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稜錐的表面面積_第1頁
直立稜錐的表面面積_第2頁
直立稜錐的表面面積_第3頁
直立稜錐的表面面積_第4頁
直立稜錐的表面面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直立稜錐的表面面積學習階段:3學習範疇:度量、圖形與空間範疇學習單位:平面及立體圖形的度量基本能力:KS3-MS3-4計算直立棱錐、直立圓錐和球形的表面面積簡介:1. 教師派發(fā)直立稜錐的表面面積工作紙。 2. 學生利用檔案 “Surface Areas of Right Pyramids.pps”完成工作紙。(需先安裝Cabri 3D 或以上版本,可於網(wǎng)上下載免費試用版。)3. 學生先透過改變稜錐的底的形狀,觀察在什麼情況下直立稜錐的側(cè)面是等腰三角形。4. 當直立稜錐的側(cè)面為等腰三角形時,學生學習使用以下的資料計算稜錐的表面面積:i)側(cè)面的高;ii)斜高;iii)稜錐的高。學習單位:平面及立體

2、圖形的度量 直立稜錐的表面面積直立稜錐的表面面積題一開啟 “Surface Areas of Right Pyramids.pps”檔案,按開始可看到以下畫面:若一個稜錐的頂點在底的中心的正上方,這個稜錐便稱為直立稜錐。圖中顯示一個直立稜錐VABCD,O點為底ABCD的中心點,VO為稜錐的高。將X點向下拉,打開稜錐的紙樣,觀察底和側(cè)面的形狀。按右鍵拖曳可以不同的角度觀察。(a)由P點開始,將綠點依次拉到Q、R及S的位置。在下表中,畫出綠點在每個位置的底,寫出底的形狀的名稱,及判別側(cè)面是否一個等腰三角形。綠點位置底的形狀形狀名稱側(cè)面是否等腰三角形?側(cè)面是否全等?若否,有多少對全等三角形?PDAC

3、OB正方形QRS(b)若直立稜錐的側(cè)面是等腰三角形,底的中心O和其他的頂點A, B, C及D有什甚關(guān)係?題二按題二按鈕,可看到如下畫面;圖中顯示一個直立稜錐VABCD,底ABCD是一個邊長5 cm的正方形,側(cè)面VAB的高度是6 cm。將P點向下拉,打開稜錐的摺紙圖樣。按右鍵拖曳以不同的角度觀察。(a)各側(cè)面是否等腰三角形?是 ¨否 ¨(b)各側(cè)面的高是否一樣?是 ¨否 ¨(c)計算下列面積 (列式計算):DVAB的面積 = =底面積 = = 稜錐的表面面積 =題三按題三按鈕,可看到如下畫面;圖中顯示一個直立稜錐VABCD,底ABCD是一個邊長14 cm及

4、 30 cm的長方形,斜高VA的長度是25 cm。VM及VN分別為 DVAB 及 DVBC 的高。將P點向下拉,打開稜錐的摺紙圖樣。按右鍵拖曳以不同的角度觀察。(a)各斜高的長度是否相等?是 ¨否 ¨(b)各側(cè)面的高是否相等?是 ¨否 ¨(c)M和N是否分別為AB及BC的中點?是 ¨否 ¨(d)(i)考慮直角三角形VMB,求VM。(ii)考慮直角三角形VBN,求VN。(iii)求稜錐VABCD的表面面積。題四按題四按鈕,可看到如下畫面;圖中顯示一個直立稜錐VABCD,底ABCD是一個邊長42 cm及 30 cm的長方形,稜錐的高VO為

5、20 cm。VM及VN分別為 DVAB 及 DVBC 的高。將P點向下拉,打開稜錐的摺紙圖樣。按右鍵拖曳以不同的角度觀察。(a)各斜高的長度是否相等?是 ¨否 ¨(b)各側(cè)面的高是否相等?是 ¨否 ¨(c)M和N是否分別為AB及BC的中點?是 ¨否 ¨(d)OM = cm, ON = cm(e)(i)將藍點拖拉到M點的位置??紤]直角三角形VOM,求VM。(ii)將藍點拖拉到N點的位置??紤]直角三角形VON,求VN。(iii)求稜錐VABCD的表面面積。完學習單位:平面及立體圖形的度量 直立稜錐的表面面積直立稜錐的表面面積(答案)題一開

6、啟 “Surface Areas of Right Pyra”檔案,按開始可看到以下畫面:若一個稜錐的頂點在底的中心的正上方,這個稜錐便稱為直立稜錐。圖中顯示一個直立稜錐VABCD,O點為底ABCD的中心點,VO為稜錐的高。將X點向下拉,打開稜錐的紙樣,觀察底和側(cè)面的形狀。按右鍵拖曳可以不同的角度觀察。(a)由P點開始,將綠點依次拉到Q、R及S的位置。在下表中,畫出綠點在每個位置的底,寫出底的形狀的名稱,及判別側(cè)面是否一個等腰三角形。綠點位置底的形狀形狀名稱側(cè)面是否等腰三角形?側(cè)面是否全等?若否,有多少對全等三角形?PDACOB正方形是是QADCBO菱形否是RCDBOAD平行四邊形否否,二對S

7、COBA長方形是否,二對(b)若直立稜錐的側(cè)面是等腰三角形,底的中心O和其他的頂點A, B, C及D有什甚關(guān)係?OA = OB = OC = OD題二按題二按鈕,可看到如下畫面;圖中顯示一個直立稜錐VABCD,底ABCD是一個邊長5 cm的正方形,側(cè)面VAB的高度是6 cm。將P點向下拉,打開稜錐的摺紙圖樣。按右鍵拖曳以不同的角度觀察。(a)各側(cè)面是否等腰三角形?是 þ否 ¨(b)各側(cè)面的高是否一樣?是 þ否 ¨(c)計算下列面積 (列式計算):DVAB的面積 =½ ´ 3 ´ 6 =9 (cm2)底面積 =3 ´

8、 3 =9 (cm2) 稜錐的表面面積 =4 ´ 9 + 9=45 (cm2)題三按題三按鈕,可看到如下畫面;圖中顯示一個直立稜錐VABCD,底ABCD是一個邊長14 cm及 30 cm的長方形,斜高VA的長度是25 cm。VM及VN分別為 DVAB 及 DVBC 的高。將P點向下拉,打開稜錐的摺紙圖樣。按右鍵拖曳以不同的角度觀察。(a)各斜高的長度是否相等?是 þ否 ¨(b)各側(cè)面的高是否相等?是 ¨否 þ(c)M和N是否分別為AB及BC的中點?是 þ否 ¨(d)(i)考慮直角三角形VMB,求VM。(ii)考慮直角三角形VBN,求VN。(iii)求稜錐VABCD的表面面積。題四按題四按鈕,可看到如下畫面;圖中顯示一個直立稜錐VABCD,底ABCD是一個邊長42 cm及 30 cm的長方形,稜錐的高VO為20 cm。VM及VN分別為 DVAB 及 DVBC 的高。將P點向下拉,打開稜錐的摺紙圖樣。按右鍵拖曳以不同的角度觀察。(a)各斜高的長度是否相等?是 þ否 ¨(b)各側(cè)面的高是否相等?是 ¨否 þ(c)M和N是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