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終端技術規(guī)范v00220140225副本_第1頁
NFC終端技術規(guī)范v00220140225副本_第2頁
NFC終端技術規(guī)范v00220140225副本_第3頁
NFC終端技術規(guī)范v00220140225副本_第4頁
NFC終端技術規(guī)范v00220140225副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NFC終端技術規(guī)范版本號:0.0.02目錄前 言II1范圍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3術語、定義和縮略語23.1.縮略語23.2.術語、定義24終端架構34.1.硬件架構34.1.1.各組成部分描述34.1.2.接口描述34.2.軟件架構35功能要求35.1.硬件接口要求35.2.NFC控制器要求35.2.1.通信模式要求35.2.2.支持的NFC功能35.2.3.支持的協(xié)議要求35.3.對SWP-SIM卡NFC用戶卡的訪問模式35.4.天線要求35.5.API要求45.5.1.NFC API要求45.5.2.SIM Access API要求45.6.基帶芯片要求45.7.SWP-SIM卡NFC用戶

2、卡訪問控制要求45.8.STK功能要求45.9.NFC工作模式切換要求45.10.電源管理要求46性能要求46.1.工作頻率46.2.工作距離46.3.工作場強要求56.4.并發(fā)業(yè)務支持56.4.1.與語音電話的并發(fā)56.4.2.與短消息業(yè)務的并發(fā)56.4.3.與數(shù)據(jù)業(yè)務的并發(fā)56.5.抗干擾要求57用戶交互要求57.1.NFC功能設置57.2.NFC-SWP終端標識58編制歷史6附錄AXX7前 言本標準。本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本標準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 印發(fā)。本標準由 提出,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 II1 范圍NFC技術體系架構如下圖所示,共分為應用、

3、平臺、移動終端及用戶卡四大部分。各部分說明如下:l 應用:包括公交、銀行、電子票、會員卡等各種公共應用;l 平臺:主要負責應用接入,對應用提供商、應用及用戶卡進行管理;在跨TSM交互中,還負責提供路由及應用共享的服務;l 移動終端:支持NFC的終端 l 用戶卡:安全模塊(SE)的承載端,存儲基礎配置并提供基礎功能,配合平臺實現(xiàn)相應的應用及安全模塊管理。本標準規(guī)定了NFC體系架構中NFC移動終端所需遵循的技術要求,包括NFC終端的終端架構、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用戶交互要求等。本標準規(guī)定。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

4、(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發(fā)布單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 術語、定義和縮略語3.1. 縮略語縮略語英文全稱中文含義3.2. 術語、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術語/定義解釋4 終端架構4.1. 硬件架構實現(xiàn)NFC功能的NFC-SWP終端硬件架構至少包含NFC控制器、SWP-SIM卡NFC用戶卡、基帶芯片、應用處理器、射頻天線等單元,如圖4-1所示:圖4-1 NFC-SWP終端硬件

5、架構對于NFC-SWP終端硬件架構中的硬件接口描述,請見表4-1 硬件接口介紹。表4-1 硬件接口介紹接口名稱接口連接的單元接口功能IF1應用處理器、NFC控制器用于應用處理器與NFC控制器之間的數(shù)據(jù)交互IF2NFC控制器、SWP-SIM卡NFC用戶卡用于非接觸讀卡器通過NFC控制器,與SWP-SIM卡NFC用戶卡進行的非接觸通信IF3NFC控制器、天線用于NFC控制器與天線間的模擬信號交互IF4基帶芯片、SWP-SIM卡NFC用戶卡用于終端應用與SWP-SIM之間的數(shù)據(jù)交互4.1.1. 組成部分描述. 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本標準中的SWP-SIM卡NFC用戶

6、卡是支持SWP接口的SIM卡,與終端上的基帶芯片和NFC控制器相連,支持近距離非接觸通信(NFC)應用,主要用于存儲用戶的敏感數(shù)據(jù)(如密鑰、余額等)和卡模擬模式下相關的NFC應用,通過NFC控制器與非接觸讀卡器進行通信,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存儲,保證交易過程的安全性。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的傳統(tǒng)電信功能,不在本標準的要求范圍內。. NFC控制器NFC控制器集成在終端的主板上,負責將數(shù)字信號轉換為射頻信號,并通過13.56MHz天線發(fā)送;同時負責接收射頻信號,并將其轉為數(shù)字信號,與終端上的應用處理器和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進行通信,實現(xiàn)NFC相關功能。NFC

