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連墻資料用表及填寫規(guī)則_第1頁
地連墻資料用表及填寫規(guī)則_第2頁
地連墻資料用表及填寫規(guī)則_第3頁
地連墻資料用表及填寫規(guī)則_第4頁
地連墻資料用表及填寫規(guī)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表B2 單孔基巖頂面鑒定表槽孔編號 起止樁號 單孔編號: 孔口中心樁號: 孔口高程: m設計基巖頂面高程: m 實際基巖頂面高程: m取 樣 號取 樣 部 位巖 樣 簡 述孔深(m)高程(m)鑒定意見基 巖 名 稱基巖面深度(m)基巖面高程(m)說明基巖鑒定成員簽字施工單位(地質工程師)(質檢員)監(jiān)理單位(地質工程師)設計單位(地質工程師)建設單位(業(yè)主代表)鑒定日期年 月 日填表要求:1、槽孔編號:填寫施工單位上報的槽孔劃分編號,如編號為101,則應填寫101#。2、起止樁號:填寫槽孔“邊到邊”的樁號,而非兩端頭孔中心之間的樁號;樁號填寫應保留三位小數(shù),不足的應在小數(shù)點后加零。如槽孔起止樁號

2、為:FB1+100.000FB1+106.400,不能簡寫成FB1+100FB1+106。3、單孔編號:1、2、3、4、5。4、孔口中心樁號:填寫要求同“2”。5、孔口高程:填寫導向槽頂面高程,高程小數(shù)點后應保留三位小數(shù),不能簡寫。6、設計基巖頂面高程:指施工圖紙中標注或量出的高程,或者是地質復勘后確定的高程,高程小數(shù)點后應保留三位小數(shù),不能簡寫。7、實際基巖頂面高程:指通過取樣,地質工程師現(xiàn)場確定的基巖頂面高程?,F(xiàn)場量測基巖深度時,至少應精確到厘米,不能僅精確到分米。填寫高程時,小數(shù)點后應保留三位小數(shù),不能簡寫。8、取樣號:1、2、3、4。9、孔深(m):應精確到厘米;高程保留三位小數(shù)。10

3、、巖樣簡述:不能寫錯別字,如“砂巖”寫成“沙巖”,“棕色”寫成“綜色”等。11、說明:建議填寫成“經現(xiàn)場共同鑒定,基巖巖性和嵌巖深度符合設計要求”。12、鑒定日期:填寫單孔終孔后進行嵌巖2m鑒定時的日期。 表B.1 防滲墻工程沖擊鉆機造孔班報施工單位 鉆機類型 槽孔編號及起止樁號 單孔編號 第 頁施工機組 接班孔深 m 交班孔深 m 班次 年 月 日 時至 日 時 時間(時:分)工作內容鉆 具(mm)進尺記錄(m)地層及孔內情況本班材料消耗起止間隔名稱直徑長度總長上余孔深進尺折合進尺品名單位數(shù)量孔斜情況孔深(m)孔斜率()出勤情況技術 人學員 人普工 人工時利用情況(臺時)時間記錄直接生產輔

4、助 生 產故障停 工附屬生產合計鉆進抽砂打回填打小墻移位機械維護換鉆頭機械孔內停電待料檢驗清孔澆筑機長 班長 記錄表B.2 防滲墻工程抓斗挖槽班報施工單位 抓斗機型 槽孔編號及起止樁號 第 頁施工機組 接班孔深 m 交班孔深 m 班次 年 月 日 時至 時時間(時:分)工作內容挖槽地層及孔內情 況本班材料消耗起止間隔孔號單孔長度(m)鉆具總長(m)孔深(m)進尺(m)折合進尺(m)挖槽面積()品名單位數(shù)量起止孔斜情況孔深(m)孔斜率()出勤情況技工人普工人學員人工 時 利 用 情 況 (臺時)直接生產輔助生產故障停等附屬生產合計挖槽移位機械維護機械孔內停電待料檢驗清孔澆筑機長 班長 記錄 填寫

