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錄摘要 1前言 21.設計原始資料 22.工藝比較及選擇 22.1 污水特征 22.2 工藝比較 3 普通活性污泥工藝 3 氧化溝工藝 5 SBR工藝 42.2.4 AB法工藝 42.3 工藝選擇 53.設計計算 6 3.1 污水處理程度的確定 6 3.2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選擇 6 3.3 各處理單元設計計算 7 格柵 7 曝氣沉砂池 8 3.3.3 AB工藝參數(shù) 9 3.3.4 A段曝氣池 11 B段曝氣池 14 3.3.6 A段中沉池 17 B段終沉池 17 污泥濃縮池 18 貯泥池 19 污泥消化池 20 污泥脫水機 25 3.4 附屬建筑物 27 3.5 處理廠規(guī)劃 27 平面布置
2、 27 高程布置 27 3.6 污水提升泵選擇 294.結論 30參考文獻 31致謝 32AB法污水處理工藝設計計算摘要:通過分析污水特征和工藝比較,污水處理廠采用AB法污水處理工藝。AB屬超高負荷活性污泥法,其設計特點一般為不設初沉池,A段和B段的回流系統(tǒng)分開。A段和B段負荷在極為懸殊的情況下運行。A段污泥負荷高、污泥齡短、產泥量多,B段污泥負荷低、污泥齡長、產泥量較少。兩段的沉淀池表面負荷差異也較大。AB法產泥量較大,需設污泥消化工藝,解決污泥處理和出路問題。此外,AB法污水處理廠中的分期建設可緩解資金不足問題,同時使污水得到較大程度處理。本設計中選用的各參數(shù)數(shù)據參考現(xiàn)運行AB法污水廠的經
3、驗數(shù)據。關鍵詞 : AB法,負荷,設計,參數(shù)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AB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bstract: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sewage characteristic and comparing treatment technologies, this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adopts the AB process. AB process belongs to the ultrahigh load activated sludge proce
4、ss. The design feature of AB process is that the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is generally unnecessary, and the refluence systems of section A and section B are separated. The load of Section A and section B are extremely different. Section A has high sludge load, short sludge age and more sludge prod
5、uction, while section B has low sludge load, long sludge age and less sludge production. Difference in the surface load of precipitating tanks in the two sections is noticeable. AB processs sludge yield rate is relatively high, so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sludge digest tanks to deal with excess slu
6、dge problem. In addition, Phased construction in AB process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can alleviate the fund deficiency problem, and make it possible for the sewage to be treated by a high degree. All parameter and data used in this design is selected from AB process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tha
7、t having been operated successfully.Keyword: AB process, load, design, parameter前言在當今世界,城市的建設正在高速發(fā)展,隨著城市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和人口的增加,水環(huán)境污染成了一個重要問題?!碍h(huán)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維持發(fā)展的必要組成部分。