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7墨江縣替代煙葉生產(chǎn)配套試驗方案_第1頁
8-07墨江縣替代煙葉生產(chǎn)配套試驗方案_第2頁
8-07墨江縣替代煙葉生產(chǎn)配套試驗方案_第3頁
8-07墨江縣替代煙葉生產(chǎn)配套試驗方案_第4頁
8-07墨江縣替代煙葉生產(chǎn)配套試驗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07 墨江縣替代煙葉生產(chǎn)配套試驗方案一、烤煙新品種適宜性比較試驗煙葉產(chǎn)、質量的形成要緊受氣候和品種以及土壤、施肥、大田治理、成熟采收、烘烤等因素的制約,在相同的氣候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對煙葉品質起主導作用的是品種。為充分發(fā)揮普耳市的自然生態(tài)優(yōu)勢,生產(chǎn)出風格特色的區(qū)域煙葉,為普耳市今后煙葉生產(chǎn)對品種的選擇提供科學依據(jù),特進行烤煙新品種的適宜性比較試驗。1、試驗設計試驗以云煙 85 為對比,設云煙96、云煙 97、云煙 99、云煙 202、云煙 203、KRK22 、KRK23 、 KRK26 、KRK28 、T27 為處理,隨機排列,重復三次。每小區(qū)植煙 50 株,移栽行株距: 120cm50cm,

2、總種煙 1650 株,種植面積 1.5 畝。另外每個品種示范 0.1 畝,共示范 1 畝。2、試驗植煙土地的選擇土地要求平坦,肥力平均,土壤 pH 值 5.56.8 之間,質地黃紅壤或紫色土,前作沒有種過烤煙或其它茄科作物,排灌方便。3、品種施肥按照試驗田塊的土壤肥力分析檢測結果和品種需肥特性確定純N 施用量及 N、P2O5、K2O 比例,各品種的建議施肥量見下表。表 1試驗品種施肥表單位:kg.基提苗肥畝施N、肥品 種純 N 量2 52硝硫P O 、K O 配復(kg)比酸鉀酸鉀合肥(kg)(kg)(kg)云煙 85、云煙 96、云煙61:1:2.9385-202、云煙 99云煙 20341

3、:1:3.533.555KRK22 、KRK23 、5.51:1:2.948.55-KRK26 、KRK28 、T27云煙 977.01:1:2.863.55-4、觀看記錄4.1 試驗點情形調查:包括試驗點的詳細位置(海拔、經(jīng)度和緯度、縣鄉(xiāng)村名),土壤差不多情形、前茬作物以及煙草生育期間的氣溫順降雨量。4.2 調查生育性狀播種期、成苗期、移栽期、還苗期、旺長期、現(xiàn)蕾期、初花期、封項期。4.4 農藝性狀調查:在煙株封頂時,每個品種連續(xù)選擇 5 株測量田間最大葉面積系數(shù)和自然株高、莖圍、節(jié)距,封頂后再測一次莖高。4.3 生長速度調查:移栽后20 天,對各品種測定田間葉面積系數(shù)、株高、莖圍(距土表

4、15cm 處測),以后每隔 10 天測量一次。測至封頂時終止。4.5 煙葉的成熟特性:自煙株下部向上數(shù), 按煙葉成熟標準記錄12 片、34 片、56 片、78 片、 910 片、1112 片、 1314 片、 1516 片、 1718片、 1920 片、 2122 片的煙葉成熟時刻。4.6 要緊病蟲害調查: 在病毒病、黑脛病、赤星病等要緊病害流行期間,每處理連續(xù)取 5 株,調查各品種的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shù)。4.5 經(jīng)濟性狀調查:煙葉采烤后及時對各小區(qū)的產(chǎn)量、上等煙比例、中上等比例和產(chǎn)值、均價進行統(tǒng)計,并對產(chǎn)量和產(chǎn)值進行方差分析。4.7 品質測定:各品種不分重復,取 X2F、C3F、B2F 煙樣各

