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冊教案_第1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冊教案_第2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冊教案_第3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冊教案_第4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新 料推薦第一章第一節(jié)質(zhì)點參考系和坐標系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認識建立質(zhì)點模型的意義和方法能根據(jù)具體情況將物體簡化為質(zhì)點, 知道它是一種科學的抽象,知道科學抽象是一種普遍的研究方法。理解參考系的選取在物理中的作用,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選定參考系。認識一維直線坐標系,掌握坐標系的簡單應用。過程與方法體會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規(guī)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學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通過參考系的學習,知道從不同角度研究問題的方法。體會用坐標方法描述物體位置的優(yōu)越性。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滲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學思想。滲透具體問題具體

2、分析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學重點理解質(zhì)點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質(zhì)點要點所采用的抽象思維方法。在研究具體問題時,如何選取參考系。如何用數(shù)學上的坐標軸與實際的物理情景結(jié)合起來建立坐標系。教學難點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把物體看作質(zhì)點。課時安排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我們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運動著, 機械運動是最基本、 最普遍的運動形式,那么什么是機械運動呢?請列舉幾個運動物體的例子。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指物體與物體間或物體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間相對位置隨時間發(fā)生改變的過程。新課教學一、物體和質(zhì)點問題:選擇以上一個較復雜的運動(例如鳥的飛行),我們?nèi)绾蚊枋鏊??引導學生分析:描述起來有什么困難?我們能不能把它當作一

3、個點來處理?1最新 料推薦在什么條件下可以把物體當作質(zhì)點來處理?小結(jié)只有質(zhì)量,沒有形狀和大小的點叫做質(zhì)點。質(zhì)點是一種科學抽象, 一一種理想化的模型, 這種忽略次要因素、 突出主要因素 (質(zhì)量)的處理方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zhì)點, 取決于它的形狀和大小在所研究問題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計, 而跟自身體積的大小、質(zhì)量的多少和運動速度的大小無關。一個物體能否被看成質(zhì)點,取決于所研究的問題的性質(zhì),同一個物體在不同的問題中,有的能被看作質(zhì)點,有的卻不能被看成質(zhì)點。學生討論:。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體才能看作質(zhì)點?地球的自轉(zhuǎn)和轉(zhuǎn)動的車輪能否被看作質(zhì)點?物理中的“質(zhì)點”和幾何中的點有什么相同

4、和不同之處?二、參考系導入坐在教室里的同學看到其他同學都是靜止的,卻不知道他們都在繞著太陽在高速運動著,這里面蘊含了什么問題呢?學生活動讓學生觀察圖1.1-3 和 1.1-4,閱讀圖右文字,回答以下問題得出什么結(jié)論?就圖1.1-4 能否提出一些問題?(例如為什么跳傘者總是在飛機的正下方)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提取有用知識的能力。小結(jié)參考系是參照物的科學名稱,是假定不動的物體。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參考系的選擇是任意的,一般選擇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學生討論:。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月亮在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在上述三例中,各個物體的運動分別是以什么

5、物體為參考系的。三、坐標系創(chuàng)設實例:從一中到冶浦橋的公交車或劉翔的110m 欄。提出問題:怎樣定量(準確)地描述車或劉翔所在的位置。教師提示:你的描述必須能反映物體(或人)的運動特點(直線)、運動方向、各點之間的距離等因素。學生討論教師總結(jié)為了定量描述物體的位置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我們可以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shù)淖鴺讼?,這個坐標系應該包含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對于質(zhì)點的直線運動, 一般選取質(zhì)點的運動軌跡為坐標軸, 質(zhì)點運動的方向為坐標軸的正方向,選取計時起點為坐標軸的原點。單位長度的選定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位置的表示方法,例:x=5m 。學生討論:如果物體在平面上運動(例如滑冰運動員),我們應如何建立

