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魔芋高效栽培技術_第1頁
漢中魔芋高效栽培技術_第2頁
漢中魔芋高效栽培技術_第3頁
漢中魔芋高效栽培技術_第4頁
漢中魔芋高效栽培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漢中魔芋高效栽培技術“一株魔芋十斤糧,五畝魔芋住樓房”,“一不淘,二不曬,大的小的都 可賣”,“種時閑,收時閑,不慌不忙賺大錢”。魔芋以其用途廣泛,銷路看好 而成為農(nóng)村增收致富的朝陽產(chǎn)業(yè)。1種芋精選“魔芋產(chǎn)業(yè)大發(fā)展,保護種子是關鍵”。1.1 適時收獲一般在魔芋正常倒苗后 710天 (霜降后 7天左右 搶晴天挖收,收挖前將魔 芋葉柄等地上部分和其它雜草收集起來, 集中燒毀或用石灰水浸泡后作其他作物 的堆肥,以消滅病源。收挖時,細挖輕放,防止挖爛碰傷。一般上午 8點到下午 3點前挖收, 3點以后, 分選分裝,一般 0.5Kg 以上出售商品芋, 0.5Kg 以下的小 球莖及芋鞭一定要筐裝,輕腳細手,

2、注意保護種皮,留作明年種芋。1.2 種子要 “ 一曬二選三消毒 ”先進行第一次種芋精選,將收獲的種芋進行預先處理, 0.5Kg 以下的及一、 二年生小球莖要晾曬 1015天,鞭芋晾曬 58天,用紫外線殺死病菌,促進傷 口愈合,達到表皮有柔軟感,失水 15%左右。選無病無傷經(jīng)風干傷口完好充實、 有沉重感、表面光滑、形狀圓形或高圓形、主芽粗壯、芽窩淺、臍小或不明顯的 做種芋。對病害較輕者,可用不帶水的干凈的利刀削去病斑,裹上粉衣,同樣分 開種植。這樣的種芋,第二年不再作種芋了。1.3種芋消毒將精選的種芋進行必要的藥劑處理。 浸種要選晴天進行, 無病種芋不能與帶 病種芋混浸,已浸過的藥液不能多次重復

3、使用,以免病菌交叉感染。介紹幾種簡 單配方:(1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倍液+72%農(nóng)用鏈霉素 1500倍液浸種 30分鐘。(2 20%迪凈粉劑 800倍液+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浸種 30分鐘。(3殺菌靈 3200倍液+72%農(nóng)用鏈霉素 1500倍液浸種 30分鐘。(4 1%硫酸銅水溶液浸種 520分鐘(視種芋大小而定 。(5 20%生石灰乳液浸種 30分鐘。為了確保滅菌徹底,可在浸種后趁濕裹 上粉衣,晾干后貯藏(粉衣配方:80%草木灰, 19%石灰粉, 1%多菌靈或甲基托 布津混合均勻即可 。2種芋貯藏2.1 架貯為了降低貯藏期間的病害發(fā)生、便于管理,改過去的隨意堆貯為架貯。

4、可用 木料或竹子做成貯藏架,由上至下分成若干層,每層間隔 3050cm ,最下層不 貯藏,每層放上下兩層種芋,較小的種芋可適當增加厚度。貯藏室溫度應控制在 510,相對濕度保持 73%左右,要經(jīng)常檢查,及時撿出爛芋,并撒上石灰或 消毒粉,以防浸染。種芋數(shù)量少的農(nóng)戶,可堆放在木樓或竹樓上,但不可太厚, 注意防止凍傷, 也可窖貯, 還可以用干燥松針或干土面子貯藏于沒有硬化的干燥 室內(nèi)。2.2河沙堆藏在室內(nèi)地上鋪一層河沙,放一層球莖或根狀莖,以 34層為宜,上面和四 周用干稻草覆蓋保溫。2.3懸掛貯藏用籮筐墊谷殼,裝種芋,每層間及上面均蓋谷殼,懸掛煙囪旁保溫。應注意 留一定距離,以防溫度高,灼傷種芋

