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十二個中醫(yī)急癥診療常規(guī)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6/9b53586e-06f9-4ab2-a513-87c797ba394e/9b53586e-06f9-4ab2-a513-87c797ba394e1.gif)
![急診科十二個中醫(yī)急癥診療常規(guī)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6/9b53586e-06f9-4ab2-a513-87c797ba394e/9b53586e-06f9-4ab2-a513-87c797ba394e2.gif)
![急診科十二個中醫(yī)急癥診療常規(guī)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6/9b53586e-06f9-4ab2-a513-87c797ba394e/9b53586e-06f9-4ab2-a513-87c797ba394e3.gif)
![急診科十二個中醫(yī)急癥診療常規(guī)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6/9b53586e-06f9-4ab2-a513-87c797ba394e/9b53586e-06f9-4ab2-a513-87c797ba394e4.gif)
![急診科十二個中醫(yī)急癥診療常規(guī)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6/9b53586e-06f9-4ab2-a513-87c797ba394e/9b53586e-06f9-4ab2-a513-87c797ba394e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急診科十二個中醫(yī)急癥診療常規(guī)時間 : 2011年 7 月 19 日來源 : 作者 : 點擊 : 次 共有 () 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一、中醫(yī)中風病診療常規(guī)【定義】中風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驟,癥見多端,變化迅速,與風性善行數(shù)變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風名之。本病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或不經(jīng)昏仆而僅以歪僻不遂為癥的一種疾病。【診斷要點】1、臨床表現(xiàn):重癥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語謇澀等特定的臨床表現(xiàn)。 輕癥僅見眩暈, 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多急性起病,好發(fā)于40 歲以上年齡。發(fā)病之前多有頭暈、頭痛、肢體一側(cè)麻木等先兆癥狀,常有
2、眩暈、頭痛、心悸等病史,病發(fā)多有情志失調(diào)、飲食不當或勞累等誘因。2、病機特點:中風之發(fā)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氣血虧虛。與心、肝、腎三臟陰陽失調(diào),加之憂思惱怒,或飲酒飽食或房室勞累,或外邪侵襲等誘因,以致氣血運行受阻,肌膚筋脈失于濡養(yǎng);或陰虧于下,肝陽暴張,陽化風動,血隨氣逆,夾痰夾火,橫竄經(jīng)隧,蒙蔽清竅,而形成上實下虛,陰陽互不維系的危急證候。【診斷分析步驟】1、是卒中還是其他疾?。褐匾暟l(fā)病形式、發(fā)病時間,同時注意排除腦外傷、中毒、癲癇后狀態(tài)、腦栓塞、高血壓腦病、低血糖昏迷、高血糖昏迷、腦部炎癥以及軀體重要臟器功能嚴重障礙引起的腦部病變。2、是哪一類型的卒中:是出血性還是缺血性卒中,根據(jù)起病
3、方式、臨床表現(xiàn)結(jié)合必要的影像學檢查來確定。除非有其他原因不能檢查或患者條件不允許搬動,所有疑為卒中的患者都應(yīng)盡快進行頭部影像學(ct/mri )檢查,觀察有無腦梗死、腦出血或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3、缺血性卒中者是否有溶栓治療指征:腦梗死患者進行溶栓之前必須進行相應(yīng)的影像學( ct/mri)檢查。溶栓治療對血壓的要求是既往有高血壓的患者維持血壓在 160-180/100-105mmhg水平;既往無高血壓的患者,血壓維持在160-180/90-100mmhg;當血壓高于 200/105mmhg時,可以考慮謹慎降壓治療。近年西班牙對 250 例半球缺血性卒中患者發(fā)病后24 小時內(nèi)的血壓波動情況、ess、
4、ct 容積及死亡率進行的一項研究,與三個月后的結(jié)果做對照表明。發(fā)現(xiàn)發(fā)病當日收縮壓最低組及最高組和舒張壓最低組及最高組患者病后3 個月神經(jīng)功能損失最重,ct 所示梗死體積最大。 研究提出,住院后 24小時內(nèi)迅速降壓者,倘若收縮壓降低超過30mmhg,舒張壓降低超過20mmhg,同樣早期出現(xiàn)嚴重神經(jīng)功能損失且梗死體積大。 因而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血壓在一段時間內(nèi)應(yīng)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既往有高血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維持血壓在160-180/100-105mmhg水平;既往無高血壓的患者,血壓維持在160-180/90-100mmhg;當血壓高于 200/105mmhg時,可以考慮謹慎降壓治療;參考:
