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_第1頁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_第2頁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_第3頁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_第4頁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3.2.1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設備必須具有中文質量合格證明文件,規(guī)格、型號及性能檢測報告應符合國家技術標準或設計要求。進場時應做檢查驗收,并經監(jiān)理工程師核查確認。3.2.2  所有材料進場時應對品種、規(guī)格、外觀等進行驗收。包裝應完好,表面無劃痕及外力沖擊破損。3.2.3  主要器具和設備必須有完整的安裝使用說明書。在運輸、保管和施工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損壞或腐蝕。3.2.4  閥門安裝前,應作強度和嚴密性試驗。試驗應在每批(同牌號、同型號、同規(guī)格)數量中抽查10

2、%,且不少于一個。對于安裝在主干管上起切斷作用的閉路閥門,應逐個作強度和嚴密性試驗。3.2.5  閥門的強度和嚴密性試驗,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閥門的強度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1.5倍;嚴密性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1.1倍;試驗壓力在試驗持續(xù)時間內保持不變,且殼體填料及閥瓣密封面無滲漏。閥門試壓的試驗持續(xù)時間應不少于表3.2.5的規(guī)定。3.2.6  管道上使用沖壓彎頭時,所使用的沖壓彎頭外徑應與管外徑相同。3.3.1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與相關專業(yè)之間,應進行交接質量檢驗,并形成記錄。3.3.2  隱蔽工程應隱蔽前經驗收各方檢驗合格后,才能隱蔽,并形成記錄。

3、3.3.3  地下室或地下構筑物外墻有管道穿過的,應采取防水措施。對有嚴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須采用柔性防水套管;3.3.4  管道穿過結構伸縮縫、抗震縫及沉降縫敷設時,應根據情況采取下列保護措施:    1  在墻體兩側采取柔性連接。    2  在管道或保溫層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凈空。    3  在穿墻處做成方形補償器,水平安裝。3.3.5  在同一房間內,同類型的采暖設備、衛(wèi)生器具有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應安裝在同一高度

4、上。3.3.6  明裝管道成排安裝時,直線部分應互相平和。曲線部分:當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時,應與直線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時,彎管部分的曲率半徑應一致。3.3.7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位置正確,埋設應平整牢固。  2  固定支架與管道接觸應緊密,固定應牢靠。  3  滑動支架應靈活,滑托與滑槽兩側間應留有35mm的間隙,縱向移動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4  無熱伸長管道的吊架、吊桿應垂直安裝。  5  有熱伸長管道的吊架、吊桿應向熱膨脹的

5、反方向偏移。  6  固定在建筑結構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響結構的安全。3.3.11  采暖,給水及熱水供應系統(tǒng)的金屬管道立管管卡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樓層高度小于或等于5m,每層必須安裝1個。    2  樓層高度大于5m,每層不得少于2個。    3  管卡安裝高度,距地面應為1.51.8m,2個以上管卡應勻稱安裝,同一房間管卡應安裝在同一高度上。3.3.12  管道及管道支墩(座),嚴禁鋪

6、設在凍土和未經處理的松土上。3.3.13  管道穿過墻壁和樓板,應設置金屬或塑料套管。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高出裝飾地面20mm;安裝在衛(wèi)生間及廚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安裝在墻壁內的套管其兩端與飾面相平。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宜用阻燃密實材料填實,且端面應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3.3.14   彎制鋼管,彎曲半徑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熱彎:應不小于管道外徑的3.5倍。  2  冷彎:應不小于管道外徑的4倍。  3  焊接彎頭:應不小于管道外

7、徑的1.5倍。  4  沖壓彎頭:應不小于管道外徑。3.3.15  管道接口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管道采用粘接接口,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表3.3.15的規(guī)定。表3.3.15          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公稱直徑(mm)202532405075100125150插入深度(mm)161922263144616980    2  熔接連接管道的結合面應有一均勻的

8、熔接圈,不得出現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勻現象。    3  采用橡膠圈接口的管道,允許沿曲線敷設,每個接口的最大偏轉角不得超過2。    4  法蘭連接時襯墊不得凸入管內,其外邊緣接近螺栓孔為宜。不得安放雙墊或偏墊。    5  連接法蘭的螺栓,直徑和長度應符合標準,擰緊后,突出螺母的長度不應大于螺桿直徑的1/2。    6   螺栓連接管道安裝后的管螺紋根部應有2-3扣的外露螺紋,多余的麻絲應清理干凈并做防腐處理。

9、    7   承插口采用水泥捻口時,油麻必須清潔、填塞密實,水泥應捻入并密實飽滿,其接口面凹入承口邊緣的深度不得大于2mm。    8  卡箍(套)式連接兩管口端應平整、無縫隙,溝槽應均勻,卡緊螺栓后管道應平直,卡箍(套)安裝方向應一致。3.3.16  各種承壓管道系統(tǒng)和設備應做水壓試驗,非承壓管道系統(tǒng)和設備應做灌水試驗。4.1.1  本章適用于工作壓力不大于0.1MPa的室內給水和消火栓系統(tǒng)管道安裝工程的質量檢驗與驗收。4.1.2  給水管道必須采用管材相適應的管件。生活