6、坐標系?小結(jié)2最新 料推薦可以建立一個直角坐標系,此時可以用(x, y)表示物體的位置。鞏固練習1下列物體能看做質(zhì)點的是()A 沿著斜面下滑的木塊B。研究斜面上的木塊是下滑還是翻滾C。電扇的葉片D。自轉(zhuǎn)中的地球2下列關于質(zhì)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地球很大,一定不能看做質(zhì)點B。原子核很小,一定能看做質(zhì)點C。同一物體在不同的情況中,有時可看做質(zhì)點,有時則不可看做質(zhì)點D。質(zhì)點是一種理想化模型,無實際意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研究物體的運動,首先必須選定參考系。參考系必須選擇地面。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時,選取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為參考系,所得出的關于物體運動的結(jié)論是相同的。選取不同的參考系,所

7、得出的關于物體運動的結(jié)論可能是不同的詩句“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來迎”和“是船行”所選的參考系分別為()。船和山。山和船。地面和山。河岸和流水布置作業(yè)教材第 13 頁問題與練習教學后記:3最新 料推薦第二節(jié)時間和位移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時間和時刻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與位移的區(qū)別。知道標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時間、時刻和路程是標量。能用數(shù)軸或一維直線坐標表示時刻和時間、位置和位移。知道時刻與位置、時間與位移的對應關系。初步了解矢量與標量不同的運算法則。過程與方法通過具體問題引出時間、時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使學生學會將抽象

8、問題形象化化的處理方法。會用坐標表示時刻與時間、位置和位移及相關方向。會用矢量表示和計算質(zhì)點的位移,用標量表示路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時間位移的學習, 要讓學生了解生活與物理的關系, 同時學會用科學的思維看待事實。養(yǎng)成良好的思考表述習慣和科學的價值觀。教學重點時間和時刻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位移的概念以及它與路程的區(qū)別。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生活中的時間與時刻。理解位移的概念,會用有向線段表示位移。課時安排課時教學過程引入提問一個走讀生, 上學的時候是什么時間離開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長時間?怎么走的?什么時間到校的?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提出,要想清楚地描述物體運動情況,僅僅用上節(jié)課所學的

9、內(nèi)容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學習更多的物理量。新課教學一、時間和時間間隔在一開始學生的回答中, 學生離家和到校所對應的是時刻概念, 在路上所用的時間就是時間間隔,它等于兩個時刻之差。如果建立一個表示時間的一維直線系, 則在這個坐標系中, 時刻用點表示, 時間間隔是兩個時刻之差,用線段表示。4最新 料推薦學生討論如圖所示,物體沿直線從各說法中分別表示哪一點或線段。前 3s 內(nèi):第 2s 內(nèi):(第) 2s 末:第 3s 初:O 點開始運動,如果各點之間的時間間隔都是一秒,則下列OABCDE第二個 2s 內(nèi):二、路程和位移重新討論提問學生的問題,問學生為什么不從另外一條路走?學生會很快回答另外一條路遠,那

10、么從不同的路徑走就沒有相同之處嗎?當然有, 那就是初始位置和末位置是相同的,所以為了準確描述這兩種運動,就需要引入兩個不同的概念。小結(jié)路程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位移是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用從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即物體位移的大小由初末位置決定,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問題:物體的位移大小有沒有等于路程的情況?答:在單向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課堂訓練下列關于位移和路程關系的正確說法是()A.物體沿直線向某一方向運動,通過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體沿直線運動,通過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體通過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D.物體通過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為零三、矢量和標量象位移這樣既有

11、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象路程這樣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標量。問題:回憶初中所學過的物理量,說明它們是標量還是矢量。答:溫度、時間、質(zhì)量、密度等是標量,速度是知量。問題:我們知道,如果一個口袋中原來有20kg 大米,再放入10kg 大米,口袋里共有30kg 大米。那么如果一個物體第一次的位移大小為20m,第二次的位移大小為10m,則物體的總位移是不是30m 呢?問題:閱讀教材的思考與討論,能否得出分位移和合位移的關系?并由此得出知量運算的一般法則(實驗班) 。教師總結(jié)當兩個矢量共線時,可以用算術運算,但首先要設定正方向。當兩個矢量不共線時,合矢量和分矢量必將構成一個三角形,它們分

