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洞頭)_第1頁
我的家鄉(xiāng)(洞頭)_第2頁
我的家鄉(xiāng)(洞頭)_第3頁
我的家鄉(xiāng)(洞頭)_第4頁
我的家鄉(xiāng)(洞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簡介 特色小吃 風景名勝過去都選用黃魚來制作,而今因其價格昂貴,所以采用大的、刺少、肉厚細嫩的鯇魚代替,其做法是先把鯇魚對剖分成兩片,拆去頭、尾、脊背并去皮,先在砧板上抹上一些干淀粉,魚片也滾上淀粉,然后放在砧板上用木棰敲爛,邊敲邊撒干淀粉,經(jīng)常翻身防止魚肉粘在砧板上,直至敲成薄餅大小,再用開水燙熟,過冷水漂涼,拿出對開切,再頂?shù)肚谐?1.3厘米寬的長條狀,配上火腿絲、雞絲、肉絲、香菇絲少許,菜心幾根,再加雞湯、鹽、味精、少許雞油、紹酒精心調(diào)制,便成了滑爽、崩脆、細膩鮮甜的三絲敲魚了。品味再三,發(fā)覺佐料中的諸般滋味已盡在其間:甜中透辣、辣里溢香、香中滲鮮、鮮里含酸、酸中有咸、咸里帶甜簡直妙不

2、可言 許多人初見這個小吃名時認為這就是常在電視上看到的貓耳朵揪片,其實不然,這里的貓耳朵使用番薯粉加入糖等調(diào)料制成的食物,首先將番薯粉及調(diào)味料拌勻,之后加水,揉面,待面揉完,再將以芝麻白糖等做成的餡兒包入其中,捏成三角形,高度大約一厘米,下鍋煮熟之后為綠色透明狀,甚至可以看到面中的氣泡與餡料,甚是誘人。首先將鮸魚骨與鮸魚肉分離,之后將鮸魚肉中的魚刺分離,再將鮸魚肉細細剁成泥狀,加入淀粉以及調(diào)味料攪拌均勻,之后將鍋中水燒開,左手持一湯匙,右手抓取鮸魚泥,將右手稍微擠壓,再以湯匙分離,入水汆熟即可,煮熟后的鮸魚丸香氣誘人,顏色晶瑩剔透,令人胃口大開 幾百年前,洞頭還是一個無名島。那時,島上都是樹木

3、,滿海蝦無數(shù)。南邊的討海船常到這一帶討海。 有一只“得利”字號討海船,是福建惠安的,舵工叫陳得利。這只船,幾次從福建駛到我們這一帶。過遠洋討海不方便呀,有時缺水,有時沒柴,碰到風呀,雨呀,也沒有一個地方避。 有一次,“得利”號船又來討海了。他們想想,這個無名島究竟有多大,有沒有避風的港?有沒有淡水?總得探一個明白呀。就繞著這個島駛。從現(xiàn)在的洞頭和東岙??陂_始駛,順著島的邊岸,慢慢駛,慢慢駛,一邊駛,一邊看著島上。有一個伙計打水洗碗,繩斷了,盤斗落下海,一下就被流水沖走,沖入崖邊的洞里去了。 船接著駛,駛到管財岙(現(xiàn)今勝利岙)口海邊,有個伙計叫起來:“哈嘁,盤斗、盤斗!”大家一看,真的,一只盤斗

4、,從一個黑羅索的崖洞順水流出來?;镉嫲驯P斗撈起,嗨,奇怪,盤斗刻著“得利”字號,噢,是自己船上頭先被流水沖入洞的那一只! 船上的舵工和伙計歡喜呵,都講了,這個崖洞和原先的洞是兩頭通的,把盤斗沖入的是洞的頭,流出來的是洞的尾。他們想想,這個島沒名字,就自己號了:掉盤斗的岙口叫做洞頭。把拾盤斗的地方叫做洞橋尾。以后七叫八叫,就把整個島都叫做洞島了。洞頭縣位于浙江省東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751,東經(jīng)12108。 洞頭縣區(qū)位優(yōu)越、資源豐富、人杰地靈,改革開放以來,憑借漁、港、景、油等優(yōu)勢,圍繞建設海上國家公園目標,全縣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洞頭氣候宜人,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7.30,是溫州市唯

5、一一個以縣名冠名的省級重點風景區(qū),有石奇、灘佳、礁美、洞幽之特色,富有“海外桃源別有天”之意境。全縣開發(fā)7大景區(qū),推出4條旅游專線,建有3個旅游度假村和2家旅游涉外飯店。旅游項目極具特色,民俗旅游豐富多彩,媽祖文化亙古流芳,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名揚中華,海洋文學、海洋藝術聞名全國。浙江省洞頭縣的海洋動物故事,已經(jīng)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列入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26。洞頭列島海岸線曲折,境內(nèi)良港眾多,可建造1至20萬噸級泊位90多個,是溫州深水大港的重要港口。洞頭距離正在開發(fā)的東海油田最近勘探點僅10多公里。以建設溫州(洞頭大門)省級“藍色工程”示范園區(qū)為重點,以一期投資3.5億元的