對次,各級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加大了對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的投資力度,引進了許多國內外先進的系統(tǒng)設計技術和設備;國內科技人員也研究出了許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新工藝、新技術,新建造了300多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并正以每年幾十座的速度增加,為我國城市污水處理事業(yè)迅速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8、污水處理廠多以二級生物處理為主,其中城市污水處理廠大部分采用好氧生物處理方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應用較廣,其作用機理是利用污水中所含的有機物作底物,通過污泥中的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吸附降解達到處理污染的效果?;钚晕勰喾ń涍^幾十年來的運用和改良,現(xiàn)在已取得較好的處理效果。從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到現(xiàn)今的氧化溝工藝、AB法等都屬于該范圍內。AB法即吸附生物氧化處理法,它是德國亞琛大學B.Böhnke教授于70年代中期開創(chuàng),80年代初開始應用的工程實踐。AB工藝是根據微生物生長繁殖及其基質代謝的關系而確定的,并充分考慮了污水收集、輸送系統(tǒng)中高活性微生物的作用,通常維持A段在極高負荷下,使微生物處于快速增
9、長期以發(fā)揮其對有機物的快速吸附作用;維持B段在極高負荷下運行,利用長世代期微生物的作用,保證出水水質。AB法與傳統(tǒng)生物處理方法比較,在處理效率、運行穩(wěn)定性、工程的投資和運行費用等方面均有明顯優(yōu)勢。1 、設計原始資料某城鎮(zhèn)生活污水資料:平均水量Q=1×104 m3/d,時變化系數(shù)為1.3。水質如下:pH=6.58.5,COD=450 mg/L,BOD5=220 mg/L,SS=280 mg/L,NNH3=50 mg/L,TN=60 mg/L。2、工藝比較及選擇2.1 污水特征本項目污水處理的特點:污水以有機污染為主,BOD5/COD=0.49,可生化性較好。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標BOD5
10、、COD和SS相對國內一般城市污水較高,同時有脫氮要求。污水處理廠投產時,多數(shù)重點污染源治理工程已投入運行。針對以上特點以及出水要求,現(xiàn)有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的特點,以采用生化處理最為經濟。2.2 工藝比較根據國內外已運行污水處理廠的調查,要達到確定的治理目標,可采用的方法有:“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SBR活性污泥法”和“AB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藝普通活性污泥法,應用年限長,具有成熟的設計及運行經驗,處理效果可靠。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污水處理技術的發(fā)展,本方法在工藝及設備等方面又有了很大改進。在工藝方面,通過增加工藝構筑物可以成為“A/O”或“A2/O”工藝,從而實現(xiàn)脫N和
11、P。在設備方面,開發(fā)了各種微孔曝氣器,使氧轉移效率提高到20%以上,從而節(jié)省了運行費。國內外以運行的中大型污水處理廠,如西安鄧家村(12m3/d)、天津紀莊子(26萬m3/d)、北京高碑店(50萬m3/d)、成都三瓦窯(20萬m3/d)等污水處理廠都采用此方法。目前世界最大的污水處理廠美國芝加哥市西南西污水處理廠也采用此工藝,該廠于1964年建成,設計流量為455萬m3/d。普通活性污泥法如設計合理、運行管理得當,出水BOD5可達到1020mg/L。它的缺點是工藝路線長,工藝構筑物及設備多而復雜,運行管理困難,基建投資及運行費均較高。國內已建的此類污水處理廠,基建投資一般為10001300元/
12、m3,運行費為0.20.4元/(m3/d)或更高。 氧化溝工藝氧化溝污水處理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由荷蘭人首創(chuàng)。60年以來,這項技術在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等國家以被廣泛采用,工藝及構筑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和進步。據報道,19631974年英國共興建了300多座氧化溝,美國已有500多座,丹麥已建成300多座。目前世界最大的氧化溝污水廠是德國路維希港的BASF污水處理廠,設計最大流量為76.9萬m3/d,1974年建成。由于該工藝在水流流態(tài)和曝氣裝置上的特殊性,其處理流程簡單、構筑物少,一般情況下可不建初沉池和污泥消化系統(tǒng),某些情況下還可不建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統(tǒng),對于中小型污水處理廠,為節(jié)省投
