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廚藝烹飪知識專題 1、烹飪常用名詞及術(shù)語解釋2、廚師刀法16種3、哪些食物不要放進微波爐4、存放熟食時別裹保鮮膜5、做不同的菜,用不同的鍋6、怎樣清洗蔬菜更健康7、去殼剝皮小竅門8、做菜時放調(diào)味品的時間順序9、邊炒菜邊放鹽有損健康10、冷菜31種調(diào)味汁的配制方法11、各種調(diào)味料的作用12、肉類去腥的妙招13、吃魚別扔掉魚鱗14、27種常見干貨的發(fā)制方法15、七種簡單方法把肉變嫩16、烹調(diào)土豆六竅門17、五種食物最好別放冰箱18、不同的醋搭配不同的菜品19、幾種常用調(diào)味品的選購常識20、肉干、肉脯產(chǎn)品的選購常識21、熟肉制品的選購常識22、強化食品的選購常識23、如何去除水果保鮮劑24、巧制咸蛋
2、25、如何選購、泡發(fā)海參26、“南鹵北醬”之說27、巧妙辨別有農(nóng)藥的蔬菜28、怎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把粥煮得最爛29、辣椒油應(yīng)該怎樣炸才香30、自己在家怎樣烤正宗羊肉串31、掛面選購烹飪?nèi)ヂ?2、豬血怎樣才能久煮不老33、食糖小常識34、怎樣鑒別新鮮牛肉35、教你鑒別玉蘭片的質(zhì)量36、教你鑒別筍的質(zhì)量37、教你鑒別黑木耳的質(zhì)量38、教你鑒別銀耳的質(zhì)量39、選購醬油門道多40、教你鑒別蘑菇的質(zhì)量41、教你鑒別黃花菜的質(zhì)量42、教你鑒別蕃茄的質(zhì)量43、教你鑒別大蒜的質(zhì)量44、教你鑒別菠菜的質(zhì)量45、教你鑒別黃瓜的質(zhì)量46、教你鑒別花椰菜的質(zhì)量47、教你鑒別各類蔥的質(zhì)量48、教你鑒別甘藍菜的質(zhì)量49
3、、教你鑒別大白菜的質(zhì)量50、教你鑒別蘿卜的質(zhì)量51、教你鑒別萵筍、馬鈴薯、姜質(zhì)量52、怎樣選購帶魚53、教你買鮮美的雞肉54、怎樣識別純果汁55、如何識別受過污染的魚56、教你選購蝦的竅門57、怎樣鑒別方便面的質(zhì)量58、如何辨別鮮蛋與孵過雞的蛋59、超市的蔬菜應(yīng)該怎么選60、怎樣存放牛奶61、怎樣防止面食品變硬62、怎樣收藏紅棗63、怎樣防止蠶豆變色64、怎樣防止黃酒變酸65、怎樣久存花生油66、食品標(biāo)簽識別原則67、三招認清食品添加劑的技巧68、怎樣使菜肴鮮香69、怎樣掌握火候70、常用食物的冷凍與解凍法71、保持活魚鮮活法72、沒有冰箱時的鮮肉保存73、燉出美味豬肉的秘訣74、教你巧存油鹽
4、醬醋75、燉各種肉類的快熟法則76、如何選擇食用油1、烹飪常用名詞及術(shù)語解釋渣餅:又叫豆渣餅。將小米、綠豆或黃豆去皮泡粉,用小磨拐成稠糊,用小勺挖糊,在鐵鏊上煎成核桃形的小餅,兩面都煎成黃色時鏟下來,在清油中炸成柿黃色,即為渣餅。渣泥:將煎好的疙渣剁碎,加入冬菇、冬筍、火腿等配頭,炒成泥食用。疙渣:綠豆泡軟后磨成糊狀,過羅去皮后,將面糊攤成圓片,折成約7厘米長、5厘米寬的餅。花下藕:7月份荷花盛開的時候,蓮池下結(jié)的嫩藕。鮮核桃:7月份結(jié)的核桃,去皮后的鮮核桃仁,可以涼拌和炒菜用。蝴蝶蘿卜:將紅、白蘿卜豎著劈開,刻成蝴蝶形的長條,然后用偷刀切成片,即為蝴蝶蘿卜,可做糖醋蘿卜或做烤鴨碼(即配頭)。
5、菊花蔥:將蔥白切成7厘米長的段,左手持蔥段的一頭,另一頭露出,右手持小刀豎著將蔥露出部分刻(本地說“砍”)47刀,深度約6厘米,放清水中泡一泡,蔥即卷成菊花狀。蘿卜芽:頭年的蘿卜,經(jīng)過冬儲到來年春節(jié)后發(fā)的嫩芽。本糟:即本地區(qū)做成料酒的酒糟,再下入一些花椒及鹽,用料酒泡住。經(jīng)過夏天日曬成為淺棕黃色。南糟:一般指的是白糟,產(chǎn)于杭州、紹興,用小麥和江米發(fā)酵制成。毛豆子:是指灌滿漿而不成熟的毛豆子,碧綠且嫩。大配頭:指的是5厘米長、1.5厘米寬、1.5毫米厚的長方形薄片。如原料不夠長度,按其本身長度或片或原個用都可。也有些配料需要切成段或切成絲的??偠灾?,大配頭要美觀大方,根據(jù)菜肴和盛器酌情而定。大
6、配頭多用于扒、燒、清湯類的菜肴。小配頭:小配頭可分為絲、片、丁等,絲不過3厘米,片不過1.5厘米,丁不過1厘米。如玉蘭片、蔥、姜、蒜、木耳等,經(jīng)過刀功處理切成小雪花片、象眼片、馬牙段、大小骰子丁或加工成花、米、茸等。花椒油:鍋內(nèi)加入大油或清油,油熱八九成時下入花椒,炸出味時撈出,即為蔥椒。蔥椒:蔥椒是將花椒用紹酒、鹽水泡軟后,和蔥、姜一起剁碎再砸成泥,即為蔥椒,放小壇內(nèi)備用。道士帽:又叫“跟頭蒜苗”。將蒜苗裁去蒜葉部分,先用立刀解入蒜苗1/2處,再用平刀向前伸進7毫米長處,用立刀切斷。用同樣的辦法,兩次套切成兩頭尖、中間連,像兩個道士帽對著一樣,故稱“道士帽蒜苗”。因站立不住,老打跟頭,也有稱
7、“跟頭蒜苗”的。水粉芡:也叫濕板芡,用作疊菜用,一部分放在水芡缽里,放少量水。頭湯:也叫原汁湯。將骨頭、雞子、鴨子、豬肉等,放入清水鍋里煮,待肉煮八九成熟,拆骨肉能剔掉時,把油撇出,盛出晾涼,即為頭湯。白湯:也叫奶湯等。豬骨頭和雞、肘子一起放在清水鍋里,蓋上蓋,用武火煮制,至湯汁乳白色即成。毛湯:拆過肉的豬骨,再放入水鍋內(nèi)煮制。此湯可邊煮邊用,邊用邊添清水和雞骨、碎料等。清湯:頭湯用雞帚(雞脯肉剁成泥)清一下,增加鮮味去掉雜質(zhì),可清澈見底。套湯:清好的湯臨時加厚,用雞帚再套清一下。追湯:將清湯再加入雞、鴨用小微火煮制,以追補其營養(yǎng)鮮味。偷刀:是看不見、切不透。如“蜜炙方肋”,看表面是一大塊,實
