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節(jié) 氣壓帶和風帶一、單項選擇題 1.以下圖為“某日南半球部分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圖中代表氣壓帶或風帶。讀圖答復下題。氣壓帶大氣的運動特點和性質(zhì)分別為A 下沉熱干B 上升暖濕C 由高緯流向低緯冷干D 由高緯流向低緯暖濕【答案】B【解析】氣壓帶位于赤道附近,為赤道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氣流性質(zhì)為暖濕。2.以下圖為“部分氣壓帶、風帶位置示意圖。讀圖答復以下各題。圖示M氣壓帶所在半球與名稱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B 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C 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D 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答案】C【解析】根據(jù)風向和緯度可知,圖示M氣壓帶應是副熱帶高氣壓帶,B、D錯。
2、北側是東南風,應是東南信風。M氣壓帶位于南半球,A錯,C對。以下圖為“三圈環(huán)流部分示意圖,甲、乙表示風帶,丙表示氣壓帶。讀圖答復以下各題。3.以下有關上圖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 甲、乙風帶的風向一定不同B 甲、乙中有一支為中緯西風帶C 甲、乙可能同屬一個風帶D 丙氣壓帶夏季向低緯度挪動【答案】C【解析】圖中顯示丙處氣流下沉,那么丙為高氣壓帶,可能是副熱帶高氣壓帶或極地高氣壓帶。假設是極地高氣壓帶,那么甲、乙同屬于極地東風帶,故C正確。由于不能確定丙是否是副熱帶高氣壓帶,不能確定甲、乙中有一支為中緯西風帶。4.假設丙在北半球中低緯度處,那么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 受甲控制的地區(qū)多為晴朗天氣B 受
3、乙控制的地區(qū)多為晴朗天氣C 受丙控制的地區(qū)多為晴朗天氣D 受甲、乙、丙控制的地區(qū)均多為晴朗天氣【答案】C【解析】假設丙在北半球中低緯度處,說明丙為副熱帶高氣壓帶,受下沉氣流控制而多晴朗天氣,故C正確。以下圖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氣壓帶的位置變化圖中數(shù)字表示日期。讀圖答復以下各題。5.赤道低氣壓帶向北挪動幅度大、控制范圍廣的原因是A 北半球的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B 南極地區(qū)的極夜長于北極地區(qū)C 北半球的夏半年長于南半球D 北半球的陸地面積大于南半球【答案】D【解析】由于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陸地比海洋增溫快。北半球陸地面積比南半球廣闊,北半球夏半年增溫快,使南北半球程度氣壓梯度力增大,赤道低氣壓帶北移的
4、幅度大、控制的范圍廣。南半球陸地面積小,當北半球處于冬半年南半球處于夏半年時,陸地增溫慢,赤道低氣壓帶向南挪動的幅度小、控制的范圍小。6.從圖中可看出赤道低氣壓帶位置的變化A 與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同步B 滯后于太陽直射點的變化C 與太陽直射點的變化相反D 超前于太陽直射點的變化【答案】B【解析】太陽直射點在9月23日前后位于赤道,在12月22日前后位于南回歸線,在3月21日前后位于赤道,而圖中赤道低氣壓帶在以上相應日期分別位于北半球、赤道附近、南半球,明顯滯后于太陽直射點的變化。讀“氣壓帶和風帶挪動規(guī)律形式示意圖,完成以下各題。7.以下關于甲圖所示季節(jié)各緯度氣流運動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0
5、176;10°盛行東南風B 10°20°盛行東北風C 20°30°盛行西北風D 30°40°盛行東北風【答案】B【解析】圖中緯度向北增大,為北半球,甲圖中副熱帶高壓帶移到了30°N以南,為北半球冬季的氣壓帶分布圖。此季節(jié),0°20°N被信風帶控制,盛行東北風,A錯誤、B正確;20°N30°N被副熱帶高壓帶控制,C錯誤;30°N40°N被西風帶控制,盛行西南風,D錯誤。8.甲、乙兩幅圖反映的時間與P地季節(jié)對應正確的選項是A 甲表示3月份、春季B 乙表示9月份
