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編語文九年級(上)文言文知識點考點梳理訓練附解析_第1頁
2021年部編語文九年級(上)文言文知識點考點梳理訓練附解析_第2頁
2021年部編語文九年級(上)文言文知識點考點梳理訓練附解析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2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一文言文閱讀統(tǒng)編教材文言文分冊梳理訓練九年級(上)第29篇岳陽樓記北宋范仲淹)考情搜索28年第19題考查選文與醉翁亭記岳陽樓記曹劌論戰(zhàn)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全國視野218全國考情單篇重慶b卷、廣州、云南、寧波、哈爾濱、吉林、婁底;對比河南、鹽城、遂寧。知識梳理一、重點字詞句歸納 通假字(1)百廢具興_同_,意思_。(2)屬予作文以記之_同_,意思_。 古今異義(1)越明年古義_ 今義越過古義_ 今義今年的下一年(2)增其舊制古義_ 今義制度;制作(3)橫無際涯 古義_ 今義與“豎、直”相對(4)前人之述備矣 古義_ 今義準備(5)去國懷鄉(xiāng) 古義_ 今義與“來”相對

2、古義_ 今義國家(6)微斯人 古義_ 今義微小 詞類活用(1)形容詞用作名詞百廢具興 原意為無用的,句中意為_?!緁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原意為賢明,句中意為_?!緁 】(2)形容詞用作狀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原意為時間上在前面,句中意為_。原意為時間上在后面,句中意為_。(3)名詞用作動詞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原意為太守,即知州,句中意為_。憂讒畏譏 原意為讒言,句中意為_。 一詞多義 予觀夫巴陵勝狀_【f 】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_ 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_【f 】 由此觀之(鄒忌諷齊王納諫) _【f 】 濁浪排空_ 而或長煙一空_ 皆若空游無所依(小石潭記) _ 空谷

3、傳響(三峽) _【f 】 空乏其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_(1)戒(2)空政通人和 _ 然則北通巫峽 _【f 】 才通人(桃花源記) _ 阡陌交通(桃花源記) _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說) _ 中通外直(愛蓮說) _ 通計一舟(核舟記) _【f 】 政通人和_ 至若春和景明 _【f 】 久而乃和(送東陽馬生序) _ 言和而色夷(送東陽馬生序) _ 南極瀟湘 _ 此樂何極_ 狹(桃花源記) _【f 】 而或長煙一空 _ 一鼓作氣(曹劌論戰(zhàn)) _ 言以復(送東陽馬生序) _【f 】 重點實詞(1)百廢具興興_【f 】 (2)屬予作文以記之 作_【f 】 (3)予觀夫巴陵勝狀勝狀_ (4)橫無際涯

4、際涯_ (5)朝暉夕陰 暉_ (6)若夫淫雨霏霏淫雨_ 霏霏_(7)連月不開開_ (8)濁浪排空排空_ (9)日星隱曜曜_ (1)山岳潛形潛_ 形_(11)檣傾楫摧傾_ 摧_(12)薄暮冥冥冥冥_ (13)至若春和景明 景_ (14)波瀾不驚驚_ (3)通 (4)和 (5)極 (6)一(15)沙鷗翔集集_ (16)錦鱗游泳 錦鱗_ (17)郁郁青青 郁郁_ (18)寵辱偕忘 寵_ 偕_(19)把酒臨風 把_ (2)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嘗_【f 】 求_(2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廟堂_ (22)微斯人,吾誰與歸斯_ 歸_ 重點虛詞 屬予作文以記之21b _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_ 屬予作文以記之

5、 _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8d _ 重點句子翻譯(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2)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3)朝暉夕陰,氣象萬千。(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5)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6)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7)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8)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1)之(2)以(9)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1)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1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1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3)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14)噫!微