8、際里面用偷刀解成了小方塊。還有切成夾子形,稱為切一刀、偷一刀。擴雞:為了便于受熱和美觀,把經(jīng)過初步加工的雞子,剁去雞嘴和爪子的1/3及膀尖。有的菜肴在擴時需要把眼刺破、頭破開、爪骨剔開、元骨砸斷。擴魚:為了便于受熱和美觀,把經(jīng)過初步加工后的魚,剁去胸鰭、脊鰭的1/3,尾鰭的里邊修裁整齊。馬牙段:把蔥從中間沖開,切2厘米長的段。骰子?。撼仕姆叫?,有1厘米見方,也有1.5厘米見方的。象眼塊:兩頭尖、中間寬,一般是4厘米長、中間寬1.5厘米、厚1.5厘米,斜度2.5厘米。其大小可根據(jù)主料、盛器的大小酌情而定。菱形塊:和象眼塊相仿,但沒象眼塊那么規(guī)則。骨牌塊:呈長方形。一般的5厘米長、2.5厘米寬、7
9、毫米厚,小的長2.5厘米。其大小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滾刀塊:采用原料滾動、斜立刀的方法,將原料切成基本相同的塊,如燒茄子等。綠豆丁:一種類似綠豆子的小方丁,約5-7毫米見方。劈柴塊:不規(guī)則的原料經(jīng)過加工成為基本一致的塊,一般長5厘米,寬、厚各1厘米。用別或先刪后切的刀法均可。雪花片:形似雪花的薄片,一般1.5毫米厚,長、寬各1.5厘米。柳葉片:形似柳葉,大部分用筍尖、茭白尖制作,一般長5厘米、厚1.5毫米,一頭尖,一頭寬。松里:熟原料的面不動,里邊的大塊肉撕成小批,放平。如鍋燒鴨、清蒸整面鴨等。臥刀片:又稱坡刀片。操作方法是左手按原料,右手執(zhí)刀,刀背向外,刀背略高于刀刃,使刀身呈坡斜狀,成品呈
10、斜茬片狀,如片腰片、片海參、片肚片等,都采用臥刀片的方法。刪:為使原料內(nèi)部松開,破而不碎,滑拍一下為刪。如炸都胗等。解:即不能切透,一般是深入原料的2/3或3/4,如解腰花等,但在操作中,采用的刀法各不相同。拉瑪絲:即比較粗的絲,長5厘米,厚、寬各7毫米。麻一下:即把主料放入作料內(nèi)浸漬,多用于干炸菜肴,烹制前臨時浸漬一下,使原料入味,時間比較短。養(yǎng)?。簩l(fā)好和未發(fā)的原料通過不同的方法,保養(yǎng)起來,延長其使用時間。提一下:放入堿加速原料的發(fā)制速度。有的上下加熱,使其發(fā)暄,也稱為提。有的原料為了使其肥、暄嫩、光滑,除去異味,放入適量的堿提一下,再把堿味去掉。泖:即把經(jīng)過初步加工的原料或半成品,放在開
11、湯里或開水里浴一下,這個浴的過程叫泖。如:冬天吃拌拆骨肉,為使其入味、不冰牙,就需要泖一下。氽:有多種用法,一是保養(yǎng)水作,使其延長使用時間。如氽作,把鍋放火上添入清水,放入筍片等原料,水開倒入盆內(nèi)。二是用于湯菜,如氽里脊絲等。把鍋放火上添入清水燒六七成熱時,放入里脊絲,肉變色發(fā)白撈出,對入清湯、作料即可食用。殺:為除去原料的異味和浮油、水分,在開水或開湯中加入鹽水、料酒,再把原料放入,沸起撇沫后撈出。浸:把原料放在開水里,使其斷血凝固,可避免營養(yǎng)外溢。撣:為了保持原料的脆、嫩、色澤,放在開水鍋里迅速攪開,立即撈出來。如撣蓮菜、芹菜等。蘸:將原料放入熱水或開湯中,立即取出。如菜心在熱水或開湯鍋里
12、蘸一下,能縮身發(fā)軟,保持色澤。烘汁:熘菜的一種操作,經(jīng)過烘汁的菜肴,起明發(fā)亮,端到桌上還冒小汽泡。具體作法是:在熘菜的汁中加入熱油,用大武火,一手晃鍋,一手拿勺把汁推動,使油溶化入芡汁內(nèi),暄起冒泡,稱為烘汁。追:把生肉放在涼水內(nèi),使血水溢出,滲入水分,使其發(fā)嫩,色澤干凈漂亮。如爆里脊片,切好后要放水里追一下。群邊:把經(jīng)過加工的菜心等,擺放在菜肴的周圍,使菜肴美觀大方,也稱圍邊。鍋墊:扒菜時使用的一種工具,用青竹編制,圓形,直徑50厘米左右,上有許多八角小孔洞,又稱鍋箅。疊:用雞蛋或蛋清加入粉芡攪成糊,將主料放入糊中抄抓均勻,使糊抱緊主料,便于保持原料的嫩性和形狀。哈透:將比較嫩的原料上籠作短時
13、間的加熱叫哈。哈透用的時間要長一些,要求原料既緊住而又不能出水。一品:選料精,形狀大,美觀大方。菜取一品,表示恭敬之意,如一品肉、一品桃等。油激:將油燒至八九成熱時,把原料放入立即撈出,稱為激一下。干炸菜肴二次下鍋,把熱油潑到原料上也都稱為激一下。攆汁:把菜合入盤內(nèi),汁潷入鍋里,勾入流水芡,至汁收濃,再澆到菜肴上。熱鍋涼油:先把鍋燒熱,下入大油,油熱倒出,再添涼油進行煸炒,目的是保持原料脆、嫩和色澤。里七外十一:的擺放的一種形式,即中間1個,內(nèi)圍6個,外圈11個,如真煎丸子、煎雞餅等。頓火:原料在炸或煮的過程中,為了防止食品外老內(nèi)生或硬心,在一定程度時將鍋從火上端下停一會,再端到火上繼續(xù)加熱。
14、順入:即擺好的碗,蒸熟后,按原樣放入頭海碗內(nèi)或鍋墊上。收汁:菜肴在煸炒中的湯汁經(jīng)過加熱,由多到少,由稀到稠,可增加菜的濃度和香味、光澤。焅汁:也稱收汁。就時菜肴基本做成,為使其入味,改用小火加熱,將汁基本收盡,以增加菜肴光澤。三搭頭:指鋪鍋墊的形狀,兩邊低、中間高。先橫著在中間擺一行,再在上面橫著擺兩行,搭在中間一行上。馬鞍橋:裝盤的一種形式,平放兩行,中間架起擺一行。爆汁:汁不多,但能抱住菜,菜吃完,盤里不剩汁。酥糊:即用雞蛋、粉芡、面粉、植物油調(diào)制而成的粘糊。用于焦燒、鍋燒等類菜肴。皮糊:即用雞蛋、粉芡、原油調(diào)制成的糊。用于炒、炸等類菜肴。暄糊:即用蛋清對入適量面粉,敲打而成的糊(打成的糊
15、插筷不倒,形似泡沫),如炸高麗肉等。雞糊:即把雞脯肉去皮、去筋,剁砸成泥,放在盆內(nèi),對入蛋清、粉芡攪上勁,再邊對蔥姜水及鹽面邊攪打,直到打成糊狀,再對入適量大油,攪勻即成。魚、蝦糊:與雞糊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料不同,把皮、刺要去凈,用水量酌情掌握。大蔥:指4厘米至5厘米的段,輕拍一下即可使用,屬大配頭。大姜:指原塊姜或一破兩半,輕拍一下,屬大配頭。姜汁:把姜洗凈去皮,搗成泥,擠出汁,再搗一下,使用時放在一起,用水澥成。蔥姜水:把蔥姜去皮洗凈,用刀拍一下,用清水泡住,使蔥、姜味浸入水中。大油:指豬腹部貼著肋骨的板狀油煉制成的油,純凈潔白,沒有異味。有的稱此油為熟豬油。2、廚師刀法16種以下