6、小門島液化石油氣中轉站及5萬噸級深水碼頭建成投入使用為標志,洞頭縣綜合開發(fā)港口、建設石化儲運中轉基地戰(zhàn)略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洞頭縣轄3個鎮(zhèn)、3個鄉(xiāng), 6個社區(qū)、3個居民區(qū)、84個行政村。 北岙鎮(zhèn)北岙鎮(zhèn)面積24.28平方千米,人口4.73萬人。鎮(zhèn)政府駐鎮(zhèn)前路1號,郵編:325700。轄6個社區(qū)(上新、城中、銀海、嶺背、城南、新城)、23個行政村(小三盤、大樸、小樸、東郊、隔頭、九仙、白疊、大長坑、小長坑、風門、打水鞍、東沙、海霞、柴岙、大王殿、九廳、雙壟、鴿尾礁、大岙、擂網(wǎng)岙、西山頭、阜埠岙、下尾)。 大門鎮(zhèn)大門鎮(zhèn)面積35.80平方千米,人口2.53萬人。鎮(zhèn)政府駐鎮(zhèn)中路4號。郵編:325701。

7、轄3個居民區(qū)(蘭湖洞、大溪、朝陽)、22個行政村(甲山、岙底、岙面、大荊、小荊、長沙、烏仙頭、豆巖、東嶼、小門、仁前涂、美岙、寨樓、營盤基、楊梅田、西浪、東浪、石浦、潭頭、沙岙、楓樹坑、觀音礁)。 東屏鎮(zhèn)東屏鎮(zhèn)面積14.48平方千米,人口2.10萬人。鎮(zhèn)政府駐中侖村府前路51號,郵編:325700。轄16個行政村(中侖、洞頭、東岙、東岙頂、壟頭、后寮、寮頂、惠民、岙仔、后坑、岙、大北岙、松柏園、外埕頭、大瞿、南策)。 元覺鄉(xiāng)元覺鄉(xiāng)面積7.84平方千米,人口0.94萬人。鄉(xiāng)政府駐狀元村繁府路15號,郵編:325703。轄7個行政村(狀元、活水潭、沙角、花崗、沙崗、深門、小北岙)。 霓嶼鄉(xiāng)霓嶼鄉(xiāng)面

8、積11.50平方千米,人口1.22萬人。鄉(xiāng)政府駐布袋岙村濱海北路2號,郵編:325702。轄10個行政村(布袋岙、桐岙、上社、下社、石子岙、同興、正岙、下郎、郎等、長坑壟等。鹿西鄉(xiāng)鹿西鄉(xiāng)面積10.06平方千米,人口0.80萬人。鄉(xiāng)政府駐鹿西村海景街92號,郵編:325704。行政村(鹿西、口筐、山坪、東臼、扎不斷、昌魚礁)。據(jù)九畝丘出土文物考證,早在3000多年前,洞頭列島就有人類活動。 春秋戰(zhàn)國,為甌越之地。 秦,屬閩中郡。 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回浦縣,隸會稽郡。 東漢,建武元年至三年間(25-27),改回浦縣為章安縣,永和三年(138)析章安縣東甌鄉(xiāng)置永寧縣,遂為永寧縣地,仍隸

9、屬會稽郡。 三國,屬吳國,仍為永寧縣地。太平二年(257),分會稽郡東部置臨???,永寧縣屬之。 東晉,太寧元年(323),分臨海郡立永嘉郡,以永寧縣為郡治。寧康二年(374)分永寧縣置樂成縣,今洞頭縣境遂為樂成縣地。 隋,開皇九年(589),改永寧縣為永嘉縣,隸處州,今洞頭縣境為永嘉縣地。開皇十二年(592),改處州為括州。 唐,武德五年(622),分括州置東嘉州,分永嘉縣復置樂成縣,今洞頭縣境又為樂成縣地,隸東嘉州,武德七年(624),又撤樂成縣并入永嘉縣,今洞頭境地復為永嘉縣地。貞觀元年(627),廢東嘉州,永嘉縣隸括州。高宗上元二年(675),分括州置溫州,設州治于永嘉。載初元年(689

10、),復置樂成縣,隸溫州,今洞頭縣境復為樂成縣地。 五代時,樂成縣屬吳越國。后梁開平二年(908)改樂成為樂清,今洞頭縣境屬溫州。 1953年6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準洞頭置縣,隸浙江省溫州地區(qū)專員公署。1958年5月29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洞頭縣建制,當年7月1日起劃歸玉環(huán)縣。1959年1月7日,國務院決定撤銷玉環(huán)縣建制。當年4月1日,洞頭劃歸溫州市。1964年10月31日,國務院批準恢復洞頭縣建制,隸浙江省溫州地區(qū)專員公署 。1965年3月1日起,縣人民委員會正式對外辦公。1981年9月22日,溫州地區(qū)與溫州市合并,洞頭即改隸浙江省溫州市。望海樓建在洞頭本島最高處,海拔227米,整個景區(qū)占地

