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遺傳學 第五章遺傳的基本定律及其擴展ppt課件_第1頁
動物遺傳學 第五章遺傳的基本定律及其擴展ppt課件_第2頁
動物遺傳學 第五章遺傳的基本定律及其擴展ppt課件_第3頁
動物遺傳學 第五章遺傳的基本定律及其擴展ppt課件_第4頁
動物遺傳學 第五章遺傳的基本定律及其擴展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第五章 遺傳的基本定律及其擴展遺傳的基本定律及其擴展 第一節(jié) 分離定律一、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一、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所選擇的所選擇的七個單位七個單位性狀中,性狀中,其相對性其相對性狀都存在狀都存在明顯差異,明顯差異,雜交后代雜交后代個體間表個體間表現(xiàn)明顯的現(xiàn)明顯的類別差異。類別差異。1、相關符號P: 表示親本表示親本(parent): 表示母本表示母本(female parent),: 表示父本表示父本(male parent): 表示雜交表示雜交,在母本上授上外來的花粉在母本上授上外來的花粉F (filial generation): 表示雜種后代表示雜種后代F1: 雜種一代;雜

2、種一代;F2: 雜種二代雜種二代Fn: 雜種雜種n代代: 自交自交,指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或同株上的異花授粉。指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或同株上的異花授粉。2、試驗結果、試驗結果P 紅花紅花() 白花白花() F1 紅花紅花 F2 紅花紅花 白花白花株數(shù)株數(shù) 705 224比例比例 3.15 1vF1(雜種一代雜種一代)的花色全的花色全部為紅色;部為紅色;vF2(雜種二代雜種二代)有兩種類有兩種類型的植株,一種開紅花,型的植株,一種開紅花,一種開白花;并且紅花植一種開白花;并且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的比例接近株與白花植株的比例接近3:1。3、 七對相對性狀雜交試驗結果七對相對性狀雜交試驗結果1生物體所

3、有性狀均由基因所控制,相對性狀由生物體所有性狀均由基因所控制,相對性狀由相對基因控制。相對基因控制。2體細胞中基因成對,配子中只含其中一個。體細胞中基因成對,配子中只含其中一個。3兩性配子結合后,其基因各自獨立,不相融合。兩性配子結合后,其基因各自獨立,不相融合。4F1產(chǎn)生配子時,來自雙親的基因各自分離,進產(chǎn)生配子時,來自雙親的基因各自分離,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入不同的配子中。5兩種配子數(shù)量相等、隨機結合。兩種配子數(shù)量相等、隨機結合。二、分離現(xiàn)象的解釋和驗證二、分離現(xiàn)象的解釋和驗證 v等位基因:在體細胞內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的基等位基因:在體細胞內位于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因(R, r)

4、。v基因型:控制性狀的基因組成基因型:控制性狀的基因組成(RR, Rr, rr)。v表現(xiàn)型:生物表現(xiàn)出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表現(xiàn)型:生物表現(xiàn)出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v純合體:組成基因型的兩個基因是相同的純合體:組成基因型的兩個基因是相同的(RR, rr)。v雜合體:組成基因型的兩個基因是不同的雜合體:組成基因型的兩個基因是不同的(Rr)。1) 測交測交雜合體與隱性純合體交配,使雜合體雜合體與隱性純合體交配,使雜合體所帶的基因和數(shù)量得以表現(xiàn)所帶的基因和數(shù)量得以表現(xiàn)v分離定律的驗證分離定律的驗證Cc cc Cc 和和 cc 比例為比例為1:1CC CC CCCc Cc CC :Cc

