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煤礦瓦斯檢查(崗位或地點)現場應急處置卡一、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頂板、水災、火災、瓦斯 二、事故預兆:1.頂板:頂板有異常聲音,出現裂縫條數增加、加寬、掉渣、“矸雨”或者下沉量增大、速度加快;液壓支架活柱下縮速度加快、下縮量增大、超前支護內單體液壓支柱被壓折壓彎或整體向一方傾斜推倒;掘進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梁被壓彎壓劈及支護遭到破壞等現象;巷道圍巖發(fā)生急劇位移,造成煤巖體破斷和裂縫擴展;煤巖體破壞拋出以及支護遭到破壞。2.水害: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fā)現有煤層變濕、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來壓、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鉆孔噴水、底板涌水、煤壁潰水、水色發(fā)渾、有臭味
2、等。 3.火災:附近巷道煤、巖、空氣和水溫升高,濕度加大,出現霧氣,有煤油、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濃度升高,O2濃度降低,人體有不舒適感,如頭痛、悶熱、四肢無力等現象。4.瓦斯、煤塵:瓦斯超限,監(jiān)測系統(tǒng)報警;附近空氣有顫動的現象發(fā)生,有時還發(fā)出咝咝的空氣流動聲。 三、應急處置程序:事故發(fā)現人事故波及區(qū)域停產撤人匯報調度室、單位值班人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自救互救脫離險境 匯報電話:調度室:66666、66616、7737016、7737062;安全部:66661;單位值班:61070。四、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頂板:出現冒頂預兆時,應迅速撤離,如無法撤退時,應迅速構筑臨時避難場所或選擇較安全地
3、點進行躲避。搶險作業(yè)應先加固冒頂區(qū)邊緣的支護,再對冒頂區(qū)進行處理,嚴禁空頂作業(yè)。發(fā)生冒頂埋人事故時,要以最近的途徑、最快的速度搬運矸石,接近被埋人員。受傷人員救出后,先現場急救,后升井,防止貽誤搶救時機。修復應在頂板穩(wěn)定后進行,堅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處理的原則進行。在搶險過程中要統(tǒng)一指揮,安排專人觀察頂板,發(fā)現有二次冒頂危險時立即撤人。2.水害:當發(fā)現有突水征兆時,發(fā)現人員立即向現場負責人匯報,負責人要組織了解突水地點、突水范圍及突水水量,并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現場詳細情況。事故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應迅速組織職工撤離災區(qū)。老空區(qū)的積水突出后,往往會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在撤離時應
4、用濕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窒息。當突水量小時,利用現場排水設備積極排水,盡可能增加排水設備和管路,加大排水能力,縮短搶排時間。當突水規(guī)模大,不能控制時,現場負責人應迅速組織職工有序撤離災區(qū)。如出路已被水隔斷,要迅速尋找位置最高的地方暫時躲避,保持鎮(zhèn)靜,避免體力消耗,在明顯地點設置明顯標志等待營救,用現場電話及時與外界聯(lián)絡。如果電話不通,被困人員應不斷敲打管路或鋼軌,發(fā)出呼救信號。當有人溺水時,救護者應盡快把水控出來,窒息的及時進行人工呼吸。3.火災:發(fā)生火災時,發(fā)現人員應設法弄清火源,根據火災性質用相應滅火器材直接撲滅火災或挖除火源。如果火情嚴重不能馬上撲滅,現場負責人應迅速帶領受威
5、脅的人員正確配帶自救器,撤離危險區(qū),并將情況立即報告礦調度室。同時注意風流方向的變化,盡快進入新鮮風流中。切斷通往災區(qū)的電源。無法撤離時,應進入就近的臨時避難硐室,按操作規(guī)程啟用避難硐室,等待救援。4.瓦斯、煤塵:發(fā)現有煤塵爆炸事故預兆時,現場人員必須停止作業(yè)并發(fā)出警報,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人員。煤塵爆炸時能感受到附近空氣有顫動現象,所有人員應背向空氣顫動方向,俯臥倒地、面部貼在地面,避開沖擊波的強力沖擊,并閉氣暫停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蓋住身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辨明方向、按避災路線,經最短路線迅速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協(xié)助傷員佩戴好自救器,幫助撤除危險區(qū)。如發(fā)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壞、冒
6、頂嚴重、退路被阻無法撤離,遇險人員應就近進入緊急避險硐室等待救援。遇險人員未能進入緊急避險硐室時,應迅速到支護較完整地點或構筑臨時避難場所等待救援。所有人員均應靜臥,減少氧氣、熱量等消耗。若巷道內有壓風管,可打開壓風管供人員呼吸,確保被困人員的安全,并經常敲打管路,向外報警。 五.避災路線:(1)避水災路線原則:人員往高處走,但不要撤至獨頭(2)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原則:逆著風流向近處地面撤退。爆破材料管理工(崗位或地點)現場應急處置卡一、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頂板、水災二、事故預兆:1.頂板:頂板有異常聲音,出現裂縫條數增加、加寬、掉渣、“矸雨”或者下沉量增大、速度加快;液壓支架活柱下縮速度加
7、快、下縮量增大、超前支護內單體液壓支柱被壓折壓彎或整體向一方傾斜推倒;掘進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梁被壓彎壓劈及支護遭到破壞等現象;巷道圍巖發(fā)生急劇位移,造成煤巖體破斷和裂縫擴展;煤巖體破壞拋出以及支護遭到破壞。 2.水害: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fā)現有煤層變濕、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來壓、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鉆孔噴水、底板涌水、煤壁潰水、水色發(fā)渾、有臭味等。3.火災:附近巷道煤、巖、空氣和水溫升高,濕度加大,出現霧氣,有煤油、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濃度升高,O2濃度降低,人體有不舒適感,如頭痛、悶熱、四肢無力等現象。 三、應急處置程序:事故發(fā)現人事故波
