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學期生物實驗報告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7/816d8868-2c0d-4a7b-89b3-fe78fc0fbfc4/816d8868-2c0d-4a7b-89b3-fe78fc0fbfc41.gif)
![七年級上學期生物實驗報告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7/816d8868-2c0d-4a7b-89b3-fe78fc0fbfc4/816d8868-2c0d-4a7b-89b3-fe78fc0fbfc42.gif)
![七年級上學期生物實驗報告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7/816d8868-2c0d-4a7b-89b3-fe78fc0fbfc4/816d8868-2c0d-4a7b-89b3-fe78fc0fbfc43.gif)
![七年級上學期生物實驗報告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7/816d8868-2c0d-4a7b-89b3-fe78fc0fbfc4/816d8868-2c0d-4a7b-89b3-fe78fc0fbfc44.gif)
![七年級上學期生物實驗報告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7/816d8868-2c0d-4a7b-89b3-fe78fc0fbfc4/816d8868-2c0d-4a7b-89b3-fe78fc0fbfc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一: 練習使用顯微鏡目的要求: 1.練習使用顯微鏡,學會規(guī)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夠獨立操作顯微鏡。 3.能夠將標本移動到視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圖象。材料用具:顯微鏡,寫有“上”字的玻片,動、植物玻片標本,擦鏡紙,紗布。方法步驟 1.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距邊緣7厘米左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3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4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只眼注視目鏡內(nèi),另一只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nèi)。通過目鏡可以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5.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6轉動粗準焦螺
2、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此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 7一只眼向目鏡內(nèi)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象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8練習將所觀察的標本移到視野中央,先移動一下標本,物象朝相反的方向移動。說明了在目鏡中看到的像是真實的像的倒像。注意事項 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干凈。如需擦拭目鏡和物鏡,請用擦鏡紙。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并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最后把顯微鏡放進鏡箱里,送回原處。討 論1.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有哪些?答:1、取鏡和安放2、對光3、觀察(放片、調(diào)焦) 4、清潔與收鏡2. 使用顯微鏡觀察
3、時,為什么在下降鏡筒時眼睛要注視物鏡?答:物鏡把載玻片壓碎,也容易劃傷物鏡。3. 在顯微鏡下能看清寫在不透明紙上的“上”字嗎?答:看不到,不透明的紙會阻擋光線從物鏡進入光筒再從目鏡射出,所以可能什么也看不見。實驗時間:2015.9.15 實驗二:觀察植物細胞實驗目的: 1、制作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學習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辦法. 2、認識植物細胞等基本結構. 3、練習畫細胞結構圖.實驗準備:分組實驗器材:顯微鏡、洋蔥、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鑷子、放大鏡等。實驗過程:1、 制作洋蔥表皮玻片標本1、用潔凈地紗布把載玻片擦拭干凈。2、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
