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上冊物理光現(xiàn)象 單元鞏固訓練題_第1頁
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上冊物理光現(xiàn)象 單元鞏固訓練題_第2頁
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上冊物理光現(xiàn)象 單元鞏固訓練題_第3頁
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上冊物理光現(xiàn)象 單元鞏固訓練題_第4頁
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上冊物理光現(xiàn)象 單元鞏固訓練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光現(xiàn)象一、選擇題1.光在傳播過程中受到不透明物體的阻擋,光線照不到的區(qū)域就形成了影,以下“影”字是物理意義上的“影”的是(   ) A.電影 B.形影不離 C.水中的倒影十分美麗 D.杯弓蛇影2.紫外線能殺菌也能使螢光物質(zhì)發(fā)光下列事例中,屬于紫外線應用的是(   ) A. 驗鈔機                      

2、;    B. 遙控器                          C. 夜視儀                &

3、#160;         D. 全自動感應水龍頭3.人眼能夠看見物體是因為(   ) A. 物體一定是光源                              &

4、#160;               B. 物體發(fā)出的光或物體表面反射的光進入人的眼睛里C. 物體和人的眼睛在一條直線上                         D.&#

5、160;以上說法都正確4.下列現(xiàn)象中,能用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解釋的是() A. 雨后天空的彩虹                                         

6、60;        B. 水中的“月亮”C. 斜插入水中“變彎”的筷子                                D. 陽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5.如圖

7、所示,小明將一枚硬幣放在碗底,眼睛在A處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緩緩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處又恰好能看到“硬幣”,關(guān)于這個實驗說法正確的是()A.光的傳播路徑是從空氣中斜射到水中,折射光線遠離法線B.光的傳播路徑是從水中斜射到空氣中,折射光線靠近法線C.此時用激光筆對著“硬幣”照射,可以照到硬幣上D.此時用激光筆對著“硬幣”下方照射,可以照到硬幣上6.在如圖所示的四個情景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A. 重慶夜空出現(xiàn)的月食           

8、60;  B. 沙漠中看到海市蜃樓C. 拱橋在水中的倒影                   D. 透過魚缸看水中的魚7.如圖所示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 A. 鉛筆好像斷了            

9、            B. 水中倒影C. 屏幕上的“手影”            D. 小紅照鏡子8.如圖所示現(xiàn)象中的“影”,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 形影不離            &#

10、160;                        B. 水中倒影C.   投影儀                    &#

11、160;                 D.   皮影戲9.下列成語所反映的情景中,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是               (      ) A. 海市蜃樓   

12、60;                       B. 鏡花水月                        

13、60;  C. 坐井觀天                           D. 立竿見影10.放映電影時,銀幕用的是粗糙的白布,這是因為(   ) A. 白布能發(fā)生鏡面反射,使人從四面八方看到銀幕上的像B. 白布能發(fā)生漫反射,使人從四面

14、八方看到銀幕上的像C. 白布能使光線發(fā)生彎曲,使人從四面八方看到銀幕上的像D. 白布能使光沿直線傳播,使人看到銀幕上的像11.如下短句或詞語涉及到的知識與光的直線傳播無關(guān)的是(  ) A. 立竿見影                           B. 一葉障目&#

15、160;                          C. 魚翔淺底                     &#

16、160;     D. 三點一線12. 如圖所示,平面鏡豎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鉛筆從平面鏡前40cm處,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鏡勻速靠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鉛筆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逐漸變大B. 經(jīng)過2s,鉛筆與它的像之間的距離變?yōu)?0cmC. 鉛筆的像相對于平面鏡的速度為10cm/sD. 若平面鏡順時針轉(zhuǎn)至圖中虛線位置,鉛筆的像將與鉛筆垂直二、填空題 13.如圖可以表明,光在空氣中是_14.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釘子戳一個小孔,將易拉罐的頂部剪去,蒙上一層半透明塑料薄膜

