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筑設計方案_第1頁
江西省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筑設計方案_第2頁
江西省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筑設計方案_第3頁
江西省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筑設計方案_第4頁
江西省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筑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西省吉安市特殊 教育學校建筑設計 方案12020年4月19日江西省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筑設計方案一、項目概況本項目位于陽明西路以南第一條規(guī)劃支路南,經濟適用房以西、吉 州大道以西第三條規(guī)劃支路以東,白塘村以北規(guī)劃道路南,用地面積2.6667ha。該地塊將建成吉安市示范性特殊教育學校,學校規(guī)模為36個班,預計招收學生總人數 448人,預計教職工150人(其中專業(yè)教師135人, 工勤人員15人)。招收聽障、智障兩類殘疾學生。學前教育階段:開設 7個班(其中聾部 4個,培智部3個):9年義務教育階段:聾部開設 14個班,培智部開設 9個班;職業(yè)高中教育階段:聾部開設4個班,培智部開設2個班。建筑工

2、程總造價約 3000萬元。學校建成后將成為一所建筑咼檔次、內配咼標準、校園文化咼品位、辦學條件全省領先、國內先進的窗口示范學校。二、設計依據1吉安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吉安市吉州大道以西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3、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4、江西省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筑設計方案任務書;5、國家學校體育衛(wèi)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文檔僅供參考6、建設設計防火規(guī)范;7、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國家現(xiàn)行有關設計規(guī)范等。三、設計理念1. 人性化的場所這次的學校設計與普通學校設計最大的不同就是針正確對象是那些 特殊的兒童。設計師經過合理的交通組織、適宜的環(huán)境配置、清晰的建 筑組織,構筑一個安全的、有歸屬感的人性化家園

3、,最終讓學生們積極 地融入生活,回歸社會。2. 空間的分離與聯(lián)系根據校園規(guī)劃以人為本、動靜分離的原則,將校園劃分為教學實 踐、體育運動及生活后勤三大功能板塊,經過公共空間將彼此聯(lián)系起 來,共同建構一個形態(tài)及功能豐富而又統(tǒng)一的校園環(huán)境,滿足不同功能 需要的同時,使交通簡潔順暢、安全高效。3. 交流與交融室外庭院的布置使安靜的學習空間和公共空間有機融合,營造出理 性與浪漫交織的校園氛圍;休息平臺、風雨廊、架空走廊等設計則適當 增進了師生之間生活及學習的交流。四、設計構想總體平面布局-布局合理的功能板塊對特殊兒童而言,校園交通組織的安全性尤為重要。設計師根據地 形和周圍的道路情況,把主入口放在陽明西

4、路以南第一條規(guī)劃支路。在 校門口就實行人車分流。進入校園的車輛能夠直接進車庫或者在校園的 交通環(huán)道繞行,以保證入口一一教學樓一一后勤一一體育館的步行路線 的安全性。任務書的要求學校分為教學部分、后勤部分和體育館部分,并要求 有200米的標準體育場和若干地面體育設施。設計師按照國家規(guī)定,把 體育場正南北擺放,把一些球場放在跑道中間,節(jié)省了空間,又根據三 角形地形,合理布置了兩個網球場和一個籃球場。教學樓的設計經過正南北向的直線與折線性的總平面布局,分為三 大塊功能板塊,其中教學區(qū)包括培智部、聽障部、教學樓、行政辦公 樓、藝術劇院,生活區(qū)包括學生、教師公寓和餐廳以及運動區(qū)的運動場 地和體育館,區(qū)塊

5、間聯(lián)系十分便捷。各功能板塊在基地上的位置則充分 考慮各自的動靜特點:為保證教學區(qū)獨立而又寧靜的氣氛。生活區(qū)位于南面,遠離主出入口,采光良好而且安靜不受干擾。體育館的位置布置得非常巧妙。設計師充分考慮了基地狹小和體育 設施要求高的設計特點,錯開了規(guī)范中要求“教學樓的長邊與體育場有 25米退界的規(guī)范”,將教學樓的東西向長邊與體育館相鄰,而把學生宿 舍和體育場相鄰,這樣省去了25米的退界,而且方便學生去體育場運動。文檔僅供參考生活樓在基地的最南角,并有獨立的后勤處出入口,后勤車輛直接 在后勤處卸貨。2. 交通流線組織一一人車分流的交通流線本設計的交通實行人車分流、動靜分離。主入口位于北面規(guī)劃路, 機

