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冊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_第1頁
高一下冊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_第2頁
高一下冊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_第3頁
高一下冊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_第4頁
高一下冊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一下冊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 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一 設計說明 1、指導思想 本設計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識記理解古漢語知識和鑒賞古典文學作品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自主學習、深入探究的良好習慣。 2、教學設想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也是樂府詩中的一朵奇葩,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對于這樣一篇經典名作,我認為應該不惜時間精讀細研,因此我確定用三課時完成。 本單元的話題為“愛的生命的樂章”,與單元話題相一致,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青年男女對美好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封建禮教、*家長摧殘青年男女愛情的罪惡。要深入理解這一重點問題,必須先掃清字詞障礙,讀

2、懂原文。*寫作年代離我們十分久遠,文中有很多生詞、古今異義詞等文言知識,可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積累有關文言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另外,人物形象的塑造、思想價值的實現要借助于一定的寫作手法,樂府詩常用的賦、比、興手法也應是學習的內容之一。因此,我確定了這樣三個方面的學習目標。 疏通文意,學習積累文言基礎知識,學生依靠課*釋和工具書基本可以完成,因此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學生自行解決為主,教師可就疑難問題略作指導。重點目標的實現可從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采用問題研討的方式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作品思想和社會意義。難點(起興手法)的突破可引導學生拓展聯想,用學生較為熟悉的例子幫

3、助他們理解。 3、本設計的特點 本設計沒有刻意求新,而是重在扎實嚴謹上作*。教學內容的安排由易到難;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過渡嚴謹自然。教學活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孔雀東南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文言基礎知識:實詞、多義詞、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互文等,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劉蘭芝、焦仲卿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封建禮教、*家長摧殘青年男女愛情幸福的罪惡,深入理解作品的社會意義,培養(yǎng)學生分析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價值觀 3、了解樂府詩歌的常用表現手法賦、比、興 教學重點:劉蘭芝、焦仲卿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封建禮教、*家長摧殘青年

4、男女愛情幸福的罪惡 教學難點:賦、比、興手法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疏通文本,理清情節(jié)結構,初步認識作品思想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愛情是文學作品永恒的主題,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寫下無數優(yōu)美的詩篇謳歌美麗的愛情。但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封建禮教、家長制等傳統(tǒng)文化的冷漠殘酷使無數美麗的愛情遭到了無情的摧殘,從而造成了一幕幕愛情悲劇。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悲劇,感受封建家長制的罪惡和這種制度下的青年男女對愛情的不屈追求。 二、學生自己閱讀注解,識記有關文學常識 1、樂府:本是漢武帝設立的音樂機關,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

5、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樂府”。 2、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與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 3、本詩出自南朝徐陵編寫的玉臺新詠。玉臺新詠是繼詩經、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三、初讀課文,疏通文意,掌握有關文言知識 1、學生默讀全詩,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疏通文意,不懂的詞句做出記號 2、就自己不懂的詞句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3、教師解答學生解決不了的疑難字詞,并指導學生理解歸納本課中古今異義詞、偏義復詞、互文等文言知識 出示示例:(前兩類現象各出示一個例子,其他讓學生自己去整理) 古今異義詞 汝豈得自由(古:自作主張今:沒有束

6、縛) 可憐體無比(古:可愛今:值得同情) 葉葉相交通(古:交錯相通今:指運輸) 本自無教訓(古:教養(yǎng)今:失敗的經驗) 處分適兄意(古:處理今:處罰) 偏義復詞 兩個意義相關或相反的詞連起來當作一個詞使用,實際上只取其中一個詞的意義,另一個詞只作陪襯。如: 晝夜勤作息(只取“作”之意,“息”只為陪襯) 便可白公姥(只取“姥”之意) 我有親父母(只取“母”之意) 逼迫兼弟兄(只取“兄”之意) 互文句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四、在掃清文字障礙的基礎上,再瀏覽課文。 1、結合詩前小序,了解故事梗概 2、理清情節(jié)結構,給故事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擬一個小標題 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 故

