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四單元教材分析【單元分析】 新學期開始了,又一階段的語文學習之旅啟程了。第四單元以人生為主題,五篇課文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 本單元的選文,注意題材、體裁、風格的多樣性。宗璞的紫藤蘿瀑布是一篇語言十分精美的散文,文章借景抒情,由紫藤蘿瀑布的輝煌和紫藤蘿的命運,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感悟,感悟到生命的永恒。美國作家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過來人”的經(jīng)驗之談:在人生道路上,艱難險阻并不可怕,大的困難可以化整為零,化難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戰(zhàn)勝一切困難。短文兩篇是兩篇優(yōu)美的小品文。蟬的作者小思借蟬的特殊的生命歷程來提醒我們關(guān)注生命、珍愛生命;貝殼的作者席慕容選取貝殼這一微小事物來抒寫
2、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并體會到應讓短暫的生命更充實、更有光彩。在山的那一邊是一首抒情詩,作者王家新以群山和大海為意象,借一個山里孩子追求理想的經(jīng)歷,抒寫了童年的想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啟示我們:不懈努力就能達到目的。雖有佳肴是古代散文,節(jié)選自學記,運用類比手法闡述“教學相長”的道理。 本單元的作文主題是“突出中心”。圍繞中心寫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而突出中心則是更高層次的目標。通過本專題,我們將要學習依據(jù)中心選材,恰當處理詳略來突出中心的方法。綜合性學習以“成長的煩惱”為主題,培養(yǎng)同學們正確認識自我,正確對待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煩惱,采取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面對煩惱?!窘虒W重點】 學習這個單元,必須抓住
3、如下要點: 1、 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 2、領(lǐng)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提煉文章主旨。 3、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學會思考人生。 4、學會朗讀,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5、學習并積累課文中精彩的字詞句段,學會在自己的表達中運用本單元精彩的語言材料。 16、紫藤蘿瀑布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2)體會作者含蓄地表達感情,從而提高自身文學鑒賞的水平。2能力目標(1)加強學生對事物觀察欣賞的能力,學會抓住景物的特征進行描寫,抒發(fā)感情。(2)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理解作者對人生的體驗和思考,豐富自己的社會知識和情感體驗,
4、使學生熱愛生命、珍惜時光,努力學習。 二、教學內(nèi)容及重點、難點的分析1教材內(nèi)容的分析文章集文學性與抒情性于一體,情感較充沛,主要寫10年浩劫給作者帶來許多不幸,心情壓抑,但睹花釋懷感悟生命永恒。要使學生深入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必須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因此,采用情境教學,通過配樂朗誦,通過展示畫面來達到這一效果。2重點分析(1)對景物的分析是文章的重點,為突出這一效果,通過放映畫片來加強學生能力的訓練。(2)文章抒情性濃,表達感情的方式較含蓄,這些是大家所要領(lǐng)會的;為突破這一目標,主要是通過“配音朗讀”展示畫面、“配音背景介紹”設置情境與熱愛生命的片段進行比較等手段來實現(xiàn)的,以便加深學生領(lǐng)會文
5、章主旨。3難點分析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是本文的難點,借何景、言何志,“景”與“志”與“情”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什么是這堂課所要解決的,因此,主要采用分析、引導。三、教學對象的分析(1)初一的中學生,其情感的兩極性較為明顯,易激動、愛動感情。因此,設置情境教學較為容易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陷入課堂營造的情感氛圍,從而達到理解把握文章的感情。(2)中學生的自我意識正趨于成熟,因此,“借景抒情”游戲能夠順利進展,這樣一方面加深對自己的自我評價,另一方面確立正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3)初一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精力容易分散,而多媒體教學的視聽系統(tǒng)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各種感覺器官全面接收新知識。四
6、、教學策略及教法1情境教學法兒童心理學家卡哈娜指出:如果兒童在學習前情感已做好準備,能控制自己的沖動,則他的思維會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因此,課堂上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是有效發(fā)揮學生為主體的重要途徑,故選擇配樂朗誦,因為音樂所包括的感情信息是語言所難以表達的。目的是:(1)使學生在音樂的氛圍中,情感被同化,加以誘導。(2)隨著音樂的起伏,朗讀的進行,初步把握文章的感情脈絡。2實施巴甫洛夫經(jīng)典性學習條件作用學習說刺激反應假設突破的理論,即讓學生回答問題,學生評議,不標準的答案讓學生采用歸謬法,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自覺發(fā)現(xiàn)錯誤,以便強化能力。3寓教于樂,知識遷移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因此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最好的途徑
