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通信概論_第1頁
光纖通信概論_第2頁
光纖通信概論_第3頁
光纖通信概論_第4頁
光纖通信概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1 許海燕 物聯(lián)網(wǎng)工程學院 光纖通信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2 著重介紹光纖通信 的基礎知識,從光 纖的基本原理、構 造和加工方法出發(fā), 全面闡述光纖通信 系統(tǒng)的基本構成及 功能,以及光纖通 信系統(tǒng)中主要器件 和功能模塊的結構 和工作原理。 課程介紹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3 參考教材 光纖通信 劉增基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jafar K.Mynbaev 科學出版社 光纖通信 顧畹儀 人民郵電出版社 光纖光學廖延彪 清華大學出版社 Gerd Keiser,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

2、ns, 4thEdition,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4 課程主要內容: 1、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 2、光纖光纜的結構和類型,光纖的傳輸 原理和特性,光纖特性的測量 3、光源、探測器和無源器件的類型、原 理和性質; 4、光端機的組成和特性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5 5、數(shù)字光纖通信系統(tǒng) 6、模擬光纖通信系統(tǒng) 7、光纖通信的若干新技術 8、光纖通信網(wǎng)絡 課程主要內容: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6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光纖通信發(fā)展光纖通信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歷史和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光纖通信的優(yōu)點和應用光纖通信的優(yōu)點和應用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光纖通信系統(tǒng)光纖通信系統(tǒng) 第一章 光纖通信概論 光纖通信光纖

3、通信 7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光纖通信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光纖通信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 為什么要光纖通信?為什么要光纖通信? 通信(telecommunications)含義? Tele: 一定的距離 Communications: 信息交換-聲音, 視頻, 數(shù)據(jù)。 Telecommunications 利用某種設備實現(xiàn)的一定距離的信 息交換。 原始光通信 “光” “火” 烽火臺: 780 BC, 周幽王; 中世紀(500-1000 AD), 俄國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8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光纖通信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光纖通信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 電通信電通信: 1837年-摩爾斯電磁式有線電報 1876年-貝爾發(fā)明有線電話 1

4、895年-俄羅斯波波夫發(fā)出第一份無線 電報 1895年-意大利馬可尼在英國取得無線 電專利權,成為無線電的創(chuàng)始人。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9 Telegraph(電報1837): Carriers: current, EM waves Coding: Morse Code Telephony(電話1876): Voice -Electric pulses Analog signals Information: Voice Video Data Media: Cooper wire, coaxial cable, air, optical fiber Modern Communications: C

5、onversion ModulationTransmission-Demodulation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光纖通信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光纖通信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10 The capacity limit Shannon-Hartley theorem: Bndwidth: the range of frequencies within which the signals can be tranmitted without substantial attenuation The higher the carriers frequency, the greater the channel

6、 bandwidth and the higher the information-carrier capacity. Cooper wire: 1MHz Coaxial cable: 100MHz Radio frequency: 500 KHz100MHz Microwave: 100GHz (Satellites, Radio over fiber) Optical fiber: 50THz!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光纖通信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光纖通信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11 What we want from modern telecommunications? Capacity, c

7、apacity, and more capacity! Information-carrying capacity is the ability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to transmit a certain amount of information per unit of time. More information is produced Postindustrial era -Information era Internet, telephone, mobile, credit card, online bank, online TV, movie, Ana

8、log &Digital Analog: amplitude, frequency, phase Digital: bits “0” and “1” More reliable! Require more channel capacity! 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光纖通信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光纖通信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12 探索時期的光纖通信 1.1880年,美國人貝爾發(fā)明了光電話。 實現(xiàn)了用光載波傳送話音。證明了用光載波傳送信 息的可行性。 2.激光器的發(fā)明 激光是高度相干光,具有波譜寬度窄、方向性極好、 亮度極高頻率和相位較一致的良好特性。是一種理想 的載波。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13 19

9、60年,美國人梅曼發(fā)明了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 氦氖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相繼出現(xiàn),并投入應用 麻省理工學院進行了大氣激光通信實驗 證明了: 用激光作為載波實現(xiàn)點對點的通信是可行的。 通信能力和質量受氣候的影響十分嚴重。 大氣的吸收、散射使光波的能量損耗很大 大氣密度、溫度的變化,造成折射率的變化,使光束發(fā)生偏 移。 大氣激光通信的距離和穩(wěn)定性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14 1.1.2 現(xiàn)代光纖通信 1966年,高錕和霍克哈姆提出了利用光纖進行通信的可 能性和技術途徑。奠定了現(xiàn)代光通信光纖通信的基礎。 當時石英纖維損耗高達1000dB/km 是雜質吸收產生的 材料的本征損耗由瑞利散射

