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構(gòu)造與識字寫字教學_第1頁
漢字的構(gòu)造與識字寫字教學_第2頁
漢字的構(gòu)造與識字寫字教學_第3頁
漢字的構(gòu)造與識字寫字教學_第4頁
漢字的構(gòu)造與識字寫字教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漢字的構(gòu)造與識字寫字教學王格琦大連教育學院識字寫字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占用極其重要的地位,歷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難點。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生必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在教學中很多教師能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嘗試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效率。然而在很多時候,課堂上的識字寫字效率看上去挺高,但學生常常出現(xiàn)“一學就會”,“一放就忘”,“一用就錯”等問題。識字寫字教學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在這里只是從漢字構(gòu)字特點的角度,來思考識字寫字教學的不足,幫助教師拓寬識字寫字教學的思路,從而以解決識字寫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一、識字寫字教學

2、中的困惑學生在識字寫字中常出現(xiàn)的錯誤1、其一是同音字字義區(qū)分不清,如坐與座、工與公、氣與汽等2、其二是形近字字形混淆,如吃與氣、酒與灑、挺與誕等3、其三是書寫繁瑣識記困難的字,如砸、幕、微等以上問題的分類和列舉的漢字不盡相同,但其中還是有很多共性的地方,主要是漢字的音、形、義三者不能有效結(jié)合造成的用錯和寫錯的問題,即錯別字問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錯別字?對此,很多人認為主要是由于小學生對漢字的字形掌握得不好。然而漢字是音形義的統(tǒng)一體,屬于形義相連的表義文字體系,表面上看是字形問題,其實卻與字義有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因此,如果從漢字性質(zhì)和構(gòu)形特點的角度來看,可以歸納為一點,就是學生識字寫字中的問題主要來自

3、能否有效地建立漢字形與義的聯(lián)系。二、漢字的結(jié)構(gòu)提起漢字結(jié)構(gòu),就必然提起“六書”。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總結(jié)漢字構(gòu)造方法的“六書”之說,并且將它運用到識字教學之中。到了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全面系統(tǒng)地分析了小篆字系,對“六書”作了具體而詳細的解釋。所謂“六書”,指的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這種排序?qū)嶋H也反映著漢字的發(fā)展。漢字起源于圖畫,象形、指事、會意和圖畫有密切關(guān)系,所以在前;而又表音成分的形聲字則是在象形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所以在后;假借只是有讀音上的聯(lián)系,與字義毫不相干,所以放在最后。(一)象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所謂“隨體詰詘”就是

4、隨著物體的自然形狀,彎彎曲曲地描繪出來。象形字是原始初民最早的文字發(fā)明,也是漢字構(gòu)成的基礎(chǔ)。說文解字收錄的象形字有300多個。象形造字的局限不僅在于書寫麻煩,而且范圍狹小,對于抽象的、無形的復雜事物無法表示。(二)指事。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這就是說,初看起來可以認識,再細觀察就能了解其意。這個定義相當含糊。后人認為,“視而可識”,則近于象形,“察而見意”,則近于會意。指事字就是在象形字的基礎(chǔ)上再加上個指事符號做標記的一種字。比如上,在一橫上方加一點;下在一橫下方加一點。再比如表示樹根,在木(樹)的下部加一點,成“本”字;表示樹梢,就在木的上部加一點,成

5、為末字??梢姳九c末字的意思正好相反,成語“本末倒置”也由此而來。還有在刀上加一點就是刃,在口中加一點就是甘。指事字在“六書”中絕對是少數(shù)。因為絕大部分字不需要用指事的方式來表示。要說明客觀物體可以用象形來表示;要說明抽象概念可以用會意來代替。說文解字共收指事字100多個。(三)會意。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比類合誼,以見指揮,武信是也?!币馑季褪前讯€或者二個以上的象形字組合在一起,表示一個新的意思,像武和信就是會意字。會意字的類型:1、同體會意。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同樣的象形字所組成的會意字。如從、眾,如林、森,如淼、晶等2、異體會意。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不同的象形字所組成的會意字。這種會意字在整