5、 :cc 1:2:1cc cc cc2) 自交自交本株植物自花授粉本株植物自花授粉(一一)顯隱性關系的相對性顯隱性關系的相對性三、分離定律的普遍性及其推廣三、分離定律的普遍性及其推廣1、完全顯性、完全顯性雜合體表型與顯性純合體相同雜合體表型與顯性純合體相同果蠅果蠅 正常翅殘翅正常翅殘翅 F1正常翅正常翅 F2 正常翅:正常翅:殘翅殘翅3:1 家雞家雞 光腿毛腿光腿毛腿F1光腿光腿 F2 光腿:毛腿光腿:毛腿3:12、不完全顯性、不完全顯性v雜合體表型為雙親的中雜合體表型為雙親的中間型間型v 金魚金魚 透明不透透明不透明明 F1半透明中間型)半透明中間型) F2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半透明:不透

6、明透明1:2:1v 牛牛 紅毛白毛紅毛白毛 F1沙毛沙毛 F2紅毛:紅毛:沙毛:白毛沙毛:白毛1:2:1v雜合體表現(xiàn)出雙親的性狀鑲嵌型)雜合體表現(xiàn)出雙親的性狀鑲嵌型)v人類的人類的MN血型有三種:血型有三種:M型、型、N型和型和MN型,依紅細胞型,依紅細胞表面抗原而定。表面抗原而定。 3、共顯性、共顯性M型型LMLM產(chǎn)生產(chǎn)生M抗原;抗原; N型型LNLN產(chǎn)生產(chǎn)生N抗原;抗原; MN型型LMLN產(chǎn)生產(chǎn)生M抗原和抗原和N抗原??乖?。 雙親的性狀同時在雙親的性狀同時在F1F1個體上表現(xiàn)。個體上表現(xiàn)。AA AA 碟形紅血球,碟形紅血球,aa aa 鐮刀形紅血球,鐮刀形紅血球,AaAa兩種兩種紅血球同時

7、存在紅血球同時存在v概念概念群體中,同源染色體同一座位上有群體中,同源染色體同一座位上有兩個以上的基因。兩個以上的基因。v1、家兔的毛色遺傳、家兔的毛色遺傳v黑黑C) 青紫藍青紫藍cch) 喜馬拉雅喜馬拉雅ch) 白化白化c)v 等級顯性關系等級顯性關系 C cch ch cv 黑黑C C, C cch, C ch ,C c)v 青紫藍青紫藍cch cch ,cch ch ,cch c)v 喜馬拉雅喜馬拉雅chch ,ch c)v 白化白化c c)(二復等位基因(二復等位基因v表型表型A型、型、B型、型、AB型和型和O型型v由由3個復等位基因控制備:個復等位基因控制備:IA IB i vA型的

8、基因型型的基因型IA IA IA i vB型的基因型型的基因型IB IB IB ivAB型的基因型型的基因型IA IBvO型的基因型型的基因型i i v顯性關系顯性關系 :完全顯性:完全顯性 IA i IB iv 共顯性共顯性 IA IB2、人類的、人類的ABO血型血型四、意義與啟示四、意義與啟示(一分離定律的意義(一分離定律的意義v否定遺傳融合理論否定遺傳融合理論v分離定律是遺傳學三大定律最基本定律。分離定律是遺傳學三大定律最基本定律。v提出從表型判斷基因型的方法。提出從表型判斷基因型的方法。 (二孟德爾試驗的啟示(二孟德爾試驗的啟示v材料的選擇材料的選擇v單一性狀分析單一性狀分析(從簡單從

9、簡單到復雜到復雜)v親子間性狀傳遞親子間性狀傳遞v試驗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 v提出假設并加以驗證提出假設并加以驗證PF1黃圓黃圓綠皺綠皺黃圓黃圓綠皺綠皺黃圓黃圓綠圓綠圓黃皺黃皺F2315 : 101 : 108 : 32 共計:共計:556 9 : 3 : 3 : 1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獨立分配定律獨立分配定律v 試驗結果與分析雜種后代的表現(xiàn):雜種后代的表現(xiàn): F1兩性狀均只表現(xiàn)顯性狀狀,兩性狀均只表現(xiàn)顯性狀狀,F(xiàn)2出現(xiàn)出現(xiàn)9種基因型、四種表現(xiàn)種基因型、四種表現(xiàn)型型(兩種親本型、兩種重組型兩種親本型、兩種重組型),表型比例接近,表型比例

