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的中醫(yī)辨證論治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f0224a59-4902-4497-a416-21c499695db2/f0224a59-4902-4497-a416-21c499695db21.gif)
![霍亂的中醫(yī)辨證論治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f0224a59-4902-4497-a416-21c499695db2/f0224a59-4902-4497-a416-21c499695db22.gif)
![霍亂的中醫(yī)辨證論治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f0224a59-4902-4497-a416-21c499695db2/f0224a59-4902-4497-a416-21c499695db23.gif)
![霍亂的中醫(yī)辨證論治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f0224a59-4902-4497-a416-21c499695db2/f0224a59-4902-4497-a416-21c499695db24.gif)
![霍亂的中醫(yī)辨證論治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f0224a59-4902-4497-a416-21c499695db2/f0224a59-4902-4497-a416-21c499695db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中醫(yī)在霍亂的辨證論治及預防的優(yōu)勢 班級 2009級仲景班 姓名 黎 鶴 蕾 學號 2009110111 中醫(yī)在霍亂的辨證論治及預防的優(yōu)勢黎鶴蕾 河南中醫(yī)學院 河南省鄭州市 450008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中醫(yī)在霍亂的辨證論治及預防方面的優(yōu)勢。對中醫(yī)對霍亂的病名發(fā)展的的認識做了介紹,著重霍亂的分期及臨床辨證分型和證治,從王孟英的著作中總結了霍亂的預防方法。關鍵詞:霍亂;辨證論治;分期;預防?;魜y(cholera)是指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xiàn)輕重不一,輕者僅有輕度腹瀉;重者劇烈吐瀉大量米泔水樣排泄物,并引起嚴重脫水、酸堿失衡、周圍循環(huán)衰竭及急性腎功能衰竭?;魜y自古以來即在印度恒河三
2、角洲呈地方性流行,18171923年百余年間發(fā)生過六次世界大流行。于1883年第五次大流行中,Koch從埃及患者糞便中首次發(fā)現(xiàn)了霍亂弧菌。1905年Cot-schlich在埃及西奈半島eltor檢疫站從麥加朝圣者尸體分離出類似霍亂弧菌菌株,命名為el-tor弧菌,后將el-tor弧菌所致疾病稱為副霍亂。由于兩種弧菌的形態(tài)和血清學特性基本一樣,臨床表現(xiàn)及防治也完全相同,故1962年5月第十五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決定將兩者所致的疾病統(tǒng)稱為霍亂。1820年該病傳入我國,解放前每次世界大流行均波及我國,曾引起上百次大小流行。 中醫(yī)的霍亂是以卒然發(fā)作上吐下瀉、腹痛或不痛為特征的病證。以其病勢急而變化快,揮霍之
