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專業(yè)實驗問答題_第1頁
通信專業(yè)實驗問答題_第2頁
通信專業(yè)實驗問答題_第3頁
通信專業(yè)實驗問答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模擬鎖相環(huán)由哪幾部分組成,在基帶傳輸系統(tǒng)中,它起著什么作用,并解釋為什么TPP04的波形存在抖動?(20分)答:模擬鎖相環(huán)由鑒相器、環(huán)路濾波器、壓控振蕩器等三部分組成。(5分)在基帶傳輸中,使用模擬鎖相環(huán)主要用來載波提取和位定時同步。(5分)TPP04波形指的是VCO輸出信號,而環(huán)路參數(shù)一般指環(huán)路濾波器的帶寬等,一般來講環(huán)路帶寬越寬,輸出信號抖動越大,環(huán)路越容易出現(xiàn)跳周,反之也然。VCO即壓控振蕩器,其作用就是用其誤差電壓控制鑒相器進行調整,輸出信號總是處在調整當中,因此其輸出信號就存在抖動。因此實際當中,可以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環(huán)路帶寬,從而控制VCO輸出信號的抖動。二、(操作題)按照實驗指導

2、書的要求,測量捕捉帶,并解釋什么是捕捉帶。(20分)捕捉帶的概念占5分:先使輸入信號和VCO輸出信號同步,然后增大輸入信號頻率使其失步,接著降低輸入信號頻率使其達到同步,記下同步一刻的值設為f1;重新使輸入信號和VCO輸出信號同步,然后降低輸入信號的頻率,使其失步,接著增加輸入信號頻率,使其同步,記下同步一刻的值為f2,則捕捉帶為f1-f2。同步帶的概念占5分:先使輸入信號和VCO輸出信號同步,然后增大輸入信號頻率使其失步,記下失步前的頻率設為f1;重新使輸入信號和VCO輸出信號同步,然后降低輸入信號的頻率,使其失步,記下失步前的頻率為f2,則同步帶為f1-f2。三、PCM信號的形成是模擬信號

3、經(jīng)過哪幾個步驟實現(xiàn)的?比較PCM與增量調制異同。與PAM有何區(qū)別?答:PCM信號的形成是模擬信號經(jīng)過“抽樣、量化、編碼”三個步驟實現(xiàn)的。(5分)PCM與雖然都是二進制代碼去表示模擬信號的編碼方式,但是在PCM中,代碼表示樣值本身的大小,所需碼位數(shù)較多,從而導致編譯碼設備復雜;而在中,它只用一位編碼表示相鄰樣值的相對大小,從而反映出抽樣時刻波形的變化趨勢,與樣值本身的大小無關。相對PCM編碼方式,具有編譯碼設備簡單,低比特率時的量化信噪比高,抗誤碼特性好等優(yōu)點。(10分)相比較PAM,兩者時間離散這一方面是一致的,除此之外,PCM還通過量化把脈沖幅度也離散了,而經(jīng)過編碼又把時間上和幅度上均已離散

4、了的信號進一步變成二進制(或多進制)的代碼,即變成數(shù)字信號,PCM是二進制代碼,也可以看作是二進制的PAM信號。四、(操作題)用示波器同時觀測抽樣時鐘信號(TP504)和輸出時鐘信號(TP503),觀測時以TP504做同步。分析和掌握PCM編碼抽樣時鐘信號與輸出時鐘的對應關系(同步沿、脈沖寬度等)。(15分)抽樣時鐘信號chou 輸出時鐘信號答:抽樣時鐘信號的占空比為1:3;PCM抽樣時鐘信號的頻率為8kHz, 輸出時鐘的頻率為256kHz。操作占7分,圖形和回答占8分。五、(操作題)觀測PCM譯碼器輸出模擬信號時,固定輸入信號電平,調整輸入信號頻率,定性的觀測信噪比與輸入信號頻率變化的相關關

5、系,與輸入信號電平變化的相關關系。答:當頻率固定,改變電平時,電平增加,會導致譯碼輸出畸變。當電平固定,提高頻率,S/N下降,如果頻率超過4KHZ左右,TP506基本觀察不到信號。六、在通信系統(tǒng)中,PCM接收端應如何獲得接收輸入時鐘信號和接收幀同步時鐘信號?答:將接收信號進行處理提取載波信號,從而獲得接收輸入時鐘。在實際通信當中PCM信號通常都是復接在幀信號中進行傳輸?shù)模虼私邮諑綍r鐘信號的獲取通過檢測幀標志(一般是巴克碼)來實現(xiàn)。1、 簡述AMI和HDB3的編碼方法,并使用這兩種方法對下列數(shù)據(jù)進行編碼,答: AMI碼的編碼規(guī)則是將二進制消息代碼“1”(傳號)交替的變換為傳輸碼的“+1”和