8、及區(qū)域停產撤人匯報調度室、單位值班人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自救互救脫離險境 匯報電話:調度室:66666、66616、7737016、7737062;安全部:66661;單位值班:69199。四、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頂板:出現冒頂預兆時,應迅速撤離,如無法撤退時,應迅速構筑臨時避難場所或選擇較安全地點進行躲避。搶險作業(yè)應先加固冒頂區(qū)邊緣的支護,再對冒頂區(qū)進行處理,嚴禁空頂作業(yè)。發(fā)生冒頂埋人事故時,要以最近的途徑、最快的速度搬運矸石,接近被埋人員。受傷人員救出后,先現場急救,后升井,防止貽誤搶救時機。修復應在頂板穩(wěn)定后進行,堅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處理的原則進行。在搶險過程中要統(tǒng)一指揮,安排專人觀察頂板
9、,發(fā)現有二次冒頂危險時立即撤人。2.水害:當發(fā)現有突水征兆時,發(fā)現人員立即向現場負責人匯報,負責人要組織了解突水地點、突水范圍及突水水量,并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現場詳細情況。事故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應迅速組織職工撤離災區(qū)。老空區(qū)的積水突出后,往往會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在撤離時應用濕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窒息。當突水量小時,利用現場排水設備積極排水,盡可能增加排水設備和管路,加大排水能力,縮短搶排時間。當突水規(guī)模大,不能控制時,現場負責人應迅速組織職工有序撤離災區(qū)。如出路已被水隔斷,要迅速尋找位置最高的地方暫時躲避,保持鎮(zhèn)靜,避免體力消耗,在明顯地點設置明顯標志等待營
10、救,用現場電話及時與外界聯(lián)絡。如果電話不通,被困人員應不斷敲打管路或鋼軌,發(fā)出呼救信號。當有人溺水時,救護者應盡快把水控出來,窒息的及時進行人工呼吸。3.火災:發(fā)生火災時,發(fā)現人員應設法弄清火源,根據火災性質用相應滅火器材直接撲滅火災或挖除火源。如果火情嚴重不能馬上撲滅,現場負責人應迅速帶領受威脅的人員正確配帶自救器,撤離危險區(qū),并將情況立即報告礦調度室。同時注意風流方向的變化,盡快進入新鮮風流中。切斷通往災區(qū)的電源。無法撤離時,應進入就近的臨時避難硐室,按操作規(guī)程啟用避難硐室,等待救援。 五.避災路線: 避水、火災路線:藥庫1310大巷主平硐,藥庫進風斜井風井工業(yè)場地煤礦測塵工(崗位或地點)
11、現場應急處置卡一、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頂板、水災、火災、瓦斯 二、事故預兆:1.頂板:頂板有異常聲音,出現裂縫條數增加、加寬、掉渣、“矸雨”或者下沉量增大、速度加快;液壓支架活柱下縮速度加快、下縮量增大、超前支護內單體液壓支柱被壓折壓彎或整體向一方傾斜推倒;掘進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梁被壓彎壓劈及支護遭到破壞等現象;巷道圍巖發(fā)生急劇位移,造成煤巖體破斷和裂縫擴展;煤巖體破壞拋出以及支護遭到破壞。2.水害: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fā)現有煤層變濕、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來壓、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鉆孔噴水、底板涌水、煤壁潰水、水色發(fā)渾、有臭味等。3.火災:附近巷道煤、
12、巖、空氣和水溫升高,濕度加大,出現霧氣,有煤油、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濃度升高,O2濃度降低,人體有不舒適感,如頭痛、悶熱、四肢無力等現象。4.瓦斯、煤塵:瓦斯超限,監(jiān)測系統(tǒng)報警;附近空氣有顫動的現象發(fā)生,有時還發(fā)出咝咝的空氣流動聲。 三、應急處置程序:事故發(fā)現人事故波及區(qū)域停產撤人匯報調度室、單位值班人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自救互救脫離險境 匯報電話:調度室:66666、66616、7737016、7737062;安全部:66661;單位值班:69199。 四、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頂板:出現冒頂預兆時,應迅速撤離,如無法撤退時,應迅速構筑臨時避難場所或選擇較安全地點進行躲避。搶險作業(yè)應先加
13、固冒頂區(qū)邊緣的支護,再對冒頂區(qū)進行處理,嚴禁空頂作業(yè)。發(fā)生冒頂埋人事故時,要以最近的途徑、最快的速度搬運矸石,接近被埋人員。受傷人員救出后,先現場急救,后升井,防止貽誤搶救時機。修復應在頂板穩(wěn)定后進行,堅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處理的原則進行。在搶險過程中要統(tǒng)一指揮,安排專人觀察頂板,發(fā)現有二次冒頂危險時立即撤人。2.水害:當發(fā)現有突水征兆時,發(fā)現人員立即向現場負責人匯報,負責人要組織了解突水地點、突水范圍及突水水量,并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現場詳細情況。事故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應迅速組織職工撤離災區(qū)。老空區(qū)的積水突出后,往往會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在撤離時應用濕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有害
14、氣體中毒或窒息。當突水量小時,利用現場排水設備積極排水,盡可能增加排水設備和管路,加大排水能力,縮短搶排時間。當突水規(guī)模大,不能控制時,現場負責人應迅速組織職工有序撤離災區(qū)。如出路已被水隔斷,要迅速尋找位置最高的地方暫時躲避,保持鎮(zhèn)靜,避免體力消耗,在明顯地點設置明顯標志等待營救,用現場電話及時與外界聯(lián)絡。如果電話不通,被困人員應不斷敲打管路或鋼軌,發(fā)出呼救信號。當有人溺水時,救護者應盡快把水控出來,窒息的及時進行人工呼吸。3.火災:發(fā)生火災時,發(fā)現人員應設法弄清火源,根據火災性質用相應滅火器材直接撲滅火災或挖除火源。如果火情嚴重不能馬上撲滅,現場負責人應迅速帶領受威脅的人員正確配帶自救器,撤
15、離危險區(qū),并將情況立即報告礦調度室。同時注意風流方向的變化,盡快進入新鮮風流中。切斷通往災區(qū)的電源。無法撤離時,應進入就近的臨時避難硐室,按操作規(guī)程啟用避難硐室,等待救援。4.瓦斯、煤塵:發(fā)現有煤塵爆炸事故預兆時,現場人員必須停止作業(yè)并發(fā)出警報,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人員。煤塵爆炸時能感受到附近空氣有顫動現象,所有人員應背向空氣顫動方向,俯臥倒地、面部貼在地面,避開沖擊波的強力沖擊,并閉氣暫停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蓋住身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辨明方向、按避災路線,經最短路線迅速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協(xié)助傷員佩戴好自救器,幫助撤除危險區(qū)。如發(fā)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壞、冒頂嚴重、退路被阻無法撤離,
