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子課程學習指導資料_第1頁
模擬電子課程學習指導資料_第2頁
模擬電子課程學習指導資料_第3頁
模擬電子課程學習指導資料_第4頁
模擬電子課程學習指導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學習指導資料適用專業(yè):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適用層次:專升本(業(yè)余)四川大學網(wǎng)絡教育學院二零零三年十一月第一部分 課程的學習目的及總體要求課程的學習目的今天,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的處理已離不開電子技術。人們每天都要同各種電子器件和電子設備打交道。電子技術是一門 應用性很強的課程,理論與工程實際緊密相連,在自動控制、檢測 技術、計算機等許多學科領域中都得到很廣泛的應用。電子技術的。任務基本任務可稱之為“信號的產(chǎn)生、信號的傳輸、信號的處理” 的完成取決于對電子器件、電子電路、電子系統(tǒng)的性能的研究。按 照功能和構成原理的不同,電子電路可分為模擬電子技術和數(shù)字電 子技術兩大類。模

2、擬電子技術主要討論模擬電路的分析與設計的方 法,為進一步學習電子類、通訊類、電氣類、計算機類的其它課程 打下基礎,培養(yǎng)學生能夠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器件,學 會各種分離集成單元電路、小型電子系統(tǒng)的功能及其應用。著重培 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開拓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出厚基礎、寬專業(yè)、重應用”復合型的人才。先修課程 : 高等數(shù)學、電路、課程的總體要求掌握基本器件、基本電路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以及電路之間的互連匹配后, 能夠對一般性的、常用的電子電路進行分析,同 時對較簡單的單元電路進行設計。第二部分 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及重點難點內容分析第一章緒論1、本章學習要求(1) 應熟悉內容

3、:電子系統(tǒng)與信號的基本知識(2) 應掌握內容:放大電路的基本知識(3) 應熟練掌握內容:無2、本章重點難點分析:輸入電阻的物理意義是其大小決定放大電路從信號源吸取信號幅值的大小,其值越大于信號源電阻,放大電路所得到的信號就越大。因此一般要求放大電路的輸入電阻應大于信號源電阻。輸出電阻的大小決定它帶負載能力的大小,他不應將負載考慮在內。因此,計算時,一定將負載開路。3、本章典型例題分析:例:某放大電路輸入電阻為10K ,如果用1 A電流源驅動,放大電路短路輸出為10mA,開路輸出電壓為10V。求放大電路接4K負載時的電壓增益Av,電流增益Ai。解:輸出電阻:RO =1CV/1OOA = 1K0I

4、s Ria/o/R+Rlooo設放大電開路輸出電壓 為Vo,輸入電流為Is,負載電阻為Rl ,則 avoRl/R+RlJoO1 S4、本章作業(yè):1.1.1、1.1.3、1.2.2、1.2.4 1.2.6第二章半導體二極管及其基本電路1、本章學習要求(1) 應熟悉的內容半導體的物理知識,PN結的形成過程(2) 應掌握的內容PN結的特性:PN結加正向電壓時,呈現(xiàn)低電阻,具有較大的正向擴散電流;PN結加反向電壓時,呈現(xiàn)高電阻,具有很小的反向漂移電流。由此可以得出結論:PN結具有單向導電性。PN結V-I特性可表達為I =is(e1)PN結V-I特性圖如右圖所示:二極管的參數(shù):1)大整流電流I F2)向

5、擊穿電壓Vbr和最大反向工作電壓 V?m(3)熟練掌握內容:二極管的模型分析法根據(jù)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判斷二極管導通與截止2、本章重點難點分析:PN結的單難點:根據(jù)PN結在外加電壓下內部載流子的運動規(guī)律來理解 向導電性。重點:在開關電路中,如何判斷二極管是導通的還是截止的方法如下:對于單只二極管而言,首先將二極管斷開,進行計算Vp、Vn的電壓值,若Vp Vn,則二極管是導通的;若 VpV Vn,則二極管是截止的。對于并聯(lián)二極管而言,首先將二極管斷開,分別進行計算Wn1、VpN2的電壓值,max(VNi Vpn2)并且大于0,則正向電壓值大的二極管先導通,余下的被鉗位。穩(wěn)壓二極管的穩(wěn)壓過程及穩(wěn)壓的