10、決定, 與波長的4次方成反比,實際很小。 通過材料的提純可制造低損耗光 纖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15 光纖的研制進程 1970 年,美國康寧(Corning)公司就 研制成功損耗20 dB/km的石英光纖。 1972年,康寧公司高純石英多模光纖 將損耗降低到4 dB/km。 1973 年,美國貝爾(Bell)實驗室將光 纖損耗降低到2.5dB/km。1974 年降低 到1.1dB/km。 1976 年,日本電報電話(NTT)公司等 單位將光纖損耗降低到0.47 dB/km(波 長1.2m)。 1986 年是0.154 dB/km, 接近了光纖 最低損耗的理論極限。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16 光纖通

11、信用激光器的發(fā)展進程 1970 年,美國、日本和前蘇聯(lián)先研制成功室溫下連續(xù) 振蕩的鎵鋁砷(GaAlAs)雙異質結半導體激光器。 1973 年,半導體激光器壽命達到7000小時。 1977 年,貝爾實驗室研制的半導體激光器壽命達到10 萬小時(約11.4年),外推壽命達到100萬小時,完全滿 足實用化的要求。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17 在這個期間: 1976年日本電報電話公司研制成功發(fā)射波長為1.3 m 的銦鎵砷磷(InGaAsP)激光器。 1979年美國電報電話(AT&T)公司和日本電報電話公司 研制成功發(fā)射波長為1.55m的連續(xù)振蕩半導體激光器。 由于光纖和半導體激光器的技術進步,使 1970

12、 年成 為光纖通信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18 光纖通信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661976年),這是從基礎研究到商業(yè)應用的開發(fā)時 期。在這個時期,實現(xiàn)了短波長(0.85 m)低速率(45或34 Mb/s) 多模光纖通信系統(tǒng),無中繼傳輸距離約10 km。 第二階段(19761986年),這是以提高傳輸速率和增加傳輸距離 為研究目標并大力推廣應用的大發(fā)展時期。 在這個時期, 光纖從多模發(fā)展到單模,工作波長從短波長 (0.85 m) 發(fā)展到長波長(1.31 m和1.55 m), 實現(xiàn)了工 作波長為1.31 m、傳輸速率為140565Mb/s 的單模光纖通信系 統(tǒng),無中繼傳輸

13、距離為10050 km。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19 第三階段(19861996年),這是以超大容量、超長距 離為目標,全面深入開展新技術研究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實現(xiàn)了1.55 m色散移位單模光纖通信 系統(tǒng)。采用外調制技術,傳輸速率可達2.510 Gb/s, 無中繼傳輸距離可達150100km。實驗室可以達到更 高水平。 目前,正在開展研究的光纖通信新技術,例如,超大 容量的波分復用(WDM)光纖通信系統(tǒng)(實現(xiàn))和超長距 離的光孤子(Soliton)通信系統(tǒng)。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20 我國光纖通信的開發(fā)里程我國光纖通信的開發(fā)里程 1977年,第一根短波長(085mm)階躍型石英 光纖問世,長度為

14、17m,衰減系數(shù)為300dB/km。 1978年,研制出短波長多模梯度光纖,即 G.651光纖。 1979年,研制出多模長波長光纖,衰減為 1dB/km。建成5.7km、8Mb/s光通信系統(tǒng)試驗段。 1980年,1300nm窗口衰減降至0.48dB/km, 1550nm窗口衰減為0.29dB/km。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21 1984年,武漢、天津34Mb/s市話中繼光傳輸系統(tǒng) 工程建成(多模)。 1988年,全長245km的武漢長沙市34Mb/s多模 光纜通信系統(tǒng)工程通過郵電部鑒定驗收。 1989年,漢陽漢南40Mb/s單模光傳輸系統(tǒng)工 程通過郵電部鑒定驗收。 1991年,研制出G.653色散