16、遇險人員應就近進入緊急避險硐室等待救援。遇險人員未能進入緊急避險硐室時,應迅速到支護較完整地點或構筑臨時避難場所等待救援。所有人員均應靜臥,減少氧氣、熱量等消耗。若巷道內有壓風管,可打開壓風管供人員呼吸,確保被困人員的安全,并經常敲打管路,向外報警。五.避災路線:(1)避水災路線原則:人員往高處走,但不要撤至獨頭(2)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原則:逆著風流向近處地面撤退煤礦測風工(崗位或地點)現場應急處置卡一、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頂板、水災、火災、瓦斯 二、事故預兆:1.頂板:頂板有異常聲音,出現裂縫條數增加、加寬、掉渣、“矸雨”或者下沉量增大、速度加快;液壓支架活柱下縮速度加快、下縮量增大、超前
17、支護內單體液壓支柱被壓折壓彎或整體向一方傾斜推倒;掘進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梁被壓彎壓劈及支護遭到破壞等現象;巷道圍巖發(fā)生急劇位移,造成煤巖體破斷和裂縫擴展;煤巖體破壞拋出以及支護遭到破壞。2.水害: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fā)現有煤層變濕、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來壓、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鉆孔噴水、底板涌水、煤壁潰水、水色發(fā)渾、有臭味等。 3.火災:附近巷道煤、巖、空氣和水溫升高,濕度加大,出現霧氣,有煤油、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濃度升高,O2濃度降低,人體有不舒適感,如頭痛、悶熱、四肢無力等現象。4.瓦斯、煤塵:瓦斯超限,監(jiān)測系統(tǒng)報警;附近空氣有顫動的
18、現象發(fā)生,有時還發(fā)出咝咝的空氣流動聲。三、應急處置程序:事故發(fā)現人事故波及區(qū)域停產撤人匯報調度室、單位值班人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自救互救脫離險境 匯報電話:調度室:66666、66616、7737016、7737062;安全部:66661;單位值班:69199。四、現場應急處置方案:.頂板:出現冒頂預兆時,應迅速撤離,如無法撤退時,應迅速構筑臨時避難場所或選擇較安全地點進行躲避。搶險作業(yè)應先加固冒頂區(qū)邊緣的支護,再對冒頂區(qū)進行處理,嚴禁空頂作業(yè)。發(fā)生冒頂埋人事故時,要以最近的途徑、最快的速度搬運矸石,接近被埋人員。受傷人員救出后,先現場急救,后升井,防止貽誤搶救時機。修復應在頂板穩(wěn)定后進行,堅持由
19、外向里依次進行處理的原則進行。在搶險過程中要統(tǒng)一指揮,安排專人觀察頂板,發(fā)現有二次冒頂危險時立即撤人。2.水害:當發(fā)現有突水征兆時,發(fā)現人員立即向現場負責人匯報,負責人要組織了解突水地點、突水范圍及突水水量,并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現場詳細情況。事故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應迅速組織職工撤離災區(qū)。老空區(qū)的積水突出后,往往會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在撤離時應用濕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窒息。當突水量小時,利用現場排水設備積極排水,盡可能增加排水設備和管路,加大排水能力,縮短搶排時間。當突水規(guī)模大,不能控制時,現場負責人應迅速組織職工有序撤離災區(qū)。如出路已被水隔斷,要迅速尋找位置最
20、高的地方暫時躲避,保持鎮(zhèn)靜,避免體力消耗,在明顯地點設置明顯標志等待營救,用現場電話及時與外界聯(lián)絡。如果電話不通,被困人員應不斷敲打管路或鋼軌,發(fā)出呼救信號。當有人溺水時,救護者應盡快把水控出來,窒息的及時進行人工呼吸。3.火災:發(fā)生火災時,發(fā)現人員應設法弄清火源,根據火災性質用相應滅火器材直接撲滅火災或挖除火源。如果火情嚴重不能馬上撲滅,現場負責人應迅速帶領受威脅的人員正確配帶自救器,撤離危險區(qū),并將情況立即報告礦調度室。同時注意風流方向的變化,盡快進入新鮮風流中。切斷通往災區(qū)的電源。無法撤離時,應進入就近的臨時避難硐室,按操作規(guī)程啟用避難硐室,等待救援。4.瓦斯、煤塵:發(fā)現有煤塵爆炸事故預
21、兆時,現場人員必須停止作業(yè)并發(fā)出警報,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人員。煤塵爆炸時能感受到附近空氣有顫動現象,所有人員應背向空氣顫動方向,俯臥倒地、面部貼在地面,避開沖擊波的強力沖擊,并閉氣暫停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蓋住身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辨明方向、按避災路線,經最短路線迅速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協(xié)助傷員佩戴好自救器,幫助撤除危險區(qū)。如發(fā)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壞、冒頂嚴重、退路被阻無法撤離,遇險人員應就近進入緊急避險硐室等待救援。遇險人員未能進入緊急避險硐室時,應迅速到支護較完整地點或構筑臨時避難場所等待救援。所有人員均應靜臥,減少氧氣、熱量等消耗。若巷道內有壓風管,可打開壓風管供人員呼吸,確保
22、被困人員的安全,并經常敲打管路,向外報警。五.避災路線:由各單位根據具體作業(yè)地點進行填寫。(1)避水災路線原則:人員往高處走,但不要撤至獨頭(2)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原則:逆著風流向近處地面撤退煤礦電機車司機(崗位或地點)現場應急處置卡一、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頂板、水災、火災、瓦斯 二、事故預兆:1.頂板:頂板有異常聲音,出現裂縫條數增加、加寬、掉渣、“矸雨”或者下沉量增大、速度加快;液壓支架活柱下縮速度加快、下縮量增大、超前支護內單體液壓支柱被壓折壓彎或整體向一方傾斜推倒;掘進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梁被壓彎壓劈及支護遭到破壞等現象;巷道圍巖發(fā)生急劇位移,造成煤巖體破斷和裂縫擴展;煤巖體破壞拋出以及