6、動車流一入校門即進入位于集散廣場前車庫出入口或繞基地環(huán)形通 行。西邊的次出入口作為后勤及次入口,確保校園內部實現(xiàn)無車環(huán)境。校園內部的人行步道經過集散廣場、中心綠地串聯(lián)起來,道路自由 而流暢,輔以綠化和小品的設計,達到步移景異的傳統(tǒng)園林效果。3. 綠化環(huán)境設計-點、線、面組合的綠化系統(tǒng)環(huán)境設計上放棄了常規(guī)的中心對稱,而是以一條折線與直線組織校 園空間,結合層層的長廊,追求多視點的景觀效應,并將大片綠地的美 景延伸到校園中來。教學樓之間形成尺度宜人的庭院、恰當的休閑小 品、細膩的綠地肌理設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優(yōu)美的學習和交往的場 所。綠化設計是校園整體風貌的極其重要部分:將綠化系統(tǒng)作為積極的 景觀

7、和功能要素,與校園建筑群體有機的結合,能最大限度的提供學生 與自然、與教學實踐接觸的機會。在具體的處理上充分考慮到基地原來 的條件,由建筑圍合的庭院綠地形成點上的綠化;引進水面,提供形態(tài) 飄逸的濱水綠化,形成線上的綠化;運動場地綠地和規(guī)劃綠化帶則形成 面上的綠化。點上成景、線上成蔭、面上成點,形成多層次、多功能的 綠化系統(tǒng)24. 建筑單體造型結合總體平面的設計,教學樓建筑形體以線線展開,穿插規(guī)則的形體,樓梯間和長廊、半室外空間相聯(lián)系,形成溫馨的教學生活氣氛,提 供家園化的歸屬感和認知感。在不同的院落里,根據不同人群的訓練要 求,提供不同的室外環(huán)境設施,如認知廣場、聽音設施。整個學園建筑提取了傳

8、統(tǒng)建筑的精華并加入現(xiàn)代元素,即表示了對 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敬意同時又賦予建筑現(xiàn)代的生命力。立面設計摒棄華 而不實的堆砌,經過墻、灰瓦的結合,虛實、曲直的體量對比,創(chuàng)造出 中而不古的南方古建造型,理性與浪漫交織的校園氛圍。藝術劇場取材與中國扇子的基本元素,用坡屋頂和體塊的穿插形成扇子打開的意向,用格柵模仿扇子的肋”。形成了一種新式的中式大致量建筑風格。體育館造型取材于中國傳統(tǒng)大屋頂,經過屋脊的變化和旋轉,對傳統(tǒng)建筑造型進行了突破。5. 無障礙化在學校的規(guī)劃和設計中,使用者不但僅是絕大多數的健康者,也會有聽力障礙者和智力障礙者等各種殘疾人群。因此,更應該在所有的公 共設施中體現(xiàn),保證所有人都能夠參加

9、社會活動,按照自己的意愿參加 社會活動。同時根據各類障礙人群的行動特點,制定統(tǒng)一詳盡的規(guī)劃和 設計規(guī)范,創(chuàng)立出體貼入微、充滿人情味的建筑和城市。3五、技術經濟指標總用地面積:26667M2建筑占地面積:6395.3 M2總建筑面積:22656.7M2教學樓14453.5 M2其中:聽障部7346.4 M2智障部7107.1M2藝術劇場692.5M2生活樓568.3M2宿舍樓4743.3M2體育館2866.1M2門衛(wèi) 25.5IVF室外運動場地:8562M2車庫:163M2容積率:0.85建筑密度:23.9%綠地率:35%地上停車位25個二結構設計-、設計依據31. 根據以下國家及浙江省現(xiàn)行的設

10、計規(guī)范及規(guī)程:(1)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3)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 B50007-(5) 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94(6)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7) 中國地震參數區(qū)劃圖GB18306-(8) 網架結構設計規(guī)范JGJ7-912. 主要樓面活載:辦公 2.0 kN/m2宿舍 2.0 kN/m 2教室,實驗室 2.0 kN/m2食堂 2.5 kN/m2食堂廚房 4.0 kN/m 2運動休閑平臺、室內網球場 4.0kN/m2上人屋面:2.0 kN/m2不上人屋面:0.5 kN/m23. 基本風壓:0.75 kN/m$4.

11、地震動參數:本工程位于寧波市北侖區(qū),設計基本地震動加速度值為0.1go二、結構選型3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公寓,教師公寓,食堂為 1-6層建筑,根據 建筑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采用鋼筋碇框架結構,樓、屋面采用現(xiàn) 澆鋼筋碇梁板體系。藝術劇院、體育館為 1-2層建筑,根據建筑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采用鋼筋碇框架結構(局部大跨度框架采用預應力碇結構),屋面采用 鋼網架結構。三、地基處理及基礎設計參考附近地塊的地質情況,基礎擬采用預應力管樁,基礎采用柱下 獨立承臺結合地梁拉結。四、抗震設計本工程所在地吉安市的地震基本烈度為7度,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教學樓,學生公寓,教師公寓,食堂,藝術劇院及體育館結構抗震 重要性類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