7、控制器與安全模塊相連,在本標準中,要求安全模塊必須是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不支持其它形態(tài)的安全模塊。. 天線天線集成在終端內部,與NFC控制器相連接。天線實現(xiàn)對13.56MHz射頻信號的發(fā)射與接收。. 應用處理器應用處理器集成在終端的主板上,與NFC控制器相連接。應用處理器中運行NFC協(xié)議棧軟件及各種終端應用,實現(xiàn)NFC應用的處理與展現(xiàn)。. 基帶芯片基帶芯片集成在終端的主板上,與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相連接?;鶐酒瑸榻K端應用對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的訪問提供接口,實現(xiàn)終端應用和SWP-SIM卡N

8、FC用戶卡NFC用戶卡之間的數(shù)據(jù)傳輸。4.1.2. 接口描述. 應用處理器與NFC控制器接口 IF1應用處理器與NFC控制器接口提供應用處理器與NFC控制器之間的數(shù)據(jù)通路,主要用于終端的讀寫器模式、點對點模式中,實現(xiàn)應用處理器與NFC控制器之間的數(shù)據(jù)交互。. NFC控制器與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接口 IF2NFC控制器與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接口提供NFC控制器與SWP-SIM之間的數(shù)據(jù)通路,主要用于終端的卡模擬模式中,為非接觸讀卡器正確訪問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提供通道支持,實現(xiàn)NFC控制器與SWP-SIM卡N

9、FC用戶卡NFC用戶卡之間的數(shù)據(jù)交互。 . NFC控制器與天線接口 IF3NFC控制器與天線接口提供NFC控制器與天線之間的數(shù)據(jù)通路,該接口包括NFC控制器與天線之間的射頻匹配電路,主要用于終端對13.56MHz射頻信號的正確發(fā)送和接收。. 基帶芯片與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接口 IF4基帶芯片與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接口提供基帶芯片與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之間的數(shù)據(jù)通路,主要用于終端在卡模擬模式下對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的數(shù)據(jù)訪問。4.2. 軟件架構 NFC-SWP終端軟件架構如圖4-2所示。圖

10、4-2 NFC-SWP終端軟件架構4.2.1. NFC API根據(jù)不同的操作系統(tǒng)及中間件,NFC API向終端應用提供訪問NFC協(xié)議棧的接口。NFC API提供對讀寫器模式、點對點模式的功能調用,同時支持對NFC Forum定義的NDEF、RTD等數(shù)據(jù)格式進行解析,數(shù)據(jù)格式的定義參見5.2.3節(jié) 支持的協(xié)議要求。4.2.2. NFC StackNFC Stack(NFC協(xié)議棧)實現(xiàn)NFC讀寫器模式、點對點模式的相關協(xié)議的分析處理。主要功能包括硬件抽象,操作系統(tǒng)抽象,傳輸控制和NFC核心功能。(1) 硬件抽象:對不同的硬件接口進行抽象封裝,為硬件的調用提供統(tǒng)一的接口。(2) 操作系統(tǒng)抽象:對不同

11、平臺的操作系統(tǒng)資源進行抽象封裝,向整個協(xié)議棧提供統(tǒng)一的接口,如內存管理、消息處理等。(3) 傳輸控制:實現(xiàn)邏輯鏈路控制、數(shù)據(jù)傳輸?shù)裙δ堋?4) NFC核心功能:實現(xiàn)NFC核心協(xié)議,向NFC API提供統(tǒng)一的接口。主要包括格式分析處理,發(fā)現(xiàn)注冊機制等功能。4.2.3. SIM Access API根據(jù)不同的操作系統(tǒng)及中間件,SIM Access API向終端應用提供訪問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的接口,實現(xiàn)終端應用與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之間的APDU交互。4.2.4. Access Control Enforcer該模塊提供對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

12、戶卡的安全訪問管理,阻止對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中資源的非授權訪問和非法攻擊,保證業(yè)務安全,具體參見中國移動電子商務業(yè)務安全規(guī)范-通用要求分冊。4.2.5. RILRIL(無線接口層)為終端應用對基帶芯片的訪問提供數(shù)據(jù)接口,負責將SIM Access API發(fā)送的APDU轉換為AT指令,發(fā)送給基帶芯片,同時將基帶芯片返回的AT指令轉換為APDU,返回給SIM Access API,保證數(shù)據(jù)的可靠傳輸。4.2.6. NFC Application本標準中的NFC Application是指終端應用,實現(xiàn)對NFC-SWP終端的卡模擬、讀寫器、點對點模式相關業(yè)務功能的處理與展現(xiàn)。5