12、別是三角形的三條邊。不共線矢量的運算法則叫做平行四邊形定則,又叫三角形定則。四、直線運動的位置和位移問題:要想準確描述物體的位置變化怎么辦?5最新 料推薦答:對于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可以用直線坐標系來描述。在直線坐標系中, 位置用點來描述, 記為 x=?;位移是位置的變化,記為x,x=x2 -x1。分析討論:一個物體從點沿直線運動到點,已知點的坐標為,點的坐標為,求物體的位移?負號的含義?能否在直線坐標系中表示出來?小結(jié):物理中矢量的正負不表示大小,只表示方向,當規(guī)定了正方向后,正值表示與正方向同向,負值表示與正方向反向。反之亦然。鞏固練習1下列關于位移和路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位移的大

13、小和路程總是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B. 位移描述直線運動,路程描述曲線運動C. 位移取決于始末位置,路程取決于實際運動路線D. 運動物體的路程總大于位移一個質(zhì)點在 x軸上運動,各個時刻的位置如下表(質(zhì)點在每一秒內(nèi)都做單向直線運動)時刻01234位置坐標 m05-4-1-7()幾秒內(nèi)位移最大。 1s 內(nèi)。 2s 內(nèi)。 3s 內(nèi)。 4s 內(nèi)()第幾秒內(nèi)位移最大()。第 1s 內(nèi)。第2s 內(nèi)。第 3s 內(nèi)。第4s 內(nèi)()幾秒內(nèi)的路程最大()。 1s 內(nèi)。 2s 內(nèi)。 3s 內(nèi)。 4s 內(nèi)()第幾秒內(nèi)的路程最大()。第 1s 內(nèi)。第2s 內(nèi)。第 3s 內(nèi)。第4s 內(nèi)某人沿著半徑為R 的水平圓形

14、跑道跑了1.75 圈時,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為3.5 R。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為R。路程為 3.5 R、位移的大小為2R。路為0.5 R、位移的大小為2R布置作業(yè)教材第頁教學后記:6最新 料推薦第三節(jié)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三維目標【知識目標】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義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單位、符號和讀法了解生活實際中的某些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數(shù)據(jù)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義式,會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關的問題4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及意義,知道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qū)別【能力目標】1運用平均速度的定義,

15、把變速直線運動等效成勻速直線運動處理,從而滲透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2培養(yǎng)遷移類推能力【情意目標】1 通過解決一些問題,而向復雜問題過渡,使學生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2通過師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教學方法】1通過例題和實例引導學生分析如何辨別快慢2通過討論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教學重點】速度,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區(qū)別【教學難點】1.怎樣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2.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及在運動中瞬時速度是怎樣確定的采用物理學中的重要研究方法 等效方法(即用已知運動來研究未知運動, 用簡單運動來研究復雜運動的一種研究方法)來理解平

16、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通過舉例,讓學生自己歸納比較快慢的兩種形式2通過實例的計算,得出規(guī)律性的結(jié)論,即單位時間內(nèi)的位移大小3教師講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意義【教學過程】初始位置 /m經(jīng)過時間 /s末了位置 /mA 自行車沿平直道路行駛020100B 公共汽車沿平直道路行駛010100C火車沿平直軌道行駛500301250D 飛機在天空直線飛行500102500問題 1:比較 A 和 B 誰運動的快,為什么?問題 2:比較 B 和 D 誰運動的快,為什么?結(jié)論: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有兩種方法:1)一種是在位移相同的情況下,比較所用時間的長短,時間短的物體運動快,時間長的