5、2007年美國卒中指南的共識是除非收縮壓220 mmhg 或平均血壓 120 mmhg,不需要使用降壓藥( i 類,證據(jù)水平 c)?!九R床分型】一、西醫(yī)分型1、超早期( 36h內(nèi));2、急性期( 1個月);3、恢復期( 26個月);4、后遺癥期( 6 個月以后);ocsp腦梗塞臨床分型標準: 完全前循環(huán)梗死;部分前循環(huán)梗死; 后循環(huán)梗死; 腔隙性梗死。二、中醫(yī)分型1、中經(jīng)絡(luò):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但意識清楚。2、中臟腑: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見肢體不用。中臟腑閉證屬實,證見神志昏迷、牙關(guān)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肢體強痙等。脫證屬虛,可見神志昏憒無知、目合口開、四肢松懈癱軟、
6、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遺、鼻息低微等?!局嗅t(yī)治療】中風的治療原則:中經(jīng)絡(luò)以平肝熄風,化痰祛瘀通絡(luò)為主。中臟腑閉證,治當熄風清火,豁痰開竅,通腑泄熱;脫證急宜救陰回陽固脫;對內(nèi)閉外脫之證,則需醒神開竅與扶正固脫兼用。恢復期及后遺癥期,多為虛實兼夾,當扶正祛邪,標本兼顧,平肝熄風,化痰祛瘀,滋養(yǎng)肝腎,益氣養(yǎng)血并用。1、中經(jīng)絡(luò):燈盞花細辛注射液20-40ml 加入 0.9%ns250ml 中靜滴或銀杏注射液10ml 加入 0.9%ns250ml 中靜滴。2、中臟腑閉證:醒腦靜10-20ml 加入 0.9%ns250ml 中靜滴;清開靈40ml 加入0.9%ns250ml 中靜滴; 60 滴/分鐘,每天
7、一次。中臟腑脫證:參麥注射液40ml 加入 0.9%ns250ml 中靜滴。3、針灸治療(1)風火上擾清竅,痰熱內(nèi)閉清竅:百會、人中、足三里、太沖等。(2)痰濕蒙塞心神,元神敗脫,心神散亂:百會、氣海、足三里。(3)以昏迷為主:人中、神聰、內(nèi)關(guān)、涌泉、太沖。(4)以半身不遂: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陰交、太沖。4、辨證論治(1)中經(jīng)絡(luò)風痰入絡(luò):肌膚不仁,手足麻木,突然發(fā)生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強語謇,甚則半身不遂, 或兼見手足拘攣, 關(guān)節(jié)疫痛等癥, 舌苔薄白,脈浮數(shù)。方劑:真方白丸子加減。常用藥: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當歸、白芍、雞血藤等,水800ml 煎煮,每天 2 劑。風
8、陽上擾: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少寐多夢,突然發(fā)生口眼歪斜,舌強語謇,或手足重滯,甚則半身不遂,舌質(zhì)紅或苔膩,脈弦細數(shù)或弦滑。方劑:天麻鉤藤飲加減。常用藥:天麻、鉤藤、珍珠母、石決明、桑葉、菊花、山梔、牛膝等,水800ml 煎煮,每天 2 劑。陰虛風動:平素頭暈耳鳴,腰酸,突然發(fā)生口眼歪斜,言語不利,手指潤動,甚或半身不遂,舌質(zhì)紅苔膩,脈弦細數(shù)。方劑:鎮(zhèn)肝熄風湯。常用藥:白芍、天冬、玄參、枸杞、龍骨、牡蠣、龜板、牛膝、當歸、天麻等,水800ml 煎煮,每天 2 劑。(2)中臟腑閉證痰熱腑實:素有頭痛眩暈,心煩易怒,突然發(fā)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謇或不語, 神識欠清或昏糊, 肢體強急, 痰
9、多而黏, 伴腹脹,便秘,舌質(zhì)暗紅,或有瘀點瘀斑,苔黃膩,脈弦滑或弦澀。方劑:桃仁承氣湯加減。常用藥:桃仁、大黃、芒硝、枳實、黃芩、瓜蔞、牛膝、丹皮等,水 800ml 煎煮,每天 2 劑。痰火瘀閉:素有頭痛眩暈,心煩易怒,突然發(fā)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謇或不語, 神識欠清或昏糊, 肢體強急, 痰多而黏, 伴腹脹,便秘,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苔黃膩,脈弦滑而數(shù)。方劑:羚羊鉤藤湯。常用藥:羚羊角、鉤藤、珍珠母、石決明、膽星、竹瀝、半夏、黃連、菖蒲等。痰濁瘀閉:素有頭痛眩暈,心煩易怒,突然發(fā)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謇或不語, 神識欠清或昏糊, 肢體強急, 痰多而黏, 伴腹脹,便秘,
10、面白唇暗,靜臥不煩,四肢不溫,痰涎壅盛,苔白膩,脈沉滑緩滑。方劑:滌痰湯。常用藥:半夏、茯苓、橘紅、竹茹、郁金、菖蒲、膽星、天麻、鉤藤、僵蠶等,水800ml 煎煮,每天 2 劑。脫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遺,肢體軟癱,舌痿,脈細弱或脈微欲絕。急用大劑參附湯合生脈散。常用藥:人參、附子、麥冬、五味子、山萸肉等,水800ml 煎煮,每天 2 劑。(3)恢復期風痰瘀阻:口眼歪邪,舌強語謇或失語;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苔滑膩,舌暗紫,脈弦滑。方劑:解語丹。常用藥:天麻、膽星、天竺黃、半夏、陳皮、地龍、僵蠶、全蝎、遠志、菖蒲、桑枝、丹參等,水800ml 煎煮,每