23、支護遭到破壞2.水害: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fā)現有煤層變濕、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來壓、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鉆孔噴水、底板涌水、煤壁潰水、水色發(fā)渾、有臭味等。3.火災:附近巷道煤、巖、空氣和水溫升高,濕度加大,出現霧氣,有煤油、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濃度升高,O2濃度降低,人體有不舒適感,如頭痛、悶熱、四肢無力等現象。4.瓦斯、煤塵:瓦斯超限,監(jiān)測系統(tǒng)報警;附近空氣有顫動的現象發(fā)生,有時還發(fā)出咝咝的空氣流動聲。 三、應急處置程序:事故發(fā)現人事故波及區(qū)域停產撤人匯報調度室、單位值班人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自救互救脫離險境 匯報電話:調度室:66666、
24、66616、7737016、7737062;安全部:66661;單位值班:69999。 四、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頂板:出現冒頂預兆時,應迅速撤離,如無法撤退時,應迅速構筑臨時避難場所或選擇較安全地點進行躲避。搶險作業(yè)應先加固冒頂區(qū)邊緣的支護,再對冒頂區(qū)進行處理,嚴禁空頂作業(yè)。發(fā)生冒頂埋人事故時,要以最近的途徑、最快的速度搬運矸石,接近被埋人員。受傷人員救出后,先現場急救,后升井,防止貽誤搶救時機。修復應在頂板穩(wěn)定后進行,堅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處理的原則進行。在搶險過程中要統(tǒng)一指揮,安排專人觀察頂板,發(fā)現有二次冒頂危險時立即撤人。2.水害:當發(fā)現有突水征兆時,發(fā)現人員立即向現場負責人匯報,負責人
25、要組織了解突水地點、突水范圍及突水水量,并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現場詳細情況。事故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應迅速組織職工撤離災區(qū)。老空區(qū)的積水突出后,往往會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在撤離時應用濕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窒息。當突水量小時,利用現場排水設備積極排水,盡可能增加排水設備和管路,加大排水能力,縮短搶排時間。當突水規(guī)模大,不能控制時,現場負責人應迅速組織職工有序撤離災區(qū)。如出路已被水隔斷,要迅速尋找位置最高的地方暫時躲避,保持鎮(zhèn)靜,避免體力消耗,在明顯地點設置明顯標志等待營救,用現場電話及時與外界聯(lián)絡。如果電話不通,被困人員應不斷敲打管路或鋼軌,發(fā)出呼救信號。當有人溺水
26、時,救護者應盡快把水控出來,窒息的及時進行人工呼吸。3.火災:發(fā)生火災時,發(fā)現人員應設法弄清火源,根據火災性質用相應滅火器材直接撲滅火災或挖除火源。如果火情嚴重不能馬上撲滅,現場負責人應迅速帶領受威脅的人員正確配帶自救器,撤離危險區(qū),并將情況立即報告礦調度室。同時注意風流方向的變化,盡快進入新鮮風流中。切斷通往災區(qū)的電源。無法撤離時,應進入就近的臨時避難硐室,按操作規(guī)程啟用避難硐室,等待救援。4.瓦斯、煤塵:發(fā)現有煤塵爆炸事故預兆時,現場人員必須停止作業(yè)并發(fā)出警報,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人員。煤塵爆炸時能感受到附近空氣有顫動現象,所有人員應背向空氣顫動方向,俯臥倒地、面部貼在地面,避開沖擊波的強力
27、沖擊,并閉氣暫停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蓋住身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辨明方向、按避災路線,經最短路線迅速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協(xié)助傷員佩戴好自救器,幫助撤除危險區(qū)。如發(fā)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壞、冒頂嚴重、退路被阻無法撤離,遇險人員應就近進入緊急避險硐室等待救援。遇險人員未能進入緊急避險硐室時,應迅速到支護較完整地點或構筑臨時避難場所等待救援。所有人員均應靜臥,減少氧氣、熱量等消耗。若巷道內有壓風管,可打開壓風管供人員呼吸,確保被困人員的安全,并經常敲打管路,向外報警。 五.避災路線:(1)避水災路線原則:人員往高處走,但不要撤至獨頭(2)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原則:逆著風流向近處地面撤退煤
28、礦防塵工(崗位或地點)現場應急處置卡一、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頂板、水災、火災、瓦斯 二、事故預兆:1.頂板:頂板有異常聲音,出現裂縫條數增加、加寬、掉渣、“矸雨”或者下沉量增大、速度加快;液壓支架活柱下縮速度加快、下縮量增大、超前支護內單體液壓支柱被壓折壓彎或整體向一方傾斜推倒;掘進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梁被壓彎壓劈及支護遭到破壞等現象;巷道圍巖發(fā)生急劇位移,造成煤巖體破斷和裂縫擴展;煤巖體破壞拋出以及支護遭到破壞。2.水害: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fā)現有煤層變濕、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來壓、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鉆孔噴水、底板涌水、煤壁潰水、水色發(fā)渾、有臭味等。
29、3.火災:附近巷道煤、巖、空氣和水溫升高,濕度加大,出現霧氣,有煤油、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濃度升高,O2濃度降低,人體有不舒適感,如頭痛、悶熱、四肢無力等現象。 4.瓦斯、煤塵:瓦斯超限,監(jiān)測系統(tǒng)報警;附近空氣有顫動的現象發(fā)生,有時還發(fā)出咝咝的空氣流動聲。 三、應急處置程序:事故發(fā)現人事故波及區(qū)域停產撤人匯報調度室、單位值班人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自救互救脫離險境 匯報電話:調度室:66666、66616、7737016、7737062;安全部:66661;單位值班:69199 。 四、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頂板:出現冒頂預兆時,應迅速撤離,如無法撤退時,應迅速構筑臨時避難場所或選擇較安全地
30、點進行躲避。搶險作業(yè)應先加固冒頂區(qū)邊緣的支護,再對冒頂區(qū)進行處理,嚴禁空頂作業(yè)。發(fā)生冒頂埋人事故時,要以最近的途徑、最快的速度搬運矸石,接近被埋人員。受傷人員救出后,先現場急救,后升井,防止貽誤搶救時機。修復應在頂板穩(wěn)定后進行,堅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處理的原則進行。在搶險過程中要統(tǒng)一指揮,安排專人觀察頂板,發(fā)現有二次冒頂危險時立即撤人。2.水害:當發(fā)現有突水征兆時,發(fā)現人員立即向現場負責人匯報,負責人要組織了解突水地點、突水范圍及突水水量,并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現場詳細情況。事故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應迅速組織職工撤離災區(qū)。老空區(qū)的積水突出后,往往會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在撤離時應
