較深部組織的一類化膿性病癥。多發(fā)于肌肉深處,結成或漫腫,單發(fā)或多發(fā),日久成膿。多患于氣血虛弱者。多發(fā)于腰部、臀部、大腿后部、髂窩部等處。 陰疽:陰疽是發(fā)生于骨與關節(jié)的疾病,又稱附骨疽、流痰、骨髓炎、骨癆。常在病灶附近或較遠的空隙處形成膿腫,破潰后膿液稀薄如痰。 37引火歸原虛陽上浮諸癥。 元陽虧虛,虛陽上浮-面赤、虛喘、 汗出、心悸、失眠、脈微弱 -山茱萸、五味子、人參、牡蠣 此外,久病體虛氣血不足者,在補氣益血方中少量加入肉桂,有鼓舞氣血生長之效。38【用法用量】煎服,1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沖服,每次12g?!臼褂米⒁狻筷幪摶鹜?,里有實熱,血熱妄行出血及孕婦
17、忌用。畏赤石脂。美國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飲食只要加點肉桂,就可幫助型糖尿病患降低血糖、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并改善胰島素功能。 39焗服:湯劑的沸水泡藥服,一般用于含揮發(fā)油、容易出味、用量小的藥物。40 本品重在溫腎,而又能入血分,故善治寒邪久伏之沉寒痼冷諸癥,表現(xiàn)為冷痛日久、常藥無效,對此悉用肉桂。故本草匯言稱之:“肉桂治沉寒痼冷之藥也”。 肉桂、桂枝性味均辛甘溫,能散寒止痛、溫經(jīng)通脈,用治寒凝血滯之胸痹、閉經(jīng)、痛經(jīng)、風寒濕痹證。肉桂長于溫里寒,用治里寒證;又能補火助陽,引火歸源,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之陽痿宮冷,下元虛衰、虛陽上浮之虛喘、心悸等。桂枝長于散表寒,用治風寒表證;又能助陽化氣,用治
18、痰飲、蓄水證。41干姜 主溫脾胃之 溫散里寒 陽兼溫肺亡陽證及脾 治里寒, 腎陽虛同用附子之脘腹冷主溫腎陽 痛、脾腎兼溫中陽 虛寒泄瀉 下焦陽虛同用肉桂 偏入血分 溫通經(jīng)脈42吳 茱 萸()43詩中所提到的茱萸,指蕓香科植物吳茱萸,并非山茱萸。山茱萸聞起來沒有氣味,古人認為它起不到驅(qū)邪避災的作用。吳茱萸(因為出產(chǎn)于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zhì)量最好,故稱吳茱萸),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4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風土記記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上,辟除惡氣而御初寒。”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
19、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稱為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45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石虎,或疏毛吳茱萸的近成熟果實。用甘草湯制過應用。 【處方名】吳茱萸。 【藥性】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jīng)。 46 【功效應用】 寒疝小茴香、川楝子 厥陰頭痛生姜、人參 痛經(jīng)桂枝、當歸、川芎 脘腹疼痛干姜 寒濕腳氣木瓜、蘇葉、檳榔 1.散寒止痛寒滯肝脈47 霍亂心腹痛,嘔吐不止干姜 外寒內(nèi)侵、胃失和降之嘔吐-半夏 肝郁化火,肝胃不和脅痛口苦, 嘔吐吞酸黃連2.降逆止嘔48 3.助陽止瀉脾腎陽虛久瀉、五更瀉 補骨脂、
20、肉豆蔻、五味子【用法用量】煎服,1.54.5g。外用適量?!臼褂米⒁狻勘酒沸翢嵩锪?,易耗氣動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陰虛有熱者忌用。49 吳茱萸辛散苦降,性熱而燥,善散肝胃之寒,且能降逆疏散下氣,并有較好的止痛作用。故凡肝胃虛寒之頭痛、嘔吐涎沫,肝胃不和之胃脘痛、脅痛、嘔吐吞酸,以及寒濕腳氣等均常應用。為末醋調(diào)敷足心,取其引火下行,可治口舌生瘡。本品有小毒,宜用甘草水炙以減其毒性。因其辛熱燥烈,易損氣動火,故不宜多服久服,陰虛有熱者忌服。 50小 茴 香 ()51【來源】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成熟果實。生用或鹽水炙用。【處方名】小茴香?!舅幮浴啃粒瑴?,歸肝、腎、脾、胃經(jīng)。52【功效應用】 寒疝腹痛烏藥、青皮、高良姜 肝氣郁滯,睪丸偏墜脹痛橘核、山楂 肝經(jīng)受寒之少腹冷痛,或沖任虛寒 之痛經(jīng)當歸、川芎、肉桂等1.散寒止痛53 胃寒氣滯,脘腹脹痛高良姜、香附2. 理氣和胃 脾胃虛寒,脘腹脹痛、嘔吐食少-白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路養(yǎng)護工程質(zhì)量評定考核試卷
- 2025年人教B版九年級化學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創(chuàng)業(yè)投資中的多元化投資組合構建考核試卷
-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級科學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新課標八年級物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內(nèi)陸?zhàn)B殖的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與企業(yè)發(fā)展考核試卷
- 2025年冀教版選修化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保健食品的口感與質(zhì)構優(yōu)化考核試卷
- 2025年滬教版八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部編新改版語文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
- 2025年北京鐵路局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藥品招商營銷概論》課件
- 曙光磁盤陣列DS800-G10售前培訓資料V1.0
- 寺廟祈?;顒臃桨?共6篇)
- 2025年病案編碼員資格證試題庫(含答案)
- 企業(yè)財務三年戰(zhàn)略規(guī)劃
- 2025新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表
- 提高膿毒性休克患者1h集束化措施落實率
- 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qū)2024-2025學年八年級數(shù)學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 主播mcn合同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