6、、秋季C 甲表示12月份、冬季D 乙表示1月份、冬季【答案】C【解析】由上題結論知甲圖為北半球冬季氣壓帶分布圖,表示12月份、冬季,C正確;乙圖中副熱帶高壓帶移到了30°N以北,為北半球夏季的氣壓帶分布圖。以下圖為“全球降水量隨緯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以下各題。9.圖中處降水偏少的原因是A 多上升氣流B 多下沉氣流C 多氣旋控制D 寒流影響【答案】B【解析】讀圖,根據(jù)圖示的緯度,結合氣壓帶、風帶分布規(guī)律,圖中處對應的是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受其影響降水偏少,B對。上升氣流、氣旋控制區(qū)是多雨區(qū),A、C錯。寒流影響導致沙漠延伸到西海岸,不是降水量少的主要因素,D錯。10.圖中處
7、的盛行風向是A 西北風B 西南風C 東北風D 東南風【答案】A【解析】讀圖,根據(jù)緯度,圖中處位于40°S60°S之間,位于南半球的西風帶范圍內(nèi),盛行風向是西北風,A對。以下圖為東南亞部分地區(qū)火山、地震的發(fā)生頻率空間分布圖。據(jù)此完成以下兩題。11.與該地區(qū)火山、地震發(fā)生頻率空間分布特征相關性最大的是A 緯度差異B 島嶼分布C 板塊分布D 海陸分布【答案】C【解析】從圖中火山、地震發(fā)生頻率較高處的分布來看,主要出如今板塊的交界地帶,而板塊邊界由于地殼活潑,往往多火山、地震。12.假設N地某火山在6月爆發(fā),火山灰最可能飄向A 東北B 西北C 西南D 東南【答案】A【解析】火山爆發(fā)
8、往往形成大規(guī)模的火山灰,其總體飄移受盛行風的影響。6月份,氣壓帶、風帶北移,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變?yōu)槲髂巷L。西南風會將大量的火山灰吹向東北。以下圖為以極點為中心的投影圖,箭頭表示地球自轉(zhuǎn)方向,陰影部分為氣壓帶。讀圖,完成以下兩題。13.圖中字母M所表示的氣壓帶是A 赤道低氣壓帶B 副熱帶高氣壓帶C 副極地低氣壓帶D 極地高氣壓帶【答案】B【解析】圖中M位于30°到40°之間,是副熱帶高氣壓帶,B正確;N是副極地低氣壓帶、P是極地高氣壓帶,赤道低氣壓帶位于南北緯10°之間,圖中未標示。14.以下圖中四組箭頭,能正確表示D處風帶風向的是ABCD
9、【答案】B【解析】圖中地球順時針方向自轉(zhuǎn),是南極上空俯視圖,D處的風帶是南半球的中緯西風帶,風向是西北風,B正確。讀“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示意圖,答復以下兩題。15.圖中氣壓帶甲的成因是A 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B 空氣堆積下沉C 空氣受熱上升D 空氣受冷下沉【答案】B【解析】圖中甲為副熱帶高氣壓帶,是由于赤道向極地運動的氣流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不能北上而在南北緯30°附近堆積下沉形成的。16.以下圖表示南半球信風帶的是ABCD【答案】C【解析】信風帶大體位于緯度0°30°之間,南半球為東南風。17.以下四幅圖表示極地東風,正確的畫法應是ABCD【答案】D【解析】北半球極地
10、東風為東北風,從北極點俯視,呈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南半球極地東風為東南風,從南極點俯視,呈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18.地球上氣壓帶分布的規(guī)律是A 冷的地方為高壓,熱的地方為低壓B 高緯為高壓,低緯為低壓C 冷的地方為低壓,熱的地方為高壓D 高壓和低壓相間分布【答案】D【解析】地球上氣壓帶分布的規(guī)律是南北對稱、上下相間。19.讀“全球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部分示意圖,圖中的“丙氣壓帶是指A 赤道低氣壓帶B 副熱帶高氣壓帶C 極地高氣壓帶D 副極地低氣壓帶【答案】B【解析】根據(jù)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規(guī)律,丙氣壓帶的風向兩邊流走,可斷定是副熱帶高氣壓帶。20.單圈環(huán)流形成的條件是A 需要地表均勻,且地球不自轉(zhuǎn)B 只需
11、地球不自轉(zhuǎn)C 只需地表均勻D 不需附加條件【答案】A【解析】地表均勻、地球自轉(zhuǎn)形成三圈環(huán)流;地表不均勻、地球自轉(zhuǎn)形成三圈環(huán)流和季風環(huán)流。21.讀“北半球中高緯度環(huán)流示意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甲點位于30°N附近B 乙點位于30°附近C 是冷性氣流D 盛行西南風【答案】A【解析】60°附近形成極鋒,是由低緯的暖濕氣流和高緯的冷干氣流相遇形成的,暖氣流位于鋒面的上方,可以判斷甲點位于30°N附近;乙點位于90°N附近;是暖性氣流;為極地東風。22.以下圖中箭頭表示空氣運動方向。讀圖完成下題。假設該圖為南半球三圈環(huán)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緯度較乙