11、天 1 劑。氣虛絡(luò)瘀: 肢體偏枯不用, 肢軟無力,面色萎黃, 舌質(zhì)淡紫或有瘀斑, 苔薄白,脈細澀或細弱。方劑:補陽還五湯。常用藥:黃芪、桃仁、紅花、赤芍、歸尾、川芎、地龍、牛膝等,水 800ml 煎煮,每天 1 劑。肝腎虧虛: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攣變形,舌強不語,或偏癱,肢體肌肉萎縮,舌紅脈澀。方劑:左歸丸合地黃飲子。常用藥:干地黃、首烏、枸杞、山萸肉、麥冬、石斛、當歸、雞血藤等,水800ml 煎煮,每天 1 劑?!疚麽t(yī)治療】一、腦梗死的治療不能一概而論,應(yīng)根據(jù)不同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類型、發(fā)病時間等確定針對性強的治療方案,實施以分型、 分期為核心的個體化治療。 在一般內(nèi)科支持治療的基礎(chǔ)上
12、, 可酌情選用改善腦循環(huán)、 腦保護、 抗腦水腫降顱壓等措施。重點是急性期的分型治療,腔隙性腦梗死不宜脫水,主要是改善循環(huán);大、中梗死不宜降壓低于160-180/90-100mmhg,應(yīng)積極抗腦水腫降顱壓,防止腦疝形成。中國指南建議多數(shù)無禁忌證的不溶栓患者應(yīng)在卒中后盡早(最好48小時內(nèi))開始使用阿司匹林, 推薦劑量阿司匹林150300mg/d,4 周后改為預防劑量。二、急性腦出血的內(nèi)科治療1、一般治療:( 1)臥床休息( 2)保持呼吸道通暢( 3)吸氧( 4)鼻飼(5)對癥治療( 6)預防感染( 7)觀察病情。2、 調(diào)控血壓:血壓 200/110mmhg 時,在降顱壓的同時可慎重平穩(wěn)降血壓治療,
13、使血壓維持在略高于發(fā)病前水平或180/105mmhg 左右;收縮壓在 170200mmhg 或舒張壓 100110mmhg,暫時尚可不必使用降壓藥, 先脫水降顱壓,并嚴密觀察血壓情況, 必要時再用降壓藥。 血壓降低幅度不宜過大, 否則可能造成腦低灌注。收縮壓 165mmhg 或舒張壓 95mmhg,不需降血壓治療。3、降低顱內(nèi)壓:可酌情選用呋塞米(速尿)、白蛋白。建議盡量不使用類固醇。4、止血藥物:一般不用,若有凝血功能障礙,可應(yīng)用,時間不超過1 周。5、亞低溫治療。二、中醫(yī)胸痹(心絞痛)診療常規(guī)【定義】胸痹是指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臥為癥的一種疾病,輕者僅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
14、,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拘乇缘脑\斷要點】1、臨床表現(xiàn):心胸痛是真心痛最早出現(xiàn)、最為突出的癥狀,其疼痛劇烈,難以忍受,且范圍廣泛,持續(xù)時間長久,患者常有恐懼、瀕死感。嚴重者面色蒼白,唇甲青紫,心律失常,可發(fā)生猝死。多見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勞過度、抑郁惱怒或多飲多食、感受寒冷而誘發(fā)。2、病機特點:本病的病機為心脈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腎等臟。心主血脈,肺主治節(jié),兩者相互協(xié)調(diào),氣血運行自暢。心病不能推動血脈,肺氣治節(jié)失司,則血行瘀滯; 肝病疏泄失職, 氣郁血滯; 脾失健運,聚生痰濁, 氣血乏源;腎陰虧損,心血失榮,腎陽虛衰,君火失用,均可引致心脈痹阻,胸陽失曠而發(fā)胸痹。中醫(yī)胸
15、痹多屬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急性冠脈綜合征范疇。【診斷分析步驟】1、是心絞痛還是其他疾病:心絞痛診斷的第一步是詳細了解胸痛病史,所有胸痛患者均應(yīng)行心電圖檢查。體格檢查、胸片、實驗室檢查、超聲心動圖及核素心室造影等有助于診斷和鑒別診斷。 穩(wěn)定型心絞痛有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方式及緩解方式,同時注意通過實驗室及物理檢查排除氣胸,肺炎,心律失常及胃食管性疾病引起的胸部疼痛。2、心絞痛的危險程度:各種負荷試驗有助于診斷和危險分層。對于心絞痛患者應(yīng)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 對負荷試驗的反應(yīng)、 左室功能以及冠狀動脈造影顯示的病變情況進行危險度分層,從而決定治療方案。【臨床分型】一、心絞痛分型1、穩(wěn)定型心絞痛:2、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包括
16、靜息性心絞痛;初發(fā)性心絞痛;惡化型心絞痛。二、加拿大心血管學會心絞痛分級表現(xiàn)i 級:“一般體力活動不引起心絞痛”,例如行走和上樓。費力、快速成長時間用力才引起的心絞痛。ii 級:“日常體力活動稍受限制”,行走或快步上樓、登高、飯后行走或上樓、寒冷或風是行走,情緒激動發(fā)作心絞痛、或僅在睡醒后數(shù)小時內(nèi)發(fā)作。iii 級: “日?;顒芋w力明顯受限” ,以一般速度在一般條件下平地步行100-400m或上一層樓梯時受限。iv 級:“不能進行任何體力活動”,休息時即可出現(xiàn)心絞痛綜合征。【中醫(yī)治療】胸痹的治療原則:本病的治療原則應(yīng)先治其標,后顧其本;先從祛邪入手,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時可根據(jù)虛實標本的主次,兼顧