6、個會意字中占絕對多數(shù)。比如莫字,就是“暮”的本字,表示太陽落在草叢之中,天快黑了。3、組合解釋會意。就是用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同樣的非象形字,以象形方式組合成的會意字。比如不上不下為“卡”;上小下大為“尖”。相對于象形、指事的造字方法,會意要自由的多,既可以表示抽象的事物,又可以表示難以表達的復雜的具體事物。說文解字共收會意字1100多。(四)形聲。許慎說文解字這樣給形聲下定義:“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清朝著名文字學家段于裁注解說: “以事為名,為半義也;取譬相成,為半聲也。江、河二字以水為名,譬其聲為工、可,因取工、可而成其名。其區(qū)別于指事、象形獨體,形聲合體?!边@段話不僅準確

7、地解釋了什么是形聲字,而且還說明了形聲字和象形字、指事字在結(jié)構(gòu)上的不同。在造字上,象形和會意是有很大的局限,世界上許多事物和抽象概念是很難用象形或會意來表示。比如, “魚”是整個魚類的總稱,但魚的種類卻是成千上萬,顯然不能為每一種魚造一個字。再說各種魚的樣子有很相似,文字畢竟不是圖畫,就是用象形字來表示,也難以從字形上一一區(qū)分。于是就出現(xiàn)了形聲的造字方法。用“魚”字邊表示魚的總類,再借用原有的字作為讀音來表示魚的種類,如鯉魚、鱔魚、鯽魚等。形聲字的表意字符稱形旁,表音字符稱聲旁。形旁和聲旁在古代漢字中都獨立成字可以單獨使用。后來隨著字體的演變,一部分形旁和聲旁失去了獨立成字的功能,成了構(gòu)字的部

8、件。形聲是一種自由度相當大的造字方法,所以越到后世發(fā)展越快。甲骨文中的形聲字所占比例僅有20%。,到了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已占80%(9353:7679),在康熙字典中占90%。目前通行的新簡化字中,形聲字也占絕對多數(shù)。(五)轉(zhuǎn)注。許慎在說文解字說:“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同一部首的字,由于意義相近、聲音相同或相近而互相注釋,如“老者,考也”,“老者,考也”。成語里有“如喪考妣”。(六)假借。許慎給假借下的定義是:“本無其字,依聲托字,令、長是也?!碑斈硞€新事物出現(xiàn)后,在口語里已經(jīng)有這個詞,但筆下卻沒有代表它的字,需要借用和它的名稱聲音相同的字來代替(托事,),這就是假借。比如

9、令的本義是命令,但因其讀音與“縣令”的令相同,所以就假借彼“令”為此“令”了。又比如長的本義是年長,假借為“縣長”之長。最典型的是“汝”,汝字的本義是水名,后來被假借為第二人稱代詞“你”。還有“自”,在甲骨文里像個鼻子,所以說文解字說:鼻也,像鼻形。自的本義就是鼻子,后來被假借為自己的自。于是另造了一個從“自”聲“畀”的字。與之相同的還有莫暮,益溢。二、漢字的結(jié)構(gòu)與識字寫字教學漢字作為一種表意文字,是漢民族的偉大創(chuàng)舉。在漢字里集中了我們祖先的靈氣、悟性和智慧。漢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以自己獨特的形體結(jié)構(gòu)建構(gòu)了自己獨特的意義世界,其字型符號象形、直觀,體現(xiàn)了漢字“以意賦形,以形寫意”的造字規(guī)律。識

10、字寫字教學應該為學生敞開文字背后的那個神奇世界,讓學生領(lǐng)略漢字的美妙,這種美妙向?qū)W生展現(xiàn)得越清楚,學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漢字,就越容易感受到漢字的魅力。1感受象形文字的圖畫魅力中國漢字是由圖畫而來的,一個漢字往往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比如“日”表示太陽,我們的祖先把它畫出來就是一個圓圈中間加一個點;還有“月”兩個長撇如同夜空下一輪彎月;半個月亮升起來就是“夕” 。還有“州”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是三條曲線表示波濤洶涌的流水,中間的小圓圈或小黑點表示水中的一塊陸地。多么美妙的漢字!在一些象形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象形字保留事物形態(tài),表示意思的特點,把抽象的文字符號還原成古字和圖畫,讓枯燥的漢