7、是:加強遷移能力的訓練;主要運用在“借景抒情”的訓練,“景物的細致描寫”的訓練。采用的方式是學生看畫面描繪事物,并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比襯班級某位同學,然后用文字寫下來。五、教學媒體設計本課主要采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為它能產(chǎn)生一系列的動畫效果,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較強的作用。多媒體課件貫穿整個課堂,它包括放映畫面、朗讀、分析、訓練、板書。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教學步驟多媒體的演示多媒體應用分析及設計思路(一)導語:花與人的友好關(guān)系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類是花解人語,如“感時花濺淚”,“淚眼問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還有一類是人解花語,如紅樓夢中“黛玉葬花”,因為解花,所以“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
8、,一杯凈土掩風流”。大家看且聽紫藤蘿瀑布,并思考一下這篇文章屬于哪一種類型,你的根據(jù)是什么?(二)朗讀,熟悉課文:總體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及情感基調(diào),以便順利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它屬于人解花語類:理由是課文句子:“覺得這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地流過。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都是關(guān)于生死謎、手足情的。”“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以及課文第十段。這些都表明作者領(lǐng)會了花作為生命形式的本質(zhì)。(三)提問同學對課文主旨的把握,介紹寫作背景:1文章寫花,為何會由花談到“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文章主要是通過對比的手法,由花的現(xiàn)狀(過了這么多年,紫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
9、這樣盛,這樣密),和過去(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察言觀色,試控什么。后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作比較,談到紫藤蘿經(jīng)歷磨難仍生生不息,故“生命的長河是無止盡的?!?文章寫紫藤蘿花為何會談到“關(guān)于生死謎、手足情的”?因為作者此時為弟弟的病情而憂慮(介紹背景)。3文章如何把花和人聯(lián)系起來,提出文章的主旨?因為二者有共性:都是歷經(jīng)苦難仍生生不息,都體現(xiàn)生命的長河無止境。4文章在這里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借物抒情、托物言志。5這種寫作手法的運用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要注意所借之物與所抒之情有其共同點,抓住事物的共同點來描繪。(四)游戲、寫作:請同學做游戲:一位同學描繪多媒體上的畫面,或一種
10、花的特征,或一種事物的特征;另一位同學根據(jù)他的介紹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聯(lián)系班級某位同學,抒發(fā)某種相應的感情。舉例:我們常用玫瑰形容一個人艷麗又清高,請你也舉例來說明。(五)分析文章的寫景手法:1同學描繪是否逼真,為什么?有一些逼真。2如何逼真,該注意什么問題?必須注意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來寫。3從哪些地方來抓住事物的特征?從顏色、形狀、質(zhì)感等各方面來寫。(六)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的遷移:請學生運用剛才所學的知識對“紫藤蘿的特點”進行分析,學生歸納。教師總結(jié):觀察必須從顏色、形狀等來看。紫藤蘿花的特點是什么(分析16段)?何處體現(xiàn)?1主要的特點是繁茂、活潑、熱鬧、沉靜(見課件演示)。如繁
11、茂,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顫姛狒[: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ǘ鋬阂淮ぶ淮?,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擠著,好不活潑熱鬧!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沉靜:顏色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2花的特征與文章中心有何內(nèi)容上的聯(lián)系?花的沉靜滌蕩了我心中的焦慮與悲痛,留給自己精神上的寧靜和生的喜悅,并引入“生死謎、手足情”的思考?;ǖ姆泵?、花的活潑、熱鬧體現(xiàn)生命永恒、生命永無止境的中心,引出文章的主旨。3景物的描寫能否游離于主題之外,該注意些什么?景物的描寫不但要抓住特點,而且它還必須圍繞
12、文章的中心來展開。(七)教師總結(jié):紫藤蘿瀑布為我們展示了人生的畫卷:藤蘿不與群芳爭,獨自開在花謝時,踏春無人戀,蜂蝶亦不顧,而它們卻盡情地展示著自己的生命,驕傲自信地為自己美麗生命而歡騰嬉鬧。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慮和悲痛”又會令人感受到種沉重,一種悲哀。仔細品味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經(jīng)歷過苦難的人,會珍惜生活,珍愛生命,正如宗璞所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每個人都應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讓生命更加絢。(八)、布置作業(yè):1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2景物描寫必須抓住特點。3把本課中的片段與敬畏生命片段比較作為作業(yè)。(九)、板書設計:紫藤蘿瀑布宗璞
13、花的形象生命感悟借景抒情教學反思: 17、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2、訓練學生能準確地復述課文的能力;3、結(jié)合語境理解重點詞、句的深刻含義;4、理解課文中表達的思想、人生哲理并能聯(lián)系自身生活體驗,感悟人生哲理。過程與方法: 1、通過快速閱讀,了解文章大意;2、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領(lǐng)會課文中作者所闡述的對人生哲理的感悟,并能聯(lián)系自身生活體驗,感悟人生。2、學會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面對大的困難是要化整為零各個擊破。二、教學重點:領(lǐng)會文章中闡述的人生哲理,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表現(xiàn)出的為實現(xiàn)理想不畏艱險努力奮斗的精神。三、教學