4、水。制作臨時裝片3、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內(nèi)側撕取一小塊透明在膜內(nèi)表皮。把撕下的內(nèi)表皮浸入載玻片的水滴中,用鑷子把它展平。4、用鑷子夾起蓋玻片,是它的一邊先解除4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這樣才能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xiàn)氣泡而影響觀察。染色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6、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三、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利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先用低倍鏡下觀察,再在高倍鏡下觀察。4、 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圖。 五、實驗結束?;厥諏嶒炂鞑?,整理實驗桌。 實驗時間: 2015.9.22實驗三: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目的要求:1. 制作和觀察人體口腔上皮
5、細胞的臨時裝片2. 認識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結構3. 熟練畫細胞結構圖材料用具:顯微鏡、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生理鹽水、碘液、鑷子、紗布、漱口杯、牙簽方法步驟(一) 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1. 用紗布擦凈載玻片、蓋玻片(很薄,應輕擦)2. 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0.9%),說明:為什么用0.9%的生理鹽水,觀察洋蔥表皮裝片用清水,都是為了讓細胞所處的環(huán)境和它們所生活的環(huán)境相同,不至于脹破或變形,使細胞保持原狀。3. 漱凈口。目的:將口腔的飯粒清除,以保證所取的細胞純度。4. 用牙簽在口腔內(nèi)壁輕劃幾下,將上面附有碎屑涂抹在生理鹽水中,盡量涂均勻。5. 蓋蓋玻片。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
6、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注意:避免產(chǎn)生氣泡)。6. 染色。在蓋玻片一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在蓋玻片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二) 用顯微鏡觀察。 使用顯微鏡安放對光放置玻片標本,調(diào)節(jié)焦距,用眼觀察,在視野中會看到被染成桔黃色的上皮細胞.(三)繪圖: 人體口腔上皮細胞模式圖(四)整理:清潔玻片,廢物放在指定位置。 歸納討論: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有哪些基本結構,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相同和不同之處。 答: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相比,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是植物細胞特有的。 實驗時間: 2015.9.27實驗四:觀察人體的基本組織目的要
7、求:1 觀察人體基本組織的永久切片,認識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2描述同一種組織中細胞的共同特點;3描述不同組織中細胞形態(tài)上的不同之處;4根據(jù)觀察,概述組織的共同特點,形成組織的概念。材料器具:顯微鏡;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柱狀上皮等上皮組織玻片;橫紋肌、骨骼肌、心肌等肌肉組織玻片;骨、軟骨、血液、韌帶、肌腱、脂肪等結締組織玻片;神經(jīng)組織的玻片。方法步驟:1根據(jù)教師提供的玻片,逐個在顯微鏡低倍鏡下認真觀察,注意細胞的形態(tài)特征和細胞間的聯(lián)系特點。2根據(jù)觀察,同組間的同學互相討論,認真填寫下表。組織類型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位置功能舉例上皮組織 排列緊密形成表面 皮膚,消化道 保護,分泌 皮膚,小腸腺上皮肌肉
8、組織 呈長條狀緊密排列 四肢,軀干,內(nèi)臟器官 收縮,舒張 骨骼肌,平滑肌結締組織 細胞之間間隙較大 全身各處 支持,連接,保護,營養(yǎng) 軟骨,軟組織,血液神經(jīng)組織 形狀獨特呈發(fā)散狀 神經(jīng)系統(tǒng) 產(chǎn)生傳導興奮 神經(jīng)纖維 實驗時間:2015.10.26 實驗五:觀察葉片結構目的要求:1,練習徒手切片.2認識葉片的結構.3畫葉片的表皮細胞和保衛(wèi)細胞圖.材料用具:新鮮葉片,顯微鏡,雙面刀片,鑷子,載玻片,蓋玻片,葉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養(yǎng)皿,滴管,吸水紙,碘液,紗布,毛筆,小木板.方法步驟: 一,練習徒手切片,制作葉片橫切片的臨時切片 1,把新鮮的葉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緊并排的兩片刀片,沿著