11、字成為一幅幅生動的圖畫、一個個鮮活的場景,引導學生認識事物,觀察字形古今的變化,從中獲得大量感性認識,在腦海里留下鮮明的印象。如此教學。絕對不是干巴巴地死記一筆一畫,而是在揭示漢字從圖形到文字的演變過程,理解一筆一畫的有理與合理。學生不僅學會觀察,學會思維和創(chuàng)造,更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受到祖先創(chuàng)字之巧妙。這種樂趣已經(jīng)不僅僅游戲的形式上的膚淺趣味,而是融入思維、智慧的一種動腦的、頓悟的高級智趣。案例1:象形字與識字方法。口耳目【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一)2】口、耳、目、日、月、火、羊、鳥、兔、木、禾、竹,這些字為什么放在小學生識字的初始階段?以后依次是會意字、形聲字,它表達的是中國文字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案

12、例2:還有些象形字?田、爪、及、幾、冊案例3:象形字大部分是獨體字,是構(gòu)成會意字和偏旁部首的基礎(chǔ)。比如學生往往“工”和“公”不分?!肮ぁ笔莻€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工”字就像斧頭一樣的工具,下部就是斧頭鋒利的刃部。所以“工”的本意是“工具”。“工”字是個部首字,在漢字中凡由“工”字組成的字大都與“工具”和“技能”有關(guān),如“巧”、“ 式”等?!肮迸c “私”相對。從二個字的字形上,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八”字雖簡單,但它是個會意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都是表示一個東西被分成二半的樣子,所以“八”就是“分”的意思?!鞍恕碑敗胺帧敝v的本義后來完全消失了,當數(shù)字用的“八”是同音假借的問題,在詞義上沒有任何聯(lián)系。

13、“八”字是個部首字,在漢字中凡由“八”字組成的字大都與“分”有關(guān),如“小”、“ 分”、“半”,還有就是這個“公”,把“禾”留給“”就是“私”,把“”平分了就是“公”。從字的構(gòu)成上就可以區(qū)分“工”與“公”的區(qū)別。例4:既和即。比如學生往往“即”和“既”不分。如果我們引導學生注意這二個字的結(jié)構(gòu)就會很容易區(qū)分。這二個字都是象形字。 “即”從甲骨文看,左邊是一件食器,上面盛滿了美味食品,右邊跪坐著一個人,好像在美美地飽餐?!凹础钡谋玖x是“人就食”,所以引申為走近、靠近、馬上、立刻?!凹取?從甲骨文看,右邊是一件高腳食器,尖尖部分表示裝滿食品,左邊背向食品而跪坐的人,張個大嘴巴,表示已經(jīng)吃飽了。既的本義

14、是吃完了,引申為“盡”“ 完”。從 “完”又引申為時間副詞“已經(jīng)”。2體悟會意字的字理奧妙中國漢字不僅是圖畫還是故事?!叭恕笨吭凇澳尽?旁歇一歇,就是休息的“休”;把“手”放在“目”上就是“看”;家里有女人就是平安的“安”,家里起火了就是災難的“災”;在田里出力的是男人,腦袋大身子小的就是小兒(兒);有女有子就是“好”,有衣有飯就是 “?!?,。多么神奇的漢字!一個字就是一種情景,一個字就是一個故事,一個字就是一個有趣的世界!如果我們的識字教學能充分挖掘漢字本身的文化特性,誘導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文字的興趣和喜愛,那么識字帶給學生的就不僅僅認識幾個文字符號,還有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還有對事物探索的熱情。

15、然而在我們的一些識字課堂上,漢字的神奇被呆板機械的教學程序所掩蓋,低年級是正音、明確結(jié)構(gòu),高年級則又加上筆順筆畫。如教師教“貨”字時,提醒學生不要把下面的“貝”寫成“見”,不要把上面 “化”中的“七”寫成“匕”,這就算完成了教學。其實,貝是古代的貨幣,人們“化”掉“貝”,才能換來“貨”,當學生明白了“貨”字包含的奧妙,他們還能記不住?還能寫錯?案例1:會意字與識字方法。日月明【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二)4】日月明,魚羊鮮,小土塵,小大尖。一火滅,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二木林,三木森,二人從,三人眾。案例2:還有哪些會意字?!暗碧杽偝龅仄骄€;羊大美;內(nèi),人入屋了就是內(nèi);“災”,家里起火了就是