5、要求: 表B.1防滲墻工程沖擊鉆機造孔班報1、必須用簽字筆填寫;2、槽孔編號及起止樁號、單孔編號的填寫要求,同“單孔基巖頂面鑒定表”的相應內容的填寫要求;3、班次:兩班倒的填寫“1或2”,三班倒“1或2或3” 4、工作內容應填寫:“鉆進、抽砂、打回填、打小墻、鉆機移位、機械維修、換鉆頭、焊鉆頭、機械故障、塌孔、漏漿、停電、停漿、待料、驗孔、清孔”等。本工程中的處理孔斜可以填在“打回填”一欄中。 5、鉆具:指鉆頭;6、進尺記錄(m)欄:總長:是指鉆機人員在鋼絲繩上通過排尺用粉筆或膠帶所標記出的長度,包含孔內鉆頭長度在內的鋼絲繩長度,但不是指鋼絲繩的總長;上余:導向槽孔口至鋼絲繩上所作標記的距離;

6、孔深:=總長-上余進尺:=兩次孔深的差值;折合進尺:只有副孔才有折合進尺,折合進尺=進尺×副孔長度÷主孔直徑; 7、地層及孔內情況:填寫什么樣的地層,描述應與設計地質資料中提到的名稱一致;孔內情況,填寫塌孔或漏漿。 8、本班材料消耗:填寫本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如:泥漿、粘土、鋼筋、焊條等; 9、孔斜情況:每班不少于3次,孔斜保留兩位小數(shù),如3.42% 10、工時利用情況(臺時):應按工作內容認真進行統(tǒng)計,合計總臺時應為“8h或12h”。表B.2 防滲墻工程抓斗挖槽班報1、折合進尺: =進尺×副孔長度÷主孔直徑; 2、挖槽面積() :=進尺×副孔

7、長度;2、其它:同防滲墻工程沖擊鉆機造孔班報填寫要求。防滲墻造孔質量自檢記錄表槽孔編號 起止樁號 槽孔長度 m 桅桿高 m造孔機組 檢查方法 檢查時間 設計孔深: m實測孔深: m孔位偏差: cm鉆具規(guī)格: mm孔 斜 檢 查孔深垂直墻身方向平行墻身方向備注孔口偏差(mm)實際偏差(mm)孔斜率(%)孔口偏差(mm)實際偏差(mm)孔斜率(%)機長: 質檢: 地質工程師: 記錄:填寫要求: 1、每個單孔自檢后填一張;2、桅桿高:指導向槽頂面至鉆機桅桿轉輪中心的垂直高度;3、設計孔深:指基巖鑒定后,所確定的嵌入基巖2m時深度,深度數(shù)值小數(shù)點后應保留至少兩位小數(shù),至厘米;4、檢查方法:重錘法或鉆頭

8、法;5、孔位偏差:指導向槽軸線與防滲墻設計軸線的偏差。 垂直墻身方向:偏離庫區(qū)方向為正,偏向庫區(qū)方向負;6、孔斜檢查偏差值正負的規(guī)定: 垂直墻身方向:偏離鉆機方向為正,偏向鉆機方向為負; 平行墻身方向:站在鉆機前面,背向鉆機, 偏左為正,偏右為負。7、孔斜率(%):=實際偏差的絕對值÷(孔深+桅桿高)×100;8、孔深:每5米檢測1次,過程中碰到較大的偏移,孔深應填發(fā)生較大部位的孔深,并量測計算孔斜率。9、其它,如槽孔編號、起止樁號、槽孔長度等同填寫要求,同上。 測量復核記錄測量復核記錄(BSL4-1)編 號工 程 名 稱施 工 單 位復核部位儀器型號復核日期年 月 日儀器

9、檢定日期年 月 日 復核內容(文字及草圖):復核結論:技術負責人復核人施測證號施測人施測證號填寫要求: 1、復核部位:填多少號槽孔導墻;2、復核內容:導墻的頂面高程、導墻的軸線; 導墻的頂面測量位置應為三個主孔位置,導墻的軸線偏差測量位置應在兩個端頭孔和兩個副孔中心位置。3、草圖必須使用簽字筆畫。 4、復核結論:填寫“經現(xiàn)場復核,導墻的頂面高程和軸線偏差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 5、技術負責人:特指技術總負責人,非一般技術人員。6、復核人、施測人:不能為同一人。7、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儀器型號、儀器檢定日期、施測證號可以電腦打上。表B3 終孔驗收合格證槽孔編號 起止樁號 槽孔長度 鉆機類型 造孔

