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解技術(shù)在沉積物樣品重金屬元素分析中的應(yīng)用_第1頁
微波消解技術(shù)在沉積物樣品重金屬元素分析中的應(yīng)用_第2頁
微波消解技術(shù)在沉積物樣品重金屬元素分析中的應(yīng)用_第3頁
微波消解技術(shù)在沉積物樣品重金屬元素分析中的應(yīng)用_第4頁
微波消解技術(shù)在沉積物樣品重金屬元素分析中的應(yīng)用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微波消解技術(shù)在沉積物樣品重金屬元素分析中的應(yīng)用戚文煒 孫曉斌 袁斌偉(無錫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江蘇 無錫 214023)摘 要 本文通過利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測定標準河 流沉積物 樣品中重金屬銅、鎳、鋅、錳的含量,優(yōu)化了微波消解的工作條件,并與電熱板(濕法)消解 法進行了比對試驗。結(jié)果表明,微波消解法與傳統(tǒng)的濕法相比無顯著性差異且高效快速、試 劑消耗量少、節(jié)約能源。關(guān)鍵詞 河流沉積物 重金屬 微波消解 原子吸收法 1 前言在沉積物樣品元素分析中樣品預(yù)處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濕法消解, 雖具有準確度較高的優(yōu)點,但操作繁瑣、試劑消耗量大、分析人員勞動強度高。同時開 放系統(tǒng)的加熱消解

2、還會產(chǎn)生大量有害氣體易揮發(fā)元素有損失、同時污染嚴重。近年來,國內(nèi) 外特別是國外對改進樣品消解的前處理技術(shù)作了不少研究,其中包括微波溶樣技術(shù)。微波溶 樣技術(shù)是一種嶄新的極有潛質(zhì)的樣品消解技術(shù),它已被分析化學(xué)工作者逐漸當作一項常規(guī)的 樣品預(yù)處理手段。微波消解樣品其工作原理與傳統(tǒng)的加熱方法不同。它不是利用熱傳導(dǎo)使試 樣從外部受熱分解,而是用微波輻射從樣品內(nèi)部進行加熱,在不改變化學(xué)反應(yīng)機理的基礎(chǔ)上 達到高效快速消解的目的。由于熱量幾乎不向外部傳導(dǎo),所以熱效率非常高,并且能利用微 波將試樣充分混合,激烈撞擊,促進消解液與樣品較好地接觸,具有消解快速、試劑消耗量 少、節(jié)約能源、降低分析人員勞動強度等優(yōu)點。

3、2 實驗部分2.1 儀器及設(shè)備2.1.1 TAS986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zé)任公司)2.1.2 微波消解裝置:Q45微波消解系統(tǒng)2.1.3 AG104梅特勒托利多電子分析天平2.1.4 電熱板2.2 試劑2.2.1 硝酸HNO3(優(yōu)級純)含量65%68%2.2.2 鹽酸HCl(優(yōu)級純)含量36%38%2.2.3 高氯酸HClO4(分析純)含量70.0%72.0%2.2.4 過氧化氫H2O2(分析純)含量30%2.3 實驗方法2.3.1 微波消解步驟 準確稱取樣品0.15g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內(nèi),加入消解液,放置一時 間后蓋上內(nèi)蓋并壓緊,裝好高壓防爆膜,依次擰緊過壓閥、過

4、壓導(dǎo)出管和外蓋,放入Q45微 波消解系統(tǒng)轉(zhuǎn)盤上,設(shè)置消解程序(包括功率及時間的設(shè)定)后進行樣品消解。消解完畢待消 解罐冷卻至溫后用定量濾紙過濾殘渣,濾液轉(zhuǎn)移至比色管中并用1%硝酸溶液定容待測。2.3.2 濕法消解步驟 準確稱取樣品1g 于高腳燒杯中,加入1520mL王水(HNO3+HCl=1 +3),放在電熱板上緩慢加熱待殘液約為23mL時,取下冷卻后加入35mL高氯酸,繼續(xù)加 熱消解至產(chǎn)生大量濃白 煙,此時殘渣呈灰白色糊狀(若顏色較深,可重復(fù)上述步驟),取下冷卻后用定量濾紙過濾殘 渣,濾液轉(zhuǎn)移至比色管中并用1硝酸溶液定容待測3。3 結(jié)果與討論本實驗選取標準河流沉積物作為參考樣品,對該樣品進行