11、140.9畝,主樓2700平方米,樓層明三暗五,高35.4米,坐北朝南。樓的三層和五層設有觀景廊,登樓遠望,可看到洞頭的概貌,南邊是洞頭漁港、半屏山,東邊是新老城區(qū),西面是七座跨海大橋,北面是大海與島嶼。 一樓: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浮雕展和城市總規(guī)模型 二樓:漁船模型廳 三樓:漁區(qū)生活風俗廳 四樓:漁業(yè)生產(chǎn)風俗廳 望海樓是洞頭標志性建筑,洞頭旅游第一景,歷史悠久,幾經(jīng)滄桑最早建于1500年前的南北朝。 公元426年前后,永嘉太守顏延之率屬下巡視溫州沿海,對洞頭的秀美山水稱贊不已,特意在島上筑望海樓,休息時前來觀賞海景。過了400年,唐代著名詩人張又新任溫州刺史。他追尋顏延之的足跡,前來洞頭尋找望

12、海樓,可惜當時樓已被毀,于是寫了一首詩,詩的大意是:碧藍的大海圍繞青翠的山峰,多么美的景致!可惜前朝賢人構筑的樓亭找不到了,眼前一望無際的,是翻騰的波浪!這首詩收入全唐詩之中。 從這以后,不少人慕名前來洞頭觀賞海景。不過,受當時經(jīng)濟落后和交通不便的限制,再加上明、清兩代一段時期朝廷對沿海實行的“海禁”,島上人煙漸少,望海樓未能復建。 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三興”戰(zhàn)略的實施,旅游業(yè)成為洞頭經(jīng)濟新的增長點,2003年縣政府決定重修望海樓,請了江西滕王閣重建的設計者陳星文主持設計。2005年1月開工建設,2006年月主體結構封頂,2007年5月完成內(nèi)外裝修,2007年6月7日正式落成對外開放。 觀音

13、馴獅巖,形似觀音端坐,赤獅仰頭聆聽觀音教誨,潮漲潮落,如萬朵蓮花在觀音座下盛開。站在仙疊巖旁放眼西南,繁華歡騰的洞頭漁港盡入眼簾。巖頂?shù)娜展鈳r,有一透天洞,每至晴日晌午時分,日光透過此洞,產(chǎn)生多彩光柱,絢麗奪目,泛船海面,舉頭仰視,可見“西天取經(jīng),“仙人戴帽”,“十二生肖”,“蛤蟆欲仙”等景觀。 仙疊巖海灘、礁石、巨巖渾然成一體。碩大的天然塊石堆疊成山,有仙人石、觀音朝拜、十二生肖、仙女背金童等奇石,屹立海中。傳說巨石為神仙所疊,故名。從灘向上攀登,至湖 上平臺,臨海觀潮,潮水涌來,平臺似在搖動。泛舟海面,可見十八釣魚臺、蛤螟欲仙等景觀。仙疊巖下鼓浪洞,系一條狹長深邃海溝,大浪沖刷,波濤上涌,

14、聲如巨雷。仙疊巖景觀富有層次,有“海上盆景園”之美譽。風景優(yōu)美,令人流連忘返. 仙疊巖景區(qū)巨石摩天,危石層疊,險峻多姿,蔚為奇觀,是聽濤、觀海、沖浪、賞石及沙灘浴的絕佳處。這里的觀音馴獅、人面獅身、將軍巖、鼓浪洞、豬頭石、金鷹迎客、蛤蟆欲仙、仙童戴帽、十二生肖等景觀,栩栩如生。珍珠礁巖石錯落有致,十八釣魚臺拾階而起,是您垂釣寫生、捕捉海味、撿螺拾貝之佳處。 該景區(qū)所處位置正是東海海防要塞,游客同時還可參與放古炮、登索橋等活動。被譽為“中國巖雕第一人”的中國美院教授洪世清創(chuàng)作的30余處巖雕作品,更為您增添了石品畫的雅趣。 大沙岙海濱浴場是洞頭島第一大浴場,整個浴場形如月牙,平坦開闊,三面環(huán)山,一面朝海,金沙碧浪,與藍天白云相互映襯,景色宜人。沙灘沙質屬鐵板砂,沙粒細微肉眼難辨,沙質純凈,細柔卻不松軟,沿岸入海坡度約5度,相對平坦,非常適合赤足行走,可曬日光浴。沙灘四周海岸蜿蜒,奇礁兀立,怪石叢生。有海豹回頭、猛虎下崗、將軍觀天、龜石巖等。海洞峽谷多,岸上有泉水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