6、工作區(qū)域。(3) 本章典型例題分析例1:設硅穩(wěn)壓管DZi和DZ2的穩(wěn)定電壓分別為5V和10V,試求下列各圖中的輸出電壓Voo已知硅穩(wěn)壓管的正向壓降為 0.7V。解:(a)在圖中,DZi和DZ2工作在反向擊穿區(qū),因此 Vo的電壓值為:VO=Vzi+Vz2=5+10=15V(b)在圖中,DZ1和DZ2工作在正向導通區(qū),因此Vo的電壓值為:Vo=0.7+0.7=1.4V ;(c)在圖中,考慮到VziVz2, DZ1反向擊穿后Vzi=5V,此時DZ2處于截止狀態(tài),因此VO的電壓值為:VO= V zi=5V;(d)在圖中,02工作在正向導通區(qū),Dzi處于截止狀態(tài),考慮因此Vo的電IXir壓值為:Vo=

7、0.7V o例2電路如圖所示,穩(wěn)壓管 Dz的穩(wěn)定電壓Vz=8V,限流電阻|= i=15sint V,試畫出 0的波形。a” -=R=3KV.解:0cVi Vz( = 8V)時,Dz截止,VO=VI; vI Vz時,Dz反向擊穿,vO =8V;0.7 VV| c。時,Dz截止,vOVi -0.7V時,Dz正向導通,波形如圖所示=Vi ;Vo =-0.7V;5、本章作業(yè):243、2.4.8、2413、2.5.2第三章半導體三極管極放大電路1、本章學習要求(1) 應熟悉的內容三極管的電流分配、放大原理及三極管的特性曲線和主要參數(shù)正確理解放大電路工作點穩(wěn)定問題,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研究放大器頻率響應的

8、目的及影響放大器頻率響應的因素。(2)應掌握的內容放大電路三種基本組態(tài)(共射、共集)組成及工作原理。通過圖解法,掌握如何確定靜態(tài)工作點(Q),以及工作點對各種失真的影響,并學會分析動態(tài)范圍。共集電極電路的特點:共集電極電路也稱電壓跟隨器,電壓增益小于而接近于1;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同相;輸入電阻高;輸出電阻低;常應用于輸入極或輸出極。H參數(shù)(3)應熟練掌握的內容微變等效電路分析方法是分析放大器的一個重要工具。要牢固掌握用 等效電路計算放大器的電壓放大倍數(shù)、 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放大倍數(shù)、輸入電阻、輸出電阻通常都是在正弦信號下的交流參數(shù), 只有在放大電路處于放大狀態(tài)且輸出不失真的條件下才有意義。在

9、工作點穩(wěn)定電路中,掌握射極433飽和區(qū)一一此時發(fā)射結正偏,集電結正偏或反偏電壓很小。偏置電路。輸出特性曲線可以分為三個區(qū)域Zc/nriA飽和區(qū)= SO放大區(qū) 0嗨空二0截止匡02 亠2八1咅“ 宀 A /v截止區(qū)相當iB=0的曲線的下方。此時,發(fā)射結反偏,集電結反偏。放大區(qū)ic平行于Vc軸的區(qū)域,曲線基本平行等距。此時,發(fā)射結正偏,集電結反偏,電壓大于0.7 V左右(硅管)判斷一個電路是否具有放大能力的原則:1)2)外加輸入信號不能被短接,必須加在發(fā)射結上;3)輸出信號能從輸出端取出(一般指電壓量)4)沒有外加信號時,一定要有合適的靜態(tài)工作點。2、本章重點難點分析必須滿足BJT三極管放大的外部

10、條件:發(fā)射結正向偏置,集電結反向偏置;重點:判斷三極管的工作狀態(tài):導通、截止、飽和。當 Vbe0.75、VcEVcc/Rc ,飽和。否則,導通確定三極管的動態(tài)范圍:當工作點在放大區(qū)的中點時,三極管具有最大的動態(tài)范圍,若不在中點,以小的范圍計算。判斷組態(tài):根據(jù)信號的流向,基極進,集電極出,共射組態(tài)。射極進,集電極出,共基組態(tài)?;鶚O進,射電極出,共集組態(tài)。注意:集電極不可能作輸入端,分清組態(tài)對于復雜電路的分析分常重要。難點:計算放大電路動態(tài)指標,特別注意射極是否接有偏置電阻、是否接有旁路電容的動態(tài)指標計算的區(qū)別。3、本章典型例題分析例:教材P141圖題321 例:測量三極管三個電極對地電位如圖 3