5、微波消解,探索出一種消解效果相 對較好和方法,并將將微波密閉消解法與傳統(tǒng)電熱板消解法進行驗證對比。3.1 微波消解條件優(yōu)化實驗本實驗通過將標準河流沉積物樣品在不同條件下消解后,測定其中重金屬元素含量,并與標 準值(或參考值)比較,從而確定微波消解的最佳消解體系、消解液用量與加熱協(xié)率、時間等 。3.1.1 消解體系的選擇 在選擇消解液的試驗過程中,由于HF對設(shè)備 有腐蝕作用,對微量元素的 測定有一定的干擾且存在不安全因素;HClO4分解時壓力變化大,易爆,微波爐中也禁止 使用,因而都沒有試驗1。稱取4組標準河流沉積物樣品分別置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內(nèi),分別加入10mL HNO3;10mL H NO3

6、+2mL H2O2、 10mL王水和10mL王水2mL H2O2消解液,放置一段時間后用低 功率消解10min,轉(zhuǎn)移至比色管中定容待測。測其中Cu、Ni、Mn、Zn元素含量與標準值(或參 考值)比較,計算其回收率,結(jié)果見表1。表1 不同消解體系消解結(jié)果的比較消解體系CuMnNiZn 測 定值(靏/g)回收率(%)測定值(靏/g)回收率(%)測定值(靏/g)回收率(%)測定值(靏/g)回 收率(%)10mlHNO354.2102.387890.132.3100.923091.610mlHNO3+2mlH2O254.0101.987189.335.5110.9 21886.910ml王水56.31

7、06.287389.528.388.423091.610ml王水+2mlH2O253.8101.586188.336.0112.52 4095.6 備注:標準值Cu53±6靏/g; Mn975±34靏/g; Ni*32靏/g; Zn*2 51靏/g(*為參考值) 從表1可看出HNO3體系足以使河流沉積物樣品在微波密閉條件下消解得完全,且與 標準值較接近,準確度較高,所以本文建議采用HNO3體系來消解河流沉積物樣品。3.1.2 消解酸用量的選擇稱取5組標準河流沉積物樣品于5支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內(nèi),分加入5mL、10mL、15mL、20mL和2 5mL HNO3,放置一段時間后用

8、低功率消解10min,轉(zhuǎn)移至比色管中定容待測。測定 其中Cu、Ni、Mn、Zn4種元素含量與標準值(或參考值)比較,計算其回收率。表2表明,當HNO3用量為10mL時,在固定的低功率消解10min條件下,0.15g標準河流沉 積物樣品消解效果相對較好,與標準值較接近,回收率也較好。但在實際應(yīng)用中對于不同性 質(zhì)、質(zhì)量的樣品,其最佳消解液用量有一定的差異,應(yīng)作適當?shù)恼{(diào)整。表2 不同消解液用量消解結(jié)果的比較消解體系CuMnNiZn 測定值(靏/g)回收率(%)測定值(靏/g)回收率(%)測 定值(靏/g)回收率(%)測定值(靏/g)回收率(%)5mL HNO349.393.086188.331.59

9、8.422489.210mL HNO354.2102.387890.132.3100.9230 91.615mL HNO347.088.783785.834.0106.321686. 120mL HNO342.780.680282.336.0112.521886. 925mL HNO344.884.573775.636.8115.020682. 13.1.3 消解過程功率及時間的選擇 在對微波消解的功率和時間進行實驗時,從消解效 果和不安全因素(防爆膜破裂)角度來考慮 ,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稱取13組標準河流沉積物樣品于聚四氟已烯消解罐內(nèi),加入10mL HN O3在不同消解功率、時間下分別放入微波