14、難點: 領(lǐng)會文章中闡述的人生哲理。四、教學課時:2課時五、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父母突然下崗了,家中經(jīng)濟陷入困境;你學習很努力,可升入中學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和別人差距挺大,不會學習了;你想和同學搞好關(guān)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對這些,你也許感到困惑,也許感到茫然,其實,人生路上遇到困難是正常的,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從課文中這個孩子的脫險經(jīng)歷中尋求啟示吧。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1、默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聳立 sng 峭壁 qio 凸凹 t顫抖 chn暈倒 yn屢次l聳立-高高地直立。 嶙峋-形容人消瘦。心驚
15、肉跳-形容擔心禍患臨頭,非常害怕不安。峭壁:陡直的山崖顫抖:哆嗦;發(fā)抖 迂回:回旋;環(huán)繞 屢次:一次又一次 灰心喪氣:遇到困難、失敗時意志消沉。2、再次默讀課文,勾劃出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根據(jù)以上要素復述故事情節(jié)。3、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我”童年是一次爬懸崖“脫險”的經(jīng)歷。4、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13):冒險。體弱多病的“我”在伙伴們的慫恿下爬上了懸崖,終因體力不支,被孤單的拋棄在半懸崖上直到深夜。 第二部分(14-22):脫險。父親在朋友的引領(lǐng)下找到了“我”,在父親的鼓勵和指導下,“我”拋開恐懼,一小步一小步走下了懸崖。第三部分(23
16、):感悟。寫作者由小時候爬山的事感悟出的人生道理。第二課時一、檢查上節(jié)課內(nèi)容二、細部研討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交流以下問題:1、文章一開頭為什么要突出“悶熱”?正是因為天氣悶熱,所以才想到去懸崖上透透氣,涼爽涼爽。2、“八年來我一直有病”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伏筆。說明為什么5個孩子都能爬上崖頂,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的巖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來,還嚇得要死。3、找出“我”爬下懸崖的具體動作以及刻畫“我”的心理活動的語句,揣摩“我”的心理變化。并說說這些詞語的作用。爬下懸崖動作心理哭信心全無伸、探、踩有了信心又照著做信心大增移動、爬下、啜泣 巨大的成就感側(cè)面表現(xiàn)了父親的引導給“我”心理上帶來的
17、巨大力量,說明父親教育方法的恰當。4、未段說“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又說“直到抵達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確”,為什么又說“前途茫?!蹦?這里“前途茫?!钡囊馑际遣恢涝鯓硬拍艿诌_我要到的地方,困難重重,舉步維艱。5、“我”在懸崖上所學到的經(jīng)驗是什么?學到是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人生經(jīng)驗。它告訴“我”無論遇到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為一小步一小步,困難就不大了?!澳阒灰胫闶窃谧咭恍〔健薄白吡诉@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天大的困難也可以闖過來。三、合作探究1、標題“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有兩層含義:在那次“我”感到難以走下懸崖時,在父親的指引下“走
18、一步,再走一步”,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懸崖;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挫折時,把大困難化整為零,各個擊破。2、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對困難,“要著眼于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敢于面對困難,要善于把大困難分解成小困難,一步步戰(zhàn)勝了小困難,最終就戰(zhàn)勝了大困難。3、這篇文章給我?guī)淼膯⑹臼鞘裁茨兀?、父親為什么不怕孩子失足?為什么不上去抱他下來?這位父親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毫無長進。他讓孩子自己下來,經(jīng)受一次歷練,增長勇氣和經(jīng)驗。5、父親不來,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懸崖上,你將怎么辦?6、你如何評價“我”的好朋友杰利?他慫恿“我”爬崖,才有了后來的遇險;在“我”驚
19、恐萬分不敢下崖時,他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嘲笑我,“看來好像有點不放心,但還是和大家一起走了。”7、如果你是杰利會怎么做?能想出法子幫助“我”的答案都給予表揚,抓住時機培養(yǎng)學生患難與共的愛心?;?、你如何評價其他四個孩子?還不懂事,能同玩樂,卻不能共患難。四、小結(jié)一個人在旅途中,不可能坦坦蕩蕩,一帆風順的,遇到困難,感受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們不失自信,牢記“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得到的”,那什么樣的艱難險阻都將被你踩在腳下。教學探討與反思1默讀的訓練是一個過程,剛開始的時候?qū)W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著原來的讀書習慣如讀出聲、用手指著、速度不快等,這需要給以指導,逐