11、.21所示,試判斷三極管的工作狀態(tài)。I SV12V3.3VHE 忙丿丁SU T3.E HT3百3V答案:(a)放大狀態(tài)(b)截止狀態(tài)(C)飽和狀態(tài) 例:下圖畫出了某單管共射放大電路中 BJT三極管的輸出特性和直流、交流負載線,由此可得出:1)電源電壓VCc=();靜態(tài)集電極電流I cQF(),集電極電壓VCeqf();2)集電極電阻R=(),負載電阻R=()Jc/mA23)1放大電路最大不失真輸出正弦電壓有效值約為( );34_E4)要使放大電路不失真,基極正弦電流的振幅應小于(1 5 答案:1)VCc=6V;IcQF1mA,Vce=3V;2) R=3KQ,R=3KQ; 3 ) VO 1V ;

12、V220 卩 Ao4)因為lBdF20卩A,為防止放大器產(chǎn)生截止失真,基極電流振幅應小于例:共發(fā)射極交流基本放大電路如下圖所示:bih Q跖%血皿玄靜態(tài)工作點的求法:VcC = VccRb2 / ( R1+R2)I bF( VCC 一 VbE)/ RZ +(1 + P)艮FT= Rbi/R)2I C=Pl BVc= Vcc一 I cRVcE= VccI (cR; I eRu Vx I c( R+R)2磯K 孔1.(a)直流通路 (b)用戴維定理進行變換-T n Q I II0交流計算根據(jù)圖的微變等效電路,rbe=Vi/rbe=rbb+ (1 + P)26 mV/IEIc =P| bRl = R

13、c/電壓放大倍數(shù)AAv = Vo /Vip R / rbe輸入電阻R : R = Vi/Ii =r be /嘉尺2心 r be = r bb +(1+ p )26 mV/ I e=300Q +(1+ p )26 mV/ I E輸出電阻R):R) = r ce / Re R第四章場效應管1、本章的學習要求(1)應熟悉的內容場效應管是一種單極型器件,熟悉場效應管內部的放大原理(柵源電壓對漏 極電流的控制作用)。各種場效應管的結構區(qū)別。(2) 應掌握的內容掌握其參數(shù)和特性曲線,對其構成的放大電路與雙極型三極管相 對應,掌握其微變等效電路分析法。(3) 熟練掌握的內容h為電壓4制器件,輸入電阻高, 過

14、過柵源電壓變化以挫制溝道寬度,改 變漏極電浹;柵極不取電液,場效應管(FET)與雙極塑晶體管 ( BJT)的比較器件控制過程控制類型特點BJT Jef EfbR電流%低rrr殆Lgf Id電壓高2.為單極型器件,僅一種載流子 (多子)導電,鵝穩(wěn)定性好,F(xiàn)ETBJT的比較器件導電類型特點BJT孜極型存在少子對導 電特性的影響FKT單極型不存在少子對導 電特性的影響場 效 應 管3.分類結型場效 應曾JFET (巧 (匚卜(巧.叱呱(C)B-5 D- 2)、0 -巾S 0 % 0.一一 呱丄但卜(b)、C.(匕卜(C卜(d)Lips4、本章作業(yè)4.1.3、4.3.1、4.4.2、4.4.5第五章功

15、率放大器1、本章的學習要求(1)應熟悉的內容功率放大器的主線是功率、效率和非線性失真三方面的問題。熟悉放器的三種工作狀態(tài)一一 類、乙類和甲乙類的工作 點(2) 應掌握的內容乙類互補功率放大電路如圖右圖所示。它由一對NPN PNP特性相同的互補三極管組成。這種電路也稱為 OCL互補功率放大電路。當輸入信號處于正半周時,且幅度遠大于三極管的開啟電壓,此時NPN型三極管導電,有電流通過負載R,按圖中方向由上到下,與假設正Q-Q-方向相同。當輸入信號處于負半周時,且幅度遠大于三極管的開啟電壓,此時 PNP型三極管導電,有電流通過負載 R,按圖中方向由下到上,與假設正方向相反。于是兩個三極管一個正半周、

