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課設報告_第1頁
仿真課設報告_第2頁
仿真課設報告_第3頁
仿真課設報告_第4頁
仿真課設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仿真課程設計報告題 目: 柔性生產線仿真案例 班 級: 物流 姓 名: 學 號: 指導教師: 2015年9月23日目 錄一、課程設計目的3二、課程設計內容3三、設計步驟33.1案例分析33.1.1案例說明33.1.2建模步驟53.1.3主要技術設計53.2模型搭建63.2.1基礎空間總體布局63.2.2Track設計63.2.3加工設備的設計73.2.4工件和AGV的屬性設計93.2.5表的設計103.2.6工件生成器和消滅器的設計123.2.7Method和Variable的設計123.3仿真實現(xiàn)133.3.1工件加工流程及時間設計133.3.2任務隊列設計133.3.3小車的運行規(guī)則設計

2、143.3.4其它控制方法17四、仿真分析204.1設備利用率204.2軌道利用率214.3加工總時間22五、模型優(yōu)化225.1訂單投產優(yōu)化225.2小車優(yōu)化235.3其它優(yōu)化26六、課設總結29一、課程設計目的 本課程設計是與物流工程專業(yè)教學配套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之一,結合現(xiàn)代生產管理、設施布置與規(guī)劃、離散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等課程的具體教學知識點開展。在完成以上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進行一次全面的實操性鍛煉。設計采用企業(yè)的實際案例數據,要求完成生產線物流仿真建模和生產線物流優(yōu)化方案設計兩大方面的實際設計內容。通過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鍛煉,我們可以加深對本課程理論與方法的掌握,同時具備分析和解決生產運作系統(tǒng)問題的能力

3、,改變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與生產實際脫節(jié)的現(xiàn)象。二、課程設計內容 以某企業(yè)柔性制造系統(tǒng)(FMS)為對象,按該企業(yè)的生產實際資料為設計依據。對該柔性制造系統(tǒng)進行建模和仿真,通過模擬該制造系統(tǒng)的物流狀況,尋找優(yōu)化的物流方案進行產能平衡,并針對優(yōu)化后的方案再次進行仿真,對比兩個仿真結果在交貨期要求,設備利用率等方面的不同,并制定該柔性制造系統(tǒng)生產作業(yè)計劃。三、設計步驟3.1案例分析3.1.1案例說明1柔性制造系統(tǒng)狀況:某企業(yè)柔性制造系統(tǒng)共有5臺加工中心,定義加工中心名稱分別為CNC_1、CNC_2、CNC_3、CNC_4、CNC_5。該制造系統(tǒng)內有一輛AGV小車,運行速度為1米/秒,可控制其實現(xiàn)不同的運送

4、策略。每臺設備入口和出口前有容量為4的緩沖,工件在由設備完成加工前后必須經過入口緩沖和出口緩沖,每臺設備由一工人負責工件的搬運和安裝,AGV小車運送工件到達后由工人負責將工件搬至設備入口緩沖,待到設備空閑后再由該工人將工件裝卡在設備上,設備加工完畢由工人將工件移出至出口緩沖,待AGV小車到來后再由工人將工件搬運至出口緩沖。工人由AGV搬運工件至緩沖時間和由緩沖搬運工件至AGV時間統(tǒng)一為固定時間10秒,工人在設備將工件裝卡和卸出的時間統(tǒng)一為固定時間30秒。工件按一定順序進入柔性制造系統(tǒng),進入系統(tǒng)后由AGV小車負責將其搬運到第一道工序,在系統(tǒng)入口有工人負責將工件搬運至到達入口的AGV小車,搬運時間

5、固定為10秒,在加工完第一道工序后由AGV小車搬運至下道工序,執(zhí)行同樣的操作,在工件所有工序都加工完后AGV小車將工件搬運至柔性制造系統(tǒng)出口,出口由工人負責將工件由AGV小車搬走,時間統(tǒng)一為固定時間10秒。該柔性制造系統(tǒng)可能會根據需要再購買多輛AGV小車,所有小車均統(tǒng)一控制,執(zhí)行同樣的搬運策略柔性制造系統(tǒng)工件物流過程示意圖如下:圖 1柔性制造系統(tǒng)三維布局示意圖如下:圖 2該柔性制造系統(tǒng)布局示意圖如下:圖 33.1.2建模步驟l 收集建模所需資料;l 采用Em-plant對柔性制造系統(tǒng)進行仿真建模;l 仿真優(yōu)化3.1.3主要技術設計 傳感器、任務隊列、沖突的化解3.2模型搭建3.2.1基礎空間總