20、步改正。2復述是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歸納能力、綜合思維能力等的重要方法,學生在開始復述時只要講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就可以,在其他方面暫不要做過高要求。3多角度地對同一篇文章進行思考能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有利于拓展思維、提高閱讀能力。思考角度是多角度的閱讀首要問題,可以就某一人物、某一情節(jié)或其他方面提出問題進行思考。板書設計: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頓亨特你能辦得到的這似乎能辦得到我能辦得到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再走一步毫無信心頓生信心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小懸崖:不著眼巖石走一步再走一步抵達目的大人生:不害怕困難積小勝漸成大勝取得成功教學反思: 短文兩篇(蟬,貝殼)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21、知識與能力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2了解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fā)哲理的寫作方法。3體悟生命的意義,引導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兩篇文章都擅于細致入微地描寫事物,對于蟬和貝殼這樣小的東西都有仔細的觀察和細致的描寫。引導學生仔細品讀課文,揣摩句子,體會作者描寫的特點及其中表達的情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育學生珍視自己的生命,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二、教學重點1感知課文內(nèi)容,準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2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fā)哲理的寫作方法。三、教學難點了解本文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點。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課文導入:以席慕蓉的一首詩或一段散文導入,
22、引起學生對作者和作品的興趣。例如:(1)所有的歲月都已變成/一篇虛幻的神話 任它/綠草如茵 花開似錦/也終于都要紛紛落下/在墜落的昏眩里/有誰能給我一句滿意的解答(摘自無怨的青春距離)(2)我喜歡回顧,是因為我不喜歡忘記。我總認為,在世間,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時刻似乎都有一種特定的安排,在當時也許不覺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來,卻都有一種深意。我有過許多美麗的時刻,實在舍不得將它們忘記。(摘自成長的痕跡回顧所來徑)(3)整個人類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著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開始,在我之后也不會停頓不會結(jié)束,而我的來臨我的存在卻是這漫長的琢磨過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點,我的每一種努力都會留下印記
23、。(摘自生命的滋味)二、介紹作者。1小思簡介小思,1939年生,本名盧瑋鑾,另有筆名明川、盧颿。祖籍廣東番禺。1964年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院中文系,翌年到羅富國師范學院學習,獲教育文憑。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中國文學。1981年,以“中國作家在香港的文藝活動”之論文獲得碩士銜。小思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學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不遷彤云箋香港文縱日影行豐子愷漫畫選繹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從事文學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學獎評判,參與各種文學活動。2席慕蓉簡介席慕蓉,另有筆名蕭瑞、漠蓉、穆倫
24、席連勃(蒙古語,即大江河)等。祖籍內(nèi)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慶,后隨父母由香港遷至臺灣。她從小酷愛繪畫,1964年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shù)學院學習。后在臺灣新竹師專美術(shù)科任教。多次舉辦畫展,出版畫冊并獲獎。1981年她“從來沒有刻意去做過些什么努力”的詩集七里香由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讀者喜愛。她寫詩寫散文,只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為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生命、時光、鄉(xiāng)愁是她作品的內(nèi)在主題,而對人情、愛情、鄉(xiāng)情的細膩獨特的審美描摹、委婉傾訴則是吸引讀者們的奧秘。主要作品有詩集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長的痕跡生命的滋味三弦同
25、心集寫給幸福等。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1朗讀。2請學生比較兩篇散文有何相同與不同之處。明確:相同之處:(1)都是由一個小小的“物”引發(fā)對生命的一些感悟。 (2)對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較積極、認真。(3)對于“物”的描寫細致入微,筆調(diào)清新而自然。不同之處:(1)蟬是先抑后揚,貝殼是直入主題。(2)蟬對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暫與否,都要積極面對,好好地活著;貝殼則落實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細、更精致、更加一絲不茍。(3)蟬的作者對于生命的態(tài)度隱喻在對蟬的生命意義的闡發(fā)中,并沒有直接表白;貝殼則明確提出了自己要認真做事的想法,表達了要給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驚嘆的東西的愿望。第二課時一、朗讀課文二