16、 一個負半周輪流導電,在負載上將正半周和負半周合成在一起,得到一個完整的不失真波形。如圖上圖所示。掌握甲乙類單電源互補功放的原理Vk=1/2Vcc, Di、D2給三極管提供偏置防止交越失真。R2、Ri用于調整Ti工作點。其工作原理同上,只是每個功放管的工作電壓是電源的一半。C3、R3圏5.汛5簾自舉的甲電諒互補對稱翰自舉電路2(3)應熟練掌握的內容熟悉功率、效率、功耗等的計算。最大輸出功率(VCC VCES )22、Pomax管耗RlPo=VoIoPt = Pti + Pt2 =電源供給的功率Vom 止 Vcc 時,效率Pv4 VccPv2VccVom兀RlVom(Vcc - VcEs )Vo

17、m2Rl2 ,VccVomVom2Pvm VccRlVom Zcc 時,本章重點難點分析4)Vcc2a:V 2om2Rlr78.5%2Rl重點:分清各類放大器工作狀態(tài)的特點 難點:功放指標的計算。最大管耗與最大輸出功率的關系。最大管耗與最大功率并非同一時間出現(xiàn)。PT1m 止 0.2Pom本章典型例題分析P204 例 5.2.14、本章作業(yè)5.1.15.2.35.3.3第六章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1、本章學習目的(1)本章應熟悉內容差分式放大器是多級直接耦合放大器的重要組成單元,熟悉電路特點一一抑制零點漂移,簡單運放的組成結構框圖和主要技術指標。熟悉組成集成運放的各種電流源集成運算放大器是一個高增益

18、直接耦合放大電路, 它的方框圖如圖所示。1)2)3)4)輸入級要使用高性能的差分放大電路,它必須對共模信號有很強的抑制力,而且采用雙端輸入、雙端輸出的形式。中間放大級要提供高的電壓增益,以保證運放的運算精度。中間級的電路形式多為差分電路和帶有源負載的高增益放大器。互補輸出級由PNP和NPN兩種極性的三極管或復合管組成,以獲得正負兩個極性的輸出電壓或電流。具體電路參閱功率放大器。偏置電流源可提供穩(wěn)定的幾乎不隨溫度而變化的偏置電流,以穩(wěn)定工作點。(2)掌握的內容+ AVil_-Vo陀一模擬集成放大器的符號*1-旳-Vo四種輸入輸出方式的特點及相位關系簡單差分放大電路的結構差分放大電路是由對稱的兩個

19、基本放大電路,通過射極公共電阻耦合構成的,如圖所示。對稱的含義是兩個三極管的特性一致,電路參數(shù)對應相等。Pl = p2= PVBe1=V3e2= V BE r be1=be2=beI CBO=I CBO= I CBO 艮1 =艮2二RcRb1 = R32= Rb(3)應熟練掌握的內容差模信號是指在兩個輸入端加上幅度相等, 極性相反的信號;共模信號是指在兩個輸入端加上幅度相等,極性相同的信號。差分放大電路僅對差模信號具有放大能力,對共模信號不予放大。共模抑制比:共模抑制比Ksmr是差分放大器的一個重要指標。差模信號共模信號Vid = Vii -Vi21Vic = - (Vii + Vi2 )Kc

20、mr =AudAucKcmr = 20lgAudAuc(dB)2、本章重點難點分析重點:理解差模信號與共模信號的物理意義。難點:輸入輸出方式與相位的關系。弄懂差分放大器抑制共模信號,放大差模信號的原理。3、本章典型例題分析差分式放大電路如圖所示。分析下列輸入和輸出的相位關系:VC1 與 Vii反相VC2 與 Vi1同相VC1 與 Vi2同相VC2 與 vi2反相VO 與 Vi1反相VO 與 Vi2同相4、本章作業(yè)6.2.16.2.2第七章反饋放大器1、本章的學習要求(1)(1)本章應熟悉的內容反饋對放大器性能的影響(3)(2)本章應掌握內容反饋就是將輸出信號取出一部分或全部送回到放大電路的輸入