6、體布局總體布局如下:圖 43.2.2Track設計Track長度設計如下:圖 5 傳感器設計如下:圖 63.2.3加工設備的設計Buffer的設置:設備入口容量為4,處理時間為0:圖 7圖8另外,作為出口的Buffer的時間-處理時間這一欄里,加入30s的卸出時間。圖93.2.4工件和AGV的屬性設計工件設計:圖 10其中,人為定義的step屬性用于說明工件的加工流程。AGV設計:圖 11圖 82其中,curpos表示小車在Track上的當前位置,des表示小車的目的地。3.2.5表的設計1)工件流程及加工時間表的設計:Part1:圖 13Part2:圖 14Part3:圖 15 每個表的第一

7、列為工件的加工步驟,由工件的step屬性來控制;第二列為工件的加工流程設備號;第三列為工件在相應的加工設備上的加工時間。2)位置表:圖 16位置表主要用來說明緩沖設備與小車在Track上的curpos(當前位置)的對應關系。3) 工件生成表的設計工件生成表用來控制Source產生工件的規(guī)則。本模型建立了兩個工件生成表 Sourceproduct1和Sourceproduct2.Sourceproduct1表為按時間順序組織生產,表格如下:圖17Sourceproduct2表為按次序循環(huán)生產,表格如下:圖183.2.6工件生成器和消滅器的設計Source的設置:圖193.2.7Method和Va

8、riable的設計Variable的命名: 圖20分別用來記錄總工件數量和工件Part1、Part2、Part3的數量。3.3仿真實現(xiàn)3.3.1工件加工流程及時間設計Setparttime的設置:圖 213.3.2任務隊列設計圖 223.3.3小車的運行規(guī)則設計小車當前位置變化程序:圖 23觸發(fā)傳感器的運送車的控制流程:圖 24小車上有工件的程序:if .occupied thenstr:=.;obj:=str_to_obj(str);.des:=obj2,.cont.step;if .des.curpos then.backwards:=false;elseif .des.

9、curpos then .backwards:=false; elseif .des.curpos then .backwards:=false; elseif .des.curpos then .backwards:=false; elseif .des.curpos then .backwards:=false; elseif .des.curpos then .backwards:=true; end; end;end; end;3.3.4其它控制方法1)Source處的控制方法:Sourcecontrol的程序:圖 252)加工工件統(tǒng)計方法statis:圖 263)初始化方法init:

10、圖 274)重置方法reset:圖285) 死鎖解決方法:在methodsensors方法中加一個waituntil語句,當設備入口緩沖小于其容量4時,小車將車上所載工件卸到設備入口緩沖,代碼如下:圖29四、仿真分析4.1設備利用率設備利用率設置:圖 30圖314.2軌道利用率表文件:圖 32軌道利用率:圖 334.3加工總時間總加工時間:圖 34可看出設備加工利用率最高為80%,為加工中心CNC3;軌道利用率為25%,很低;加工總時間約為13小時,遠遠超過要求最短時間5小時。所以,此模型不符合生產要求,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五、模型優(yōu)化5.1訂單投產優(yōu)化若是小車數量依然為1,而只是將訂單投產順序改

11、成按時間順序投產:得到的設備利用率、軌道利用率和加工總時間變化均不明顯,也就是說投產結果并沒有得到優(yōu)化。若是改成循環(huán)投產之后,效率提升也沒有出現(xiàn)很理想的情況,且提升的空間相當有限,這就說明需要在小車數量上下一番功夫。5.2小車優(yōu)化1)兩輛小車的情況下(同時將訂單投產改為按次序循環(huán)投產):設備利用率:圖 35軌道利用率:圖 36加工總時間:圖 937可看到,此時已經滿足了在五小時內生產完成的任務。2)3輛小車的情況下(同時將訂單投產改為按次序循環(huán)投產):設備利用率:圖38 設備利用率軌道利用率:圖39加工總時間:圖40隨著小車數量的增加,設備利用率加工總時間無明顯變化,軌道利用率明顯降低。5.3其它優(yōu)化其它優(yōu)化策略如下:增加系統(tǒng)入口緩沖、提高小車運行速度、提高設備出入口的緩沖容量、提高設備性能、優(yōu)化工藝流程、優(yōu)化出貨策略、設置環(huán)形軌道等。1) 增加系統(tǒng)入口緩沖(2輛小車)設備利用率:圖41設備利用率軌道利用率:圖42軌道利用率加工總時間:圖43可看出,設備利用率、軌道利用率和加工總時間幾乎無改進。故對此案例模型,增加系統(tǒng)入口緩沖容量不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改進方法。2) 提高設備出入口的緩沖容量,均設為8:設備利用率:圖44 設備利用率軌道利用率:圖45軌道利用率加工總時間:圖46可看出,設備利用率、軌道利用率和加工總時間幾乎無改進。故對此案例模型,增加設備出入口緩沖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