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目錄前言2第一章項目建設的意義和必要性4第一節(jié)項目建設的意義4第二節(jié)項目建設的必要性5第三節(jié)項目建設的可行性6第二章技術來源工藝特點技術關鍵及對煤礦安全及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和作用11第一節(jié)技術來源及工藝特點11第二節(jié)技術關鍵及對煤礦安全、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和作用15第三章建設方案地點規(guī)模17第四章設備選型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20第五章外部配套條件落實情況及原材料供應23第一節(jié)外部配套條件落實情況23第二節(jié)煤炭運銷和經濟效率24第六章環(huán)境保護安全生產生產技術標準26第一節(jié)環(huán)境保護
2、26第二節(jié)安全生產26第七章建設工期和進度安排32第八章組織機構及項目實施管理33第九章項目承擔單位35第十章投資估算資金籌措及流動資金36第十一章項目財務效益分析與評價37第十二章項目的風險分析39第十三章社會綜合效益分析40- 1 -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前言某縣某鄉(xiāng)某煤礦是為9 萬噸 /年的技改礦井,根據國家有關煤礦方面政策規(guī)定,本礦已經驗收并通過,已持有“五證一照”,進入生產階段。某縣某鄉(xiāng)某煤礦位于某省某縣城東北,平距約 13km。礦區(qū)地理坐標為:東經 107°5912 108°0003,北緯 25°273425°2815;礦區(qū)
3、面積 1.2244km2,開采標高由 +780m 至+675m 標高,礦山有 5km 簡易公路與某至茂蘭的鄉(xiāng)道相通,交通較為方便。一、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1、黔經貿能源 2004461 號文 “關于某省煤礦安全專項技改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2、黔經貿能源 200619 號“關于抓好 2007 年省屬煤礦安全專項技改資金項目申報等工作的通知 ”;3、某州工信煤發(fā) 20126 號 “某州工業(yè)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申報煤礦技術改造補助資金項目的通知” ;4、煤炭工業(yè)小型礦井設計規(guī)范 ;5、企業(yè)提供的相關生產及地質資料。二、項目提出的理由為適應新的產業(yè)政策, 推廣采煤新工藝新設備, 提高礦井安全裝備
4、,礦井擬淘汰目前使用工字鋼支護,選用先進的錨網支護,加大礦井井巷的支護管理力度。同時根據煤層傾角只有7°,擬將走向長壁2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采煤方法調整為傾斜長壁采煤方法。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對煤炭資源需求的增大, 煤礦開采及建設速度的加快,也暴露出部分煤礦業(yè)主只安全投入和技術投入的不足, 從而帶來了一系列安全事故。某省煤炭資源豐富。 隨著國家的產業(yè)政策、 資源保護和環(huán)保政策的日益嚴格以及西部大開發(fā)的戰(zhàn)略實施, 煤炭供需形式正在轉變, 省內外煤炭需求量不斷加大,市場較為廣闊。某縣某鄉(xiāng)某煤礦是為 9 萬噸 /年的技改礦井,根據國家有關煤礦方面政策規(guī)定,本礦已經驗收并通
5、過,已持有“五證一照” ,進入生產階段。進行支護及采煤方法改革已具備條件。本報告認為, 礦井進行支護改革, 井下巷道采用錨網支護替代工字鋼支護、工作面采用采用單體液壓支柱是切實搞好礦井頂板安全的有效措施,符合當前安全生的需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根據煤層賦存條件,采用傾斜長壁采煤法,更利于礦井安生產。三、項目技術經濟指標根據設備生產廠家報價并結合產品市場價格, 估算項目總投資為 56.12 萬元。3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一章項目建設的意義和必要性第一節(jié)項目建設的意義某以 “江南煤海 ”著稱,全省煤炭資源遠景儲量 2410 億噸,保有儲量為 498 億噸,是江南 12 個