10、給水系統(tǒng)所涉及的材料必須達到以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4.1.3  管徑小于或等于100mm的鍍鋅鋼管應采用螺紋連接,套絲扣時破壞的鍍鋅層表面外采用法蘭或卡套式專用管件連接,鍍鋅鋼管與法蘭的焊接處應二次鍍鋅。4.1.4  給水塑料管和復合管可以采用橡膠圈接口、粘接接口、熱熔連接、專用管件的連接應使用專用管件連接,不得在塑料管上套絲。4.1.5  給水鑄鐵連接可采用水泥捻口或橡膠圈接口方式進行連接。4.1.6  銅管連接可采用專用接頭或焊接,當管徑小于22mm時宜采用插或套管焊接,承口應迎介質流向安裝;當管徑大于或等于22mm時宜采用對口焊接。4.1.7 

11、; 給水立管和裝有3個或3個以上配水點的支管始端,均應安裝可拆卸的連接件。4.1.8  冷、熱水管道同時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上、下平行安裝時熱水管就在冷水管上方。    2  垂直平行安裝時熱水管應在冷水管左側。4.2.1  室內給水管道的水壓試驗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注明時,各種材質的給水管道系統(tǒng)試驗壓力均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檢驗方法:金屬及復合管給水管道在試驗壓力下觀測10min,

12、壓力降不應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壓力進行檢查,應不滲不漏;塑料管給水系統(tǒng)應在試驗壓力下穩(wěn)壓1h,壓力降不得超過0.05MPa,然后在工作壓力的1.15倍狀態(tài)下穩(wěn)壓2h,壓力降不直超過0.03MPa,同時檢查各連接處不得滲漏。4.2.2  給水系統(tǒng)交付使用前必須進行通水試驗并做好記錄。4.2.3  生產給水系統(tǒng)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須沖洗和消毒,并經有關部門取樣檢驗,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方可使用。4.2.4  室內直埋給水管道(塑料管道和復合管道除外)應做防腐處理。埋地管道防腐層標材質和結構應符合設計要求。4.2.5  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

13、凈距不得小于1m。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間的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于0.15m。給水管應鋪在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鋪在排水管下面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道徑的3倍。4.2.6  管道及管件焊接的焊縫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  焊縫外形尺寸應符合圖紙和工藝文件的規(guī)定,焊縫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縫與母材應圓滑過渡。   2  焊縫及熱影響區(qū)表面應無裂紋、未熔合、未焊透、夾渣、弧坑和氣孔等缺陷。4.2.7  給水水平管道應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裝置。4.2.8 

14、給水道和閥門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2.8的規(guī)定。表4.2.8        管道和閥門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水平管道縱橫方向彎曲鋼管每米全長25m以上125用水平尺、直尺、拉線和尺量檢查塑料復合管每米全長25m以上1.525鑄鐵管每米全長25m以上2252立管垂直度鋼管每5m以上38吊線和尺量檢查塑料復合管每米5m以上28鑄鐵管每米5m以上3103成排管段和成排閥門在同一平面上間距3尺量檢查4.2.9  管道的支、吊架安裝應平整牢固,其間距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3.3.8條、第3.3

15、.9條或第3.3.10條的規(guī)定。4.2.10  水表應安裝在便于檢修、不受曝曬、污染和凍結的地方。安裝螺翼式水表,表前與閥應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徑的直線管段。表外殼距墻表面凈距為1030mm;水表進水口中心標高按設計要求,允許偏差為±10mm.4.3.1  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安裝完成后應取屋頂層(或水箱間內)試驗消火栓和首層取二處消火栓做試射試驗,達到設計要求為合格。4.3.2  安裝消火栓水龍帶,水龍帶與水槍和快速接頭綁扎好后,應根據箱內構造將水龍帶掛放在箱內的掛釘、托盤或支架上。4.3.3  箱式消火栓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栓

16、口應朝外,并不應安裝在門軸側。2  栓口中心距地面為1.1m,允許偏差±20mm。3  閥門中心距箱側面料140mm,距箱后內表面為100mm,允許偏差±5mm。4 消火栓箱體安裝的垂直度允許偏差為3mm.4.4.1  水泵就位前的基礎混凝土強度、坐標、標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規(guī)定。4.4.2  水泵試運轉的軸承溫升必須符合設備說明書的規(guī)定。4.4.3  敞口水相的滿水試驗和密閉水箱(罐)的水壓試驗必須符合設計與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     檢驗方法:滿水試驗靜置24h觀

17、察,不滲不漏;水壓試驗在試驗壓力下10min壓力不降,不滲不漏。4.4.4  水箱支架或底座安裝,其尺寸及位置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埋設平整牢固。4.4.5  水箱溢流管和泄放和應設置在排水地點附近但不得與排水管直接連接。4.4.6  立式水泵的減振裝置不應采用彈簧減振器。4.4.7  室內給水設備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4.7的規(guī)定。表4.4.7        室內給水設備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靜置設備坐標15經緯儀或拉線、尺量坐標+5用水準儀、拉線和