3、間便致撩亂,因而得名。 關于霍亂的病名考證,“霍亂”本為中醫(yī)病名,早在黃帝內經(jīng)中已有該名稱,后世醫(yī)家對此多有論述,一般用其指以 揮霍撩亂、吐瀉腹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包括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急性胃腸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甚至腸梗阻之類的急腹癥(干霍亂)等。黃帝內經(jīng)中就曾多次使用霍亂這一病名。如靈樞·五亂篇說:“亂于腸胃,則為霍亂”。素問·氣交變大論說:“歲土不及,民病饗泄霍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漢書說:“閩越夏月暑時,歐(嘔)泄、霍亂之病,相隨屬也”。傷寒論對霍亂的癥狀和治療都有比較系統(tǒng)的闡述,如“嘔吐而利,此名霍亂”,運用了理中湯,五苓散等
4、方,這些都說明,霍亂在漢代已是眾所熟知的病名了。 對霍亂弧菌引起的霍亂,學者們多遵從伍連德在霍亂概論中的論述,認為是從清嘉慶二十五年即1820年傳入中國的。他是依據(jù)宋如林在重刊林森痧癥全書序中所言:“嘉慶庚辰(1820年)秋,人多吐瀉之疾,次年辛巳更甚劇”。又云:“此癥始自廣東,今歲福建臺灣,患者尤甚”。余云岫在流行霍亂與中國舊醫(yī)學一文中考證,中國之有霍亂,約在1817年,由印度經(jīng)陸地傳入,此前雖有記載,皆不能確定為真正霍亂。對此學術界有兩種看法,一是認為,1817年的傳入沒造成特大流行,可從略。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在1817年由印度源起造成世界大流行時,霍亂就傳入了中國,故首次傳入應從1817
5、年算起。日本井村哮全也支持余云岫的觀點。對于霍亂,我國似乎還有更早的記載,如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涂紳的百代醫(yī)宗一書中記有“嘉靖甲子(1564年),人多患此疾,自腳心麻至膝上者,不勝其數(shù),死者千萬矣”。后世醫(yī)生據(jù)此對霍亂有“麻腳瘟”的病名。醫(yī)史學家陳邦賢認為,唐代王燾在外臺秘要記述霍亂的癥狀有吐利、腹痛、手足冷、煩躁、干嘔、轉筋等,似已認識此病。 霍亂傳人我國后,一些醫(yī)家發(fā)現(xiàn)其與中醫(yī)古籍中所載“霍亂”不同,即對此展開研究,發(fā)明了吊腳痧、癟螺痧、伏陰、時疫霍亂等病名;后來,越來越多的中醫(yī),逐漸接受西醫(yī)學中霍亂病名及其內涵,“霍亂”這一古老的中醫(yī)病名,被賦予新的含義,并被沿用至今,成為一種法
6、定的烈性傳染病病名。1. 吊腳痧與霍亂轉筋 吊腳痧之名較早見于王孟英作于1838年的霍亂論(陳修園醫(yī)書中又稱該書為霍亂轉筋附絞腸吊腳痧證),書首諸葛序中稱:“如近行時疫,俗有稱為吊腳痧一證,古書未載,舉世謂為奇病,紛紛影射,夭札實多。賴先生大聲疾呼,日此即霍亂轉筋之候也?!笨梢?,在霍亂論成書之前,民間已有“吊腳痧”的俗稱。 另徐子默所作吊腳痧方論,則直接以“吊腳痧”作為書名。該書初刊年不詳,據(jù)書后“跋”考證,成書當不晚于1839年。作者認為自道光辛巳年(1821)流行猖獗的疫病,與古代醫(yī)書中所論的“霍亂”不同,而用吊腳痧之名與之相區(qū)別。該書描述吊腳痧癥狀為:“或吐或瀉,或吐瀉并作,有腹痛者亦有