6、斯人,吾誰與歸?二、文意理解與探究 請你說說“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中的“異”指什么內(nèi)容? 遷客騷人“感極而悲”是“憂”,古仁人“先天下之憂而憂”也是“憂”,他們“憂”的各是什么?請簡要闡述。 文中“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種“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是一種“樂”,說說這兩種“樂”有什么不同。 (統(tǒng)編課后習題)“古仁人”與“遷客騷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政治情懷?文章三、四兩段文字都是先寫景,后寫遷客騷人觸景而生的情。作者寫遷客騷人悲喜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古仁人”是怎樣的人?文章結(jié)尾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有人認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偉

7、人的事,與我們普通人無關(guān),對此,你怎么看?課文以詩一般精練的語言,描繪了不同天氣時洞庭湖的景色。又用寫景與抒情緊密結(jié)合的方法,描述了遷客騷人的種種“覽物之情”。想一想古仁人為什么會“異二者之為”?知識梳理(內(nèi)容相關(guān))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2分)【甲】河東薛存義將行,柳子載肉于俎,崇酒于觴,追而送之江滸,飲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職乎?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傭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豈惟怠之,又從而盜之。向使傭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盜若貨器,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以今天下多類此,而民莫敢肆其怒與黜罰者,何哉?勢不同也

8、。勢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達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存義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勞心;訟者平,賦者均,老弱無懷詐暴憎。其為不虛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審矣。(節(jié)選自柳宗元送薛存義序)【注釋】司平掌管治理。假令代理縣令?!疽摇吭狸枠怯浀谌宥巍?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1)出其什一傭乎吏 ( ) (2)而民莫敢肆其怒與黜罰者 ( ) (3)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 ) (4)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 )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2分) ( )a. 追而送之江滸 先天下之憂而憂 b. 非以役民而已也 不以物喜 c. 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然則何時而樂耶 d.

9、 勢不同而理同 感極而悲者矣 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甲】【乙】兩文有什么共同點?(2分) 素養(yǎng)提升設(shè)問虛詞隨文小練【用法歸納】則(11年2考)岳陽樓記一課中“則”字用法極為典型,共出現(xiàn)了7處,請完成下表?!咀灾鳉w納】同學們,除了岳陽樓記,你還能從其他課文中找到更多虛詞“則”的義項和例句嗎?請完成下表。第3篇 醉翁亭記(211課標)北宋歐陽修考情搜索28年第19題考查選文與醉翁亭記岳陽樓記曹劌論戰(zhàn)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 全國視野 218全國考情單篇重慶a 卷、十堰;對比賀州、桂林、大慶。

10、【中心概括】本文描寫了醉翁亭的秀麗環(huán)境和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敘述游人之樂,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知識梳理一、重點字詞句歸納 古今異義(1)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義_ 今義意向;意義;想法(2)野芳發(fā)而幽香 古義_ 今義香;美好的古義_ 今義送出;發(fā)生;擴大(3)山間之四時也 古義_ 今義時間 詞類活用(1)名詞用作狀語山行六七里 原意為山峰,句中意為_?!緁 】雜然而前陳者 原意為前面,句中意為_?!緁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原意為翅膀,句中意為_。(2)名詞用作動詞名之者誰 原意為名字,句中意為_?!緁 】故自號曰醉翁也 原意為名號,句中意為_?!緁 】(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原

11、意為快樂,句中意為_。 一詞多義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_ 佳木秀而繁陰 _ 云歸而巖穴暝 _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_【f 】 男有分,女有歸(大道之行也) _(1)秀 (2)歸太守自謂也 _ 太守謂誰 _權(quán)謂呂蒙曰(孫權(quán)勸學) _【f 】 予謂菊(愛蓮說) _【f 】 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 _【f 】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_ 臨溪而漁 _【f 】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師表) _ 而樂亦無窮也 _【f 】 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_【f 】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_ 重點實詞(1)環(huán)滁皆山也 環(huán)_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望_ 蔚然_(3)峰回路轉(zhuǎn) 回_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_ 寓_(5)

