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之印證濟公活佛師尊慈訓_第1頁
三寶之印證濟公活佛師尊慈訓_第2頁
三寶之印證濟公活佛師尊慈訓_第3頁
三寶之印證濟公活佛師尊慈訓_第4頁
三寶之印證濟公活佛師尊慈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寶之印證 濟公活佛師尊慈訓三寶之印證濟公活佛師尊慈訓人之真我,虛靈一團,光圓覺照,本無一物,何處惹塵?又何需一法,徒增做作?只緣眾生落於凡塵,執(zhí)於萬有,著於形相,未能於相離相。 以致真如本來,如烏雲(yún)蔽日,明珠蒙塵,其光不彰。今聞至 道,得授心傳佛子雖然眾多,但因未能深會如來實相,空執(zhí) 音相理論,不能率性力行實踐,猶如畫餅充飢,終難得飽。 更有自作聰明,執(zhí)於術(shù)流動靜四果旁門者,殊不知已離自然 至道遠矣。今承 大慈皇及彌勒佛尊,大開慈門,準許傳唱三寶心法之 妙意,以期將至道早日行於天下,大放光芒,照耀大千也。 為師所傳關、訣、印三寶,本為千古不洩,非人不傳之秘寶。 乃是諸法之王,普被三曹,總攝上

2、、中、下根之心法。故三 寶之意,深者會其深,淺者見其淺。三乘根器對三寶真藏之 領受,自然各有異同。蓋三寶真藏確為超生了死之心法與密 法。其中蘊含了道統(tǒng)真?zhèn)?、天命真?zhèn)?、及心法真?zhèn)?。雖然得 道佛子是從身擔天命之領受三寶者,但三寶真藏依然絲毫 不減半分。得道佛子若能依三寶真藏修持,則今生修持,今 生即得解脫,不墜六道輪迴。更能於龍華三會,見佛、聞法、 證果也。大道非至德不凝。故修之者,勿以一味禪坐而獨善其身,除 身受師點化,指導功程而外,尚要內(nèi)外兼顧,行善積德,二 六參禪,率性不亂,方能臻九品蓮臺之果也。六祖壇經(jīng)云: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果?古德云:無師不說聖,皆此之謂也?;?/p>

3、古今仙佛聖賢,無有不求明師而成之者也。故欲求超生 了死,修道會真者,豈有不盡心訪求明師點化,而行善立德 者乎?今天運三陽開泰,真宗普降,有者不識天時,固執(zhí)不 通,不求明師點化,而盲修瞎煉,真諦無以參,性命無以立。 如是在世福德,雖然多如恆沙之數(shù),因不能明心見性故,亦 只能享受天界、人間福德?;蛉缟竦o而已。六祖壇經(jīng)云:不識自本心,學法無益。今日參觀善行候 息室,諸魂雖能行善好施,誦經(jīng)禮佛,學法修道,但於本 心佛性之所,失乎應現(xiàn)之參證,故雖有天爵可享,但離超生 了死,還有一大段距離。希望世上修士,觀閱此篇遊記,能 深思實悟,多向靈山菩薩提修養(yǎng),自能化功德與善氣,凝成 圓陀陀、光燦燦之本來面目也。

4、(以上摘錄於天佛院遊記) 古聖先賢們的修養(yǎng)是從根本修,起心動念是根本,明師指點 的就是這個根本。三寶修持這個修行法門,這是最根本,最直接,最簡單的修 行方法,不要小看玄關一指,這一指點是名【受記】,是名【明心】,是指點大家找到自己的真主人本來面目,點開生 死竅門,所以不可輕視。得此是一大事因緣,好好自加珍惜。 三寶的第一寶點在這裡,讓你明心,讓你守玄,把萬念歸於 一念,再把這一念放下來,那就是你本來的面目,玄關是個 門,是下手處,開了正門往裡面走,才能找到真主人,百尺 竿頭更進一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自省覺道,是修道的第一步,你第一步?jīng)]做好,就跨不出第 二步,萬里之行,始於足下。修道不懂