16、介紹的16種切法,都是最基本的技巧;這是入廚人士必須掌握的基礎(chǔ)。1、切丁用于炒丁粒、做魚羹等,做沙津,拌食物。常用材料:面包、甘薯、冬菇、瘦肉等。切法實例:首先把面包切成1厘米方條狀。把方條切成1厘米方粒形狀;過大的方粒會使火力不易透進。2、花紋用于炒腰花,作八寶菜等。常用材料:魷魚、禽畜內(nèi)臟如雞肫、豬腰、貝類等。切法實例:在魷魚上縱向切入切口。再與切口成直角切入切口。煮熟后,花紋會更明顯。3、切斜片用于炒片。常用材料:黃芽白、白菜、冬筍、竹筍、魚類等。刀法實例:首先切去菜葉部分。沿著葉軸的白色部分、斜斜地片成一片片,厚度要均勻。這樣火力透進,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煮好。4、切塊用于炸雞,做雞湯類。常
17、用材料:肉類如雞肉、豬排等。切法實例:將雞肉平放,垂直刀,切口應(yīng)與肉的纖維成直角。這樣,雞肉會較柔嫩,也容易入味。若是雞髀,大約切成三塊。5、切絲用于做醬醋拌黃瓜、炒肉絲等。常用材料:黃瓜、蘿卜、牛肉等。切法實例:將蘿卜斜切成薄片。把薄片略為移側(cè),重疊,切細成絲(如切肉類,可順肉紋切,避免肉絲在烹煮中折斷)。6、象眼用于醬醋拌西芹,炒扁豆等。常用材料:西芹、火腿等。切法實例:把西芹切成適當(dāng)?shù)拈煻取⒒鹜刃鼻谐?毫米厚。重要的功夫是切時要大小均勻。這個形狀與象的眼睛相似,因而得名。7、剁茸用于煎黃花魚和拌豆腐的辣醬,以及調(diào)味用的香味蔬菜。常用材料:姜、西芫荽、蝦米、蒜頭和豆鼓等。切法實例:首先去
18、皮切成薄片,再切成絲。將再切成小粒。8、做球用于炒蘿卜、煮蔬菜等。常用材料:蘿卜、西瓜等切法實例:用剛?cè)∑骰驁A形挖匙,強力地壓進蘿卜中。轉(zhuǎn)動挖匙,便能輕易剮取理想的球狀材料。9、切粒用于一般小炒、炒飯等。常用材料:蔥、蒜、芹菜、韭菜和蘿卜等。切法實例:將蔥葉切粒。蔥根部容易松散,先留下,然后切成竹刷子狀。配合竹刷子粗幼,模切成米粒。切時最好一束束切,這樣較易切。10、兔耳用于蒸雞,做咕嚕肉。常用材料:竹筍、土豆、蘿卜等。切灶實例:把竹筍邊切邊轉(zhuǎn)動角度,切成三角形。長度約5厘米。11、切條用于豬肉炒蘿卜、漬泡菜之類。常用材料:蘿卜、竹筍、椰菜等。切法實例:把蘿卜切成45厘米長,再切成5毫米左右的
19、薄片。(2)把的薄片再切成條狀,切口要順著纖維切,粗細長短均勻。12、切段用于做咕嚕肉,炒西芹之類。常用材料:蔥、西芹、蘆筍等。切法實例:把西芹切段,切口與纖維成直角。切成13厘米長小段。13、馬耳用于雜錦小炒。常用材料:香菇、西芹、蘿卜等。切法實例:把香菇邊轉(zhuǎn)邊切成三角形。長度約為2厘米,大小要均勻。馬耳比兔耳略小。14、切花用于伴各種菜式。常用材料:黃瓜、蘿卜等。切法實例:把黃瓜切成6厘米長段,縱向切成兩片。瓜肉連皮切塊,皮向上,切時留意不要切斷。每相隔一塊,將黃瓜片向內(nèi)屈曲。 15、切片用于榨菜炒豬肉。常用材料:豬肉、牛肉、辣椒、洋蔥等。切法實例:把牛肉切成45厘米闊。再將肉切成長45厘
20、米、闊2厘米的薄片,大洋厚薄要均勻。 16、交叉切用于炒魷魚,炒雞塊。常用材料:雞肉、魷魚、干貝等。切法實例:首先在雞肉上斜切入切口與切口間隔要相等。對角再切成斜格子狀,適當(dāng)?shù)厍谐蓧K。3、哪些食物不要放進微波爐1、忌將肉類加熱至半熟后再用微波爐加熱:因為在半熟的食品中細菌仍會生長,第二次再用微波爐加熱時,由于時間短,不可能將細菌全殺死。冰凍肉類食品須先在微波爐中解凍,然后再加熱為熟食。2、忌再冷凍經(jīng)微波爐解凍過的肉類:因為肉類在微波爐中解凍后,實際上已將外面一層低溫加熱了,在此溫度下細菌是可以繁殖的,雖再冷凍可使其繁殖停止,卻不能將活菌殺死。已用微波爐解凍的肉類,如果再放入冰箱冷凍,必須加熱至
21、全熟。3、忌油炸食品:因高溫油會發(fā)生飛濺導(dǎo)致火災(zāi)。如萬一不慎引起爐內(nèi)起火時,切忌開門,而應(yīng)先關(guān)閉電源,待火熄滅后再開門降溫。4、忌超時加熱:食品放入微波爐解凍或加熱,若忘記取出,如果時間超過2小時,則應(yīng)丟掉不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5、忌用普通塑料容器:使用專門的微波爐器皿盛裝食物放入微波爐中加熱,一是熱的食物會使塑料容器變形,二是普通塑料會放出有毒物質(zhì),污染食物,危害人體健康。6、忌用金屬器皿:因為放入爐內(nèi)的鐵、鋁、不銹鋼、搪瓷等器皿,微波爐在加熱時會與之產(chǎn)生電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損傷爐體又加熱不熟食物。7、忌使用封閉容器:加熱液體時應(yīng)使用廣口容器,因為在封閉容器內(nèi)食物加熱產(chǎn)生的熱量不容易散發(fā),
22、使容器內(nèi)壓力過高,易引起爆破事故。即使在煎煮帶殼食物時,也要事先用針或筷子將殼刺破,以免加熱后引起爆裂、飛濺弄臟爐壁,或者濺出傷人。8、忌將微爐置于臥室:同時應(yīng)注意不要用物品覆蓋微波爐上的散熱窗柵。9、忌長時間在微波爐前工作:開啟微爐后,人應(yīng)遠離微波爐或人距離微波爐至少在1米之外。在微波爐的使用和維護上也要注意以下幾點:1.微波爐要放置在通風(fēng)的地方,附近不要有磁性物質(zhì),以免干擾爐腔內(nèi)磁場的均勻狀態(tài),使工作效率下降。 還要和電視機、收音機離開一定的距離,否則會影響視、聽效果。2.爐內(nèi)未放烹飪食品時,不要通電工作。不可使微波爐空載運行,否則會損壞磁控管,為防止一時疏忽而造成空載運行,可在爐腔內(nèi)置一