17、物體運動慢;2)另一種是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體運動得快,位移小7最新 料推薦的物體運動得慢;問題 3:比較 B 和 C 誰運動的快,為什么?一速度1定義:位移x 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 的比值,用 v 表示2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2定義式: vx t-1)3單位:國際單位: m s(或 m s-1-1常用單位: kmh(或 km h )、 cm s(或 cms )說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如果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還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呢?問題: 百米運動員, 10s 時間

18、里跑完100m,那么他1s 平均跑多少呢?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百米運動員是否是在每秒內(nèi)都跑10m 呢?答:否。說明:對于百米運動員,誰也說不來他在哪1 秒破了 10 米,有的 1 秒鐘跑 10 米多,有的 1 秒鐘跑不到10 米,但當我們只需要粗略了解運動員在100m 內(nèi)的總體快慢,而不關心其在各時刻運動快慢時,就可以把它等效于運動員自始至終用10m/s 的速度勻速跑完全程。此時的速度就稱為平均速度。所以在變速運動中就用這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1平均速度1)定義:在變速直線運動中,運動物體的位移和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用v 表示2)說明:a.平均速

19、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體在t 時間內(nèi)的平均快慢程度。這實際上是把變速直線運動粗略地看成是勻速運動來處理b這是物理學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運動研究未知運動,用簡單運動研究復雜運動的一種研究方法問題 8:百米賽跑運動員的這個v =10m/s 代表這 100 米內(nèi)(或 10 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否是說明他在前50 米的平均速度或后50 米內(nèi)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10m/s?c平均速度只是對運動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nèi)(或某一段位移內(nèi))而言的,對同一運動物體,在不同的過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的d.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

20、段時間 (或一段位移) 內(nèi)的總體快慢, 這就是 “平均速度”與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根本區(qū)別e.平均速度不是各段運動速度的平均值,必須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來求解。2瞬時速度( 1)定義:運動物體經(jīng)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時刻(或此位置)的瞬時速度( 2)意義:反映物體在某一時刻(或經(jīng)某一位置)時運動的快慢,它能精確地描述變8最新 料推薦速運動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變速運動( 3)對瞬時速度的理解:瞬時速度是在運動時間t 0 時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vs0 時的極限 就是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時速度。在 tt( 4)瞬時速度的方向:瞬時速度是矢量,在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

21、方向與物體經(jīng)過某一位置時的運動方向相同, (若是曲線運動,瞬時速度的方向是軌跡上物體所在點的切線方向(與軌跡在該點的延伸方向一致) )三速率:1 瞬時速率1)定義: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2) 瞬時速率的測量:技術上通常用速度計來測量瞬時速率。2平均速率:瞬時速度的大小是瞬時速率, 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 ( NO)其實我們初中所學的速度也不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給了他一個新的名字平均速率。1)定義:路程與發(fā)生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2)速率是標量。3)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纠} 1】一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某時刻速度是10m/s,那么這個物體()A.在這

22、一時刻之前0.1s 內(nèi)位移一定是1mB.在這一時刻之后1s 內(nèi)位移一定是10mC.在這一時刻起10s 內(nèi)位移可能是50mD.如果從這一時刻起開始勻速運動,那么它繼續(xù)通過1000m 路程所需時間一定是 100s【解析】 某時刻速度是10m/s 指的是該時刻的瞬時速度,不能說物體從此時起以后運動的快慢情況,以后做直線運動或勻變速直線運動,或非勻變速直線運動均可能。所以選項A、B均錯。 如果從某時刻 (速度為 10m/s)起質(zhì)點做非勻變速直線運動, 從這一時刻起以后的10s內(nèi)位移可能為 50m,所以選項 C 正確,如果從這一時刻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經(jīng)過1000m 路程所需時間 t=100 s。