7、事開端(1-2段)自請遣歸揭示矛盾 故事發(fā)展(3-12段)夫婦誓別推進矛盾 繼續(xù)發(fā)展(13-22段)被迫改嫁繼續(xù)推進矛盾 故事*(23-32段)雙雙殉情矛盾達到頂峰 故事結局(33段)化鳥雙飛解決矛盾 (標題能概括內容即可,不求一律) 五、通過情節(jié)初步認識作品主旨 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何感受? (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引導學生認識兩點:封建禮教、封建家長制的罪惡;劉蘭芝、焦仲卿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封建壓迫的反抗) 六、課后作業(yè) 將本課重點實詞、多義詞加以整理,制成學習卡片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認識正反兩方面的人物形象,感受封建*制度下青年男女的不屈追求,深入理解作品思想和社會意義 活動過程: 一、學

8、生用簡潔的語言復述劉、焦愛情故事 二、認識劉蘭芝 1、詩中焦母遣歸劉蘭芝的理由是什么? 明確:“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 2、對此劉蘭芝是如何辯解的? 明確:“事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 3、事實到底如何呢?你認為劉蘭芝是個怎樣的人?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學生自由發(fā)言) 出示結論: 勤勞能干(“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多才多藝(“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有禮有節(jié)(嚴妝辭母“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 堅強自尊(“徒留無所施”、“及時相遣歸”) 不慕富貴(拒絕與縣令家為婚) 忠于愛情(“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黃泉下

9、相見”) 4、小結:由以上分析我們看到,劉蘭芝雖聰明能干,但性格堅強倔強,這是當時一般婦女身上少有的,也許正因為這一品格才使她為焦母所不容。禮記中載:“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苯鼓副破葎⑻m芝就是用的第一條。這樣一個有著美麗外貌和美好心靈的女子就這樣被焦母以“莫須有”的罪名驅譴回家,封建家長的蠻橫*由此可見一斑。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焦母、劉兄的言行再進一步認識封建家長的這一特點。 三、進一步認識封建家長的* 1、讓兩個學生分別讀出體現焦母、劉兄*蠻橫的句子,注意讀出人物的性格 (見課文第4、6段和第20段) 2、學生評點:這兩個同學是否讀出了人物性格?

10、 3、小結:焦母蠻橫無禮、獨斷專行,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劉兄性情暴戾、趨炎附勢、冷酷無情,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幫兇。他們正是憑著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的淫威拆散了這對對愛情有著美好追求的青年男女。 四、認識劉、焦反抗性和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 1、劉、焦二人并未屈服在封建家長的淫威之下,看看他們是怎樣執(zhí)著于自己的愛情、維護自己的愛情的?(讓學生結合課文中人物語言回答) 出示: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徘徊庭樹下,自掛東

11、南枝。 2、小結:美麗的誓言體現了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舉身赴死的行為維護了愛情的至高尊嚴。雖然在現實社會里他們是被摧殘致死的失敗者,但在精神世界里他們是無可置疑的勝利者?;B雙飛,鴛鴦和鳴的浪漫結尾既寄托了人民群眾對自由愛情的向往,又昭示了這對青年男女在精神上的勝利。在封建禮法日益嚴酷,“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時代氛圍里,他們敢于舉起反抗的旗幟,堅決地追求愛情自由和幸福,這無疑是茫茫黑夜中的一道閃電! 五、拓展聯想,進一步認識作品社會意義 1、在你所知道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還有哪些青年男女在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的淫威下,為維護自己的愛情而痛苦掙扎? 學生應該能說出梁山泊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牛郎與