6、省區(qū)的總和,居全國第 5 位,具有儲量大、煤種全、埋藏淺、分布組合好的特點,煤層中還蘊藏有豐富的可供開發(fā)煤層氣。某磷、煤、鋁等礦產資源豐富,以電力為依托發(fā)展優(yōu)勢原材料產業(yè)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然而,隨著新建火電機組大量投產,某煤炭產量的增長未使省內電煤供應緊張局面得到緩解。2006 年電煤供應最緊張時,全省火力發(fā)電停機和減出力機組超過200 萬千瓦,其中某金無集團公司因缺煤全年少發(fā)電達47.3 億 kWh。據某省經貿委提供的消息,今年某省電煤需求量約4500 萬噸。在全省煤炭產需銜接會上,有關部門對省內電廠發(fā)電 5500h(機組設計利用小時數)以內的電煤需求量 3597 萬噸已下達了指導計劃。此
7、外, 5500h 外的 800 多萬噸發(fā)電用煤基本沒有落實。預測某省煤炭消費情況見表1-1。4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表 1-1某省分行業(yè)煤炭消費現狀及預測表單位:萬 t1999 年2010 年2015 年煤炭消費量4429.16原煤洗煤焦炭845091503812.14120.56193.951、電力行業(yè)1034.79545060502、建材行業(yè)578.607007503、治金行業(yè)203.1427.69132.535506004、化工行業(yè)227.1192.4155.886507505、城鄉(xiāng)生活用煤1040.89004003006、其他685.610.465.547007007
8、、損失量42某州地區(qū)煤炭資源較差。隨著國家的產業(yè)政策、資源保護和環(huán)保政策的日益嚴格以及西部大開發(fā)的戰(zhàn)略實施,省內外煤炭需求量不斷加大,市場前景較為廣闊。近年來,頂板災害事故頻發(fā),廣東及河南發(fā)生的礦井水災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因此迫切需要進行支護改革及依據礦井實際進行采煤方法改革。為了確保礦井安全生產,2003 年開始,省政府每年撥付2000 萬元引導資金、地方政府配套相應資金,專門用于煤礦安全技術改造。今年某省在深化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中,繼續(xù)切實加強安全投入,提高煤礦安全裝備水平,增強礦井抗災能力,減少或杜絕礦井災害。第二節(jié)項目建設的必要性1、目前礦井采用的是工字鋼支護,支護方式較為落后,安全
9、狀況5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不佳,迫切需要改變支護方式。使用工字鋼進行支護為被動支護,只有當巷道圍巖產生變形后,才能提供(產生)初撐力,但此時,巷道圍巖已經遭到破壞,而支護受自身強度限制, 所能提供的支撐力有限, 同時工字鋼支護具有易腐蝕、不能阻止或防止圍巖風化的缺點。因此,在使用工字鋼支護的過程中,難免有頂板事故的發(fā)生。 2005 年某省煤礦各類事故中,頂板事故發(fā)生的比例為 55.28%,因頂板死亡的人數占 39.6%。說明頂板事故仍然是煤礦安全生產的主要隱患。 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和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安監(jiān)總煤行 (2007)216 號文 “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國家煤礦
10、安監(jiān)局關于在小煤礦推行專用回風井、 壁式采煤方法和支護方式改革的通知 ”,新開工的資源整合礦井的采煤工作面禁止采用木支護,小煤礦應當積極推行支護方式改革, 采煤工作面應采用單體液壓支柱、懸移頂梁液壓支架或綜采液壓支架等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較高的支護。2、采用傾斜長壁采煤法,俯斜開采,工作面瓦斯全部進入采空區(qū),更利于工作面瓦斯治理,減少瓦斯超限事故的發(fā)生。第三節(jié)項目建設的可行性一、礦井地理位置某縣某鄉(xiāng)某煤礦位于某省某縣城東北,平距約13km,屬集體企業(yè),隸屬某縣煤炭工業(yè)局管轄。礦區(qū)地理坐標為:東經 107°59 12 108°0003,北緯 25°2734 25°
11、;2815;礦區(qū)面積 1.2244km2,開采深度由 +780m 至+675m 標高,礦山有 5km 簡易公6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路與某至茂蘭的鄉(xiāng)道相通,交通較為方便。二、地形地貌礦區(qū)地形四周高,中間低,礦區(qū)位于向斜西翼中部的水公井田,為一個傾向 SE 的單斜地層,傾向100°-130°,傾角 8°-13°。井田內為切割侵蝕地形, 中山地貌,地勢起伏較大,井田內多溝谷切割,最高標高 +915m,最低標高 +775m,相對高差 140m。三、地質及煤層特征一、地質特征及煤層特征1、地質構造及煤層( 1)地層礦區(qū)出露地層為石炭系上統黃龍組