13、 功能要求 5.1. 硬件接口要求應用處理器與NFC控制器接口(IF1),本標準不做具體定義,考慮到應用處理器與NFC控制器間數(shù)據(jù)交互較多,要求采用高速通信接口,通信速率至少支持400kbps,推薦使用I2C接口。NFC控制器與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接口(IF2),要求NFC控制器與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上的C6觸點相連,SWP接口速率應至少支持212Kbps、424Kbps、848Kbps,本標準要求終端支持ETSI TS 102 613(SWP)v7.8電信確認和ETSI TS 102 622(HCI)v7.8標準規(guī)范及以上版本,在ETSI TS 102

14、 613(SWP)中,要求支持Contactless tunnelling(CLT)模式。NFC控制器與天線接口(IF3),主要用于終端對13.56MHz射頻信號的正確發(fā)送和接收,對該接口不做具體要求?;鶐酒cSWP-SIM卡NFC用戶卡NFC用戶卡接口(IF4),要求使用ISO 7816通信接口,為了滿足終端與SWP-SIM卡NFC用戶卡之間的高速通信需求,要求通信速率至少支持PPS=96。5.2. NFC控制器要求 5.2.1. 通信模式要求要求NFC控制器在通信的初始方和目標方之間支持被動通信模式和主動通信模式。初始方是指在通信時產生射頻磁場進行信號調制,發(fā)起NFC通信的一方。目標方是

15、指通信過程中響應初始方請求的一方,在通信時可以采用下述被動通信模式或主動通信模式對初始方指令做出響應。l 主動模式在主動通信模式下,初始方和目標方均使用各自產生的射頻磁場進行通信。初始方發(fā)起NFC通信,目標方用自身產生的磁場進行信號調制來對初始方發(fā)出的指令做出響應。l 被動模式在被動通信模式下,初始方產生射頻磁場并發(fā)起通信,目標方用負載調制方式對初始方的指令做出響應。5.2.2. 支持的NFC功能NFC控制器要求支持三種工作模式:a) 卡模擬模式NFC-SWP終端作為命令的響應方,可以被讀寫器訪問。即NFC-SWP終端模擬成為一張非接觸式的智能卡與讀寫器進行交互,NFC-SWP終端應用例如:移

16、動支付的銀行卡、移動票務卡、電子票、身份識別的門禁卡等。b) 讀寫器模式NFC-SWP終端作為命令的初始方,可以讀寫卡片或標簽。即NFC-SWP終端讀取一張非接觸卡或者一個非接觸標簽中的內容,NFC-SWP終端讀取對象例如:虛擬書簽、智能海報、廣告等。c) 點對點模式NFC-SWP終端作為通訊的初始方或目標方,可與其它NFC終端進行數(shù)據(jù)交換。NFC-SWP終端應用例如同步日程表、游戲、分享傳輸圖片、音樂、名片內容等。5.2.3. 支持的協(xié)議要求NFC控制器在不同的工作模式(卡模擬、讀寫器、點對點)下運行時,應至少支持以下協(xié)議:a) ISO/IEC 14443 Type A/B,Mifare,I

17、SO/IEC15693(可選),F(xiàn)elicab) ISO/IEC 18092 (NFCIP-1),ISO/IEC 21481 (NFCIP-2) c) NFC Forum Analog Specification確認是否可選d) NFC Forum Digital Protocol;e) NFC Forum Activity Specificationf) NFC Forum NDEF(NFC Data Exchange Format)g) NFC Forum RTD(NFC Record Type Definition)h) NFC Forum Type14 Tag Operation Sp

18、ecificationi) NFC Forum LLCP(Logical Link Control Protocol Technical)j) NFC Forum SNEP(Simple NDEF Exchange Protocol)5.3. 對NFC用戶卡的訪問模式 NFC控制器和基帶芯片分別與SWP-SIM卡NFC用戶卡相連,要求終端支持兩種對SWP-SIM卡NFC用戶卡的安全訪問模式:非接觸訪問模式和終端應用訪問模式。(1) 非接觸訪問模式該模式用于SWP-SIM卡NFC用戶卡與非接觸讀卡器的通信,如圖5-1所示。在該模式下,SWP-SIM卡NFC用戶卡和NFC控制器一起實現(xiàn)卡模擬功能。