18、尺量檢查垂直度(每米)5吊線和尺量檢查2離心式水泵立式泵體垂直度(每米)0.1水平尺和塞尺檢查臥式泵體水平度(每米)0.1水平尺和塞尺檢查聯軸器同心度軸向傾斜(每米)0.8在聯軸器互相垂直的四個位置上用水準儀、百分表或測微螺釘和塞尺檢查徑向位移0.14.4.8  管道及設備保溫層的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4.8的規(guī)定。表4.4.8     管道及設備保溫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厚 度+0.10.05用鋼針刺入2表面平整度卷材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涂抹10注:為保溫層厚度。 5.1.1

19、60; 本章適用于室內排水管道、雨水管道安裝工程的質量檢驗與驗收。5.1.2  生活污水管道應使用塑料管、鑄鐵管或混凝土管(由成組洗臉盆或飲用噴水器到共用水封之間的排水管和連接衛(wèi)生器具的排水短管,可使用鋼管)。    雨水管道宜使用塑料管、鑄鐵、鍍鋅鋼管或混凝土管等。    懸吊管道定使用塑料管、鑄鐵管或塑料管。易受振動的雨水管道(如鍛造車間等)應使用鋼管。5.2.1  隱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隱蔽前必須做灌水試驗,其灌水高度應不低于底層衛(wèi)生器具的上邊緣或底層地面高度。  &#

20、160; 檢驗方法:滿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滿觀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無滲漏為合格。5.2.2  生活污水鑄鐵管道的坡度必須符合設計或本規(guī)范表5.2.2的規(guī)定。表5.2.2                生活污水鑄鐵管道的坡度項次管徑(mm)標準坡度()最小坡度()15035252752515310020124125151051501076200855.2.3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須符合設計或本

21、規(guī)范表5.2.3的規(guī)定。表5.2.3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項次管徑(mm)標準坡度()最小坡度()1502512275158311012641251055160745.2.4  排水塑料管必須按設計要求及位置裝設伸縮節(jié)。如設計無要求時,伸縮節(jié)間距不得大于4m。    高層建筑中明設排水塑料管道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5.2.5  排水主立管及水一干管管道均應做通球試驗,通球球徑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徑的2/3,

22、通球率必須達到100%。5.2.6  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設置的檢查口或清掃口,當設計無要求時應任命下列規(guī)定:    1  在立管上應每隔一層設置一個檢查口,但在最底層和有衛(wèi)生器具的最高層必須設置。 如為兩層建筑時,可僅在底層設置立管檢查口;如有乙字彎管時,則在該層乙字彎管的上部設置檢查口。檢查口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一般為1m,允許偏差±20mm;檢查口的朝向應便于檢修。暗裝立管,在檢查口處應安裝檢修門。    2  在連接2個及2個以上大便器或3個及3個以上衛(wèi)生器具的污水橫管上應

23、設置清掃口。當污水管在樓板下懸吊敷設時,可將清掃口設在上一層樓地面上,污水管起點的清掃口與管道相垂直的墻面距離不得小于200mm;若污水管起點設置堵頭代替清掃口時,與墻面距離不得小于400mm。    3  在轉角小于135 度的污水橫管上,應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    4  污水橫管的直線管段,應按設計要求的距離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5.2.7  埋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檢查口,應設在檢查井內。井底表面標高與檢查口的法蘭相平,井底表面應有5%坡度,坡向檢查口。5.2.8 

24、 金屬排水管道上的吊鉤或卡箍應固定在承重結構上。固定件間距:橫管不大于2m;立管不大于3m。樓層高度小于或等于4 m,立管可安裝1個固定件。立管底部的彎管處應設支墩或采取固定措施。5.2.9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間距應符合表5.2.9的規(guī)定。表5.2.9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最大間距(單位:m)管徑(mm)5075110125160立  管1.21.52.02.02.0橫  管0.50.751.101.301.65.2.10  排水能氣管不得與風道或煙道連接,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25、60;1  通氣管應高出屋面300mm,但必須大于最大積雪厚度。    2  在通氣管出口4m以內有門、窗時,通氣管應高出門、窗頂600mm或引向無門、窗一側。    3  在經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頂上,通氣管應高出屋面2m,并應根據防雷要求設置防雷裝置。    4  屋頂有隔熱層從隔熱層板面算起。5.2.11  安裝未經消毒處理的醫(yī)院含菌污水管道,不得與其他排水管道直接連接。5.2.12  飲食業(yè)工藝設備引出的排水管及

26、飲用水水箱的溢流管,不得與污水道直接連接,并應留出不小于100mm的隔斷空間。5.2.13  通向室外的排水檢查井的排水管,穿過墻壁或基礎必須下返時,應采用45度三通和45度彎頭連接,并應在垂直管段頂部設置清掃口。5.2.14  由室內通向室外排水檢查井的排水管,井內引入管應高于排出管或兩管頂相平,并不小于90度的水流轉角,如跌落差大于300mm可不受角度限制。5.2.15  用于室內排水的室內管道、水平管道與立管的連接,應采用45度三通或45度四通和90度斜三通或90度斜四通。立管與排出管端部的連接,應采用兩個45度彎頭或曲率半徑不小于4倍管徑的90度彎頭。5.