26、、合作探究品讀課文,揣摩字句,討論交流。(1)蟬中的“想起秋風顏色”,“秋風顏色”給了你怎樣的感受?我們一般說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屬于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暗綠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進了秋風中,言少而意豐。(2)作者寫蟬,先抑后揚。抑在哪里?揚在何處?通過一抑一揚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首先寫蟬的聒噪聲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只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從朋友說蟬埋在泥下17年,出來只活一個夏天時開始轉(zhuǎn)折,小小的蟬開始令人驚訝。當最后朋友說到蟬
27、為了延續(xù)生命,必須好好活著,對于蟬的印象已經(jīng)從煩人、病弱高揚到顯示生命意義的高度。由抑到揚,涵蘊深厚,傳達了本文的主題: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3)貝殼中“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茍呢?”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此句上承接著“上蒼給它制作出來的居所卻有多精致、多仔細、多么地一絲不茍啊”,比較了自己和貝殼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盡管有限,但還是比貝殼里的生命時間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以表達一種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讓后人為自己的執(zhí)著、努力而感動。(4)貝殼中有這樣的話:“這是一顆怎樣固執(zhí)又怎樣簡單的
28、心?。 蹦阍鯓永斫狻霸鯓庸虉?zhí)又怎樣簡單的心”?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風云的豐功偉業(yè),她只想像那顆小小的貝殼,用仔細、精致、一絲不茍來塑造執(zhí)著而美麗的形象,回饋生命,打動人們?!肮虉?zhí)”和“簡單”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表現(xiàn)了她并不渴求人們對她絕對地贊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種感動,希望能像貝殼的美感動她一樣感動著世界。三、小結(jié)作者從夏天聒噪的蟬、海邊小小貝殼這些細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和思索:生命究竟是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暫、脆弱的,該怎樣做,才能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通過學習這兩篇短文,我們會高聲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四、作業(yè)課外閱讀欣賞席慕蓉或小思
29、的幾篇詩文,留給學生。板書設計1、蟬先抑后揚不管生命短暫還是長久都要好好地活著 2、貝殼直入主題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仔細、更精彩、更加的一絲不茍教學反思: 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 1、 整體把握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和感情。 2、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養(yǎng)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3、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過程與方法: 讀講讀賞讀?!爸v”,清除文字、詞語等障礙,整體把握內(nèi)容和感情。“賞”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品味語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詩中表達的信念和蘊涵的哲理,感悟人生。二、教學重難點重點:1、在朗讀訓練中品味揣摩語言。 2、
30、“山”、“?!钡南笳饕饬x。難點:詩歌的主旨的明確。要解決好這兩個學習重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引導,在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要相機點撥。三、教學課時:兩課時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語設計 每個人在童年時代,對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夢想”,對未來,都有熱烈的企盼與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孩子,他們又在想些什么呢?他們的想法,給我們又會帶來什么啟示呢?今天,我們學習詩歌在山的那邊,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尋山外那美好的世界。二、介紹詩歌的一般常識1、詩歌,是與散文、小說、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樣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它最集中、精練、概括地反映社會生活,飽含作者
31、強烈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特點是語言凝練含蓄,節(jié)奏鮮明,韻律和諧,具有節(jié)奏美、意境美、主題美,形式上一般是分行排列(其他文學樣式多為句子)。朗讀詩歌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讀準詞句;二要讀出節(jié)奏停頓;三要讀懂內(nèi)容;四要讀出情感。2、作者簡介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縣(現(xiàn)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漢大學中文系讀書。1982年畢業(yè),分配到湖北鄖陽師專任教。1985年借調(diào)到北京詩刊社從事編輯工作,1990年離開。1992年去英國。1994年歸國,在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從事教學工作。出版的詩集有紀念(1985年)、游動懸崖(1997)等三、整體把握,理清思路。1、(a)掌握課后“讀一讀,寫一寫”。在課