17、,如圖所示將燭焰置于小孔前適當?shù)奈恢茫梢栽谒芰媳∧ど嫌^察到燭焰_(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這是由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按_方式傳播的15.一束光射到平面鏡上,如果入射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_ 。 16.某人身高1.8m,站在平面鏡前1.2m處,則他在平面鏡中的像高 _ m,他與像的距離是 _.當他向遠離平面鏡方向移動0.3m后,則他的像距平面鏡有_m.在他遠離平面鏡的過程中,他的像將 _ (選填“變大”、“變小”、“不變”). 17.如圖所示為光在空氣和玻璃間傳播的情況,由圖可知,入射光線是_,折射角是_,玻璃在_側(cè) 18.觀測日食不能用肉眼直

18、接對著太陽,如果沒有專用的太陽濾鏡,可采用如圖甲所示的簡便方法:一是準備一盆黑墨水置于陽光下,在臉盆中觀察太陽的像,這是利用_成像原理;圖乙是將手指展開互相垂直疊放,只留有小縫隙,對著陽光,在白紙上觀察太陽的像,這是利用了_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_來解釋,此時太陽、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線上,處在中間位置的是_。19.小明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如圖)發(fā)現(xiàn)在蠟燭A的另一側(cè)看到兩個像,他換了一塊_(選填“薄玻璃”或“厚玻璃”)像就成了一個了;小明移動蠟燭B,使它與像完全重合,確定了_的位置為了研究平面鏡所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小明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他_(選填“能”或“不能”)在

19、光屏上看到像,由此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選填“實”或“虛”)像 20. 在進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實驗中,小明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如下圖所示,平面鏡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紙板,F(xiàn)可繞ON轉(zhuǎn)動。(1)如圖甲,當E、F在同一平面上,讓光線AO沿E射向鏡面,在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此時BON_ AON(選填“=”、“>”或“<”),若將AO向ON靠近,OB_ ON(選填“靠近”或“遠離”)。(2)如圖乙,把F向后折疊,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應在_ 。(3)若光線沿BO入射,則

20、光線反射后沿OA射出,說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 的。21.排縱隊時,如果看到前一位同學擋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隊就排直了,這是利用了原理;“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井中有個月亮,這是由于_緣故;教室里的同學從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黑板上寫的字,這是光照在字上,發(fā)生了_的緣故. 22.物體距凸透鏡30cm時,透鏡另一側(c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此凸透鏡的焦距為_cm;若將一物體放在此凸透鏡前70cm的地方,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_就是根據(jù)此原理制成的 三、作圖題 23.欲使用一平面鏡將與水平面夾角為30°的入射光沿水平方向射出,請你用作圖的方法確定平面鏡放

21、置的位置(保留作圖痕跡) 24.“井底之蛙”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如圖所示,在一個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點有一只青蛙,它的視野范圍如圖a所示大雨將井全部灌滿水,若青蛙仍在P點,請你在圖b中畫出青蛙視野發(fā)生變化后的大致情況 四、實驗探究題 25. 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讓一細光束沿平面E射到平面鏡上的O點,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線AO,若將紙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紙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這說明_  (2)同學們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guān)系時,改變了入射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實驗,并將測得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實驗次數(shù)入射角反射角120°20°

22、245°45°360°60°分析上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_  (3)同學們還發(fā)現(xiàn),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到O點,則光沿圖中的OA方向射出,這是因為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  26.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cè)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_,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

23、 (2)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_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大小_;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_ (3)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_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 五、綜合題 27.廈門杏林跨海特大公鐵大橋公路橋全長8.5km,鐵路橋全長5.4km一輛小轎車以60km/h的速度勻速通過大橋求: (1)小轎車通過大橋需要的時間是多少分鐘? (2)若鐵路橋通車后,一列長100m的火車通過全橋只需要3min,請計算火車在橋上的平均速度 (3)鐵路橋為直線形,而“隔壁”的公路橋呈“M”