27、2.16  室內排水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2.16的相關規(guī)定。表5.2.16  室內排水和雨水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坐      標15用水準儀(水平尺)、直尺、拉線和尺量檢查2標      高+153橫管縱橫方向彎曲鑄鐵管每1m1全長(25m以上)25鋼管每1m管徑小于或等于100mm1管徑大于100mm1.5全長25m以上管徑小于或等于100mm25管徑大于100

28、mm308塑料管每1m1.5全長(25m以上)38鋼筋混凝土管、混凝土管每1m3全長(25m以上)754立管垂直度鑄鐵管每1m3吊線和尺量檢查全長(25m以上)15鋼管每1m3全長(25m以上)10塑料管每1m3全長(25m以上)155.3.1  安裝在室內的雨水管道安裝后應做灌水試驗,灌水高度必須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   檢驗方法:灌水試驗持續(xù)1h,不滲不漏。5.3.2  雨水管道如采用塑料管,其伸縮節(jié)安裝應符合設計地求。5.3.3  懸吊式雨水管道的敷設坡度不得小于5;埋地雨水管道的最小坡度,應符合表5.3.3的規(guī)定。表5.3.3

29、60;   地下埋設雨水排水管道的最小坡度項次管徑(mm)最小坡度()150202751531008412565150562004004一 般 項 目 5.3.4  雨水管道不得生活污水管道相連接。5.3.5  雨水斗管的連接應固定在屋面承重結構上。雨水斗邊屋面連處應嚴密不漏。連接管管徑當設計無要求時,不得小于100mm。5.3.6  懸吊式雨水管道的檢查口或帶法蘭堵口的三通的間距不得大于表5.3.6的規(guī)定。表5.3.6          

30、60;     懸吊管檢查口間距項次懸吊直徑(mm)檢查口間距(mm)1150152200205.3.7  雨水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guī)范表5.2.16的規(guī)定。5.3.8  雨水鋼管管道焊口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3.8的規(guī)定。表5.3.8         鋼管管道焊口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焊口平直度管壁厚10mm以內管壁厚1/4焊接檢驗尺和游標卡尺檢查2焊縫加強面高    度+1mm寬 

31、60;  度3咬    邊深    度小于0.5mm直尺檢查長度連續(xù)長度25mm總長度(兩側)小于焊縫長度的106 室內熱水供應系統(tǒng)安裝6.1.  一 般 規(guī) 定6.1.1  本章節(jié)適用于工作壓力不大于0.1MPa,熱水溫度不超過75的室內熱水供應管道安裝工程的質量檢驗與驗收。6.1.2  熱水供應系統(tǒng)的管道應采用塑料管、復合管、鍍鋅鋼管和銅管。6.1.3  熱水供應系統(tǒng)管道及配件安裝應按本規(guī)范第4.2節(jié)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6.2  管道及配件安裝主控項目6.2.1 

32、熱水供應系統(tǒng)安裝完畢,管道保溫之間前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注明時,熱水供應系統(tǒng)水壓試驗壓力應為系統(tǒng)頂點的工作壓力加0.1MPa,同時在系統(tǒng)頂點的試驗壓力不小于0.3MPa。    檢驗方法:鋼管或復合管道系統(tǒng)試驗壓力下10min內壓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壓力檢查,壓力應不降,且不滲不漏;塑料管道系統(tǒng)在試驗壓力下穩(wěn)壓1h壓力降不得超過0.05MPa,然后在工作壓力1.5倍狀態(tài)下穩(wěn)壓2h,壓力降不得超過0.03MPa,連接處不得滲漏。6.2.2  熱水供應管道應尺量利用自然彎補償熱伸縮,直線段過長則應設置補

33、償器。補償器型式、規(guī)格、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預拉伸。6.2.3  熱水供應系統(tǒng)竣工后必須進行沖洗。一 般 項 目6.2.4  管道安裝坡度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6.2.5  溫度控制器及閥門應安裝在便于觀察和維護的位置。6.2.6  熱水供應管道和閥門安裝的允許偏差符合本規(guī)范表4.2.8的規(guī)定。6.2.7  熱水供應系統(tǒng)管道應保溫(浴室內明裝管道除外),保溫材料、厚度、保護殼等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保溫層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本世紀規(guī)范4.4.8的規(guī)定。6.3.  輔助設備安裝主控項目6.3.1 在安裝太陽能集熱器玻璃前,應