12、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霏_ (6)云歸而巖穴暝暝_ (7)往來而不絕者 絕_【f 】 (8)臨溪而漁漁_【f 】 (9)泉香而酒洌洌_ (1)雜然而前陳者 陳_ (11)弈者勝 弈_ (12)觥籌交錯錯_ (13)蒼顏白發(fā) 顏_ (14)樹林陰翳翳_ (15)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去_【f 】 (16)人知從太守游而樂 從_【f 】 重點虛詞名之者誰 _ 醉翁之意不在酒 _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_ 至于負者歌于途218b _ (3)謂 (4)臨 (5)樂 (1)之 (2)于而年又最高 _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_朝而往,暮而歸213d _ 溪深而魚肥 _ 而不知人之樂 _ 在乎山水之間也21

13、5a _ 頹然乎其間者 _ 重點句子翻譯(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2)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4)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6)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二、文意理解與探究 本文通過_、太守宴、_、太守醉四個場景的描寫,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熱鬧畫面。 (統(tǒng)編課后習題)課文第2、3、4段開頭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詞語有什么作用?這三段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作者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描繪了“滁人”跟隨太守出游的歡樂場景。請分析他們“從太守游而樂”的原因。 (統(tǒng)編課后習題

14、)本文多處提到“樂”,主要表現(xiàn)了哪幾種“樂”?“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知識梳理 (3)而 (4)乎(主題相關(guān))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2分)予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忭于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一雨三日,伊誰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歸之天子。天子曰不然,歸之造物。造物不自以為功,歸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節(jié)選自蘇軾

15、喜雨亭記) 【注釋】雨麥麥苗返青時正好下雨。忭(bin)歡樂、喜悅。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1)是歲之春( )(2)民方以為憂( )(3)三日乃止( )(4)吾以名吾亭(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2分) ()a為亭于堂之北宮中府中,俱為一體c以為休息之所策之不以其道c憂者以喜醒能述以文者d農(nóng)夫相與忭于野相與步于中庭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選文與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相似之處?(2分)虛詞隨文小練【用法歸納】而(11年6考)醉翁亭記一課中“而”字用法極為典型,共出現(xiàn)了24處,請完成下表?!?/p>

16、自主歸納】同學們,除了醉翁亭記,你還能從其他課文中找到虛詞“而”的義項和例句嗎?請完成下表?!居梅w納】者(11年1考218)醉翁亭記一課中“者”字用法極為典型,共出現(xiàn)了16處,請完成下表。【自主歸納】同學們,除了醉翁亭記,你還能從其他課文中找到更多虛詞“者”的義項和例句嗎?請完成下表。第31篇湖心亭看雪明末清初張岱【中心概括】本文寫于明亡之后,作者以回憶的方式,淡雅的語言,記述了一次湖心亭雪的往事,表現(xiàn)了西湖雪后的潔凈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樂。其中隱含著淡淡的故園之思、故國之悲,讀之令人感嘆唏噓。知識梳理一、重點字詞句歸納1詞類活用(1)名詞用作動詞客此原意為客人,句中意為_。(2)名詞用作狀

17、語與余舟一芥原意為小草,句中意為_?!緁】2一詞多義余拏一小舟 _【f 】 上下一白 _【f 】 上下一白_【f 】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_ 是日更定矣 _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 3重點實詞(1)湖中人鳥聲俱絕絕_【f 】 (2)余拏一小舟 拏_ (3)擁毳衣爐火 擁_ (4)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強_【f 】 (5)及下船 及_【f 】 (6)莫說相公癡 莫_【f 】 4重點句子翻譯(1)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2)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3)余強飲三大白而別。二、文意理解與探究 (統(tǒng)編課后習題)“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語,與文中哪句話相互映襯?試結(jié)合語

18、境,分析這兩句話的深層內(nèi)涵和表達效果。 這篇文章可謂是癡人奇景,你認為奇景“奇”在哪里?癡人“癡”在何處?請分別概括。 (統(tǒng)編課后習題)課文是從哪幾個角度寫西湖雪景的? 找出文章中使用白描手法的語句,并簡要析。金題演練(主題相關(guān))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2分)(1)一 (2)白 (3)更元豐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吳興來杭,東還會稽。龍井有辨才大師,以書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寧,遇道人參寥,問龍井所遣籃輿,則曰“以不時至,去矣?!笔窍?,天宇開霽,林間月明,可數(shù)毫發(fā)。遂棄舟,從參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澗,入靈石塢,得支徑上風篁嶺,憩于龍井亭,酌泉據(jù)石而飲之