5、2kg,送云南省煙草科學研究所進行化學成份分析及品質測定5、總結對各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寫出總結材料,于10 月 31 日前送交課題組。6、試驗調查表表 2、試驗點差不多情形調查經(jīng)度緯 度土壤肥力2007 年 58 月歷年 58 月平均前 茬作試驗點海拔(m)氣 溫降 雨 量降 雨 量( )( )情形物(mm )氣溫 ( )( )(mm)表 3、各品種生育期調查(單位:日 /月)品 種播種期成苗期移栽期還苗期旺長期現(xiàn)蕾期初花期封項期K326云煙 97云煙 85云煙 87表4.1各品種農藝性狀調查調查日期:(單位:cm)第一株第二株第三株第四株第五株平均品種株莖節(jié)株莖節(jié)株莖節(jié)株莖節(jié)株莖節(jié)株莖節(jié)

6、高圍距高圍距高圍距高圍距高圍距高圍距K326云煙 97云煙 85云煙 87注:打頂前 1 天和封頂后 1 天進行測量。表 4.2各品種生長過程中的葉面積系數(shù)變化品種名稱:調查次數(shù):調查日期:(單位:cm)葉位1 株長、寬2 株長、寬3 株長、寬4 株長、寬5 株長、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株高莖圍表 5各品種不同葉位的煙葉成熟時期(單位:日 /月)葉位K326云煙 97云煙 85 云煙 87備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表 6 要緊病害調查病害名稱:調查日期:品 種調查葉片數(shù)0 級片數(shù)1 級片數(shù)2 級片

7、數(shù)3 級片數(shù)4 級片數(shù)K326云煙 97云煙 85云煙 87葉斑類病害分級按下表進行:病級病級標準(目測全葉)病情指數(shù)運算公式0 全葉無病全葉有少數(shù)病斑,病斑總面積占全葉面積的15%以下病情指數(shù) =(病級 該級病2病斑總面積占全葉面積的 5%葉數(shù)) /總葉片數(shù) 43 病斑總面積占全葉面積的 10%4 病斑總面積占全葉面積的 50%黑脛病分級按下表進行:病級病級標準(目測全葉)病情指數(shù)運算公式1不發(fā)病2莖部病斑不超過莖圍 1/2 或少數(shù)底葉凋萎病情指數(shù) =(病級 該級病莖部病斑不超過莖圍 1/2 或 1/2 少數(shù)底葉凋3葉數(shù)) /總葉片數(shù) 4萎4 2/3 以上葉片凋萎表 7:煙葉產(chǎn)、質量測定結果

8、表品種畝產(chǎn)量畝產(chǎn)值上等煙比例中上等煙比均價(公斤)(元)( %)例( %)(元 /公斤)K326云煙 97云煙 85云煙 87表 8試驗產(chǎn)值量統(tǒng)計品種 :等級產(chǎn)量產(chǎn)值備注產(chǎn)量產(chǎn)值( 公斤 )(元)等級備注( 公斤 )(元)B1FB4L上 B2F下X3LB1LX4L等C1F等B1K煙C2F煙B2KC3FB3KC1LCX1KC2LCX2KX1FS2B1RGY1H1FGY2合計合計B3FX1LB4FX2LB2LB2R中B3L中B3R等C4F等B2VC3LB3V煙C4L煙C3VX2FX2VX3FH2FX4FS1合計合計二、不同移栽期對煙葉產(chǎn)質量的阻礙試驗1. 材料與方法11 供試材料:試驗點當?shù)?20

