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語文S版五年級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考前專項練習(xí)_第1頁
2022年語文S版五年級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考前專項練習(xí)_第2頁
2022年語文S版五年級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考前專項練習(xí)_第3頁
2022年語文S版五年級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考前專項練習(xí)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22年語文S版五年級下學(xué)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考前專項練習(xí)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課內(nèi)片段,完成練習(xí)。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恒者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選文的作者是_代的_。2解釋下列字詞蓋:_恒:_自足:_3作者認為讀書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_,缺之則_;二者是_,缺之則_;三者是_,缺之則_。4你還知道哪些古人談過讀書方法?他們怎么說的?寫下來吧。_2.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鷸(y)蚌相爭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

2、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qin)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戰(zhàn)國策)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1)蚌方出曝( )AboBp(2)強秦之為漁夫也( )AwiBwi(3)兩者不肯相舍( )AshBsh2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句中的“雨”作動詞用,是下雨的意思。( )(2)“漁者得而并禽之”句中的“禽”同“擒”,是捕捉、抓住的意思。( )(3)“以弊大眾”中的“弊

3、”意思是問題、毛病。( )(4)“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句中的“恐”意思為害怕、恐慌。()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白話文。(1)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_(2)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_4結(jié)合短文內(nèi)容,仿句填寫。例:鷸蚌相爭,漁翁并擒。_相_,_并_。5蘇代對趙惠王講“鷸蚌相爭”的故事,目的是什么?這樣講有什么好處?_3.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梁國楊氏子九歲,甚_??拙絖,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_。孔_曰:“_?!眱簯?yīng)聲答日:“_?!?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2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人家中一個九歲男孩的故事。(_)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

4、。(_)文中的“夫子”是舊時對學(xué)者或老師的尊稱。(_)文中的“家禽”和我們現(xiàn)在生活中所說的“家禽”意思相同。(_)文中的“兒”是指楊氏之子。(_)3短文的第一句話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4“兒應(yīng)聲答曰”中的“應(yīng)聲”反映了什么? _5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6你認為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_4. 閱讀加油站。十一月四曰風(fēng)雨大作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1.解釋詞語。(1)不自哀:_(2)尚:_(3)戍:_(4)夜闌:_2.詩歌前兩句運用了什么寫法?說明了什么?_3.“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一句一語雙關(guān),應(yīng)怎樣理解?_4.“鐵馬冰河”進入了詩

5、人的夢境,這說明了什么?_5. 閱讀樂園。論語四則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注釋慍:惱怒。君子:這里指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罔:迷惑。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善:好的,優(yōu)點。1論語是一部記錄_言行的書。2寫出第一則中的一個通假字。 _同_3第三則講述的是什么與什么的關(guān)系?_4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庇纱丝梢月?lián)想到本文中孔子的哪句話?_5結(jié)合自己的學(xué)習(xí)生活,就其中一則談?wù)勀愕恼J識與思考。_

6、6. 閱讀理解。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解釋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漫浪:_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2讀書中的“三到”指的是_3為什么說“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_4第一句名言啟發(fā)我們讀書要_,由此,我想到了許多名人讀書的故事,例如:孔子“韋編三絕”、_、_。你有什么好的讀書方法,請寫出一兩點來。_7. 閱讀理解。徐孺子賞月(一)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dāng)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

7、,無此,必不明?!眹L:曾經(jīng)。戲:玩耍。邪:文言疑問詞,有時也作“耶”。瞳子:瞳仁。(二)徐家有個小孩,年方九歲,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對他說:“若是月亮中什么都沒有,它是不是應(yīng)該更加明亮呢?”這個姓徐的孩子說:“不對。比方說人眼中都有瞳仁,沒有瞳仁就看不見光明了?!辫b賞感悟:本文描寫了徐孺子的機智風(fēng)趣,把一個問題巧妙地回答到極致:他把人的眼睛和月亮做了比較,他不是正面回答提問者的問題,而是借助了某樣?xùn)|西來告訴提問者他的回答。文章語言簡練,敘事清楚,把徐孺子的特點描寫的淋漓盡致。1文段(一)是文言文,對照文段(二)讀懂它的意思。2根據(jù)文言文注釋,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嘗:戲:邪:瞳子:3與文段

8、(一)中“若令月中無物,當(dāng)極明邪”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在文段(二)中用“”畫出。4理解加點詞的意思?!叭苏Z之曰”,“之”指的是_。“無此必不明”,“此”指的是_。5你認為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他與楊氏之子,哪些特點值得我們大家稱贊?_8. 課內(nèi)閱讀。子曰:“溫_而知_,可以為師矣?!弊釉唬骸耙奯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_也?!?在橫線上填上恰當(dāng)?shù)脑~語。2解釋所填的詞語,把意思寫在下面的橫線上。_:_:_:_:3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_9. 課內(nèi)閱讀。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

9、乎?1本文出自_代詩人_的作品。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1)余嘗謂_ (2)心不在此_(3)卻只漫浪誦讀_ (4)心到最急_3用自己的話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_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B.文段闡述了怎么讀書的問題,其中心到最重要。C.文段告訴我們讀書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這樣不僅能夠加快閱讀速度,還能提高閱讀質(zhì)量。10. 讀故事,完成練習(xí)。魏文侯與虞人(虞人:管理山澤打獵的小官)期(約定時間)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

10、往,身自罷之。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_11. 閱讀理解。楊氏之子梁國楊氏(s sh)之子九歲,甚(shn shng)聰惠??拙皆劊▃h y)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wi wi)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yīng)(yng y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qn qng)?!?選擇正確的讀音,打“”。2先解釋帶點詞的意思,再解釋整句話的意思。(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 )(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保?)( )( )(3)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保?)3楊氏之子的語言妙在哪里?_4想象一下,當(dāng)孔君平聽到楊氏之子的話之后,會有

11、什么樣的表現(xiàn)?自己試著寫一寫。_5這篇文章表達了怎樣的一種思想感情?_12. 閱讀文言文晏子使楚,完成練習(xí)。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cè)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dāng)從此門入?!眱喺吒?,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标套訉υ唬骸褒R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注釋)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別國。以:因為。短: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袂:衣袖。命:命令,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主:主張,這里是規(guī)矩

12、、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指國君。不肖:不賢,沒有德才。宜:應(yīng)該。1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使狗國者從狗門入。_(2)齊無人耶?使子為使。_2讀“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這三個詞語,我知道“張袂成陰”的意思是_。這三個詞語運用了_的修辭手法來表現(xiàn)齊國人多。3文中的故事告訴我們晏子是一個_的人。(用兩個成語或四字詞語概括)13. 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1這則寓言名叫_,選自_作者是_時期_家_。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的意思。楚人有鬻盾與矛者_物莫能陷也_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其人弗能應(yīng)也_14. 閱讀理解。文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