10、機組 造孔進尺 開孔時間 終孔時間 造孔方法 驗收方法 驗收時間 單孔序號項目鉆頭直徑(cm)孔位偏差(cm)終孔深度(m)嵌入基巖深度(m)最大孔斜(%)相應孔深(m)孔 形一、二期槽孔套接處的最小厚度: 起端: cm;末端 cm承包單位說明驗收小組意見驗收成員簽字施工單位(質檢員)(地質工程師)監(jiān)理單位(監(jiān)理工程師)(地質工程師)設計單位(設計代表)建設單位(業(yè)主代表)日期年 月 日填寫要求: 1、造孔進尺: =槽孔長度÷設計墻厚(0.6或0.8)×平均孔深;2、造孔方法:兩鉆一抓,不能寫成“三鉆兩鉆”3、驗收方法:重錘法或鉆頭法;4、鉆頭直徑(cm):等于設計墻厚;5

11、、孔位偏差(cm):鉆頭淹沒入槽孔后,鋼絲繩中心位置與該處導墻中心位置的偏差值,每孔均需測量,保留1為小數(shù);6、終孔深度(m):終孔驗收時通過鉆頭測得的各孔深度,終孔深度必須滿足墻體嵌巖深度不低于2m。7、嵌入基巖深度(m):主孔:=終孔驗收深度-基巖頂面深度; 副孔:=副孔終孔驗收深度-相鄰兩主孔基巖頂面深度的平均值。8、最大孔斜(%)及相應孔深(m):最大孔斜不可能每次均發(fā)生在等間隔深度,如5、10、15或4、8、12等。測孔斜時,首先是等距離測,在鉆頭下放過程中發(fā)現(xiàn)鋼絲繩有較大晃動時,應仔細測晃動處的孔斜。9、孔形:填寫“平整垂直”。10、一、二期槽孔套接處的最小厚度:一期槽孔不填此項,

12、二期槽孔由于各標均采用接頭管法,因此填設計墻厚“80或60”11、承包單位說明:經自檢,該槽孔終孔質量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12、驗收小組意見:經量測,槽孔終孔質量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可以進行下道工序施工。13、設計代表:可以是設計地質工程師。表B.3 防滲墻清孔質量自檢記錄表槽孔編號 起止樁號 槽孔長度 m 孔口高程 m施工機組 清孔日期 年 月 日 清孔方法 槽孔開孔日期: 年 月 日清孔開始時間: 時 分槽孔終孔日期: 年 月 日清孔結束時間: 時 分 孔位項目123456789孔內泥漿性能取樣深度(m)取樣時間(時:分)密度(g/cm3)粘度(s)含砂量(%)孔底淤積終孔孔深(m)測餅深

13、度(m)淤積厚度(cm)測量時間(時:分)接頭刷洗刷洗方法起端孔: 末端孔:刷洗遍數(shù)起端孔: 末端孔:刷洗效果起端孔: 末端孔:說明:檢驗人員簽字機長:班長:質檢: 年 月 日填寫要求: 1、清孔方法:抽桶法,不宜寫成“抽砂桶法”;2、密度(g/cm3):保留2位小數(shù);粘度(s):保留1位小數(shù),注意粘度的單位是“s”不能寫成3726,需進行換算;含砂量(%):保留1位小數(shù)。3、刷洗方法:鋼絲刷子鉆頭分段刷洗。4、刷洗效果:刷子鉆頭上無泥屑,孔底淤積不增加。5、說明:經自檢,清孔質量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表B4 清孔驗收合格證槽孔編號 清孔開始時間 清孔機組 清孔結束時間 清孔方法 清孔驗收時間

14、清孔機具 (一) 孔內泥漿性能驗收成果:單孔號取樣總數(shù)(個)密度(g/cm3)粘度(s)含砂量(%)備注(二) 孔底淤泥厚度驗收成果:單孔編號淤積厚度(cm)(三) 非一期槽孔端孔混凝土孔壁刷洗質量驗收成果位置單孔號刷洗遍數(shù)累計刷洗次數(shù)最后一遍刷洗完畢后備注刷子鉆頭上攜帶泥屑情況淤積厚度增加情況起端孔末端孔(四)承包單位說明:(五)驗收小組意見:(六)驗收成員簽字 施工單位: 監(jiān)理單位: 填發(fā)日期: 年 月 日填寫要求: 1、清孔方法:抽桶法,不宜寫成“抽砂桶法”;2、清孔機具:鉆機及抽桶;3、粘度、密度、含砂量的填寫要求見上表;4、淤積厚度:不能為負值。如果清孔后,實際孔深超過終孔驗收深度,