23、盛水的玻璃杯。3.凡金屬的餐具,竹器、塑料、漆器等不耐熱的容器,有凹凸?fàn)畹牟Aе破?,均不宜在微波爐中使用。瓷制碗碟不能鑲有金、銀花邊。盛裝食品的容器一定要放在微波爐專用的盤子中,不能直接放在爐腔內(nèi)。4.微波爐的加熱時間要視材料及用量而定,還和食物新鮮程度、含水量有關(guān)。由于各種食物加熱時間不一,故在不能肯定食物所需加熱時間時,應(yīng)以較短時間為宜,加熱后可視食物的生熟程度再追加加熱時間。否則,如時間太長,會使食物變得發(fā)硬,失去香、色、味。按照食物的種類和烹飪要求,調(diào)節(jié)定時及功率(溫度)旋鈕,可以仔細閱讀說明書,加以了解。5.帶殼的雞蛋、帶密封包裝的食品不能直接烹調(diào),以免爆炸。6.一定要關(guān)好爐門,確保
24、連鎖開關(guān)和安全開關(guān)的閉合。微波爐關(guān)掉后,不宜立即取出食物,因此時爐內(nèi)尚有余熱,食物還可繼續(xù)烹調(diào),應(yīng)過1分鐘后再取出為好。7.爐內(nèi)應(yīng)經(jīng)常保持清潔。在斷開電源后,使用濕布與中性洗滌劑擦拭,不要沖洗,勿讓水流入爐內(nèi)電器中。8.定期檢查爐門四周和門鎖。如有損壞、閉合不良,應(yīng)停止使用,以防微波泄漏。不宜把臉貼近微波爐觀察窗,防止眼睛因微波輻射而受損傷。也不宜長時間受到微波照射,以防引起頭暈、目眩、乏力、消瘦、脫發(fā)等癥狀,使人體受損。4、存放熟食時別裹保鮮膜超市中的熟食大多包裹一層保鮮膜,很多消費者認為這就是層“保護膜”,買回家直接放到冰箱里就行了。事實上,應(yīng)該把保鮮膜撕掉后再儲存。 目前,生產(chǎn)食品保鮮膜
25、的原料主要有三種,分別是聚乙烯(簡稱pe)、聚氯乙烯(pvc)和聚二氯乙烯(pvdc)。市面上所售的大多數(shù)保鮮膜使用的原料是聚乙烯,由于其在生產(chǎn)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增塑劑,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 然而,超市中用來包裹食品的保鮮膜也有可能使用聚氯乙烯材質(zhì)。實驗證明,這種保鮮膜為增加其附著力,含有名為乙基己基氨的增塑劑。該增塑劑對人體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有很大破壞作用,會擾亂人體的激素代謝。這種化學(xué)物質(zhì)極易滲入食物,尤其是高脂肪食物,而超市里的熟食恰恰大都是高脂肪食物。經(jīng)過長時間的包裹,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zhì)溶解,食用后會影響人體健康。韓國等政府都已開始禁止使用這種保鮮膜。 對此,消費者可以采取以
26、下辦法:回家后就把保鮮膜撕掉,將食物用食品保鮮袋包裝起來,再放進冰箱;也可以將食物裝在有蓋的陶瓷容器中;如果是沒有蓋的容器,覆蓋保鮮膜時,盡量別把食物裝太滿,以防接觸到保鮮膜。 最后要提醒大家,在菜還熱著時,也不要蓋保鮮膜,因為那樣會增加菜中維生素的損失。最好等菜完全冷卻后,再蓋保鮮膜。5、做不同的菜,用不同的鍋不粘鍋、鐵鍋、不銹鋼鍋、陶鍋、瓷鍋、砂鍋、納米技術(shù)鍋,市面上五花八門的鍋讓人們看得眼花繚亂?!懊绹跀?shù)百名新生兒的臍血內(nèi)發(fā)現(xiàn)了生產(chǎn)特富龍等不粘產(chǎn)品時的關(guān)鍵化工原料全氟辛酸銨(pfoa)”的消息,使人們一下對身邊常常使用的鍋的安全性產(chǎn)生了懷疑,我們用的鍋安全嗎?用什么鍋是安全的?中國營養(yǎng)
27、學(xué)會副理事長蘇宜香教授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們沒有必要對不粘鍋感到恐慌、緊張。目前學(xué)術(shù)界對全氟辛酸銨(pfoa)是否致癌還處在爭論中,美國環(huán)保署的結(jié)論也是“可能”。這個“可能”指的是概率問題,并不是說用了就會致癌。不過,蘇教授認為,能夠少用就盡量減少使用。鐵鍋:目前最安全的鍋據(jù)蘇教授介紹,使用中國傳統(tǒng)的鐵鍋是目前最安全的廚具。合格的鐵鍋采用生鐵制成,一般不會含有其它化學(xué)物質(zhì),也不會產(chǎn)生氧化問題。在炒菜、煮食過程中,鐵鍋不會有溶出物,不會存在脫落問題,即使有鐵物質(zhì)溶出,人體吸收也是有好處的。據(jù)悉,世衛(wèi)專家也建議使用鐵鍋。究其原因主要是鐵鍋對防治缺鐵性貧血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由于鹽、醋對高溫狀
28、態(tài)下的鐵的作用,加上鍋鏟、勺等的摩擦,使鍋內(nèi)層表面的無機鐵脫屑成直徑很小的粉末。這些粉末被人體吸收后,在胃酸的作用下轉(zhuǎn)變成無機鐵鹽,從而變成人體的造血原料,發(fā)揮其輔助治療作用。食物中很多都含鐵,但鐵鍋補鐵最直接。使用提醒:普通鐵鍋容易生銹,如果人體吸收過多的氧化鐵,即鐵銹,就會對肝臟產(chǎn)生危害。專家介紹說,鐵鍋容易生銹,不宜盛食物過夜。同時,盡量不要用鐵鍋煮湯,以免鐵鍋表面保護其不生銹的食油層消失。刷鍋時也應(yīng)盡量少用洗滌劑,以防保護層被刷盡。刷完鍋后,還要盡量將鍋內(nèi)的水擦凈,以防生銹。如果有輕微的銹跡,可用醋來清洗。不粘鍋:不宜過高溫煎炸這次特富龍可能致癌風(fēng)波的禍首是不粘鍋的主要原料全氟辛酸銨。