12、(C2h)、大埔組( C2d)及下統大塘組羅城段( C1d3),根據相鄰礦區(qū)地質資料,其礦區(qū)地層由老至新分述如下:黃龍組( C2h):下部為淺灰灰白色中厚厚層細晶灰?guī)r,含燧石結核,夾數層白云巖。厚度約 350420m。大埔組( C2d):上部為灰白色、灰白色厚層中粗晶白云巖,質純,微帶紅色, 層理不清。下部為深灰色中厚層細晶至中晶白云巖夾少量灰?guī)r或白云質灰?guī)r。厚約230330m。羅城段( C1d3):上部為灰、淺灰色薄中厚層狀細晶灰?guī)r,夾少量泥灰?guī)r、紫色泥巖及鈣質粉砂巖等, 頂部夾數層白云巖或白云灰?guī)r。下部為灰色、 淺灰色中厚厚層狀細晶灰?guī)r,底部夾少量鈣質砂巖或石英砂巖。厚約78125m。寺門
13、段( C1d2):上部以泥巖、砂巖為主,夾鈣質泥巖、泥灰?guī)r,夾薄煤 12 層,厚 0.020.20m;中部為淺灰深灰色砂巖、石英砂巖、砂質泥巖,夾薄煤 29 層,厚 0.020.37m;下部為灰黑色泥巖、砂質泥巖、與灰色砂巖、石英砂巖互層,其中砂巖或石英砂巖含量下7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部較上部多,北部較南部多,夾煤層煤線 79 層,可采煤 I 、II 煤位于本層下部, I 煤厚 00.83m,大多在 0.350.60m 之間;II 煤厚 01.6m,一般厚 1m,且向南分叉尖滅。地層厚度自北往南逐漸增厚。厚約 65330m。黃金段( C1d1 ):為深灰、灰黑色灰?guī)r及及鈣質
14、泥巖組成,頂部夾少量泥質砂巖,夾煤線 35 層。厚約 60 100m。( 2)構造茂蘭煤田為一個NNE 向、向 SW 傾向的開闊向斜構造。礦山位于向斜西翼中部的水公井田,為一個傾向SE 的單斜地層,傾向100° 130°,傾角 8° 13°。褶皺不發(fā)育,但斷裂構造較發(fā)育,較大的斷層如分別位于礦山東西兩側的F514 、F516 正斷層,均呈 NNE向。 F514 傾向西,傾角56° 76°,長 6.6km,破碎帶寬達7m,落差數十米,對煤層破壞性大。F516 傾向南東,傾角 55° 77°,長度大于 10km,落差大
15、于 100m。由于 F514 和 F516 的作用,使該礦山形成一個地塹,地層和煤層向南傾。煤層標高自655m775m。另有東西向斷層 F551 ,構成礦山北界。礦界內次級小斷層以 NNE 向和 NW 向正斷層為主,傾角較陡,落差一般在 10m 之內。本礦地質構造屬簡單類型。( 3)煤層礦區(qū)內主要煤層產于寺門段( C1d2 )下部,共夾煤層煤線 79層, I 、II 煤層位于該層下部,該層厚 65330m,煤層結構特征如下:煤:上距 II 煤 711m,在 107 勘探線以北厚 0.530.7m,個別達 0.83m 或 0.5m,往南變薄,小于 0.5m 而不可采。頂板一般為細粉砂巖、底板為粉
16、砂巖。煤:礦山主要可采煤層, 全層可采,最大厚度 1.6m,一般 0.84m 左右。頂板為砂巖或泥質砂巖,直接頂常有薄層泥巖;底板為泥巖或8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泥巖夾砂巖、泥質砂巖。煤層結構四、開采技術條件1、開采技術條件1)煤層特征主采煤層煤層傾角平均7°,屬緩傾斜煤層, 賦存較穩(wěn)定, 結構較簡單,煤層厚度0.84m 為薄煤層。2)煤層頂底板礦區(qū)內煤層頂板為砂巖或泥質砂巖, 直接頂常有薄層泥巖; 底板為泥巖或泥巖夾砂巖、泥質砂巖。頂底板條件一般,底板條件較差。局部砂巖裂隙發(fā)育, 故應加強頂板管理和支護以及防止底板遇水產生底鼓。3)瓦斯根據某省煤炭管理局文件對某州
17、煤礦2005 年度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為高瓦斯礦井。 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為1.48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為 23.68m3/t,絕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為0.36m3/min ,相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為 5.76m3/t。根據煤礦安全規(guī)程(2011)規(guī)定,確定某煤礦為高瓦斯礦井。生產過程中必須加強通風管理和瓦斯治理工作,堅持一年一度的礦井瓦斯等級鑒定工作, 防止發(fā)生瓦斯爆炸事故及有毒氣體的危害。隨著開采深度的加大,煤層瓦斯涌出量也相應增大,易形成瓦斯積聚,必須嚴加防范。根椐某省監(jiān)局黔安監(jiān)管辦字2007345 號文關于加強煤礦建設項目煤與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見,礦井所屬礦區(qū)某縣屬突出礦區(qū),該礦所采的II