16、災;伏,會意字。金文左邊是一個面朝左的人,他的屁股之后有一只犬(狗),狗一口把人給拽倒了。所以“伏”的本義就是“趴下”。突?告?羈?秋?利?案例3:干國祥的擦亮漢字。在五年級一堂語文課上,老師上的是夕照一課,要重點掌握:裹、溢、則等5個漢字教師的教學基奉上是這樣的一個程式化的過程:“裹”,上中下結(jié)掏,上面是個“亠”,中間是個果,下面是個說不清的偏旁?!皠t”,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是個“貝”,不要寫成見“見”,右邊是個“刂”。同樣是這幾個字,我們看看教育專家干國祥老師是怎樣教的。    第一個是“裹”字。干老師在黑板上慢慢地、端端正正地按筆順將這個字書寫了一遍,問

17、:你們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學生搖頭。于是干老師先將“衣”字寫出來,只不過中間留了大大的空白,再在這個空白中,填人“果”字。哦,原來如此!原來這個字表示的是用衣服將果子包起來。    第二個是“則”字。左邊當然是“貝”,右邊當然是“刂”,問題在于,它們放在一起又表示什么?“貝”是古代的錢幣,給錢是現(xiàn)實中最受歡迎的獎賞所以“貝”在這里表示“獎賞”;同樣的,“刂”的意思是“刀”用刀砍手砍腳砍頭,也就意味著最嚴厲的“懲罰”。所以,這個字的意思是任何“規(guī)則”都需要“獎罰結(jié)合”沒有獎勵與懲罰的規(guī)則往往是無效的。然后,干老師讓大家在教室里尋找“則”字結(jié)果大家發(fā)現(xiàn)了墻壁上的

18、小學生守則。干老師繼續(xù)說,我們遵守了這個“則”,老師就會獎勵我們,我們違反了這個“則”,老師就會懲罰我們。學生紛紛點頭。多么神奇的漢字,如此教學還能記不???還能寫錯?第三個字是“溢”。先板書“皿”字,學生都認識,說是“器皿的“皿”。但可惜的是。當問他們家里有哪些器皿的時候。所有的學生都搖頭表示沒有。把詞語當成詞語來教,沒有將詞語與生活世界相聯(lián)系這真是可悲。同樣的。把文本僅僅當成死的文本來教。沒有與學生當下的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不借助文本穿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這樣的教學就是僵死的。這會導致死記硬背。嚴重地損傷學生的理解力。我只好先舉幾個例子讓學生知道。每個人的家里都有許多器皿,而且每天都在使用。然后,

19、我在“皿上廈添幾筆成為“益”字。我問:上面的偏旁表示什么意思?學生搖頭,我讓大家側(cè)過頭,橫著看那個偏旁,于是大家發(fā)現(xiàn)了,原來上面是個“水”字。水從器皿中漫出來了,這就是“益”字最初的意思!“益”表示水滿了,表示多。中國古人的觀念里多又與好聯(lián)系在一起。于是,益字就有了三層意思:1水漫出器皿2多;3好。當后兩層意思沖淡了最初的那層意思時,古人便畫蛇添足,加一個“氵”,表示本意,以區(qū)別其他二個意思。生字一個一個地教下去 學生們的眼睛始終是亮晶晶的。啊,原來每一個漢字真的都是一幅畫,真的這樣奇妙啊!不需要維持紀律,不需要用星星與小紅花作為誘餌甚至沒有可以讓他們放松的游戲整整一堂課,孩子們的注意力卻高度