9、圖中虛線的方向,迅速切割. 3,刀片的夾縫中春游切下的薄片.要多切幾次(每且一次,刀片要咱蘸一下稅)。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4,用毛筆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臨時切片。 二,觀察葉片的結構1用顯微鏡先觀察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再觀察葉片的永久橫切片。2在顯微鏡下分清業(yè)的表皮,葉肉和葉脈。 三,觀察葉片的下表皮1用鑷子撕下一小塊葉片(如蠶豆葉片的下表皮,制成臨時裝片。2 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看一看葉片下表皮的細胞是什么樣子的,下表皮上有沒有氣孔?下表皮氣孔多于上表皮。 四,實驗結果。討論:保衛(wèi)細胞和它周圍的細胞在結構上有什么不同?保衛(wèi)細胞的這種結構特點對蒸騰作用有什么意義?答:當水分充足時,保衛(wèi)細胞
10、膨脹張開,則氣孔張開,這時,蒸騰作用很強;當水分不充足時,保衛(wèi)細胞收縮關閉,則氣孔關閉,這時,蒸騰作用變?nèi)?。保衛(wèi)細胞能夠控制氣孔開關,所以也就能起到促進或減緩蒸騰作用的意義。 實驗時間:2015.12.5實驗一:測量胸圍差目的要求;1、學習測量胸圍差的方法。2、了解自己的胸圍差。材料用具;軟尺知識鏈接;1、讀數(shù)時眼要和尺子處在同一水平線上。2、讀數(shù)有估讀數(shù)據(jù)。方法步驟1、自然站立,雙手自然下垂,呼吸均勻。2、先深吸氣,測量出胸圍大小。3、再盡力深呼氣,測量胸圍。4、用深吸氣時測得的數(shù)據(jù),減去深呼氣時的數(shù)據(jù),得出胸圍差。5、測三次,求平均值。實驗結果;不同的同學,胸圍差的大小不同。實驗時間: 2
11、016.3.17 實驗二: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目的要求:認識紅細胞和白細胞。材料用具:人血的永久涂片,顯微鏡。知識鏈接:1、血液是由 血漿 和 血細胞 兩部分組成的。2、血漿的成分中最多的是 水 ,約占血漿成分的 90% 功能是 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廢物等 。3、紅細胞呈 兩面凹的圓餅裝 狀,成熟的紅細胞沒有 細胞核 ,富含血紅蛋白 。紅細胞的功能是 運輸氧 。方法步驟:1、取鏡和安放 2、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物鏡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距離;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一只眼注。視目鏡內(nèi),另一只眼睜開。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
12、射到鏡筒內(nèi)。直到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3、觀察(1)將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2)認識紅細胞、白細胞,比較它們的形狀和數(shù)量。實驗結果:在顯微鏡下看到數(shù)量最多的是紅細胞,數(shù)量最少的是白細胞,很難看到血小板(因其太?。?。 實驗時間:2016.4.22實驗三: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血液的流動目的要求:1、觀察血液在血管內(nèi)的流動。2、區(qū)分三種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特點。材料用具:尾鰭色素少的活的小魚,顯微鏡,培養(yǎng)皿,滴管,棉絮。知識鏈接:1、魚的呼吸器官是鰓。2、紅細胞呈 兩面凹的圓餅 狀。3、人受傷時,有時會有少量血液慢慢滲出,有時會有鮮紅色的血液噴射而出,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出血情況呢?因為傷到的
13、血管不同,慢慢滲出傷的是毛細血管,噴射傷的是動脈血管方法步驟:1、用濕的棉絮將小魚頭部的 鰓蓋 和 軀干 包裹起來,露出口和尾部。2、將小魚平放在培養(yǎng)皿中,使尾鰭 平貼 在培養(yǎng)皿上。等小魚安定后,將 載玻片 蓋在尾鰭上。3、將培養(yǎng)皿放在載物臺上,用 低倍顯微鏡 觀察尾鰭血管內(nèi)血液流動的情況。4、找到管徑 最小 的血管(毛細血管),注意觀察血液在這種血管內(nèi)流動的情況。5、觀察視野中隨血液流動逐漸分支的血管(動脈)和逐漸匯合的血管(靜脈)。注意:在觀察過程中,應時常用 在棉絮上滴水 ,保持濕潤,盡量使小魚少受傷害。實驗后,將小魚放回魚缸。實驗結果:血管有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壁最厚的是動脈,最
14、細的管道是毛細血管。實驗時間:2016.5.18 實驗一 蚯蚓的運動目的要求:1、設置一個適于蚯蚓生存的環(huán)境并飼養(yǎng)蚯蚓。2、觀察蚯蚓的外部形態(tài),3、觀察蚯蚓的運動。教學用具蚯蚓、蝸牛、蚯蚓橫切片、顯微鏡、硬紙板、玻璃板實驗過程:(1)分組實驗:給出學生實驗用具,自己設計實驗,觀察蚯蚓的運動方式特點,以其運動與身體結構的關系。將蚯蚓放在硬紙板上,觀察它的運動。當蚯蚓運動時,它的身體形狀發(fā)生什么變化?把耳朵貼近蚯蚓仔細地聽,能聽到聲音嗎?用手摸一摸蚯蚓的身體表面,有什么感覺?用放大鏡觀察蚯蚓身體的每一節(jié),會發(fā)現(xiàn)有什么結構?將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觀察它的運動速度與在硬紙板上是否一樣?這時能否聽到聲音?