5、得反省,哪能走得遠? 三寶心法的妙用可以讓我們自性漸漸光明。三寶的好處,妙用才多了,但要用於日常生活中,用於自身, 當你的心不平靜時,唸唸五字真言,就有妙智慧,迷惘時要 參拜,就是問問自己,反省自己,為什麼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 先找出根本再解決,這樣就是妙智慧了。休忘了眼前的明燈!閉目守玄,看看自己昏暗不昏暗?靜以 自觀,動以相看,眼睛睜開,看看自性佛在不在? 真人做主才能自在,徒兒才能雲(yún)遊世界,悠悠四海,見境轉(zhuǎn) 境,不管你看到任何事物的時候,它都能提醒你,點醒你, 讓你開智慧,打開你的心鎖,結(jié)要快快解,不然你就會窒息, 因為太緊了,你要鬆弛它。修道的根本:飲水思源,隨緣從何處起?根本從那裡來:

6、明 師指點處來,你找到了根本了沒?相書上說,印堂與山根連接,命根處是精氣神彙集的地方,神跑到眼睛,所以老祖宗才說要畫龍點睛。一點真性包天裹 地,可大可小,彌滿六合之中。你想要身體健康,第一心靈要健全,第二要盡仁義禮智信, 第三要靜,現(xiàn)在人都太燥,不夠靜,你不仁義,當然肝不好, 肺不好,腎不好,心不好啦,你盡了仁義禮智信,你夠靜, 就能夠心靈健全,何來的疾???這才是養(yǎng)生之道。要與人家比科技,日新月異永遠追不上,要比才華,那都是 枝末,因為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要把根本抱守住, 把精神發(fā)揮出來才是正確的。詩經(jīng)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修道君子若能常自省察,配 合天理,則不必妄求富貴,自然就能獲

7、得多量的福祉。今天明白自己身上的這點光,為師點亮徒兒這盞道苗,要徒 兒們?nèi)鬟f,傳遞燈火,三期末劫年,道降火災,萬家生佛, 有這一盞火,才有朝氣,才能活現(xiàn)起來,生命才會光芒。白陽三寶,本是天地萬法的結(jié)晶,盡含歷代祖師的真?zhèn)髅钜猓?全貫古今千經(jīng)萬典的實相奧機。心裡不平衡會怎樣?如何撫平心裡的傷痛?靜下來好不好?靜靜心,我們要把真主人找出來,我們用三寶,因為你們都 沒有常常迴光返照,遇到一個狀況,你們的心裡就會很彷徨。 當你的心念有所雜亂的時候,那時因為你已被識神所牽引, 這是你要趕緊二目守玄,緊握第三寶,默念五字真言,元神 回來做主時,真假自明。三寶乃法門,而徒兒不會用,只知遇到災難時趕緊用三寶

8、; 平時就蓋用來修心養(yǎng)性, 常念,你就於彌勒祖師,與為師(濟 公活佛,又名:南無光明磊落佛)有感應,遇困難,感應就 快。紅塵世局紛擾不斷,眾生無明苦根纏繞心神, 不得清安自在, 這是多麼痛苦??!徒兒今逢三寶,明白來去之端,但要能善 用三寶,安頓自我身心,行外功培內(nèi)德,這是很重要的??! 生死之門在哪裡?日月合德在哪裡?陰陽交會在這裡!至靈 至善在這裡!你們都知道,可是你們沒有登堂入室,要登堂 入室,要真功實善。要常常往自己身上觀,要往自己身上找,往自己身上觀,是 聖人之道,往別人身上看,是小人之道。心定了嗎?時時迴 光返照,時常想到自己的不是,不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了 嗎?你的心常常外放,如能在