34、對集熱排管和上、下集管作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    檢驗方法:試驗壓力下10min內壓力不降,不滲不漏。6.3.2  熱交換器應以工作壓力的1.5倍作水壓試驗。蒸汽部分應不低于蒸汽供汽壓力加0.3MPa;熱水部分應不低于0.4MPa。  檢驗方法:試驗壓力下10min內壓力不降,不滲不漏。6.3.3  水泵就位前的基礎混凝土強度、坐標、標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6.3.4  水泵試運轉的軸承溫升必須符合設備說明收的規(guī)定。6.3.5  敞口水箱的滿水試驗和密閉水箱

35、(罐)的水壓試驗必須符合設計與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    檢驗方法:滿水試驗靜置24h,觀察不滲不漏;水壓試驗在試驗壓力10min壓力不降,不滲不漏。一 般 項 目6.3.6  安裝固定式太陽能熱水器,朝向應正南。如果受條件限制時,其偏移角不得大于15º。集熱器的傾角,對于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使用的,應采用當地緯度為傾角;若以夏季為主,可比當地緯度減少10º。6.3.7  由集熱器上、下集管接往熱水箱的循環(huán)管道,應有不小于5的坡度。6.3.8  自然循環(huán)的熱水箱底部與集熱器上集管之間的距離為0.31.0m.6.3

36、.9 制作吸熱鋼板凹槽時,其圓度應準確,間距應一致。安裝集熱排管時,應用卡箍和鋼絲緊固在鋼板凹槽內。6.3.10  太陽能熱水器的最低處應安裝泄水裝置。6.3.11  熱水箱及上、下集管等循環(huán)管道均應保溫。6.3.12  凡以水作介質的太陽能熱水器,在0以下地區(qū)使用,應采取防凍措施。6.3.13  熱水供應輔助設備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guī)范表4.4.7的規(guī)定。6.3.14  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的允許偏差符合表6.3.14的規(guī)定。表6.3.14     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

37、板式直管太陽能熱水器標  高中心線距地面(mm)+20尺    量固定安裝朝向最大偏移角不大于15°分度儀檢查7   衛(wèi)生器具安裝7.1 一般規(guī)定7.1.1  本章適用于室內污水盆、洗滌盆、洗臉(手)盆、盥洗槽、浴盆、淋浴器、大便器、小便器、小便槽、大便部洗槽、婦女衛(wèi)生盆、化驗盆、排水栓、地漏、加熱器、煮沸消毒器和飲水器等衛(wèi)生器具安裝的質量檢驗與驗收。7.1.2  衛(wèi)生器具的安裝應采用預埋螺栓或膨脹螺栓安裝固定。7.1.3  衛(wèi)生器具安裝高度如設計無要求是,應符合表7.1.3的規(guī)定。表7.1.3 

38、;              衛(wèi)生器具的安裝高度項次衛(wèi)生器具名稱衛(wèi)生器具安裝高度(mm)備注居住和公共建筑幼兒園1污水盆(池)架空式落地式800500800500 2洗滌盆(池)800800自地面至器具上邊緣3洗臉盆、洗手盆(有塞、無塞)8005004盥洗槽8005005浴盆520 6蹲式大便器高水箱低水箱18009001800900自臺階面至高水箱底自臺階面至低水箱底7蹲式大便器高水箱18001800自地面至高水箱底自地面至低水箱底低水箱外露排

39、水管式虹吸噴射式510470 3708小便器掛式600450自地面至下邊緣9水便槽200150自地面至臺階面10大便槽沖冼水箱2000 自臺階面至水箱底11婦女衛(wèi)生盆360 自地面至器具上邊緣12化驗盆800 自地面至器具上邊緣7.1.  衛(wèi)生器具給水配件的安裝高度,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表7.1.4的規(guī)定。表7.1.4                   

40、衛(wèi)生器具給水配件的安裝高度(mm)項次給水配件名稱配件中心距地面高度冷熱水龍頭距離1架空式污水盆(池)水龍頭10002落地式污水盆(池)水龍頭8003洗滌盆(池)水龍頭10001504住宅集中給水龍頭10005洗手盆水龍頭10006洗臉盆水龍頭(上配水)1000150水龍頭(下配水)800150角閥(下配水)4507盥洗槽水龍頭1000150冷熱水管其中熱水龍頭上下并行11001508浴盆水龍頭(上配水)6701509淋浴器截止閥115095混合閥1150淋浴噴頭下沿210010蹲式大便器(臺階面算起)高水箱角閥及截止閥2040低水箱角閥250手動式自閉沖洗閥600腳踏式自閉沖洗閥150拉管式

41、沖洗閥(從地面算起)1600帶防污助沖器閥門(從地面算起)90011坐式大便器高水箱角閥及截止閥2040低水箱角閥15012大便槽沖洗水箱截止閥(從臺階面算起)240013立式小便器角閥113014掛式小便器角閥及截止閥105015小便槽多孔沖洗管110016實驗室化驗水龍頭100017婦女衛(wèi)生盆混合閥360 注:裝設在幼兒園的洗手盆、洗臉盆和盥洗槽水嘴中心離地面安裝高度應700mm,其他衛(wèi)生器具給水配件的安裝高度,應按衛(wèi)生器具實際尺寸相應減少。7.2  衛(wèi)生器具安裝主控項目7.2.1  排水栓和地漏的安裝應平正、牢固,低于排水表面,周邊無滲漏。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