15、位移光纖。最小衰減 達0.22dB/km。合肥蕪湖40Mb/s單模光傳輸系統(tǒng) 工程通過國家鑒定驗收。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22 1993年,在摻鉺光纖放大器的研究上取得突破 性進展,小信號增益達25dB。上海無錫65Mb/s 單模光傳輸系統(tǒng)工程通過郵電部鑒定驗收。 1997年,研制出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成 都攀枝花22Mb/s SDH光傳輸工程通過郵電部鑒 定驗收。 1998年,海口三亞5Gb/s光傳輸系統(tǒng)工程通 過郵電部鑒定驗收,該工程全長322km,僅在萬寧設 一個中繼站,海口萬寧的中繼距離為172km 。 1999年,82.5Gb/s DWDM系統(tǒng)通過國家驗收。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16、23 1.1.3 國內外光纖通信發(fā)展的現(xiàn)狀 光纖通信技術發(fā)展歷程: 光纖從多模發(fā)展到單模,工作波長從0.85 m發(fā)展到1.31 m和1.55 m,傳輸速率從幾十Mb/s發(fā)展到幾十Gb/s。 另一方面,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大規(guī)模產業(yè)的形成,光纖價 格不斷下降,應用范圍不斷擴大: 從初期的市話局間中繼到長途干線進一步延伸到用戶接 入網(wǎng),從數(shù)字電話到有線電視(CATV), 從單一類型信息的 傳輸?shù)蕉喾N業(yè)務的傳輸。目前光纖已成為信息寬帶傳輸?shù)?主要媒質,光纖通信系統(tǒng)成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支柱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24 1.2.1 光纖通信的優(yōu)點 一、頻帶寬,傳輸容量大 激光的頻率約為100THz,微波的頻率

17、為10GHz。從理論上 講,用光傳輸信息,通信容量比微波通信容量大一萬 倍! 二、損耗小,中繼距離長 dBm/km 第二節(jié)光纖通信的優(yōu)點和應用第二節(jié)光纖通信的優(yōu)點和應用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25 三、重量輕、體積小,便于施工 四、抗干擾能力強,保密性能好 光纖不受強電干擾、電氣化鐵道干擾 和雷電干擾,抗電 磁脈沖能力也很強,保密性好 五、耐腐蝕、耐高溫,可在惡劣環(huán)境中工作 六、節(jié)約金屬材料,有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 光纖的主要成分是SiO2資源十分 豐富。 電纜的主要成分是Cu,Al等有色金屬, 資源有限。 1.2.1 光纖通信的優(yōu)點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26 圖圖 1.3 各種通信系統(tǒng)相對造價與傳輸

18、容量的比較各種通信系統(tǒng)相對造價與傳輸容量的比較 平行雙絞線電纜 同軸電纜微波 10 2 1010 3 10 4 10 5 10 6 10 1 10 2 10 3 10 4 10 5 系統(tǒng)/話路公里相對造價 話路數(shù)/條 光纜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27 提純工藝的發(fā)展幾 百公里無中繼傳輸 電纜的損耗隨頻率按 f 的規(guī)律增加,光纖通信的 帶內損耗不隨頻率變化。 如:數(shù)字接收機的靈敏度很高,可達30dB/km。 那么發(fā)送1mw的光功率,光纖損耗為0.2dB/km時,光 從損耗方面考慮,傳輸距離可達100km以上(150km)。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28 除上述優(yōu)點之外,光纖本身也有一些缺點。 如光纖質地脆

19、、機械強度低,需要比較好的 切割及連接技術,分路、耦合比較麻煩。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29 1.2.2 光纖通信的應用 光纖可以傳輸數(shù)字信號,也可以傳輸模擬信號。 光纖在通信網(wǎng)、廣播電視網(wǎng)與計算機網(wǎng),以及在其它 數(shù)據(jù)傳輸系統(tǒng)中, 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光纖寬帶干線傳送網(wǎng)、接入網(wǎng)發(fā)展迅速, 是當前研究 開發(fā)應用的主要目標。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30 1.2.2 光纖通信的應用 用于市話中繼線。 用于長途干線通信。 用于高質量彩色電視傳輸 用于工業(yè)生產現(xiàn)場監(jiān)視和調度 用于交通監(jiān)視控制指揮 CATV 光纖局域網(wǎng) 光纖傳感器、醫(yī)療設備、信號顯示處理等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31 ATM Internet骨干網(wǎng)骨

20、干網(wǎng) DDN/ FR PSTN/ISDN TV 業(yè)務分配節(jié)點業(yè)務分配節(jié)點 (COT)(COT) 業(yè)務接入節(jié)點(業(yè)務接入節(jié)點(RTRT) 網(wǎng)管網(wǎng)管 SNMP 與電信網(wǎng)管中心相連 Q3 100/1000M E1/BRA/PRA 155M 622M SDH 寬帶綜合業(yè)務光纖接入系統(tǒng)拓撲結構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32 作為校園網(wǎng)的骨干傳輸網(wǎng)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33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光纖通信系統(tǒng)光纖通信系統(tǒng) 信 源 電發(fā) 射機 光發(fā) 射機 光中繼 光接 收機 電接 收機 信 宿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組成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34 包括發(fā)射發(fā)射、接收接收和作為廣義信道的基本光纖傳輸系統(tǒng)光纖傳輸系統(tǒng)。 信 息 源 電