7、不痛者。吐瀉數(shù)次后,即兩腿抽搐,或手足并皆彎攣,痛愈甚,抽亦愈甚,頃刻肌肉盡削,漸覺氣短聲嘶,眼窠落陷,渴欲飲冷,周身冷汗如冰,六脈漸無,或半日即死,或夕發(fā)旦死,旦發(fā)夕死,甚至行路之人,忽然跌倒,或侍疾問病之人,傳染先死?!睆男焓纤枋霭Y狀來看,此吊腳痧即為霍亂弧菌所致之霍亂。他認為吊腳痧病起三陰,“陰寒直中三陰,故吊腳者多,吊手者少”,并創(chuàng)溫經(jīng)通陽之法,改用溫經(jīng)通陽之藥治療,“治之未有不生者”。另一方面,徐氏對吊腳痧危重癥來不及搶救,已有一些認識:“若待六脈全無,冷汗頻出,雖欲挽回無及也。”2 麻腳痧 麻腳痧之名,見于吳師機理瀹駢文(1864)。吳氏認為:“麻腳痧即吊腳痧。吐瀉,厥逆,轉筋,
8、冷汗,脈微,頃刻人瘦目陷,危癥也。治法與霍亂不同?!辈⑦M一步對麻腳痧與古籍中之“霍亂”作比較。吳氏創(chuàng)陰痧救急膏用治麻腳痧。麻腳痧,在隨息居霍亂論等書中,又稱腳麻痧。3 癟螺痧 癟螺痧之名,較早見于莫枚士研經(jīng)言(1871)“癟螺痧辨”一節(jié):“光緒紀元之十一年夏秋,有疫盛于大江之南,其癥惡寒、四逆、頭疼、體酸、短氣、汗出,或吐瀉,湖中死者日數(shù)十人。人以其指頭之肌之陷也,謂之日癟螺痧;又以其半日輒死也,亦日六時痧、日子午痧。嗣后間數(shù)歲或一歲輒復行,至今十年未已?!睆钠涿枋銮闆r來看,此處“癟螺痧”當是霍亂。但莫枚士認為癟螺痧一名不太妥。莫氏認為:“每見虛弱人手浸冷水久,或猝遇大冰雪,皆令螺癟,何獨為痧
9、異?其痧而死也,死于汗,死于瀉,非死于癟螺。不死于癟螺,即不言癟螺也可?!彼J為此次流行之疫,即夏月中寒。后世一些醫(yī)家也認為以癟螺痧名霍亂不甚妥當,如:“俗傳所謂癟螺痧,乃霍亂中之一證耳。何痧之有?蓋汗為心液,外泄過多,陽氣暴散,故手指螺紋必凹也。雖救急回陽,尚恐不及。安能妄名為痧,再服辛香燥烈之品,徒令其亡陽暴脫4 伏陰 1888年,田宗漢作伏陰論。田宗漢,字云槎一字瀛嶠。湖北漢川人。田氏認為“治病必先正名,則立方有準,頭頭是道”;“必先辨名,識得病名。而后可以究病因,察病狀。則立方用藥,自有把柄雖千變萬化,卻有一定不移之法”。他有感于1870年及1888年所目擊的兩次疫病流行,與古代醫(yī)籍所
10、記載的“霍亂”不同,遂潛心研究疫病,立“伏陰”之名,認為伏陰之總脈癥為:“先利而后嘔,脈微欲絕,甚則脈伏。作者在“伏陰霍亂辨”一節(jié)寫到:“伏陰一癥,古書鮮見,而近代病此最多。因其嘔利轉筋有類霍亂,故世以霍亂稱之?!钡幣c“霍亂”是不同的,田氏明確指出,“霍亂”之為病,“則心腹絞痛,嘔利并作,內亂極而之外,則為轉筋疼痛”;而伏陰之為病,則“先利而后嘔,并無腹痛,較霍亂之卒然心腹絞痛,嘔吐而利者有間5 脫疫 脫疫之名,見于徐相宸所作注意脫疫(即霍亂)(1925)一文和徐氏霍亂論(1938,又稱脫疫證治)中。徐氏指出:“霍亂之病,上吐下瀉,有開無關,有出無人,血肉之軀,終至于脫而有已,定名脫疫,不
11、亦宜乎?”1用脫疫之名指“夏秋之交,一起即上吐下瀉,肢冷脈伏,冷汗自出”之疫病舊¨。徐氏認為,定名脫疫,是從“霍亂之結果,必死于脫”這一角度考慮,也可以以此“促人注意其結果,而莫之敢忽”,較霍亂之名為妥。張錫純認為脫疫之名僅可指霍亂危重時的一種證候,即“其吐瀉已極、奄奄一息將脫者是也”6 時行霍亂與時疫霍亂 時行霍亂之名,較早見于陸以湄冷廬醫(yī)話中所引田晉元的時行霍亂指迷辨正,即指霍亂轉筋、吊腳痧等。王孟英隨息居霍亂論中亦出現(xiàn),與尋?;魜y相對而言。時疫霍亂之名,也散見于一些醫(yī)書中。張生甫的醫(yī)學達變(1924)中用該名詞區(qū)分尋?!盎魜y”。顧省臣時疫霍亂吐瀉論(1927)亦多用此名,如:時
12、疫霍亂盛行,朝發(fā)夕斃,城中三月至九月,已斃數(shù)千人,誠浩劫也?!贬t(yī)學平議中,尚有“疫霍亂”之名。7 霍亂 王孟英1838年的霍亂論和1862年經(jīng)過重訂的隨息居霍亂論二書,都直接以“霍亂”名,但后世許多醫(yī)家認為王氏并未分清楚當時的流行性霍亂與古代“霍亂”的區(qū)別。1888年,江蘇蘇北里下河地區(qū)霍亂流行,當?shù)刂嗅t(yī)積極救治疫病患者。隨后又著書立說,總結探討霍亂證治,著成霍亂辨證一書。由此可見夕之霍亂與今之霍亂有很大的不同。昔之霍亂,非寒邪直中即是暑濕傷中而引起人身正氣的自我護衛(wèi)而出現(xiàn)的一系列癥狀。今之霍亂,由內吸入疫癘之毒,犯胃則嘔,穿腸則瀉,由肺轉心,逼迫心跳等易出現(xiàn)危證。中醫(yī)認為霍亂的病因不外感受時