32、文句子中劃出詞語,明確詞不離句。查詞典,明確認知上有困難的詞語的意思和讀音。(抽學生上臺注音檢測:寫詞語、注音)(b)讀課文做到字正腔圓、順暢流利。2、整體感知:熟讀課文,把握內(nèi)容及感情。(a)詩中的“?!焙汀吧健碧N含著什么意思?探究學習:詩的第一節(jié)寫了童年的想望和困惑;“?!?、“山”就是現(xiàn)實中“山”和“?!钡诙?jié)詩寫了長大后的拼搏和奮斗;其中“山”比喻困難、障礙等,“?!北扔骼硐搿⑿拍?、成功等?!吧侥沁吺呛!睂崉t是詩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為理想而艱苦奮斗的積極行動?!吧健辈恢挂蛔挥袌猿植恍阜^連綿群山,才能見到那美麗的大海;理想的實現(xiàn)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
33、撓的艱辛跋涉。所以這首詩寫了詩人對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抒發(fā)了詩人渴望實現(xiàn)理想的感情??傊姼枰馓N很豐富很含蓄,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以外,還需深入把握詩歌的深層含義。(解說:以上探究內(nèi)容,盡量鼓勵學生多參與,多思考,多說,不強求標準的答案,意思正確即可,要注意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氣氛。)(b) 朗讀這兩節(jié)詩應該分別讀出什么語氣?并說明理由。 探究學習:第一節(jié)應讀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的語氣;第二節(jié)應以“肯定、堅決”的語氣為主旋律。重點練讀語句:(生四人討論,各組合作學習,擬朗讀處理方案。)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處理方案一:一、二行喃喃自語、聲音由平漸高
34、語速由慢漸快;三、四行語鋒陡轉(zhuǎn)、語氣加強、肯定堅決、語速急緩交錯;五、六行語速稍慢、稍拖音、低沉但渾厚轉(zhuǎn)為高亢響亮再轉(zhuǎn)為低沉減弱,要讀出對理想的渴望?!笆堑模∪藗儼≌樟聊愕难劬Α闭Z氣漸強,應讀得鏗鏘有力,最后一句應該上揚很高。這段寫出理想實現(xiàn)的時候,人們驚喜萬分。聲音洪亮、慷慨激昂,讀出這種喜悅!個別示范后,全班齊讀。 欣賞詩歌一定要放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guān)鍵還要有感情,這樣才能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鳴,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啟示。同學們對句與句之間的語氣把握好,其實句子內(nèi)部也有急緩輕重的區(qū)別。關(guān)鍵還是對詩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后,才能處理好。齊聲朗讀課文。四、課堂小結(jié)在這一堂課里,我
35、們又積累了不少的詞語,從整體上對詩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讀聲中,我聽出了大家愛這篇意蘊豐富的詩歌。其實我國是詩的泱泱大國,優(yōu)秀詩歌比比皆是,有興趣課外找?guī)灼x讀,你一定會更喜歡這朵文學世界的奇葩詩歌。 布置作業(yè)1、語言訓練:讀一讀,寫一寫詞語三遍,有注音的分兩行完成(至少選三個造一段話)。2、熟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3、對不理解的語句質(zhì)疑,在文中作好標注。 第二課時一、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1、 聽寫生字詞。2、 背誦喜歡的句子,豐富語言,積淀語感。 3、 讓能背誦全文的同學表演。二、研習課文詩的語言是非常新穎、凝練、含蓄的,請找出你喜歡的并認為含義深刻的詩句細細品味,把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36、畫下來一起討論。 (1)自主閱讀。圈劃批注。(2)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并參與部分小組的討論。 課文悟讀“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鐵青”詞典上意思: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懼、盛怒或患病時發(fā)青的臉色。根據(jù)語境,應選擇盛怒時人的臉色。這里用來形容山,既和山的青色相符,又傳神地表達了大山在孩童眼里的威嚴與無情以及我的沮喪()的心情。這句詩言簡意豐,語言既形象又生動。詩人慣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shù)矣忠淮未喂钠鹦判南蚯白呷ァ边@句的三個數(shù)量詞用得特別好?!耙淮斡忠淮巍保瑥娬{(diào)了“我”失望次數(shù)多;“又一
37、次次”,強調(diào)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說明“我”遇到的困難非常多。師備問:如果對這些困難估計不足會怎么樣? 在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舉成功,一旦失敗就灰心喪氣,從這句詩你得到什么啟示? 跌倒后要能爬起來,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把這句讀一讀。學法指導:抓住關(guān)鍵詞語細加品味,細微處有無限煙波。“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的枯干的心靈”細加品味“在遠方“、“雪白”、“夜夜”、“一次次”、“漫濕”。這里道出了理想和信念對人生追求的巨大意義。它給人以艱苦奮斗的內(nèi)驅(qū)動力。即使漫漫旅途布滿荊棘,只要堅信遠方有海在為你暄騰,你將充實而有活力。雖然渴
38、望實現(xiàn)理想的心人皆有之,但真真正正屢敗不餒執(zhí)著地為理想不懈努力的人才是最終的強者。 讀法指導:關(guān)鍵字詞在朗讀時要做突出處理。平時要多提高語言感悟力多揣摩發(fā)現(xiàn)! “是的!人們啊,請相信在不停地翻過無數(shù)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戰(zhàn)勝失望之后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這句詩很有人生哲理。抓住關(guān)鍵字詞“不停地”、“無數(shù)座”、“一次次”、“終會”等。理想境界的實現(xiàn)最終是屬于耐心等待的人。不能因為達不到預定目的就大失所望,前功盡棄,躑躅不前。理想的實現(xiàn)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只會讓你陷入失望的深淵。只要執(zhí)迷不悔,勇往直前,努力耕耘,理想定會不
