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_第1頁
試析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_第2頁
試析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_第3頁
試析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_第4頁
試析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析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論文摘要 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是確定準據法的一項重要原則,對于維護涉外民商事交往秩序,保證涉外民商事訴訟的公正、效率,維護涉外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等方面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從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一般理論入手,分析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內涵,探討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適用領域。論文關鍵詞 法律選擇 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 適用領域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2011年4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涉外適用法的頒布和實施完成了我國涉外民事法律關系規(guī)則的系統(tǒng)化和現(xiàn)代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新法的一大亮點之

2、一就是賦予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突出地位,具有極強的開放性和先進性。一、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概述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是指在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有權根據法律的規(guī)定選擇適用于他們之間爭議的法律,受案法院應以當事人選擇的法律作為準據法,來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是沖突法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法律適用原則,沖突法是國際私法的一個核心部分,國際私法調整的是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這種民商事法律關系涉及到不同國家的法律效力,因而產生法律沖突。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還可以概述為在涉外民商事關系中,當事人選擇法律適用的自由與限制相統(tǒng)一的一項原則。當事人意思自治原

3、則的實質就是在涉外民商事沖突法領域中,由國內法或國際法規(guī)定,賦予當事人的一種法律選擇權。我國現(xiàn)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26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5條都明確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應該使用的法律?!奔丛谖覈鴩H合同關系中,使用國際社會所通行的意思自治原則;在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的第一章一般規(guī)定中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當事人依照法律規(guī)定可以明示選擇涉外民事關系適用的法律。”這條規(guī)定不僅把當事人意思自治制度提升為原則性規(guī)定,同時擴大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適用范圍。二、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適用領域(一)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涉外合同領域的應用當事

4、人意思自治原則最早出現(xiàn)在涉外民商事關系中的合同領域,且在1865年的意大利民法典中規(guī)定為合同準據法的首要原則。最密切原則則成為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合同領域的一種補充,如在我國新頒布的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里就明確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選擇合同適用的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履行義務最能體現(xiàn)該合同特征的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與該合同有最密切聯(lián)系的法律。”但各國對于涉外合同領域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方式、時間、范圍等仍有不同的規(guī)定。目前,在承認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涉外合同領域應用的國家的法律以及相關國際條約中,涉外合同當事人選擇適用合同的法律一般有兩種,最重要的是民示選擇,另一種為默

5、示選擇。明示選擇是指當事人在選擇適用的法律時,以文字或口頭作出明確的意思表示;默示選擇是指當事人并沒有明確選擇其合同應適用的法律,受案法院根據其管轄權選擇條款、合同條款、案件事實等推定合同當事人選擇法律的意圖來確定準據法。從目前各國立法和國際公約的規(guī)定來看,大多數國家和國家公約都采用明示選擇合同準據法,明示選擇具體明確,便于法院審判的具體操作,有利于節(jié)約司法資源。但是,明示選擇除了書面選擇這種形式之外還存在口頭選擇這種情況,從各國的法律規(guī)定來看,并沒有對口頭選擇是否可以進行明確規(guī)定,但口頭選擇存在一個很大缺陷即舉證極為困難,因此,口頭形式的法律選擇在具體法律實踐中沒有得到廣泛應用。默示選擇是指

6、當事人在沒有作出明確的意思表示的情況下,法院根據當事人當事人簽訂的合同條款、案件事實或當事人所為與合同有關的其他法律行為等所顯示的意思確定合同準據法。但是,這種默示選擇是法官根據相關條件由其主觀推斷出來的。法官作為非當事人,在選法的過程中容易導致自由裁量權的不合理應用,主觀色彩過于濃厚,違背了當事人意思原則的初衷。此外,由法官選擇法律適用,易導致法官的先入為主,影響法律適用和審判的公正。 (二)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涉外非合同領域的應用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涉外民商事關系中出現(xiàn)大量新情況、新問題。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也出現(xiàn)了新的發(fā)展趨勢,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作用已經不僅局限