19、。自普寧凡經(jīng)佛寺十五,皆寂不聞人聲。道旁廬舍,燈火隱顯,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鳴,殆非人間之境。行二鼓,始至壽圣院,謁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還。(選自秦觀龍井題名記) 【注釋】辨才法號元靜,曾在靈隱山天竺寺講經(jīng)?;@輿竹轎。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1)從參寥策杖并湖而行()(2)濯足于惠因澗()(3)自普寧凡經(jīng)佛寺十五()(4)始至壽圣院()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2分) ()a. 以書邀余入山遂許先帝以驅(qū)馳b. 憩于龍井亭三顧臣于草廬之中c. 酌泉據(jù)石而飲之執(zhí)策而臨之d. 殆非人間之境甚矣,汝之不惠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天宇開霽

20、,林間月明,可數(shù)毫發(fā)。(2)謁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還。選文與張岱的湖心亭看雪都是游記,試分析這兩篇作品是如何體現(xiàn)出“游”的?(2分)參考答案及解析第一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一文言文閱讀統(tǒng)編教材文言文分冊梳理訓練九年級(上)第29篇岳陽樓記知識梳理一、 (1)具俱全、皆(2)屬囑囑托 (1)到第二年(2)規(guī)模(3)寬闊(4)詳盡(5)離開國都(6)如果沒有 (1)荒廢了的事業(yè)賢明之人(2)在之前在之后(3)做知州說壞話 (1)看,觀景象看(閱讀) 看(2)天空消散在空中空曠使貧困(3)順利通向通過相通通曉貫通全(4)和樂和煦暖謙和(5)至、到達盡頭很,極其(6)全第一次一,數(shù)詞 (1)興辦(2)寫,

21、寫作(3)勝景,美景(4)邊際(5)日光(6)連綿不斷的雨雨雪紛紛而下的樣子(7)指天氣放晴(8)沖向天空(9)光芒(1)隱沒形體(11)倒下折斷(12)昏暗(13)日光(14)起、動(15)停息(16)美麗的魚(17)形容草木茂盛(18)榮耀一起(19)持、執(zhí)(2)曾經(jīng)探求(21)指朝廷(22)這種一道 (1)代詞,指這件事結(jié)構(gòu)助詞,的(2)連詞,來介詞,因為 (1)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了的事業(yè)全興辦起來了。(2)擴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詩賦刻在上面,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3)早晚陰晴明暗多變,氣象變化萬千。(4)這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象,前人的記述很詳

22、盡了。(5)被降職到外地的官員和文人,大多在這里聚會,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恐怕會有所不同吧?(6)(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產(chǎn)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心被說壞話,懼怕被批評指責(的心情)。(7)到了春風和煦、日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風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綠,廣闊無際。(8)偶爾或許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9)浮動的光像跳動的金子,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這樣的樂趣哪有盡頭!(1)(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爽快,榮耀和屈辱一并忘掉。(11)我曾經(jīng)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表現(xiàn),為什么呢?(12)不因外

23、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13)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14)?。∪绻麤]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二、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發(fā)出的“遷客騷人”不同的感觸,即“悲”與“喜”兩種不同的心境。 “感極而悲”憂的是個人的得失和環(huán)境的變化;“先天下之憂而憂”,憂的是國民,是國家大事。 前者因個人的“得”而樂,是一己之樂;后者因天下百姓的樂而樂,是眾人之樂。“遷客騷人”的觀物之情是陰風苦雨則悲,風和日麗則喜?!肮湃嗜恕眲t不然,他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論是在朝還是在野,憂民憂君之心不改,具有“先憂后樂”的偉大襟懷?!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