29、據(jù)我國環(huán)境化學(xué)專家董金獅介紹說,全氟辛酸銨是人工制造的含氟聚合酸,由于其高度的穩(wěn)定性,不易和食物產(chǎn)生粘連而作為不粘鍋涂層必用的生產(chǎn)材料,這種不粘涂層其實就是一層薄膜,厚度在 0.2毫米左右,如果干燒或油溫達到300攝氏度以上,這層薄膜就可能受到破壞。據(jù)了解,使用不粘鍋時,若溫度達到260就會導(dǎo)致不粘鍋中pfoa成分分解。不過,一般而言,炒菜時,溫度不會達到260,但是如果烹制煎炸食品,鍋子的溫度就可能超過260。據(jù)專家介紹,水的沸點為100,如果用不粘鍋煮菜,溫度不會超過 100。此外,如果只是用不粘鍋炒菜的話,油冒煙后倒菜進鍋,水燒開菜就差不多熟了,溫度也不會太高。使用提醒:烹飪時許多菜肴都
30、需要煎炸,如炸雞翅、煎排骨等,而油的沸點是320,在煎炸食品時,油一直是滾燙的,溫度非常高,這很容易導(dǎo)致不粘鍋中的有害成分分解。所以烹制煎、炸食品時應(yīng)盡量避免使用“特富龍”不粘鍋。專家還提醒,用不粘鍋炒菜,不要用的鐵鏟子,這樣更會加快不粘涂層的破壞,很可能釋放出對人體造成危害的物質(zhì)。陶瓷鍋、砂鍋:不宜盛裝酸性食物瓷器鍋過去被公認為無毒餐具,但近年來也有使用中毒的報告。據(jù)專家說,有些瓷器餐具的漂亮外衣 (釉)中含有鉛,如果燒瓷器時溫度不夠或者涂釉配料不符合標(biāo)準,就可能會使鍋含有較多的鉛。當(dāng)食物與鍋接觸時,鉛就可能溢出釉的表面混入食物中。國家質(zhì)檢部門在抽檢中也發(fā)現(xiàn)部分陶瓷鍋產(chǎn)品鉛、鎘溶出量超標(biāo)。鉛
31、、鎘溶出量是指產(chǎn)品在盛裝食物時,特別是盛裝酸性食物時,長期使用鉛、鎘溶出量超標(biāo)的產(chǎn)品,會造成重金屬中毒,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國家強制性標(biāo)準對鉛、鎘溶出量等影響人體健康的指標(biāo)有嚴格限定。使用提醒:砂鍋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鉛,故新買的砂鍋,最好先用4食醋水浸泡煮沸,這樣可去掉大部分有害物質(zhì)。砂鍋內(nèi)壁有色彩的、不宜存放酒、醋及酸性飲料和食物。搪瓷餐具涂在搪瓷制品外層的實際上是一層琺瑯質(zhì),含有硅酸鋁一類物質(zhì),若有破損,便會轉(zhuǎn)移到食物中去。選購搪瓷餐具時要求表面光滑平整,搪瓷均勻,色澤光亮。不銹鋼鍋:不宜長時間盛鹽不銹鋼制成的器皿美觀耐用。但不合格的不銹鋼鍋會存在安全隱患。蘇教授表示,不合格的不銹鋼鍋,在使用
32、時其中的某些化合物可能會溶出來,人體多次攝入同樣會在體內(nèi)慢慢累積,當(dāng)達到某一限度時,就會危害人體健康。據(jù)有關(guān)人士介紹,不合格的不銹鋼鍋一般不合格項為鉻超標(biāo)。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肌體的糖代謝和脂代謝中發(fā)揮特殊作用。三價鉻是對人體有益的元素,而六價鉻則被列為對人體有危害的化學(xué)物質(zhì)之一,是國際公認的致癌金屬物之一。使用提醒:不銹鋼并非完全不會生銹,若長期接觸酸、堿類物質(zhì),也會起化學(xué)反應(yīng),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溶解出來。因此,不銹鋼食具容器不應(yīng)長時間盛放鹽、醬油、菜湯等;不應(yīng)用以煎熬中藥。此外,不用強堿性或強氧化性的化學(xué)藥劑如蘇打、漂白粉、次氯酸鈉等洗滌不銹鋼食具容器,以免對產(chǎn)品產(chǎn)生腐蝕。鋁鍋:不宜
33、用金屬鏟炒菜鋁鍋的特性是熱分布優(yōu)良,傳熱效果是不銹鋼鍋的16倍,且鍋體較輕。但使用不當(dāng)鋁會大量溶出,長期食鋁過多,會加速人體衰老,對健康不利。據(jù)暨南大學(xué)附屬第一醫(yī)院營養(yǎng)科副主任黃儉醫(yī)生介紹,鋁鍋不宜用于高溫煎炒菜,高溫或者金屬鏟在炒菜時與鋁鍋碰撞、摩擦都有可能使鋁成分釋放出來。此外,鋁鍋也不能裝強酸強堿的菜肴,如腌制食品,最好還是用玻璃器皿。使用提醒:有專家表示,盡量不要使用鋁制餐具,因為鋁在人體內(nèi)積累過多會引起智力下降、記憶力衰退和老年癡呆。鋁餐具更不能和鐵餐具搭配使用,兩者發(fā)生化學(xué)作用會導(dǎo)致更多的鋁離子進入食物。6、怎樣清洗蔬菜更健康有人洗菜時,喜歡先切成塊再洗,以為洗得更干凈,但這是不科
34、學(xué)的。蔬菜切碎后與水的直接接觸面積增大很多倍,會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族、維生素c和部分礦物質(zhì)以及一些能溶于水的糖類會溶解在水里而流失。同時蔬菜切碎后,還會增大被蔬菜表面細菌污染的機會,留下健康隱患。因此蔬菜不能先切后洗,而應(yīng)該先洗后切。比較合適的洗菜方法有以下幾種。淡鹽水浸泡:一般蔬菜先用清水至少沖洗3至6遍,然后泡入淡鹽水中浸泡1小時,再用清水沖洗1遍。對包心類蔬菜,可先切開,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時,再用清水沖洗,以清除殘留農(nóng)藥。美食中國堿洗:先在水中放上一小撮堿粉、碳酸鈉,攪勻后再放入蔬菜,浸泡5至6分鐘,再用清水漂洗干凈。也可用小蘇打代替,但要適當(dāng)延長浸泡時間到15分鐘左右。用
35、開水泡燙:在做青椒、菜花、豆角、芹菜等時,下鍋前最好先用開水燙一下,可清除90的殘留農(nóng)藥。用日照消毒:陽光照射蔬菜會使蔬菜中部分殘留農(nóng)藥被分解、破壞。據(jù)測定,蔬菜、水果在陽光下照射5分鐘,有機氯、有機汞農(nóng)藥的殘留量會減少60。方便貯藏的蔬菜,應(yīng)在室溫下放兩天左右,殘留化學(xué)農(nóng)藥平均消失率為5。用淘米水洗:淘米水屬于酸性,有機磷農(nóng)藥遇酸性物質(zhì)就會失去毒性。在淘米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用清水洗干凈,就能使蔬菜殘留的農(nóng)藥成分減少。7、去殼剝皮小竅門去核桃殼:將核桃放在蒸籠內(nèi)用大火蒸8分鐘,取出放入冷水中泡3分鐘,撈出逐個破殼就能取出其整個果仁。去蠶豆殼:把干蠶豆放入陶瓷或搪瓷器皿內(nèi),加入適量的堿,倒上