12、地低,那么A 該環(huán)流圈為高緯環(huán)流B 近地面,甲、乙之間盛行風向為西北風C 該環(huán)流圈為低緯環(huán)流D 近地面,甲、乙之間盛行風向為東南風【答案】B【解析】由題干和圖可知,該環(huán)流為中緯環(huán)流,且在南半球,故B符合題意。23.甲、乙、丙、丁四圖所反映的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狀況中,與我國臺風多發(fā)季節(jié)相對應的是A 甲圖與丙圖B 乙圖與丙圖C 丙圖與丁圖D 甲圖與丁圖【答案】D【解析】我國臺風多發(fā)季節(jié)為夏秋季,從四幅圖中可以看出,甲圖為氣壓帶、風帶北移且達最北的時候,是夏至日;乙、丙兩圖為氣壓帶、風帶南移且達最南的時候,是冬至日;丁圖是春秋分時。24.甲圖到乙圖的變化過程,時間跨度約為A 3個月B 6個月C 9
13、個月D 一年【答案】B【解析】氣壓帶、風帶由甲圖到乙圖的變化反映了氣壓帶、風帶從最北移至最南,大約需用半年時間。讀“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示意圖,答復以下兩題。25.圖中氣壓帶甲的成因是A 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B 空氣堆積下沉C 空氣受熱上升D 空氣受冷下沉【答案】B【解析】圖中甲為副熱帶高氣壓帶,是由于赤道向極地運動的氣流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不能北上而在南北緯30°附近堆積下沉形成的。26.以下圖表示南半球信風帶的是ABCD【答案】C【解析】信風帶大體位于緯度0°30°之間,南半球為東南風。27.以下四幅圖表示極地東風,正確的畫法應是ABCD【答案】D【解析】北半球極地東
14、風為東北風,從北極點俯視,呈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南半球極地東風為東南風,從南極點俯視,呈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28.地球上氣壓帶分布的規(guī)律是A 冷的地方為高壓,熱的地方為低壓B 高緯為高壓,低緯為低壓C 冷的地方為低壓,熱的地方為高壓D 高壓和低壓相間分布【答案】D【解析】地球上氣壓帶分布的規(guī)律是南北對稱、上下相間。29.讀“全球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部分示意圖,圖中的“丙氣壓帶是指A 赤道低氣壓帶B 副熱帶高氣壓帶C 極地高氣壓帶D 副極地低氣壓帶【答案】B【解析】根據(jù)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規(guī)律,丙氣壓帶的風向兩邊流走,可斷定是副熱帶高氣壓帶。30.單圈環(huán)流形成的條件是A 需要地表均勻,且地球不自轉(zhuǎn)B 只需地
15、球不自轉(zhuǎn)C 只需地表均勻D 不需附加條件【答案】A【解析】地表均勻、地球自轉(zhuǎn)形成三圈環(huán)流;地表不均勻、地球自轉(zhuǎn)形成三圈環(huán)流和季風環(huán)流。31.讀“北半球中高緯度環(huán)流示意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甲點位于30°N附近B 乙點位于30°附近C 是冷性氣流D 盛行西南風【答案】A【解析】60°附近形成極鋒,是由低緯的暖濕氣流和高緯的冷干氣流相遇形成的,暖氣流位于鋒面的上方,可以判斷甲點位于30°N附近;乙點位于90°N附近;是暖性氣流;為極地東風。32.以下圖中箭頭表示空氣運動方向。讀圖完成下題。假設該圖為南半球三圈環(huán)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緯度較乙地
16、低,那么A 該環(huán)流圈為高緯環(huán)流B 近地面,甲、乙之間盛行風向為西北風C 該環(huán)流圈為低緯環(huán)流D 近地面,甲、乙之間盛行風向為東南風【答案】B【解析】由題干和圖可知,該環(huán)流為中緯環(huán)流,且在南半球,故B符合題意。33.甲、乙、丙、丁四圖所反映的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狀況中,與我國臺風多發(fā)季節(jié)相對應的是A 甲圖與丙圖B 乙圖與丙圖C 丙圖與丁圖D 甲圖與丁圖【答案】D【解析】我國臺風多發(fā)季節(jié)為夏秋季,從四幅圖中可以看出,甲圖為氣壓帶、風帶北移且達最北的時候,是夏至日;乙、丙兩圖為氣壓帶、風帶南移且達最南的時候,是冬至日;丁圖是春秋分時。34.甲圖到乙圖的變化過程,時間跨度約為A 3個月B 6個月C 9個