39、期然給你驚喜,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3)深入理解詩的內(nèi)涵后,全班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4)師生對課文內(nèi)容相互質(zhì)疑。 三、體驗與反思: 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談談你從這首詩中感悟到了什么?并把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生活經(jīng)歷與同學分享。四、課堂小結(jié): 學完這首詩我們已深深懂得:要見到山那邊的大海,必須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永遠牢記,心中要有個“?!?,為了這個“?!保瑥默F(xiàn)在開始,就要努力翻過一座座山。 五、布置作業(yè) : 1、 請你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用文字表達出來,以“我終于見到了大?!睘轭}寫一段話。 2、 課外薦讀冰心哲理詩: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40、(王家新) 小時候爬山、看海失望(不懂媽媽的話) 長大后生活、信念自信(悟出媽媽話之含義) 現(xiàn) 在生活、哲理勇敢面對困難,追求新的生活。教學反思: 雖有佳肴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積累重點文言字詞,熟讀并背誦課文。2.準確翻譯文句,理解文中所蘊含的道理。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朗讀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聯(lián)系實際,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導自己的學習。二、教學重點:1、2三、教學時間:1課時四、教學過程:課前預習1.查閱有關(guān)資料,了解禮記的有關(guān)知識。明確: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的選集。相傳為西漢戴圣編撰。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jīng)”,他的弟子對
41、“經(jīng)”的解說是“傳”或“記”,禮記因此而得名,即對“禮”的解釋。禮記全書用記敘文的形式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jié)構(gòu)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畫,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2.借助注解和工具書,認讀課文中的生字、生詞。3.讀課文2遍,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課堂學習一、預習反饋4.交流課前預習第1題,了解有關(guān)文學常識。5.檢查、矯正課前預習第2題,正確認讀字音。二、朗讀課文,疏通文意6.仿照示例,為課文劃分朗讀節(jié)奏。示例: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我/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
42、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明確: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我/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逼?此之謂乎?7.反復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語氣,節(jié)奏鮮明。8.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理解難懂的詞語,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9.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解決字詞問題。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雖有佳肴 雖: 佳: 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食: 旨: (3
43、)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至道: 善: (4)是故學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是故: 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反: 自強: (6)故曰:教學相長也 長: (7)其此之謂也 其: 此之謂也:明確:(1)雖:即使;佳:美好;肴:用魚、肉做的菜。(2)食:吃;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處。(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反:反??;自強:自我勉勵。(6)長:促進。(7)其:表示推測語氣;此之謂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此之謂也”是一種固定句式,通常翻譯為“大概說的就是吧?!?11.口頭翻譯全文,師生一起矯正。三、合作研討,把握內(nèi)容12.這
44、篇短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明確:教學相長。人學習之后就會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處,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這樣才會自我勉勵,不斷提高。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13.本文說理邏輯嚴密,條理分明。想一想:文章開頭作者為什么要從“雖有佳肴”寫起?明確:從“佳肴”寫起,是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對教與學關(guān)系的論述,有“佳肴”、“至道”作類比,教與學的關(guān)系就淺顯易懂了,這種說理的方法叫做“類比推理”。四、拓展延伸,啟迪智慧14.結(jié)合自身的學習經(jīng)驗,請談談“教學相長”的道理給了你怎樣的啟示?略。課后學習15.背誦課文。16.完成課后練習第四單元作