15、則淤積厚度=清孔驗收時的實際孔深測餅所測得的孔深;5、刷洗遍數(shù)及累計刷洗次數(shù):由于要求分段刷洗,因此刷洗次數(shù)應大于刷洗遍數(shù);6、刷子鉆頭上攜帶泥屑情況:無泥屑;7、淤積厚度增加情況:不增加;8、承包單位說明:經自檢,清孔質量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9、驗收小組意見:經檢驗,清孔質量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可以進行下道工序施工。防滲墻混凝土澆筑開澆報審表 (承包 澆申 號)合同名稱: 合同編號;致:北京燕波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南水北調大寧調蓄水庫工程監(jiān)理部我方下述工程混凝土澆筑準備工作已就緒,請貴方審批。單位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名稱單元工程名稱、部位申報日期 年 月 日申報意見主 要 工 序具 備 情 況清孔驗

16、收導管下設接頭管下設現(xiàn)場澆筑平臺搭設混凝土攪拌站準備人員到位情況附:驗收資料及導管、接頭管下設記錄(自查意見)承 包 人: 項目經理:日 期: 年 月 日(核查意見) 監(jiān)理機構:北京燕波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南水北調大寧調蓄水庫工程監(jiān)理部 監(jiān)理工程師:日 期: 年 月 日填寫要求: 1、(承包 澆申01號):應寫成“(京水建設2010 澆申001號)”;2、單位工程名稱、分部工程名稱、單元工程名稱:可以機打,名稱應與項目劃分中的名稱完成一致;3、單元工程名稱、部位:單元工程名稱“混凝土防滲墻”,部位“101槽孔(FB0+100.000FB0+106.400)”;4、清孔驗收:合格;5、導管下設:已

17、按規(guī)范要求下設完成;6、接頭管下設:已按規(guī)范要求完成;7、現(xiàn)場澆筑平臺搭設:已完成;8、混凝土攪拌站準備:已準備就緒;9、人員到位情況:澆筑管理人員及現(xiàn)場操作人員已到位;10、自查意見:經自檢,上述各項工作已經完成,具備申請澆筑條件;11、核查意見:經檢查,具備澆筑條件,同意澆筑。表B5 第 號導管下設、開澆情況記錄表槽 孔 編 號 開始下設時間 清孔驗收時間 終止下設時間 清孔結束時間 (一)導管編號及長度:導管分節(jié)編號12345678910導管長度(m)導管分節(jié)編號11121314151617181920導管長度(m)導管分節(jié)編號21222324252627282930導管長度(m)(二)

18、 導管實際下設情況:終孔驗收孔 深(m)導管總長(m)孔外管長(m)導管下端距孔底(m)孔內管長(m)導管放置孔 底導管安設 后12345=4-36=2-4(三)開澆情況:1.砂漿注入漏斗時間:2.混凝土開始注入槽孔時間:3.開澆過程說明(發(fā)生事故情況及處理措施等): 機長: 班長: 記錄: 填寫要求: 1、終孔驗收孔深: 如果清孔驗收該孔實際已經超深,則該項應填寫清孔超深后的孔深,而不是終孔驗收時的孔深;2、砂漿注入漏斗時間:該項可不填;3、混凝土開始注入槽孔時間:即開始澆筑時間;4、開澆過程說明(發(fā)生事故情況及處理措施等):正常,無事故;5、班長、記錄:不能為同一人;6、每套導管填寫一張。