9、07 年要緊栽培品種。12 試驗地點:按照思茅植煙區(qū)生態(tài)類型區(qū)劃研究結果確定。13試驗設計:試驗以移栽期設3 處理( A 處理: 4 月 20 日; B 處理: 4 月 30 日; C 處理: 5 月 10 日),每個處理種植46 畝煙,行株距 120 cm50 cm,按照土壤分析檢測結果按品種特性確定施肥量、施肥方法以及氮、磷、鉀比例,按優(yōu)質煙葉生產(chǎn)技術規(guī)范進行田間治理。2. 調查記錄:2.1 烤煙生育期調查:觀看記載試驗烤煙的播種期、成苗期、移栽期、擺盤期、團棵期、現(xiàn)蕾期、初花期、封項期,以及下部、中部、上部煙葉的采烤時刻。2.2 農藝性狀調查:自移栽后 30 天,各個試驗處理定點選擇 3

10、 個點,每個點連續(xù)選擇 5 株,每隔 10 天測量田間葉面積系數(shù)和自然株高、 莖圍(煙株 1/3 高處),封頂后第 2 天測最后一次。2.3 煙葉的成熟特性:自煙株下部向上數(shù),記錄12 片、 34 片、 56片、 78 片、 910 片、 1112 片、 1314 片、 1516 片、 1718 片、 1920 片、 2122 片的煙葉成熟時刻。2.4 要緊病蟲害調查: 在病毒病、黑脛病、赤星病等要緊病害流行期間,每處理連續(xù)取 5 株,調查各處理的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shù)。2.5經(jīng)濟性狀調查:煙葉采烤后及時對各小區(qū)的產(chǎn)量、上等煙比例、中上等比例和產(chǎn)值、均價進行統(tǒng)計,并對產(chǎn)量和產(chǎn)值進行方差分析。2.6品

11、質測定:以試驗處理為單位,取X2F、C3F、B2F 煙樣各 2kg,送云南省煙草科學研究所進行化學成份分析及品質測定。3. 總結對各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寫出總結材料,于 10 月 31 日前送交課題組。4. 試驗調查表采收日期處理播種移栽擺盤團棵現(xiàn)蕾初花封頂下部中部上部4.10 (A)4.20 (B)4.30 (C)表 2各處理不同葉位的煙葉成熟時期(單位:日 /月)處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4.20( A)4.30( B)5.10( C)表 3各處理煙株生長發(fā)育的農藝性狀調查表處理:調查次數(shù):調查日期:(單位:cm)葉 位1234567891

12、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第一株第二株第三株第四株第五株(長,寬)(長,寬)(長,寬)(長,寬)(長,寬)株高莖圍表 4、要緊病害調查病害名稱:調查日期:處理調查葉片數(shù)0 級片數(shù)1 級片數(shù)2 級片數(shù)3 級片數(shù)4 級片數(shù)4.20 ( A)4.30 ( B)5.10 ( C)葉斑類病害分級按下表進行:病級病級標準(目測全葉)病情指數(shù)運算公式0 全葉無病全葉有少數(shù)病斑,病斑總面積占全葉面積的15%以下病情指數(shù) =(病級 該級病2病斑總面積占全葉面積的 5%葉數(shù))總葉片數(shù) /43 病斑總面積占全葉面積的 10%4 病斑總面積占全葉面積的 50%黑脛病分級按下表進行:病級病級標準

13、(目測全葉)病情指數(shù)運算公式1不發(fā)病2莖部病斑不超過莖圍 1/2 或少數(shù)底葉凋萎病情指數(shù) =(病級 該級病莖部病斑不超過莖圍 1/2 或 1/2 少數(shù)底葉凋3葉數(shù)) /總葉片數(shù) 4萎4 2/3 以上葉片凋萎表 5:煙葉產(chǎn)、質量測定結果表品種畝產(chǎn)量畝產(chǎn)值上等煙比例中上等煙比均價(公斤)(元)(%)例( %)(元 /公斤)4.20 (A)4.30 (B)5.10 (C)表 6、 試驗產(chǎn)值量統(tǒng)計處理 :等級產(chǎn)量產(chǎn)值備注等級產(chǎn)量產(chǎn)值備注( 公斤 )(元)( 公斤 )(元)B1FB4LB2FX3LB1L下X4L上C1FB1KC2F等B2K等 C3FB3K煙煙 C1LCX1KC2LCX2KX1FS2B1R