9、忙中偷閒,靜下來思己過,心 一收回,就從遠而入,朋友的【朋】不就是兩個目嗎?【有 朋自遠方來】不就是你的真主人回來了嗎?故不亦說乎。要走修道的路,首先對道的基礎要明白,對天理要有認識。認理不清,根就不穩(wěn),遇到小小挫折,就東倒西歪,一顆樹 的根如沒紮穩(wěn),風一吹就倒了。同樣的道理,修道只知法門, 對真理不理解,就很容易被人事物給困住了。天道人道這些 道理你要理解,遇境使用三寶才會得心應手。發(fā)脾氣就是心裡有一把火,那要用什麼克制呢?三寶。當你 發(fā)脾氣的時候,先靜下心,想一想,為什麼要發(fā)怒?發(fā)洩之 後有什麼好處或壞處呢?常常發(fā)脾氣,身體會累壞也會生病 的。人心有四不正,哪四不正?心有所忿懥,有所好樂,

10、有所憂 患,有所恐懼,修道就是要擺脫這些外在干擾,這些電波會 干擾我們的自性。仙佛菩薩為什麼不會被干擾?因為 【守中】 嘛!守著中間這一點,剛剛好調(diào)到這一點,明師指點這一點, 有沒有守住呢?心都不在了,哪能正?不正,又怎麼守得住? 所以悟道的人是智慧之心,沒有悟道的人就是煩惱之心。徒兒們,人生除了錢,還有比錢更有意義的事情,權(quán)力有朝一日也會過去,我們?nèi)绻恢梗荒苤乖谝粋€至善的地方, 一直追求這些功名權(quán)位到結(jié)束,兩手一放,能帶走這些有形 的嗎?你在人世間,有這個名,這個權(quán)勢,卻不是什麼大不 了的事,如果你能在陰陽五行中,而不被陰陽所轉(zhuǎn),那才是 真正的了不起!所以要修道才能達到,事情會漸漸跟著

11、順遂。 要回歸自性,才能超越這些物質(zhì)境界,不被物役,所以聖人 養(yǎng)性,凡人養(yǎng)身。人落紅塵就有一定的因緣要了,但修行人懂得用光明的念頭 來看待。珍惜每一個成就自己的考驗;珍惜每一成就自己的 淬煉,珍惜每一個提升自己的經(jīng)驗, 珍惜每一改變自己機緣。 命中雖富貴,若多行不義,終有一天要有富貴變賤命,命中 雖貧窮,若能善積福德,則必可由貧轉(zhuǎn)富。因此,一切皆由自己造,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真正的富 貴是【充實內(nèi)德謂之富,行善喜捨謂之貴】,不僅能利人,對自己也有好處,所謂【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己 愈多】,故富能施為德,貧能守道為貴,富貴在於積善,富 壽在乎善心。眾生無明,無法明心見性,

12、【道】就在你的眼前,徒兒們卻 還要向外去覓道,真是捨近求遠!如果你總是要看外在的形 象,執(zhí)著於外在的人事,這樣會把自己迷了,道在師傳修在 己,自性唯有自渡,你不修,諸佛菩薩也沒有辦法把你救上 天去。心法,心法,用心在傳法,若不用心傳法就不會知心,用心 傳法方能渡盡天下眾生,如果只說法,而不用心,那要如何 讓別人能夠體悟到?不管入山修還是在家修,最重要的就是 修自己那一顆心。自古真經(jīng)不在紙上,唯有往自己身上去探討去找,方能找到 自己的生死關門,文字看過了,說多了,它終究是文字,做 不出來,行不出來,就不是你自己從心性中去發(fā)掘。人如果終年不洗澡,會塵垢一大堆,你們的自心也是一樣, 得要用心天天刷,

13、天天洗滌,這樣煥然一新,做到【茍日新, 日日新,又日新】?!緸榈廊論p,為學日益】,我們學道,修道和求學問不同的, 求學問、文學、哲學,化學那些學得越多, 知識就越多, 這是才華。人世間之所以苦,全來自妄想執(zhí)著太重了,所以 為道日損,是你學道修道後自性漸明,烏雲(yún)塵垢越淡越少, 損的是各式各樣的執(zhí)念,道本清淨沒有塵埃污染。佛說四萬八千法門,例如:誦經(jīng)回向,打坐、禪七、八關齋 但後面又說:不二法門,不二就是一 ,一就是道,是 真經(jīng),真經(jīng)不在經(jīng)典文字上,所以世尊說:正法眼藏。人人皆有思想,思想不正確,就有不正確的行為,所以經(jīng)上 說:眾生顛倒夢想,失去真道。思想是來自於所知所見,也 就是所謂之【知見】,