17、月D 一年【答案】B【解析】氣壓帶、風帶由甲圖到乙圖的變化反映了氣壓帶、風帶從最北移至最南,大約需用半年時間。讀“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示意圖,答復以下兩題。35.圖中氣壓帶甲的成因是A 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B 空氣堆積下沉C 空氣受熱上升D 空氣受冷下沉【答案】B【解析】圖中甲為副熱帶高氣壓帶,是由于赤道向極地運動的氣流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不能北上而在南北緯30°附近堆積下沉形成的。36.以下圖表示南半球信風帶的是ABCD【答案】C【解析】信風帶大體位于緯度0°30°之間,南半球為東南風。37.以下四幅圖表示極地東風,正確的畫法應是ABCD【答案】D【解析】北半球極地東風
18、為東北風,從北極點俯視,呈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南半球極地東風為東南風,從南極點俯視,呈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38.地球上氣壓帶分布的規(guī)律是A 冷的地方為高壓,熱的地方為低壓B 高緯為高壓,低緯為低壓C 冷的地方為低壓,熱的地方為高壓D 高壓和低壓相間分布【答案】D【解析】地球上氣壓帶分布的規(guī)律是南北對稱、上下相間。39.讀“全球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部分示意圖,圖中的“丙氣壓帶是指A 赤道低氣壓帶B 副熱帶高氣壓帶C 極地高氣壓帶D 副極地低氣壓帶【答案】B【解析】根據(jù)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規(guī)律,丙氣壓帶的風向兩邊流走,可斷定是副熱帶高氣壓帶。40.單圈環(huán)流形成的條件是A 需要地表均勻,且地球不自轉(zhuǎn)B 只需地球
19、不自轉(zhuǎn)C 只需地表均勻D 不需附加條件【答案】A【解析】地表均勻、地球自轉(zhuǎn)形成三圈環(huán)流;地表不均勻、地球自轉(zhuǎn)形成三圈環(huán)流和季風環(huán)流。41.讀“北半球中高緯度環(huán)流示意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甲點位于30°N附近B 乙點位于30°附近C 是冷性氣流D 盛行西南風【答案】A【解析】60°附近形成極鋒,是由低緯的暖濕氣流和高緯的冷干氣流相遇形成的,暖氣流位于鋒面的上方,可以判斷甲點位于30°N附近;乙點位于90°N附近;是暖性氣流;為極地東風。42.以下圖中箭頭表示空氣運動方向。讀圖完成下題。假設該圖為南半球三圈環(huán)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緯度較乙地低
20、,那么A 該環(huán)流圈為高緯環(huán)流B 近地面,甲、乙之間盛行風向為西北風C 該環(huán)流圈為低緯環(huán)流D 近地面,甲、乙之間盛行風向為東南風【答案】B【解析】由題干和圖可知,該環(huán)流為中緯環(huán)流,且在南半球,故B符合題意。43.甲、乙、丙、丁四圖所反映的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狀況中,與我國臺風多發(fā)季節(jié)相對應的是A 甲圖與丙圖B 乙圖與丙圖C 丙圖與丁圖D 甲圖與丁圖【答案】D【解析】我國臺風多發(fā)季節(jié)為夏秋季,從四幅圖中可以看出,甲圖為氣壓帶、風帶北移且達最北的時候,是夏至日;乙、丙兩圖為氣壓帶、風帶南移且達最南的時候,是冬至日;丁圖是春秋分時。44.甲圖到乙圖的變化過程,時間跨度約為A 3個月B 6個月C 9個月
21、D 一年【答案】B【解析】氣壓帶、風帶由甲圖到乙圖的變化反映了氣壓帶、風帶從最北移至最南,大約需用半年時間。讀“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示意圖,答復以下兩題。45.圖中氣壓帶甲的成因是A 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B 空氣堆積下沉C 空氣受熱上升D 空氣受冷下沉【答案】B【解析】圖中甲為副熱帶高氣壓帶,是由于赤道向極地運動的氣流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不能北上而在南北緯30°附近堆積下沉形成的。46.以下圖表示南半球信風帶的是ABCD【答案】C【解析】信風帶大體位于緯度0°30°之間,南半球為東南風。47.以下四幅圖表示極地東風,正確的畫法應是ABCD【答案】D【解析】北半球極地東風為
