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干擾觀測器的PID控制_第1頁
基于干擾觀測器的PID控制_第2頁
基于干擾觀測器的PID控制_第3頁
基于干擾觀測器的PID控制_第4頁
基于干擾觀測器的PID控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ID控制器設計課程論文題目:基于干擾觀測器的PID控制學院:電子工程學院專業(yè):2009級應用電子學號:200912701149姓名:黃婧宇i目錄內容摘要 3關鍵字 31 緒論 42 干擾觀測器的設計 42.1 干擾觀測器的基本原理 42.2 干擾觀測器的性能分析 52.3 干擾觀測器的穩(wěn)定特性 62.4 干擾觀測器的設計 72.5干擾觀測器的仿真結果及 MATLAB?序82.5.1 連續(xù)系統(tǒng)的控制仿真 82.5.2 離散系統(tǒng)的控制仿真 113 結論 17參考文獻18Abstract181918KEY WORDS基于干擾觀測器的 PID 控制專業(yè):電子信息工程(應用電子技術方向)學號: 200

2、912701149學生姓名:黃婧宇 指導老師姓名:殷嚴剛【內容摘要 】在一個實際的控制系統(tǒng)中,外部干擾會造成整個系統(tǒng)的控制品質 下降,我們應當設計一種控制結構, 將外部干擾進行有效地抑制。 如果我們采用 一種結構,將外部干擾以及模型參數(shù)的變化造成的實際對象與名義模型輸出的差 異等效到控制的輸入端, 就能夠實現(xiàn)對外部干擾的抑制。 我們可以采用一種結構 觀測出了外部干擾在輸入端的等效干擾, 并在系統(tǒng)中引入等效的補償, 因而我們 把基本這種思想設計的結構稱為干擾觀測器。【關鍵字 】干擾觀測器;模型參數(shù);等效干擾1緒論PID控制是最早發(fā)展起來的控制策略之一,但應用常規(guī)PID控制器對于非線性、時變不確定

3、性的系統(tǒng),無法達到理想的控制效果。隨著現(xiàn)代控制理論,諸如 智能控制等技術的研究發(fā)展、出現(xiàn)了許多新型的PID控制器,為解決復雜無規(guī)則 系統(tǒng)的控制開辟;餓新途徑。PID控制是最早發(fā)展起來的控制策略之一,由于其 算法簡單、魯棒性好和可靠性高,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過程控制,尤其適用于建立 精確數(shù)學模型的確定性控制系統(tǒng)1 o2干擾觀測器的設計2.1干擾觀測器的基本原理干擾觀測器的基本思想是將外部力矩干擾及模型參數(shù)變化造成的實際對象 與名義模型輸出的差異等效到控制輸入端,即觀測出等效干擾。在控制中引入等 效的補償,實現(xiàn)對干擾完全抑制。其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圖1干擾觀測器的基本結構圖中G (s)為對象的傳遞函數(shù)

4、,d為等效干擾,(?為觀測到的干擾,u為控制器輸出,e為u和(?的誤差函數(shù)。由此有c? = (e+d) *G(s) g 4 (s)-e=d對于實際的物理系統(tǒng),其實現(xiàn)存在如下問題:(1) 在通常情況下,Gp(s)的相對階不為0,其逆在物理上 不可實現(xiàn);(2) 對象Gp(s)的精確數(shù)學模型無法得到;(3) 考慮到測量噪聲的影響,該方法的控制性能將下降。解決上述問題的唯一方法是在3的后面串入低通濾波器Q(s),并用名義 模型Gn(s)的逆G:(s)來代替Gp(s),從而得到如圖2所示的干擾觀測器原圖2干擾觀測器原理框圖控制器的輸出為:u=c- d f +d式中,c為PID控制器的輸出,df為干擾d的

5、估計值2.2干擾觀測器的性能分析G 二yes) _易何 (巧CYU c( = q+Q(耳一乞)GjQGpa-)gny(5)=s?=S凹普)&仏)缸石(門-厲)設低通濾波器Q(s)的頻帶為fq o(1 ) 當 f-fa 時,Q = 1 Gcy - Gn (s), G DY :m, Gny(2)當 f 一 fq 時,Q=0,Gcy : Gp(s), Gdy (s)= Gp(s), Gny(s) : 0.由上面分析可見,Q(s)的設計是干擾觀測器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Q(s)的性能決定整個干擾觀測器的動態(tài)性能。從理論上分析,Q(s)的,甚至使系統(tǒng)變得不穩(wěn)定。觀測器的響應速度就越快,干擾的抑制效果就越