23、 正確選項是 C、D ?!纠?2】一物體沿直線運動, 先以 3m/s 的速度運動60m,又以 2m/s 的速度繼續(xù)向前運動60m,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 】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公式s為總位移, t為總時間,等于前一段位移與后v, st一段位移所用時間之和。全過程的位移 s=120 m物體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時間為t1s160 s20 sv13后段位移用的時間為 t2s260s30sv22整個過程的用的總時間為t=t1+t2=50s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 vs s1s2120tt1t2m/s=2.4 m/s509最新 料推薦* 注意:全過程的平均速度只能由全過程的總位移與通過全路程所用

24、的總時間的比值得出。如果用求速度的平均值去做vv1v232 =2.5m/s 這樣得出的結(jié)果是錯誤的。可見,22平均速度概念與速度的平均值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鞏固練習】教學后記:10最新 料推薦第四節(jié)實驗 :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 了解打點計時器的計時原理 ,理解紙帶中包含的物體運動的信息(時間和位移 )2. 會安裝并使用打點計時器 ,理解利用紙帶測量速度的原理并會測量瞬時速度3. 明確速度 -時間圖象的物理意義 ,描點法畫圖象的方法 ,并畫出該實驗的速度 - 時間圖象過程與方法1.通過學生自己看打點計時器的說明書,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2. 通過實驗得出物體的運動信息,用數(shù)

25、學的方法表述出來 .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體會處理問題的方法 ,領悟如何間接測量一些不能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的方法3. 通過畫速度 - 時間圖象培養(yǎng)學生用圖象法處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 ,體驗數(shù)學工具在物理發(fā)展中的作用4. 體驗實驗中理性思維的重要 ,即要動手 ,又要動腦5. 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 ,嘗試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感受打點計時器的巧妙設計思路,體會物理原理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指導作用,增強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的意識2. 經(jīng)歷實驗過程 ,體驗科學實驗過程的艱辛與喜悅 ,并樂于探索自然界的奧秘3. 體驗用圖象方法描述物理現(xiàn)象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

26、學方法處理物理問題的意識4. 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與合作精神 ,有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愿望,并養(yǎng)成尊重他人的習慣教學重點1. 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2. 能根據(jù)紙帶計算物體運動的瞬時速度3. 會用描點法描繪物體的速度 -時間圖象 ,并從中獲取物理信息教學難點處理紙帶的方法,用描點法畫圖象的能力教具準備打點計時器 , 學生電源 , 導線 , 紙帶 , 刻度尺 , 小車細線及鉤碼, 坐標紙課時安排2 課時教學設計 新課導入 測定物體的運動速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物體的速度在不斷變化時.為了簡化我們今天只研究物體的直線運動 .當物體沿直線運動時 ,其位移在不斷變化 ,要研究物體的運動 ,我們首先要準

27、確記錄物體的運動信息 .怎樣記錄呢 ? 課堂活動請同桌的兩位同學合作用彩筆和紙帶模擬打點計時器.思考 1. 彩筆打出的點能不能準確記錄紙帶的位置?2. 在打點時間間隔大致相同的情況下,紙帶拉動的快慢對紙帶上點的間隔有無影響?學生討論 :師總結(jié) :彩筆打出的點可以記錄紙帶的位置.但在打點時間間隔大致相同的情況下,紙帶拉動的快慢對紙帶上點的間隔有影響(拉的越慢紙帶上點越密,反之就會越稀疏)考慮到用手打點11最新 料推薦的時間間隔不能準確相等,所以無法準確測定物體的運動速度.原因在哪 ?生 : 原因出在用手打點時的時間間隔不能嚴格相等 ,要是有一臺打點時間間隔嚴格相等的儀器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新課教

28、學師 :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打點計時器就是可以精確記錄時間間隔和位移的儀器.一 電磁打點計時器布置學生閱讀打點計時器的說明書 :明確打點計時器的結(jié)構 ,個部分的名稱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師總結(jié) :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的計時儀器. 工作電壓為 4 6V.當電源頻率為50Hz 時 , 打點計時器每隔0.02s 打一個點 .通電前把紙帶穿過限位孔并壓在復寫紙的下面.通電時 ,線圈產(chǎn)生的交變磁場使振動片磁化,振動片的一端位于永久磁鐵的磁場中,由于振動片的磁極隨著電流方向的改變而不斷變化,在永久磁鐵的作用下 ,振動片將上下振動.其振動周期與線圈中交流電的周期一致,即為 0.02s.如果紙帶運