13、邪和飲食不慎兩個方面,丹溪心法:“內有所積,外有所感,致成吐瀉?!备惺軙r邪包括:夏秋之際,暑濕蒸騰,調攝失職則易感受濕穢濁疫癘之氣,或因貪涼露宿,寒濕內侵,客邪穢氣,郁遏中焦,均能使脾胃受傷,運化失常,氣機不利,升降失司,清濁相干,亂于腸胃,上吐下瀉?;蛴娠嬍巢簧?,誤進腐餿變質之物,或貪涼受冷,恣食生冷瓜果,暴飲暴食,最能損傷脾胃,導致運化失常,清濁混淆而成霍亂。但是由于患者體質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若患者中陽不足,脾不健運,或重感寒濕,或貪涼飲冷,則病從寒化而成濕霍亂;或患者素體陽盛,或平素濕熱內蘊,復感時令熱邪,以及喜食辛辣醇厚之物,病從熱化而成熱霍亂。若內外合邪,中焦氣機壅塞,欲吐不得
14、吐,欲瀉不得瀉,腹中絞痛,煩躁悶亂,甚者四肢厥冷等,是為干霍亂?;魜y的辨證要點1.辨寒濕與濕熱: 若中陽素虧,脾運不健,或重感寒濕,或畏熱貪涼,過食生冷瓜果,則病從寒化而成為寒霍亂。表現(xiàn)為暴起嘔吐清水或如米泔,瀉下清稀便或如米泔,腹冷痛或不痛,小便稍黃或清,口不渴,或肢倦畏寒,苔白膩,脈緩細。若患者素體陽盛,或濕熱內蘊,或長途烈日冒暑遠行,復感時令熱邪,以及過食辛辣醇酒厚味等食物,濕熱自內而生,則病從熱化而成為熱霍亂。表現(xiàn)為吐瀉驟作,嘔吐酸腐熱臭,瀉下黃水或有泡沫,腹痛如絞勢急,小便黃赤,口渴,發(fā)熱煩躁,苔黃膩,脈數(shù)。2. 辨干霍亂: 如于夏秋霍亂流行季節(jié),忽然見滿腹絞痛,欲吐瀉而不得,迅速出
15、現(xiàn)肢冷脈伏,內閉外脫的危篤證候者,為干霍亂。個別患者,由于一時性的脾胃失和,偶見欲吐不吐,欲瀉不瀉,但并非腹痛如絞者,不屬干霍亂?;魜y的分型及施治(1):寒霍亂癥狀:輕者吐瀉清稀,胸悶脘痞,四肢清冷,舌苔白膩,脈濡弱。重者吐瀉不止,面色蒼白,g9匡凹陷,汗出肢冷,筋脈攣急,舌校、苔白,脈沉細。治法;輕者敬寒焊濕,芳香化濁。重者回陽固脫,補陽益陰。方藥:輕者用藿香正氣散加減,如寒傷中陽,四肢清冷,吐瀉頻作,可用理中湯。藿香10克、佩蘭10克、紫蘇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半夏lO克、川樸10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白術10克、木香10克、甘草6克。重者:溫補脾腎,回陽救逆。 方藥:熟附
16、子10克、黨參15克、炮姜10克、白術10克、甘草6克。(2)熱霍亂:癥狀:吐瀉勢如噴注,瀉下如米泔汁,臭穢難聞,煩熱口渴。脘悶腹痛,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治法:清熱化濕,辟穢泄?jié)?。方藥:燃照湯蠶砂10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山梔10克、淡豆卷10克、薏苡仁30克、半夏10克、川樸l0克、木瓜10克、吳萸10克、滑石(先煎)30克、甘草6克、淡竹葉10克、通草10克。(3)干霍亂:癥狀:腹中絞痛,煩躁悶亂,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面青肢冷,脈沉。治法:辟穢泄?jié)?,利氣宣壅。方藥:可用玉樞丹、飛龍奪命丹、行軍散等川樸10克、良姜10克、元明粉6克(沖服)、大黃10克、檳榔10克、枳實10克、木香1