13、資或降低維護管理難度時,會得到首選。其處理效果好且運行穩(wěn)定可靠,不僅可滿足BOD5和SS的排放標準,在運行方式合適時還能實現(xiàn)脫氮和除磷的效果,而不像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要脫氮除磷時)要做大量改造工作。同時該工藝還具有較強沖擊負荷承受能力、剩余污泥少污泥穩(wěn)定程度好、機械設備少等優(yōu)點。當有脫氮的處理要求時,氧化溝工藝在基建投資方面比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節(jié)省很多;但是當僅要求去除BOD5而在脫氮方面不作要求時,對于污水廠采用氧化溝工藝運行費用比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略低或相當,不占優(yōu)勢。但是該工藝因存在污泥中的有機物質最終是在氧化溝中部分好氧代謝去除的,所以氧化溝工藝在節(jié)約能耗、降低運行費用方面不具有優(yōu)勢。 SBR活
14、性污泥法工藝SBR全稱為間歇式活性污泥法,間歇式活性污泥法作為一項新技術,不論在工業(yè)企業(yè)還是城市污水處理工程中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目前國內一些運行此工藝的城市有云南昆明市第三污水處理廠,處理流量為15萬m3/d;浙江金華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流量為8萬m3/d;貴州遵義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流量為8萬m3/d。這主要是該工藝具有特殊的運行和凈化機制,比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具有更高的污染物凈化效果,尤其對高濃度難生物降解污水,SBR工藝可省去二沉池、污泥回流設施,某些情況下還可省去調節(jié)池和初沉池,因而使整個工程占地減少、投資降低。另外,該工藝還具有較強的沖擊負荷調節(jié)能力,污泥不易膨脹、易于沉淀、脫水性能好,可
15、實現(xiàn)脫氮除磷功能等優(yōu)點。 但該工藝要求配備專用排水裝置和自動控制系統(tǒng),在目前環(huán)保資金還比較緊張的條件下,限制了SBR工藝的高效穩(wěn)定運行。由于是間歇運行,該工藝空氣擴散器堵塞的可能性大于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若采用大氣泡空氣擴散器(為降低投資),則其節(jié)能效果不如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2.2.4 AB法工藝AB法即吸附生物氧化處理法,德國亞琛大學B.Böhnke教授于70年代中期開創(chuàng),80年代初開始應用于工程實踐。該工藝對進水負荷變化適應性強、運行穩(wěn)定、污泥不易膨脹、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等優(yōu)點。由于其具有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對pH值變化和有毒物質具有明顯緩沖作用的特點,故主要應用于污水濃度高、水質水量變
16、化較大,特別是工業(yè)污水所占比例較高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目前全世界已有60多座AB法污水處理廠在運行和設計、規(guī)劃之中。德國有34座污水處理廠采用AB法工藝。國內一些運行此工藝的城市有山東青島市海泊河污水處理廠,工程規(guī)模為8萬m3/d;山東淄博市污水處理廠,工程規(guī)模為14萬m3/d;廣東深圳市羅芳污水處理廠,工程規(guī)模為10萬m3/d;廣東廣州獵德污水處理廠工程規(guī)模為22萬m3/d。實踐證明AB工藝可以比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節(jié)省工程投資15%25%,節(jié)省占地10%15%,降低運轉費15%25%,已成為近10年來發(fā)展最快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根據系統(tǒng)工程的理論,AB法工藝省去了初沉池;從生物反應動力學的角度出發(fā)
17、,采用了經濟合理的二段處理工藝流程;根據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規(guī)律及其對有機質的代謝關系,使二段的污泥回流系統(tǒng)分開而保證處理過程中生物相的穩(wěn)定性。這些使得AB法工藝比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具有更高和更穩(wěn)定的處理效果,大大的節(jié)省了基建和運轉費用。在AB法污水處理廠的分期建設中,可以先建AB工藝的A段,既能緩解建設資金的不足,又能使大量的污水得到較大程度的處理。待資金充足時,再建B段,這樣既容易實施,也可帶來巨大的環(huán)境經濟效應,比較符合我國的國情。另外,我國已建的2級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著超負荷的問題。如果把它們改造成用AB法,則可較大幅度的提高其處理能力。其做法是將原污水廠的沉砂池改為A段曝氣池,將原初沉池改
18、為中沉池,再另建一套污泥回流系統(tǒng)即可。該辦法經國外有關污水處理廠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具有投資小、經濟效益高的優(yōu)點。AB法需增加一些構筑物和設施如曝氣池、回流設施等,在這方面的工程投資要增加。此外,AB法污泥產量較高,如用于污泥消化可產更高的沼氣量,否則給污泥處理和出路增加了難度。 2.3工藝選擇通過以上對設計任務書中原始數(shù)據進行的工藝分析和對四種處理工藝的比較,決定采用AB法工藝處理。分析如下:工藝選擇應該結合技術指標和經濟指標兩方面綜合評估選出最優(yōu)方案。在上述各處理過程工藝中從處理效率、運行能耗和管理等方面比較,普通活性污泥法比其它三種新工藝明顯不具優(yōu)勢。本設計任務中有機物濃度較大,對