14、GY1H1FGY2合計合計B3FX1LB4FX2LB2LB2R中B3L中B3R等C4F等B2VC3LB3V煙C4L煙C3VX2FX2VX3FH2FX4FS1合計合計三、氮、磷、鉀不同施用量對煙葉品質阻礙的試驗1、試驗的目的試驗采納平均設計,研究氮、磷、鉀不同施用量對思茅不同生態(tài)類型區(qū)煙葉品質的綜合阻礙,探究出供試品種、土壤、氣候條件下,煙葉品質最佳的氮、磷、鉀施用量。2、材料與方法2.1 供試品種:試驗點2007 年烤煙主栽品種。2.2 供試地點:按照思茅植煙區(qū)生態(tài)類型區(qū)劃研究結果確定試驗點,并選擇生態(tài)類型區(qū)內有代表性土壤進行試驗研究。2.3 試驗設計:試驗設A、B、C、D、E、F、G、 H、

15、I 九個處理,以 ck 為對比。試驗各處理氮、 磷、鉀施用情形詳見表1。試驗每小區(qū)栽煙4 行,每行 40 株,每個小區(qū)栽煙 160 株,共計 1600 株,株行距為 50cm120cm,田間示意圖(圖 1)。按當?shù)貎?yōu)質煙葉生產(chǎn)技術措施進行試驗田間治理。表 1試驗設計及施肥表純P2 O5K2 O(k硝銨磷 (32.0%)普鈣硫酸鉀處理N(kg/(kg/基肥( g/提苗肥(17.0%)( 50%)g/ 畝 )畝 )畝 )(g/ 株)g/ 株g/ 株株)A6101414.053.0049.4625.45B72016.893.006.020.0C1242231.093.0013.3740.00D812

16、1619.733.0058.8229.09E07180037.4332.73F592011.203.0044.7936.36G106825.413.0025.4014.55H982622.573.0036.7647.27I40.5248.363.000.043.67ck882019.733.0037.4336.362.4 施肥時刻及方法:硝銨磷提苗肥在移栽后第 5 天兌水澆施;剩余硝銨磷、普鈣和 50%的硫酸鉀,作為基肥在整地理墑時以試驗處理栽煙行為單位“雙行條施”;剩余硫酸鉀用量的 50%在揭膜培土時距煙株 15 環(huán)狀塘施3、觀測記載:3.1 要緊農藝性狀調查:自煙株團棵開始,每小區(qū)選 5

17、株煙,每隔 10 天和采烤前一天定點調查株高、莖圍、葉面積系數(shù),煙株封頂后采烤前調查最后一次。3.2 生育期記錄:記錄各處理的移栽、擺盤、團棵、旺長、現(xiàn)蕾、封頂?shù)壬诤拖露锶~、腰葉、頂葉的采烤時刻。3.3 計產(chǎn):試驗按成熟采收要求,以處理為單位,采烤除農藝性狀調查外的煙株,測定煙葉產(chǎn)量,按四十二級分級標準測定產(chǎn)值、產(chǎn)量和上、中等煙比例。4、田間治理:4.1 耕作治理:栽后 15 天左右結合追肥進行中耕除草和小培土, 墑面淺鋤 5 公分,并用細土壅根、 倒塘;栽后 25-30 天內煙株接近團棵時用進行大培土墑面淺鋤 10 公分,用細土培實墑面,理清墑溝、腰溝和邊溝。待煙草株中心花開放時,按試