17、同治。祛邪治標常以活血化瘀、辛溫通陽、泄?jié)峄硖禐橹?,扶正固本常用溫陽補氣、益氣養(yǎng)陰、滋陰益腎為法,綜合治療。1、急性處理:加快心臟傳導:心寶丸12 丸,每天三次。減慢心臟傳導:活心丸12 丸,每天三次。改善心肌缺血:田七口服液1020ml,每天三次;復方丹參注射液40ml加入 0.9%ns250ml 中靜滴,每天二次;燈盞細辛花40ml 加入0.9%ns250ml 中靜滴,每天二次。心陰不足:滋心陰口服液10ml ,每天三次;參麥注射液40ml 加入0.9%ns250ml 中靜滴,每天二次。心陽不振:補心氣口服液10ml,每天三次;參附注射液40ml 加入0.9%ns250ml 中靜滴,每天二
18、次。2、針灸治療:常用穴:心俞、內(nèi)關(guān);厥陰俞、膻中。備用穴:間使、足三里、神門。3胸痹的辨證論治:(1)心血瘀阻: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時或心悸不寧,舌質(zhì)紫暗,脈象沉澀。方劑:血府逐瘀湯加減。常用藥:川芎、紅花、桃仁、赤芍、牛膝、柴胡、當歸、生地、郁金等,每天二次。(2)氣滯心胸:心胸滿悶,隱痛陣發(fā),痛有定處,時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時容易誘發(fā)或加重,或兼有脘宇脹悶,得噯氣或矢氣則舒,苔薄或薄膩,脈細弦。方劑:柴胡疏肝散加減。常用藥:枳殼、香附、陳皮、川芎、赤芍、柴胡、郁金等,每天二次。(3)痰濁閉阻:胸悶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氣短喘促,肢體沉重,形體肥胖,痰多,苔濁膩,脈滑。方劑:栝蔞薤
19、白半夏湯合滌痰湯加味。常用藥:瓜蔞、薤白、半夏、人參、茯苓、甘草、石菖蒲、陳皮等,每天二次。(4)寒凝心脈:胸痛徹背,感寒痛甚,胸悶氣短,心悸,重則喘息,不能平臥,面色蒼白,四肢冷,舌苔白,脈沉細。方劑:栝蔞薤白桂枝湯加合當歸四逆湯加減。常用藥:瓜蔞、薤白、桂枝、細辛、當歸、枳實、厚樸等,每天二次。(5)心腎陰虛:胸悶且痛,心悸盜汗,心煩不寐,腰酸膝軟,耳鳴,頭暈,舌紅或有紫斑,脈細帶數(shù)或見細澀。方劑:天王補心丹合炙甘草湯加減。常用藥:生地、玄參、天冬、麥冬、人參、炙甘草、五味子、遠志、當歸、阿膠等,每天二次。(6)氣陰兩虛:胸悶隱痛,時作時止,心悸氣短,倦怠懶言,面色少華,頭暈?zāi)垦#鰟趧t甚
20、,舌偏紅或有齒印,脈細弱無力,或結(jié)代。方劑:生脈散合人參養(yǎng)榮湯加減。常用藥:人參、黃芪、炙甘草、肉桂、麥冬、五味子、丹參、當歸等,每天二次。(7)心腎陽虛:胸悶氣短,甚則胸痛徹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蒼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脈沉細或沉微欲絕。方劑:參附湯合右歸飲加減。常用藥:人參、附子、肉桂、炙甘草、熟地、仙靈脾等,每天二次?!疚麽t(yī)治療】治療目標:預防心肌梗塞和猝死,減輕臨床癥狀和缺血發(fā)作,提高生活質(zhì)量。一、藥物治療:1、阿司匹林: 100mg/d。2、他汀類降脂藥:此類藥的使用有兩個層次:所有冠心病病人均應(yīng)服用,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水平降至 2
21、.60mmol/l;對極高危病人(如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人)應(yīng)強化他汀類藥調(diào)脂治療,使ldl-c 降至2.07mmol/l 以下。3、 受體阻滯劑:劑量應(yīng)個體化,從較少劑量開始,要求靜息心律降至5560次分。4、acei:對所有明確冠心病病人均可使用acei。5、鈣離子拮抗劑:當受體阻斷藥作為初始治療藥物效果不滿意或病人不能耐受時,使用長效鈣拮抗藥或受體阻斷藥加二氫吡啶類鈣拮抗藥。6、靜脈硝酸甘油開始劑量為10ugmin 持續(xù)滴注,每 3-5min 增加 10ugmin,直到出現(xiàn)用藥后癥狀或血壓下降。如果20ugmin 沒有反應(yīng) ,則可以先增加 10ugmin,然后增加 20ugm
22、in。盡管不能推薦出最大劑量,但是,一般常用最大劑量為 200ugmin。7、連續(xù) 3 次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而癥狀不能緩解者,或者是充分抗缺血治療后癥狀復發(fā)者,主張靜脈注射硫酸碼啡1-5mg。8、抗凝:低分子肝素鈣0.4ml 皮下注射。二、血管重建治療:血管重建治療是冠心病重要的治療方法,包括pci(經(jīng)皮冠狀動脈腔內(nèi)成行術(shù) )及 cabg(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shù),也稱作冠脈搭橋術(shù))。三、厥脫證診療常規(guī)【定義】厥脫非單純之厥證或脫證, 是指邪毒內(nèi)陷, 或內(nèi)傷臟氣, 或亡津失血所致的氣血逆亂,正氣耗脫的一類病證。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休克?!驹\斷要點】1臨床表現(xiàn)特點神志淡漠,但欲寐,或煩躁不安,或神志不清
23、,面色蒼白或潮紅或發(fā)紺,四肢厥冷,汗出不止,氣息微弱,或氣促息粗等癥,脈沉細無力,或脈微細欲絕,或不能觸及,血壓下降,收縮壓低于 80mmhg, 脈壓差小于 20mmhg,有高血壓者,收縮壓低于平時血壓的l3 以上,或收縮壓降低30mmhg,尿少(30mlh),指壓再充盈時間長于3s。2發(fā)病特點發(fā)病急,變化快,迅即逆轉(zhuǎn)。3病因病機特點因感受邪毒,或內(nèi)傷五臟,失血亡津,創(chuàng)傷劇痛,導致氣血逆亂,陰陽耗脫,發(fā)為厥病。4實驗室檢查根據(jù)不同病因可參考必要的特異性實驗檢查如血氣分析、血流動力學及血液流變學等指標。凡具備以上臨床表現(xiàn)的1 項,參考發(fā)病特點、病因病機特點、實驗室檢查等項,即可診斷。【診斷分析步