36、開水悶一刻鐘,泡軟后,剝皮容易,剝出豆瓣要用水沖洗。巧削桃子皮:將桃子浸入滾開的水中1分鐘,再浸入冷水中,取出用手很容易剝?nèi)テぁC朗持袊扇ズ颂胰势ぃ喊押颂胰史旁诜兴袪C4分鐘,只要用手捻,皮就剝下來了。巧去蛋殼:煮熟的蛋,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卻后用手搓幾下,殼就去除了;松花蛋只需將蛋的大頭剝?nèi)ツ嗪蜌?,再往小的一頭敲一個小孔,然后用嘴從小頭吹,整個不碎的蛋會自然脫落。8、做菜時放調(diào)味品的時間順序做菜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好,該放什么調(diào)料,既要保持烹調(diào)后菜的色香味,又要保持菜中營養(yǎng)素最大限度地不被破壞,對人體健康有益。這的確是一大學(xué)問什么時候放油炒菜時當(dāng)油溫高達200以上,會產(chǎn)生一種叫做“丙烯醛”的有害氣
37、體。它是油煙的主要成分,還會使油產(chǎn)生大量極易致癌的過氧化物。因此,炒菜還是用八成熱的油較好。特別提示:油脂能降低某些抗生素的藥效。缺鐵性貧血患者在服用硫酸亞鐵時,如果大量食用油脂食物,會降低藥效。美食中國什么時候放醬油醬油在鍋里高溫久煮會破壞其營養(yǎng)成分并失去鮮味。因此燒菜應(yīng)在即將出鍋之前放醬油。特別提示:服用治療心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以及抗結(jié)核藥品的患者不宜多吃醬油。什么時候放鹽用豆油、菜籽油做菜,為減少蔬菜中維生素的損失,一般應(yīng)炒過菜后再放鹽;用花生油做菜,由于花生油極易被黃曲霉菌污染,故應(yīng)先放鹽炸鍋,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黃曲霉菌毒素;用葷油做菜,可先放一半鹽,以去除葷油中有機氯農(nóng)藥的殘留量,而
38、后再加入另一半鹽;在做肉類菜肴時,為使肉類炒得嫩,在炒至八成熟時放鹽最好。特別提示: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標(biāo)準,每人每日吃鹽量以5克為宜,不要超過6克。此外,使用降壓藥、利尿藥、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以及風(fēng)濕病伴有心臟損害的患者,應(yīng)盡量減少食鹽的攝入量。什么時候放醋燒菜時如果在蔬菜下鍋后就加一點醋,能減少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促進鈣、磷、鐵等礦物成分的溶解,提高菜肴營養(yǎng)價值和人體的吸收利用率。特別提示:醋不宜與磺胺類藥物同服,因為磺胺類藥物在酸性環(huán)境中易形成結(jié)晶而損害腎臟;服用碳酸氫鈉、氧化鎂等堿性藥時,醋會使藥效減弱。什么時候放酒燒制魚、羊等葷菜時,放一些料酒可以借料酒的蒸發(fā)除去腥氣。因此加料
39、酒的最佳時間應(yīng)當(dāng)是烹調(diào)過程中鍋內(nèi)溫度最高的時候。此外,炒肉絲要在肉絲煸炒后加酒;燒魚應(yīng)在煎好后加酒;炒蝦仁最好在炒熟后加酒;湯類一般在開鍋后改用小火燉、煨時放酒。什么時候放味精當(dāng)受熱到120以上時,味精會變成焦化谷氨酸鈉,不僅沒有鮮味,還有毒性。因此,味精最好在炒好起鍋時加入。特別提示:味精攝入過多會使人體中各種神經(jīng)功能處于抑制狀態(tài),從而出現(xiàn)眩暈、頭痛、肌肉痙攣等不良反應(yīng)。此外,老年人、嬰幼兒、哺乳期婦女、高血壓、腎病患者更要禁吃或少吃味精。什么時候放糖在制作糖醋鯉魚等菜肴時,應(yīng)先放糖后加鹽,否則食鹽的“脫水”作用會促進蛋白質(zhì)凝固而難于將糖味吃透,從而造成外甜里淡,影響其味美。特別提示:糖不宜
40、與中藥湯劑同時服用,因為中藥中的蛋白質(zhì)、鞣質(zhì)等成分會與糖起化學(xué)反應(yīng),使藥效降低。9、邊炒菜邊放鹽有損健康有些人喜歡邊炒菜邊放鹽,其實這樣是不科學(xué)的,對健康可能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其實做不同的菜放鹽的時機是會不同的,下面讓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一下:1、烹制將畢時放鹽:烹制爆肉片、回鍋肉、炒白菜、炒蒜薹、炒芹菜時,在旺火、熱鍋油溫高時將菜下鍋,并以菜下鍋就有“啪”的響聲為好,適合在炒透時適量放鹽,炒出來的菜肴嫩而不老,養(yǎng)分損失較少。2、烹調(diào)前先放鹽的菜肴:蒸制塊肉時,因物體厚大,且蒸的過程中不能再放調(diào)味品,故蒸前要將鹽、調(diào)味品一次放足。烹制魚圓、肉圓等,先在肉茸中放入適量的鹽和淀粉,攪拌均勻后再吃水,能使
41、之吃足水分。有些爆、炒、炸的菜肴,掛糊上漿之前先在原料中加鹽拌勻上勁,可使糊漿與原料粘密而緊,不容易分開。3、食前才放鹽的菜:涼拌菜如涼拌萵苣、黃瓜,放鹽過量,會使其汁液外溢,失去脆感,如能食前片刻放鹽,略加腌制瀝干水分,放入調(diào)味品,食之更脆爽可口。4、在剛烹制時就放鹽:做紅燒肉、紅燒魚塊時,肉經(jīng)煸、魚經(jīng)煎后,即應(yīng)放入鹽及調(diào)味品,然后旺火燒開,小火煨燉。5、烹爛后放鹽的菜:肉湯、骨頭湯、腿爪湯、雞湯、鴨湯等葷湯在熟爛后放鹽調(diào)味,可使肉中蛋白質(zhì)、脂肪較充分地溶在湯中,使湯更鮮美。燉豆腐時也當(dāng)熟后放鹽,與葷湯同理。10、冷菜31種調(diào)味汁的配制方法1、鹽味汁 以精鹽、味精、香油加適量鮮湯調(diào)和而成,為