10、接近9:3:3:1。分析每對相對性狀發(fā)現(xiàn),它們仍然符合分析每對相對性狀發(fā)現(xiàn),它們仍然符合3:1 的性狀分離比。的性狀分離比。 黃色黃色:綠色綠色 = (315+101):(108+32)= 416:140 3:1 圓粒圓粒:皺粒皺粒 = (315+108):(101+32)= 423:133 3:1 這說明每對性狀都符合分離定律,決定著不同性狀的遺傳因這說明每對性狀都符合分離定律,決定著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子(基因基因)在遺傳傳遞上有相對獨立性。其實質是決定種子形狀在遺傳傳遞上有相對獨立性。其實質是決定種子形狀和子葉顏色的基因位于不同的非同源染色體上。和子葉顏色的基因位于不同的非同源染色體上。二

11、、獨立分配定律的解釋和驗證二、獨立分配定律的解釋和驗證(一)(一) 解釋解釋 v決定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基因在體細胞中各自獨決定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基因在體細胞中各自獨立、互不影響;立、互不影響;v在形成配子時各自分離,獨立分配到配子中;在形成配子時各自分離,獨立分配到配子中;v在受精時各種配子隨機組合在受精時各種配子隨機組合(自由組合自由組合)。 v因而,有因而,有16種組合,種組合,9種基因型,種基因型,4種表型,種表型,F(xiàn)2 為為9:3:3:1。PF1綠皺綠皺黃圓黃圓綠圓綠圓黃皺黃皺F2315 315 : 101 101 :108 108 : 32 32 共計:共計:556556 9 9 :

12、 3 3 : 3 3 : 1 1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y y生殖細胞生殖細胞R R Y YR R y yr r Y Yr r y yR R Y YR R y yr r Y Yr r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13、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R R r r Y Y y y(二二) 驗證驗證1測交法測交法vF1與雙隱性親本交配,后代有與雙隱性親本交配,后代有4種類型,比例為種類型,比例為1:1:1:1。vF1種子播種,得到種子播種,得到F2; F2 4種類型的植株自花授種類型的植株自花授粉,得到粉,得到F3 。vF3 的表型及分離比見表的表型及分離比見表5-6 。vF2基因型的推測方法:基因型的推測方法: 2、自交法、自交法三、獨立分配定律的普遍性三、獨立分配定律的普遍性(一獨

14、立分配定律得到廣泛認同(一獨立分配定律得到廣泛認同(二二) 多對基因的后代性狀獨立分配規(guī)律多對基因的后代性狀獨立分配規(guī)律雜種雜合基因對數(shù)與F2表現(xiàn)型和基因型種類的關系雜種雜合 顯性完全 F1形成的 F2基因 F1產(chǎn)生的雌 F2純合 F2雜合 F2表現(xiàn)基因對數(shù) 時F2表現(xiàn) 不同配子 型的種 雄配子的可 基因型 基因型 型分離 型的種類 的種類 類 能組合數(shù) 的種類 的種類 比例 1 2 2 3 4 2 1 3:1 2 4 4 9 16 4 5 (3:1)2 3 8 8 27 64 8 19 (3:1)3 n 2n 2n 3n 4n 2n 3n-2n (3:1)n(三三)分離比是否符合孟德爾的分離