17、0克、藿香10克、半夏10克。霍亂的病程潛伏期約為13天,短者數(shù)小時,長者56天。典型患者多急驟起病,少數(shù)病例病前12天有頭昏、倦怠、腹脹及輕度腹瀉等前驅癥狀。病程通常分為三期。(一)瀉吐期多數(shù)病人無前驅癥狀,突然發(fā)生劇烈腹瀉,繼之嘔吐,少數(shù)先吐后瀉,多無腹痛,亦無里急后重,少數(shù)有輕度腹痛,個別有陣發(fā)性腹部絞痛。腹瀉每日10余次至數(shù)10次,甚至大便從肛門直流而出,難以計數(shù)。大便初為黃色稀便,迅速變?yōu)椤懊足锼睒踊驘o色透明水樣,少數(shù)重癥患者可有洗肉水樣便。嘔吐一般為噴射性、連續(xù)性,嘔吐物初為胃內食物殘渣,繼之呈“米泔水”樣或清水樣。一般無發(fā)熱,或低熱,共持續(xù)數(shù)小時或12天進入脫水期。(二)脫水期
18、由于劇烈吐瀉,病人迅速呈現(xiàn)脫水和周圍循環(huán)衰竭。輕度脫水僅有皮膚和口舌干燥,眼窩稍陷,神志無改變。重度脫水則出現(xiàn)“霍亂面容”,眼眶下陷,兩頰深凹,口唇干燥,神志淡漠甚至不清。皮膚皺縮濕冷,彈性消失;手指干癟似洗衣婦,腹凹陷如舟。當大量鈉鹽丟失體內鹼儲備下降時,可引起肌肉痛性痙攣,以腓腸肌、腹直肌最為突出。鉀鹽大量喪失時主要表現(xiàn)為肌張力減低,反射消失,腹脹臌腸,心律不齊等。脫水嚴重者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不足,脈搏細速或不能觸及,血壓下降,心音低弱,呼吸淺促,尿量減少或無尿,血尿素氮升高,出現(xiàn)明顯尿毒癥和酸中毒。(三)反應恢復期患者脫水糾正后,大多數(shù)癥狀消失,逐漸恢復正常。約三分之一患者因循環(huán)改善殘存于腸腔
19、的毒素被吸收,又出現(xiàn)發(fā)熱反應,體溫約3839,持續(xù)13天自行消退。整個病程平均37天,也有長達10余天者。從霍亂的分期談中醫(yī)辨證論治(1) 瀉吐期: 1、暑熱證: (1)主證:吐瀉驟作,吐物有腐臭,煩躁不安,口渴欲飲,小便短赤,舌苔黃糙,脈象滑數(shù)。 (2)治法:清熱避穢法,方用霍亂論黃芩定亂湯加減。 (3)處方:黃芩15克,黃連915克,蒲公英30克,姜半夏9克,吳萸3克, 滑石30克。 (4)加減法:轉筋者加木瓜12克,白芍15克,口渴重去姜半夏加天花粉15 克。 (5)成藥:玉樞丹(紫金片),有嘔吐者先服此丹1.5克,服后嘔吐稍止,再服 湯藥。 2、暑濕證: (1) 主證:突然瀉吐,胸脘痞
20、悶,渴不欲飲或喜熱飲,體倦思睡,舌苔白膩,脈象濡緩。 (2)治法:芳香化濁,溫運中陽法,方用霍香正氣散加減。 (3)處方:霍香12克,姜半夏9克,陳皮9皮,茯芩9克,厚樸1克,黃連69克,吳萸3克。 (4)成藥:霍香正氣水(丸),每次2瓶(6克)日報2至3次。 (二)脫水虛脫期: 1、氣陰兩虛證: (1)主證:吐瀉較劇,氣陰兩務,皮膚潮紅,干癟微汗,身熱口渴,腿腹抽筋,腹脹尿閉,脈象細數(shù),舌質淡紅、苔黃或白且燥。 (2)治法:氣陰雙補、扶正驅邪法。方用生脈散加減或急救回陽湯。 (3)處方:黨參30克,麥冬15克,五味子15克,黃連6克(馬尾連18克),白芍15克,灸甘草10克。 2、心陽衰竭證
21、(亡陽型): (1)主證:面色蒼白,眼窩凹陷,聲音嘶啞,形寒肢冷,冷汗淋漓,手足螺癟,筋脈痙攣,脈象沉細,舌苔白膩。 (2)治法:以溫運中陽,活血祛淤法。方用傷寒論附子理中湯中減。 (3)處方:黨參30克,附子15克,干姜15克,甘草15克,焦白術15克,蔥白三根,黃連9克,桂枝9克。 加減法:紫紺重,加當歸15克,川芎9克。 (三)反應期及恢復期: 1、主證:乏力倦怠、胃納不佳,精神不爽,午后微熱,舌質偏紅,苔薄黃糙,脈細。 2、治法:以清熱扶正法??捎脺責峤?jīng)緯清暑益氣湯加減。 3、處方:太子參12克,麥冬9克,竹葉9克,石斛9克,烏梅9克,荷葉12克,西瓜皮二塊。 4、加減:熱重,加生石膏