12、織女、張生與崔鶯鶯、賈寶玉與林黛玉等等。 3、小結: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有多少青年男女的愛情甚至生命遭受無情的摧殘!雖然他們大都進行過激烈的抗爭,但在封建勢力相當強大的時代,他們根本無法擺脫被吞噬的命運。魯迅先生說過,整個封建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吃人的歷史,隨便翻開一頁都是血淋淋的??兹笘|南飛的重大思想價值就在于,通過焦、劉二人的悲劇深刻揭露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制的吃人本質,熱情歌頌青年男女忠于愛情、反抗壓迫的叛逆精神,寄托人民群眾對愛情和婚姻自由的熱切向往。 六、朗讀體味 在梁?;男√崆賲f奏曲的音樂背景下,小聲齊讀劉焦盟誓、舉身赴死、化鳥雙飛這幾個段落,深入體會作品,在高漲的情緒中結束本節(jié)課

13、。 七、課下作業(yè) 結合本節(jié)內容以“美哉,劉蘭芝!”或“悲哉,劉蘭芝!”為題寫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第三課時 活動內容:討論本詩的藝術價值 活動過程: 一、通過設疑、解疑讓學生了解漢樂府民歌常用的賦、比、興手法 1、關于“興” (1)開頭兩句游離情節(jié)之外,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引導學生了解“興“這一表現手法極其作用) 明確:不能刪。這是民歌常用的一種起興手法,它借孔雀失偶徘徊,為劉焦二人的愛情營造一種徘徊顧戀的感情氛圍,奠定了全詩哀怨悱惻的感情基調,同時又有提攝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出示“興“的詮釋: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朱熹詩集傳) ”所謂“他物”,即起興之物;

14、所謂“所詠之詞”,是作者著重要敘述的事件或要著重表達的思想感情。兩者并非同一事物,內容上不直接相連。“他物”的作用是或渲染氣氛,或啟發(fā)聯想,或引起過渡。 (3)你能再舉幾個例子嗎? 如: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錯過;你的心忘了季節(jié),從不輕易讓人懂。(花心) 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yǎng)活我長大。(回延安)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關雎) 2、關于“比”(即比喻) 出示“比”的詮釋: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詩集傳) 從詩中找?guī)讉€運用“比”這一手法的句子,并說說其表達作用。 明確:“指若削蔥根,口如含朱丹?!蓖怀隽藙⑻m芝“精妙世無雙”的美貌。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

15、?!蓖怀鏊麄儗矍榈闹邑懖挥?。 3、關于“賦” 第二段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繁瑣?(引導學生了解“賦”的特點及作用) 明確:不繁瑣。這樣寫意在強調劉蘭芝從小聰明能干、多才多藝、知書識禮,為下文劉蘭芝被逐作鋪墊,以激起讀者同情。 這是一種鋪陳手法,稱為“賦”。 出示“賦”的詮釋: “賦者,鋪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朱熹詩集傳) 即鋪陳直敘。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是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的景觀物象、事態(tài)現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

16、種環(huán)境、氣氛和情緒。 你能從詩中再找出幾段使用鋪陳手法的文字,并說說其作用嗎? 第9段,寫蘭芝臨別“嚴妝”,從頭到腳,由腰至耳、指、口、步,一連串鋪陳排比,既突出了她的美貌,又表現了她離開焦家前的沉著冷靜、鎮(zhèn)定自若的性格。 第21段,鋪敘太守家迎娶劉蘭芝的熱鬧隆重的場面,從側面襯托了劉蘭芝的身價,說明她確實是個“精妙世無雙”的女子,反襯了焦母的獨斷無知,讓讀者為劉蘭芝鳴不平。 4、小結:本詩繼承了詩經的優(yōu)秀表現手法賦、比、興,這些手法對推動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浪漫主義的結尾 1、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傳統(tǒng)的源頭,離*是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詩歌杰作,那么孔雀東南飛屬于哪一