29、動振動片一端的振針就會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 .思考 :電磁打點計時器用低壓交流電源工作,能不能用直流電源呢 ,為什么 ?師總結(jié) :電磁打點計時器的工作原理是靠交流電的方向改變來改變電磁鐵的磁極方向,從而使振動片上下振動的,且振動片的頻率與交流電的頻率一致.若使用 50Hz 的交流電打點周期正好是頻率的倒數(shù)為0.02s.若使用直流電振動片將無法振動, 打點計時器將打不出點!二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布置學生閱讀打點計時器的說明書 :明確打點計時器的結(jié)構 ,個部分的名稱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師總結(jié)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可以代替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與電磁打點計時器不同的是: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電壓是

30、220V 的交流電 .使用時將電源插頭直接插在交流220V 插座內(nèi)就可以了 .點火花打點計時器用墨粉和電火花打點.墨粉盤夾在兩條紙帶之間, 當按下脈沖輸出開關時會產(chǎn)生高溫電火花,高溫電火花可以使墨粉汽化在紙帶上. 當輸入交流電的頻率是50Hz 時 ,電火花打點計時器也每隔 0.02s 打一個點 .實驗是紙帶的兩面可以重復使用 ,注意降低實驗成本 .思考 1:從原理上講兩種打點計時器哪中誤差更小,為什么 ?學生討論 :師總結(jié) :電磁打點計時器使用時阻力較大:阻力包括振針和紙帶間的摩擦以及限位孔和紙帶間的摩擦 .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在使用過程中阻力極小 ,這極小的阻力來自紙帶運動的本身而不是打點時產(chǎn)

31、生的 ,因而系統(tǒng)誤差較小 .同時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操作簡易 ,安全可靠 . 思考 2: 打點計時器能記錄哪些信息 ?生 : 時間 (時間間隔 )和位移三 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中的實驗步驟提示 :教師指導學生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并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問題 1. 電磁打點計時器中怎樣安放復寫紙和紙帶?師總結(jié) :將復寫紙?zhí)自趶蛯懠埗ㄎ讳N上,推動調(diào)節(jié)片可以調(diào)節(jié)復寫紙位置.將紙帶從復寫紙圓片下穿過即可.問題 2. 振針打的點不清晰或打不出點可能有哪些情況?怎樣調(diào)節(jié) ?師總結(jié) : 1.可能是復寫紙該換新的了2.可能是振動片的振動幅度太小了,可以調(diào)節(jié)振動片的位置3.可檢查壓紙框的位置是否升高而

32、阻礙了振動片使振針打不到紙帶上,可將壓紙框向12最新 料推薦下調(diào)節(jié)到原來的位置4.可能是振針的位置太高,調(diào)節(jié)振針直到能打出點為止5.可能是選擇的4 6V 的電壓太低 ,可適當調(diào)高電壓,但不得超過10V問題 3.為什么要先打開電源讓打點計時器先工作1 2s 再松手打紙帶 ?可不可以先松手再打開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師總結(jié) : 打點計時器打開電源后要經(jīng)過一個短暫的時間才能穩(wěn)定工作,所以應先打開電源讓打點計時器工作12s 后才能松手打紙帶.這樣做可以減小誤差問題 4. 打點計時器打完點后要及時關閉電源,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師總結(jié) :因為打點計時器是按照間歇性工作設計的,長期工作會導致線圈發(fā)熱而損壞問題 5