5、或使球莖失水過度,影響萌芽。2.4 樓板堆藏在農(nóng)戶灶房內(nèi)的竹樓或木樓板上,先放谷殼,再堆一層種芋,加一層谷殼, 共堆放 34層。2.5宿地越冬保種在冬季有霜凍、土溫在 0以上、不種冬作的地方、在未發(fā)生病害、準備留 種的地塊上,待植株自然倒苗以后,立即用稻草、麥草或玉米桿加茅草、樹葉等 能保溫的材料覆蓋土面,加蓋干細土一層,厚度依低溫程度為 1020cm ,最上覆蓋地膜。海拔 700m 地帶只需將魔芋種植畦培土起壟即可,海拔 900m 地帶在 培土起壟后再蓋玉米桿,海拔 1100m 地帶除培土起壟,還必須加蓋地膜。這種 宿地越冬保種方法是近年來芋農(nóng)通過實踐摸索出來的簡單易行的保種方法, 它的 最

6、大優(yōu)點是不挖收、搬運種芋、不造成受傷,只要能掌握好覆蓋厚度,達到保溫 要求,即是一種農(nóng)戶保種的好方法。2.6室外堆藏在冬季無凍害的地方,選地勢高燥、土壤疏松、排水流暢、背風向陽的地 方,先在地面墊玉米或高梁桿,擺放種芋一層,撒疏松干燥泥土掩蓋,再放一層 種芋,如此重復堆放幾層,最后撒上輕松干土后,用薄膜封嚴保溫,周圍挖排水 溝讓降水暢流,晴天敞開薄膜通氣,雨天蓋嚴薄膜防進水。春暖后,加強通風換 氣。2.7地窖保溫貯藏在土層堅硬的山坡挖建地窖, 其容量為貯藏量的 2倍, 種芋入窖前必須密閉 窖門。用福爾馬林加入高錳酸鉀,混合后,進行自然薰蒸消毒 24小時,或用 稻草、茅草加硫磺將地窖熏蒸一遍,密

7、閉窖門 3天。冬季低溫期間緊閉窖門,但 門上應留一通氣孔。春季氣溫回升后,要早開窖門通風換氣,加強檢查,及時剔 除爛芋,并在爛芋部位撒石灰、草木灰消毒。3選地魔芋喜溫暖、怕高溫;喜散光、怕強光;喜陰濕、怕水浸;喜沙壤、怕黃泥; 喜鉀肥、怕氮肥。根據(jù)魔芋的生長特性,應選擇以下條件的地塊種植魔芋: 3.1選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不積水、富含有機質(zhì)、疏松透氣性良 好、保水保肥力強的微酸田土。3.2 根據(jù)魔芋喜陰怕曬的特點,應首選有樹木遮蔭、半陰半陽,早陽山地, 日照在 810小時的地塊。3.3 選前作是禾本科作物的地塊,忌前作是茄子、辣椒、西紅柿、馬鈴薯、 白菜、蘿卜、煙葉、生姜、魔芋連作地和

8、風口地。3.4深翻凍土,冬前選好的地塊深翻 30cm 以上,殺滅病菌,熟化土壤。開春對土地進行第二次深翻,整細耙平,做到深、碎、細、平、松、深淺一致、無 雜質(zhì),并同時均勻施入生石灰消毒。4播種4.1 播期魔芋播期的早遲直接影響到生長期的長短和產(chǎn)量的高低。 溫度是決定播期的 主要因素。 魔芋主芽萌動的溫度在 10以上, 海拔 900m 以上的地區(qū)可在 3月下 旬至 4月上旬播種,從坡向上看陽坡偏早,陰坡稍遲,海拔 700m 以上地區(qū)可以 在立冬前播種覆草,可提早 20天出苗,可謂“年前栽,年后栽,種子不在屋里 呆”,選準播期是最重要的。4.2播種密度魔芋種植密度為“排六退四”,即行距為種芋橫莖的

9、 6倍,株距為種芋橫 莖的 4倍,這樣的距離魔芋生長時,根系分布合理,有 1/3葉片交叉相互遮蔭, 還可保持土壤疏松和抑制雜草生長。種植密度一般為:種芋 50g 以下,株距 1520cm ,行距 2025cm ,畝栽 55007500株; 種芋 50100g ,株距 30cm ,行距 45cm ,畝栽 45005000株;種芋 100200g ,株距 35cm ,行距 55cm ,畝栽 28003800株;種芋 200400g 以上,株距 4045cm ,行距 5560cm ,畝栽 16002800株。實行畦壟栽培。平地、緩坡地采用單行單壟栽培,坡度較大排水好的地塊實 行雙行寬壟栽培。擺種時主