24、形起伏,通過高低落差,火車的車燈就不會對公路橋上迎面來的車輛造成眩光影響請說說這里包含的光學知識是什么? 28.如圖所示,小明將一枚硬幣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處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幣,這是因為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沿_傳播; (2)將平面鏡放到碗邊適當?shù)奈恢?,小明在A處通過平面鏡看到了硬幣,這是利用了光的_現(xiàn)象; (3)沿碗壁緩緩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處也能看到硬幣的像,這是利用了光的_現(xiàn)象這個像是_(實/虛)像 答案解析 一、選擇題1.【答案】B 【解析】 光傳播過程中受到不透明物體的阻擋,光線照不到的區(qū)域就形成了影,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A.電影是凸透鏡成像,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A不符合題意

25、。B.形影不離的“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影子,B符合題意。C.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C不符合題意。D.杯弓蛇影屬于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1)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zhì)的表面上時會發(fā)生光的反射現(xiàn)象,例如水面上出現(xiàn)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zhì)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zhì)進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就會出現(xiàn)光的折射現(xiàn)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答案】

26、A 【解析】 : A、驗鈔機是利用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來工作的符合題意;B、遙控器是利用紅外線可以進行遙控來工作的不符合題意;C、夜視儀是利用紅外線的熱作用強來工作的不符合題意;D、全自動感應水龍頭利用的是紅外線不符合題意故選A【分析】(1)紅外線的作用和用途:紅外線的熱作用比較強,制成熱譜儀、夜視儀、電視遙控器等;(2)紫外線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制成驗鈔機;能殺菌,制成滅菌燈;能促成VD的合成3.【答案】B 【解析】 :若要使眼睛看見一個物體,一定是物體發(fā)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線進入眼里,這個物體不一定是光源物體和眼睛不一定在同一條直線上,故ACD錯誤 故選B【分析】要解答

27、本題需掌握:眼睛看見物體是因為物體發(fā)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線進入眼里4.【答案】D 【解析】 A、雨后天空的彩虹,是陽光經(jīng)過天空中的小水珠發(fā)生折射形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C、斜插入水中“變彎”的筷子是光由水斜射入空氣時發(fā)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D、陽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能用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解釋;故選D【分析】(1)光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光的傳播方向就會發(fā)生改變,這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形成的現(xiàn)象有:放在有水的碗中的筷

28、子看起來好像變折了、放大鏡、池水看起來變淺等(3)光射到介質(zhì)界面上會發(fā)生反射,光的反射形成的現(xiàn)象有:平面鏡成像、水中的倒影、凹面鏡成像5.【答案】C 【解析】【解答】AB、根據(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可知:光的傳播路徑是從空氣中斜射到水中,折射光線靠近法線,光的傳播路徑是從水中斜射到空氣中,折射光線遠離法線,AB不符合題意;CD、當沿碗壁緩緩向碗中加水時,來自硬幣的光線會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從而發(fā)生折射,當折射光線進入人眼時,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所以小明在A處也能看到硬幣的虛像,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現(xiàn)象;根據(jù)光路可逆可知,用激光筆對著“硬幣”照射時,光線會照到硬幣上,C符

29、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痉治觥抗饩€在同種不均勻介質(zhì)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zhì)進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就會出現(xiàn)光的折射現(xiàn)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6.【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看到月亮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故A符合題意; B、沙漠中看到的海是海市蜃樓現(xiàn)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故C不符合題意;D、透過魚缸看到水中的魚,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種光現(xiàn)象:光在同種均勻物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當光遇到不透明物體時則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當光從一種介質(zhì)進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

30、則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看水中的鉛筆好像折斷了,這是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發(fā)生折射的結(jié)果,故A錯誤; B、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此時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故B錯誤;C、影子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xiàn)出陰影區(qū)域,就是影子,故C正確;D、小紅照鏡子,通過平面鏡觀察自己的像,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故D錯誤故選:C【分析】在分析四個實例時,要注意區(qū)分是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還是光的折射8.【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形影不離中影子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xiàn)出陰影區(qū)域,