7、于合同領域,而且開始向侵權、婚姻家庭等領域滲透。1.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侵權領域的應用傳統(tǒng)國際私法領域的意思自治一直局限于合同領域,沒有涉及侵權領域,侵權領域一直采用古老的行為地法。隨著社會的進步,法制的健全,在侵權領域也引入了許多新的法律適用原則。很多國家在涉外法律中明確規(guī)定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侵權領域的適用,如瑞士聯(lián)邦國際私法規(guī)定,侵權行為發(fā)生后,當事人可以隨時協(xié)商選擇適用法院地法律。也門人民民主共和國民法典規(guī)定:“非合同之債,使用產生債之事實出現(xiàn)地國家的法律,但在受害者要求時,也得使用也門人民民主共和國法律。“此外,我國的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規(guī)定:“侵權責任,適用侵權行為地法律,但當

8、事人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侵權行為發(fā)生后,當事人協(xié)議選擇適用法律的,按照其協(xié)議?!睆纳鲜龈鲊姆梢?guī)定中我們可以知道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侵權領域的適用時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即當事人只能在確定范圍的法律中選擇適用。對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侵權領域進行限制,體現(xiàn)了維護公共秩序和保護弱者利益的原則。一方面,在侵權行為發(fā)生后,賦予受害方的單方面的選法自由,使得受害人可以最大范圍的保護自己的權益得到應有的補償,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公平、正義。限制致害人的選法自由,給予受害人在法律許可的范圍來選擇準據法,是實現(xiàn)利益平衡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當事人意思自治。 另一方面,把受害人所

9、能選擇的空間限制在與侵權行為有聯(lián)系的國家的法律,體現(xiàn)了法律的控制作用,從侵害人的利益角度出發(fā)來限定侵權責任賠償的范圍。對受害人選擇的法律進行限制有利于維護公共秩序,體現(xiàn)了法律的調控職能。此外,在侵權領域,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還受到強制性規(guī)范和法律規(guī)避的約束,與合同領域相比,這種限制更加能夠得到保證。至于特殊侵權,比如產品責任侵權、人身名譽侵權等,將選擇范圍擴大到有實質聯(lián)系的連接點,將拓寬選擇范圍,進一步體現(xiàn)當事人的選法自由。但是這些連接點必須符合法院地法的公共秩序,否則將不允許適用。2.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婚姻家庭領域的適用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對當事人的結婚條件、結婚手續(xù)等方面都做了限制性

10、規(guī)定,當事人在這兩方面沒有選擇權。只有在協(xié)議離婚時,當事人才具有自主選擇法律的權利。該法規(guī)定:協(xié)議離婚,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選擇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沒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共同國籍國法律;沒有共同國籍的,適用辦理離婚手續(xù)機構所在地法律。此外,當事人選擇法律還必須是善意和合法的,以避免當事人通過選擇法律規(guī)避本應適用的法律。目前,大多數國家的國際私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允許當事人雙方合意選擇夫妻財產關系的準據法。1939年泰國國際私法便規(guī)定,“夫妻財產關系,婚前無契約時,依本國法?!币布捶蚱挢敭a關系首先適用當事人雙方在婚前約定的準據法。197

11、9年奧地利國際私法規(guī)定,“夫妻財產,依當事人明示選擇的法律,無此種協(xié)議選擇的法律時,依結婚時支配婚姻的人身法律效力的法律?!?986年聯(lián)邦德國國際私法第15條規(guī)定,“l(fā).夫妻共同財產制的效力依結婚時適用于婚姻人身效力的法律。2.夫妻可為他們的婚姻共同財產制的效力選擇:(1)夫妻一方所屬國家的法律,(2)夫妻一方有其慣常居所地國家的法律,或者不動產所在地的法律?!?988年瑞士聯(lián)邦國際私法在其條文中規(guī)定得更為詳細,首先在第52條明確規(guī)定婚姻財產適用配偶雙方共同選擇的法律,指出配偶雙方可以選擇他們的共同住所地國家的法律、結婚后準備居住的國家的法律,或配偶一方的法律,其次在第53條對當事人選擇法律的形式、時間和所選擇法律的有效期限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此外,夫妻財產制問題在一定程序上會影響到第三方的權利,特別是債權人的利益。因此,相關法律在允許配偶雙方在一定范圍內選擇夫妻財產制問題的準據法時順注意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以防止配偶雙方利用意思自治惡意逃避對第三方所負的債務。三、結語綜上所述,法律選擇中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而產生和發(fā)展的,是為經濟服務的,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形成與發(fā)展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和思想根源,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