17、種? 明確:本詩以孔雀失偶起興,以鴛鴦雙飛作結,充滿了浪漫色彩,而中間敘述焦劉悲劇采用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全文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可以說是一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結合的杰作。 2、本詩這一化鳥雙飛的浪漫結尾有何作用? 明確:在焦劉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葉葉覆蓋交通,是為連理枝;合葬化鳥,生不能相守,死也要比翼雙飛。這正象征了“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愛情的不朽,寄托著人民群眾追求愛情自由和幸福的美好愿望,同時也是對封建*的*和嘲弄,與全詩歌頌忠貞愛情,反對封建*的思想是一致的。 3、中國有不少敘事性文學作品采用了類似的結尾,你能再舉幾個例子嗎? 學生應該能舉出一些例子: 梁山

18、泊、祝英臺化蝶雙飛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竇娥發(fā)下三樁誓愿為自己洗雪冤情 杜麗娘死后還魂與心上人喜結連理 小結:在封建勢力極端強大的社會背景下,人民群眾的許多理想、要求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于是許多作家便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來寄托自己和人民群眾的美好愿望。 三、本節(jié)課小結 總之,孔雀東南飛繼承和發(fā)展了詩經和楚辭的優(yōu)秀創(chuàng)作手法,成為樂府詩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國詩歌有著不朽的價值。 四、課下作業(yè) 拓展思考:前幾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內地人才紛紛涌向沿海開放城市,一時間“孔雀東南飛”成為人才流動的主要潮流。現在隨著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人才會不會轉而向西南飛去?就此發(fā)表你的看法,和同學交流。 語文孔雀

19、東南飛教案二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及一詞多義。 2、理清*結構(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鑒賞人物形象,挖掘悲劇根源。 3、深理解賦、比、興和浪漫主義手法在抒情上的藝術效果。 【教學重點】 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 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形象的藝術性。 【教學難點】 1、品味詩歌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2、體味詩歌的悲劇意蘊。 一.導入 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家長制等傳統(tǒng)文化的冷漠與殘酷,使無數美麗的愛情成為“牽牛織女”,化作“雙飛蝴蝶”,飛出“東南孔雀”,筑就“血淚沈園”! 上邪(蒼天啊)一位女子癡迷而摯烈的愛情誓言。(兩漢樂府) 上邪

20、!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為誓?!吧綗o陵”以下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來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愛,深情奇想,確是“短章中神品”。 滴下釵頭多少淚,沈家園里草猶悲! 南宋年間,愛國詩人陸游因在科場上秉筆直言,抒發(fā)抗金憂國之情,而名落孫山。陸游父母遂安排他與表妹唐琬成婚。陸游和唐琬結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陸游母親對此不悅,她認為唐琬成天彈琴吟詩,不但有失婦道,而且有誤兒子的功名前程。在母親壓力下,陸游被迫休妻,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虛玄的命運八字活活拆散這對夫妻,唐琬另與趙士程結婚。一日,唐琬與趙士程來到沈園,與陸游相遇,

21、陸游百感交集,提筆在粉墻上留下了傳世經典的釵頭鳳。唐婉再游沈園,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傳說: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永隔天河、梁山伯與祝英臺化蝶白娘子與許仙 頑強的生命可以擺脫精神枷鎖。只要矢志不渝,執(zhí)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會實現。 今天我們就來說下發(fā)生在兩漢時期的一段凄慘而又悲壯的愛情故事,它就是孔雀東南飛。 二、解題 1.本詩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選自南朝陳代徐陵編的玉臺新詠,這是我國最早的樂府詩集。本詩時保留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長的一首長篇敘事詩。稱“古今第一首長詩”(區(qū)別于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與木蘭辭合稱“樂府雙璧” 2.文學常識 (1).樂府

22、和樂府詩: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2).“樂府雙璧”: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樂府木蘭辭。 (3).玉臺新詠由南朝陳朝徐陵編選,是詩經、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 3.基礎知識 1、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寫作時為了增強某種表達效果,把本應該合在一起說的話臨時拆開,使同句或相鄰句中所用的詞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理解時又應該合在一起的一種修辭方法。 2、偏義復詞: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只有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 三、課文把握