19、非接觸讀卡器可以通過NFC控制器訪問SWP-SIM卡NFC用戶卡。圖5-1 非接觸訪問模式(2) 終端應用訪問模式該模式用于終端上的終端應用與SWP-SIM卡NFC用戶卡的安全通信,如圖5-2所示。基帶芯片通過ISO 7816接口,使用符合安全訪問控制要求的方式訪問SWP-SIM卡NFC用戶卡。例如,終端應用訪問SWP-SIM卡NFC用戶卡中的NFC應用和數(shù)據(jù)。基帶芯片對SWP-SIM卡NFC用戶卡的傳統(tǒng)電信功能相關的信息訪問和數(shù)據(jù)交互,不在本標準的要求范圍以內。圖5-2 終端應用訪問模式5.4. 天線要求要求將13.56MHz射頻天線封裝在終端中,并在適當位置安裝鐵氧體材料,屏蔽金屬對射頻性

20、能的影響。NFC的不同應用場景要求終端射頻具有穩(wěn)定和健壯的性能,建議使用穩(wěn)定的電氣特性連接方式集成天線,如將天線集成在終端機具后側(非后蓋),終端電池內側,終端機具頂部,終端機具四周等方式,不建議將天線放在終端后蓋上并通過觸點與NFC控制器連接的集成方式(對于后蓋不可拆卸的終端除外)。5.5. API要求5.5.1. NFC API要求對于智能終端,根據(jù)不同的操作系統(tǒng)提供適配的API以實現(xiàn)對NFC協(xié)議棧的訪問。例如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tǒng)的智能終端采用Android NFC API。對于功能終端,基于J2ME平臺提供JSR257 API,實現(xiàn)對NFC協(xié)議棧的訪問。智能終端中Android操作

21、系統(tǒng)的NFC API定義和功能終端基于J2ME平臺的NFC API定義,分別參見附錄表1和表2。表格 1 Android NFC API包名稱說明內容Package android.nfc標準接口Class NdefMessageClass NdefRecordClass NfcAdapterClass NfcManagerClass TagException FormatExceptionException TagLostExceptionPackage android.nfc.tech標準接口Interface TagTechnologyClass ISODepClass MifareCl

22、assicClass MifareUltralightClass NdefClass NdefFormatableClass NfcAClass NfcBClass NfcFClass NfcVException TagTechnology表格 2 J2ME NFC API包名稱說明內容Package javax.microdirection.contactless 標準接口Class DiscoveryManagerClass TargetTypeInterface TargetConnectionInterface TargetListenerInterface TargetPropert

23、iesInterface TransactionListenerException ContactlessExceptionPackage javax.microdirection.contactless.ndef標準接口Class NdefMessageClass NdefRecordClass NdefRecordTyeInterface NdefRecordListenerInterface NdefTagConnectionPackage javax.microdirection.contactless.rf標準接口Interface PlainTagConnectionPackage

24、 javax.microdirection.contactless.sc標準接口Interface ISO14443Connection5.5.2. SIM Access API要求對于智能終端,要求支持SIM Alliance Open Mobile API V2(2.01、2.02、2.03待定)待定規(guī)范要求。5.6. 基帶芯片要求要求基帶芯片應支持打開、關閉與SWP-SIM卡NFC用戶卡的邏輯通道,并通過邏輯通道傳輸數(shù)據(jù)的功能?;鶐酒瑧С謱T指令的解析與傳輸,應至少支持的AT指令包括:OPEN LOGICAL CHANNEL +CCHO,CLOSE LOGICAL CHANNEL

25、+CCHC,Generic UICC Logical Channel access +CGLA,指令的定義參見3GPP TS 27.007規(guī)范。5.7. NFC用戶卡訪問控制要求5.7.1. 概述NFC用戶卡訪問控制機制的目的是阻止對用戶卡中資源的非授權訪問,同時可防止針對用戶卡的拒絕服務攻擊。訪問控制規(guī)則存儲在NFC用戶卡中,終端設備操作系統(tǒng)依據(jù)用戶卡訪問控制規(guī)則,允許或者拒絕哪些設備應用(應用客戶端)訪問某個用戶卡應用,并明確允許訪問的具體APDU指令。NFC用戶卡訪問控制遵循GP可信任框架的GPAC機制,詳細可參考“GP SE訪問控制規(guī)范”。5.7.2. 訪問控制規(guī)則獲取方式及原則終端需

