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暗塘的錨桿靜壓樁基礎設計_第1頁
局部暗塘的錨桿靜壓樁基礎設計_第2頁
局部暗塘的錨桿靜壓樁基礎設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局部暗塘的錨桿靜壓樁基礎設計         07-07-19 10:52:00     作者:林勇    編輯:studa20摘要:通過對某宿舍樓在控制沉降差的前提下提出同一建筑物下局部設樁基的基礎方案。 關鍵詞:錨桿靜壓樁 逆作法 樁土共同作用 設計 施工一、工程概況宿舍樓位于某學院新校區(qū)西北角,總建筑面積17138平方米,4幢宿舍樓為六層磚混,層高3.2m,平行布置,勘察揭示有暗河道南北蜿蜒橫穿見圖一,典型地質剖面見圖二,土性特征

2、見表一。場地好土區(qū)土質良好,地基承載力高,暗河道區(qū)土性差異較大,分布復雜,另建筑平面布置未考慮設沉降縫,這給基礎設計帶來很大困難。二、基礎選型分析由于工期緊迫,業(yè)主希望設計方提供工期短又相對經濟的基礎方案。好土區(qū)的層粉質粘土承載力很高, 承載力標準值達270kPa,利用好層土是經濟與否的關鍵。暗河道區(qū)層軟土的深5米左右如采用換填方法工程量較大,采用粉噴樁或深層攪拌樁等方法無法將承載力提高與層土相當,且沉降難以控制,經綜合分析,好土部分采用普通條基,而暗河道區(qū)采用長短變化的200x200錨桿靜壓樁,考慮樁土共同作用,樁長5-7.5米,2.5米一節(jié),交界處用2.5米短樁過渡,逆作法施工,二層樓面澆

3、完后開始壓樁。三、地基變形分析和基礎設計根據(jù)樁基逆作法施工順序,可將基礎受力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地基承受基礎理及上部已建n1層結構自重和施工荷載P1,相當于一般淺基礎,第二階段樁間土和樁共同作用承擔上部P1及后增荷載P2.在P1作用下,此時基礎沉降STi,若不壓樁其最終沉降量STF,壓樁后基礎的剛度增加,此時基礎的最終沉降S1計算如下S1=STi+(Kr /Kpr)。( STF- STi)(1)式中,S1為P1作用下基礎的最終沉降STi為封樁前基礎沉降,STF為不壓樁淺基礎的最終沉降Kr為淺地基的剛度, Kpr為壓樁后地基的剛度壓樁后淺基礎上的荷載向樁上移,樁上分擔的荷載PP1=。( STF

4、- STi)/ STF.P1(2)式中,為考慮樁土共同作用時樁承受荷載分擔比例, (2)式可轉化為下式PP1=。(1-i)。P1(3)i= STi/ STF,i即為Ti時刻基礎下土的固結度在建造到n1層壓樁、封樁的同時,上部結構施工仍然同步進行,后增荷載P2引起的考慮樁土共同作用的基礎沉降量S2=(P2 /P1)。(Kr /Kpr)。( STF- STi)(3)式中, Kr/ Kpr為壓樁前后地基的剛度比,其中天然地基土剛度Kr的彈性力學公式為Kr= ES/(1-2)。w.b:泊松比w:矩形基礎中心點沉降影響系數(shù)5ES: 地基土的彈性模量b:矩形基礎的寬度或圓形基礎直徑根據(jù)剪切傳遞法得壓樁后地基剛度Kpr= GSr0/RsRs:群樁的沉降比GS: 地基土的剪切模量, GS= 0.5ES /(1+)r0: 樁身等效半徑rm: 樁的影響半徑,取rm=20 r0L: 樁長度: 樁入土深度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