21、發(fā) 射 機 光 發(fā) 射 機 光 接 收 機 電 接 收 機 信 息 宿 基本光纖傳輸系統(tǒng) 光纖線路 接 收發(fā) 射 電信號 輸入 光信號 輸出 光信號 輸入 電信號 輸出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35 一、基本光纖傳輸系統(tǒng)的三個組成部分一、基本光纖傳輸系統(tǒng)的三個組成部分 )( 1 )( lg10)( mv mvp dBmp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36 電信號對光的調制的實現(xiàn)方式電信號對光的調制的實現(xiàn)方式 直接調制直接調制 用電信號直接調制半導體激光器或發(fā)光二極管的驅動電流 ,使輸出光隨電信號變化而實現(xiàn)的。 這種方案技術簡單,成本較低,容易實現(xiàn),但調制速率 受激光器的頻率特性所限制。 外調制外調制 把激光的

22、產生和調制分開,用獨立的調制器調制激光器的 輸出光而實現(xiàn)的。 外調制的優(yōu)點是調制速率高,缺點是技術復雜,成本較高 ,因此只有在大容量的波分復用和相干光通信系統(tǒng)中使用。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37 圖 1.5兩種調制方案 (a) 直接調制; (b) 間接調制(外調制) 激光源 驅動器 光纖 光信號輸出 電信號 輸入 (a) 激光源調制器 驅動和控制 電信號輸入 光纖 光信號輸出 (b)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38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39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40 3. 光纖線路光纖線路 是把來自光發(fā)射機的光信號,以盡可能小的畸變是把來自光發(fā)射機的光信號,以盡可能小的畸變(失失 真真)和衰減傳輸?shù)焦饨邮諜C和

23、衰減傳輸?shù)焦饨邮諜C 光纖光纖、光纖接頭光纖接頭和光纖連接器光纖連接器 普通石英光纖在近紅外波段,除雜質吸收 峰外,其損耗隨波長的增加而減小。目前在實驗室條件下,1.55 m的損耗已達到0.154 dB/km, 接近石英光纖損耗的理論極限。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41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衰減(衰減(dB/km) 第一窗口第一窗口 第二窗口第二窗口 波長波長(m) 普通單模光纖的衰減隨波長變化示意圖普通單模光纖的衰減隨波長變化示意圖 6 5 4 3 2 1 0。4 0。2 第三窗口第三窗口 C 波段波段 15251565nm 1.57 1.62 L

24、波段波段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42 有效性:指信息的傳輸速度 可靠性:指信息的傳輸質量 適應性:環(huán)境使用條件 標準性:元件的標準性、互換性 經(jīng)濟性 保密性 使用維修是否方便 二、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評價二、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評價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43 根據(jù)電端機送入光端機信號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模擬 和數(shù)字光纖通信系統(tǒng)。 二、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分類二、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分類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44 1、第一代:20世紀70年代末。光源:0.85微米,多模光 纖,應用低速率、短距離通信。 2、第二代:80年代初,光源:1.3微米,多模光纖,無中 繼距離20公里,140Mbit/s。 3、第三代:80年代末,光源:1

25、.55微米,色散位移光纖 ,超高速,長距離,無中繼傳輸大于100公里,565Mbit/s ,622Mbit/s,2.5Gbit/s。 4、第四代:波分復用技術,90年代中期商用。 160X10Gbit/s。 5、第五代:光孤子通信。 二、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演進二、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演進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45 傳輸容量:2.5Gbit/s,10Gbit/s,40Gbit/s,大量采用 WDM系統(tǒng)提高中繼距離:上千公里的無電中繼距離。 展望:1、傳輸速率高速化 2、用戶網(wǎng)的光纖化 3、光交換節(jié)點取得電交換節(jié)點 4、相干光通信 5、孤子通信、全光通信。 二、光纖通信系統(tǒng)現(xiàn)狀展望二、光纖通信系統(tǒng)現(xiàn)狀展望 光

26、纖通信光纖通信 46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47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拓撲結構: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拓撲結構: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拓撲結構 (a)點對點系統(tǒng) (b)一點對多點系統(tǒng) (c)光纖網(wǎng)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48 我們目前實際只用了光纖巨大潛力的1/1000。 為了充分發(fā)揮光纖的帶寬潛力,克服光纖損耗及色 散的影響、延長中級距離、擴大傳輸容量及降低成 本,人們不斷地開發(fā)新技術。主要有: 1、光器件的集成化及模塊化光器件的集成化及模塊化 提高速率與性能,簡化結構,降低成本 2、波分復用波分復用 什么叫“波分復用”?所謂波分復用就是讓不同 波長的光信號同在一根光纖上傳輸而互不干擾。 光纖通信中的新技術光纖通信中的