20、集中。這就是偉大事物本身的巨大魅力。3體會形聲字的造字奧秘中國漢字的神奇不僅在于它是圖是故事,還在于它能讓人“望文生義”“望文生音”。這就是漢字中的形聲字。中國漢字80%是形聲字,形聲字的造字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形聲字的形旁是對所表示的字義的歸類。如常見的部首日、口、木、三點水、草字頭等等,見偏旁部首就可以大體知道文字所指稱的事物類別,比如看 “蘆葦”就知它是某種植物,見 “鸚鵡”便曉它與鳥有關(guān)。如此“望文生義”,可謂中國文字的一絕。識字教學可以遵循形聲字構(gòu)形原理,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教學中重視偏旁部首意義的教學,把形與義科學聯(lián)系,學生會在長期潛移默化中建立一種科學的漢字體系:漢字的形體

21、是因其意義構(gòu)建的,是“因義賦形”的,其構(gòu)建的理論依據(jù)和詞義的演變都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學生在與眾多漢字的比較中認識它,找到規(guī)律,就能成批識字,加快識字的速度,提高識字的效率,以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課標要求。但識字教學中,常出現(xiàn)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孤立地識字,讓學生機械地記憶,反復地抄寫,沒有形成字詞與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不理解字形與字義的關(guān)系,把字與字、詞與詞之間割裂開來,語言失去了聯(lián)系,學習漢字也就費勁了,不僅識字的鞏固率不高,而且使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加重了。講清部首的含義會理解很多字詞。我們熟悉的部首意義:1口、耳、目,2忄(心)、扌(手)、足,3山、氵(水)、土,4艸(艸)、木、竹,5魚、鳥、蟲,6牛、

22、馬、羊,7禾、米、衤(衣),8女、犭(犬)、疒(?。?,9日、月、雨,10亻(人)饣(食)、讠(言),11貝、石、钅(金),12纟、火、王。提問:1、“月”字旁的意思是什么?與肉體有關(guān)故事:江河湖海洋,肌腿胳膊腸。與肉體有關(guān)的“月”字旁,其實是“肉” 字旁的變體。 “肉”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塊肉的形狀。小篆的形體,也像一塊肉,中間的兩條線可能是當腰肉中的肋條?!叭狻弊值谋玖x是動物的“肌肉”,而表示人肉用“肌”,到了漢代以后,“肌”仍然不能指禽獸的肉,但“肉”能用來指人的肌肉了。 “肉”字是個部首字,凡有“肉”字所組成的字都與肉有關(guān)??墒堑搅撕笫?,從“肉”的字和從“月”的字混為一談,均寫作“月”,不過

23、可以從字義上加以區(qū)別,如朗、期、臘、朦、朧等等是由“月亮”的“月”所組成的字,都與“時間”或“明亮”之義有關(guān)。而腸、肚、肝、肺、腳、腋、臉等字中的 “月”都與“肉”有關(guān),所以這些字中的“月” 字本為“肉” 字。看“胃”字就更清楚了。2、“貝”字旁的意思是什么?貝,象形字。上古時曾用作貨幣,許慎說,倒了秦朝才“廢貝行錢”。在漢字中,凡是右“貝”組成的字大都與錢財或貴重義有關(guān),如財、貨、貸、貴、賄、賂。3、易寫錯的字:學生常常把“初”的“衤”寫成“礻”。“初”,說文:初,始也。從刀,從衣。裁衣之始也。我們忽略的部首意義:礻(示)如在漢字中“示”是個象形字,其甲骨文很像我國上古人所崇拜的“靈石”,靈

24、石上放置祭品,示于光天化日之下,給鬼神看并享用,所以后引申為“給人看”、“表示”等。所以,在漢字中凡由“示”字所組成的字大都與崇拜、祝愿、鬼神、祭祀有關(guān),如“?!?、“祝”、“祖”、“祈”、“禱”等字。如果學生掌握了這樣的規(guī)律,不需要去死記硬背什么時候該加一點。什么時候又該減一點。頁:顧(回頭)、頓(叩頭,頓首)、顆(小頭)、碩(大頭)、頗(偏頭)。革: “馬革裹尸”的 “革”,金文的上部是一把直刃的平頭鐵鏟,下面一條尾巴代表鏟的曲柄,柄的兩側(cè)是兩只手相對形的連指寫法,所以,“革”字就是表示用平頭鏟刀剝獸皮的意思(“皮”字的金文形體的右邊,也是一把平頭鐵鏟的樣子)。“革”字從表示剝皮之義,引申為