31、用濕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窒息。當突水量小時,利用現場排水設備積極排水,盡可能增加排水設備和管路,加大排水能力,縮短搶排時間。當突水規(guī)模大,不能控制時,現場負責人應迅速組織職工有序撤離災區(qū)。如出路已被水隔斷,要迅速尋找位置最高的地方暫時躲避,保持鎮(zhèn)靜,避免體力消耗,在明顯地點設置明顯標志等待營救,用現場電話及時與外界聯(lián)絡。如果電話不通,被困人員應不斷敲打管路或鋼軌,發(fā)出呼救信號。當有人溺水時,救護者應盡快把水控出來,窒息的及時進行人工呼吸。3.火災:發(fā)生火災時,發(fā)現人員應設法弄清火源,根據火災性質用相應滅火器材直接撲滅火災或挖除火源。如果火情嚴重不能馬上撲滅,現場負責人應迅速帶領受威
32、脅的人員正確配帶自救器,撤離危險區(qū),并將情況立即報告礦調度室。同時注意風流方向的變化,盡快進入新鮮風流中。切斷通往災區(qū)的電源。無法撤離時,應進入就近的臨時避難硐室,按操作規(guī)程啟用避難硐室,等待救援。4.瓦斯、煤塵:發(fā)現有煤塵爆炸事故預兆時,現場人員必須停止作業(yè)并發(fā)出警報,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人員。煤塵爆炸時能感受到附近空氣有顫動現象,所有人員應背向空氣顫動方向,俯臥倒地、面部貼在地面,避開沖擊波的強力沖擊,并閉氣暫停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蓋住身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辨明方向、按避災路線,經最短路線迅速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協(xié)助傷員佩戴好自救器,幫助撤除危險區(qū)。如發(fā)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壞、冒
33、頂嚴重、退路被阻無法撤離,遇險人員應就近進入緊急避險硐室等待救援。遇險人員未能進入緊急避險硐室時,應迅速到支護較完整地點或構筑臨時避難場所等待救援。所有人員均應靜臥,減少氧氣、熱量等消耗。若巷道內有壓風管,可打開壓風管供人員呼吸,確保被困人員的安全,并經常敲打管路,向外報警。五.避災路線:(1)避水災路線原則:人員往高處走,但不要撤至獨頭(2)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原則:逆著風流向近處地面撤退煤礦絞車司機(崗位或地點)現場應急處置卡一、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頂板、水災、火災、瓦斯 二、事故預兆:1.頂板:頂板有異常聲音,出現裂縫條數增加、加寬、掉渣、“矸雨”或者下沉量增大、速度加快;液壓支架活柱下
34、縮速度加快、下縮量增大、超前支護內單體液壓支柱被壓折壓彎或整體向一方傾斜推倒;掘進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梁被壓彎壓劈及支護遭到破壞等現象;巷道圍巖發(fā)生急劇位移,造成煤巖體破斷和裂縫擴展;煤巖體破壞拋出以及支護遭到破壞。2.水害: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fā)現有煤層變濕、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來壓、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鉆孔噴水、底板涌水、煤壁潰水、水色發(fā)渾、有臭味等。3.火災:附近巷道煤、巖、空氣和水溫升高,濕度加大,出現霧氣,有煤油、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濃度升高,O2濃度降低,人體有不舒適感,如頭痛、悶熱、四肢無力等現象。 4.瓦斯、煤塵:瓦斯超限,監(jiān)
35、測系統(tǒng)報警;附近空氣有顫動的現象發(fā)生,有時還發(fā)出咝咝的空氣流動聲。三、應急處置程序:事故發(fā)現人事故波及區(qū)域停產撤人匯報調度室、單位值班人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自救互救脫離險境 匯報電話:調度室:66666、66616、7737016、7737062;安全部:66661;單位值班:69999。四、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頂板:出現冒頂預兆時,應迅速撤離,如無法撤退時,應迅速構筑臨時避難場所或選擇較安全地點進行躲避。搶險作業(yè)應先加固冒頂區(qū)邊緣的支護,再對冒頂區(qū)進行處理,嚴禁空頂作業(yè)。發(fā)生冒頂埋人事故時,要以最近的途徑、最快的速度搬運矸石,接近被埋人員。受傷人員救出后,先現場急救,后升井,防止貽誤搶救時機。
36、修復應在頂板穩(wěn)定后進行,堅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處理的原則進行。在搶險過程中要統(tǒng)一指揮,安排專人觀察頂板,發(fā)現有二次冒頂危險時立即撤人。2.水害:當發(fā)現有突水征兆時,發(fā)現人員立即向現場負責人匯報,負責人要組織了解突水地點、突水范圍及突水水量,并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現場詳細情況。事故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應迅速組織職工撤離災區(qū)。老空區(qū)的積水突出后,往往會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在撤離時應用濕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窒息。當突水量小時,利用現場排水設備積極排水,盡可能增加排水設備和管路,加大排水能力,縮短搶排時間。當突水規(guī)模大,不能控制時,現場負責人應迅速組織職工有序撤離災區(qū)。如出
37、路已被水隔斷,要迅速尋找位置最高的地方暫時躲避,保持鎮(zhèn)靜,避免體力消耗,在明顯地點設置明顯標志等待營救,用現場電話及時與外界聯(lián)絡。如果電話不通,被困人員應不斷敲打管路或鋼軌,發(fā)出呼救信號。當有人溺水時,救護者應盡快把水控出來,窒息的及時進行人工呼吸。3.火災:發(fā)生火災時,發(fā)現人員應設法弄清火源,根據火災性質用相應滅火器材直接撲滅火災或挖除火源。如果火情嚴重不能馬上撲滅,現場負責人應迅速帶領受威脅的人員正確配帶自救器,撤離危險區(qū),并將情況立即報告礦調度室。同時注意風流方向的變化,盡快進入新鮮風流中。切斷通往災區(qū)的電源。無法撤離時,應進入就近的臨時避難硐室,按操作規(guī)程啟用避難硐室,等待救援。4.瓦