31、就是影子,故與題意不符;B、水中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題意C、用投影儀看圖片或文字時,看到的是圖片或文字倒立放大的實像,屬于凸透鏡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與題意不符D、皮影戲中影子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故與題意不符故選B【分析】(1)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zhì)的表面上時會發(fā)生光的反射現(xiàn)象,例如水面上出現(xiàn)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zhì)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zhì)進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就會出現(xiàn)光的折射現(xiàn)象,例如水池底變淺

32、、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9.【答案】A 【解析】【分析】(1)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zhì)的表面上時會發(fā)生光的反射現(xiàn)象,例如水面上出現(xiàn)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zhì)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zhì)進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就會出現(xiàn)光的折射現(xiàn)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A、海市蜃樓是光在不均勻的大氣中傳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現(xiàn)象,符合題意;B、鏡花水月是指花在鏡子中成像,月亮在水中成像,都屬于平面

33、鏡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不符合題意;C、坐井觀天指在井中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這是光的直線傳播造成的,不符合題意;D、立竿見影只在地上樹立一個竿子就可以看到它的影子,這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此題通過幾個詞語考查學生對光的折射、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解題的關(guān)鍵是理解詞語反應的物理情境,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學生的語文知識,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學知識解釋有關(guān)現(xiàn)象10.【答案】B 【解析】【解析】選B.粗糙的白布表面凹凸不平,把射向白布的光線向著四面八方反射,使人從四面八方看到銀幕上的像,這種反射叫漫反射.故選B.11.【答案】C 【解析】【解答】立竿見影是光沿直

34、線傳播形成的,一葉障目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現(xiàn)象,魚翔淺底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水的深度變淺,三點對一線是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所以沒有涉及到光的直線傳播的應是魚翔淺底故選C【分析】首先要明白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傳播;其次要知道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最后選出符合條件的例子光的傳播規(guī)律有: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多注意課本中的例子,會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做到學以致用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鉛筆與平面鏡的距離改變,鉛筆在鏡中的像的大小不變,故A錯誤;B、因像距與物距是相等的,當鉛筆以5cm/s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時,2s內(nèi)鉛筆通過的距離s

35、=vt=5cm/s×2s=10cm,2s后物距為40cm10cm30cm,像距也為30cm,2s后鉛筆與鏡中的像相距30cm+30cm=60cm,故B錯誤;C、若鉛筆以5cm/s速度向平面鏡靠近,同時像也以5cm/s速度垂直向平面鏡靠近,故C錯誤;D、鉛筆與平面鏡的夾角為45°,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此時平面鏡將鉛筆與像的夾角平分,所以鉛筆與它在平面鏡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確故選D【分析】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大小相同;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來分析此題二、填空題13.【答案】沿直線傳播 【解析】【解答】

36、解:光在均勻的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從電影放映機鏡頭出來的光沿直線到達銀幕,形成畫面故答案為:沿直線傳播【分析】解決此類問題的關(guān)鍵是知道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的反射包括鏡面反射和漫反射14.【答案】倒立;直線 【解析】【解答】解:將燭焰置于小孔前適當?shù)奈恢?,可以在塑料薄膜上觀察到燭焰的像,這種現(xiàn)象叫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成像原理是由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故答案為:倒立;直線【分析】物體發(fā)出或反射的光通過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實像,屬于小孔成像15.【答案】30° 【解析】【解答】入射角為30°,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的內(nèi)容,反射角也為