42、于50mm。7.2.2  衛(wèi)生器具交工前應做滿水和通水試驗。一般項目7.2.3  衛(wèi)生器具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7.2.3的規(guī)定。表7.2.3      衛(wèi)生器具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坐標單獨器具10拉線、吊線和尺量檢查成排器具52坐標單獨器具+15成排器具+103器具水平度2用水平尺和尺量檢查4器具垂直度3吊線和尺量檢查7.2.4  有飾面的浴盆,應留有通向浴盆排水口的檢修門。7.2.5  小便槽沖洗管,應采用鍍鋅鋼管或硬質資料管。沖洗孔應斜向下方安裝,沖洗水流向同墻

43、面成45º角。鍍鋅鋼管鉆孔后應進行二次鍍鋅。7.2.6  衛(wèi)生器具的支、托架必須防腐良好,安裝平整、牢固,與器具接觸緊密、平穩(wěn)。7.3  衛(wèi)生器具給水配件安裝主控項目7.3.1  衛(wèi)生器具給水配件應完好無損傷,接口嚴密,啟閉部分靈活。一般項目7.3.2  衛(wèi)生器具給水配件安裝標高的允許偏差符合表7.3.2的規(guī)定。7.3.3  浴盆軟管淋浴器掛鉤的設計,如設計無要求,應距地面1.8m。表7.3.2  衛(wèi)生器具給水配件安裝標高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大便器高、低水箱角閥及截

44、止閥+10尺量檢查2水嘴+103淋浴器噴頭下沿+154浴盆軟管淋浴器掛鉤+207.4.衛(wèi)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裝主控項目7.4.1  與排水橫管連接的各衛(wèi)生器具的受水口和立管均應采取妥善可靠的固定措施;管道與樓板的接合部位應采取牢固可靠的防滲、防漏措施。7.4.2  邊境衛(wèi)生器具的排水管道接口應緊密不漏,其固定支架、管卡支撐位置應正確、牢固,與管道的接觸應平整。一般項目7.4.3  衛(wèi)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裝的允偏差應符合表+7.4.3的規(guī)定。表7.4.3   衛(wèi)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次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橫管彎曲

45、度每1m長2用水平尺量檢查橫管長度m,全長8橫管長度10m,全長102衛(wèi)生器具的排水管口及橫支管的縱橫坐標單獨器具10用尺量檢查成排器具53衛(wèi)生器具的接口標高單獨器具+10用水平尺和尺量檢查成排器具+57.4.4  連接衛(wèi)生器具的排水管徑和最小坡度,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表7.4.4的規(guī)定。表7.4.4       連接衛(wèi)生器具的排水管道管徑和最小坡度項次衛(wèi)生器具名稱排水管管徑(mm)管道的最小坡度()1污水盆(池)50252單、雙格洗滌盆(池)50253洗手盆、洗臉盆3250204浴盆50205淋浴器50206大便器高低、

46、水箱10012自閉式沖洗閥10012拉管式沖洗閥100127小便器手動、自閉式沖洗閥405020自動沖洗水箱4050208化驗盆(無塞)4050259凈身器40502010飲水器2050102011家用洗衣機50(軟管為30)8 室內采暖系統(tǒng)安裝 8.1  一 般 規(guī) 定8.1.1  本章適用于飽和蒸汽壓力不大于0.7MPa,熱水溫度不超過130的室內采暖系統(tǒng)安裝的質量檢驗與驗收。8.1.2  焊接鋼管的連接,管徑小于或等于32mm,應采用螺紋連接;管徑大于32mm,采用焊接。鍍鋅鋼管的連接見本規(guī)范第4.1.3條。8.2  管道及配件安裝 主 控 項 目

47、8.2.1  管道安裝坡度,當設計未注明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氣、水同向流動的熱水采暖管道和汽、水不同向流動的蒸汽管道及凝結水管道,坡度應為3,不得小于2;2  氣、水逆向流動的熱水采暖管道和汽、水逆向流動的蒸汽管道,坡度不應小于5 ;3  散熱器支管的坡度應為1,坡向應利于排氣和泄水。8.2.2  補償器的型號、安裝位置及預拉伸和固定支架的構造及安裝位置應符合要求。8.2.3  平衡閥及調節(jié)閥型號、規(guī)格、公稱壓力及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完后應根據系統(tǒng)平衡要求進行調試并作出標志。8.2.