18、驗各處理留葉數(shù)(出去 2 片地腳葉)封頂。4.2要緊病蟲害防治:黑脛病,野火病,病毒病,赤星病,煙蚜。4.3 采收成熟度:下部葉,主脈發(fā)白、支脈綠白、茸毛部分脫落、葉色綠黃時采收;中部葉,主脈全白發(fā)亮、支脈發(fā)白、茸毛脫落、葉色淺黃、葉耳黃綠、葉面稍有黃斑、葉尖下垂并有淡黃色時采收;上二棚及頂葉,主、支脈全白發(fā)亮、茸毛脫落、葉面淡黃色、有明顯成熟斑、葉耳綠黃、葉尖下垂發(fā)白并顯現(xiàn)枯尖、焦邊時采收。5、取樣:5.1試驗土壤取樣:試驗田整地時按梅花五點取耕層土樣2.0 千克送檢。5.2初烤煙葉取樣:選擇除農藝性狀調查之外生長清秀整齊的煙株,自下而上掛牌標記葉位,下部葉(35 片)、中部葉( 810 片

19、)、上部葉( 1416 片),烘烤后取標記的下部、中部、上部煙葉各1.5Kg 送檢。6、試驗要求:6.1施肥要求:試驗嚴格按試驗設計的肥料品種、施肥量和施肥時刻施肥,在整個試驗執(zhí)行過程中,嚴禁施用其它肥料以及中微肥和生物肥料。6.2采烤要求:試驗煙葉采摘時,先采摘農藝性狀調查煙株,再以處理為單位采摘其它煙株,并將所采摘煙葉按處理集中、編竿。7、試驗調查記錄表處移擺團旺現(xiàn)封采收日期理栽盤棵長蕾頂下腰頂二棚葉葉葉ABCDEFGHICK表 2、各處理煙株生長發(fā)育的農藝性狀調查表處理:調查次數(shù):調查日期:(單位: cm)葉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 株長、2 株長、3 株長、4

20、 株長、5 株長、寬寬寬寬寬171819202122株高莖圍表 3、 試驗產(chǎn)值、量統(tǒng)計表處理 :等產(chǎn)產(chǎn)備等級量值(元)注級B(BBXB下X上CBC等B等C煙B煙CCCCXSBGHG合合計BXBXBB中B中B等C等BCB煙C煙CXXXHXS合合計計產(chǎn)產(chǎn)備量值(元)(注表 4:煙葉產(chǎn)、質量測定結果表處畝產(chǎn)畝產(chǎn)上等中上均價理量值煙比例(%)等煙比例(元 /(公(元(%)公斤)斤)ABCDEFGHIck注: 1、畝產(chǎn)量 =(處理計產(chǎn)煙株總產(chǎn)量 /155) 1100 2、畝產(chǎn)值 =(處理計產(chǎn)煙株總產(chǎn)值 /155) 1100四、不同施肥方法對煙葉質量的阻礙烤煙施肥不僅要滿足煙株生長發(fā)育所需營養(yǎng),獲得煙葉產(chǎn)

21、量,而且要考慮到植煙土壤、肥料利用率,以及肥料成本和經(jīng)濟效益,從而實現(xiàn)科學平穩(wěn)施肥,促進煙株健壯生長、充分發(fā)育,生產(chǎn)出優(yōu)質煙葉。因此,為明確不同生態(tài)類型植煙區(qū)的烤煙大田生產(chǎn)最佳施肥方法,進行不同施肥方法對煙葉質量的阻礙研究。1、材料與方法1.1 參試品種:以當?shù)刂髟云贩N作為供試品種1.2 試驗地點:選擇該生態(tài)類型區(qū)具有代表性土壤, 肥力平均的田塊作為試驗地。整地理墑前,采納“ S”五點取樣法取土壤 2.0kg 進行土壤養(yǎng)分化驗分析。1.3 試驗設計:試驗設 7 個處理,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個處理進行 3 次重復,共 21 個小區(qū),每小區(qū)種煙 60 株,行株距 120cm*50cm,田間小區(qū)布置參考

