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文言文課外文言文閱讀_第1頁
小學(xué)文言文課外文言文閱讀_第2頁
小學(xué)文言文課外文言文閱讀_第3頁
小學(xué)文言文課外文言文閱讀_第4頁
小學(xué)文言文課外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xí)(滿分100分)(一)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11分)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為之? ”祁黃羊?qū)υ唬?解狐可。”平公曰: 解狐非子之仇邪? ”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文中晉平公”祁黃羊”、解狐”、午”皆為人名。(5分)翻譯上文中以 隸體字 打印的句子。(6分)給上文框出的句子注上標(biāo)點。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

2、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二)王右軍詐睡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jié)之謀。右軍覺 活理,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 開帳,乃見吐唾從橫,信其實熟眠王右軍:即王羲之。減十歲:為王敦的參軍,助敦叛晉,后被誅。從:同縱”。1 .在讀懂上文的基礎(chǔ)上,推敲末句橫線上應(yīng)填的字詞是(A.智 B.謀 C.才 D.詐2. 解釋文中加點的字詞。(8分)恒須臾詐于是3. 給文中框出的語段注上標(biāo)點。(2分)13 分)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既聞所論,知無 熟眠。敦論事造半方憶右軍未起相與大驚

3、曰不得不除之及,于是得全。于時稱其有 。不滿十歲。大將軍:晉朝大將王敦。屏:通摒”讓手下退出。錢鳳:陽:同佯”假裝。) (3 分)既于時敦論事造半方憶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三)柳下季存國(20分)齊攻魯,求岑鼎。魯君載他鼎而往。齊侯弗信而反之,為非,使人告魯侯曰: 以為是,請因受之?!濒斁堄诹录荆录敬鹪唬?臣亦有國于此。破臣之國以免君之國,此臣之所難也??芍^能說矣。非獨(dú)存己之國也,又能存魯君之國。岑鼎:魯國寶鼎。 欲之岑鼎”賂,送。1 .解釋加點的字詞。他 于是柳下季:春秋時魯國一位大夫。(8 分) 反 乃2.為上文中出現(xiàn)的之”的三種用法作舉例說明: 用法 用法 用法3 .翻譯

4、句子:為說(6 分),例句,例句,例句破臣之國以免君之國,此臣之所難也。柳下季 君之賂以欲岑鼎也,以免國也?!庇谑囚斁艘哉娑ν?。且柳下季賂以欲岑鼎:等于說 賂以所” (2 分)4 .文中柳下季所謂的 臣之國”與 君之國”各指。(4 分)(四)華、王之優(yōu)劣(7分)朗曰:幸尚寬,有何不可?_ ”后賊追至,”遂攜拯如初。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則難之,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以納其自托,寧可以相棄邪? 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華歆、王朗:都是東漢時人。1 .(3分)翻譯文中劃線句:2. ( 4分)讀了上文你認(rèn)為華歆、王朗哪一個做得對,并簡要分析理由。(五)醉人擊虎(

5、14分)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懼也。有人夜自外歸見有物蹲其門以為豬狗類也杖擊之即逸去之山下月明處則虎也是人非能勝虎而氣以蓋之矣1. 下列句子中 之”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是()項:(3分)A.必坐守之以俟其醒B.杖擊之C.之山下月明處D.而氣以蓋之矣) (3 分)2. 杖擊之”中杖”應(yīng)解釋為用杖,下列句子中哪一項也有這種用法的詞(A.尉果笞廣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弦而鼓之D.斗折蛇行,明滅可見(4 分)3. 給文中框出的語段注上標(biāo)點。有人夜自外歸見有物 下月明處則虎也是人蹲其門以為豬狗類也杖擊之即逸去之山 非能勝虎而氣以蓋之矣有什么啟4. ( 4 分 ) 如 果 將 老

6、 虎 看 作 邪 惡 勢 力 的 化 身 , 以 你 對 本 文 的 理 解 , 示:(六)戎夷解衣( 9 分)戎夷違齊如魯,天大寒而后門。與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謂其弟子曰: 衣我活也我與子衣子活也我國士也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愛也子與我子之衣 曰:失不肖人也,又惡能與國士之衣哉?”戎夷嘆息曰: 嗟呼!道其不濟(jì)夫!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違齊如魯: 離開齊國到魯國。不肖:不賢。1“子與我”弟子”解衣與3 分)后門: 城門已經(jīng)關(guān)閉。 國士:國家杰出的人才。 惡:相當(dāng)于 何” 道其不濟(jì)夫:道義大概是行不通了。 給文中加框的文字加上標(biāo)點。與我也不衣我活也我與子衣子活也我足愛也子與我子之衣國