24、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國安邦為己任,憂在天下人之前,樂在天下人之后。這種“先憂后樂”的思想,是對儒家傳統(tǒng)的“與民同樂”觀念的發(fā)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苦己為人的奉獻精神。 與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對比?;蛲怀鲎约骸安灰晕锵玻灰约罕?。 “古仁人”是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結(jié)尾段既寫出了作者在政治上曲高和寡的孤獨感,也表達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政治抱負。 天下興亡,人人有責,不能說與我們無關(guān);作為普通人,我們要跳出小我,關(guān)愛他人、奉獻社會、關(guān)心國家。素養(yǎng)提升設(shè)問古仁人不因外界環(huán)境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他們懷揣著“先天下之憂

25、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志向,因此能“異二者之為”。金題演練 (4分)(1)拿出(皆出酒食)(2)處罰(陟罰臧否)(3)離開(4)探求 (2分)c 【解析】a項中的兩個“之”,前者是動詞,譯為“到”;后者是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b項中的兩個“以”,前者是介詞,譯為“來”;后者是連詞,譯為“因為”。c項中的兩個“則”都是連詞,表順承,相當于“那么”。d項中的兩個“而”都是連詞,前者表轉(zhuǎn)折,譯為“但是”;后者表承接,譯為“就”。故選c項。 (4分)(1)現(xiàn)在做官的接受了老百姓給的俸祿,卻不認真給他們辦事,普天之下到處都是這樣的。(2)處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廷做官),就

26、為百姓擔憂,處在僻遠的江湖間(被貶謫到邊遠地區(qū)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擔憂。 (2分)共同點都談?wù)摿恕盀楣佟钡呢熑?,認為為官者應(yīng)該心懷天下,心系百姓,為百姓做事?!緟⒖甲g文】【甲】河東(今山西)人薛存義將要離開(零陵)了,柳宗元在盤子里盛上肉,把酒杯斟滿,追著到江邊為薛存義送行,(和他)一起喝酒吃肉。并且對他說“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他們的職責嗎?(他們)是老百姓的仆役,并不是來役使老百姓的。凡是靠土地生活的人,拿出田畝收入的十分之一來雇傭官吏,目的是讓掌管治理的官吏為自己主持公道。現(xiàn)在做官的接受了老百姓給的俸祿,卻不認真給他們辦事,普天之下到處都是這樣的。哪里只是怠慢、不認真,還有敲詐勒索

27、、從中巧取豪奪老百姓的錢財。假如雇一個人在家里干活,接受了你的報酬,不認真替你干活,而且還盜竊你的財物,那么你必然很惱怒進而處罰、趕走他?,F(xiàn)在天下的官吏大多是像這樣的,但是百姓卻不敢盡情地把憤怒發(fā)泄出來并處罰他們,這是為什么呢?地位不同啊。地位情況不同但是道理一樣,那我們的老百姓該怎么辦?有明白事理的人,能不惶恐并敬畏嗎?”薛存義代理零陵縣令兩年了。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晚上還在考慮問題,辛勤用力而耗費心血;打官司的都得到公平處理,繳納賦稅的都均衡合理,老的少的都沒有內(nèi)懷欺詐或外露憎惡的。他的行為的確沒有白拿俸祿了,他確實知道被罷黜是很可怕的,所以嚴格要求自己啊。第3篇醉翁亭記知識梳理一、 (1

28、)意趣,情趣(2)花開放(3)季節(jié) (1)沿著山路在面前像鳥張開翅膀(2)取名,命名起名號(3)以為樂 (1)秀麗茂盛(2)聚攏返回,回去女子出嫁(3)命名為,是對說,告訴認為叫做(4)居高面下到,靠近將要(5)樂趣歡樂以為樂 (1)環(huán)繞(2)看茂盛的樣子(3)曲折、回環(huán)(4)領(lǐng)會寄托(5)彌漫的云氣(6)昏暗(7)斷絕(8)釣魚(9)清(1)陳列,擺開(11)下棋(12)錯雜(13)容顏(14)遮蓋(15)離去,離開(16)跟隨 (1)代詞,代指醉翁亭結(jié)構(gòu)助詞,的(2)介詞,從介詞,在(3)連詞,表遞進連詞,表承接連詞,表修飾連詞,表并列連詞,表轉(zhuǎn)折,卻(4)介詞,相當于“于”介詞,在 (1