33、.處理紙帶時從某個能看清楚的點開始,往后數(shù)出n 個點 ,這些點之間的時間間隔應該怎樣確定 ?師總結(jié) :每 2 個相鄰的點之間的時間間隔是0.02s,n 個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n-1)倍的 0.02s問題 6.怎樣根據(jù)紙帶上的點跡計算紙帶的平均速度?師總結(jié) :測出兩個點的距離v ,數(shù)出兩個點之間有n 段時間間隔 ,則t0.02n .在用公式vv 即可計算出平均速度t四 用打點計時器測量瞬時速度思想方法 :用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來粗略的代替這段時間內(nèi)的某點的瞬時速度.所取的時間間隔越接近該點計算出的瞬時速度就越精確.DEFG如圖 :要計算 E 點的瞬時速度可以用D-E 的平均速度來替代 ,也可以用

34、 E F 的平均速度來替代 ,還可以用 D F 的平均速度來替代 .這三種方法中D F 包含 E 點切比較靠近E 點 ,所以用 D F 的平均速度來替代 E 點的瞬時速度是最精確的!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出圖中各點的瞬時速度填入課本24 頁的表 2 中 ,從表中列出的點我們可以粗略的了解紙帶的運動情況.五 用圖象表示速度在表 2 中我們只能粗略得知紙帶在有些間斷的點的速度.要想知道紙帶的速度變化規(guī)律我們還要借助于圖象怎樣用圖象來表示物體的運動速度呢?學生討論 :師總結(jié) :在坐標紙上建立直角坐標系,用縱坐標表示物體的運動速度, 用橫坐標表示時間 ,根據(jù)表 2 中各個時刻的速度 ,將 (v,t)作為

35、一組坐標在圖象中描點,將點連線后得出的圖象稱為速度- 時間圖象 (v-t 圖象 ),簡稱速度圖象 .學生實際操作 :思考 :我們從根據(jù)實際測量數(shù)據(jù)所描出的點的走向可以大致看出紙帶的速度變化規(guī)律.在把點連成線的時候我們是用折線來連還是用光滑的曲線來連呢?學生討論 :師總結(jié) :速度的變化應該是比較平滑的 ,所以 ,如果用一條平滑的曲線來 ”擬合 ”這些點應該更符合實際情況 .小結(jié)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都是記錄物體在一定時間間隔內(nèi)位移的儀器.v t 圖象 :表示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13最新 料推薦板書設計4 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電磁打點計時器靠電磁感應帶動振針振動通過復寫紙打

36、點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靠產(chǎn)生的電火花放電蒸發(fā)墨粉打點打點計時器的使用注意使用方法和領悟注意事項測量瞬時速度用包含某點的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該點的瞬時速度速度 時間圖象以時間為橫坐標,速度為縱坐標,描點連線作出的平滑圖象布置作業(yè)課本第 26-27 頁補充練習1. 運動的物體帶動紙帶被打點計時器打上一系列的點, 這些點的距離不一定相等,但這些點能說明()A 運動物體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B 運動物體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運動快慢C 運動物體在某時刻的位置D 運動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2. 通過打點計時器得到的一條紙帶上的點子不均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點子密集的地方物體的運動速度比較大B 點子密集的地方物體的

37、運動速度比較小C 點子不均勻說明物體在做變速運動D 點子不均勻說明打點計時器有故障3.在你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時,小車拖動紙帶并在上面打下一系列的小點,根據(jù)你所打出紙帶,在判斷紙帶表示的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還是變速直線運動時()A 應通過測量紙帶表示的運動的全程來判斷B 必須通過計算任意兩點間的平均速度來判斷C 必須通過計算全程的平均速度來計算D 可以通過測量每相鄰兩點間的距離,看其是否相同來判斷參考答案1.ABCD2.BC1.5 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新課標要求(一)知識與技能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14最新 料推薦式、符號和單位,能用公式a =