7、士也為天下惜死子不肖2 分)翻譯劃波浪線的句子。2夫不肖人也,又惡能與國士之衣哉?50 字):3(4 分)試針對文中某一個人言行、觀點發(fā)表看法(七)目不見睫( 13 分)政亂兵弱。 ”杜子曰: “臣患之(人)智楚莊王欲伐越,杜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 ”曰: 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于秦晉喪地數(shù)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足喬 為盜于境內(nèi)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杜子:楚臣姓杜者,一本作莊子。智:見識。莊足喬:戰(zhàn)國時楚國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 盜:古時對農(nóng)民起義的蔑稱,可譯成造反”5 分)給文中加框的文字加上標(biāo)點。12 辯論的話題是患 之(人) 智 如

8、目 也 能 見 百 步 之 外 而 不 能 自 見 其 睫 王 之 兵 自 敗 秦晉喪地數(shù)百里此兵之弱也莊足喬為盜于境內(nèi)而吏不能禁 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本文段雖短,但不失為楚莊王、杜子兩人之間的一場辯論會。;(2 分);(用自己的話回答 2 分)2 分)3在你的學(xué)習(xí)、生活中有沒有類似于文中楚莊王分 50 字)目不見睫 ”一樣的毛病,請舉例說明: ( 4楚莊王支撐自己觀點的依據(jù)是杜子進(jìn)諫時用了什么方法讓楚莊王改變了主意:2)。(八)鸚鵡滅火( 13 分)汝雖有志意,何足云也! 然嘗僑是山,禽獸行善,皆為兄弟,不忍見耳。 ”天神嘉感,即為滅火。 6 分)解釋加點字詞:輒3

9、 分)翻譯劃線句:有鸚鵡飛集他山, 山中禽獸輒相愛重。 鸚鵡自念雖樂, 不可久也, 便去。 后數(shù)月, 山中大火。 鸚鵡遙見,便入水沾羽,飛而灑之。天神曰: “汝雖有志意,何足云也! ”對曰: “雖知不能 救, 1( 集2雖知不能救,然嘗僑是山,禽獸行善,皆為兄弟,不忍見耳。3. (2 分) 鸚鵡具有怎樣的精神:2 分)文中鸚鵡的哪些舉動體現(xiàn)了這種精神:(九)蟲負(fù) 蟲版 傳蟲負(fù) 蟲版 者,善負(fù)小蟲也。行遇物,持取,昂其首負(fù)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 澀,物積因不散, 卒躓仆不能起。 人或憐之為去其負(fù)茍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 至墜地死躓:zh j被絆倒。1.蟲負(fù) 蟲版 :亦作“負(fù)版

10、”,小蟲名,黑色,背上有隆起部分。 給加框句子注上標(biāo)點:或憐之為去其負(fù)茍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 地死下列句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昂其首負(fù)之B.背愈重C. 其背甚澀D. 為去其負(fù)3 .翻譯劃波浪線的句子: 蟲負(fù) 蟲版 者,善負(fù)小蟲也。5蟲負(fù) 蟲版 的 悲劇根源是什么?( 十) 直不疑直不疑者南陽人也為郎事文帝其同舍或告歸,誤持同舍郎金去。已日,金主覺, 妄意不疑。不疑謝之,買金償。而告歸者來而歸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慚。以此稱長者。郎:官職名,侍郎。 文帝:漢文帝。已日,相當(dāng)于 一天后”。1. 加框句注上標(biāo)點。直不疑者南陽人也為郎事文帝2翻譯文中加線句子:金主覺,妄意不疑。其)

11、(舍) (亡)以)其同舍或告歸 誤持同舍郎金去 而前郎亡金者大慚 以此稱長者其如土石何舍其船 吳廣故言欲亡 先帝不以臣卑鄙3選出括號里字詞在句中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A.BCD.4如果你是直不疑,在遇到有人誤解你時,該怎么辦?(十一)許金不酬濟(jì)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于浮苴之上號焉。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 曰:我濟(jì)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爾百金?!睗O者載而升諸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一日之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 漁者黯然而退他日, 賈人浮呂梁而下, 舟薄于石, 又覆, 而漁者在焉。 人曰: “盍救諸? ” 漁者曰: “是許金而不酬者