15、定律和獨立分配定分離比是否符合孟德爾的分離定律和獨立分配定律,要進行好適度測驗律,要進行好適度測驗,2測驗是常用方法之一測驗是常用方法之一v適合度測驗適合度測驗(X2檢驗檢驗): O實測數(shù),實測數(shù), E預期理論數(shù)預期理論數(shù)v當當df1時時: v當當df=1時時:v2 2 0.05,無顯著差異,差異由實驗誤差造成,符合,無顯著差異,差異由實驗誤差造成,符合假設,可接受。假設,可接受。v2 0.01 2 2 0.05,觀察數(shù)與理論數(shù)間有顯著差異,實,觀察數(shù)與理論數(shù)間有顯著差異,實驗結果不符合原有理論預期。驗結果不符合原有理論預期。v2 2 0.01,觀察數(shù)與理論數(shù)有極顯著差異,更應否定。,觀察數(shù)與

16、理論數(shù)有極顯著差異,更應否定。EE)-O(22XEEOcX2)21(2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基因互作基因互作v自由組合定律是在兩對基因各自決定性狀、不存自由組合定律是在兩對基因各自決定性狀、不存在兩對基因相互作用的條件下才成立的。在兩對基因相互作用的條件下才成立的。v普遍存在兩對基因相互作用的情況,亦即兩對普遍存在兩對基因相互作用的情況,亦即兩對(或多對或多對)基因共同作用于某一性狀,這就是基因基因共同作用于某一性狀,這就是基因互作?;プ?。一、互補作用一、互補作用v兩對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決兩對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決定一個性狀的發(fā)育。定一個性狀的發(fā)育。(d)(d)單片冠單片冠 (rrpprrpp)(c)(c)

17、胡桃冠胡桃冠 (R P R P )(b)(b)豌豆冠豌豆冠 (rrP rrP )(a)(a)玫瑰冠玫瑰冠 (R ppR pp)R Rr rP Pp p雞的冠形遺傳雞的冠形遺傳互補作用互補作用v兩對基因共同影響一對性狀發(fā)育,其中一對基因兩對基因共同影響一對性狀發(fā)育,其中一對基因能抑制另一對基因的表現(xiàn),這種作用稱為上位作用。能抑制另一對基因的表現(xiàn),這種作用稱為上位作用。v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稱為上位基因,被抑制的基因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稱為上位基因,被抑制的基因稱為下位基因。稱為下位基因。v上位基因是顯性時,只有一個上位基因就可以發(fā)上位基因是顯性時,只有一個上位基因就可以發(fā)揮上位作用,稱為顯性上位作用。揮

18、上位作用,稱為顯性上位作用。v上位基因是隱性時,必須純合時才能發(fā)揮上位作上位基因是隱性時,必須純合時才能發(fā)揮上位作用,稱為隱性上位作用。用,稱為隱性上位作用。二、顯性上位作用二、顯性上位作用褐色白色褐色白色 F1白色白色 F2 白色:白色: 黑色:褐色黑色:褐色 12:3:1 基因基因I為上位基因,基因為上位基因,基因I和和i分別控制白色與非白色分別控制白色與非白色基因基因B和和b分別控制黑色與褐色在不存在基因分別控制黑色與褐色在不存在基因I時才有此作用)時才有此作用)狗的毛色遺傳狗的毛色遺傳顯性上位作用顯性上位作用v家鼠毛色遺傳家鼠毛色遺傳 黑色黑色CCaa)白化白化ccAA) F1 鼠灰鼠

19、灰CcAa) F2鼠灰鼠灰C-A-):黑色):黑色C-aa):白化):白化ccA-,ccaa) 9:3:4三、隱性上位作用三、隱性上位作用vcc為隱性上位基因,為隱性上位基因,cc抑制抑制C形成黑色素;形成黑色素;沒有黑色素,沒有黑色素,A的存的存在也就沒有意義了。在也就沒有意義了。vC可能決定黑色素的生成,可能決定黑色素的生成,A決定色素分布。決定色素分布。v兩對基因決定一個性狀,其顯性作用是相同的,兩對基因決定一個性狀,其顯性作用是相同的,只要其中一對基因有一個顯性基因,性狀就表現(xiàn)只要其中一對基因有一個顯性基因,性狀就表現(xiàn)出來。出來。v豬的陰囊疝遺傳豬的陰囊疝遺傳由兩對基因由兩對基因 S1

