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級化學上冊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頁
2018年秋九年級化學上冊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頁
2018年秋九年級化學上冊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頁
2018年秋九年級化學上冊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頁
2018年秋九年級化學上冊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課時二氧化碳第2課時一氧化碳教學目標1認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了解其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及主要用途。2.了解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循環(huán),知道溫室效應,了解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應采 取的措施。3知道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原理以及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重點難點重點二氧化碳的性質與檢驗;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難點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一氧化碳的還原性。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碳的化合物種類繁多,尤其是有機化合物在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碳的氧化物(CO和CO)不僅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同時也是初中化學元素化合物知識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碳

2、和碳的氧化物是以后學生學習許多化學反應的基礎,初中化學的許多反應都與碳和碳的氧化物有關。本節(jié)課我們來探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質。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質演示實驗6-3:點燃兩支短蠟燭,分別放在白鐵皮架的兩個臺階上,把白鐵皮架放在 燒杯里,將一個集氣瓶中的CO緩慢地沿燒杯內壁倒入燒杯中(注意:集氣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1/3),觀察現(xiàn)象并分析?,F(xiàn)象底層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蠟燭后熄滅分析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冋時密度比空氣密度大演示實驗6-4:向一個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的質地較軟的塑料瓶中加入約1/3體積的水,立即旋緊瓶塞,振蕩,觀察現(xiàn)象并分析

3、。2現(xiàn)象塑料瓶向內凹陷分析P說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使瓶內氣壓減小根據(jù)上述觀察分析填寫下表: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與空氣比較)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燒討論交流:(1)向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時,下面蠟燭先熄滅,上面蠟燭后熄滅。這說明二氧化碳不 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同時密度比空氣密度大。(2)向軟塑料瓶中加入水,蓋緊瓶塞后,發(fā)現(xiàn)塑料瓶向內凹陷。這說明二氧化碳易溶于 水,使瓶內氣壓減小。(3)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 燒。介紹: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狀況下,1體積水約能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增大壓強,還會溶解得更多。生產(chǎn)汽水等碳酸型飲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這一

4、性質。設問: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呢?演示實驗6-5: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噴上稀醋酸, 第二朵小花噴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第四朵小花噴上水后, 再放入盛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觀察四朵花的顏色變化。然后將第一朵小花和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熱,觀察現(xiàn)象。分析:第一朵小花遇醋酸變成紅色; 第二朵小花遇水不變色; 第三朵小花遇二氧化碳也 不變色;第四朵小花同時接觸水和二氧化碳后, 由紫色變成紅色。 這說明水和二氧化碳接觸 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生成類似醋酸的物質。將第一朵小花和第四朵小花分別小心加熱后,第一朵小花的紅色未褪去, 而第四

5、朵小花的紅色褪去,又恢復為紫色。這說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物質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In出IV現(xiàn)象遇醋酸變成紅色加熱紅色未褪去遇水不變色遇二氧化碳 也不變色同時接觸水和二 氧化碳變成紅色加熱紅色變?yōu)樽仙治鼋Y論:(1)石蕊遇酸變成 紅色;(2)水不能使紫色石蕊 溶液變成紅色,CO也不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3紅色;(3)CO2與HO反應生成 類似醋酸的物質,這種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4) CO2與HO反應生成 的物質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成CO與H2QCQ與HO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成紅色。CQ+HO=bCQ碳酸很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受熱時分解更快。HC

6、O=HO+CO2T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CO+Ca(OH)2=CaC(X +H2O練習:為了使用石灰漿Ca(OH)2抹的墻壁快點干燥,為什么常在室內生個炭火盆?為 什么開始放炭火盆時,墻壁反而變得潮濕?(因為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石灰漿Ca(OH)2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所以墻壁越來越硬,剛開始放炭火盆時,墻壁反而潮濕。)前面我們分析了氣態(tài)二氧化碳的性質,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氣體會變成固體,固體二氧化碳叫“干冰”。下面我們了解干冰的性質。展示“干冰”,觀察到干冰周圍有

7、大量白霧。介紹干冰是一種半透明的白色固體,在常壓和一78.5C時升華,升華時從周圍環(huán)境中 吸收熱量,使環(huán)境溫度降低,水蒸氣冷凝為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霧。影視舞臺上經(jīng)常見到的云霧繚繞,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就是這樣形成的。2.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huán)境的影響設問:二氧化碳有廣泛的用途,請你根據(jù)所學二氧化碳的性質總結它的有關用途。閱讀課本P119相應內容,討論并歸納出二氧化碳的用途:(1)二氧化碳能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作溫室里的氣體肥料;(2)能滅火;(3)因為易溶于水,所以可制汽水等碳酸飲料;(4)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創(chuàng)造云霧繚繞的景象;還可作制冷劑,用于冷藏食物;(5)可用來檢驗澄清石灰水;(6)是一種

8、很好的化工原料。二氧化碳的用途這么大,它對我們的生活和環(huán)境有沒有負面影響呢?介紹“溫室效應”:溫室效應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對穩(wěn)定的。但是近幾十年來,由于人類消耗的能源急劇增加, 森林遭到破壞,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上升。 大氣中的 二氧化碳氣體能像溫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樣,使地面吸收的太陽光的熱量不易散失, 從而使全球變暖,這種現(xiàn)象叫“溫室效應” 。討論:談談溫室效應對環(huán)境的影響及防止溫室效應的進一步增強應采取什么措施。(1)全球溫度升高,可能導致兩極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沒許多城市。(2)由于氣溫升高,蒸發(fā)加強,氣候會變得干旱,土地沙漠化,農(nóng)業(yè)減產(chǎn)。(3)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可