19、于氧化溝在運行時的能耗、運行費用較高,不選用此工藝。而SBR工藝對于排水裝置和自動控制系統(tǒng)要求較高,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較高,考慮到城鎮(zhèn)污水廠經濟負擔問題,不選此工藝方法。因此,結合實際情況和技術經濟等因素,本次設計決定采用AB法工藝處理。AB工藝除了能保證污水處理要求的同時也能緩解污水廠可能出現(xiàn)的資金不足問題。此外,污泥消化過程產生的沼氣也能帶來一部分經濟效益。3、 設計計算3.1 污水處理程度的確定本設計采用AB法處理上述廢水,處理出水水質要求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GB89781996)。查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中排放水質指標規(guī)定值為pH=69,COD=60 mg/L,BOD5=2
20、0 mg/L,SS=20 mg/L,NNH3=50 mg/L,TN=60 mg/L。該城鎮(zhèn)生活污水每天平均流量為Q=1×104 m3/d=115.74 L/sQ設=KZ·Q=1.3×104 m3/d=150.46 L/s污水中SS的處理程度根據一級標準可求出SS的處理程度為ESS=(28020)/280=92.86%污水中BOD5的處理程度根據一級標準,BOD的處理程度為EBOD=(22020)/220=90.91%3.2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的選擇該污水處理工程主要以去除有機污染為主,去除目標為SS和BOD5 及部分含氮污染物。本設計采用AB法處理,在兩段曝氣池降解
21、有機物的同時,B段曝氣池也能發(fā)揮出去除含氮污染物的作用。AB法污水及污泥的處理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生活 格 提升 曝 氣 A 段 中 B 段 終 出污水 柵 泵站 沉砂池 曝氣池 沉池 曝氣池 沉池 水井 A 段 B 段污泥泵房 污泥泵房 沼氣利用 污泥 污泥 污 泥 貯 污 泥外運 脫水機 消化池 泥池 濃縮池圖1 AB法污水及污泥處理工藝流程3.3 各處理單元設計計算 格柵格柵設在處理構筑物之前,用于攔截水中較大懸浮物和漂浮物,保證后續(xù)設施的正常運行。本設計中,污水通過格柵去除部分懸浮物和漂浮物后經提升泵房提升直接進入曝氣沉砂池。 柵槽寬度設明渠數(shù)N1=1,明渠有效水深h1=0.5 m,水
22、流速度v1=0.6 m/s,則明渠寬度B1為B1=Q設/(N1·v1·h1)=0.15046/(1×0.6×0.5)=0.5 m取柵前水深h=0.5 m,過柵流速v=0.8 m/s,柵條間隙寬度b=0.015 m,格柵傾角a=90°,格柵數(shù)N=1,則柵條間隙數(shù)n為n=Q設(Sin a)1/2/N·b·h·vn=0.15046×1/(1×0.015×0.5×0.8)=26 個設柵條寬度S=0.01 m,則柵槽寬度B為B=S(n1)+b·n=0.01×(261
23、)+0.015×26=0.64 m 水流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水頭損失為 h=k(S/b)4/3 Sin a v2/2g 其中:k格柵受污堵塞后水頭損失增大倍數(shù),取 k=3; 形狀系數(shù),本設計中,柵條采用迎水面為半圓的矩形斷面,=1.83; S柵條寬度,S=0.01 m; b柵條間隙寬度,b=0.015 m; a格柵傾角,a=90°; v過柵流速,v=0.8 m/s;則 h=3×1.83×(0.01/0.015)4/3×1×0.82/(2×9.8)=0.1 m 柵槽總高度柵槽總高度H=h+h2+h h柵前水深,h=0.5 m;h
24、2柵前渠道超高,取h2=0.3 m;則柵槽總高度 H=0.5+0.3+0.1=0.9 m 柵槽總長度柵槽總長度L=l1+l2+1.0+0.5+H1/tg a其中:l1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l1=(BB1)/2tg a1; l2柵槽與出水渠道漸縮部分長度,l2=l1/2; H1柵前槽高,H1=h+h2=0.5+0.3=0.8 m; a1進水渠展開角,取a1=20°;將各參數(shù)代入上式,則L=(0.640.5)/2tg20°+(0.640.5)/4tg20°+1.5=1.8 m 每日柵渣量每日柵渣量W=Q·W1/103 W1柵渣量,本設計取為0.1 m3柵渣/
25、103 m3 污水;則 W=1×104×0.1×/103=1 m3/d,采用機械除污設備。 曝氣沉砂池本設計中選用曝氣沉砂池,它主要是使顆粒碰撞摩擦,將無機顆粒與有機物分開,排除的沉砂有機物含量較低,方便后續(xù)工藝處理。 總有效容積設污水在沉砂池中的水力停留時間t為2 min;則沉砂池的總有效容積V為V=60·Q設·t=60×0.15046×2=18 m3 水流截面積設污水在池中的水平速度v 為0.08 m/s,則水流截面積A為A=Q設/v=0.15046/0.08=1.9 m2,取為2.25 m 池總寬度設有效水深h=1.5