12、也! ”立而觀之,遂沒。賈人:商人。苴:枯草。 諸:相當(dāng)于 之于”或 之乎”。 無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薄:撞。面。1第一句中的 “濟(jì)”是指山東省的濟(jì)水,那么 “濟(jì)陰”這個地方當(dāng)在濟(jì)水的1 解釋加點字詞在文中的意思:向沒)( )B. 漁者載而升諸陸C.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E. 立而觀之亡 號 爾 則3句中 “而”的用法相同的兩組是:A.渡河而亡其舟C. 而今予十金D. 匣而埋諸土2. 給文中加框的句子須加標(biāo)點處用/ 表示: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一日之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 3.翻譯劃波浪線的句子: 是許金而不酬者也!,他是個的人。5 文中刻畫的主人公是(十二)醉猩著屐

13、猩猩在山谷,行常數(shù)百為群。里人以酒并糟設(shè)于路側(cè)。又愛著屐。里人織草為屐,更相 連結(jié)。猩猩見酒及屐,知里人設(shè)張,則知張者祖先姓字,及呼名罵云:奴欲張我,舍爾而去?!睆?fù)自再三,相謂曰:試共嘗酒?!奔帮嬈湮叮踝?,因取屐而著之,乃為人之所擒,兼獲,輒無遺者。奴:奴仆,混蛋, 糟:酒糟。 屐:木底有齒的鞋子。設(shè)張:設(shè)置誘捕的機(jī)關(guān)。罵人語。 逮:直到。遺者:漏網(wǎng)逃脫者。1. 解釋加點字詞:又愛著屐兼獲,輒無遺者 里人以酒并糟設(shè)于路側(cè) 及飲其味2. 翻譯:奴欲張我,舍爾而去。 因取屐而著之,乃為人之所擒。3. 猩既已知道人的設(shè)下的圈套,那為何它們還上當(dāng)被捕呢?姑相飲乎? ”觴數(shù)行,(十三)割肉相啖 齊之

14、好勇者,其一人居?xùn)|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涂,曰: 曰:姑求肉乎? ”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為?于是具染而已。 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勇若此不若無勇。革:更,另。于是具染而已:于是,在這里; 調(diào)味用的豆醬。在這里置辦點豆醬就可以了。解釋加點字詞: 卒然:卒,同 猝”,卒然,即突然。染,4.講,但在文中 觴數(shù)行”一句中詞性發(fā)生了改變,應(yīng)觴”在句子 引觴滿酌”中作本義 講為妥。文中表明作者態(tài)度的一句話是:這一話題談一點感想。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就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十四)晉人好利此物可服也,此吾可資吾利火熾時,雙目暈熱,”市伯怒,鞭之, 往往百計而陰奪之,吾晉人有好利者,入市區(qū)焉。遇

15、物即攫之,曰:此吾可羞也,也,此吾可器也?!本鹨?,即去。市伯隨而索其直,晉人曰: 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為爾物也。爾幸予我,我若富貴當(dāng)爾償。 奪其物以去。旁有哂之者,晉人戟手罵曰:世人好利甚于我,猶取之白晝,豈不又賢于彼哉?何哂之有?攫:ju 6奪取。 羞:同 饈”美好的食品,這里當(dāng)動詞用,意為 的管理官吏。直:通 值” 哂:Shen譏笑。1. 解釋加點字詞在文中的意思:已 索予甚于2. 下列句子句式與眾不同的一句是( A. C.3吃”市伯:市場上戟手:戟,j d戟手,即叉手”A.B.C.D.5)。 不知為爾物也。B. 我若富貴當(dāng)爾償。世人好利甚于我。D. 何哂之有?選出括號里字詞在句中

16、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 我若富貴當(dāng)爾償 旁有哂之者 豈不又賢于彼哉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若)皆若己所固有(之)遇物即攫之(于)世人好利甚于我(固)皆若己所固有就短文最后晉人的話,發(fā)表一下你的看法:)。(十五)犬 城之東偏,民家畜一犬,甚羸。一夕,鄰火卒發(fā),延及民家。民正熟寢,犬連吠不覺,起曳 其被,寢猶如故。復(fù)踞床以口附民耳大嗥,民始驚。視煙已滿室,急呼妻女出,室盡燼矣。 民讓謂所親曰: “吾家貧,犬食恒不飽,不謂今日能免我四人難也。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 不顧其患難者,其視犬為何如耶? ”羸卒曳踞易梁有巨室,梁蠹且壓,將易之,召匠爾。匠爾曰:梁實蠹,不可以不易,然必先得材焉,不則未可也。 ”