37、30°所以答案為:30°?!痉治觥恳鉀Q此題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內(nèi)容,知道發(fā)生光的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6.【答案】1.8;2.4m;1.5m;不變 【解析】【解答】平面鏡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像和物關(guān)于鏡面對稱.某人身高1.8m,站在平面鏡前1.2m處,則他在平面鏡中的像高1.8m,他與像的距離是1.2m×2= 2.4m.當他向遠離平面鏡方向移動0.3m后,則他的像距平面鏡有1.2m+0.3m=1.5m.在他遠離平面鏡的過程中,他的像將不變.故答案為:1.8;2.4m;1.5m;不變.【分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與物體大小相等,像到平面

38、鏡的距離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17.【答案】CO;30°;右 【解析】【解答】解:因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從圖中可以看出,MN左側(cè)的兩條光線OC、OA與OP的夾角相等,因此MN為界面,OP為法線CO、AO中應是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而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cè),故CO是入射光線,OA是反射光線,OB是折射光線,由于COM=30°,所以入射角為COP=90°30°=60°,而折射角QOB=30°,從而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是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玻璃在右側(cè)故本題答案為:CO,30°,

39、右【分析】光線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向另一種介質(zhì)時,在界面將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由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guī)律可知,折射光線、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及法線都在同一平面內(nèi);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具有對稱性,在界面的同側(cè),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不對稱,分別在界面的兩側(cè)18.【答案】平面鏡;小孔;光沿直線傳播;月球 【解析】【解答】一盆黑墨水置于陽光下,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太陽在水面成像,應用了平面鏡成像原理;手指間的縫隙形成小孔,太陽經(jīng)小孔在白紙上成像,應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當太陽、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線上,月球處在太陽和地球中間,月球擋住了沿直線傳播的光,地球上的人看不到

40、太陽便發(fā)生了日食現(xiàn)象日食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痉治觥恳慌韬谀糜陉柟庀拢嫦喈斢谄矫骁R,太陽在水面成像,在水面上觀察太陽的像;手指展開,互相垂直疊放,對著陽光,手指間形成小孔,在白紙上呈現(xiàn)太陽的像,在白紙上觀察太陽的像;光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應用的實例有:日食、月食、射擊時的瞄準要領(lǐng)是“三點一線”、小孔成像等。19.【答案】薄玻璃;像;不能;虛 【解析】【解答】解:(1)在實驗時發(fā)現(xiàn)在蠟燭A的另一側(cè)看到兩個像,這是因為玻璃板的兩個面都會反射成像,因此可換一塊薄玻璃進行實驗就可以了;(2)實驗中,移動蠟燭B,使它與像完全重合,這樣可確定像的位置(3)為了研究平面鏡所成的是實像

41、還是虛像,可以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如果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故答案為:薄玻璃;像;不能;虛【分析】(1)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玻璃板的兩個面都會反射成像,因此玻璃板要薄一些較好;(2)實驗時選擇兩個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guān)系(3)虛像無法在光屏上承接到20.【答案】=;靠近;不能;同一平面;可逆 【解析】【解答】(1)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此時BON=AON若將AO向ON靠近,則OB向ON靠近;(2)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

42、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所以把紙板F向前或向后折疊,則在紙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應在同一平面內(nèi);(3)如果將光源沿BO射入一條入射光線,會觀察到反射光線會沿OA的方向射出,這說明了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分析】考查光的反射定律21.【答案】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光的反射,漫反射 【解析】【解答】排隊取直的原理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井中的月亮是月亮在井水中所成的虛像,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的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漫反射可以使我們從不同方向看到同一個物體.故答案為: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光的反

43、射,漫反射【分析】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和應用有: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激光準直、排隊取直等,光的反射包括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結(jié)合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分析.22.【答案】15;照相機 【解析】【解答】物體距凸透鏡30cm時,透鏡另一側(c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則u=2f,所以凸透鏡的焦距;物體放在此凸透鏡前70cm的地方,因為2f=2×30cm=60cm,則u=70cm2f,此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故答案為:15;照相機【分析】當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當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應用是測焦距;當fu2f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