38、v 進行定量計算。t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改變量與加速度的區(qū)別。3、知道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能從勻變速直線運v-t 圖象理解加速度的意義。(二)過程與方法1、培養(yǎng)學生利用物理語言分析、思考和辨析的能力。2、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總結(jié)得出加速度。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利用實例動畫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其探索的精神。2、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動的與他人合作,勇于發(fā)表自己的主張,勇于放棄自己的錯誤觀點。教學重點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樹立變化率的思想。2、利用圖象來分析加速度的相關問題。教學難點1、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它的意義。2、加速度的矢

39、量性。教學方法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目標,自主分析積極探索表達交流,得出加速度的概念;2、通過分析,強化訓練,使學生真正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利用多媒體投影播放小汽車、火車、飛機等錄相,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誰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來表示增加的快慢?引入加速度。(二)進行新課1、對加速度概念的學習教師活動: 多媒體展示以上三種交通工具的速度達到100km/h 所用的時間, 啟發(fā)學生如何表示誰的速度增加的快。學生活動:同學間展開討論、思考。教師活動: 幫助總結(jié)。 速度的變化量與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的時間的比值來體現(xiàn) “速度增加的快慢” ,用“加速度”來表示。公式為vat學生活動:

40、記憶,反思,討論,體會。教師活動:提出問題:1、導出加速度的單位是什么?2、加速度是一個怎樣的物理量?學生活動:分組展開討論,積極的思考,選出代表回答。v教師活動:幫助總結(jié)。加速度是矢量,大小可以用公式a來求。它的方向呢?t學生活動:相互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教師活動:幫助學生總結(jié):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變化的方向。在加速直線運動中,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同。在減速直線運動中與速度的方向相反。15最新 料推薦提出問題:請以身邊熟悉的物體的運動為例進行說明。學生活動:以汽車等交通工具的啟動和剎車為例相互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2、從 v-t 圖象來研究加速度教師活動:提問-討論 -投影( 1)在

41、勻速運動中, v 恒定,加速度為零。( 2)在勻變速運動中, v 隨著 t 的變化而變化,加速度為一定值。(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 v-t 圖象,直線的陡度(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大,陡度大;加速度小,陡度小。學生活動:學生討論,建立勇于放棄和修正自己的錯誤的觀點。教師活動。依據(jù)圖形確定加速度的大小。學生活動:獨立作答,相互討論,正視和改正自己的錯誤。教師總結(jié):在日常生活中,對于物體可以問它走了多遠,這是路程的概念;可以問它走的多快,這是速度的概念。然而我們的生活中,沒有與加速度對應的詞語,生活中一般只有籠統(tǒng)的快和慢。 這里有時指速度, 有時指加速度, 讓學生多舉例,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活

42、動:總結(jié)后作答,其他同學做補充。(三)課堂總結(jié)、點評加速度是力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力和運動聯(lián)系的紐帶, 掌握它對今后的學習有重要作用。對加速度的理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從加速度的定義和物理意義來理解,加速度是用比值來定義的,它是表示質(zhì)點的速度隨時間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質(zhì)點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從加速度的矢量性來理解,加速度是矢量, 它的方向由合外力方向決定(在牛頓第二定律中會有更精確的敘述),加速度的方向決定質(zhì)點速度的變化量v 的方向。當質(zhì)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方向是不變的;當質(zhì)點做一般變速運動時,加速度方向可能發(fā)生變化。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沒有必然聯(lián)系。從加速度的數(shù)值上來理解,當質(zhì)點做勻變速直線直線運動時,加速度在數(shù)值上與質(zhì)點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相等。從加速度與運動的關系來理解,若a 與 v 同向則加速;若a 與 v 反向則減速。a 恒定(大小、方向均不變) ,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a 0 勻加速, a 0 勻減速。(四)實例探究 關于加速度概念的理解例 1下列關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加速度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時間里速度的變化B當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且又減小時,物體做減速運動C速度方向為正,加速度方向為負D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小16最新 料推薦解析:由加速度公式v,可知,加速度在數(shù)值上等于單位時間里速度的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