26、要支持以下兩種方式獲取訪問控制規(guī)則,分別是:l ARM訪問控制應用存儲方式l ARF(PKCS#15)文件存儲方式。終端獲取訪問控制規(guī)則原則如下:l 優(yōu)先選擇ARA-M應用;當ARA-M應用在用戶卡中不存在,再選擇ARF(PKCS#15)文件;l 終端從ARA-M中獲取的訪問控制規(guī)則應該包含ARF(PKCS#15)中存儲的訪問規(guī)則。5.7.3. 訪問控制規(guī)則獲取指令終端需要支持Select、Read等文件操作命令獲取ARF方式訪問控制規(guī)則,終端可使用GET DATA指令接口獲取ARA-M訪問控制規(guī)則。5.7.4. 訪問控制規(guī)則文件更新ARF(PKCS#15)中訪問控制規(guī)則文件采用遠程文件管理方

27、式RFM進行規(guī)則文件更新;ARA-M(包括ARA-C)中訪問規(guī)則文件通過STORE DATA命令進行更新。5.8. STK功能要求NFC-SWP終端應支持USAT、STK功能,符合3GPP TS 31.111和3GPP TS 11.14規(guī)范的要求。5.9. 下載應用的支持要求用戶可以通過發(fā)起應用的下載請求,并將下載請求發(fā)送到下載平臺。當通過OTA方式將應用下載到(U)SIM卡中時,終端須支持SMS-PP DOWNLOAD方式和BIP方式下載。終端須遵循 ETSI TS 102 223以支持BIP相關的業(yè)務功能,以保證應用能通過高速的數(shù)據(jù)傳輸通道。終端對BIP協(xié)議的支持具體要求如下:(1)必須支

28、持BIP Class e命令Open ChannelClose ChannelSend DataReceive dataGet Channel StatusChannel Status EventData Available Event(2)支持以下三種模式:BIP client(必選)BIP server HTTP(可選)5.10. BIP server HTTPS(可選)5.11. NFC工作模式切換要求終端應支持卡模擬、讀寫器、點對點三種工作模式的自動及手動切換操作,即手工啟動相應用戶界面,對NFC工作模式進行選擇和切換,符合NFC Forum定義的NFC Activity Techni

29、cal Specification規(guī)范要求。終端應能提供開啟/關閉NFC功能,缺省應處于打開狀態(tài)。NFC功能開關配置為打開時,終端應缺省工作于卡模擬模式。終端應能提供開啟/關閉讀寫器和點對點功能,缺省應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讀寫器和點對點功能開關配置為打開并且終端屏幕亮屏時(屏幕點亮并解屏)才激活讀寫器和點對點功能。當讀寫器和點對點功能開關配置為打開并且終端屏幕點亮時終端將同時支持卡模擬、讀寫器、點對點三種工作模式,終端應充分考慮功率消耗問題,合理進行三種工作模式的切換。終端工作模式配置要求如表7所示。表格 1終端的工作模式配置NFC功能開關讀寫器和點對點功能開關終端屏幕狀態(tài)卡模擬工作模式讀寫器和點

30、對點工作模式開開亮屏(屏幕未鎖定)支持支持黑屏/屏幕鎖定支持不支持關亮屏(屏幕未鎖定)支持不支持黑屏/屏幕鎖定支持不支持關N/AN/A不支持不支持5.12. 電源管理要求終端具有三種電源工作方式,分別是正常模式,低電模式和無電模式,如圖5所示。圖1 終端電源工作模式注1:門限1:電池自保護電壓注2:門限2:終端可正常開機的臨界電池電壓l 正常模式正常工作模式指電池電壓高于門限2,終端處于正常電源供電模式,即終端可以正常開機。在該模式下,當終端開機時,應支持卡模擬、讀寫器和點對點功能;當終端關機時,應支持卡模擬功能。l 低電模式低電工作模式指電池電壓在門限1和門限2之間,終端處于低電狀態(tài),終端由