24、驟】1、了解病因及加重因素:詳細檢查病人發(fā)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加重休克的因素是什么,尤其不能忽視潛在的病因。2、是哪一類型的休克:為了便于急診搶救,按病因分類較為簡單。按病因可分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過敏性休克、神經(jīng)源性休克等?!九R床分型】1輕度:神清或煩躁不安,手足不溫或肢端發(fā)涼,汗出過多,脈沉細(數(shù))無力,血壓下降;收縮壓 80mmhg,脈壓差 20mmhg;有高血壓者,收縮壓低于平時血壓的 13 以上,或收縮壓降低30mmhg。2 中度:神志淡漠,手足冷至腕踝,大汗淋漓,脈微弱或虛大,收縮壓在 50mmhg以下,脈壓差 20mmhg。3重度:意識朦朧,或神志不清,
25、肢冷超過腕踝6cm以上,或全身發(fā)冷,冷汗如珠,脈微欲絕,或不能觸及,收縮壓在30mmhg 以下?!局嗅t(yī)治療】厥脫的治療原則: 厥脫乃危急之候, 當及時救治為要, 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療原則。1、閉證:醒腦靜 10-20ml 加入 0.9%ns250ml 中靜滴,每天二次。2、脫證:參麥注射液40ml 加入 0.9%ns250ml 中靜滴,每天二次。3、針灸治療:一般來講,針灸治療對于厥脫的搶救有著十分重要意義。如針刺人中、涌泉、十宣放血,手法要強。一般十宣放血三指即可收效。但此法適用于閉證。對于脫證則可用灸法,如百會、神闕、關(guān)元、足三里等。4、辨證論治(1)氣厥:實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guān)緊
26、閉,面赤唇紫,舌紅,脈多沉弦。方劑:通關(guān)散合五磨飲子。常用藥:細辛、皂角、烏藥、檳榔、木香、丁香、藿香,每天二次。虛證:眩暈昏仆,面色蒼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質(zhì)淡,脈沉微。方劑:生脈注射液、參附注射液、四味回陽飲。常用藥:人參、附子、炮姜、甘草等,每天二次。(2)血厥:實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guān)緊閉,面赤唇紫,舌紅,脈多沉弦。方劑:羚角鉤藤湯或通瘀煎加減。常用藥:羚羊角、鉤藤、桑葉、菊花、澤瀉、青皮、香附等,每天二次。虛證:突然昏厥,面色蒼白,口唇無華,四肢震顫,目陷口張,自汗膚冷,呼吸微弱,舌質(zhì)淡,脈芤或細數(shù)無力。方劑:急用獨參湯灌服,繼用人參養(yǎng)營湯。常用藥:人參、黃芪、當歸、熟地、
27、白芍、遠志等,每天二次。(3)痰厥:突然昏厥,喉中痰聲,或嘔吐涎沫,呼吸氣粗,苔白膩,脈沉滑。方劑:導痰湯加減。常用藥:陳皮、半夏、茯苓、蘇子、白芥子、膽南星等,每天二次?!疚麽t(yī)治療】原則:休克治療必先恢復組織灌注和有氧代謝,同時解釋低血壓的原因, 確定用藥方案并對治療反應(yīng)迅速作出評估。一、緊急處理:積極處理休克的原發(fā)病,如外傷失血馬上止血。采取頭和軀干抬高 200300,下肢抬高 150200體位。二、補充血容量:在監(jiān)測動脈血壓、尿量和cvp(中心靜脈壓)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病人皮膚溫度、 末梢循環(huán)、 脈搏幅度及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等微循環(huán)情況,判斷血容量的效果。三、糾正酸堿平衡失調(diào):在改善組織灌注下
28、,根據(jù)血氣分析結(jié)果,適時適量給予堿性藥物,以改善復蘇的效果。四、血管活性藥物的應(yīng)用: 在充分容量復蘇后應(yīng)用血管活性藥物,以維持臟器灌注。1血管收縮藥:臨床常用的血管收縮藥物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腎上腺素和異丙基腎上腺素等。 多巴胺常用劑量 220ug/min?kg。多巴酚丁胺常用劑量2.510ug/min?kg。去甲腎上腺素常用劑量210ug/min。異丙基腎上腺素常用劑量 0.10.2mg加到 250ml0.9%ns250ml 中靜滴,維持收縮壓90mmhg 以上。2血管擴張藥:分受體阻滯劑和抗膽堿能藥兩類。酚妥拉明0.10.5mg/kg加入 0.9%ns250ml 中靜滴,本藥作用時間
29、短??鼓憠A能藥常用有阿托品、山莨菪堿和東莨宕堿。如山莨菪堿10mg,每 15 分鐘靜推一次。五、治療 dic 改善微循環(huán):對已診斷明確的dic,可使用肝素治療,常用劑量為 1mg/kg,每 6 小時一次。成人首次可使用10000u。(肝素 1mg 相當于 125u)六、皮質(zhì)類固醇使用:對感染性休克及其他難治性休克,可使用皮質(zhì)類固醇。主張大劑量,一次性使用。四、中醫(yī)急癥胃痛診療常規(guī)【定義】胃痛,又稱胃脘痛, 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經(jīng)常發(fā)生疼痛為癥的病證。相當于西醫(yī)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急慢性胃炎、胃神經(jīng)官能癥、胃粘膜脫垂、胃下垂等病癥引起的急性疼痛。【胃痛的診斷要點】1、臨床表現(xiàn):上腹近心窩處胃脘部