44、像,應用是投影儀;當u=f時,不成像;當uf 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是放大鏡三、作圖題23.【答案】解: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的平分線,然后再過入射點作這個角平分線的垂線即可如圖: 【解析】【分析】根據(jù)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的平分線是法線的位置,再過入射點作出法線的垂線,就是平面鏡所在的位置24.【答案】解:當井里灌滿水后,光線照到水面會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由于光是從空氣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視野范圍比沒水時會看到更大;變化的大致范圍如圖中兩條入射光線之間的陰影區(qū)域所示: 【解析】【分析】

45、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緣故當井中灌滿水時,光由空氣進入水中,在水面上要發(fā)生折射,根據(jù)折射定律畫出大致的光線傳播路徑,確定青蛙的視野范圍四、實驗探究題25.【答案】(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可逆的 【解析】【解答】解:(1)把紙板向前或向后轉(zhuǎn)折,在紙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線,這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2)分析上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數(shù)據(jù)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當光逆著原來的反射光線入射時,反射光線也逆著原來的入射光線反射出去,即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OA方向射出

46、,這說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為:(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可逆的【分析】(1)當紙板EF在同一平面上時,能夠在紙板F上觀察到反射光線當紙板EF不在同一平面上時,若不能觀察到反射光線,則說明兩者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上;(2)根據(jù)測量分析即可;(3)讓光線逆著BO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fā)現(xiàn)反射光線沿著OA方向射出告訴的信息,可以得到此題的答案26.【答案】(1)較黑暗;蠟燭B(2)完全重合;相等;互相垂直;相等(3)不能 【解析】【解答】解:(1)因蠟燭是點燃的,所以適合在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下才可看清蠟燭的像,故答案為:較黑暗因為玻璃板是透明

47、的,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還可以透過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蠟燭,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故答案為:蠟燭B(2) 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大小相等;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互相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故答案為:完全重合、相等、互相垂直、相等;(3)因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故不能在光屏上呈現(xiàn),故答案為:不能 【分析】在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其目的是為了確認物像的位置及大小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形狀、大小相同;像和物體各對應點的連線與

48、平面鏡垂直;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五、綜合題27.【答案】(1)解:v= , 小轎車通過大橋需要的時間:t= = 0.14h=8.4min(2)解:火車通過鐵路橋走的路程: s=L車+L橋=0.1km+5.4km=5.5km,火車在橋上的平均速度:v= = =110km/h(3)解:公路橋呈“M”形起伏,形成高低落差,這樣動車的車燈發(fā)出的光,就不會直射到迎面而來的汽車,因為光是直線傳播的 【解析】【分析】(1)知道公路橋長和小轎車的車速,利用公式t= 求小轎車通過大橋需要的時間;(2)火車通過鐵路橋走的路程等于車長加上橋長,知道所用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火車在橋上的速度;(3)光是直

49、線傳播的,把橋做成呈“M”形起伏,形成高低落差,這樣動車的車燈就不會對公路橋上迎面而來的汽車造成眩光影響28.【答案】(1)直線(2)反射(3)折射;虛 【解析】【解答】解:(1)小明看不到硬幣,是由于碗的邊緣部分擋住了來自硬幣的光線,光線進入不到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幣,這說明了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2)來自硬幣的光經(jīng)過平面鏡會發(fā)生反射,反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逆著反射光線看去,感覺光線好像是從鏡子的后面射來的,這便是硬幣的虛像(虛像是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所以小明通過平面鏡看到了硬幣的虛像,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現(xiàn)象;(3)當沿碗壁緩緩向碗中加水時,來自硬幣的光線會從水中斜射入空

50、氣中從而發(fā)生折射,當折射光線進入人眼時,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虛像(虛像的位置比物體的實際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處也能看到硬幣的虛像,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現(xiàn)象 故答案為:(1)直線;(2)反射;(3)折射;虛【分析】(1)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2)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介質(zhì)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逆著折射光線就看到了物體的虛像第三章 光現(xiàn)象一、單選題(共12題;共24分)1.光在傳播過程中受到不透明物體的阻擋,光線照不到的區(qū)域就形成了影,以下“影”字是物理意義上的“影”的是(&#