48、4  蒸汽減壓和管道及設備上安全閥的型號、規(guī)格、公稱壓力及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完畢后應根據系統(tǒng)工作壓力進行調試,并做出標志。8.2.5  方形補償器制作時,應用整根無縫鋼管煨制,如需要接口,其接口應設在垂直臂的中間位置,且接口必須焊接。8.2.6  方形補償器應水平安裝,并與管道的坡度一致;如其臂長方向垂直安裝必須設排氣及泄水裝置。一 般 項 目8.2.7  熱量表、疏水器、除污器、過濾器及閥門的型號、規(guī)格、公稱壓力及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8.2.8  鋼管管道焊口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guī)范表5.3.8的規(guī)定。8.2.9&#

49、160; 采暖系統(tǒng)入口裝置及分戶熱計量系統(tǒng)入戶裝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位置應便于檢修、維護和觀察。8.2.10  散熱器支管長度超過1.5m時,應在支管上安裝管卡。    8.2.11  上供下回式系統(tǒng)的熱水干管變徑應頂平偏心連接,蒸汽干管變徑應底平偏心連接。8.2.12  在管道干管上焊接垂直或水平分支管道時,干管開孔所產生的鋼渣及管壁等廢棄物不得殘留管內,且分支管道在焊接時不得插入干管內。8.2.13  膨脹水箱的膨脹管及循環(huán)管上不得安裝閥門。8.2.14  當采暖熱媒為110130的高溫水時,管道可拆卸件應

50、使用法蘭,不得使用長絲和接頭。法蘭墊料應使用耐熱橡膠板。8.2.15  焊接鋼管管徑大于32mm的管道轉彎,在作為自然補償時應使用煨彎。塑料管入復合管除必須使用直角彎頭的場合外應使用管道直接彎曲轉彎。8.2.16  管道、金屬支架和設備的防腐和涂漆應附著良好,無脫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缺陷。8.2.17  管道和設計保溫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guī)范表4.4.8的規(guī)定。8.2.18  采暖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8.2.18的規(guī)定。表8.2.18         采暖管道安裝的允許偏

51、差應符合表8.2.18的規(guī)定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橫管道縱、橫方向彎曲(mm)每1m管徑100mm1用水平尺、直尺、拉線和尺量檢查管徑100mm1.5全長(25m以上)管徑100mm13管徑100mm252立管垂直度(mm)每1m2吊線和尺量檢查全長(5m以上)103彎管橢圓率(DmaxDmin)/Dmax管徑100mm10用外卡鉗和尺量檢查管徑>100mm8折皺不平度(mm)管徑100mm4管徑>100mm5注:Dmax、Dmin分別為管子最大外徑及最小外徑8.3  輔助設備及散熱器安裝主 控 項 目8.3.1  散熱器組后,以及整組出廠的散熱器在安裝之前

52、應作水壓試驗。試驗壓力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     檢驗方法:試驗時間為23min,壓力不降且不滲不漏。8.3.2  水泵、水箱、熱交換器等輔助設備安裝的質量檢驗與驗收應按本規(guī)范第4.4節(jié),和第13.6節(jié)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一 般 項 目8.3.3  散熱器組對應平直緊密,組對后的平直度應符合表8.3.3規(guī)定。表8.3.3   組對后的散熱器平直度允許偏差項次散熱器類型片數允許偏差(mm)1長翼型2445762鑄鐵片式鋼制片式3154162568.3.4  組

53、對散熱器的墊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組對散熱器墊片應使用成品,組對后墊片外露不應大于1mm。2  散熱器墊片材質當設計無要求時,應采用耐熱橡膠。8.3.5  散熱器支架、托架安裝,位置應準確,埋設牢固。散熱器支架、托架數量,應符合設計或產品說明書要求。如設計未注時,則應符合表8.3.5的規(guī)定。表8.3.5散熱器支架、托架數量項次散熱器型式安裝方式每組片數上部托鉤或卡架數下部托鉤或卡架數合計1長翼型掛墻241235224623572462柱型柱翼型掛墻381239121341316246172025721252683柱型柱翼型帶足落地3811812111316221

54、720222125228.3.6  散熱器背面與裝飾后的墻內表面安裝距離,應符合設計或產品說明書要求。如設計未注明,應為30mm。8.3.7  散熱器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表8.3.7的規(guī)定。表8.3.7                 散熱器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散熱器背面與墻內表面距離3尺量2與窗中心線或設計定位尺寸203散熱器垂直度3吊線和尺量8.3.8 

55、鑄鐵或鋼制散熱器表面的防腐及面漆應附著良好,色澤均勻,無脫落、起泡、流淌和漏涂缺陷。9  室外給水管網安裝 9.1  一 般 規(guī) 定9.1.1  本章適用于民用建筑群(住宅小區(qū))及廠區(qū)的室外給水管網安裝工程的質量檢驗與驗收。9.1.2  輸送生活給水的管道應采用塑料管、復合管、鍍鋅鋼管或給水鑄鐵管。塑料管、復合管給水管的管材、配件,應是同一廠家的配套產品。9.1.3  架空或在地溝內敷設的室外給水管道其安裝要求按室內給水管道的安裝要求執(zhí)行。塑料管道不得露天架空鋪設,必須露天架鋪設時應有保溫和防曬等措施。9.1.4  消防水泵接合器及室