27、新技術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49 因為目前光通信的光源在光通信的“窗口”上只占 用了很窄的一部分,還有很大的范圍沒有利用。如果 利用多個波長適當錯開的光源同時在一根光纖上傳送 各自攜帶的信息,就可以大大增加所傳輸?shù)男畔⑷萘俊?由于是用不同的波長傳送各自的信息,因此即使在同 一根光纖上也不會相互干擾。在接收端轉換成電信號 時,可以獨立地保持每一個不同波長的光源所傳送的 信息。這種方式就叫做“波分復用波分復用”。 如果在光纖的工作窗口上安排100個波長不同的光 源,同時在一根光纖上傳送各自攜帶的信息,就能使 現(xiàn)在的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容量提高100倍。 光纖上各路光載波的波長間隔大部分減至0.8nm,少數(shù)

28、已達到0.4nm 光纖的頻帶資源光纖的頻帶資源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50 3、光放大技術光放大技術 由于光信號在光纖中傳輸時要受到損耗,因此 每隔幾十千米,就要設置一個“再生中繼器”。 光 電 光 隨著光纖通信系統(tǒng)傳輸容量的增大,需要速率 極高的電子器件。 能否去掉這種復雜的光電轉換過程直接在光纖 線路上對光信號進行放大,也就是用一個全光方式 的放大器來代替現(xiàn)在的這種光 電 光型的再生中 繼器,即“光纖放大器” ?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51 摻餌光纖放大器是利用在光纖中摻雜了稀土元素 餌來實現(xiàn)光放大的。當用高能量的泵浦激光器激勵摻 餌光纖時,餌離子會發(fā)出頻譜很寬的熒光帶,這時光 信號通過摻餌光纖時

29、,熒光帶的能量會轉移到信號光 上,使信號光得到增強和放大。 摻餌光纖放大器的研制成功,使進入90年代的光 纖通信容量又提高了一個數(shù)量級。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和 改進,摻餌光纖放大器必將滲透到光纖通信的各個領 域,從而使光纖通信從發(fā)送端到接收端可以實現(xiàn)“全光 傳輸”。這是光纖通信發(fā)展史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52 4、光孤子技術光孤子技術 什么叫“光孤子”?光孤子是一種能在光纖中傳播 的長時間保持形態(tài)、幅度和速度不變的光脈沖。 光纖通信中,限制傳輸距離和傳輸容量的主要原 因是“損耗”和“色散”。 “損耗”使光信號在傳輸時能量不斷減弱。 “色散”則是使光信號的脈沖在傳輸中逐漸展寬, 從而使

30、信號畸變失真。 現(xiàn)在隨著光纖制造技術的發(fā)展,光纖的損耗已 經(jīng)降低到接近理論極限值的程度,色散問題就成為 實現(xiàn)超長距離和超大容量光纖通信的主要問題。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53 光纖的色散是使光信號的脈沖展寬,而光纖中還 有一種非線性的特性,這種特性會使光信號的脈沖 產生壓縮效應。 光纖的非線性特性在光的強度變化時使頻率發(fā) 生變化,從而使傳播速度變化。在光纖中這種變化 使光脈沖后沿的頻率變高、傳播速度變快;而前沿 的頻率變低、傳播速度變慢。這就造成脈沖后沿比 前沿運動快,從而使脈沖受到壓縮變窄。 如果有辦法使光脈沖變寬和變窄這兩種效應正 好互相抵消,光脈沖就會像一個一個孤立的粒子那 樣形成光孤子,能在光纖傳輸中保持不變,實現(xiàn)超 長距離、超大容量的通信。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54 孤子源孤子源調制調制 信號源信號源 EDFA 探測器探測器 EDFAEDFAEDFA 隔離器隔離器隔離器隔離器 光孤子源 摻鉺光纖孤子源 鎖模半導體激光器 光孤子通信系統(tǒng)光孤子通信系統(tǒng) 關鍵技術關鍵技術: 光纖通信光纖通信 55 5、全光網(wǎng)全光網(wǎng) 全光網(wǎng)絡是光通信網(wǎng)絡技術發(fā)展的最高階段,它是 一個應用靈活、可靠、性能穩(wěn)定的網(wǎng)絡,分為核心傳 輸網(wǎng)、區(qū)域網(wǎng)和接入網(wǎng)3部分。其基本結構相似,都是 由光傳輸系統(tǒng)、光放大器(OA)、光插分復用器 (OADM)和光交叉連接設備(OXC)組成。 光傳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