31、于供電不足無法正常開機,但終端電池仍存有余電可供NFC功能使用。在該模式下,要求終端仍能支持卡模擬功能。低電模式下,NFC控制器直接從電池取電,需確保24小時以內非接觸交易能正常進行相應至少20次數(shù)(如30次)。l 無電模式(可選)無電工作模式指終端電池低于門限1,電池內電量已低于電池保護電壓,電池處于無電可用的狀態(tài),NFC控制器停止從電池取電,但仍能提供卡模擬功能。在該狀態(tài)下,NFC控制器從非接觸讀卡器的電磁場獲取能量并給相應的SWP-UIM用戶卡供電。終端電源管理模式的要求如表7所示。表格 2終端電源模式與終端應支持的工作模式對應關系電源模式終端狀態(tài)終端應支持的工作模式正常模式開機卡模擬模

32、式,讀寫器模式,點對點模式關機卡模擬模式低電模式關機卡模擬模式無電模式關機卡模擬模式6 性能要求6.1. 工作頻率近場通信工作頻率在13.56MHZ±7KHz范圍內。6.2. 工作距離 近場通信終端在卡模擬模式、閱讀器模式、點對點模式下,工作范圍為04cm,10cm之外不能工作(ISO15693除外)。6.3. 工作場強要求(1)發(fā)射機性能指標終端的非接觸通信模塊在天線處發(fā)射的磁場強7.5A/m rms。終端的非接觸通信模塊在天線發(fā)射的磁場強表面法線方向2cm 處發(fā)射的磁場強1.5A/m rms。(2)接收機性能指標終端的非接觸通信模塊能夠在天線處的外部磁場強為1.5A/m rms7

33、.5A/m rms 時正常工作。6.4. 并發(fā)業(yè)務支持6.4.1. 與語音電話的并發(fā)當用戶使用近場通信功能時,此時有語音來電,終端應能正常進行近場通信業(yè)務,且語音來電不會異常中斷,用戶可以正常接聽來電或者拒絕來電。6.4.2. 與短消息業(yè)務的并發(fā)當用戶使用近場通信功能時,此時接收到短消息,終端應能正常進行近場通信業(yè)務,并且短消息接收正常,用戶可以看到新的短消息提示,近場業(yè)務完畢后用戶可以正常查看短消息。6.4.3. 與數(shù)據(jù)業(yè)務的并發(fā)當用戶使用近場通信功能時,此時接收到彩信,終端應能正常進行近場通信業(yè)務,并且彩信接收正常,如果終端設置為自動下載彩信內容,則彩信應可以正常下載,近場業(yè)務完畢后用戶可

34、以正常查看彩信內容。如果用戶正在進行數(shù)據(jù)業(yè)務,如WEB瀏覽、收取郵件等操作是,此時終端也應支持使用近場通信業(yè)務,同時終端在進行近場通信業(yè)務時,也應當不影響終端用戶的數(shù)據(jù)業(yè)務運行。6.5. 抗干擾要求a) 6.5章節(jié),提出藍牙、WIFI、GSM/TD、13.56M的抗干擾業(yè)務要求(聯(lián)通修訂)【備注】在企標和行標中都沒有要求,只有在國標中列舉了如下要求:NFC終端的抗擾度限值應符合GB/T 17618-1998規(guī)定的要求。7 用戶交互互要求7.1. NFC功能設置SWP終端提供設置界面,打開或關閉NFC功能。當關閉NFC功能時,終端不支持NFC功能。當NFC功能打開,且屏幕關閉時,終端支持卡模擬和點對點(目標方)。當NFC功能打開,且屏幕點亮時,終端同時支持讀寫器、卡模擬和點對點功能。如果應用程序需要使用讀寫器或點對點(發(fā)起方)功能,且終端NFC功能關閉時,啟動該應用程序后,應提示用戶首先打開NFC功能。NFC-SWP終端應提供設置界面,打開或關閉NFC功能。當關閉NFC功能時,終端NFC相關功能(卡模擬、讀寫器、點對點模式)不能使用;當打開NFC功能時,終端向用戶提供二級菜單,通過二級菜單可以打開或關閉卡模擬、讀寫器和點對點功能。菜單形式舉例如圖X所示,功能描述可參見章節(jié)5.9。圖2 NFC功能菜單7.2. NFC-SWP終端標識NFC-SWP終端天線安裝位置對應的終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