26、 m,則沉砂池總寬度B 為B=A/h=2.25/1.5=1.5 m 設沉砂池共1座,則每座沉砂池的池寬b 為b=B=1.5,寬深比 b :h=1 :1,符合要求。 沉砂池池長沉砂池的池長L為L=V/A=18/2.25=8 m 沉砂池總高設超高為0.3 m,則總高H=1.5+0.3=1.8 m 曝氣量曝氣沉砂池所需曝氣量q=3600·D·Q設 D1 m3 污水所需曝氣量,取0.2 m3/m3;則 q=3600×0.15046×0.2=108.4 m3/h曝氣沉砂池底部的沉砂通過吸砂泵送至砂水分離器,脫水后的清潔砂粒外運,分離出來的水回流至提升泵房吸水井。曝
27、氣沉砂池的出水通過管道直接送往A段曝氣池,輸水管道的管徑為500 mm,管內最大流速為0.76 m/s。3.3.3 AB工藝參數(shù) 設計參數(shù)的確定A段污泥負荷:NSA=4.5 kg BOD5/(kg·MLSS·d);混合液污泥濃度:XA=2000 mg/L;污泥回流比 RA=0.6。B段污泥負荷:NSB=0.125 kg BOD5/(kg·MLSS·d);混合液污泥濃度:XB=3450 mg/L;污泥回流比 RA=1.0。 計算處理效率BOD5總去除率 EBOD =(22020)/220=90.91%A段BOD5去除率EA取60%,則A段出水BOD5濃度L
28、tA為LtA=220×(160%)=88 mg/L已知B段出水BOD5濃度LtB=20 mg/L,B段BOD5去除率EB為 EB=(LtALtB)/LtA=(8820)/88=77.27% 曝氣池容積計算進水BOD5濃度La=220 mg/L,A段BOD5去除量 LrA為LrA=LaLtA=22088=132 mg/L=0.132 kg/m3A段混合液揮發(fā)性污泥濃度XVA為XVA=f·XA=0.75×2=1.5 kg/m3則A段曝氣池容積VA=24·Q設·LrA/(NSA· XVA)為VA=24×1.3×104
29、215;0.132/(24×4.5×1.5)=255 m3B段BOD5去除量 LrB為LrB=(LtALtB)=8820=68 mg/L=0.068 kg/m3B段混合液揮發(fā)性污泥濃度XVB為XVB=f·XB=0.75×3.45=2.59 kg/m3則B段曝氣池容積VB=24·Q設·LrB/(NSB·XVB)為VB=24×1.3×104×0.068/(24×0.125×2.59)=2731 m3 水力停留時間計算水力停留時間T=V/Q 則A段水力停留時間TA=VA/Q設=25
30、5×24/(1.3×104 )=0.47 h B段水力停留時間TB=VB/Q設=2731×24/(1.3×104 )=5.47 h 最大需氧量 A段最大需氧量 OA=a/·Q設·LrA 其中:a/需氧量系數(shù),0.40.6 kg O2/kg BOD5 則 OA=0.6×1.3×104×0.132/24=42.9 kg O2/hB段最大需氧量 OB=a/·Q設·LrB +b/·Q設·Nr其中:a/需氧量系數(shù),1.23 kg O2/kg BOD5 b/NH3N 硝化需氧量
31、系數(shù),4.57 kg O2/kg NH3NOB=1.23×1.3×104×0.068/24+4.57×1.3×104×(5015)×103/24=132 kg O2/h二段總需氧量O2=OA+OB=42.9+132=174.9 kg O2/h 剩余污泥量A段剩余污泥量設A段SS去除率為75%,SS去除量Sr=280×75%=210 mg/L=0.21 kg/m3,干污泥量為 WA=Q·Sr+a·Q·LrA其中: a污泥增殖系數(shù),0.30.5 kg/kg BOD5,取0.4 kg/kg
32、BOD5 Q污水平均流量,1.0×104 m3/dWA=1.0×104×0.21+0.4×104×0.132=2628 kg/d濕污泥量(設污泥含水率PA為98.5%)為 QSA=WA/(1PA)×1000QSA=2628/(198.5%)×1000=175.2 m3/dB段剩余污泥量干污泥量為 WB=a·Q·LrB 其中:a污泥增殖系數(shù),0.50.65 kg/kg BOD5,取0.6 kg/kg BOD5 Q污水平均流量,1.0×104 m3/dWB=0.6×104×0.0
33、68=408 kg/d濕污泥量(設污泥含水率PB為99.5%)QSB=WB/(1PB)×1000QSB=408/(199.5%)×1000=81.6 m3/d總泥量 QS=QSA+QSB=175.2+81.6=256.8 m3/d 污泥齡計算CA段污泥齡 CA=1/(aA×NSA)其中:aAA段污泥增殖系數(shù),取0.4 kg/kg BOD5NSAA段污泥負荷kg BOD5/(kg·MLSS·d),取4.5 kg BOD5/(kg·MLSS·d)則CA=1/(0.4×4.5)=0.56 dB段污泥齡 CB=1/(aB&
34、#215;NSB)其中:aBB段污泥增殖系數(shù),取0.6 kg/kg BOD5NSBB段污泥負荷kg BOD5/(kg·MLSS·d),取0.125 kg BOD5/(kg·MLSS·d)則CB=1/(0.6×0.125)=13.33 d 回流污泥濃度濃度 Xr=X·(1+R)/R其中:X混合液污泥濃度 R污泥回流比A段回流污泥濃度 XrA=2000×(1+0.6)/0.6=5333 mg/LB段回流污泥濃度 XrB=3450×(1+1.0)/1.0=6900 mg/L3.3.4 A段曝氣池 曝氣池的計算和各部位尺寸
35、的確定1)確定曝氣池容積A段曝氣池共設2個,每個曝氣池容積為255/2=128 m3。2)確定曝氣池各部位尺寸設池深h為2 m,則每組曝氣池的面積F為F=128/2=64 m2,池寬B取3 m,寬深比B/h=3/2=1.5介于12 之間,符合規(guī)定。池長L=F/B=64/3=21.3 m,長寬比 L/B=21.3/2=10.6510 ,符合規(guī)定。每個曝氣池設計為單廊道曝氣池,廊道長取22 m。曝氣池超高取0.5 m,則曝氣池池高為 H=2+0.5=2.5 m 段曝氣池曝氣系統(tǒng)設計與計算1)最大需氧量為OA=42.9 kg/h2)平均時需氧量為O2=a/·Q·LrA=0.6