25、去了毛的獸皮叫做革?!坝忻黄?,無毛曰革”。因上古用“革”做武士護身的甲胄,就產(chǎn)生了“兵革”一詞,“兵革相見勇者勝”,兵革有代表軍隊的意思。由“皮”制為“革”的改變之義引申出“變革”“革命”。 “革”是個部首字,在漢字中凡由“革”所組成的字大都與“皮革”有關(guān),如靴、鞋、靶、鞍、鞭。戈:甲骨文是個象形字。金文的上部是“戈”鋒利的“刃”,下部是“戈”的長柄,也是像“戈”的樣子??墒切∽筒幌窳?。 “戈”的本義是指古代的一種兵器。作為部首字,在漢字中凡由“戈”字組成的字大都與武器或格斗有關(guān),如戰(zhàn)、戒、戍、戎等。刂(刀):刑、列(說文“列,分解也”??梢娏惺橇训某跷?。則、酉:象形字。甲骨文里它像個酒瓶

26、的模樣。金文變得復雜了些,當中的兩條橫紋是酒瓶上的花紋。小篆的形體,酒瓶上的花紋變得更美觀了?!坝稀弊值谋玖x是“酒瓶”,后來這個本義消失了,卻被假借代表地支中的第十位。作為部首字,在漢字中凡由“酉”字所組成的字大都與酒有關(guān),如醉、酣、醞、釀、醋、醬、酸、配(會意字,表示抱著酒瓶配酒之意)我們陌生的部首意義:彳:彳偏旁與 亻相近。彳是個象形字。甲骨文是“行”字的左半邊(“行”字的甲骨文形體是個十字路口)。金文的形體與甲骨文基本相同??墒切∽妥兊貌惶窳???瑫透緵]有路口的形象了。 “彳”一般不單獨使用,它經(jīng)常與“亍”字連在一起組成一個詞“彳亍”,表示“小步走”或“走走停停

27、”的意思?!搬堋笔莻€部首字,凡是右“彳”字所組成的字,大都與“行為”或“動作”有關(guān),如行、御、徒、徙、往。行,“行”是個象形字。甲骨文中間是一條大路,左右兩側(cè)有分出了兩條小路。金文的形體是東西南北都能通行的十字路口。小篆的形體變得根本看不出通行路口的樣子了。“行”字的本義是 “路”。因為路是可以行走,所以“行”又當“行走”講。冫(冰):冫偏旁易和 氵偏旁混淆。冫原本是“冰”的象形字。甲骨文中的兩個人字形,就像嚴寒之下而突起的冰塊??梢姳衷瓉砭褪莻€象形字。金文的形體與甲骨文相似??墒堑搅诵∽兓痛罅耍凇百迸赃呌旨恿藗€“水”字,表示“冰”是由水凝結(jié)而成。冫(冰)是個部首字,凡由

28、“冫”做部首的字,大都有“寒冷”之義,如寒、冬、冷、凍、凜、冽、涼、凌。冬,這個“冬”字本來是“終了”的“終”字。你看甲骨文多么形象,就像一段絲或者一根繩索,兩頭都打上結(jié),表示兩個頂端,也就是“終結(jié)”的意思,而冬季又是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個季節(jié),所以就借用這個“冬”來表示。那么再要表示“末了”的意思又該怎么辦呢?就另外在“冬”字之旁加上表義的“纟”,造出一個新形聲字“終”。到了金文形體有所變化,把一個 “日”字包在繩索當中,表示太陽光不再溫暖了,所以也就是冬天的意思。小篆的形體改變較大,把金文當中的“日”去掉了,又在其下增加了個“”,這樣改頗有意思,不見太陽而只見冰,當然就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了???/p>