10、芽向上 45度角斜放,播后覆土 1015cm 。4.3播種深度以收種芋為目的的略深,以收商品芋為目的的略淺。種芋大的略深,種芋小 的略淺。魔芋種植深度一般為 1525 cm,土質(zhì)偏粘和陰坡地可適當淺些。 4.4種植方式傳統(tǒng)的平地種植法不利于排水、透氣、增溫和球莖膨大,產(chǎn)量低、病害重。 而壟作能提高地溫、提高出苗率、增厚土層、增強透氣、排水良好,有利于球莖 膨大、抗病高產(chǎn),因此,魔芋種植應推廣壟作制。起壟規(guī)格可根據(jù)種芋大小及種植模式進行單行起壟或雙行起壟。帶型:海拔 700m 以下采用寬度為 1.51.8m 的帶型, 即 24行魔芋間套 2行玉米; 海拔 700m 以上采用寬度為 2.0m 的帶

11、型,即 36行魔芋間套 2行玉米,海拔 1200m 以上可凈作栽培。與玉米套作時應注意專壟栽培,光照較強的 平壩可一行玉米一行魔芋,還可以雙行玉米套一行魔芋。對土層較薄的地塊, 土質(zhì)較粘的平地以及經(jīng)濟林下, 栽種魔芋時不便起壟的, 可起土堆以增厚土層,便于操作,土堆高 2533cm ,大小視具體情況而定。 4.5 魔芋立體種植魔芋屬陰性植物,喜散光、弱光、怕強光長時照射。漢中市內(nèi)各縣一般海拔 較低, 日光強且照射時間長, 平壩地區(qū), 日照長達 14小時之久, 超正常日照 4 5小時,遠遠超過了魔芋需要的光飽和點,嚴重影響魔芋的正常生長,易導致病 害加重發(fā)生。 為營造適合魔芋生長的環(huán)境, 必須為

12、魔芋遮蔭 6080%。 魔芋與經(jīng) 濟林、玉米等套作是互惠互利的最佳組合。玉米套魔芋:無果樹等遮蔭地種植魔芋,宜與玉米、高粱等禾本科高桿作物 套作,借高桿作物遮蔭,注意把握套作物的播期,要達到三伏天、伏旱天能為魔 芋遮蔭。遮蔭度應視此魔芋地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而定。玉米高粱應選植株高大,抗風 能力強的品種進行套種。4.6施肥魔芋喜肥怕瘦,特別好鉀,在施肥上應做到“三結合,三為主”,即有機肥 與無機肥相結合,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相結合,以鉀為主,底肥與適量追肥相 結合, 以底肥為主。 一般應做到 1Kg 魔芋 1Kg 農(nóng)家肥的比例, 硫酸鉀型復合肥 1 1.5Kg 。底肥占 80%,追肥要“早、巧、少”,

13、忌施未腐熟的有機肥,新鮮雞鴨 鵝糞和含氯化肥。有機肥量多或腐熟不徹底的,可開 1520 cm深的溝,將有機 肥施于溝底,在有機肥上撒施化肥,覆土 3cm ,再擺放芋種,種芋頂芽向東傾斜 45度, 然后覆土起壟, 有機肥中等的且腐熟度好, 可開 15cm 左右的溝, 播種時, 頂芽向東,在種芋中間點施有機肥和化肥,肥料不能接觸種芋,然后覆土起壟。 4.7地膜覆蓋地膜覆蓋能增溫保水,提早 810 天出苗,提高出苗率, 提高產(chǎn)量。播種后, 用乙草胺封閉地面, 再按壟覆膜, 可保芋園不生雜草。 注意薄膜四周用細土封嚴, 以防漏氣跑水。 5 日常田間管理 5.1 除草 魔芋播后一月開始萌芽出土,應抓住時

14、機,進行芽前除草,用克無蹤水劑或 草甘磷及時殺滅雜草,同時進行淺中耕,破除土表板結層,以后結合中耕培土, 進行人工除草,注意不要太遲,不要損傷芋苗,一般 7 月 1 日后不再除草。 5.2 中耕追肥培土 芋苗齊后,封行前進行中耕,結合中耕進行第一次追肥。根據(jù)苗情追施稀肥 提苗,然后培土增壟 710cm。 5.3 地表覆蓋 地表覆蓋可保土,保護土壤結構,增進肥力,保護根群不外露,調(diào)溫保濕, 抗病豐產(chǎn)。覆蓋可用麥草、稻草、雜草和落葉。所有覆蓋物都要曬過或藥劑消毒 后才能使用,否則會加重病害發(fā)生。地表覆蓋培土后進行,也可施足底肥播種時 一并蓋好,覆蓋要均勻,厚度 37cm。 6 病蟲害防治 6.1