9、采取以下措施:節(jié)約能源,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 氣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等。4(二)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分析:一氧化碳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是否溶于水?實驗探究:探究一氧化碳是否溶于水實驗步驟:把一支盛滿一氧化碳的試管倒置在水槽中,讓學生觀察水面是否上升。分析:把盛滿氣體的試管倒置在水槽中,如果氣體能溶于水, 試管內的氣壓減小, 大氣壓會把水壓入管內,引起液面上升。如果氣體不溶于水,液面不會有變化。結論: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分析:因為一氧化碳沒有氣味,所以一旦發(fā)生一氧化碳中毒不易覺察,由此說明平時聞到的煤氣味并不是一氧化碳的氣

10、味。小結:通常狀況下,一氧化碳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 氣的略小。2.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實驗探究:在裝有一氧化碳的貯氣瓶的導管口點火,觀察火焰的顏色;把一個內壁附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觀察現(xiàn)象并分析?,F(xiàn)象一氧化碳可以燃燒,火焰呈藍色;燒杯內壁變渾濁;燒杯壁發(fā)燙分析一氧化碳點燃時生成二氧化碳,反應放出大量的熱3.一氧化碳的毒性介紹:煤爐里煤層上方的藍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燒。提問: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發(fā)生煤氣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嗎?實驗探究:向兩支試管中加入5 mL新鮮雞血(加入抗凝血劑),其中一支試管內的血液作對比用,向另一支試管中通入一氧化碳氣體,觀察血

11、液顏色的變化。現(xiàn)象:血液與一氧化碳接觸后由暗紅色變成鮮紅色。分析:一氧化碳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不能很好地與氧氣結合,造成生物體內缺氧,所以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嚴重時會危及生命。之所以引起煤氣中毒,是因為一氧化碳被人吸進肺中,跟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一氧化碳跟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氣大200300倍,造成機體急性缺氧。當一氧化碳在空氣中濃度為0.02%時,人在23 h后就會出現(xiàn)頭暈惡心的癥狀;濃度達0.08%時,2 h即昏迷;濃度再高,將危及生命。討論:(1)在什么條件下容易發(fā)生煤氣中毒?(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擔心煤氣中毒,臨睡前在煤爐上和地上放兩大盆冷水,這樣做 能預防煤氣

12、中毒嗎?(3)用煤火取暖時,怎樣預防煤氣中毒?(4)煤氣廠為什么常在家用煤氣(含有一氧化碳)中摻入微量具有難聞氣味的氣體?如發(fā) 生煤氣泄漏應當怎么辦?總結: 如果煤氣泄漏,室內通風不良,或生煤爐火的房間不裝煙囪,都有可能導致 煤氣中毒。(2)水不能預防煤氣中毒,因為CO難溶于水。(3)首先室內應裝煙囪,且注意室內通風,其次應注意睡覺時頭不要靠墻邊,因為CO的密度略小于空氣,它會沿著墻壁慢慢地向上飄。(4)因為一氧化碳無色無味,煤氣泄露不易被察覺,所以煤氣廠常在家用煤氣中摻入微 量具有難聞氣味的氣體。如果發(fā)生煤氣泄漏,應立即關閉煤氣閥門,然后開窗通風。4.一氧化碳的還原性思考:前面我們學過木炭可

13、以奪去氧化銅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是氧化銅失去氧被還原成銅,一氧化碳是否也可以還原氧化銅呢?5實驗探究:在玻璃管中放入氧化銅, 通入一氧化碳趕走玻璃管內的空氣后,加熱。觀察現(xiàn)象并與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作對比。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這個現(xiàn)象和結論與木炭還原氧化銅的CO CuO=Cu+CQ追問:該反應是否是還原反應?若是還原反應,哪種物質具有還原性?(含氧化合物CuQ中的氧被CQ奪去,因此該反應是還原反應, 一氧化碳能奪走CuQ的氧, 所以具有還原性。)討論:(1)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中,我們必須注意“兩先兩后”,即先通氣再點 燃,先

14、熄燈后停氣。這是為什么?(先通入一氧化碳,趕出試管內空氣,避免一氧化碳跟管內的空氣混合,受熱而引起爆 炸。停止反應后,先熄滅酒精燈,仍繼續(xù)通一氧化碳,防止灼熱的銅遇到進入管內空氣又生 成氧化銅。)(2)該實驗裝置不同于碳還原氧化銅裝置的一個主要部位是:用酒精燈點燃尾氣。為什 么?(一氧化碳有毒,用酒精燈點燃尾氣是防止未與氧化銅充分反應的一氧化碳散失到空氣 中,污染環(huán)境。)(3)從圖中看到把反應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證明生成了二氧化 碳。但是怎樣證明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呢?在氣體進入硬質玻璃管前先通入澄清石灰水。改進裝置:(4)一氧化碳有毒,在尾氣處理時還可用什么方法?1可用氣球收集尾氣中的一氧化碳;2實驗后的尾氣可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在集氣瓶中,實驗結束后,把集氣瓶直立,用火點燃時,可以看到藍色火焰。一氧化碳可作氣體燃料和用來冶煉金屬,請分別說明利用一氧化碳的哪些化學性質。(1)作氣體燃料(可燃性)(2)冶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