30、發(fā)生疼痛為特征,其疼痛有脹痛、刺痛、隱痛、劇痛等不同性質(zhì)。常伴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嘈雜泛酸,噯氣吞腐等上消化道癥狀。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復發(fā)作病史,發(fā)病前多有明顯的誘因。2、病機特點:胃痛的病因雖有種種不同,但其發(fā)病機理卻有共同之處,即所謂“不通則痛”。有寒凝而痛,食積而痛,氣滯而痛,火郁而痛,血瘀而痛,陽虛胃失溫養(yǎng)而痛,陰虛胃失濡養(yǎng)而痛等。其因雖各不同,而其“不通則痛”則是一致的?!驹\斷分析步驟】1、是胃痛還是其他疾?。何竿串斉c真心痛、脅痛、腹痛相鑒別,從發(fā)病部位分析,可以進行鑒別。2、是否急腹癥:是胃炎還是急腹癥,根據(jù)起病方式、是否有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等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影像檢查來確診。
31、【臨床分型】1、輕度胃痛:胃腕痛較輕,可以忍受,無痛苦表情。2、中度胃痛:胃腕痛較輕,可以忍受,有痛苦表情,但無坐臥不安3、重度胃痛:胃腕疼痛,劇痛難忍,捧腹呻吟,坐臥不安?!局嗅t(yī)治療】胃痛的治療原則:以理氣和胃止痛為主,再審證求因,辨證施治。邪盛以祛邪為急,正虛以扶正為先,虛實夾雜者,則當祛邪扶正并舉。1、中成藥使用:和胃湯或和胃消痞合劑50 毫升,每天 3 次寒濕證:藿香正氣丸1 支,每天三次。濕熱證:三九胃泰膠囊24 粒,每天三次。氣滯證:胃蘇顆粒1 包,每天三次,木香元胡膠囊3 粒,每天三次。食滯證:保和丸6 克,每天三次。瘀血證:田七元胡膠囊3 粒,每天三次。2、針灸治療:主穴:內(nèi)關(guān)
32、、中脘、足三里,胃俞。配合下脘、關(guān)元、氣海、天樞(雙)、腹瀉穴使用。虛證用補法,實證用瀉法,每天2 次。3、辨證論治(1)寒邪客胃:胃脘疼痛,病勢急暴,得溫熨則減,口不渴、喜熱飲,脈弦緊,苔白。方劑:輕癥可用局部炒鹽包溫熨, 或服生姜紅糖湯即可止痛。 較重者可用良附丸加味。方劑:高良姜、香附??杉訁擒镙?、烏藥、陳皮等。(2)飲食停滯:胃脘脹痛,噯腐,厭食或嘔吐,吐后痛減,舌苔厚膩,脈滑實。方劑:保和丸加減。常用藥:神曲、山楂、萊菔子、茯苓、半夏、陳皮,連翹等。 (3)肝氣犯胃:胃脘脹滿,痛引兩脅,噯氣頻繁,噯氣或失氣后疼痛稍減,舌苔薄白,脈沉弦。方劑:柴胡疏肝散為主方。常用藥:柴胡、芍藥、川芎
33、、郁金、香附、枳殼、甘草等。 (4)瘀血停滯:胃脘劇痛,如針刺刀割,痛有定處而拒按,如傷及胃絡(luò),可見突然嘔血或黑便,脈澀,舌質(zhì)紫暗。方劑:實證用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常用藥:蒲黃、五靈脂、檀香、丹參、砂仁等。(5)胃陰虧虛:胃脘灼痛,嘈雜似饑,口燥咽干,大便秘結(jié),舌紅少津或剝脫無苔,脈細數(shù)。方劑: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常用藥:沙參、麥冬、生地、枸杞子、當歸、川楝子、芍藥、甘草等。(6)脾胃虛寒:隱隱作痛,喜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減,遇寒發(fā)作或疼痛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納呆,四肢欠溫,大便溏薄,舌苔淡白,脈細數(shù)或沉遲。方劑:黃芪建中湯為主方。常用藥:飴糖桂枝芍藥生姜大棗黃芪炙甘草?!疚麽t(yī)治療】1、藥
34、物性急性胃炎:對無出血者:()停藥;()抑酸藥(h2ra 或 ppi)或前列腺素類似藥單用,如咪索前列醇等;有出血者:()停藥;()補充血容量、抗休克; ()藥物噴灑止血法:常用的藥物有去甲腎上腺素,冰鹽水孟氏液或凝血酶; ()內(nèi)鏡下止血:對鏡下小的點片狀出血,在藥物噴灑治療的同時,采用電凝和微波止血,效果較好;()抑酸藥(h2ra 或 ppi)出血不大單用,藥物用法:西咪替丁 0.4g,bid 或 0.8g每晚次,或雷尼替丁 150mg,每小時次或奧美拉唑20mg,qd或米素前列醇 200ug每小時次。2、應(yīng)激性急性胃炎:消除誘因,關(guān)鍵在于預防措施:()控制胃酸,一般認為將胃酸的 ph 控制
35、在 3.55.0 之間, 有條件的可在胃鏡下進行胃液ph 的監(jiān)測,同時可觀察胃內(nèi)出血情況??刂扑岱椒ㄊ怯胔2ra 或 ppi。()保護胃粘膜,如:硫糖鋁(1g 口服,每 4小時次) ,麥滋林顆粒 (包口服,每日次),疼痛明顯者可用阿托品類解痙藥鎮(zhèn)痛。3、食物中毒性急性胃炎:祛除病因,清淡飲食。如:脫水明顯,可行補液;嘔吐為主者,可選用嗎丁啉、胃復安、西沙必利、vitb6 ;感染嚴重可用青霉素、甲硝唑、靜脈滴注或口服黃連素、 痢特靈等消炎藥; 疼痛明顯可用阿托品類解痙藥止痛。五、中醫(yī)腹痛癥(急性胰腺炎)診療常規(guī)【定義】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的部位發(fā)生的疼痛而言。在臨床上極為常見,可出現(xiàn)于
36、多種疾病中。【診斷要點】1、凡是以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的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者,即為腹痛。其疼痛性質(zhì)各異,若病因外感,突然劇痛,伴發(fā)癥狀明顯者,屬于急性腹痛;病因內(nèi)傷,起病緩慢,痛勢纏綿者,則為慢性腹痛。臨床可據(jù)此進一步辨病。2、注意腹痛相關(guān)病因,臟腑經(jīng)絡(luò)相關(guān)的癥狀。如涉及腸腑,可伴有腹瀉或便秘;膀胱濕熱可見腹痛牽及前陰,小便淋漓,尿道灼痛;蛔蟲作痛多伴嘈雜吐涎,時作時止;瘀血腹痛常有外傷或手術(shù)史;少陽表里同病腹痛可見痛連腰背,伴惡寒發(fā)熱,惡心嘔吐。3、根據(jù)性別、年齡、婚況,與飲食、情志、受涼等關(guān)系,起病經(jīng)過,其他伴發(fā)癥狀,以資鑒別何腑受病,明確病理性質(zhì)。4、病機特點:基本病機為臟腑氣機郁滯,