6、“-1”,而“0”(空號)保持不變。 (2分)HDB3的編碼規(guī)則如下:(1)當信碼的連“0”個數(shù)不超過3時,仍按AMI碼的編碼規(guī)則,即傳號極性交替;(2)當連“0”個數(shù)超過3時,則將第4個“0”改為非“0”脈沖,記為+V或-V,稱之為破壞脈沖。相鄰V碼的極性必須交替出現(xiàn),以確保編好的碼中無直流;(3)為了便于識別,V碼的極性應與其前一個非“0”脈沖的極性相同,否則,將四連“0”的第一個“0”更改為與該破壞脈沖相同極性的脈沖,并記為+B或-B;(4)破壞脈沖之后的傳號碼極性也要交替。 1 1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AMI:+1 1 1 0 0 0

7、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HDB3:+1 -1 1 0 0 0 1 0 0 0 V +B 0 0 +V -B 0 0 -V 0 1 0 0 0 0 0 0 0 0 0 1AMI: 0 1 0 0 0 0 0 0 0 0 0 -1HDB3: 0 +1 0 0 0 +V -B 0 0 -V 0 +12、 對AMI編碼信號轉換為雙極性或單極性碼后,哪一種碼型時鐘分量更豐富,為什么?具有長連0碼格式的數(shù)據(jù)在AMI編譯碼系統(tǒng)中傳輸會帶來什么問題,如何解決。(20分)答:單極性碼型時鐘分量更豐富,因為雙極性碼型存在時鐘分量相互抵消的情況,而單極性沒有,所以單極性碼型時鐘分量更

8、豐富。具有長連0碼格式的數(shù)據(jù)在AMI編譯碼系統(tǒng)中傳輸會帶來無法同步的問題,可以換用HDB3碼的形式進行解決。3、 (操作題)將KD01設置在M位置,KXO2設置在左端,KPO2設置在HDB3位置,用示波器同時觀測輸入數(shù)據(jù)TPDO1和TPD07波形,觀測時用TPD01同步,觀測AMI譯碼輸出數(shù)據(jù)是否正確,畫下測試波形。并問AMI編碼和譯碼的數(shù)據(jù)時延是多少?(20分)答:操作占10分;下面其中一個圖形和數(shù)據(jù)(10分)下圖是15位m序列輸入與輸出,除了時延以外,完全正確。下圖是7位m序列輸入與輸出: 上面兩個圖中可以只畫一個圖。4、 總結HDB3碼的信號特征。(20分)答:HDB3碼的全稱是3階高密

9、度雙極性碼,它是AMI碼的一種改進型,其目的是為了保持AMI碼的優(yōu)點而克服其缺點,使連“0”個數(shù)不超過3個,主要是通過一定的規(guī)則在相應的位置填入破壞脈沖和填充脈沖,其編碼規(guī)則比較復雜,但是譯碼卻比較簡單。 HDB3碼保持了AMI碼的優(yōu)點外,同時還將連“0”碼限制在3個以內,故有利于位定時的提取。HDB3碼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碼型,A律PCM四次群以下的接口碼型均為HDB3碼。5、(操作題)使模塊工作模式設定在HDB3方式,用示波器同時觀測輸入數(shù)據(jù)TPD01和HDB3譯碼輸出數(shù)據(jù)TPD07波形,觀測時用TPD01同步。分析觀測HDB3編碼輸入數(shù)據(jù)與HDB3譯碼輸出數(shù)據(jù)關系是否滿足HDB3編譯碼系統(tǒng)要

10、求,畫下測試波形。問:HDB3編碼和譯碼的數(shù)據(jù)時延是多少?在進行數(shù)據(jù)延時測量時因考慮到什么因素?(20分)答:操作10分;下圖是15位m序列輸入與輸出: 下圖是7位m序列輸入與輸出:從上面兩個圖中可見滿足HDB3編譯碼系統(tǒng)要求。上面兩個圖如果只畫了一個也可以得HDB3編碼和譯碼的數(shù)據(jù)時延在幾十微秒內。在測量數(shù)據(jù)時延時應該考慮到數(shù)據(jù)周期的長短,采用周期性的短序列測量到的延時都是不準確的,因為很可能此時的延時t=Nt+t1,但是用示波器測量到的延時僅為t1,因此示波器測量的延時是不準確的,而實際當中傳輸?shù)臄?shù)據(jù)都具有隨機性,而且周期都很長,測量時不會出現(xiàn)上述情況。1、 (操作題)根據(jù)實驗指導書,分析當輸入數(shù)據(jù)為全1碼和全0碼兩種情況下,測量AMI譯碼位定時恢復情況。(20分)答:操作題:10分;圖形(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