23、 1、詩歌結構: 層次章節(jié)標題情節(jié)段落 起興首句托物起興 第一部分“十三能織素”“及時相遣歸”蘭芝自訴開端 第二部分“府吏得聞之”“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別發(fā)展(一) 第三部分“入門上家堂”“郁郁登郡門”蘭芝抗婚發(fā)展(二) 第四部分“阿母謂阿女”“自掛東南枝”雙雙殉情* 第五部分最后一節(jié)化鳥雙飛尾聲 四、課文分析 1、概括詩前小序的內容 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結局,作詩的緣由。 2、詩歌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兼用比興,以孔雀失偶來暗示夫妻離別??兹概腔卜搭櫈槿姷於ㄉ畛帘У幕{。統(tǒng)攝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3、尾聲化為鴛鴦充滿了什么色彩,結構上有何作用? 浪

24、漫主義色彩,呼應開頭寄托人們追求戀愛自由,生活幸福的強烈愿望。 4、欣賞鋪陳、排比、比興的藝術手法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詩的開頭,“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這是縱的鋪陳,按時間順序,突出劉蘭芝多才多藝、有教養(yǎng)的特點。羅列數字,應作為互文看,交叉表述。橫的鋪陳如寫蘭芝離家的打扮,由足至頭、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連串夸張性的鋪陳,旨在描寫她的美,更表現她的從容鎮(zhèn)定;寫太守辦喜事豪華排場,顯示蘭芝不為富貴所動的節(jié)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蘭芝、仲卿的悲之對照,強化了悲劇性。本詩的鋪陳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為詩歌帶來了

25、聲律和色彩之美。 5、總結 本詩是敘事詩,不但有人物,作者還以白描手法極其生動地刻畫了人物內性格。從現在的內容看來,這首長詩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經過一個時期的傳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傳唱中逐漸地豐富起來的,因而每一個人物身上都滲透著勞動人民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僅表現為愛憎分明,而且顯示了銖兩悉際。作者否定了一切該否定的東西,也肯定了一切應該肯定的東西,然后無淪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個簡單的公式,而是通過復雜和具體的描寫,暗示人物的社會地位和個性特點,給予他們以恰如其分的評價。從作者聽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論,不能不說,這是現實主義藝術創(chuàng)造在我國古典文學中一個杰出的范例。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相關章

26、節(jié)。 2.以“惜別離”為題,發(fā)揮你的想象力,擴寫第9至12段。 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三 孔雀東南飛,是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一單元的第一課。這個單元的話題是愛的生命樂章,本單元這幾篇*,都是純潔愛情的美麗贊歌??兹笘|南飛是我國文學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秀的民間敘事詩,是本單元的重點篇目。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及人物性格。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熱愛。 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對詩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愛情美難點:理解劉蘭芝和焦仲卿愛情悲劇的根源與意義。 二、教法和學法教法分析這首詩歌的教法通常是:從詞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題的提煉,再到藝術手段

27、的分析。同時擴展閱讀空間進行比較閱讀,在不同的形式轉換中深入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人物性格和藝術特征。主要采用三種教學方法:(1)互動教學(2)啟發(fā)探究式教學 學情分析學生在學習此類詩歌時,大多是等著老師來分析,自己做筆記,缺乏主動性,在學習這首詩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其中討論探究,作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憐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時候,秋聲格外讓人悲。天若不盡人意,我愿生死相隨,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殘照斜陽,萬木低垂,情深的時候,哪種離別不傷悲?這次癡心赴水何時何地相會?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紅塵外,柔情內,有沒有斷腸的淚。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 這首歌曲調低沉舒緩,非常符合原詩的意境,而屠洪剛的演唱絲絲入扣,深沉含蓄,對劉蘭芝“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較細微,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本篇的學習奠下感情基調。 (二)課前檢查字詞 (三)整體感知 快速瀏覽全文,結合剛才的孔雀東南飛歌曲,談談你對整個故事的感受?并用一兩個字概括你的讀后感。 (四)重點突破 1、大家讀了*,都認為劉蘭芝是本故事的主角,并發(fā)表了自己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