14、人之所以有那麼多的妄想執(zhí)著,究其 原因乃知見錯誤(癡:有病的知識),隨著累生累世的累積, 這個習染很深很重,知見嚴重的偏差,如何導正?數(shù)千年來 聖賢經(jīng)典當中就有答案, 所以讀經(jīng)書,就是在聽聖賢的教育, 接受真理的思想。經(jīng)書的內(nèi)容,如法雨般,可以滋養(yǎng)我們的心,讓我們心靈成 長,向上提升,也可以洗滌我們的塵垢,讓我們的心靈跟清 潔光亮。讀聖賢書,知書達禮,改變氣質(zhì),氣質(zhì)好,這是事實,但自 古以來讀聖賢書的人無量,為何每個時代的人類都上演著自 私自利、權(quán)力鬥爭、愛恨情殺這麼重的貪慾,這麼重的怒 恨,這麼重的執(zhí)迷不悟?有善根的人,知書達禮的人,難道 他們內(nèi)心沒有掙扎過嗎?但回頭的很少很少,大部分都是識

15、 神(識心,分別心)勝利,所以隨波逐流,暗室有虧,悖離 了仁義禮智信的常道,以至於世風日下,天理不彰,綱常不 振。經(jīng)上所:眾生之所以常沉苦海,因為失去了真道,真道 就是我們的真神,真主人。真神退位,識神當家,當然要天 下大亂了。自古以來,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們?yōu)榱顺撨@個五行的牽制, 自性能夠自在,所以要去千里訪明師。六祖慧能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你不能明心,學那麼多 的才華,沒有多大意義,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工夫, 可見心法不在經(jīng)典上,引出六祖慧能才說:自古佛佛唯傳本 體,師師密付本心。六祖慧能又說:世人終日只求福田,不 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三教經(jīng)典在中國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

16、,代代有人講課,哲學系必 修,這些學生、教書的老師個個都明白這些道理哲學,但是 他們的執(zhí)著習性,他們的苦惱痛苦都沒有辦法卸下來。為 什麼?因為起心動念的東西,需要以心的法子來降服、來醫(yī) 治,所以說:萬法由心生,萬法由心滅。因此才說,你要先明白理路,你自己心裡頭才知道自己的想 法正不正確,合不合乎理,不合理,如何用意志力來轉(zhuǎn)識成 智,這股精神力量是需要下功夫修煉的。所以活佛恩師臨壇教育我們,總是叮嚀我們,求了道還要到 佛堂聽道理,才能夠明理,明理了才知道用,才瞭解三寶的妙用,三寶心法的殊勝。如果只知使用三寶,但不明真理,沒有真理做根基,你也沒有原動力來修煉三寶,這就是 人們常說的入寶山空手而返之

17、遺憾。【經(jīng)典印證】玄關一竅,人之樞紐,靈性居存之穴,人之受孕,七日一陽 來復,先有此竅。故修行人離此即是外法,名為神氣穴,又 名方寸地,又名生死門。呂祖云:生我之門死我戶,幾個醒醒幾個悟夜半鐵漢自思量,長生不死由人做。佛稱為不二法門,正法眼藏。道家稱為黃庭,谷神易經(jīng):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又名知止所。大學云:知止而後又定,乃人身大中之地也。天有斗柄天之中,地有須彌地之中,人有玄關人之中帝堯傳舜四字心法:允執(zhí)厥中子思著書體之,有【中庸】二字,得其指示者,名曰得道。 論語有:朝聞道夕死可矣之贊;子貢有性與天道不得 聞之憂。梅仙鸞訓:道是路來理是法,千經(jīng)萬殿證明他,翰墨文字滿天下並無一人知道法,經(jīng)