18、 煤層已作煤與瓦斯突出鑒定,鑒定結果為II 煤層+675m(礦井最低開采標高)標高以上沒有突出危險。本設計要求礦井在開采過程中應加強通風及瓦斯檢測記錄,防止局部瓦斯積聚,進入深層開采后,必須關注瓦斯涌出情況,根據情況9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采取措施。礦井在建設及生產期間必須進行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的測定,并定期進行瓦斯等級鑒定。4)煤塵爆炸性根據某省煤田地質局實驗室2004 年 11 月鑒定報告,煤煤塵有爆炸性。本設計按有煤塵爆炸性進行設計。5)煤層自燃傾向性根據某省煤田地質局實驗室2004 年 11月鑒定報告,煤屬一類,容易自燃煤層。本設計按有煤層自燃傾向性(一類自燃煤層)
19、進行設計。6)地溫本井田屬地溫正常區(qū),無熱害影響。五、系統概述礦井設計采用斜井開拓,分列式通風,壁式采煤法,回采工作面為單體液壓支柱支護, 工作面運輸巷和回風巷煤層巷道采用金屬工字鋼支護。礦井涌水為機械抽排。設計布置傾向長壁工作面,后退式回采,沿傾向推進,工作面采用 DZ12-25/80 型單體液壓支柱和 HDJA 1000型金屬鉸接頂梁支護。支柱排距為 1m,柱距為 1m,“四、五 ”排控頂,最大控頂距 5.2m,最小控頂距 4.2m,全部跨落法管理頂板。掘進工作面采用炮掘工藝,人工裝車,錨網(或錨噴)支護。六、項目建設可行性根據以上情況,礦井資源儲量、開采技術條件及回采工作面支護方式等情況
20、均有一定程度的體現,為利于礦井安全生產,某煤礦采煤方法及改革支護方式項目是可行的。10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二章技術來源工藝特點技術關鍵及對煤礦安全及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第一節(jié)技術來源及工藝特點按煤炭工業(yè)小型煤礦設計規(guī)定 ,近水平薄及中厚煤層,一般采用傾斜長壁式采煤方法, 根據該礦的煤層賦存條件, 為近水平緩傾斜薄煤層,采用傾斜長壁采煤方法。礦區(qū)內開采煤層頂板穩(wěn)定性一般, 井下巷道采用錨網支護、 工作面使用單體液壓支柱進行支護。 目前錨網支護使用廣泛, 技術成熟可靠,可有效改善井下頂板安全狀況及節(jié)約大量支維護費用。二、工藝特點(一) 礦井支護改革主要工藝特點1、回采工作
21、面支護回采工作面的支護工藝經歷了重大的技術革命,從木支柱、摩擦支柱、單體液壓支柱到液壓支架;在煤礦頂板管理技術上,有傳統的密集支柱、堆柱、叢柱、切頂支柱,發(fā)展到分段密集、切頂;在堅硬頂板工作面采用液壓切頂支柱,在采場端頭支護上采用工字鋼、T 型鋼等支護方法,所有這些支護改革都有利地促進了煤礦回采工作面單產的提高,安全狀況的好轉。單體液壓支柱有外注式和內注式兩種方式,由于內注式操作時,初撐力不穩(wěn)定, 目前大多采用外注式單體液壓支柱。單體液壓支柱的選擇需依據支柱在開采煤層時需要達到的最大、最小高度和頂板壓力11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來確定?;夭晒ぷ髅娴闹ёo工藝形式如下:(1) 最
22、大控頂距時 (圖中單位為 mm)200煤厚300100010001000700(2) 最小控頂距時 (圖中單位為 mm)200煤厚300100010007002、巷道支護(1)巷道的支護方式礦井井下主要大道均采用錨網支護,其支護工藝見下圖12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 采面運輸、回風巷的支護方式礦井采面運輸、 回風巷支護均采用礦用工字鋼支護,其支護工藝見下圖13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二)傾斜長壁采煤法的工藝特點目前我國對近水平傾斜煤層主要采用走向長壁和傾斜長壁兩種采煤方法。走向長壁采煤法應用更為普遍,開采技術也更成熟,其優(yōu)點是對煤層傾角的適應范圍寬;工作
23、面采、裝、運、支等工序便于14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管理;綜采設備穩(wěn)定性好、優(yōu)勢易于發(fā)揮。因此,被廣泛得以應用。走向長壁采煤法優(yōu)點是采區(qū)生產系統較簡單、 準備工期短、工程量省。在條件適宜的煤層中應優(yōu)先采用傾斜長壁采煤法。但從大同、兗州、雞西、淮南等 24 個礦區(qū)、 100 多個礦井應用情況及經驗看,傾斜長壁采煤方法僅適宜于煤層傾角小于或等于 12°的煤層中使用;對于傾角大于 12°以上的煤層, 隨著煤層傾角的增大, 綜采設備穩(wěn)定性變差,尤其是俯斜開采時采煤機割煤效果差,系統故障率高,可靠性下降,開采尚存在一些問題;工作面采、裝、運、支、排水等管理困難。從目