21、回路,與原輸入信號相加或相減后再作用到放大電路的輸入端。反饋信號的傳輸是反向傳輸。所以,放大電路無反饋也稱開環(huán),放大電路有反饋也稱閉環(huán)。放大電賂一正向鈕|反饋剛絡M反向傳輸反饋的示意圖見右圖所示:圖中Xi是輸入信號,Xf是反饋信號,X:稱為凈輸負反饋,加入反饋后,凈輸入信號XJ Xi ,輸出幅度增加。(3)本章應熟練掌握內容正反饋和負反饋的判斷法之一:瞬時極性法在放大電路的輸入端,假設一個輸入信號的電壓極性,可用“ +”、“- ”或“T”、“J ”表示。按信號傳輸方向依次判斷相關點的瞬時極性,直至判斷出 反饋信號的瞬時電壓極性。如果反饋信號的瞬時極性使凈輸入減小,則為負反饋; 反之為正反饋。反

22、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加在放大電路輸入回路的同一個電極, 則為并聯(lián)反饋, 此時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是電流相加減的關系;反之,加在放大電路輸入回路的 兩個電極,則為串聯(lián)反饋,此時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是電壓相加減的關系。電壓反饋,反饋信號的大小與輸出電壓成比例的反饋稱為電壓反饋;電流反饋,反饋信號的大小與輸出電流成比例的反饋稱為電流反饋。電壓反饋與電流反饋的判斷:將輸出電壓短路,若反饋回來的反饋信號為零,則為電壓反饋;若反饋信號仍然存 在,則為電流反饋。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加在放大電路輸入回路的同一個電極,則為并聯(lián)反饋,此時 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是電流相加減的關系; 反之,加在放大電路輸入回路的兩個 電極,則為

23、串聯(lián)反饋,此時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是電壓相加減的關系。學會用近似法計算深度負反饋的放大倍數(shù)(串聯(lián)電壓反饋、串聯(lián)電流反饋)2、本章重點難點分析重點:學會對具體的電路進行反饋類型的判斷。 難點:對于分離元件和集成電路如何判斷串并聯(lián)反饋。對于三極管來說,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同時加在輸入三極管的基極或發(fā)射 極,則為并聯(lián)反饋;一個加在基極,另一個加在發(fā)射極則為串聯(lián)反饋。對于運算放大器來說,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同時加在同相輸入端或反相輸入端,則為并聯(lián)反饋;一個加在同相輸入端,另一個加在反相輸入端則為串聯(lián)反饋。用近似法計算深度負反饋的放大倍數(shù)3、本章典型例題分析例題1:試判斷左下圖所示電路的反饋組態(tài)。解:根據(jù)瞬時

24、極性法,見圖中的紅色 +”、-”號,可知經(jīng)電阻Ri加在基極Bi上的是直流并聯(lián)負反饋。因反饋信號與輸出電流成比例,故為電流反饋。 結論是直流電流并聯(lián)負反饋。經(jīng)R加在Ei上的是交流負反饋。反饋信號和輸入信號加在三極管兩個輸入電極,故為串聯(lián)反饋。結論:交流電壓串聯(lián)負反饋。例題2:試判斷右上圖所示電路的反饋組態(tài)。解:根據(jù)瞬時極性法,見圖中的紅色“+”、“ - ”號,可知是負反饋。因反饋信號和輸入信號加在運放兩個輸入端,故為串聯(lián)反饋。因反饋信號與輸出電壓成比例,故為電壓反饋。結論:交、直流串聯(lián)電壓負反饋。4、本章作業(yè) 7.1.17.1.2 7.3.10 741第八章信號的運算與處理電路1、本章的學習要求

25、本章應熟悉的內容 有源低通、高通、帶通、帶阻濾波器的概念。實際運算放大器與理想運算放大器的區(qū)別和關系。本章應掌握的內容 理想運算放大器的條件:滿足下列參數(shù)指標的運算放大器可以視為理想運算放大器。1).差模電壓放大倍數(shù)Ad,實際上Aid 80dB即可。2). 差模輸入電阻RdH,實際上Rd比輸入端外電路的電阻大23個量級即可。).輸出電阻Ro=0,實際上Ro比輸入端外電路的電阻小23個量級即可。4).帶寬足夠寬。5).共模抑制比足夠大。(1) 虛短由于運放的電壓放大倍數(shù)很大,一般通用型運算放大器的開環(huán)電壓放大倍數(shù)開環(huán)電壓都在80dB以上。而運放的輸出電壓是有限的,一般在 10 V14 V。因此,