15、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魔芋病害種類多,種群復雜,多造成復合感染,特別是軟腐病已成為一些地 區(qū)毀滅性病害,所以,必須將病源菌消滅在萌芽之中。魔芋的防病,要以預防為 主, 不能等到發(fā)病后再治, 除了進行土壤消毒, 選無病種芋, 從魔芋展葉開始 (一 般 6 月中旬到 7 月初) ,每隔 710 天噴藥一次,直到 9 月中旬才能停藥。在藥 劑選用上,注意選用一藥多用、高效低毒、輪換使用的原則。農(nóng)藥單一連續(xù)使用, 使病害產(chǎn)生抗藥性,降低藥效。 一般可選下列藥劑交替使用: (1)多菌靈 3200 倍液。 (2)72%農(nóng)用鏈霉素 1500 倍液75%百菌清 600 倍液噴霧。 (3)迪凈 800 倍液井岡霉素

16、或代森錳鋅。 (4)碧秀丹 1000 倍液72%農(nóng)用鏈霉素 1500 倍液。 (5)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或多菌靈 500 倍液。 (6)可殺得 800 倍液退菌特 800 倍液。 還有生石灰乳液、石硫合劑經(jīng)稀釋后,龍克菌也有一定效果。若發(fā)現(xiàn)蟲害可 用殺蟲草 800 倍液或晶體敵百蟲 800 倍即可。從 7 月中旬起,結合病蟲害防治進 行葉面追肥 3 次。追肥的關鍵時期為魔芋分叉散盤前,約 7 月上旬,結合中耕培 土, 先在兩行魔芋之間開一小溝或四窩魔芋中間挖一小窩將充分腐熱的優(yōu)質(zhì)堆肥 或人畜水糞加入硫酸鉀 2.55Kg 拌勻后均施在溝窩中,也可單施硫酸鉀 5 7.5Kg。施肥后再進行培土覆

17、蓋,注意不要讓魔芋葉片接觸肥料。 日常做好清園防漬。清除芋園雜草雜物,用火燒之,理通芋園的圍溝、橫溝、 腰溝,做到雨后地中無積水,整個芋園潔凈,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立即挖出,帶出園 外燒毀或深埋。對病穴撒上石灰或消毒粉,蹋實,對周圍植株噴藥預防。 6.2 軟腐病癥狀及防治技術 軟腐病癥狀: 在魔芋生長期間引起倒苗,貯藏期或播種后球莖腐爛。被侵染的球莖,最先 出現(xiàn)不定形水浸狀、暗褐色的病斑,逐漸向球莖內(nèi)部擴展,使白色組織變成灰白 色至黃褐色濕腐狀,有大量菌液流出,惡臭味,最后球莖變成黑色干腐的海綿狀 物。葉上發(fā)病時,初生不規(guī)則、暗綠色水浸狀病斑,擴大后小葉黃化,蔓延到主 葉柄,在一側(cè)形成條狀病斑,凹陷

18、成槽溝狀,溢出膿液,散發(fā)臭味,組織軟腐, 引起倒苗,還可傳到地下球莖發(fā)病。呈孔洞狀腐爛,內(nèi)部組織呈粘稠糊狀,直至 全部腐爛。 軟腐病防治技術: (1)抓好種芋消毒。在播種前曬種后,采用適宜的藥劑進行拌種或藥劑浸 種。拌種可用草木灰:石灰:硫磺粉(50:50:2) 。藥劑浸種,可用 72%農(nóng)用硫 酸鏈霉素(瓶裝)2500 倍液、25%猛克菌 1000 倍液、龍克菌 1000 倍液浸種 1 小時,或冠菌清 1000 倍液、可殺得 1000 倍液、綠亨殺菌王 1000 倍液、芋腐靈 1000 倍液浸種 30 分鐘,或禾益二號、5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浸種 10 分鐘, 然后撈出晾干。 (2) 適時施藥保護。 在田間出現(xiàn)軟腐病株后, 立即進行藥劑防治。 可用 72% 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瓶裝) 、25%猛克菌、龍克菌、冠菌清、可殺得、綠亨殺菌王、 芋腐靈等,進行灌根或拌土根施或噴霧,防治魔芋軟腐病。一般每隔 710 天施 藥一次,連續(xù)多次施用。 6.3 白絹病癥狀及防治技術: 白絹病癥狀: 常在主葉柄齊地面處發(fā)病,病株葉片變黃,柄基部呈淡紅色濕腐軟化狀而致 倒伏。病部外面環(huán)繞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