29、書的形體,為了書寫方便,把小篆下部的冰塊改為兩個“點兒”。阝阜(在左):再如:左耳刀兒、右耳刀兒,人們常以為是左右耳朵,是與耳朵有關(guān)的字,其實不然,如果我們理解了左耳刀兒是阜的變形,本義是土山,以它做部首,大都與山與高有關(guān);那么,現(xiàn)代漢語的許多詞:陰陽、險阻、降落、隕落、陷落、陡峭,也就不難理解。阝邑(在右):右耳刀兒是邑的變形,本義是人群聚居的地方、國名、地邑名、封地名,也就不難理解都、邦、郡、鄰、郊、郭等是人群聚居之地;鄭、鄧、鄒、邯鄲是封地或國名。攵:望文生義,意思是文字反寫,其實是手持工具勞作。就有了放、牧、教、改、攻、收、救、政,這些都與手持工具有關(guān)。歹:甲骨文的上部像骨頭破碎的裂紋

30、,下部像死人的空骨。金文與小篆也大體與甲骨文相似。所以“歹”字的本義就是死人的殘骨。因此,凡從“歹”的字大都也死、壞有關(guān),如死、殘、殲、殃、殯。這些字生活中處處都有,形與義結(jié)合緊密,教師稍加分析,學生會很快形成音、形、義三者的統(tǒng)一,牢固掌握,并形成運用能力。然而無論以前還是現(xiàn)在的識字教學,都沒有太重視偏旁部首意義的教學,除了特常用的、古今意義沒變的,如:三點水、木字旁、提手旁,其他偏旁的教學常常被忽視,使得一大批中小學生不知道雙人旁、四點底的意義,更不知道左“阝”、右“阝”、“文”、“頁”、“貝”、“酉”等的意義,也就喪失了許多體會漢字美和漢民族思維特點的機會,喪失了許多理解和分析語言的能力。

31、形聲字的聲旁是對文字語音的指示。聲旁。比如“湖”、“糊” 、“葫”、 “瑚” 、“蝴”都取其“胡”的讀音。又如請、情、清、晴、鯖,取其“青”的讀音。還有一些形聲字的聲旁是字的韻母,如在餓、俄、鵝、娥、峨、蛾中,“我” 是示音部件(陜西話中的“我e”)。還有悲、菲、斐、匪、緋、扉、啡、霏、翡、蜚,其字中的“非”是示音部件。(有教師在課堂上把“悲”中的“非”講成“韭”,說“悲”就是“心里像長了韭菜一樣悲哀”。其實,“非”是示音聲符,并不是表義義符。)還有一些形聲字的聲旁 ?“上學去,背書包,吃飽飯,不要跑,洗衣服,用水泡,過新年,放鞭炮,大家來,抱一抱,我們都是好同胞?!卑О桋U胞孢雹

32、齙,炮刨跑泡袍皰庖。巴把吧爸靶芭疤粑笆,爬耙琶葩。戶滬護魱,爐廬魲蘆??揽羚孑V疴牁鈳柯可,訶呵河菏。供共拱恭珙栱,洪哄垬烘。會意兼形聲的字。物:本義為雜色牛。說文“物,萬物也。牛為大物,故從牛,勿聲?!蓖荷喜繛椤巴觯ㄊィ?,下部為“心”,表示亡失了心中記憶之事。企:企盼,祈盼,期盼都表示盼望之意,但有細微差別?!捌蟆保繒饧嫘温暤淖?。為什么下部不用“之”或 “只”而用“止”?戔:少,細微,為數(shù)戔戔。賤、錢、淺、踐、箋識字能力是指學生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從而能夠不依靠教師獨立識字,具有自學漢字的能力,主動去識字。獨特的漢字造字法、字形與字義的聯(lián)系、詞義的演變都是一個嚴密的系統(tǒng),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而越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相互聯(lián)系的事物,學生越容易把握。這為教給學生一些漢字基礎(chǔ),培養(yǎng)識字能力提供了條件。由于意義古今有很大變化,意義與字形難以聯(lián)系。需要教師針對偏旁部首的意義作具體分析,才能讓學生能把形義結(jié)合起來,舉一反三,形成識字能力。如“蟲”本義是蛇,后是昆蟲類的總稱,由此產(chǎn)生的蛇、蝌蚪、螞蟻、蜻蜓、蜘蛛、蝦、蟬、蚊、蜂、蛙,這些都是小孩熟悉的小動物,一個蟲字可以帶學二三十個由蟲做形旁的字,大大加快了識字的效率。再如生活提示我們“照”離不開太陽和火,字形與日與火有關(guā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