24、前國內開采技術水平及經驗看,對于傾角大于 12°的煤層暫不宜推廣應用傾斜長壁采煤法。本礦煤層傾角 7°,為近水平煤層, 由于礦井實際開采過程中, 井下涌水量不大, 并且礦井工作面均采用俯斜開采有利于瓦斯管理。 故采用傾斜長壁采煤方法是可靠的,安全上也是可靠的。第二節(jié)技術關鍵及對煤礦安全、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礦井技術力量較強, 多數技術工人經過專門的培訓,對機電設備使用、維護比較熟悉。并有專職的機電設備技術人才,對保證使用單體液壓支柱控制頂板、 使用錨網技術及使用鉆機奠定了基礎。那么對使用單體液壓支柱和錨網技術本身的技術關鍵在于使用者熟練掌握單體液壓支柱和鉆機的的性能、
25、特點,并能遵守煤礦頂板管理及探放水的相關措施。隨著國家的產業(yè)政策、資源保護、環(huán)保等相關要求的不斷完善,15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 對煤礦生產能力較小且支護等安全投入較低的礦井執(zhí)行淘汰制。特別是在2011 年某省煤礦事故中,頂板事故占 55.28%,為煤礦的主要事故隱患。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開采強度的增大,礦壓顯現越來越強,瓦斯管理也越來越嚴。頂板管理和瓦斯管理對于礦井安全生產愈發(fā)重要,推廣使用單體液壓支柱及錨網巷道支護,可大大減少煤礦在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金屬木支護而造成巷道維護費增大, 有利用節(jié)能政策的要求, 且也能大大改善采煤工作面安全狀況,推動礦
26、井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在當前形勢下,礦井進行采煤方法支護方式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意義。16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三章建設方案地點規(guī)模(一)礦井建設規(guī)模1 礦區(qū)范圍根椐某省煤炭管理局、 某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某省經濟貿易委員會、某省國土資源廳、某省安全監(jiān)察局、某省環(huán)保局聯合下發(fā)的 “關于畢節(jié)地區(qū)八縣 ( 市) 煤礦整合、調整布局方案的請示” (黔煤呈 200629 號)和采礦許可證(證號: 5200000721874),礦區(qū)范圍東經 107°5912 108°0003,北緯 25°2734 25°2815,由 9 個拐點坐標圈定,準采標
27、高為+780+675m,礦區(qū)面積 1.2244km2,范圍拐點坐標見表 31拐點號橫坐標( x)縱坐標( Y)128182853649965022818135365001003281720036499975428170003649876052817370364986806281792036498850728179203649928582818065364992859281806536499640開采標高: +780 +675m面積: 1.2244km 22 可采儲量可采儲量匯總表煤層 資源/儲累 計 資采出及保有儲設計利用采 區(qū) 回源 /儲量儲 量 (煤柱損失采可采儲量量(萬噸 )萬率編號量類
28、型(萬噸)損失量噸 )(萬噸 )(萬噸)( %)煤122b133.79.6124.1124.127.888581.96層( 3)產品方案礦區(qū)內所采煤層為低灰、中高硫、特高熱值的無煙煤。本井田煤17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層為無煙煤,可用于動力用煤,化工及民用煤。煤矸石可考慮作低溫燒制磚。4、礦床開采( 1)開采順序礦井只開采一層煤,此項無。( 2)采煤方法的確定煤層平均厚 0.84m,傾角平均 7°,采用傾斜長壁采煤方法,工作面長度 90m,年推進度 841m。工作面支護及頂板管理工作面用 DZ12-25/80 型單體液壓支柱和HDJA1000 型金屬鉸接頂梁支護。支
29、柱排距為1m,柱距為 1m,“四、五”排控頂,最大控頂距 5.2m,最小控頂距 4.2m,全部陷落法管理頂板。采煤工作面機械配置及運輸方式采煤工作面采用炮采落煤, 刮板運輸機運煤, 工作面運輸巷采用刮板運輸機運輸?;夭晒ぷ髅嬷饕O備配備詳見表3-4;18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表 3-4回采工作面主要設備配備表1(3)建設方案、地點和規(guī)模本礦井年生產能力為 9 萬 t/ 年,本次建設方案為采煤方法與支護改革可行性研究,建設地點位于某縣某鄉(xiāng)某煤礦井下。19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四章設備選型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一、支護設備選型(一) 回采工作面所需液壓支柱計算1、
