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jié)-第1節(jié)-診法-(郝慶芝.).ppt_第1頁
第3節(jié)-第1節(jié)-診法-(郝慶芝.).ppt_第2頁
第3節(jié)-第1節(jié)-診法-(郝慶芝.).ppt_第3頁
第3節(jié)-第1節(jié)-診法-(郝慶芝.).ppt_第4頁
第3節(jié)-第1節(jié)-診法-(郝慶芝.).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3篇中醫(yī)診法 第1章四診 望診的內(nèi)容包括 望全身 神 色 形 態(tài)望局部 頭項 五官 軀體 皮膚 望舌 舌質(zhì) 舌苔望排出物 痰涎涕唾 嘔吐物 二便等望小兒指紋 望診概念 望診是醫(yī)生用自己的眼睛對患者全身 局部的神 色 形 態(tài)變化以及分泌物 排泄物的形 色 量 質(zhì)等進行觀察 以測知內(nèi)臟病變 了解疾病情況的一種診察方法 第1節(jié)望診 一 全身望診 一 望神神的概念 廣義 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 狹義 人的精神 意識 思維活動 神的表現(xiàn)類型及意義 1 得神 又稱有神 是精充 氣足 神旺的表現(xiàn) 2 少神 又稱神氣不足 是輕度失神的表現(xiàn) 3 失神 又稱無神 是精損氣虧神衰的表現(xiàn) 4 假神 又稱 回光返照 殘燈復明 是久病 重病患者突然出現(xiàn)的暫時精神 好轉(zhuǎn) 的假象 5 神亂 即神志異常 精神錯亂 二 望面色 1 常色 紅黃隱隱 明潤含蓄2 病色 晦暗 暴露 五色主病 青 赤 黃 白 黑 1 青色 脈絡(luò)瘀滯 全身望診 2 赤色 脈絡(luò)充盈 3 黃色 脾虛 濕蘊 全身望診 4 白色 氣血不榮 5 黑色 腎陽虛衰 陰寒內(nèi)盛 三 望形態(tài) 1 望形體 強 實證 熱證弱 虛證 寒證胖 形盛氣虛 肥人多痰 易患中風 眩暈瘦 形瘦陰虛 瘦人多火 易患勞嗽 胖人多痰濕 易得中風 瘦人多火 易得癆嗽 全身望診 2 望姿態(tài) 動 強 仰 伸 陽 熱 實證靜 弱 俯 屈 陰 寒 虛證 二 局部望診 一 望頭面1 望頭 囟填 囟門高突 實熱證 溫病火邪上攻 囟陷 囟門凹陷 虛證 氣血精虧 吐瀉傷津 解顱 囟門遲閉 腎氣虧虛 2 望面 面部浮腫 水腫病痄腮 溫病火毒口眼歪斜 中風 風邪阻絡(luò)面削顴聳 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晚期 二 望五官 1 望目 五輪學說 目眥 心 血輪 白睛 肺 氣輪 黑睛 肝 風輪 瞳仁 腎 水輪 眼胞 脾 肉輪 局部望診 目赤腫痛 多屬肝經(jīng)風熱白睛發(fā)黃 多為黃疸目眥淡白 為氣血不足眼瞼浮腫 多為水腫眼窩凹陷 多為津液虧耗目睛上視 直視或斜視 多肝風內(nèi)動瞳孔散大 多為精氣衰竭 2 望鼻 