36、215;104×0.132=33.0 kg/h 3)每日去除的BOD5值為BODrA=1×104×0.132/24=55 kg/h A段供氣量計算采用網狀模型微孔空氣擴散器,鋪設距池底0.2 m 處,淹沒水深1.8 m,計算溫度30。查表得 20和30時水中飽和溶解氧值分別為CS(20)=9.17 mg/L,CS(30)=7.63 mg/L1)空氣擴散出口處的絕對壓力Pb=1.013×105+9800 H為 Pb=1.013×105+9800×1.8=1.19×105 Pa空氣離開曝氣池池面時,氧的百分比為 O t=21
37、215;(1EA)×100/79+21×(1EA)其中:EA空氣擴散器的氧轉移率,此處取值12%,則O t=21×(10.12)×100/79+21×(10.12)=18.96%2)曝氣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飽和濃度(按最不利的溫度條件考慮)為CSb(T)=CS(T)·Pb/(2.206×10 5)+O t/42 最不利的溫度條件按30計算,則CSb(30)=7.63×(1.19×10 5)/(2.206×10 5)+18.96/42 =7.56 mg/L換算為在20條件下,脫氧清水的充氧量 R0=R
38、·CS(20)/··CSb(T)c ·1.024T20其中:R0單位時間由于曝氣向清水傳遞的氧量R單位時間向混合液傳遞的氧量,相當于平均需氧量因混合液含污泥顆粒而降低傳遞系數(shù)的修正值(< 1),取=0.82廢水飽和溶解氧的修正值(< 1),取=0.95氣壓修正系數(shù),=當?shù)貙嶋H大氣壓/1.01325×105,取=1.0c廢水實際溶解氧的濃度,取c=2.0 mg/LT混合液設計溫度,T=30R0=33.0×9.17/0.82×0.95×1.0×7.562.0×1.0243020=56.2
39、 mg/h相應的最大時需氧量為R0max=42.9×9.17/0.82×0.95×1.0×7.562.0×1.0243020=73.0 mg/h3)曝氣池的平均時供氧量GS=R0×100/(0.3·EA)則GS=56.2×100/(0.3×12)=1561 m3/h曝氣池最大供氣量GSmax= R0max×100/(0.3·EA)則GSmax=73.0×100/(0.3×12)=2028 m3/h去除1kg BOD5的供氣量(m3 空氣/kg BOD)為空氣=156
40、1/55=28.4 m3 空氣/kg BOD1 m3 污水的供氣量(m3 空氣/m3 污水)為空氣=1561×24/104=3.75 m3 空氣/m3 污水4)A段曝氣池曝氣系統(tǒng)的空氣總用量除采用鼓風曝氣外,系統(tǒng)還采用空氣在回流污泥井中提升污泥,空氣量按回流污泥量的8倍考慮,污泥回流比R值為60%,則提升回流污泥所需空氣量為8×0.6×104/24=2000 m3/h5)空氣管路計算在兩個曝氣池相鄰的隔墻上鋪設1根空氣干管。在干管上設5對曝氣管,共10條配氣豎管。則兩個曝氣池中共有10條配氣豎管,每根豎管的供氣量為2028/10=202.8 m3/h曝氣池平面面積
41、為2×3×22=132 m2每個空氣擴散器的服務面積按0.49 m2 計算,則所需空氣擴散器的總數(shù)為132/0.49=270 個每個豎管上安裝的空氣擴散器的數(shù)目為270/10=27 個 每個空氣擴散器的配氣量為2028/(10×27)=7.51 m3/h6)空壓機的選定一般希望管道及擴散設備的總壓力損失不大于15 kPa,其中管道損失控制在5 kPa內,其余為擴散設備的壓力損失。風壓損失P(Pa)可按下式估算:P=H/×9.8+15 其中:H/空氣擴散器淹沒水深,m空氣擴散裝置安裝在距離曝氣池底0.2 m 處,因此,空壓機所需壓力為P=(20.2)
42、15;9.8+15=32.64 kPa供壓機供氣量最大量估計值(m3/min)為2028+2000=4028 m3/h=67.13 m3/min平均時供氣量估計量為1561+2000=3561 m3/h=59.35 m3/min根據所需壓力和空氣量,采用LG60型空壓機3臺,該型空壓機風壓50 kPa,風量60 m3/min。正常條件下,1臺工作,2臺備用;高負荷時,2臺工作,1臺備用。曝氣池的出水通過管道送往中沉池集配水井,輸水管道內的流量按最大時流量加上回流的污泥量進行設計,回流比為60%,則輸水管的管徑為600 mm,管內最大流速為0.85 m/s。集配水井為內外套筒結構,由A段曝氣池過
43、來的輸水管道直接進入內層套筒,進行流量分配,通過兩根450 mm 的管道送往2個中沉池,管道內最大水流速度為0.75m/s。 B段曝氣池 曝氣池的計算和各部位尺寸的確定1)確定曝氣池容積B段曝氣池共設2組,每組容積為2731/2=1366 m3。2)確定曝氣池各部位尺寸設池深h為3.5 m,則每組曝氣池的面積F為F=1366/3.5=390.28 m2池寬B取4 m,寬深比B/h=4/3.5=1.14介于12 之間,符合規(guī)定。池長L=F/B=390.28/4=97.57 m,長寬比 L/B=97.57/4=24.410 ,符合規(guī)定。每組曝氣池設計為3廊道曝氣池,每個廊道長L1為L1=97.57
44、/3=32.5 m,取為33 m。曝氣池超高取0.5 m,則曝氣池總池高為H=3.5+0.5=4.0 m B段曝氣池曝氣系統(tǒng)設計與計算1)最大需氧量為OB=132 kg/h2)平均時需氧量為O2=a/·Q·LrB +b/·Q·Nr 為O2=1.23×104×0.068/24+4.57×104×(5015)×103/24=102 kg O2/h3)每日去除的BOD5值為BODrB=1×104×0.068/24=28.33 kg/h B段供氣量計算采用網狀模型微孔空氣擴散器,鋪設距池底0.