38、斯、煤塵:發(fā)現有煤塵爆炸事故預兆時,現場人員必須停止作業(yè)并發(fā)出警報,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人員。煤塵爆炸時能感受到附近空氣有顫動現象,所有人員應背向空氣顫動方向,俯臥倒地、面部貼在地面,避開沖擊波的強力沖擊,并閉氣暫停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蓋住身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辨明方向、按避災路線,經最短路線迅速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協(xié)助傷員佩戴好自救器,幫助撤除危險區(qū)。如發(fā)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壞、冒頂嚴重、退路被阻無法撤離,遇險人員應就近進入緊急避險硐室等待救援。遇險人員未能進入緊急避險硐室時,應迅速到支護較完整地點或構筑臨時避難場所等待救援。所有人員均應靜臥,減少氧氣、熱量等消耗。若巷道內有壓風管
39、,可打開壓風管供人員呼吸,確保被困人員的安全,并經常敲打管路,向外報警。五.避災路線:(1)避水災路線原則:人員往高處走,但不要撤至獨頭(2)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原則:逆著風流向近處地面撤退煤礦井下電鉗工(崗位或地點)現場應急處置卡一、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頂板、水災、火災、瓦斯 二、事故預兆:1.頂板:頂板有異常聲音,出現裂縫條數增加、加寬、掉渣、“矸雨”或者下沉量增大、速度加快;液壓支架活柱下縮速度加快、下縮量增大、超前支護內單體液壓支柱被壓折壓彎或整體向一方傾斜推倒;掘進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梁被壓彎壓劈及支護遭到破壞等現象;巷道圍巖發(fā)生急劇位移,造成煤巖體破斷和裂縫擴展;煤巖體破壞拋出以及支護
40、遭到破壞。2.水害: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fā)現有煤層變濕、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來壓、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鉆孔噴水、底板涌水、煤壁潰水、水色發(fā)渾、有臭味等。 3.火災:附近巷道煤、巖、空氣和水溫升高,濕度加大,出現霧氣,有煤油、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濃度升高,O2濃度降低,人體有不舒適感,如頭痛、悶熱、四肢無力等現象。 4.瓦斯、煤塵:瓦斯超限,監(jiān)測系統(tǒng)報警;附近空氣有顫動的現象發(fā)生,有時還發(fā)出咝咝的空氣流動聲。 三、應急處置程序:事故發(fā)現人事故波及區(qū)域停產撤人匯報調度室、單位值班人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自救互救脫離險境 匯報電話:調度室:66666
41、、66616、7737016、7737062;安全部:66661;單位值班:69999。 四、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頂板:出現冒頂預兆時,應迅速撤離,如無法撤退時,應迅速構筑臨時避難場所或選擇較安全地點進行躲避。搶險作業(yè)應先加固冒頂區(qū)邊緣的支護,再對冒頂區(qū)進行處理,嚴禁空頂作業(yè)。發(fā)生冒頂埋人事故時,要以最近的途徑、最快的速度搬運矸石,接近被埋人員。受傷人員救出后,先現場急救,后升井,防止貽誤搶救時機。修復應在頂板穩(wěn)定后進行,堅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處理的原則進行。在搶險過程中要統(tǒng)一指揮,安排專人觀察頂板,發(fā)現有二次冒頂危險時立即撤人。 2.水害:當發(fā)現有突水征兆時,發(fā)現人員立即向現場負責人匯報,負
42、責人要組織了解突水地點、突水范圍及突水水量,并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現場詳細情況。事故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應迅速組織職工撤離災區(qū)。老空區(qū)的積水突出后,往往會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在撤離時應用濕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窒息。當突水量小時,利用現場排水設備積極排水,盡可能增加排水設備和管路,加大排水能力,縮短搶排時間。當突水規(guī)模大,不能控制時,現場負責人應迅速組織職工有序撤離災區(qū)。如出路已被水隔斷,要迅速尋找位置最高的地方暫時躲避,保持鎮(zhèn)靜,避免體力消耗,在明顯地點設置明顯標志等待營救,用現場電話及時與外界聯(lián)絡。如果電話不通,被困人員應不斷敲打管路或鋼軌,發(fā)出呼救信號。當有人
43、溺水時,救護者應盡快把水控出來,窒息的及時進行人工呼吸。3.火災:發(fā)生火災時,發(fā)現人員應設法弄清火源,根據火災性質用相應滅火器材直接撲滅火災或挖除火源。如果火情嚴重不能馬上撲滅,現場負責人應迅速帶領受威脅的人員正確配帶自救器,撤離危險區(qū),并將情況立即報告礦調度室。同時注意風流方向的變化,盡快進入新鮮風流中。切斷通往災區(qū)的電源。無法撤離時,應進入就近的臨時避難硐室,按操作規(guī)程啟用避難硐室,等待救援。4.瓦斯、煤塵:發(fā)現有煤塵爆炸事故預兆時,現場人員必須停止作業(yè)并發(fā)出警報,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人員。煤塵爆炸時能感受到附近空氣有顫動現象,所有人員應背向空氣顫動方向,俯臥倒地、面部貼在地面,避開沖擊波的
44、強力沖擊,并閉氣暫停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蓋住身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辨明方向、按避災路線,經最短路線迅速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協(xié)助傷員佩戴好自救器,幫助撤除危險區(qū)。如發(fā)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壞、冒頂嚴重、退路被阻無法撤離,遇險人員應就近進入緊急避險硐室等待救援。遇險人員未能進入緊急避險硐室時,應迅速到支護較完整地點或構筑臨時避難場所等待救援。所有人員均應靜臥,減少氧氣、熱量等消耗。若巷道內有壓風管,可打開壓風管供人員呼吸,確保被困人員的安全,并經常敲打管路,向外報警。五.避災路線:由于本單位(除東西火藥庫外)無固定工作地點,(1)避水災路線原則:人員往高處走,但不要撤至獨頭(2)避火災、
45、瓦斯煤塵爆炸路線原則:逆著風流向近處地面撤退煤礦井下鉆探工(崗位或地點)現場應急處置卡一、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頂板、水災、火災、瓦斯 二、事故預兆:1.頂板:頂板有異常聲音,出現裂縫條數增加、加寬、掉渣、“矸雨”或者下沉量增大、速度加快;液壓支架活柱下縮速度加快、下縮量增大、超前支護內單體液壓支柱被壓折壓彎或整體向一方傾斜推倒;掘進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梁被壓彎壓劈及支護遭到破壞等現象;巷道圍巖發(fā)生急劇位移,造成煤巖體破斷和裂縫擴展;煤巖體破壞拋出以及支護遭到破壞。2.水害: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fā)現有煤層變濕、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來壓、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