17、其人不能堪,乃召他匠,束群小木以易之。其年冬十有一月,大雨雪,梁 折而屋圮。蠹且壓:被蟲蛀得快要倒塌。爾:古時候一位木匠的名字。不:同 否”圮:PI毀壞,倒塌。1解釋加點字詞在文中的意思:雨雪11 分) 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⒁娭?,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 稍出近之,因因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yuǎn)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易黔之驢 黔無驢, 間窺之。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xí)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 驢不勝怒,蹄之?;⒁蛳玻嬛唬?“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口闞 ,斷其喉,盡其肉,乃 去。蕩倚沖冒:沖撞冒犯。因因然莫相知:小心謹(jǐn)慎地,不知道是

18、什么東西。狎:戲弄。 跳踉大口闞:跳起來,大聲吼叫。 1翻譯劃波浪線的句子:以為神, 蔽林間窺之。驢不勝怒,蹄之。 斷其喉,盡其肉,乃去。選出加點字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 以)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然)因因然莫相知 (益)益習(xí)其聲 且)以為且噬己也2 A.B CD.)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然往來視之 稍近益狎 于水見黃河之大且深 的由來,現(xiàn)在用來比喻3.以上故事即是成語 4文中的 “黔”是貴州的簡稱,南京和上海的簡稱分別是(十二)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 坐盜。 ”王視晏子曰: “齊人固善盜乎? ”晏子避席對曰: 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

19、土異也?!翱`者曷為者也? ”對曰 “齊人也, “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 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5. 選出與 “齊人也,坐盜 ”中“坐”字意義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A.停車坐愛楓林晚B.族誅連坐C.6. 選出對下列加點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A.吾欲辱之,何以也?“嗎”)C.圣人非所與熙也。 7翻譯下面的句子。疑問語氣,相當(dāng)于陳述語氣, 相當(dāng)于2 分)( 2 分)其一犬坐于前 D. 坐視不理( )(2 分)“呢”) B. 齊人固善盜乎? (疑問語氣,相當(dāng)于吧”) D 寡人反取病焉。(感嘆語氣, 相當(dāng)于 “啦”)得無楚之水土使

20、民善盜耶? 8選出下列各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A. 針對楚王的發(fā)難,晏子運(yùn)用了類比推理的方法進(jìn)行駁斥,使楚王陷于尷尬境地。B. 晏子在席間的對話表現(xiàn)出其超人的智慧與膽識。C. 從文末楚王的話語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錯認(rèn)錯。D. 晏子用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這句話強(qiáng)調(diào)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起著決定作用。) ( 2 分)(十三)不 計 人 過呂蒙正相公,不喜計人過。初參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簾內(nèi)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 ”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罷朝,同列猶 不能平,悔不窮問。蒙正曰: “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 時人皆服其量。(選自

21、司馬光涑水記聞 ,略有改動)注釋呂蒙正(944 1011 ):宋代政治家。 官員。同列:同事。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不喜計人過 ( ) 同列猶不能平()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參知政事:量:度量(肚量),氣度。( 3 分)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 ( )官名,副宰相。朝士:中央是小子亦參政耶 () 古義:今義:2. 下列句子中的 “之”所指的對象是誰?請用直線對應(yīng)連接起來。 有朝士于簾內(nèi)指之曰A. 同列 蒙正遂止之B. 朝士姓名2 分) 不問之何損 C. 呂蒙正3. 翻譯:時人皆服其量。 (2 分)譯文:3 分,有創(chuàng)意加 1 分)4. 請簡要談?wù)勀銓?“不計人過 ”的看法。(十四)記 承 天 寺 夜

22、游 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 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1下面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念無與為樂者(思念)BC.懷民亦未寢(睡覺)D軾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 。 (2 分 ) 遂至承天寺 ( 于是,就 ) 相與步于中庭”。(3 分 )( 共同,一起 )3本文集中寫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內(nèi)容可用4 個字概括為:4這篇文章主要表現(xiàn)了作者的心境。(2 分 )(十五)文征明習(xí)字書林紀(jì)事【原文】文征明臨寫千字文 ,日以十