鼻流清涕 多為外感風寒 鼻流濁涕 多屬風熱鼻流膿涕 而氣味腥臭 多為鼻淵 鼻腔流血 稱為鼻衄 鼻頭色紅生粉刺 是酒渣鼻鼻翼煽動 呼吸喘促 初病多為肺熱 久病為肺腎虛衰 局部望診 3 望耳 耳實證 如紅腫 流膿 多肝膽火旺耳虛證 如干枯 瘦薄 多腎虛耳后紅絡(luò) 麻疹先兆 4 望口唇 口唇淡白 氣血虛口唇青紫 寒凝血瘀口唇深紅 血熱口唇糜爛 多屬脾胃蘊熱或陰虛火旺 5 望咽喉實證 如咽紅腫疼痛 乳蛾 肺胃熱盛虛證 如咽嫩紅 少痛 肺腎陰虛白喉 外感疫邪 三 望頸項 乳癰 扁平胸桶狀胸 半身不遂 四 望軀體四肢 癭瘤 瘰疬 五 望皮膚 斑疹 水痘 癰 疽 疔 癤 三 望舌 舌的臟腑分配 舌尖 心肺舌中 脾胃舌根 腎舌邊 肝膽 舌診的內(nèi)容 望舌質(zhì) 舌的神 色 形 態(tài) 候臟腑氣血的盛衰 望舌苔 苔質(zhì) 苔色 候邪氣的淺深 胃氣的有無 正常舌象 淡紅舌 薄白苔 一 望舌質(zhì) 1 望舌色 1 淡白舌 主氣血虛證 陽虛寒證 2 紅舌 主熱證 淡白舌 紅舌 3 絳舌 主熱盛 4 青紫舌 主熱證 寒證 瘀血證 絳舌 青紫舌 2 望舌形 1 大小 胖大舌 主水濕痰飲瘦薄舌 主虛證 2 芒刺 主熱邪亢盛 胖大舌 芒刺舌 裂紋舌 3 裂紋 主熱盛傷津 陰虛液涸 血虛 1 震顫 多屬風證 2 歪斜 多為中風偏癱或中風先兆 3 痿軟 多氣血俱虛或陰液枯涸 4 強硬 多高熱傷津或為中風的征兆 5 短縮 多為危重證候 6 吐弄 吐舌可見于疫毒攻心 或正氣已絕 弄舌多為動風先兆 或小兒智力發(fā)育不良 3 舌態(tài) 二 望舌苔 1 苔色 1 白苔 多主表證 寒證 2 黃苔 多主里證 熱證 白苔 焦黃苔 3 灰黑苔 即可主寒證 又可主熱證 灰黑苔 2 苔質(zhì) 1 厚薄 2 潤燥 厚苔 薄苔 滑苔 燥苔 3 腐膩 4 剝脫 腐苔 膩苔 花剝苔 光剝苔 五 望小兒指紋 3歲以下小兒 三關(guān)劃分 風關(guān) 氣關(guān) 命關(guān)正常指紋 紅黃隱隱 隱現(xiàn)于風關(guān)之內(nèi) 紋位的變化 三關(guān)測輕重紋色的變化 紅紫辨寒熱紋形的變化 浮沉分表里淡滯定虛實 四 望排出物 色白 質(zhì)清稀 無臭穢 多虛證 寒證色黃 質(zhì)稠濁 臭穢 多實證 熱證 第二節(jié)聞診 一 聽聲音 一 發(fā)聲 新病 多實 多外感 金實不鳴 久病 多虛 多內(nèi)傷 金破不鳴 二 語言 譫語 鄭聲 獨語 狂言 言蹇 三 呼吸氣粗與氣微喘與哮 四 咳嗽 肺氣上逆 頓咳 白喉 五 呃逆 噯氣 嘔吐 胃氣上逆 二 嗅氣味臭穢或腥臭 多實證 熱證清淡無臭穢 多虛證 寒證 第三節(jié)問診 一 問寒熱寒 怕冷 惡寒 畏寒 寒戰(zhàn)熱 發(fā)熱 實熱和虛熱 張仲景 一 惡寒發(fā)熱 多見于外感病的表證階段風寒表證 惡寒重發(fā)熱輕風熱表證 惡寒輕發(fā)熱重傷風表證 惡風發(fā)熱頭痛 二 但寒不熱 多見于里寒證實寒 陰盛虛寒 陽虛 三 但熱不寒 多見于里熱證1 壯熱 陽熱內(nèi)盛 蒸達于外 2 潮熱 按時熱如潮汛之有定時 即按時發(fā)熱 或按時熱更甚 3 低熱 四 寒熱往來 少陽證 瘧疾 二 里證辨汗自汗 盜汗 絕汗 戰(zhàn)汗 二 問汗 陽加于陰謂之汗 一 表證辨汗1 表證無汗 多屬外感寒邪之表實證 2 表證有汗 多為外感風邪之表虛 或外感風熱之表熱 三 問疼痛 因?qū)嵵峦?