46、鉆孔噴水、底板涌水、煤壁潰水、水色發(fā)渾、有臭味等。 3.火災:附近巷道煤、巖、空氣和水溫升高,濕度加大,出現霧氣,有煤油、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濃度升高,O2濃度降低,人體有不舒適感,如頭痛、悶熱、四肢無力等現象。4.瓦斯、煤塵:瓦斯超限,監(jiān)測系統(tǒng)報警;附近空氣有顫動的現象發(fā)生,有時還發(fā)出咝咝的空氣流動聲。 三、應急處置程序:事故發(fā)現人事故波及區(qū)域停產撤人匯報調度室、單位值班人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自救互救脫離險境 匯報電話:調度室:66666、66616、7737016、7737062;安全部:66661;單位值班:69199。 四、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頂板:出現冒頂預兆時,應迅速撤離,如
47、無法撤退時,應迅速構筑臨時避難場所或選擇較安全地點進行躲避。搶險作業(yè)應先加固冒頂區(qū)邊緣的支護,再對冒頂區(qū)進行處理,嚴禁空頂作業(yè)。發(fā)生冒頂埋人事故時,要以最近的途徑、最快的速度搬運矸石,接近被埋人員。受傷人員救出后,先現場急救,后升井,防止貽誤搶救時機。修復應在頂板穩(wěn)定后進行,堅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處理的原則進行。在搶險過程中要統(tǒng)一指揮,安排專人觀察頂板,發(fā)現有二次冒頂危險時立即撤人。2.水害:當發(fā)現有突水征兆時,發(fā)現人員立即向現場負責人匯報,負責人要組織了解突水地點、突水范圍及突水水量,并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現場詳細情況。事故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應迅速組織職工撤離災區(qū)。老空區(qū)
48、的積水突出后,往往會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在撤離時應用濕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窒息。當突水量小時,利用現場排水設備積極排水,盡可能增加排水設備和管路,加大排水能力,縮短搶排時間。當突水規(guī)模大,不能控制時,現場負責人應迅速組織職工有序撤離災區(qū)。如出路已被水隔斷,要迅速尋找位置最高的地方暫時躲避,保持鎮(zhèn)靜,避免體力消耗,在明顯地點設置明顯標志等待營救,用現場電話及時與外界聯(lián)絡。如果電話不通,被困人員應不斷敲打管路或鋼軌,發(fā)出呼救信號。當有人溺水時,救護者應盡快把水控出來,窒息的及時進行人工呼吸。3.火災:發(fā)生火災時,發(fā)現人員應設法弄清火源,根據火災性質用相應滅火器材直接撲滅火災或挖除火源。如
49、果火情嚴重不能馬上撲滅,現場負責人應迅速帶領受威脅的人員正確配帶自救器,撤離危險區(qū),并將情況立即報告礦調度室。同時注意風流方向的變化,盡快進入新鮮風流中。切斷通往災區(qū)的電源。無法撤離時,應進入就近的臨時避難硐室,按操作規(guī)程啟用避難硐室,等待救援。4.瓦斯、煤塵:發(fā)現有煤塵爆炸事故預兆時,現場人員必須停止作業(yè)并發(fā)出警報,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人員。煤塵爆炸時能感受到附近空氣有顫動現象,所有人員應背向空氣顫動方向,俯臥倒地、面部貼在地面,避開沖擊波的強力沖擊,并閉氣暫停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蓋住身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辨明方向、按避災路線,經最短路線迅速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協(xié)助傷員佩戴好自救器,
50、幫助撤除危險區(qū)。如發(fā)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壞、冒頂嚴重、退路被阻無法撤離,遇險人員應就近進入緊急避險硐室等待救援。遇險人員未能進入緊急避險硐室時,應迅速到支護較完整地點或構筑臨時避難場所等待救援。所有人員均應靜臥,減少氧氣、熱量等消耗。若巷道內有壓風管,可打開壓風管供人員呼吸,確保被困人員的安全,并經常敲打管路,向外報警。 五.避災路線:由各單位根據具體作業(yè)地點進行填寫。 由于本單位(除東西火藥庫外)無固定工作地點,(1)避水災路線原則:人員往高處走,但不要撤至獨頭(2)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原則:逆著風流向近處地面撤退煤礦熔化焊接與熱切割(崗位或地點)現場應急處置卡 一、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頂
51、板、水災、火災、瓦斯 二、事故預兆: 1.頂板:頂板有異常聲音,出現裂縫條數增加、加寬、掉渣、“矸雨”或者下沉量增大、速度加快;液壓支架活柱下縮速度加快、下縮量增大、超前支護內單體液壓支柱被壓折壓彎或整體向一方傾斜推倒;掘進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梁被壓彎壓劈及支護遭到破壞等現象;巷道圍巖發(fā)生急劇位移,造成煤巖體破斷和裂縫擴展;煤巖體破壞拋出以及支護遭到破壞。 2.水害: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fā)現有煤層變濕、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來壓、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鉆孔噴水、底板涌水、煤壁潰水、水色發(fā)渾、有臭味等。 3.火災:附近巷道煤、巖、空氣和水溫升高,濕度加大,
52、出現霧氣,有煤油、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濃度升高,O2濃度降低,人體有不舒適感,如頭痛、悶熱、四肢無力等現象。 4.瓦斯、煤塵:瓦斯超限,監(jiān)測系統(tǒng)報警;附近空氣有顫動的現象發(fā)生,有時還發(fā)出咝咝的空氣流動聲。 三、應急處置程序:事故發(fā)現人事故波及區(qū)域停產撤人匯報調度室、單位值班人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自救互救脫離險境 匯報電話:調度室:66666、66616、7737016、7737062;安全部:66661;單位值班:69999。 四、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頂板:出現冒頂預兆時,應迅速撤離,如無法撤退時,應迅速構筑臨時避難場所或選擇較安全地點進行躲避。搶險作業(yè)應先加固冒頂區(qū)邊緣的支護,再對冒頂