22、東北風,從北極點俯視,呈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南半球極地東風為東南風,從南極點俯視,呈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48.地球上氣壓帶分布的規(guī)律是A 冷的地方為高壓,熱的地方為低壓B 高緯為高壓,低緯為低壓C 冷的地方為低壓,熱的地方為高壓D 高壓和低壓相間分布【答案】D【解析】地球上氣壓帶分布的規(guī)律是南北對稱、上下相間。49.讀“全球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部分示意圖,圖中的“丙氣壓帶是指A 赤道低氣壓帶B 副熱帶高氣壓帶C 極地高氣壓帶D 副極地低氣壓帶【答案】B【解析】根據(jù)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規(guī)律,丙氣壓帶的風向兩邊流走,可斷定是副熱帶高氣壓帶。50.單圈環(huán)流形成的條件是A 需要地表均勻,且地球不自轉(zhuǎn)B 只需地球不
23、自轉(zhuǎn)C 只需地表均勻D 不需附加條件【答案】A【解析】地表均勻、地球自轉(zhuǎn)形成三圈環(huán)流;地表不均勻、地球自轉(zhuǎn)形成三圈環(huán)流和季風環(huán)流。51.讀“北半球中高緯度環(huán)流示意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 甲點位于30°N附近B 乙點位于30°附近C 是冷性氣流D 盛行西南風【答案】A【解析】60°附近形成極鋒,是由低緯的暖濕氣流和高緯的冷干氣流相遇形成的,暖氣流位于鋒面的上方,可以判斷甲點位于30°N附近;乙點位于90°N附近;是暖性氣流;為極地東風。52.以下圖中箭頭表示空氣運動方向。讀圖完成下題。假設該圖為南半球三圈環(huán)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緯度較乙地低,那么A 該環(huán)流圈為高緯環(huán)流B 近地面,甲、乙之間盛行風向為西北風C 該環(huán)流圈為低緯環(huán)流D 近地面,甲、乙之間盛行風向為東南風【答案】B【解析】由題干和圖可知,該環(huán)流為中緯環(huán)流,且在南半球,故B符合題意。53.甲、乙、丙、丁四圖所反映的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狀況中,與我國臺風多發(fā)季節(jié)相對應的是A 甲圖與丙圖B 乙圖與丙圖C 丙圖與丁圖D 甲圖與丁圖【答案】D【解析】我國臺風多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材料疲勞斷裂機理研究重點基礎知識點
- 軟件水平考前復習試題
- 高考作文中論據(jù)的選擇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實踐中的試題及答案
- 跨境電商對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的沖擊試題及答案
- 恢復供電火災應急預案范文(3篇)
- 非住宅火災應急預案(3篇)
- 軟件設計方法的演變與展望試題及答案
- 專家點評與分析2025年計算機二級VB考試試題及答案
- 綠色經(jīng)濟轉(zhuǎn)型的經(jīng)濟學分析試題及答案
- 1.1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課件高一上學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 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標準第3部分: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
- 八省聯(lián)考陜西試題及答案
- 新22J01 工程做法圖集
- 2025年詩詞大賽考試指導題庫300題(含答案)
- 2025中考英語作文預測:19個熱點話題及范文
- 2024年建筑業(yè)10項新技術
- GB/T 25052-2010連續(xù)熱浸鍍層鋼板和鋼帶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景區(qū)運營管理服務合同
- 空調(diào)凈化系統(tǒng)驗證方案及報告
- 中國少先隊隊歌歌詞(校隊排版加注音)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