6、好,則系統(tǒng)對干擾的 靈敏度低,但隨著階數(shù)的增高,大的相位滯后會使系統(tǒng)產生阻尼現(xiàn)象以上分析可 知,如何使干擾觀色器獲得好的動態(tài)性能和高的穩(wěn)定性是Q(s)設計的關鍵。因此,首先,為使 Q(s)G;(s)正則,Q(s)的相對階應不小于Gn(s)的相對階; 其次,Q(s)帶寬的設計應是在干擾觀測器的魯棒穩(wěn)定性和干擾受抑制能力之間的 折中。2.3干擾觀測器的穩(wěn)定特性設Gp(s)的名義模型為Gn(s),則不確定對象的集合可以用乘機攝動來描述,即:Gp(s)= Gn(s) ( 1+ (s)式中,厶(s)為可變的傳遞函數(shù)。20Bode Dtag ramo o o o o -2v-6-B( mE 長 null?

7、w1O210Frequency frad/sec)圖3 Gp(s)與Gn(s)頻率特性圖如圖3為轉臺伺服系統(tǒng)某框的實測頻率特性 Gp(s)與名義模型Gn(s)頻率特性,可見,當頻率增大時,對象的不確定性增大,(jw)表現(xiàn)為頻率w的增函數(shù)。由魯棒穩(wěn)定性定理,干擾觀測器Q(s)魯棒穩(wěn)定的充分條件是(s)Q(s) =110 % Restricting the output of controlleru(k)=110;endif u(k)=-110u(k)=-110;enduu_1=uu(k);u2_1=u2(k);uo_3=uo_2;uo_2=uo_1;uo_1=uo(k);u3_3=u3_2;u3

8、_2=u3_1;u3_1=u3(k);u_2=u_1;u_1=u(k);y_2=y_1;y_1=yout(k);error_1=error(k);endfigure(1);subplot(211);plot(time,u3,k);xlabel(time(s);ylabel(u3);subplot(212);plot(time,uo,k);xlabel(time(s);ylabel(uo);figure (2);plot(time,d,k,time,uo,k); xlabel(time(s);ylabel(d,uo); figure (3);plot(time,ri n, k,time,yout

9、,k); xlabel(time(s);ylabel(ri n, yout);圖9低通濾波器濾波前,后信號從仿真曲線中可以發(fā)現(xiàn),采用常規(guī)的 PID控制時,在跟蹤期望信號過程中, 由強烈的極限環(huán)振蕩不能很好的跟蹤期望信號;采用PID控制器與干擾觀測器的組合控制在跟蹤期望信號過程中,干擾觀測器對系統(tǒng)干擾和測量噪聲具有較好的 抑制作用,系統(tǒng)的極限振蕩現(xiàn)象消失、且能較好地跟蹤期望信號。圖10干擾d及其干擾觀測器的觀察結果df圖11加入干擾觀測器時的正弦跟蹤(M=23結論根據(jù)系統(tǒng)仿真結果顯示,PID干擾信號觀測器的靈敏度較好,對實驗生產都 大有好處,根據(jù)不同參數(shù)的調試,干擾觀測器都不同頻段的靈敏度不同,

10、因此要 根據(jù)具體的情況作具體的分析,避免不必要的影響。基于干擾觀測器的PID控制 設計簡單,被控參數(shù)變化時,具有良好的魯棒性,響應時間較快,具有較好的工 業(yè)生產前景。參考文獻:1 陶勇華新型PID控制及應用.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7.2 舒懷林.PID神經元網(wǎng)絡及其控制系統(tǒng).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6-2.3 劉金坤.先進PID控制及其MATLA仿真.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3-1.Based on the in terfere nee of the observer PID con trolAuthor: Huang Jingyu【Abstract 】In an actua

11、l control system, the external interfereneewillcause the whole system control the quality descend, we should design a kind of control structure.f we use a kind of structure, the external interfereneeand model parameters caused by changes in the actual objectand the n ame of the model output equivale nt to the con trol of the differe nces betwee n in put, can realize the in hibiti on of outside in terfere nee. We can use a structure observati on out of the exter nal in terfere nce in the in put termi nal of the equivale nt in terfere nee, and in the system by in troduc ing th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