30、支護選型及支護密度計算工作面選用 DZ12-25/80 型單體液壓支柱和HDJA 1000 型金屬鉸接頂梁聯合支護。DZ12-25/80 型單體液壓支柱主要技術數據如下:額定阻力: 250kN ;支撐高度: 7651200m ;伸縮行程: 435mm;單跟單體液壓支柱的工作阻力:P 支=F·n=250×0.9=225(kN)式中: n支柱時間利用系數,取0.9;F- 單體液壓支柱額定工作阻力,kN 。支護密度驗算如下:支護的強度: p=46m(kN/m2 )=6×0.84 ×2.2 ×9.82根據本礦的頂板條件按6 倍采高考慮。頂板巖石容重 2
31、.2t/m3。工作面長 90m,因此采場最大面積S90×5.24682,所設支柱數 n=(90/1.0)5×450 根,則支護密度為450/4680.96 根/2,取1 根/2,DZ12-25/80 型單體液壓支柱每柱的額定承載能力為250KN ,考慮相關因素的影響,使支撐能力減小,承載能力考慮0.95 的系數,20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則每根支柱的承載能力為250×0.95237.5kN。支柱實際提供的支護強度為 1×110110kN/2,因此所設計工作面的支護密度能滿足支護采場頂板的要求。開采過程中根據頂板情況, 若頂板壓力較大則將
32、支柱柱距調整為0.8m。當回采工作面存在偽頂時,應參考以上計算,從新考慮支柱的選擇。2、基本支護:根據目前該礦的煤層賦存情況和開采技術水平,本報告考慮工作面支護將采用DZ12-25/80 型單體液壓支柱和HDJA-1000 型金屬鉸接頂梁聯合形成支架對頂板進行支護,工作面采用“四、五 ”控頂,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排距1.0m,柱距 1.0m,最大控頂距 5.2m,最小控頂距 4.2m,放頂步距 1.0m。3、特殊支護:在放頂線采用單體液壓支柱打成叢柱 (一窩三柱)、戧柱切頂。在煤壁線采用單體液壓支柱打成貼幫柱進行支護,貼幫柱柱距 1.6m。預計需用單體液壓支柱80 根。4、上、下安全出口的支護
33、在上、下安全出口20 米范圍內采用單體液壓支柱打成雙排托梁進行支護。預計需用單體液壓支柱80 根根據以上計算, 本報告對某煤礦單個采煤工作面所需單體液壓支柱為: 620 +80+80=780 根,考慮 10%為備用,則礦井總需單體液壓支柱為 858 根。根椐單體液壓所需根數確定HDJA-1000 鉸接頂梁數為 620 根。21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二) 錨網支護工程量計算預計巷道錨網工程量為2328 米。(四) 支護相關設備1、回采工作面采用單體液壓支柱支護的相關設備。單體液壓支柱: DZ12-25/80,技術經濟指標前面已經介紹,這里不再重復。乳化液泵: RB80/200
34、,一臺工作一臺備用。乳化液泵站的技術參數如下:公稱壓力: 20MPa;公稱流量: 20L/min ;電機功率: 30kw;轉速: 1470r/min;配套液壓箱 xRxTA (質量 1200kg)。2、其它巷道支護所需設備錨網巷道,選用 MQT-85 氣動錨桿鉆機三臺、 混凝土噴射機三臺,以及 16mm錨桿和金屬網 5 噸。22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五章外部配套條件落實情況及原材料供應第一節(jié)外部配套條件落實情況本礦為生產礦井,外部條件具備。1、交通運輸條件某縣某鄉(xiāng)某煤礦位于某省某縣城東北,平距約13km,屬集體企業(yè),隸屬某縣煤炭工業(yè)局管轄。礦區(qū)地理坐標為:東經107
35、6;5912 108°0003,北緯 25°2734 25°2815;礦區(qū)面積 1.2244km2,開采深度由 +780m 至+675m 標高,礦山有 5km 簡易公路與某至茂蘭的鄉(xiāng)道相通,交通較為方便。 。(見交通位置圖 2-1)。2、電源條件礦井專用電源一回路引自茂蘭10kv 變電所,二回路引自某10kv變電站,形成雙回路供電,以確保供電安全。3、水源條件該礦生活用水和地面生產、消防用水可取自附近泉水,水質、水量能滿足礦井用水要求。 井下生產、消防用水可用經沉淀處理達標后的井下水或礦井附近的泉水。4、其他建設條件( 1)建材供應條件礦井所需的磚、 石、水泥及木