37、氣血運行不暢,經(jīng)脈痹阻,“不通則通”,或臟腑經(jīng)脈失養(yǎng),不榮而痛。5、實驗室檢查:血清淀粉酶超過500u/dl(正常值 40180 u/dl,somogyi 法)。6、ct 發(fā)現(xiàn)胰腺病變,進行分級?!驹\斷分析步驟】1、辨腹痛或是胃痛:以上腹部胃脘近心窩處疼痛者為胃痛;以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的部位疼痛者為腹痛。而胃痛多出現(xiàn)脘腹脹悶,納差,或得食痛減,或食后痛增,或吐苦泛酸,或呃逆噯氣等癥。這些癥狀,在腹痛是少見的,兩者亦不難鑒別。2、內(nèi)科腹痛與外科腹痛的鑒別:內(nèi)科腹痛常先發(fā)熱后腹痛,疼痛一般不劇,痛無定處,壓痛不明顯;外科腹痛多后發(fā)熱,疼痛劇烈,痛有定處,壓痛明顯,見腹痛拒按,腹肌緊張等?!九R床
38、分型】一、西醫(yī)分型:1 輕癥胰腺炎 (map): 具備ap 的臨床表現(xiàn)和生化改變, 而無器官功能障礙或局部并發(fā)癥, 對液體補充治療反應(yīng)良好。ranson 評分3, 或apache ii 評分65歲);旅行者腹瀉;抗生素相關(guān)性結(jié)腸炎;出血性結(jié)腸炎;爆發(fā)性腹瀉。3、大便無或偶見少量白細胞:為侵襲性細菌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襲性細菌、寄生蟲等腸道內(nèi)外的感染或喂養(yǎng)不當)引起的腹瀉,多為水瀉,有時伴脫水癥狀。應(yīng)與下列疾病鑒別: 生理性腹瀉;導致小腸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的各種疾病。4、大便有較多的白細胞:表明結(jié)腸和回腸末端有侵襲性炎癥常由各種侵襲性細菌感染所致。需與下列疾病鑒別:細菌性痢疾;壞死性腸炎。【西
39、醫(yī)臨床分型】根據(jù)病程分為1、急性腹瀉:病程在2 周以內(nèi)。2、遷延性腹瀉:病程在2 周至 2 個月。3、慢性腹瀉:病程在2 個月以上。【西醫(yī)臨床治療】治療腹瀉主要針對其癥狀。 根本治療要針對病因。 認識腹瀉的發(fā)病機制有助于掌握治療原則。1、飲食療法。2、糾正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1)口服補液( ors)(2)靜脈補液3、病因治療。以下情況可給予抗生素治療:持續(xù)的志賀桿菌、沙門氏菌、彎曲桿菌屬或者寄生蟲感染;感染發(fā)生在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和抵抗力下降者、敗血癥或有假體患者;中/重度的旅行者腹瀉或伴有發(fā)熱和/或血便的腹瀉。腸道感染引起的腹瀉需抗感染治療。以針對病原體的抗菌治療最為理想。復方新諾明
40、、 氟哌酸 (諾氟沙星 )、環(huán)丙氟哌酸 (環(huán)丙沙星 )、氟嗪酸 (氧氟沙星 )對菌痢、沙門菌或產(chǎn)毒性大腸埃希菌、螺桿菌感染有效, 甲硝唑?qū)θ芙M織阿米巴及梨形鞭毛蟲感染有效。高滲性腹瀉的治療原則是停食或停用造成高滲的食物或藥物。分泌性腹瀉易致嚴重脫水和電解質(zhì)丟失。除消除病因外, 還應(yīng)積極口服和靜脈補充鹽類和葡萄糖溶液, 糾正脫水。膽鹽重吸收障礙引起的結(jié)腸腹瀉可用消膽胺吸附膽汁酸而止瀉。 治療膽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瀉, 可用中鏈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長鏈脂肪,因前者不需經(jīng)結(jié)合膽鹽水解和微膠粒形成等過程而直接經(jīng)門靜脈系統(tǒng)吸收。4、對癥治療選擇藥物時,病因治療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盡管經(jīng)對癥治療后癥狀已有
41、好轉(zhuǎn)。絕不可放松或取消應(yīng)有的檢查步驟。4.1 止瀉藥常用的有口服活性炭,34 次d;口服思密達 1 袋(3 g袋),tid。4.2 解痙止痛劑可選用阿托品、普魯本辛、山莨菪堿等。4.3 應(yīng)用微生態(tài)調(diào)節(jié)劑,如雙歧桿菌。十一、眩暈診療常規(guī)【定義】眩是眼花,暈是頭暈,二者同時并見,故統(tǒng)稱為“眩暈”。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zhuǎn)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惡心、嘔吐、汗出,甚則昏倒等癥狀?!驹\斷要點】分急性起病和慢性起病兩大類。急性期病多實證, 眩多暈少; 慢性眩暈多虛癥或虛實夾雜,暈多眩少。1、臨床表現(xiàn): (1) 頭暈?zāi)垦?,視物旋轉(zhuǎn),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坐車船,甚則仆倒;(2) 嚴重者可伴有頭痛、項強
42、、惡心、嘔吐、眼球震顫、耳鳴耳聾、汗出、面色蒼白等表現(xiàn); (3) 多有情志不遵、年老體虛、飲食不節(jié)、跌仆損傷等病史。2、病機特點:本病的基本病理變化不外虛實兩端。虛者為髓海不足,或氣血虧虛,清竅失養(yǎng);實者為風、火、痰、瘀擾亂清空。本病病位在頭竅,其病變臟腑與肝、脾、腎三臟相關(guān)。痰濕中阻,郁久化熱形成痰火為患,甚至火盛傷陰,形成陰虧于下,痰火上蒙的復雜局面;又有外風乘虛而入,犯上善變,清空受擾,眩暈不已。再如腎精不足,本屬陰虛,若陰損及陽,或精不化氣,可轉(zhuǎn)為腎陽不足,或陰陽兩虛之證。若中年以上,陰虛陽亢,風陽上擾,往往有中風暈厥的可能。【診斷分析步驟】1、眩暈診斷流程:(1) 根據(jù)有無伴視物旋轉(zhuǎn)