29、)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秀麗的,是瑯琊山。(2)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轉(zhuǎn)彎,有一座亭子,(亭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啊。(3)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4)欣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于心間,寄托在酒上。(5)要說那太陽出來后樹林里的霧氣散開,云霧聚攏,山谷就顯得昏暗了。(6)游人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二、 滁人游眾賓歡 作用“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轉(zhuǎn)接的詞語,起到了標記語意轉(zhuǎn)變的作用?!叭舴颉笔潜硎巨D(zhuǎn)接的連詞,含有假設(shè)和例說的意思;“至于”同樣表示轉(zhuǎn)接,卻含有進層的意思,表示描寫的進一步深入;“已而”是表示時間的副詞,是時

30、間短暫的詩意表述,表示時間的推移、暗示場景的轉(zhuǎn)換。順序這三段是按照寫景寫人寫“樂”的順序來寫的,脈絡(luò)清晰,層次分明。 滁州百姓愛戴太守,愿意跟隨太守出游;太守治理有方,百姓安居樂業(yè)。 山水之樂,宴飲之樂,禽鳥之樂,滁人之樂,太守之樂?!白砟芡錁?,醒能述以文者”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以文記樂的情趣,流露出作者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筆成文的自負。金題演練 (4分)(1)年(2)憂慮(受命以來,夙夜憂嘆)(3)停止(一狼得骨止)(4)命名(名之者誰) (2分)d 【解析】a項中的兩個“為”,前者是動詞,譯為“建、造”;后者是判斷動詞,譯為“是”。b項中的兩個“之”,前者是結(jié)構(gòu)助詞

31、,譯為“的”;后者是代詞,代指“千里馬”。c項中的兩個“以”,前者是連詞,譯為“因,因此”;后者是介詞,譯為“用”。d項中的兩個“于”都是介詞,譯為“在”。故選d項。 (4分)官吏們在院子里一起慶賀,商人們在集市上一起唱歌。 (2分)相似之處都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緟⒖甲g文】我到扶風的第二年,才開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建造了一座亭子,在它的南面開鑿了一口池塘,引來流水,種上樹木,把它當作休息的場所。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麥苗返青時正好下雨,占卜此事,認為今年是個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個月沒有下雨,百姓這才憂慮起來。到了三月,乙卯日那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們認為下得還

32、不夠。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連三天才停止。官吏們在院子里一起慶賀,商人們在集市上一起唱歌,農(nóng)夫們在田野里一起歡樂,憂慮的人因此而高興,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一場雨下了三天,這是誰的力量?百姓說是太守。太守說沒有這力量,歸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認,歸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當作自己的功勞,歸功于太空。而太空冥然縹渺,不能夠命名它。于是我用它來為我的亭子命名。第31篇湖心亭看雪知識梳理一、 (1)客居(2)像小草一樣 (1)一條全,都(2)白色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3)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還 (1)消失(2)撐(船)(3)裹、圍(4)盡力(5)等到(6)不

33、要 (1)(湖上)冰花周圍彌漫著白汽,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2)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一道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扁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3)我盡力飲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二、“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語,與后文“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相互映襯。此語從金陵客人口中呼出,實則也是作者的心語。作者以為他自己是“獨往湖心亭看雪”,金陵客人也一定自負地認為他們是唯一來湖心亭看雪的。但是雙方的“獨”,都被對方的到來消解了,所以有驚訝之語;舟子的喃喃之語,以第三者的身份整合了作者與客人誰更“獨”、誰更“癡”的問題,實則是“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以另一種形式的回響。而道出客為“金陵人”,更潛藏著故國之思。這種錯落互見式的表現(xiàn)手法,以此含彼,以單方代雙方,既簡潔明快,又含蓄深婉。 奇景“奇”在萬籟俱寂,天地一色,萬物渺小。癡人“癡”在不顧天寒地凍,獨往雪,醉心于雪景,閑情雅趣異于常人。 概括式描寫(或“側(cè)面描寫”),即“大雪三日,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