51、160;  ) A.電影B.形影不離C.水中的倒影十分美麗D.杯弓蛇影2.紫外線能殺菌也能使螢光物質(zhì)發(fā)光下列事例中,屬于紫外線應用的是(   ) A. 驗鈔機                          B. 遙控器     

52、0;                    C. 夜視儀                          D. 全自動

53、感應水龍頭3.人眼能夠看見物體是因為(   ) A. 物體一定是光源                                          

54、;    B. 物體發(fā)出的光或物體表面反射的光進入人的眼睛里C. 物體和人的眼睛在一條直線上                         D. 以上說法都正確4.下列現(xiàn)象中,能用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解釋的是() A. 雨后天空的彩虹   &

55、#160;                                              B. 水中的“月亮”C.&#

56、160;斜插入水中“變彎”的筷子                                D. 陽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5.如圖所示,小明將一枚硬幣放在碗底,眼睛在A處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緩緩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處又恰好能看到“硬幣”,關(guān)于這個實驗說法正確的是()A.

57、光的傳播路徑是從空氣中斜射到水中,折射光線遠離法線B.光的傳播路徑是從水中斜射到空氣中,折射光線靠近法線C.此時用激光筆對著“硬幣”照射,可以照到硬幣上D.此時用激光筆對著“硬幣”下方照射,可以照到硬幣上6.在如圖所示的四個情景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A. 重慶夜空出現(xiàn)的月食              B. 沙漠中看到海市蜃樓C. 拱橋在水中的倒影   

58、0;               D. 透過魚缸看水中的魚7.如圖所示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 A. 鉛筆好像斷了                       

59、0;B. 水中倒影C. 屏幕上的“手影”            D. 小紅照鏡子8.如圖所示現(xiàn)象中的“影”,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 形影不離                        

60、             B. 水中倒影C.   投影儀                                

61、      D.   皮影戲9.下列成語所反映的情景中,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的是               (      ) A. 海市蜃樓               &

62、#160;           B. 鏡花水月                           C. 坐井觀天       &

63、#160;                   D. 立竿見影10.放映電影時,銀幕用的是粗糙的白布,這是因為(   ) A. 白布能發(fā)生鏡面反射,使人從四面八方看到銀幕上的像B. 白布能發(fā)生漫反射,使人從四面八方看到銀幕上的像C. 白布能使光線發(fā)生彎曲,使人從四面八方看到銀幕上的像D. 白布能使光沿直線傳播,使人看到銀幕上的像

64、11.如下短句或詞語涉及到的知識與光的直線傳播無關(guān)的是(  ) A. 立竿見影                           B. 一葉障目            

65、               C. 魚翔淺底                           D. 三點一線12.(2019鎮(zhèn)江)如圖所示,平面鏡豎直放置在

66、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鉛筆從平面鏡前40cm處,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鏡勻速靠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鉛筆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逐漸變大B. 經(jīng)過2s,鉛筆與它的像之間的距離變?yōu)?0cmC. 鉛筆的像相對于平面鏡的速度為10cm/sD. 若平面鏡順時針轉(zhuǎn)至圖中虛線位置,鉛筆的像將與鉛筆垂直二、填空題(共10題;共28分)13.如圖可以表明,光在空氣中是_14.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釘子戳一個小孔,將易拉罐的頂部剪去,蒙上一層半透明塑料薄膜,如圖所示將燭焰置于小孔前適當?shù)奈恢?,可以在塑料薄膜上觀察到燭焰_(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這是由于