23、本為率,書遂大進(jìn)。平生于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札,少 不當(dāng)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咀g文】不怕麻煩。文征明監(jiān)貼寫文字文 ,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biāo)準(zhǔn), 書法就迅速進(jìn)步起來。他平生對于寫字, 從來也不馬虎草率。 有時給人回信, 稍微有一點不全意, 一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 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fā)精致美好。【閱讀訓(xùn)練】1.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文征明臨寫千字文書遂大進(jìn)平生于書 或答人簡札2. 將 “少不當(dāng)意,必再三易之不厭 ”譯成現(xiàn)代漢語。譯文3.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秦青答: (十六)薛譚學(xué)謳 【原文】 薛譚學(xué)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撫節(jié)

24、悲歌, 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秦青沒有【譯文】 薛譚向秦青學(xué)習(xí)唱歌,還沒有學(xué)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xué)盡了,于是就告辭回家。 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拍節(jié),高唱悲歌。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云。 薛譚于是向秦青道歉, 要求回來繼續(xù)學(xué)習(xí)。 從此以后, 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 【閱讀訓(xùn)練】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秦青弗止。響遏行云。2.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用法、意義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與相同,與不同B 與不同,與相同C 與相同,與也相同D 與不同,與也不同3. 翻譯:譚乃高壓求反。譯文:4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答:5 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

25、處?如果有,是什么?答:十七)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輒以水沃由參知政事 “士當(dāng)先天下之憂常常用冷水沖頭【原文】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苦讀,或夜昏怠, 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謫守鄧州。 忡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 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 ”【譯文】 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 家中貧困無依。 他年輕時就有遠(yuǎn)大的志向,洗臉。經(jīng)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做官以后,常常談?wù)撎煜麓笫?,奮不顧身。以 至于有人說壞話被貶官, 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煉自己, 吃東西不多吃 肉,妻

26、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養(yǎng)罷了。他經(jīng)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yīng)當(dāng)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 ”【閱讀訓(xùn)練】音:音:音:音:”的正確譯句是義:義:義:義:1 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注音并釋義。 啖粥而讀 輒以水沃面 食不給 乃至被讒受貶2 A B C每以天下為己任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為自己的責(zé)任。 常常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yīng)盡的責(zé)任。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為自己應(yīng)盡的任務(wù)。D.每天把治理國家大事作為自己應(yīng)盡的責(zé)任。 3下面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4. 這段文字的層次已在文中劃出,請簡要?dú)w納層意。5.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是范仲

27、淹所作岳陽樓記中的名句,與該文一樣, 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的作用。(十八)司馬光好學(xué)三朝名臣言行錄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原文】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xí),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dú)下帷絕編,迨能倍誦 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yuǎn),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 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大家在一起學(xué)習(xí)討論, 別的兄【譯文】 司馬光幼年時, 擔(dān)心自己記誦詩書以備應(yīng)答的能力不如別人。弟已經(jīng)會背誦了,去玩耍休息了; (司馬光卻)獨(dú)自苦讀,像董仲舒和孔子讀書時那樣專心 和刻苦,一直到能夠熟練地背誦為止, (由于)讀書時下的力氣多,收獲就長遠(yuǎn),他所精讀 和背誦過的書,就能終身不忘。

28、司馬光曾經(jīng)說: “讀書不能不背誦,在騎馬走路的時候,在 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吟詠讀過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獲就多了! ” 【閱讀訓(xùn)練】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迨能倍誦乃止詠其文倍 ”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B 才美不外見D 京中有善口技者)患記問不若人 迨能倍誦乃止 2與 “迨能倍誦乃止 ”中A.祗辱于奴隸人之手C.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用力多者收功遠(yuǎn)。 其所精通乃終身不忘。 書不可不成誦。A.B.C.D. 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4. 文中 “獨(dú)下帷絕編 ”意思是只有司馬光徇自苦讀。我們學(xué)過一個類似的成語也是形容讀書 勤奮,這個成語是(十九)歐陽修苦讀歐陽公事跡

29、【原文】 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 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xí)円雇鼘嬍?,惟讀書是務(wù)。自幼所作詩 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咀g文】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 家境貧寒, 沒有錢供他讀書。 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 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里沒有書可讀,便就 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 有時接著進(jìn)行抄寫。 就這樣夜以繼日、 廢寢忘食, 只是致力讀書。 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鹃喿x訓(xùn)練】1.文中 “教以書字 ”的“書 ”的含義,跟下面哪一句中的 “書 ”相同?()A.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B. 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C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D.乃丹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