45、2 m 處,淹沒水深3.3 m,計算溫度30。查表得 20和30時水中飽和溶解氧值分別為CS(20)=9.17 mg/L,CS(30)=7.63 mg/L1)空氣擴散出口處的絕對壓力Pb=1.013×105+9800 H為Pb=1.013×105+9800×3.3=1.34×105 Pa空氣離開曝氣池池面時,氧的百分比為 O t=21×(1EA)×100/79+21×(1EA)其中:EA空氣擴散器的氧轉移率,此處取值12%,則O t=21×(10.12)×100/79+21×(10.12)=18
46、.96%2)曝氣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飽和濃度(按最不利的溫度條件考慮)為CSb(T)=CS(T)·Pb/(2.206×10 5)+O t/42 最不利的溫度條件按30計算,則CSb(30)=7.63×(1.34×10 5)/(2.206×10 5)+18.96/42 =8.08 mg/L換算為在20條件下,脫氧清水的充氧量 R0=R·CS(20)/··CSb(T)c ·1.024T20其中:R0單位時間由于曝氣向清水傳遞的氧量 R單位時間向混合液傳遞的氧量,相當于平均需氧量 因混合液含污泥顆粒而降低傳遞系數(shù)的
47、修正值(< 1),取=0.82廢水飽和溶解氧的修正值(< 1),取=0.95 氣壓修正系數(shù),=當?shù)貙嶋H大氣壓/1.01325×105,取=1.0 c廢水實際溶解氧的濃度,取c=2.0 mg/L T混合液設計溫度,T=30R0=102×9.17/0.82×0.95×1.0×8.082.0×1.0243020=158.53 mg/h相應的最大時需氧量為R0max=132×9.17/0.82×0.95×1.0×8.082.0×1.0243020=206.09 mg/h3)曝氣池的
48、平均時供氧量GS=R0×100/(0.3·EA)則GS=158.53×100/(0.3×12)=4404 m3/h曝氣池最大供氣量GSmax= R0max×100/(0.3·EA)則GSmax=206.09×100/(0.3×12)=5725 m3/h去除1kg BOD5的供氣量(m3 空氣/kg BOD)為空氣=4404/28.33=28.4 m3 空氣/kg BOD1 m3 污水的供氣量(m3 空氣/m3 污水)為空氣=4404×24/104=10.57 m3 空氣/m3 污水4)B段曝氣池曝氣系統(tǒng)的
49、空氣總用量除采用鼓風曝氣外,系統(tǒng)還采用空氣在回流污泥井中提升污泥,空氣量按回流污泥量的8倍考慮,污泥回流比R值為100%,則提升回流污泥所需空氣量為8×1.0×104/24=3333 m3/h5)空氣管路計算在每組三廊道曝氣池中每兩個相鄰廊道的隔墻處鋪設一根干管,共3根干管。每根干管上設7對曝氣管,共14條配氣豎管。曝氣池中共有42條配氣豎管,則每根豎管的供氣量為5725/42=136.3 m3/h曝氣池平面面積為4×6×33=792 m2每個空氣擴散器的服務面積按0.49 m2 計算,則所需空氣擴散器的總數(shù)為792/0.49=1617 個每個豎管上安裝
50、的空氣擴散器的數(shù)目為1617/42=39 個,取40個每個空氣擴散器的配氣量為5725/(42×40)=3.41 m3/h6)空壓機的選定風壓損失P(Pa)可按下式估算:P=H/×9.8+15 其中:H/空氣擴散器淹沒水深,m空氣擴散裝置安裝在距離曝氣池底0.2 m 處,因此,空壓機所需壓力為P=(3.50.2)×9.8+15=47.34 k Pa供壓機供氣量最大量估計值(m3/min)為5725+3333=9058 m3/h=150.97 m3/min平均時供氣量估計量為4404+3333=7737 m3/h=128.95 m3/min根據所需壓力和空氣量,采用
51、LG60型空壓機4臺,該型空壓機風壓50 kPa,風量60 m3/min。運行時3臺工作,1臺備用。曝氣池出水送往終沉池集配水井。曝氣池的出水通過管道送往終沉池集配水井,輸水管道內的流量按最大時流量加上回流的污泥量進行設計,回流比為100%,則輸水管的管徑為700 mm,管內最大流速為0.78 m/s。集配水井為內外套筒結構,由B段曝氣池過來的輸水管道直接進入內層套筒,進行流量分配,通過兩根500 mm 的管道送往2個終沉池,管道內最大水流速度為0.76 m/s。3.3.6 A段中沉池中沉池采用普通幅流式沉淀池座數(shù)N=2,表面負荷q取1.0 m3/m2h。 單池表面積A=Q設/(N·
52、q)為A=1.3×104/(2×1.0×24)=270.83 m2 池子直徑D為D=(4A/)1/2=(4×270.83/3.14)1/2=18.6 m,取18 m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qt,取沉淀時間t為2.0 h,則 h2=1.0×2.0=2.0 m 沉淀部分有效容積 V/=(·D2/4)·h2=(3.14×182/4)×2.0=508.68 m3 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積V=T(1+R)Q設X/N(X+Xr)其中:T沉淀時間,1.02.0 h 按1.0 h 計算中沉池污泥部分所需容積為V=1.0