20、s1 、S2s2 決決定的定的vs1s1 s2s2 S1S1S2S2 F1 S1s1S2s2 F2 s1s1 s2s2 (1/16)vs1s1 s2s2 正常;正常; 陰囊疝陰囊疝 (1/32)四、重迭作用四、重迭作用v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F(xiàn)2出現(xiàn)出現(xiàn)9:3:3:1的結果,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決定這兩對的結果,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決定這兩對性狀的兩對基因不存在相互作用;二是這兩對性狀的兩對基因不存在相互作用;二是這兩對基因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基因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上。上。v如果兩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會如果兩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

21、染色體上,會出現(xiàn)什么結果呢?出現(xiàn)什么結果呢?v摩爾根摩爾根(T. H. Morgan)果蠅果蠅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連鎖與交換連鎖與交換一、連鎖現(xiàn)象及其解釋一、連鎖現(xiàn)象及其解釋v香豌豆香豌豆 紫花紫花P對紅花對紅花p為顯性,長花粉為顯性,長花粉L對園花粉對園花粉l為顯性為顯性v試驗試驗1 互引互引組相引組組相引組兩個顯性性狀兩個顯性性狀在一起、兩個在一起、兩個隱性性狀在一隱性性狀在一起起v試驗試驗2 互斥組相斥組一個顯性性狀和一個隱性性狀互斥組相斥組一個顯性性狀和一個隱性性狀在一起在一起果蠅的完全連鎖和不完全連鎖果蠅的完全連鎖和不完全連鎖果蠅完全連鎖解釋果蠅完全連鎖解釋果蠅不完全連鎖解釋果蠅不完全連鎖

22、解釋 摩爾根提出的連鎖遺傳的主要內容:摩爾根提出的連鎖遺傳的主要內容:v若干個基因線性排列在染色體上,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組成若干個基因線性排列在染色體上,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組成一個連鎖群;一個連鎖群;v一條染色體有兩條染色單體,稱為姊妹染色體;一條染色體一條染色體有兩條染色單體,稱為姊妹染色體;一條染色體與另一條染色體的染色單體互稱為非姊妹染色體;與另一條染色體的染色單體互稱為非姊妹染色體;v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非姊妹染色體發(fā)生片段交換,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非姊妹染色體發(fā)生片段交換,基因發(fā)生重新組合;基因發(fā)生重新組合;v一對同源染色體的一對同源染色體的4 4條染色單體中只有條染色單

23、體中只有2 2條發(fā)生了交換,產(chǎn)生條發(fā)生了交換,產(chǎn)生2 2種重組型配子;另種重組型配子;另2 2條染色單體未發(fā)生了交換,產(chǎn)生條染色單體未發(fā)生了交換,產(chǎn)生2 2種親本種親本型配子。型配子。交換模式圖交換模式圖二、交換率測定及基因定位二、交換率測定及基因定位(一交換率的概念(一交換率的概念v交換率:交換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無法直接測交換率:交換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無法直接測定,只有通過基因之間的重組來估計交換發(fā)生的頻定,只有通過基因之間的重組來估計交換發(fā)生的頻率。率。 v有時雖然發(fā)生了交換,但沒有導致重組,因而,重有時雖然發(fā)生了交換,但沒有導致重組,因而,重組率不全等于交換率,而是重組率組率不全

24、等于交換率,而是重組率交換率。交換率。 v重組率是指重組型配子數(shù)占總配子數(shù)的百分率。重重組率是指重組型配子數(shù)占總配子數(shù)的百分率。重組型配子數(shù)難以測定,常用重組型個體數(shù)代表。組型配子數(shù)難以測定,常用重組型個體數(shù)代表。(二基因定位(二基因定位v基因定位:是指確定基因在哪一條染色體的哪一個座位基因定位:是指確定基因在哪一條染色體的哪一個座位上。上。v交換率反映出基因的距離:基因距離大,交換率大;基交換率反映出基因的距離:基因距離大,交換率大;基因距離小,交換率小。因距離小,交換率小。v以以1% 的交換率作為兩基因間的圖距單位,用摩的交換率作為兩基因間的圖距單位,用摩(Morgan)、分摩來表示。、分