22、圖 1。試驗各處理施肥量相同, 氮肥施用量按照土壤養(yǎng)分檢測結果和栽種品種確定,氮磷鉀比例為 1:0.51: 3,其中 K2O 每畝施用量不低于 2 0kg;試驗氮肥由烤煙生產(chǎn)專用復合肥提供, 不足的磷肥用普鈣或過磷酸鈣,在整地理墑時作基肥一次施入, 不足的鉀肥用 K2SO4,在移栽后 20 天作追肥,環(huán)狀干施;各處理氮肥施用方法具體如下:表 1、試驗各處理氮肥施用方法表處追肥基肥環(huán)狀干施兌水澆施理栽后 20 天栽后 5 天栽后 10 天栽后 15 天栽后 20 天A70%15%5%5%5%0B70%05%5%10%10%C70%30%0000D60%20%5%5%5%5%E60%05%10%1

23、0%15%F60%40%0000G 試驗對比,按當?shù)伢w會施肥方法施肥。1.4 田間治理:其他田間治理按當?shù)貎?yōu)質煙葉開發(fā)生產(chǎn)技術規(guī)范進行,除草、培土、追肥要及時到位,在田間煙株中心花開放時進行見花封頂。2、試驗調查2.1 移栽前按 S 形 5 點取樣法對試驗田對進行取土化驗分析;2.2 詳細記錄試驗煙葉生產(chǎn)背景和田間生產(chǎn)治理的每一個具體環(huán)節(jié),如前茬,耕作情形,品種,生育進程,灌溉情形,降雨情形,專門氣象條件等;2.3 病蟲害的防治, 按照當?shù)夭∠x害發(fā)生的情形而定,保證煙株的正常生長。田間自然發(fā)病率、抗逆性分不進行調查統(tǒng)計分析、攝影及文字講明。2.4 農藝性狀調查,自移栽后30 天開始,每小區(qū)定點

24、選擇3 株煙,每隔 10 天測定其株高、莖圍和葉面積系數(shù)等要緊農藝性狀。2.5 采收烘烤期按小區(qū)單收, 單烤,分級計產(chǎn),運算產(chǎn)量和各等級煙比例;平均單葉重;2.6 試驗以處理為單位取樣,各處理分不取X2F、C3F、B2F 各 2 公斤用于分析檢測、質量鑒定和工業(yè)評吸驗證。3、試驗要求3.1 試驗記錄必須嚴格規(guī)范,統(tǒng)一用碳素筆記錄。3.2 各試驗點于 9 月 30 日前將取樣煙葉送云南省煙草科學研究所,試驗總結、數(shù)據(jù)和記錄本于10 月 15 日報送思茅市煙草公司。附件:試驗調查記錄表處理移栽擺盤團棵現(xiàn)蕾封頂采收日期下部中部上部ABCDEFG表 2、各處理煙株生長發(fā)育的農藝性狀調查表處理:調查次數(shù)

25、:調查日期:(單位: cm)葉位第一株(長,寬)第二株(長,寬)第三株(長,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株高莖圍葉面積系數(shù)表 3、 病害調查記載表小 區(qū)病級各級病株數(shù)記錄小計發(fā)病率 ( )病指012340123401234012340123401234表 4、蟲害調查記載表小 區(qū)時期蟲害名稱調查日間危害煙株數(shù)危害率%移栽擺盤團棵旺長封頂移栽擺盤團棵旺長封頂移栽擺盤團棵旺長封頂移栽擺盤團棵旺長封頂移栽擺盤團棵旺長封頂移栽擺盤團棵旺長封頂表 5、 試驗產(chǎn)值、量統(tǒng)計表處理 :產(chǎn)量產(chǎn)值備注產(chǎn)量產(chǎn)值備注等級(元)等級(元)( 公斤 )( 公斤 )B1FB4L