53、區(qū)進行處理,嚴禁空頂作業(yè)。發(fā)生冒頂埋人事故時,要以最近的途徑、最快的速度搬運矸石,接近被埋人員。受傷人員救出后,先現場急救,后升井,防止貽誤搶救時機。修復應在頂板穩(wěn)定后進行,堅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處理的原則進行。在搶險過程中要統(tǒng)一指揮,安排專人觀察頂板,發(fā)現有二次冒頂危險時立即撤人。2.水害:當發(fā)現有突水征兆時,發(fā)現人員立即向現場負責人匯報,負責人要組織了解突水地點、突水范圍及突水水量,并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現場詳細情況。事故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應迅速組織職工撤離災區(qū)。老空區(qū)的積水突出后,往往會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在撤離時應用濕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窒息。當突水量小時
54、,利用現場排水設備積極排水,盡可能增加排水設備和管路,加大排水能力,縮短搶排時間。當突水規(guī)模大,不能控制時,現場負責人應迅速組織職工有序撤離災區(qū)。如出路已被水隔斷,要迅速尋找位置最高的地方暫時躲避,保持鎮(zhèn)靜,避免體力消耗,在明顯地點設置明顯標志等待營救,用現場電話及時與外界聯(lián)絡。如果電話不通,被困人員應不斷敲打管路或鋼軌,發(fā)出呼救信號。當有人溺水時,救護者應盡快把水控出來,窒息的及時進行人工呼吸。 3.火災:發(fā)生火災時,發(fā)現人員應設法弄清火源,根據火災性質用相應滅火器材直接撲滅火災或挖除火源。如果火情嚴重不能馬上撲滅,現場負責人應迅速帶領受威脅的人員正確配帶自救器,撤離危險區(qū),并將情況立即報告
55、礦調度室。同時注意風流方向的變化,盡快進入新鮮風流中。切斷通往災區(qū)的電源。無法撤離時,應進入就近的臨時避難硐室,按操作規(guī)程啟用避難硐室,等待救援。 4.瓦斯、煤塵:發(fā)現有煤塵爆炸事故預兆時,現場人員必須停止作業(yè)并發(fā)出警報,撤出所有受威脅地點人員。煤塵爆炸時能感受到附近空氣有顫動現象,所有人員應背向空氣顫動方向,俯臥倒地、面部貼在地面,避開沖擊波的強力沖擊,并閉氣暫停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蓋住身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辨明方向、按避災路線,經最短路線迅速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協(xié)助傷員佩戴好自救器,幫助撤除危險區(qū)。如發(fā)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到破壞、冒頂嚴重、退路被阻無法撤離,遇險人員應就近進入緊急避
56、險硐室等待救援。遇險人員未能進入緊急避險硐室時,應迅速到支護較完整地點或構筑臨時避難場所等待救援。所有人員均應靜臥,減少氧氣、熱量等消耗。若巷道內有壓風管,可打開壓風管供人員呼吸,確保被困人員的安全,并經常敲打管路,向外報警。 五.避災路線:由各單位根據具體作業(yè)地點進行填寫。(1)避水災路線原則:人員往高處走,但不要撤至獨頭(2)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原則:逆著風流向近處地面撤退煤礦探放水(崗位或地點)現場應急處置卡一、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頂板、水災、火災、瓦斯 二、事故預兆:1.頂板:頂板有異常聲音,出現裂縫條數增加、加寬、掉渣、“矸雨”或者下沉量增大、速度加快;液壓支架活柱下縮速度加快、下縮
57、量增大、超前支護內單體液壓支柱被壓折壓彎或整體向一方傾斜推倒;掘進工作面棚子及前探梁被壓彎壓劈及支護遭到破壞等現象;巷道圍巖發(fā)生急劇位移,造成煤巖體破斷和裂縫擴展;煤巖體破壞拋出以及支護遭到破壞。 2.水害: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fā)現有煤層變濕、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來壓、片幫、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鉆孔噴水、底板涌水、煤壁潰水、水色發(fā)渾、有臭味等。 3.火災:附近巷道煤、巖、空氣和水溫升高,濕度加大,出現霧氣,有煤油、汽油味或焦油味,CO、CO2濃度升高,O2濃度降低,人體有不舒適感,如頭痛、悶熱、四肢無力等現象。 4.瓦斯、煤塵:瓦斯超限,監(jiān)測系統(tǒng)報警;
58、附近空氣有顫動的現象發(fā)生,有時還發(fā)出咝咝的空氣流動聲。 三、應急處置程序:事故發(fā)現人事故波及區(qū)域停產撤人匯報調度室、單位值班人啟動現場處置方案自救互救脫離險境 匯報電話:調度室:66666、66616、7737016、7737062;安全部:66661;單位值班:69999。 四、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頂板:出現冒頂預兆時,應迅速撤離,如無法撤退時,應迅速構筑臨時避難場所或選擇較安全地點進行躲避。搶險作業(yè)應先加固冒頂區(qū)邊緣的支護,再對冒頂區(qū)進行處理,嚴禁空頂作業(yè)。發(fā)生冒頂埋人事故時,要以最近的途徑、最快的速度搬運矸石,接近被埋人員。受傷人員救出后,先現場急救,后升井,防止貽誤搶救時機。修復應在頂板穩(wěn)定后進行,堅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處理的原則進行。在搶險過程中要統(tǒng)一指揮,安排專人觀察頂板,發(fā)現有二次冒頂危險時立即撤人。 2.水害:當發(fā)現有突水征兆時,發(fā)現人員立即向現場負責人匯報,負責人要組織了解突水地點、突水范圍及突水水量,并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現場詳細情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精裝修房屋租賃合同
- 2025合同范本智慧之約
- 2025住宅買賣合同范本
- 2025機械設備購銷合同
- 2025酒店總經理聘請合同范本
- 2025年標準城市寫字樓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國汽車維修合同
- 2025律師事務所勞動合同范本
- 2025醫(yī)療機構技術合作合同協(xié)議
- 2025企業(yè)高級管理人員聘請合同范本
- 高中班級讀書活動方案
- 國際經濟學教案doc
- 六年級數學下冊《圖形的運動》
- 2022-2023學年北京海淀人大附數學八年級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高中歷史雙向細目表
- 2022-2023學年北京石景山數學七下期中檢測試題含解析
-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期中復習
- 常用消毒劑分類及消毒方法演示文稿
- LY/T 3245-2020中國森林認證自然保護地森林康養(yǎng)
- 1新疆大學考博英語歷年考博真題20-21年
- GB/T 11022-2020高壓交流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標準的共用技術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