53、5;(1+0.6)×1.3×104×2000/24×2×(2000+5333)=118.2 m3 污泥斗容積V1= h5(r12+r1 r2 +r22)/3 取污泥斗上部半徑 r1=2 m,下部半徑r2=1 m,污泥斗高度h5=1.0 m,則 V1=3.14×1.0×(22+2×1+12)/3=7.32 m3 污泥斗以上圓錐體部分污泥容積 V2= h4(r12+r1R+R2)/3設池底坡度i 為0.15,則 h4=(Rr1)i=(92)×0.15=1.05 m V2=3.14×1.05×
54、;(22+2×9+92)/3=113.2 m3容積較核:V1+V2=7.32+113.2=120.52118.2,設計合理。 沉淀池總高度 H=h1+h2+h3+h4+h5 其中超高h1取0.3 m,緩沖層高度h3取0.5 m,則H=0.3+2.0+0.5+1.05+1.0=4.85 m中沉池的出水采用鋸齒堰,沉在底部的沉泥通過刮泥機刮至污泥斗,依靠靜水壓力排除。出水通過管道流回集配水井外層套筒,管道管徑350 mm,管內水流速度為0.78 m/s,然后通過管徑為500 mm 的管道送往B段曝氣池,管內流速為0.76 m/s。 B段終沉池終沉池采用普通幅流式沉淀池座數(shù)N=2,表面負荷
55、q取0.5 m3/m2h。 單池表面積A=Q設/(N·q)為A=1.3×104/(2×0.5×24)=541.67 m2 池子直徑D為D=(4A/)1/2=(4×541.67/3.14)1/2=26.3 m,取26 m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qt,取沉淀時間t為4.0 h,則 h2=0.5×4=2.0 m 沉淀部分有效容積 V/=(·D2/4)·h2=(3.14×262/4)×2.0=1061.32 m3 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積V=T(1+R)Q設X/N(X+Xr)按2.0 h 計算二沉池污泥部分所
56、需容積為V=2.0×(1+1.0)×1.3×104×3450/24×2×(3450+6900)=361.1 m3 污泥斗容積V1= h5(r12+r1 r2+r22)/3 取污泥斗上部半徑 r1=3 m,下部半徑r2=1.5 m,污泥斗高度h5=1.5 m,則V1=3.14×1.5×(32+3×1.5+1.52)/3=24.7 m3 污泥斗以上圓錐體部分污泥容積 V2= h4(r12+r1R+R2)/3設池底坡度i 為0.15,則 h4=(Rr1)i=(133)×0.15=1.5 m V2=3.
57、14×1.5×(32+3×13+132)/3=340.7 m3容積較核:V1+V2=24.7+340.7=365.4361.1,設計合理。 沉淀池總高度 H=h1+h2+h3+h4+h5 其中超高h1取0.3 m,緩沖層高度h3取0.5 m,則H=0.3+2.0+0.5+1.5+1.5=5.8 m終沉池的出水采用鋸齒堰,沉在底部的沉泥通過刮泥機刮至污泥斗,依靠靜水壓力排除。出水通過管道流回集配水井外層套筒,管道管徑350 mm,管內水流速度為0.78 m/s,然后通過管徑為500 mm 的管道送往出水井,管內流速為0.76 m/s。 污泥濃縮池采用豎流式污泥濃縮池,濃縮來自于中沉池和終沉池的剩余污泥。 總泥量計算A段剩余污泥 QSA=175.2 m3/d,含水率為98.5%;B段剩余污泥 QSB=81.6 m3/d,含水率為99.5%。則總泥流量為Q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外墻玻璃維修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粵教版高一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地礦地震儀器項目立項申請報告
- 教育專業(yè)實習報告15篇
- 新娘婚禮酒席致辭范文(12篇)
- 建筑噪聲與隔音技術
- 搞笑婚禮致辭集錦15篇
- 工作目標與績效評價
- 新員工拓展訓練心得體會(集合12篇)
- 代詞 學案(含答案)-2025年中考人教版英語語法專項復習
- 4-熔化焊與熱切割作業(yè)基礎知識(一)
- 2023年200MW儲能電站儲能系統(tǒng)設計方案
- 個人安全與社會責任的基本知識概述
- 建筑裝飾工程計量與計價試題一及答案
- 簡易勞務合同電子版
- 明代文學緒論
- 通用稅務自查情況說明報告(7篇)
- 體育賽事的策劃、組織與實施 體育賽事利益相關者
- 分析化學(高職)PPT完整版全套教學課件
- 晚熟的人(莫言諾獎后首部作品)
- m拱頂儲罐設計計算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