56、外消火栓的安裝位置、形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9.2  給水管道安裝主 控 項 目9.2.1  給水管道在埋地敷設時,應在當地的冰凍線以下,如必須在冰凍線以下鋪設時,應做可靠的保溫防潮措施。在無冰凍地區(qū),埋地敷設時,管頂的覆土埋深不得小于50mm,穿越道路部位的埋深不得小于700mm。9.2.2  給水管道不得直接穿越污水、化糞池、公共廁所等污染源。9.2.3  管道接口法蘭、卡扣、卡箍等應安裝在檢查井或地溝內,不應埋在土壤中。9.2.4  給水系統(tǒng)各種井室內的管道安裝,如設計無要求,井壁距法蘭或承口的距離:管徑小于或等于450mm時,不得小于25

57、0mm;管徑大于450mm時,不得小于350mm。9.2.5  管網必須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檢驗方法:管材為鋼管、鑄鐵管時,試驗壓力下10min內壓力降不應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壓力進行檢查,壓力應保持不變,不滲不漏;管材為塑料管時,試驗壓力下,穩(wěn)壓1h壓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壓力進行檢查,壓力應保持不變,不滲不漏。9.2.6  鍍鋅鋼管、鋼管的埋地防腐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規(guī)定時,可按表9.2.6的規(guī)定執(zhí)行。卷材與管材間應粘貼牢固,無空鼓、滑移、接

58、口不嚴等。表9.2.6                 管道防腐層種類防腐層層次正常防腐層加強防腐層特加強防腐層(從金屬表面起)1冷底子油冷底子油冷底子油1瀝青涂層瀝青涂層瀝青涂層3外包保護層加強包扎層加強保護層  (封閉層)(封閉層)4 瀝青涂層瀝青涂層5 外保護層加強包扎層6  (封閉層)   瀝青涂層7  外包保護層防腐層

59、厚度不小于(mm)3699.2.7  給水管道在竣工后,必須對管道進行沖洗,飲用水管道還要在沖洗后進行消毒,滿足飲用水衛(wèi)生要求。一 般 項 目9.2.8  管道的坐標、標高、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9.2.8的規(guī)定。表9.2.8            室外給水管道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坐標鑄鐵管埋地100拉線和尺量檢查敷設在溝槽內50鋼管、塑料管、復合管埋地100敷設在溝槽內

60、402標高鑄鐵管埋地+50拉線和尺量檢查敷設在溝槽內+30鋼管、塑料管、復合管埋地+50敷設在溝槽內+303水平管縱橫向彎曲鑄鐵管直段(25m以上)起點終點40拉線和尺量檢查鋼管、塑料管、復合管直段(25m以上)起點終點309.2.9  管道和金屬支架的涂漆應附著良好,無脫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等缺陷。9.2.10  管道在連接應符合工藝要求,閥門、水表等安裝位置應正確。塑料給水管道上的水表、閥門等設施其重量或啟閉裝置扭矩不得作用于管道上,當管徑50mm時必須設獨立的支承裝置。9.2.11  給水管道與污水管道在不同標高平行敷設,其垂直間距在500mm以內時,給水管

61、管徑小于或等于200mm的,管壁水平間距不得小于1.5m;管徑大于200mm的,不得小于3m.9.2.12  鑄鐵管承插捻口連接的對口間隙應不小于3mm,最大間隙不得大于表9.2.12的規(guī)定。表9.2.12           鑄鐵管承插捻口的對口最大間隙管徑(mm)沿直線敷設(mm)沿曲線敷設(mm)75451002505713300500614229.2.13  鑄鐵管9.2.13  鑄鐵管沿直線敷設,承插捻口連接的環(huán)型間隙應符合表9.2.13的規(guī)定;沿曲線敷設,每個接口

62、允許有2º轉角。表9.2.13                   鑄鐵管承插捻口的環(huán)型間隙管徑(mm)標準環(huán)型間隙(mm)允許偏差(mm)7520010+3,-225045011+4,-250012+4,-29.2.14  捻口用的油麻填料必須清潔,填塞后應捻實,其深度應占整個環(huán)型間隙深度的1/3。9.2.15  捻口用水泥強度應不低于32.5MPa,接口水泥應密實飽滿,其接口水泥面凹入承口邊緣的深度不得大于2mm。9.2.16  采用水泥捻口的給水鑄鐵管,在安裝地點侵蝕性的地下水時,應在接口處涂抹瀝清防腐層。9.2.17  采用橡膠圈接口的埋地給水管道,在土壤或地下水對橡膠圈有腐蝕的地段,在回填土前應用瀝青膠泥、瀝青麻絲或瀝青鋸末等材封閉橡膠圈接口。橡膠圈接口的管道,每個接口的最大偏轉角不得超過表9.2.17的規(guī)定。表9.2.17            橡膠圈接口最大允許偏轉角公稱直徑(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