36、材等材料可在當地購進,所需鋼材需外地調入。綜上所述,該礦公路交通較方便,水源、電源條件可靠,礦井的23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外部建設條件優(yōu)越。(2)環(huán)境條件由于地處云貴高原山區(qū)農村,礦井工業(yè)場地相對狹窄,就近無環(huán)境特殊敏感點,礦井開采后地表會產生連續(xù)變形。另外,工程投產后的主要廢水為井下污水及地面生產、 生活污水;廢氣主要為燃煤鍋爐煙氣及生產性粉塵; 固體廢棄物主要為礦井及選煤廠矸石; 噪聲主要為礦井的設備噪聲, 這些污染屬一般性污染, 在設計中均考慮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加以防治, 所以,本工程建設及今后的生產不會給環(huán)境帶來大的污染。第二節(jié)煤炭運銷和經濟效率本井田煤層為無煙煤,
37、可用于動力用煤,化工及民用煤。煤矸石可考慮作低溫燒制磚。目前主要用戶為當地民用煤及部分電廠。 市場前景廣闊, 根據目前的市場價格,原煤銷售價約為 250 元/t(含稅價)。1、經濟效率年銷售收入: 9 萬 t ×250 元=2250 萬元;年生產成本: 9 萬 t ×105 元=945 萬元;年稅費總額: 9 萬 t ×45 元=405 萬元;年利潤總額: 22 50-945-405=900萬元。2 評價礦井井型 9 萬 t/a,目前為生產礦井, 預計工程改造期需要追加投24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資 56.12 萬元。礦井年銷售收入: 2250
38、萬元,年利潤 900 萬元,投資回收期約2個月(不含準備期),安全、經濟,效益顯著。25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六章環(huán)境保護安全生產生產技術標準第一節(jié)環(huán)境保護根據有關資料統計:采用炮采、木支柱的工作面,坑木消耗為 8090m3/萬 t。而單體液壓支柱一般可使用78 年,每生產 1 萬 t 原煤可節(jié)約坑木40m3。采用錨網支護巷道每米比采用工字鋼支護巷道節(jié)約 600 元,且支護不需要回收。第二節(jié)安全生產(一)采煤工作面頂板災害安全防范措施1、回采工作面回采前必須編制作業(yè)規(guī)程,情況發(fā)生變化時,必須及時修改作業(yè)規(guī)程或補充安全措施。2、采煤工作面必須保持至少兩個安全出口,一個通到回風
39、巷道,一個通到進風巷道。開采三角煤、斷層帶、殘留煤柱或地質構造極為復雜的煤層,不能保持2 個安全出口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并報縣級以上煤炭管理部門審批后,方能按批準后的意見實施。3、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與巷道連接處20m 范圍內,必須用單體液壓支柱打成雙排托梁進行支護;在此范圍內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 1.6m;安全出口必須設專人維護,發(fā)生支架斷梁折柱、巷道底鼓變形時,必須及時更換、清挖。4、采煤工作面的傘檐不得超過作業(yè)的規(guī)定,不得任意丟失頂煤和底煤,工作面浮煤必須清理干凈,支架必須成排成行,保持直線。26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5、采煤工作面必須經常存有一定數量的支護材料,本設
40、計使用單體液壓支柱,必須備有坑木,其數量、規(guī)格存放地點和管理方法必須在作業(yè)規(guī)程中規(guī)定。采煤工作面嚴禁使用折損的坑木、 損壞的金屬頂梁和失效的單體液壓支柱。在同一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類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 嚴禁金木混支;在地質條件復雜的采煤工作面中必須使用不同類型的支柱時,必須分段使用,嚴禁金木混支,并必須制定安全措施。6、單體液壓支柱入井前必須逐根進行壓力試驗。 單體液壓支柱、金屬鉸接頂梁, 在采煤工作面結束后或使用時間超過 8 個月后,必須進行檢修。檢修好的支柱還必須進行壓力試驗, 合格后方能入井使用。7、采煤工作面必須按作業(yè)規(guī)程的規(guī)定及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yè),所有支架必須架設牢固,并有防倒措
41、施;支柱必須垂直于頂、底板打設,嚴禁打在浮煤浮矸上;使用單體液壓支柱時,初撐力不得小于90kN,嚴禁在控頂區(qū)域內提前摘柱,碰倒或損壞、失效的支柱必須立即恢復或更換。8、在開工前,班組長必須對工作面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危險后,方準人員進入工作面;采煤工作面放炮后,必須及時掛梁,及時恢復好被放炮沖倒的支柱,并打好臨時護身頂柱,人員必須在護身頂柱下攉煤, 攉完煤及時打好支柱和貼幫柱,嚴格按設計或作業(yè)規(guī)程規(guī)定及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yè)。9、當頂板條件變化時,必須及時修改作業(yè)規(guī)程,制定有針對性的支護措施。27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0、在回柱卸載時必須使用回柱器卸載,卸載后的支柱必