42、白色成鮮味。適用拌食雞肉、蝦肉、蔬菜、豆類等,如鹽味雞脯、鹽味蝦、鹽味蠶豆、鹽味萵筍等。2、醬油汁 以醬油、味精、香油、鮮湯調(diào)和制成,如紅黑色咸鮮味。用于拌食或蘸食肉類主料,如:醬油雞、醬油肉等。3、蝦油汁 用料有蝦籽、鹽、味精、香油、紹酒、鮮湯。作法是先用香油炸香蝦籽后再加調(diào)料燒沸,為白色咸鮮味。用以拌食葷素菜皆可,如:蝦油冬筍、蝦油雞片。4、蟹油汁 用料為熟蟹黃、鹽、味精、姜末、紹酒、鮮湯。蟹黃先用植物油炸香后加調(diào)料燒沸,為桔紅色咸鮮味。多用以拌食葷料,如:蟹油魚片、蟹油雞脯、蟹油鴨脯等。5、蠔油汁 用料為蠔油、鹽、香油,加鮮湯燒沸,為咖啡色咸鮮味。用以拌食葷料,如:蠔油雞、蠔油肉片等。6
43、、韭味計 用料為腌韭菜花、味精、香油、精鹽、鮮湯、腌韭菜花用刀剁成茸,然后加調(diào)料鮮湯調(diào)和,為綠色咸鮮味。拌食葷素菜肴皆宜,如:韭味里脊、韭味雞絲、韭菜口條等。 7、麻葉汁 用料為芝麻醬、精鹽、味精、香油、蒜泥。將麻醬用香油調(diào)稀,加精鹽、味精調(diào)和均勻,為赭色咸香料。拌食葷素原料均可,如:麻醬拌豆角、麻汁黃瓜、麻汁海參等。8、椒麻汁 用料為生花椒、生蔥、鹽、香油、味精、鮮湯,將花椒、生蔥同制成細茸,加調(diào)料調(diào)和均勻,為綠色或咸香味。拌食葷食,如:椒麻雞片、野雞片、里脊片等。忌用熟花椒。9、蔥油 用料為生油、蔥末、鹽、味精。蔥末入油后炸香,即成蔥油,再同調(diào)料拌勻,為白色咸香味。用以拌食禽、蔬、肉類原料
44、,如:蔥油雞、蔥油蘿卜絲等。10、糟油 用料為糟汁、鹽、味精,調(diào)勻后為咖啡色咸香味。用以拌食禽、肉、水產(chǎn)類原料,如:糟油風(fēng)爪、糟油魚片、糟油蝦等。11、酒味汁 用料為好白酒、鹽、味精、香油、鮮湯。將調(diào)料調(diào)勻后加入白酒,為白色咸香味,也可加醬油成紅色。用以拌食水產(chǎn)品、禽類較宜,如:醉青蝦、醉雞脯,以生蝦最有風(fēng)味。12、芥末糊 用料為芥末粉、醋、味精、香油、糖。作法用芥末粉加醋、糖、水調(diào)和成糊狀,靜置半小時后再加調(diào)料調(diào)和,為淡黃色咸香味。用以拌食葷素均宜,如:芥末肚絲。芥末雞皮苔菜等。13、咖哩汁 用料為咖哩粉、蔥、姜、蒜、辣椒、鹽、味精、油??Яǚ奂铀{(diào)成糊狀,用油炸成咖哩漿,加湯調(diào)成汁,為黃色
45、咸香味。禽、肉、水產(chǎn)都宜,如:咖哩雞片、咖哩魚條等。14、姜味汁 用料為生姜、鹽、味精、油。生姜擠汁,與調(diào)料調(diào)和,為白色成香味。最宜拌食禽類,如:姜汁雞塊、姜汁雞脯等。15、蒜泥汁 用料為生蒜瓣、鹽、味精、麻油、鮮湯。蒜瓣搗爛成泥,加調(diào)料、鮮湯調(diào)和,為白色。拌食葷素皆宜,如:蒜泥白肉。蒜泥豆角等。16、五香汁 用料為五香料、鹽、鮮湯、紹酒。作法為鮮湯中加鹽、五香料、紹酒,將原料放入湯中,煮熟后撈出冷食。最適宜煮禽內(nèi)臟類,如:鹽水鴨肝等。17、茶熏味 用料為精鹽、味精、香油、茶葉、白糖、木屑等。作法為先將原料放在鹽水汁中煮熟,然后在鍋內(nèi)鋪上木屑、糖、茶葉,加蓖,將煮熟的原料放蓖上,蓋上鍋用小火熏
46、,使煙劑凝結(jié)原料表面。禽、蛋、魚類皆可熏制,如;熏雞脯、五香魚等。注意鍋中不可著旺火。18、醬醋汁 用料為醬油、醋、香油。調(diào)和后為淺紅色,為咸酸味型。用以拌菜或熗菜,葷素皆宜,如:熗腰片、熗胗肝等。19、醬汁 用料為面醬、精鹽、白糖、香油。先將面醬炒香,加入糖、鹽、清湯、香油后再將原料入鍋*透,為赭色咸甜型。用來醬制菜肴,葷素均宜,如:醬汁茄子、醬汁肉等。 20、糖醋汁 以糖、醋為原料,調(diào)和成汁后,拌入主料中,用于拌制蔬菜,如:糖醋蘿卜、糖醋番茄等。也可以先將主料炸或煮熟后,再加入糖醋汁炸透,成為滾糖醋汁。多用于葷料,如:糖醋排骨、糖醋魚片。還可將糖、醋調(diào)和人鍋,加水燒開,涼后再加入主料浸泡數(shù)
47、小時后食用,多用于泡制蔬菜的葉、根、莖、果,如;泡青椒、泡黃瓜、泡蘿卜、泡姜芽等。21、山楂汁 用料為山楂糕、白糖、白醋、桂花醬。將山楂糕打爛成泥后加入調(diào)料調(diào)和成汁即可。多用于拌制蔬菜果類,如:楂汁馬蹄、楂味鮮菱、珊瑚藕。22、茄味汁 用料為番茄醬、白糖、醋,作法是將番茄醬用油炒透后加糖、醋、水調(diào)和。多用于拌溜葷菜,如:茄汁魚條、茄汁大蝦、茄汁里脊、茄汁雞片。23、紅油汁 用料為紅辣椒油、鹽、味精、鮮湯,調(diào)和成汁,為紅色咸辣味。用以拌食葷素原料,如:紅油雞條、紅油雞、紅油筍條、紅油里脊等。24、青椒汁 用料為青辣椒、鹽、味精、香油、鮮湯。將青椒切剁成茸,加調(diào)料調(diào)和成汁,為綠色咸辣味。多用于拌食
48、葷食原料,如:椒味里脊、椒味雞脯、椒味魚條等。25、胡椒汁 用料為白椒、鹽、味精、香油、蒜泥、鮮湯,調(diào)和成汁后,多用于熗、拌肉類和水產(chǎn)原料,如:拌魚絲、鮮辣魷魚等。26、鮮辣汁 用料為糖、醋、辣椒、姜、蔥、鹽、味精、香油。將辣椒、姜、蔥切絲炒透,加調(diào)料、鮮湯成汁,為咖啡色酸辣味。多用于熗腌蔬菜,如:酸辣白菜、酸辣黃瓜。27、醋姜汁 用料為黃香醋、生姜。將生姜切成末或絲,加醋調(diào)和,為咖啡色酸香味。適宜于拌食魚蝦,如:姜末蝦、姜末蟹、姜汁肴肉等。28、三味汁 將蒜泥汁、姜味汁、青椒計三味調(diào)和而成,為綠色。用以拌食葷素皆宜,如:熗菜心、拌肚仁、三味雞等,具有獨特風(fēng)味。29、麻辣汁 用料為醬油、醋、糖