45、文:突出中心 【知識導航】 普希金曾說:“縱使青春正在消逝,可是我的心啊,我的心沒有完全冷卻,那是我的好奇,是我可愛的幻想的夢啊?!蔽覀兠總€人都會有美麗的夢想,就象太陽一樣,不論走到了什么地方都會閃閃發(fā)光。同學們,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鼓起勇氣,腳踏實地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題目再現(xiàn)】:心愿多種多樣,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心愿。能夠?qū)崿F(xiàn)的心愿固然美好,那些不能變?yōu)楝F(xiàn)實的心愿卻也不乏為一個美麗的夢想,真誠的愿望。請以“心愿”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1)題目自擬;(2)中心突出;(3)600字左右。【思路點拔】同學們的心愿簡直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其中有自己個人小的心愿,如希望能有一個快樂心情,有的渴望考上一所理
46、想的學校,也有國家民族的大心愿,如“希望人們保護環(huán)境,希望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等?!睙o論怎樣立意,要求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思想意義、教育意義,所寫事情并非一定要轟轟烈烈,許多小事實質(zhì)上也含有閃光的東西,只要善于開掘,同樣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其次,寫自己最擅長的文體,文體上易寫成記敘文,形式上做到創(chuàng)新,如:日記體、書信體、題記式、書信式、童話、小小說、劇本等形式?!緦懽髦笇А?、圍繞中心,選取典型材料。 任何一篇文章總有一個寫作目的,褒揚什么,批評什么,總要達到一種內(nèi)心需求,定好基調(diào)后,進行選材,選材要緊扣時代旋律,抓住時代脈搏,唱響和諧主旋律,才能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深度。2、恰當運用,突顯文章中心。選擇
47、好典型的材料,并不是簡單地把這材料記錄下來就行了,要思考如何運用這個材料來表達中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一個同學在電視上看了一則新聞報道:最悲慘的葬禮,說的是一個平民的孩子被戰(zhàn)爭奪去了生命,幾只不同膚色的手緩緩地用白布單蓋上那孩子的臉,當時看了感觸很深,很沉重,只有一個希望,希望世上永遠不要再有戰(zhàn)爭。這個同學希望世上不再有戰(zhàn)爭的心愿,既是對在戰(zhàn)爭中不幸失去生命的平民的同情,更是對世界和平的一種渴望。顯然,如單純從前者來立意的話,可能去著重地寫這孩子的可憐,花兒還沒有開放就夭折了;而從后者來立意的話,就帶有更加廣泛的意義,因為這孩子只在硝煙中受害的平民的一個代表,這樣一來,就確定了渴望世界
48、和平這樣一個中心,寫出了中心明確,材料感人的話題作文佳作。3、變換手法,加深中心理解。詳略要得當詳略的安排不是取決于你對材料的占有量,也不取決于你對材料的喜好程度,而是取決于文章的中心。凡是與中心思想關(guān)系密切的材料需潑墨如水,與中心思想有關(guān)的次要材料不可不寫,但要略寫,而與中心思想無關(guān)的材料堅決不能寫,在這一點上的確需要有忍痛割愛的犧牲精神。對比須鮮明“有比較才能有鑒別”,在正反雙方的碰撞中,真善美的東西必將閃出耀眼的火花。巧妙運用對比,更鮮明、有力突出文章的中心。點、扣題要適時為使文章中心突出,可在開題中嵌入主題詞,在行文中能用主題詞表述的內(nèi)容要盡量用主題詞表述。結(jié)尾,用一兩句抒情議論句,畫
49、龍點睛,強化中心,往往會使讀者產(chǎn)生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鞠滤摹坑洃浝锏哪阄壕S貴輕輕打開一扇窗,靜靜啜飲一口茶,讓窗外梔子花香與茶中馥香一道,伴我沉思,伴我品味。題記在記憶的長河中,有一顆星星是最耀眼的,像那天空的流星,那美麗的一瞬間劃過,便永遠不再回頭。記憶中的你,也許因為父母的緣故吧,移到別的村子去了,你還記得那份純潔而又美麗的故事嗎?記憶里的我們,灑滿陽光的紅撲撲的笑臉總是笑嘻嘻地,在那遙遠的村莊,你生活的好嗎?你還記得那個在故鄉(xiāng)與你一同玩耍的男孩嗎?由于父母的離異,班里有許多同學瞧不起你,嘲笑你,你自尊心強,雖然擬從心里心疼得是母親,但你絕不容許別人說你父親一句壞話,否則你就用武力解決,在別人眼里,你很孤僻,很冷漠,是遙不可及的。直到有一天,我路過你座位時,不小心碰到了你的文具盒,我連忙怯怯地說:“對不起?!睕]想到你卻微笑著對我說:“沒關(guān)系?!蹦阒绬幔繌哪且豢唐?,我知道其實你并沒有冷漠,你需要的是朋友我要做你的朋友,從那時起我們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走進我們的游戲樂園,走到那綠草成片的草地上,撫摸著和我們曾經(jīng)一般高的小樹,仿佛能感到小時之間的親密感,我好羨慕,以前是我們在一起玩耍,說悄悄話,如今的你在何處 ,我好孤獨,遙望遠方,我仿佛能看到我們在場地上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鎮(zhèn)污水管網(wǎng)建設項目安全管理方案(參考模板)
- xx河流排水防澇設施建設項目數(shù)字化方案(范文)
- 城鎮(zhèn)污水管網(wǎng)建設項目申請報告(模板范文)
- 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下能源電力行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
-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教案
- 五年級學期學習計劃(34篇)
- 2025年光學纖維面板系列項目發(fā)展計劃
- 五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 5《身體的“聯(lián)絡員”》 教科版
- 中暑現(xiàn)場應急處置方案
- 2025年大流量羅茨鼓風機項目發(fā)展計劃
- 檢查檢驗結(jié)果互認工作管理制度
- 硬膜外血腫的護理常規(guī)
- 光伏電站安全生產(chǎn)管理制度匯編
- 農(nóng)村小學生科技活動方案
- 電腦設備報廢管理制度
- 2025年北京高考物理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英語教學課件Unit 6 Useful numbers課件6
- GB/T 45823-2025光伏單晶硅生長用石英坩堝高純內(nèi)層砂
- 2025至2030中國建設工程質(zhì)量檢測產(chǎn)業(yè)市場深度調(diào)研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報告
- 胸痛醫(yī)療質(zhì)控中心2025年工作計劃
- 2025至2030年中國糖精鈉行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