不通則痛 因虛致痛 不榮則痛 一 問疼痛的性質(zhì)脹痛 氣滯刺痛 瘀血冷痛 寒阻或陽虛灼痛 熱痛 熱盛絞痛 實邪阻滯或陰寒凝滯 隱痛 精血虛或陽虛 重痛 濕阻游走痛 風邪或氣滯固定痛 多血瘀或濕痹 二 問疼痛的部位 1 頭痛 陽明經(jīng)痛少陽經(jīng)痛經(jīng)絡(luò)為病 太陽經(jīng)痛厥陰經(jīng)痛 2 軀體痛 胸痛 多屬心肺病變脘痛 多屬胃府病變脅肋痛 多屬肝膽病變腰痛 多屬腎的病變腹痛 多脾 腸 膀胱 胞宮等病變 3 四肢痛 多見于痹證風痹 行痹 感風邪為主寒痹 痛痹 感寒邪為主濕痹 著痹 感濕邪為主熱痹 風寒濕邪化熱所致 四 問飲食 一 問飲水的情況1 口渴多飲 見于燥證 熱證 或發(fā)汗 吐瀉 利尿太過等2 口不渴 見于寒證 濕證 3 渴不多飲 見于濕熱 痰飲 瘀血等 二 問飲食的情況 納呆 消谷善饑 饑不欲食 除中 五 問睡眠 1 失眠 營血虧虛 邪氣干擾2 嗜睡 痰濕困脾 脾胃氣虛 正氣不足 陽氣不足 六 問二便 一 問大便寒濕瀉濕熱瀉1 泄瀉傷食瀉脾虛瀉五更瀉2 便秘 熱秘 寒秘 虛秘3 便血 多胃腸出血4 完谷不化 多脾腎虧虛5 里急后重 多濕熱痢疾6 肛門氣墜 多脾虛氣陷 二 問小便 消渴淋證癃閉余瀝不盡遺尿七 問小兒及婦女 略 第四節(jié)切診 脈診 按診 一 脈診脈象 是心動應(yīng)脈 脈動應(yīng)指的形象 一 切脈的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項1 部位 寸口脈 寸口可分寸 關(guān) 尺三部 寸 關(guān)前關(guān) 高骨內(nèi)側(cè)尺 關(guān)后 臟腑分配 如右圖 體位 坐位或臥位 心臟與寸口同水平 直腕 仰掌 腕關(guān)節(jié)背墊脈枕 布指 食指 寸中指 關(guān)無名指 尺 總按 三指同時診脈單按 單用一指診脈小兒 一指定三關(guān) 2 方法及注意事項 調(diào)息 一息 一呼一吸 一息脈來4 5次 指力 舉 浮取 察表證按 沉取 察里證尋 中取 察脾胃證 二 常脈 特點有胃 有神 有根 1 浮脈 主表證表實 浮而有力 表虛 浮而無力 2 沉脈 主里證里實 沉而有力 里虛 沉而無力 3 遲脈 主寒證 偶見于熱證 如陽明腑實證 5 實脈 主實證6 虛脈 主虛證 4 數(shù)脈 主熱證 實熱 數(shù)而有力 虛熱 數(shù)而無力為虛熱 7 洪脈 主熱甚8 細脈 主虛證 濕證 9 弦脈 主肝膽病 痛證 痰飲病10 緊脈 主實寒證 痛證 三 常見病脈及臨床意義 16 代脈 主臟氣衰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