26、B2FX3LB1L下X4L上C1FB1KC2F等B2K等C3FB3K煙煙C1LCX1KC2LCX2KX1FS2B1RGY1H1FGY2合計合計B3FX1LB4FX2LB2LB2R中B3L中B3R等C4F等B2VC3LB3V煙C4L煙C3VX2FX2VX3FH2FX4FS1合計合計表 6、煙葉產(chǎn)、質量測定結果表處理畝產(chǎn)量畝產(chǎn)值上等煙比例中上等煙比均價(公斤)(元)(%)例( %)(元 /公斤)ABCDEFG五、石灰不同施用量對土壤PH 值及煙葉產(chǎn)、質量阻礙試驗方案墨江縣植煙土壤PH 值多在 5.5 左右,屬偏酸性土壤,在植煙的過程中由于土壤酸性過強,導致了多數(shù)土壤養(yǎng)分不能正常開釋營養(yǎng)煙株,從而阻

27、礙了煙葉產(chǎn)、質量的進一步提升。石灰是改良酸性土壤的常用肥料,為探清石灰對酸性土壤改良的作用及土壤改良后對煙葉產(chǎn)、質量的阻礙,特進行試驗研究。1、試驗設計1.1 供試材料云煙 85 或云煙 871.2 試驗設計試驗設畝施石灰40kg(A) 、80kg(B)、120kg(C)三個處理,以不施石灰為對比 (CK) ,隨機排列,重復三次。2、試驗要求2 1 植煙土地的選擇土地要求平坦,肥力平均,質地黃紅壤或紫色土,前作沒有種過烤煙或其它茄科作物,排灌方便。2 2 種植規(guī)格與面積移栽行株距: 120cm50cm,每處理植煙40 株,總種煙 480 株,種植面積 0.44 畝。3、品種施肥各品種按下表施肥

28、畝施純 NN、5、O基肥( kg)提 苗 肥22處 理P OK(kg)量( kg)配比復合肥農家肥硝酸鉀云煙 8761:1:2.9388005云煙 855.51:1:2.94880054、觀看記錄4.1 試驗點情形調查:包括試驗點的詳細位置(海拔、經(jīng)度和緯度、縣鄉(xiāng)村名),土壤差不多情形、前茬作物以及煙草生育期間的氣溫順降雨量。4.2 調查生育性狀播種期、成苗期、移栽期、成活期、旺長期、現(xiàn)蕾期、初花期、封頂期。4.3 農藝性狀調查:在煙株封頂時,每個處理連續(xù)選擇5 株測量田間最大葉面積系數(shù)和自然株高、莖圍、節(jié)距,封頂后再測一次莖高。4.5 煙葉的成熟特性:自煙株下部向上數(shù),記錄12 片、 34

29、片、 56片、 78 片、 910 片、 1112 片、 1314 片、 1516 片、 1718 片、 1920片、 2122 片的煙葉成熟時刻。4.6 要緊病蟲害調查: 在病毒病、黑脛病、赤星病等要緊病害流行期間,每處理連續(xù)取 5 株,調查各處理的煙株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shù)。4.5 經(jīng)濟性狀調查:煙葉采烤后及時對各小區(qū)的產(chǎn)量、上等煙比例、中上等比例和產(chǎn)值、均價進行統(tǒng)計,并對產(chǎn)量和產(chǎn)值進行方差分析。4.7 品質測定:各品種不分重復,取 X2F、C2F、B2F 煙樣各 2kg,送云南省煙草思茅市公司進行化學成份分析及品質測定。5、總結對各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寫出總結材料,送交云南煙草公司思茅市公司