10、爐中有消解,并轉(zhuǎn)變移至比色管中定容待測。測 定Cu、Ni元素含量并與標準值(或參考值)比較,計算其回收率。表3 不同消解功率及時間消解結(jié)果的比較功 率時間(min)CuNi測定值(靏/g)回收率(%)測定值(靏/g)回收率(%)低功率544.884.527.585.91052.899.631.598.41254.5102.831.899.41555.8105.335.9112.22056.3106.235.5110.9中功率247.790.028.689.4454.3102.531.698.8655.4104.534.8108.8856.0105.736.3113.4高功率144.083.03

11、0.495.0250.194.534.7108.4354.7103.236.4113.8456.0105.736.4113.8 因此從上述實驗可以看出,對該標準河流沉積物在低功率1012min、中功率4min、高功 率23min的條件下均可達到較好消解效果,使得消解時間大大縮短。但若功率過高、時間 過長,會由于內(nèi)壓過大,超出防爆膜的承壓能力,造成防爆膜破裂,溶液濺失;反之,則會 消解不完全,使得結(jié)果偏低。本文從安全與經(jīng)濟的角度考慮,認為使用低功率緩慢消解不僅 安全,而且消解效果相對較好。在實際操作中可以考慮采用逐步提高加熱功率的方法或反復(fù) 加熱法進行樣品消解。3.2 濕法、微波消解法的準確度、

12、精密度為驗證這兩種消解方法的準確度、精密度,對標樣同時進行濕法消解和微波消解(10mL HNO-3低功率消解10min)且均做10次平行實驗,再分別測定Cu、Ni、Mn、Zn 4種元素的含量, 測定結(jié)果詳見表4。表4 兩種消解方法的比較標樣測定元素CuNiMnZn平行號濕法微波濕法微波濕法 微波濕法微波測定結(jié)果(靏/g)153.852.632.132870868245239252.653.232.232.2881878230224353.554.232.133.1872874238230453.052.832.632.7867865236228553.252.931.632.387486223

13、5233653.853.232.331.9867873232235753.252.431.432.2881864240218853.852.832.630.8885889225229952.153.631.731.58628642292281054.052.832.930.6868867236230平均值(靏/g)53.3052.95 32.1531.93872.70870.40234.60229.40回收率(%)100.6099.90100.5099.8089.5089.3093.50 91.40批內(nèi)標準偏差SD0.610.530.490.787.458.32 5.825.78RSD(%)1

14、.140.991.512.440.850.962 .482.52 實驗結(jié)果表明,用微波消解法和濕法所測標樣回收率均可達90%左右,測定Cu、Ni元素 時接近100%,說明兩種方法的準確度可以很好地滿足測定要求。兩方法計算所得RSD均小于5 %,故其精密度均較好。為了判定濕法與微波消解法有無顯著差異,本文先對表4數(shù)據(jù)采用Dixon檢驗法檢查數(shù)據(jù) ,結(jié)果表明各組數(shù)據(jù)均無異常值;再采用總體均值的統(tǒng)計檢驗(t檢驗法)進行t方差分析 ,結(jié)果為tcu=1.179、tNi=0.755、tMn=0.651、t Zn=2.005、均小于2.101(查t值表),因此,這兩種方法在消解河流沉積物 樣時品無顯著差異,

15、可等效使用。參 考 文 獻1 文湘華,吳玲鉦。微波消解技術(shù)在沉積物樣品元素分析中的應(yīng)用。環(huán)境科學(xué) 進展,1998,6(2):61652 陳豐.微波消解技術(shù)在金屬元素分析樣品制備中的應(yīng)用.上海環(huán)境科學(xué),1997 ,16(10):40413 阮善菊,茆翠萍,土壤分析中金屬元素的消解方法.環(huán)境監(jiān)測管理與技術(shù),20 00,12,(4):35本文摘自“干旱環(huán)境監(jiān)測”2003年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Dibestion Techniquein Heavy Metal Elemental Analysis for River SedimentQI Wen-wei SUN Xiao-

16、bin YUAN Bin-wei(Wuai Envit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Wuxim Jiangsu 214023,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microwave digestion and AAS method w 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kt Cu,Ni.Zn.Mn in the standard river sediment.Through o ptimiaing the condition of digestion,compared with The method of electrothermal plate digestio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