19、防滲墻接頭管下設記錄表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 槽孔編號 起止樁號 接頭管開始下設時間 接頭管完成下設時間 單孔編號 單孔深度 m 接頭管編號 管節(jié)編號管節(jié)長度(m)接頭管總長度(m)高出導墻頂長度(m)孔內接頭管長度(m)垂直墻身方向偏差(mm)平行墻身方向偏差(mm)注:每套接頭管的底節(jié)編號為1,自下而上編號。單孔編號 單孔深度 m 接頭管編號 管節(jié)編號管節(jié)長度(m)接頭管總長度(m)高出導墻長度(m)孔內接頭管長度(m)垂直墻身方向偏差(mm)平行墻身方向偏差(mm)注:每套接頭管的底節(jié)編號為1,自下而上編號。記錄: 質檢: 測量:填寫要求: 1、單孔編號:接頭孔的編號;2、接頭管編號:施工單

20、位對現(xiàn)場幾套接頭管的編號;3、單孔深度:接頭孔的深度,精確到厘米;4、管節(jié)長度、接頭管總長度、高出導墻長度、孔內接頭管長度:精確到厘米;5、垂直墻身方向偏差: 是指接頭管下設完成后,接頭管中心相對與接頭孔中心在垂直于導墻方向的偏差,精確到毫米;6、平行墻身方向偏差: 是指接頭管下設完成后,接頭管中心相對與接頭孔中心在平行于導墻方向的偏差,精確到毫米;7、每個槽孔填寫一張。表B.6 第 號槽孔混凝土澆筑指示圖及澆筑過程記錄表槽孔編號 槽孔長度 m 平均孔深 m 計劃方量 m3 實澆方量 m3起止樁號 清孔驗收時間 開澆時間 終澆時間 終澆高程 m單孔編號混凝土面測量時間(時:分)累計澆筑方量(m

21、3)理論實際累計方量澆筑高程曲線氣象情況澆筑情況說明記錄員澆筑班長技術值班導管編號測定編號 高程(m) 孔深(m) 終孔驗收孔深(m)0 50 100 150累計澆筑方量(m3)混凝土運輸方式:技術負責人:孔底淤積厚度(cm)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坍落度(mm): 混凝土擴散度(mm): 混凝土平均上升速度(m/h)導管底至孔底距離(mm)施工單位:導管埋深最?。╩):最大(m):監(jiān)理:填寫要求: 1、平均孔深:各孔孔深(清孔結束后的實際孔深)÷主副孔總個數(shù),保留2位小數(shù);2、計劃方量:到終澆高程時的平均孔深槽孔長度×設計墻厚(0.8m或0.6m),保留1位小數(shù);3、實澆方量

22、:按罐車統(tǒng)計的實際澆筑混凝土方量,保留1位小數(shù);4、終澆高程:設計防滲墻墻頂高程加0.5m;5、單孔編號:1、2、3、4、5;6、導管編號:1、2或1、2、3;7、測定編號: 1、2、3;8、混凝土面測量時間:每隔半小時測量一次; 9、累計澆筑方量(m3):每半小時計算一次,畫一次曲線;10、氣象情況:晴天或陰天或下雨、氣溫、風力;11、澆筑情況說明:澆筑過程正常,未發(fā)生任何事故。12、記錄員、澆筑班長:不能為同一人;13、技術值班:應為技術負責人,主任工程師、工程技術部部長,不能為質檢員;14、“導管布置圖”和“累計方量澆筑高程曲線”:應等比例畫圖,不能簡單畫成示意圖;15、混凝土運輸方式:

23、罐車;16、技術負責人:特指項目部技術總負債人,與項目經理對應;17、混凝土平均上升速度:=平均孔深÷澆筑時間,保留1位小數(shù);18、混凝土配合比:填開盤鑒定中的混凝土配合比,注意每盤的方量是1m3還是2 m3, 2 m3應除以2;19、混凝土坍落度(mm)、混凝土擴散度(mm):填澆筑過程實測的數(shù)值,保留整數(shù);20、導管底至孔底距離(mm):指導管底距淤積頂面的距離,保留整數(shù);21、導管埋深(m):保留2位小數(shù);22、該圖在現(xiàn)場畫完成后,最后用CAD出圖后,再簽字;23、監(jiān)理:澆筑過程中旁站的監(jiān)理工程師或監(jiān)理員。表B6 號槽孔混凝土澆筑 孔內混凝土頂面深度測量記錄表開澆時間: 終澆時