49、、鹽、味精、辣油、麻油、花椒面、芝麻粉、蔥、蒜、姜,將以上原料調(diào)和后即可。用以拌食主料,葷素皆宜,如:麻辣雞條、麻辣黃瓜、麻辣肚、麻辣腰片等。 30、五香味 用料為了香、芫荽、花椒、桂皮、陳皮、草果、良姜、山楂、生姜、蔥、醬油、鹽、紹酒、鮮湯,將以上調(diào)料加湯煮沸,再將主料加入煮浸到爛。用于煮制葷原料,如:五香牛肉、五香扒雞、五香口條等。31、糖油汁 用料為白糖、麻油。調(diào)后拌食蔬菜,為白色甜香味,如:糖油黃瓜、糖油萵筍等。11、各種調(diào)味料的作用一、液體味料醬油:可使菜肴入味,更能增加食物的色澤。適合紅燒及制作鹵味。蠔油:蠔油本身很咸,可以糖稍微中和其咸度。沙拉油:常見的烹調(diào)用油,亦可用于烹制糕點
50、。麻油(香油):菜肴起鍋前淋上,可增香味。腌制食物時,亦可加入以增添香味。米酒:烹調(diào)魚、肉類時添加少許的酒,可去腥味。辣椒醬:紅辣椒磨成的醬,呈赤紅色黏稠狀,又稱辣醬??稍鎏砝蔽?,并增加菜肴色澤。甜面醬:本身味咸。用油以小火炒過可去醬酸味。亦可用水調(diào)稀,并加少許糖調(diào)味,風(fēng)味更佳。辣豆瓣醬:以豆瓣醬調(diào)味之菜肴,無需加入太多醬油,以免成品過咸。以油爆過色澤及味道較好。芝麻醬:本身較干??梢岳渌蚶涓邷{(diào)稀。蕃茄醬:常用于茄汁、糖醋等菜肴,并可增加菜肴色澤。醋:烏醋不宜久煮,于起鍋前加入即可,以免香味散去。白醋略煮可使酸味較淡。鮑魚醬:采用天然鮑魚精濃縮制造而成,適用于:煎、煮、炒、炸、鹵等等xo醬
51、:大部份主要是由諸多海鮮精華濃縮而成,適用于各項海鮮料理。二、固體味料鹽(低鈉鹽):烹調(diào)時最重要的味料。其滲透力強,適合腌制食物,但需注意腌制時間與量。糖:紅燒及鹵菜中加入少許糖,可增添菜肴風(fēng)味及色澤。味精:可增添食物之鮮味。尤其加入湯類共煮最適合。發(fā)粉:加入面糊中,可增加成品之膨脹感。面粉:分為高、中、低筋三種。制作面糊時以中筋面粉為區(qū)。用于沾粉油炸時則具著色功能。甘薯粉:多用于油炸物之沾粉。亦可作為芡粉。生粉:為芡粉之一種,使用時先使其溶于水再勾芡,可使湯汁濃稠。此外,用于油炸物的沾粉時可增加脆感。用于上漿時,則可使食物保持滑嫩。小蘇打粉:以適量小蘇打腌浸肉類,可使肉質(zhì)較松滑嫩。豆豉:干豆
52、豉用前以水泡軟,再切碎使用。濕豆豉只要洗凈即可使用。蔥:常用于爆香、去腥。姜:可去腥、除臭,并提高菜肴風(fēng)味。辣椒:可使菜肴增加辣味,并使菜肴色彩鮮艷。蒜頭:常用之爆香料,可搭配菜色切片或切碎?;ń罚阂喾Q川椒,常用來紅燒及鹵?;ń妨3聪汜崮コ傻姆勰┘礊榛ń贩?,若加入炒黃的鹽則成為花椒鹽,常用於油炸食物沾食之用。胡椒:辛辣中帶有芳香,可去腥及增添香味。白胡椒較溫和,黑胡椒味則較重。八角:又稱大茴香,常用于紅燒及鹵。香氣極濃,宜酌量使用。干辣椒:可去膩、膻味。將籽去除,以油爆炒時,需注意火候,不宜炒焦。紅蔥頭:可增香。切碎爆香時,應(yīng)注意火候,若炒得過焦,則會有苦味。五香粉:五香粉包含桂皮、大茴香、花
53、椒、丁香、甘香、陳皮等香料,味濃,宜酌量使用。魚露:魚露除咸味外,還帶有魚類的鮮味。故潮州菜烹制菜肴,廚師多喜歡用魚露,而不用食鹽。魚露于清代中葉始創(chuàng)于澄??h。制作的主要原料大多為公魚和食鹽。先將公魚拌入食鹽腌制,經(jīng)一年以上時間至公魚腐化,再加進鹽水進行水浴保溫約15天便成鮭,再經(jīng)過一個星期浸漬,濾去渣質(zhì)便成色呈豬紅色的味道鮮美香醇的魚露。12、肉類去腥的妙招動物性食品原料中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氨基酸、卵磷脂等營養(yǎng)物質(zhì),由于環(huán)境與自身的細菌作用,會產(chǎn)生多種腥味物質(zhì),如氨水、三甲胺、甲硫醇、硫化氫、吲哚和雜環(huán)含氮化合物等。以上腥臭物質(zhì)均為堿性化合物,在烹調(diào)時添加適量食醋中和,可以使其生成醋酸鹽類,就能使腥味大大減弱。此外,番茄醬中含有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也有中和去腥作用,當(dāng)然,直接用西紅柿煮魚、肉,同樣有去腥效果。13、吃魚別扔掉魚鱗吃魚時刮魚鱗是件平常事,實際上,魚鱗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它含有較多的卵磷脂、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礦物質(zhì),尤以鈣、磷含量高,是特殊的保健品,能起到延緩腦細胞衰老、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沉積、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yù)防高血壓及心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性合同范本
- 單位購買物品合同范本
- 北京麥田房產(chǎn)合同范本
- 寫紅木合同范本
- 個人居家養(yǎng)老服務(wù)合同范本
- 勞務(wù)合同范本護士
- 企業(yè)裝飾房子合同范本
- 勞務(wù)電氣安裝合同范本
- 戰(zhàn)隊經(jīng)紀合同范本
- 協(xié)議貨車出售合同范本
- 物品移交接收單(模板)
- 肺透明膜病課件
- 護理學(xué)基礎(chǔ)期末試卷及答案
- IMS攪拌樁施工方案
- 我的家鄉(xiāng)廣西南寧宣傳簡介
- 變廢為寶-小學(xué)科學(xué)高段活動案例
- 四川省政府采購專家考試試題
- 證明無親子關(guān)系證明模板
- 消防工程擬投入主要施工設(shè)備機具表
- 4年級寫景類文章閱讀課件
- 《戰(zhàn)國策》教學(xué)講解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