25、摩來表示。v根據(jù)重組率進行基因定位有兩點測驗法和三點測驗法。根據(jù)重組率進行基因定位有兩點測驗法和三點測驗法。v通過一次雜交和一次測交通過一次雜交和一次測交就可得出兩個基因的距離。就可得出兩個基因的距離。v重組型個體數(shù)占總個體數(shù)重組型個體數(shù)占總個體數(shù)的百分率就是交換率。的百分率就是交換率。v交換率交換率100 就是這兩基就是這兩基因間的距離。因間的距離。v不能定出它們的順序。不能定出它們的順序。1、兩點測驗法、兩點測驗法 AABBaabb AaBb aabb 親本型親本型 AaBb aabb 重組型重組型 Aabb aaBb v要求出要求出Aa、Bb、Cc三對基因的順序和距離,就三對基因的順序和

26、距離,就要做要做3次雜交和次雜交和3次測交次測交 vAABBaabb AaBbaabb AaBb aabb Aabb aaBbvAACCaacc AaCcaacc AaCc aacc Aacc aaCcvBBCCbbcc BbCcbbcc BbCc bbcc Bbcc bbCcv 分別求出之間的距離,這三個基因就能定位。分別求出之間的距離,這三個基因就能定位。v 假設,假設,Aa與與Bb距離距離2.5,Aa與與Cc距離距離3.6,Bb與與Cc距離距離6.1,則則Aa、Bb、Cc三對基因的順序為三對基因的順序為BbAaCc或或 CcAaBbv通過一次雜交和一次測交就可得出三個基因的距離和通過一次

27、雜交和一次測交就可得出三個基因的距離和順序順序v黃體白眼短翅黃體白眼短翅(ywm/ywm)灰體紅眼長翅灰體紅眼長翅(/)vF1灰體紅眼長翅灰體紅眼長翅(/ ywm)黃體白眼短翅黃體白眼短翅(ywm / ywm)v 測交后代有有測交后代有有8種表型,其中種表型,其中2種親本型,種親本型,4種單交換種單交換(兩種類型兩種類型),2種雙交換;親本型數(shù)量最多,雙交換最少。種雙交換;親本型數(shù)量最多,雙交換最少。2、三點測驗法、三點測驗法測交后代的表型和數(shù)目測交后代的表型和數(shù)目表型表型 基因型基因型 交換類型交換類型 觀察數(shù)觀察數(shù) 所占所占%灰體紅眼長翅灰體紅眼長翅 /ywm 親本組合親本組合 1574

28、63.96黃體白眼短翅黃體白眼短翅 ywm/ywm 1382灰體白眼短翅灰體白眼短翅 wm/ywm 單交換單交換1 27 1.26黃體紅眼長翅黃體紅眼長翅 y/ywm 39灰體紅眼短翅灰體紅眼短翅 m/ywm 單交換單交換2 768 34.39黃體白眼長翅黃體白眼長翅 yw/ywm 826灰體白眼長翅灰體白眼長翅 w/ywm 雙交換雙交換 10 0.39黃體紅眼短翅黃體紅眼短翅 ym/ywm 8ywm1.6534.78vy與與w的交換率單交換的交換率單交換1占的比例雙交換率占的比例雙交換率v 1.26%0.39%1.65%v w與與m的交換率單交換的交換率單交換2占的比例雙交換率占的比例雙交換