42、須使用回柱絞車拉出, 當回柱絞車運行時, 人員不得站在繩道內及容易發(fā)生崩繩、崩柱的地方,以免斷繩、斷鉤傷人。指揮回柱絞車的停開必須使用清晰可靠的點鈴信號,信號不清不明時,嚴禁啟動回柱絞車。回柱放頂時,必須站在頂板完整、支護完好的地方進行,回柱前必須事先清退路,以保證退路暢通。11、回柱時,放頂人員必須站在頂板完整、支柱完好、無崩繩、崩柱、甩鉤、斷繩抽人等危險的安全地點工作,回柱放頂前必須事先清理好退路,確保退路暢通;回柱放頂時,必須指定有經驗的人員觀察頂板。12、在回柱放頂前必須先打好放頂線的特殊支護,禁止先回后打,回下的支柱必須堆碼整齊,保證退路暢通。13、支柱打設必須迎山有勁,支柱打設必須
43、成排成行,保證排、柱距不超寬,確保有足夠的支護密度, 打柱時必須在金屬頂梁上用小板將頂背實,確保不發(fā)生漏頂。14、加強采煤工作面的工程質量的檢查和驗收,不合格的支柱必須推倒重來,支柱或支架必須符合作業(yè)規(guī)程的規(guī)定。15、初次來壓、周期來壓期間的安全措施 在初次來壓、周期來壓期間必須加強支護,確保有足夠的支護強度和支護密度。在放頂線第一、二排加打叢柱(一窩三柱)、戧柱,每隔一根基本支柱打一叢柱和戧柱,以加強支護。 在初次放頂期間,必須由礦技術負責人組織人員編制初次放28采煤方法及支護技術改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頂措施,初次放頂措施編制好后, 必須報縣級煤炭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 在初次放頂期間,必須派
44、專人跟班,以檢查初次放頂措施的現場落實兌現情況,如發(fā)現煤壁片幫、頂板掉碴、頂板下沉量增大等來壓預兆時,必須及時將工作面所有人員撤至安全地點, 只有待頂板垮落穩(wěn)定,經安全員檢查無危險后,工作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作業(yè)。 在初次來壓或周期來壓期間頂板懸露面積超過作業(yè)規(guī)程規(guī)定時,必須進行強制放頂,并制定專門強制放頂措施,并報有關主管部門審批后嚴格執(zhí)行。 在初次來壓、周期來壓期間,現場跟班人員,必須作好原始記錄,并將頂板懸露面積等情況向礦長報告。 如發(fā)現問題必須及時向礦長報告,采取措施進行處理。16、采面收尾時的安全措施 回采工作面進推進到規(guī)定的停采線時,就該收尾了,這時,首先撤出采面的機械設備,維護好采面的支柱。 回采到停采線時要留出支護良好的最小控頂距空間,保證行人和運料安全。 用木垛將上出口維護好,在出口范圍內不得堆放物料,以保證退路暢通。 回柱順序由采空區(qū)向煤壁,由下向上,回柱工必須由熟悉頂板性質、責任心強的工人擔任, 回柱時必須有專人在現場觀察頂板動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3 我能行(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 二零二五年度大宗商品期貨交易風險管理合同樣本3篇
- 健身俱樂部項目融資渠道探索
- 2024年秋七年級英語上冊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Section B說課稿 (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催收委托代理協議
- 投資合同融資協議書(2篇)
- 法律咨詢外包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冷鏈物流倉儲設施建設勞務施工協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融資擔保業(yè)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科研基地臨時租賃場地租賃合同2篇
- 中日合同范本
- T-CARM 002-2023 康復醫(yī)院建設標準
- 土方轉運方案
- (11.3.1)-10.3蒸汽壓縮制冷循環(huán)
- GB/T 21797-2008化學品有機磷化合物28天重復劑量的遲發(fā)性神經毒性試驗
- 2023年湖北成人學位英語考試真題
- 園區(qū)保安巡邏崗標準作業(yè)規(guī)程
- SJG 112-2022 既有建筑幕墻安全性鑒定技術標準高清最新版
- 旅游文本的翻譯課件
- 最全新能源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189張課件
- 立式加工中心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