26、運放 的差模輸入電壓不足1 mV兩輸入端近似等電位,相當于“短路”。 放大倍數(shù)越大,兩輸入端的電位越接近相等。虛短是指在分析運算放大器處于線性狀態(tài)時,可把兩輸入端視為等電位,這一特性稱為虛假短路,簡稱虛短。顯然不能將兩輸入端真正短路。(2) 虛斷由于運放的差模輸入電阻很大,一般通用型運算放大器的輸入電阻都在 1 M 以上。因此,流入運放輸入端的電流往往不足1 PA,遠小于輸入端外電路的電流。 故通常可把運放的兩輸入端視為開路,且輸入電阻越大,兩輸入端越接近開路。虛斷”是指在分析運放處于線性狀態(tài)時, 可以把兩輸入端視為等效開路,這一特 性稱為虛假開路,簡稱虛斷。顯然不能將兩輸入端真正斷路。(3)

27、 應熟練掌握內容利用虛短和虛斷的概念掌握比例運算電路、 加法電路、微分、積分電路的分析與運算。2.本章的重點與難點分析重點:掌握比例運算電路、加法電路、微分、積分電路的分析與運算。難點:上面各種基本運算電路組合成復雜的運算電路的分析與計算。3. 本章典型例題分析例1:有一理想運算放大器組成的電路如下圖所示,試求輸出電壓的 表達式和電壓放大倍數(shù)。根據(jù)虛斷,根據(jù)虛短,V = V+止 V-V+= Vi = VR /( R+ Rf)Vo 7 1+( R /R)電壓增益A vf= Vo /Vi=1+(R/R1)根據(jù)上述關系式,該電路可用于同相比例運算。例2反相積分運算電路如右圖所示。試求輸出電壓的表達式

28、和電壓放大倍數(shù)。根據(jù)虛地有i = % ,于是RVo = -Vc =-icdt 丄C RCJVidt8.1.114. 本章作業(yè) 8.1.1 8.1.2 8.1.10第九章 信號產(chǎn)生電路1、本章的學習要求(1)本章應熟悉的內容正弦波發(fā)生電路的組成:放大電路;正反饋網(wǎng)絡;選頻網(wǎng)絡;穩(wěn)幅電路。石英晶體振蕩器的概念。LC、R(選頻網(wǎng)絡的特點。(2) 本章應掌握的內容分析RC振蕩器電路結構、起振條件、穩(wěn)幅措施等。掌握起振條件與平衡條件的關系。振蕩平衡條件: AF =1振蕩起振條件: AF 1幅度平衡條件:1AF =1幅度起振條件: Af 1相位平衡條件與相位起振條件相同:護 AF = a+f = 2n 兀

29、(3)本章應熟練掌握的內容利用相位平衡條件判斷能否起振。運算LC R(振蕩頻率。2、本章的重點難點分析重點:利用相位平衡條件判斷能否起振。并計算振蕩頻率。難點:判斷組成振蕩電路的放大器的輸入與輸出相位的關系。判斷振蕩電路的選頻網(wǎng)絡的類型和輸入與輸出相位的關系。3、本章典型例題分析下圖為三點式振蕩電路試判斷是否滿足相位平衡條件。一O V0Ti-O-+3 %O-Ik判定相位關系如圖所示,因為AF = a+f主2n兀所以左圖不能振蕩。右圖的相位關系也滿足AF = Wa+f = 2n兀所以能振蕩。4、本章作業(yè) 9.2.1 9.3.1 9.3.3第十早直流穩(wěn)壓電源1、本章的學習要求(1)本章應熟悉的內容集成穩(wěn)壓電源的引腳功能和用法,現(xiàn)在的集成穩(wěn)壓器只有三個外引線: 輸入端、輸出端和公共端。要特別注意,不同型號,不同圭寸裝的集成穩(wěn)壓器 它們三個電極的位置是不同的,要查手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