24、間: 單位:m測點時間12345平均深度混凝土面平均上升速度(m/30min)備注班長: 測量: 記錄:填寫要求: 1、測點:一般不少于3點;2、時間:一般每半小時測量一次,開始澆筑和快要結束時,應增加測量次數(shù);3、深度:深度的測量值,小數(shù)點后保留2位,至厘米;4、平均深度:各測點深度的平均值,小數(shù)點后保留2位,至厘米;5、混凝土面平均上升速度:小數(shù)點后保留2位,至厘米;6、班長、測量、記錄:應為三人。 表B7 號槽孔混凝土澆筑第 號導管拆除記錄 導管共 節(jié)拆管序號導管總長(m)孔外管長(m)孔內管長(m)混凝土面深度(m)拆管前埋入深度(m)拆卸導管記錄拆管后導管總長(m)拆管后埋入深度(m

25、)備注時 間節(jié)數(shù)長度(m)起止小計1234=2-356=4-5789101112=2-1113=6-1114機長: 班長: 記錄: 填寫要求: 1、以m為單位的數(shù)值,結果保留2位小數(shù);2、班長、記錄:不能為同一人。接頭管拔管記錄表槽孔編號: 混凝土開始澆筑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 混凝土澆筑結束時間: 年 月 日 時 分 實測初凝時間: 小時 分單孔編號: 接頭管編號:單孔編號: 接頭管編號:孔深: m 下管長度: m孔深: m 下管長度: m混凝土接觸底管時間:混凝土接觸底管時間:初拔時間: 日 時 分 初拔時間: 日 時 分 序號拔管時間活動長度(m)壓力表讀數(shù)(Mpa)起拔長度(m)序

26、號拔管時間活動長度(m)壓力表讀數(shù)(Mpa)起拔長度(m)1 時 分1 時 分2時 分2時 分3 時 分3 時 分4 時 分4 時 分5 時 分5 時 分6 時 分6 時 分7 時 分7 時 分8時 分8時 分9 時 分9 時 分10 時 分10 時 分11 時 分11 時 分12 時 分12 時 分13 時 分13 時 分14時 分14時 分合 計合 計實測孔深: m實測孔深: m備注:備注:拔管班長: 質檢員: 記錄:填寫要求: 1、實測初凝時間:是指現(xiàn)場取樣,測定的混凝土初凝時間;2、混凝土接觸底管時間:是指各套導管開始澆筑時間;3、初拔時間:是指接頭管開始活動時間;4、活動長度:是指拔

27、管初期接頭管上下活動時,往上活動的最大長度,保留2位小數(shù),至厘米;5、起拔長度:是指接頭管往上拔出的長度,保留2位小數(shù),至厘米;6、壓力表讀數(shù):是指液壓千斤頂上安裝的壓力表的讀數(shù),起拔過程中,它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數(shù),保留1位小數(shù),至0.1MPa; 7、實測孔深:是指拔完接頭管后,測量的孔深,保留2位小數(shù),至厘米;8、拔管班長:是指拔管班的班長或負責人;9、質檢:是指對拔管過程進行質量控制的質檢人員,包括進行混凝土初凝時間測定、測量拔管后的孔深等;10、記錄:對拔管過程中進行記錄的技術管理人員。 水利水電工程表1.14 混凝土防滲墻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單位工程名稱單元工程量分部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單元工

28、程名稱、部位檢驗日期 年 月 日項次檢查項目質 量 標 準檢 驗 記 錄1槽孔槽孔中心偏差3cm2槽孔孔深偏差不得小于設計孔深3孔斜率0.4%4槽孔寬滿足設計要求(包括接頭搭接厚度)5清孔接頭刷洗刷子、鉆頭不帶泥屑,孔底淤積不再增加6孔底淤積10cm7孔內漿液密度粘土泥漿:1.3g/cm3膨潤土泥漿:1.15g/cm38漿液粘度粘土泥漿:30s膨潤土泥漿:32s50s9漿液含砂量粘土泥漿:10%膨潤土泥漿:6%10混凝土澆筑鋼筋籠安放符合設計要求11導管間距與埋深兩導管距離3.5m;導管距孔端,一期槽孔宜為1.01.5m,二期槽孔宜為0.51.0m;埋深小于6m,但大于1.0m。12混凝土上升速度2m/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