30、墨江縣營銷部。附表 1、試驗點差不多情形調查2007 年 58 月歷年 58 月平土壤均前 茬縣 鄉(xiāng) 村 海 拔 經(jīng) 度 緯 度力降 雨( m)( )肥名( )作物氣溫降雨量氣 溫情形( )( ml )量( )(ml)表 2、各處理生育性狀調查生育期(日 /月)ABCCK播種期成苗期移栽期成活期旺長期現(xiàn)蕾期初花期封頂期表 3.1、各處理葉面積系數(shù)調查處理:調查日期:葉 位123456789第一株第二株第三株第四株第五株(長,寬)(長,寬)(長,寬)(長,寬)(長,寬)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表 3.2、各處理株高莖高、莖圍調查次數(shù):調查日期:第一株 (c

31、m)第二株 (cm)第三株 (cm)第四株 (cm)第五株 (cm)平均 (cm)處理莖高 莖圍莖高 莖圍莖高莖圍莖高 莖圍莖高 莖圍莖高 莖圍ABCCK表 4 各處理不同葉位的煙葉成熟時期葉位ABCCK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表 5、要緊病害調查病害名稱:調查日期:調查0 級片1 級片2 級3 級4 級處理數(shù)數(shù)片數(shù)片數(shù)片數(shù)葉片數(shù)ABCCK葉斑類病害分級按下表進行:病級病級標準(目測全葉)病情指數(shù)運算公式1全葉無病或有少數(shù)病斑, 阻礙品質不大2病斑總面積占全葉面積的5%病情指數(shù) =(病級 該級3病斑總面積占全葉面積的病葉數(shù)) /總葉片數(shù) 410%病

32、斑總面積占全葉面積的450%黑脛病分級按下表進行:病級病級標準(目測全葉)病情指數(shù)運算公式1不發(fā)病2莖部病斑不超過莖圍 1/2 或少數(shù)底葉凋萎病情指數(shù) =(病級 該級3莖部病斑不超過莖圍 1/2 或病葉數(shù)) /總葉片數(shù) 41/2少數(shù)底葉凋萎42/3 以上葉片凋萎六、有機肥不同用量對土壤 PH 值及煙葉產(chǎn)、質量阻礙試驗方案墨江縣植煙土壤PH 值多在 5.5 左右,屬偏酸性土壤,在植煙的過程中由于土壤酸性過強,導致了多數(shù)土壤養(yǎng)分不能正常開釋營養(yǎng)煙株,從而阻礙了煙葉產(chǎn)、質量的進一步提升。石灰是改良酸性土壤的常用肥料,但石灰對土壤 PH 值的調劑力又受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制約。為探清有機肥對石灰對改良酸性

33、土壤的作用及土壤改良后對煙葉產(chǎn)、質量的阻礙,特進行試驗研究。1、試驗設計1.1 供試材料云煙 85 或云煙 871.2 試驗設計試驗設畝施腐熟有機肥400kg(A) 、800kg(B)、1200kg(C)三個處理,以不施有機肥為對比 (CK) ,隨機排列,重復三次。2、試驗要求2 1 植煙土地的選擇土地要求平坦,肥力平均,質地黃紅壤或紫色土,前作沒有種過烤煙或其它茄科作物,排灌方便。2 2 種植規(guī)格與面積移栽行株距: 120cm50cm,每處理植煙40 株,總種煙 480 株,種植面積 0.44 畝。3、品種施肥各品種按下表施肥畝施N、基肥( kg)提苗肥( kg)品 種純 N 量25、 2O配石灰P OK復合肥硝酸鉀(kg)比云煙 8761:1:2.938805云煙 855.51:1:2.9488054、觀看記錄4.1 試驗點情形調查:包括試驗點的詳細位置(海拔、經(jīng)度和緯度、縣鄉(xiāng)村名),土壤差不多情形、前茬作物以及煙草生育期間的氣溫順降雨量。4.2 調查生育性狀播種期、成苗期、移栽期、成活期、旺長期、現(xiàn)蕾期、初花期、封頂期。4.3 農藝性狀調查:在煙株封頂時,每個處理連續(xù)選擇5 株測量田間最大葉面積系數(shù)和自然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