18、史人人讀誦它,只少一指路邊差二祖神光見達摩祖師後,有詩曰:不知到底一歸何,是以神光拜達摩,立雪少林為何事,只求一指躲閻羅。此竅在陰陽上為太極窩,在八卦為離宮九紫,在五行為中央 戊己土,子思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又言:君子時 中,均與此相連相證。自古千仙萬佛,皆由此而成也 道德經(jīng)五千言,金剛經(jīng)三十二分,周易一部,論語二十篇, 曾子作大學,子思述中庸,耶穌之聖經(jīng),回之古蘭經(jīng),說是 字字硃磯,一理之道,仍貴在明師之心法傳授也。各教之立言,乃將天道心法隱於經(jīng)典,亦望後世,以經(jīng)覓訪 明師,超脫輪迴,無奈今之沙彌,不明不二法門之理,參禪 打坐,善化惡食,豈非旁門。亦有鼓打念唱,借假經(jīng)為利, 失其皈戒,

19、不悟真空,欲求成道,不可能也。三期末劫,火精子,水精子,闡揚儒宗正道,復興中華文化, 指開戊己中央,黃中通理之道,使得者能知不偏之謂中,不 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五教聖人濟 世已久,其書雖存,用之真行假行難辨,正邪難分,得之明 師,用之則正,不得明師,用之則偽,願天下眾生,欲研無 上菩提,須參訪明師,指點修真要言,修之有道,行之有恆, 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經(jīng)書云:點破玄關竅,閻王不來叫地府抽了名,天榜掛上號又 說:一指能超三界外,一點能脫十閻羅古聖云:讀破千經(jīng)萬典,不及明師一點又 云:讀書萬卷一竅不通,滿腹文章不明生死仙家云:大道不難人自難,迷人如隔萬重山明師指開玄關竅,

20、不勞彈指到西方古聖云:玄關竅無價寶,點開就是蓬萊島,蓬萊島神仙洞,洞內(nèi)自在本性王元始天尊曰:眼前一條路,直通你故家;指你本來面目。道在其中,悟者自得。迷者雖有明燈引路,仍然心猿意馬。東倒西歪,跌下陰溝裡!元始先天大道,只是這麼一點小 意思觀音菩薩曰:紫竹林中觀自在,淨瓶柳枝悟玄機菩薩常住谷林中,須臾不離為真宗大道分明在心頭,有作有為盡下流識得當前真淨土,萬部丹經(jīng)一筆勾佛經(jīng)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又 云:西方十萬八千里,指破西方在眼前耶穌曰:凡不肯背著十字架跟從我的, 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穆罕默德:回回之地,阿里夫兩目米目,阿里夫是指靈 性,靈性的所在地就在

21、兩目米目。子曰:人若一竅通,則不死者,壽在神也。 耶穌曰:背自己的十字架見上帝。這個十字架就是明師所 指的地方。釋迦牟尼佛云:吾有正法眼藏此語即暗示玄關之地。 老子道德經(jīng)云:谷神不死。是為玄牝。玄牝之門。是為 天地根??鬃诱撜Z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即是說有一個真人和兩個假人!又 曰:人人有個自性佛,誦經(jīng)有卷無字經(jīng)誦之念之常不忘,保爾平步上天堂心外求經(jīng)路便差,水中月影鏡中花壇經(jīng)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上等修行悟覺性,中等修行執(zhí)文字,下等修行重顯化。五祖 為六祖於三更半夜講解金剛經(jīng),用袈裟蒙住不叫人看見,如 果只是講經(jīng),為什麼不叫人看見?是因為在受一指點。玄關妙竅,玄者能通天貫地,關者生死之門戶,竅者神機秘 於中藏也,世人常說七孔八竅,即兩個眼睛、兩個耳朵、兩 個鼻孔,加上一個嘴巴,總共只有七個孔竅,為何七孔而多 一竅呢?此一竅世人無人可以知曉,雖醫(yī)學發(fā)達,學者博士,不得其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