22、30克。小便不利加茯芩9克,食飲不振,加焦三 仙30克。 中醫(yī)對霍亂的預防一、對環(huán)境和飲水的要求王世雄隨息居霍亂論提出疫病以預防為主,“守險”為上策,多途徑的預防措施和方法,特別是他重視環(huán)境衛(wèi)生,強調要慎起居、節(jié)飲食以保持體內正氣旺盛,發(fā)揮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對后世預防醫(yī)學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王氏留心察勘,認識到霍亂等烈性傳染病的發(fā)病原因主要由于水源不潔,孳生臭毒穢氣之故,即提出平時要注意環(huán)境、飲水衛(wèi)生,把疏通河道、凈潔水源列為“守險”上策,尤其是人口密集處更須注意和重視。他認為江浙地區(qū)“人煙繁萃,地氣愈熱,室廬稠密,穢氣愈甚,附郭之河,藏垢納污,水皆惡濁不堪”,故“霍亂臭毒番痧諸證盛行。”提
23、出“必湖池廣而水清,井泉多而甘洌,可藉以消弭幾分,否則必成燎原之勢。提倡“疏浚河道,毋使積污,或廣鑿井泉,毋使飲濁?!蓖瑫r指出,可以用藥物來凈化水液。如將白礬、雄精置井中,解水毒;將降香、石菖蒲投缸內,去穢解濁。并提出盡快“斂埋暴露,掃除穢惡?!边@與現(xiàn)代防疫的尸體、糞便處理方法相當吻合。古代醫(yī)家的豐富經(jīng)驗值得學習和發(fā)揚。二、對居住和飲食的要求王氏提出“住房不論大小,必要開爽通氣,掃除潔凈。設不得已而居市廛淵隘之區(qū),亦可以人工斡旋幾分,稍留余地,以為活路?!蓖瑫r,如果居室潮濕、天時雨濕,室中宜焚大黃、茵陳之類,或以艾搓為繩燃之,可以解穢避患。這種藥物薰蒸消毒法,亦有一定科學性。王氏主張節(jié)制飲食,保護脾胃運化功能,發(fā)揮人的抗病能力三、對藥物防治的要求王氏非常重視用藥食物預防。嘗謂無論老少強弱,虛實寒熱,以枇杷葉代茗,可杜一切外感時邪;用川椒研末,時涂鼻孔,則穢氣不吸入矣;如覺稍吸穢惡,即服玉樞丹數(shù)分。綜上所述,中醫(yī)在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商業(yè)流通倉儲服務項目申請報告模稿
- 2025年公益贈與合同范本協(xié)議書
- 2025年上海住宅銷售合同樣本
- 2025年企業(yè)資本注入?yún)f(xié)議書樣本
- 2025年供需平衡合同藍寶石
- 2025年公立幼兒園轉讓合同樣本
- 2025年式樣店面租賃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企業(yè)市場拓展合作戰(zhàn)略協(xié)議文本
- 2025年二手房買賣雙方贈送學位房補充協(xié)議
- 2025年企業(yè)促銷品量身定制合同
- 2023年心理咨詢師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考試題庫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 路緣石安裝一級安全交底
- 一級建造師繼續(xù)教育最全題庫及答案(新)
- LS/T 1226-2022糧庫智能通風控制系統(tǒng)
- 直線加速器專項施工方案
- 聯(lián)苯二氯芐生產(chǎn)工藝及產(chǎn)排污分析
- 儲能設備項目采購供應質量管理方案
- 美國房地產(chǎn)市場特征、框架與周期演變
- 光伏發(fā)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工程光伏發(fā)電工程光伏發(fā)電施工組織設計
- 民政局離婚協(xié)議書模板(4篇)
- 導數(shù)應用舉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