67、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按_方式傳播的15.一束光射到平面鏡上,如果入射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_ 。 16.某人身高1.8m,站在平面鏡前1.2m處,則他在平面鏡中的像高 _ m,他與像的距離是 _.當他向遠離平面鏡方向移動0.3m后,則他的像距平面鏡有_m.在他遠離平面鏡的過程中,他的像將 _ (選填“變大”、“變小”、“不變”). 17.如圖所示為光在空氣和玻璃間傳播的情況,由圖可知,入射光線是_,折射角是_,玻璃在_側(cè) 18.觀測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對著太陽,如果沒有專用的太陽濾鏡,可采用如圖甲所示的簡便方法:一是準備一盆黑墨水置于陽光下,在臉盆中觀察

68、太陽的像,這是利用_成像原理;圖乙是將手指展開互相垂直疊放,只留有小縫隙,對著陽光,在白紙上觀察太陽的像,這是利用了_成像的原理日食的形成可以用_來解釋,此時太陽、地球、月球正好在同一直線上,處在中間位置的是_。19.小明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如圖)發(fā)現(xiàn)在蠟燭A的另一側(cè)看到兩個像,他換了一塊_(選填“薄玻璃”或“厚玻璃”)像就成了一個了;小明移動蠟燭B,使它與像完全重合,確定了_的位置為了研究平面鏡所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小明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他_(選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由此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選填“實”或“虛”)像 20. 在進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

69、究實驗中,小明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如下圖所示,平面鏡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紙板,F(xiàn)可繞ON轉(zhuǎn)動。(1)如圖甲,當E、F在同一平面上,讓光線AO沿E射向鏡面,在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此時BON_ AON(選填“=”、“>”或“<”),若將AO向ON靠近,OB_ ON(選填“靠近”或“遠離”)。(2)如圖乙,把F向后折疊,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應在_ 。(3)若光線沿BO入射,則光線反射后沿OA射出,說明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 的。21.排縱隊時,如果看到前一位同學擋住了前

70、面所有的人,隊就排直了,這是利用了原理;“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井中有個月亮,這是由于_緣故;教室里的同學從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黑板上寫的字,這是光照在字上,發(fā)生了_的緣故. 22.物體距凸透鏡30cm時,透鏡另一側(c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此凸透鏡的焦距為_cm;若將一物體放在此凸透鏡前70cm的地方,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_就是根據(jù)此原理制成的 三、作圖題(共2題;共10分)23.欲使用一平面鏡將與水平面夾角為30°的入射光沿水平方向射出,請你用作圖的方法確定平面鏡放置的位置(保留作圖痕跡) 24.“井底之蛙”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如圖所示,在一個干枯的井

71、底正中央P點有一只青蛙,它的視野范圍如圖a所示大雨將井全部灌滿水,若青蛙仍在P點,請你在圖b中畫出青蛙視野發(fā)生變化后的大致情況 四、實驗探究題(共2題;共10分)25.(2019盤錦)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讓一細光束沿平面E射到平面鏡上的O點,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線AO,若將紙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紙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這說明_  (2)同學們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guān)系時,改變了入射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實驗,并將測得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實驗次數(shù)入射角反射角120°20°245°45°360°60

72、°分析上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_  (3)同學們還發(fā)現(xiàn),若將一束光貼著紙板F沿BO射到O點,則光沿圖中的OA方向射出,這是因為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_  26.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cè)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_,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 (2)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_

73、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大小_;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_ (3)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_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 五、綜合題(共2題;共19分)27.廈門杏林跨海特大公鐵大橋公路橋全長8.5km,鐵路橋全長5.4km一輛小轎車以60km/h的速度勻速通過大橋求: (1)小轎車通過大橋需要的時間是多少分鐘? (2)若鐵路橋通車后,一列長100m的火車通過全橋只需要3min,請計算火車在橋上的平均速度 (3)鐵路橋為直線形,而“隔壁”的公路橋呈“M”形起伏,通過高低落差,火車的車燈就不會對公路橋上迎面來的車輛造成眩光影響請說說這里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