29、率v 34.39 %0.39%4.78%v y與與w的距離為的距離為1.65 w與與m的距離為的距離為34.78v以雙交換類型與親本類型相比,看哪個基因改變了連鎖以雙交換類型與親本類型相比,看哪個基因改變了連鎖關系,這個基因則處在中間。關系,這個基因則處在中間。v雙交換率雙交換類型在后代中占的比例雙交換率雙交換類型在后代中占的比例0.39% v如果兩個單交換是獨立的,則雙交換的概率等于兩個單交如果兩個單交換是獨立的,則雙交換的概率等于兩個單交換概率的乘積。上例中,換概率的乘積。上例中,1.65%34.78%0.57% ,大于雙,大于雙交換率交換率0.39%v干預干預一個單交換發(fā)生后,使其鄰近發(fā)

30、生單交換的機會一個單交換發(fā)生后,使其鄰近發(fā)生單交換的機會減少。減少。v 并發(fā)系數(shù)并發(fā)系數(shù)實際雙交換率與理論雙交換率的比值。實際雙交換率與理論雙交換率的比值。v上例的并發(fā)系數(shù)上例的并發(fā)系數(shù)0.39% /(1.65%34.78%) 0.68v干涉率干涉率 1并發(fā)系數(shù)并發(fā)系數(shù)1 0.68 0.32 3、干涉與并發(fā)系數(shù)、干涉與并發(fā)系數(shù)第五節(jié)第五節(jié) 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一、性別決定一、性別決定(一性染色體決定性別(一性染色體決定性別1、性染色體決定性別、性染色體決定性別 在多數(shù)二倍體生物中,不同性別有一對染色體差異,在多數(shù)二倍體生物中,不同性別有一對染色體差異,這對有決定性別關鍵基因的染

31、色體稱為性染色體。除此這對有決定性別關鍵基因的染色體稱為性染色體。除此之外的染色體稱為常染色體。之外的染色體稱為常染色體。(1) XY型性別決定型性別決定 人類,哺乳動物,大部分的兩棲類、爬行類,部分人類,哺乳動物,大部分的兩棲類、爬行類,部分的魚類和昆蟲都屬于此類決定性別。的魚類和昆蟲都屬于此類決定性別。人的人的XY型決定性別型決定性別Y染色體的重要性染色體的重要性v某些雙翅目、直翅目、某些雙翅目、直翅目、鱗翅目的昆蟲,如蝗蟲、鱗翅目的昆蟲,如蝗蟲、蟑螂等屬此類。蟑螂等屬此類。v 沒有異形的性染色體,沒有異形的性染色體,由性染色體數(shù)目決定性由性染色體數(shù)目決定性別。別。v蝗蟲蝗蟲 2n24(X

32、X) 2n23(XO)(2) XO型性別決定型性別決定(3) ZW型性別決定型性別決定v鳥類、家蠶、兩棲類青蛙)、爬行類蛇等屬此類。鳥類、家蠶、兩棲類青蛙)、爬行類蛇等屬此類。(二環(huán)境決定性別(二環(huán)境決定性別1、蜜蜂、蜜蜂v性別與染色體的倍性別與染色體的倍數(shù)有關,可育的雌數(shù)有關,可育的雌蜂蜂(蜂皇蜂皇)和不育的雌和不育的雌蜂蜂(工蜂工蜂) 2n32,雄蜂雄蜂 2n16。v工蜂所吃蜂皇漿的工蜂所吃蜂皇漿的數(shù)量和質量遠比蜂數(shù)量和質量遠比蜂皇差?;什睢?2、后螠、后螠v幼蟲在海中自由游幼蟲在海中自由游泳,沒有性別分化。泳,沒有性別分化。v如果落入海底,就如果落入海底,就發(fā)育為雌蟲,長約發(fā)育為雌蟲,長約2英寸,有很長的吻英寸,有很長的吻部;如果落入成年部;如果落入成年雌蟲的口吻上,則雌蟲的口吻上,則發(fā)育成雄蟲。發(fā)育成雄蟲。 1、溫度的影響、溫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