15、將觀察到的結果填入下表,并分析其原因。(2)按照課本上給出的程序進行實驗,得出實驗結論。蠕動次數(shù)/分鐘前進的距離(cm)1分鐘2分鐘3分鐘在硬紙板上1cm2cm3cm在玻璃板上1cm1cm1cm結果及分析蚯蚓在粗糙的紙板上爬行,可聽到輕微的沙沙聲,這是蚯蚓體表的剛毛與紙板磨擦發(fā)出的聲音。剛毛在運動中起支撐和固定身體的作用。當蚯蚓在玻璃板上時只見它的身體在蠕動,變粗變細,卻不能前進,這是因為玻璃的表面光滑摩擦力小剛毛無法固定支撐身體。實驗說明剛毛有協(xié)助運動的作用(3)在顯微鏡下觀察蚯蚓的橫切片,對照圖4-2-1,觀察蚯蚓體壁上的環(huán)形肌和縱肌,并分析蚯蚓在運動時,身體的變化及運動產(chǎn)生的原因??偨Y歸
16、納:動物之所以能夠運動并能做出各種復雜的動作,都與自身的形態(tài)結構密切相關。蚯蚓通過體壁內(nèi)的肌肉交替收縮和舒張,并與剛毛的伸縮相互配合在土壤中蠕動。 實驗時間:2015.9.25實驗二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實驗目的:1. 觀察細菌的菌落2. 觀察真菌菌落3. 對比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實驗用具:培養(yǎng)皿 牛肉汁培養(yǎng)基 無菌棉棒 透明膠帶 放大鏡提出問題:不同環(huán)境中都有細菌和真菌嗎?那些環(huán)境更多一些?哪些環(huán)境少一些?哪種環(huán)境根本沒有?探究思路:如果請你幫助幼兒園的教師想個辦法,讓小朋友知道手上有細菌和真菌,飯前必須洗手,你有什么辦法?材料用具:每組兩套裝有牛肉汁的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皿(已經(jīng)高溫滅菌)、
17、無菌棉棒、透明膠帶,標簽紙、放大鏡。實驗過程:1、沒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不能打開培養(yǎng)皿。2、在標簽紙上標出組別,實驗日期、編號(1號、2號),將標簽貼在培養(yǎng)皿的底部。3、為什么要有兩套裝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皿?各做什么用?4、在各自選定的環(huán)境中采集細菌和真菌,例如,在教室或草地、林中、汽車站旁等地方,打開培養(yǎng)皿,暴露在空氣中510分鐘,再蓋上,封好。又如,用無菌棉棒蘸取池水,土壤或擦取口腔內(nèi)部,手心等處,在培養(yǎng)基上輕輕涂抹。如果你想檢測硬幣上有沒有細菌,只需將硬幣放在培養(yǎng)基上輕輕按一下。5、應考慮放在怎樣的環(huán)境條件下培養(yǎng)。兩套裝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皿都需在同一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 實驗時間:2015.10.28實驗三
18、 制作孢子印實驗目的1、認識孢子是真菌的一種生殖器官。2、了解真菌是靠孢子進行繁殖的。材料用具:新鮮的蘑菇、解剖刀、白紙或玻璃板、培養(yǎng)皿或玻璃杯、放大鏡。方法步驟:1、選取一個較大的新鮮蘑菇或香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將菌蓋從菌柄上取下來。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紙或玻璃板上,扣上培養(yǎng)皿或玻璃燒杯,以避免散落的孢子被風吹散。3、第二天,拿開培養(yǎng)皿(或玻璃杯)和菌蓋,就可以看到在白紙或玻璃板上留下與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性孢子印。4、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來的孢子組成的。用放大鏡觀察孢子的大小和顏色。實驗結果:在白紙上有明顯的孢子印 實驗時間:2015.11.19實驗一 觀察雞蛋結構目的要求:1認識雞蛋的結構。 2區(qū)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 3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材料用具: 雞蛋二個、放大鏡、鑷子、解剖剪、刀片、燒杯2個、酒精燈、培養(yǎng)皿、火柴方法步驟:1、照蛋,注意區(qū)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2、先用放大鏡觀察雞蛋的表面,發(fā)現(xiàn)卵殼有很多小孔。3、在雞蛋鈍圓的一端敲出裂縫。4、小心地剝?nèi)ケ砻娴穆褮ぁ?、露出里面的卵殼膜。6、將卵殼膜剪開,將雞蛋的內(nèi)容物倒到紙杯中。7、觀察內(nèi)部的結構,認識卵黃、卵白和胚盤。8、將雞蛋煮熟后剝開,觀察氣室的大小。9、將熟雞蛋切開,觀察內(nèi)部的卵黃和卵白。10、對比生雞蛋和熟雞蛋的結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與業(yè)內(nèi)人士交流的計劃制定方式
- 2025年酒店、廚房設備用品項目發(fā)展計劃
- 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學計劃、單元分析、全冊教案(生本)、總結
- 七年級下冊《直方圖》課件與練習
- 河南省三門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 數(shù)學 含解析
- 2025年繞線絞線設備項目合作計劃書
- 構建需求實現(xiàn)的進度監(jiān)控系統(tǒng)
- 2025年微污染防控設備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CO2氣體保護藥芯焊絲項目建議書
- 《現(xiàn)代食品檢測技術》全套教學課件
- 政府機關法律服務投標方案
- 員工能力評價表(全套)
- payne效應的概念及其測試方法和應用
- 法學概論試題及答案
- 《西游記》電子版閱讀-小學版
- 《室內(nèi)照明設計》(熊杰)794-5 教案 第1節(jié) 光的性質及量度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教材解讀
- 《自相矛盾》說課課件
- 自然保護區(qū)規(guī)劃研究課件
- 《學會積極歸因》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