43、或自身晃動確定是眩暈還是頭昏、頭暈。(2) 眩暈根據(jù)有無聽力損害及其他特點確定是中樞性還是周圍性。(3) 若中樞性眩暈進一步確定中樞性病因:血管性或后顱窩病變。(4) 若周圍性眩暈進一步確定周圍性病因:內(nèi)耳眩暈病或內(nèi)耳眩暈征。(5) 排除器質(zhì)性原因,考慮功能性眩暈。2、鑒別引起眩暈的病因:(1) 耳源性眩暈(美尼爾病、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jīng)炎):突發(fā)劇烈的頭暈、周圍物體有明顯的旋轉(zhuǎn)感,持續(xù)數(shù)分鐘或數(shù)小時,伴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汗出、脈搏改變等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的表現(xiàn),絕大部分患者有耳鳴及耳聾,隨著反復發(fā)作,聽力逐漸減退。發(fā)病時可見眼球震顫、前庭功能檢查可有異常。(2) 神經(jīng)源性眩暈:眩
44、暈伴有惡心嘔吐、眼肌麻痹、復視、短暫的視物模糊、視力下降、講話發(fā)音不清、 吞咽嗆咳、走路不穩(wěn)、肢體無力等神經(jīng)功能受損的表現(xiàn),出現(xiàn)顱內(nèi)壓增高時可伴有劇烈的頭痛,惡心嘔吐等,頭顱ct 、mri可協(xié)助診斷。(3) 高血壓病:十八歲以上成年人高血壓定義為:在未服抗高血壓藥物情況下,收縮壓大于等于 140mmhg 和舒張壓大于等于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目前正服用抗高血壓藥物,即使血壓已低于14090mmhg,仍可診斷為高血壓。(4) 頸源性眩暈: 頭暈與頸部活動有密切的關(guān)系,時間較短, 持續(xù)數(shù)分即可緩解。平時常有頸部板緊不適,頸部活動受限。(5) 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與眩暈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后循環(huán)
45、)的缺血涵蓋兩重意思,其一,責任血管是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是其供血范圍的缺血,包括后循環(huán)的tia、梗死和低灌注;其二,合并有腦干損害征象的中樞性眩暈,眩暈(頭暈)是后循環(huán)缺血(vbi)的常見癥狀之一,但不能把眩暈(頭暈)等同于vbi。前循環(huán)與后循環(huán)缺血導致的眩暈重要鑒別點是:后循環(huán)缺血有眩暈, 跌倒發(fā)作,復視。而失語是前循環(huán)缺血的重要特征。(6) 低血糖癥:發(fā)病時有頭暈??梢园橛谐龊?、顫抖、面色蒼白、饑餓、心慌等表現(xiàn),服用糖水后癥狀可迅速消失。2、辨臟腑虛實:肝陽上亢之眩暈兼見頭脹痛、面色潮紅、急躁易怒、口苦脈弦等癥狀。脾失健運痰濕中阻之眩暈,兼見納呆、嘔惡、頭痛、苔膩諸癥。腎精不足之眩暈多兼有腰膝酸軟、耳鳴等癥。凡病程較長,反復發(fā)作,遇勞即發(fā),伴兩目干澀,腰膝酸軟, 或面色咣白, 神疲乏力, 脈細或弱者, 多屬虛證。 凡病程短,或突然發(fā)作,眩暈重,視物旋轉(zhuǎn),伴嘔惡痰涎,頭痛,面赤,形體壯實者,多屬實證。3、相關(guān)檢查:頸椎x線、頸動脈彩超和頭顱ct 、mri等影像學檢查常有助于本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投資組合的全球分散投資策略解析應(yīng)用與挑戰(zhàn)考核試卷
- 中式面點師(中級)練習題庫(附答案)
- 模具設(shè)計與制造(中級)理論測試題(附答案)
- 出租車駕駛員職業(yè)道德與行業(yè)規(guī)范遵守考核試卷
- 現(xiàn)代商業(yè)項目中如何打造綠意盎然的辦公環(huán)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城市照明設(shè)備行業(yè)品牌推廣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電商行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與招聘策略研究
- 2025-2030年數(shù)字孿生工廠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電子商務(wù)主流運營模式解析與案例研究
- 2025-2030年成長維生素C飲料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4-2025年中國專網(wǎng)通信行業(yè)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行業(yè)員工勞動合同標準范本3篇
- 2024年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醫(yī)院高層次衛(wèi)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西藏事業(yè)單位c類歷年真題
- 2025中國移動安徽分公司春季社會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英語下學期開學考試(深圳專用)-2022-2023學年七年級英語下冊單元重難點易錯題精練(牛津深圳版)
- 2025江蘇省全日制勞動合同書范本
- 放射科護理常規(guī)
- 儒釋道文化秒解
- 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英語1-4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