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解讀杜郎口現(xiàn)象_第1頁
14解讀杜郎口現(xiàn)象_第2頁
14解讀杜郎口現(xiàn)象_第3頁
14解讀杜郎口現(xiàn)象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解讀杜郎口現(xiàn)象杜郎口中學是一所距山東省茌平縣23公里的鄉(xiāng)鎮(zhèn)初中。這所行將被撤并,曾連續(xù)10年在縣里考核羞居倒數(shù)行列的農(nóng)村初中,98年開始教改以來,一躍成為學校管理、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中考成績等軟性硬性指標穩(wěn)居地區(qū)前列的“先進學?!保珖逃鐮幭鄬W習的“明星學?!?,十年來慕名前來取經(jīng)的人數(shù)達到驚人的30萬。那么,這所帶有傳奇色彩的學校是不是像輿論所宣傳的那樣“神奇”,如果是,那他它靠的是什么“獨門秘籍”解開了目前教育界內公認難題,他們的改革給我們這所江南初中什么樣的啟發(fā)和借鑒,通過10月4日參加在蘇州相成實驗中學舉辦的“杜郎口中學開放式課堂教學現(xiàn)場觀摩活動”,我有了一些收獲,現(xiàn)和大家做一下匯報。我認為,杜郎口中學最成功的地方是找準了適合他們改革的最佳切入點。針對學生的厭學情緒,通過大規(guī)模的摸底調查和小范圍的實驗,他們選擇了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需要和愿望作為這次改革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內容。為什么是最適合他們的?我們來做個比較:教改可以有這些切入點,首先是教材,這不現(xiàn)實,新課改以后出現(xiàn)的新教材到目前為止可以基本認定是好教材,就算這套教材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發(fā)展,一般基層老師一是沒能力做,而是也不敢做,因為這需要承擔來自外界的壓力并要冒失敗的風險,像那個個性張揚的山東語文教師王釗澤自編語文教材只能是一個特例??梢允墙虒W的方法和技能,就我所了解的情況看,對于剛入門的新教師來看,這是有用的而且必須的。但新教師上手以后,僅僅盯住授課方式的改善無疑于把自己降低到“教書匠”的地位。把追求精致的課堂最為提升教學素養(yǎng)的終極目標就像是在“螺絲殼里做道場”,“茶壺里掀波瀾”一樣沒有出路,因為外表的華麗只能吸引學生一陣的眼球,它掩蓋不了內容的“虛弱”。好課是不可復制的,它需要教師用全部的智慧和才情,針對不同的學生層次和不同的授課情況靈活地調整??刻岣呓虒W技藝就想包打天下,未免把教育看得過于簡單。對此,王榮生教授早有批判,說最終這是一條死胡同。同時他指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終極途徑是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通過對教學內容的修正、改良、刪節(jié)、擴充、整合、融通等方式,以形成最適合學生掌握的學習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不可否認,他指出了一個新教師向一位優(yōu)秀教師成長過程中最需要花功夫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我想說的是,這一過程漫長而又艱難,需要大量的閱讀來提高自身素養(yǎng),相當?shù)馁Y料積累,和教育的悟性和智慧。舉個例子,荊州教研室的語文教研員,全國特級教師余映潮先生,他從79年起,積累了數(shù)以萬計的資料目錄索引和資料卡片。而且我一直認為,做一個稱職的或是比較優(yōu)秀的老師還是比較容易的,只要抓住成長最關鍵的五六年沖一沖,想在教師圈里混口飯吃一點都不難,但你如果還想有更高的追求,就需要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成長“高原期”,這個過程你在讀書,你在思考,你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內功,你要忍受不見長進的痛苦,但如果走過來了,境界就和以前不一樣了。再來看杜郎口學校,對他們來說,需要盡快改變現(xiàn)狀,找這個突破口的話可能還沒見成效,他們學校的老師已經(jīng)到別的學校去上班去了。立竿見影的就是“學生”,他們回到了教育的圓點,他們把我們常常掛在嘴邊卻往往熟視無睹的學生的需要、興趣、動力、愿望等非智力因素作為改革的突破口。他們的課堂無講臺,并多了兩面黑板,學生幾人為一個獨立的學習小組,這些外在形式的改變本質上是為了能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來尊重學生,保護并鼓勵學生的表達欲望。這樣的課堂,學生全員參與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把學習的過程看成是自己主動地發(fā)現(xiàn)知識、增長能力的過程,并從中享受參與的成功和喜悅。這正如華東師范大學的葉瀾所說:“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在突破了“教學活動是特殊認識活動”的傳統(tǒng)框架后,學生的需求被點燃了。這樣的課堂里出來的學生個個都自信大膽,所以他學習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的調動,變得樂于上課、樂于學習,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能學不好嗎?這里可能老師要問,我也知道學生學習欲望不夠,我也想出來很多方法來調動學生的表達欲望,怎么收效甚微?為什么杜郎口的學生能幾乎全部做到?我曾經(jīng)也用舉手回答加平時成績,一段時間舉手前幾名買獎品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表達欲望,但還是有幾個學生一個學期都沒舉過手。這個問題也曾經(jīng)困擾過我,聽過報告我有了一點啟示:毫無疑問,學校管理層的強硬的改革態(tài)度和制度創(chuàng)新能力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甚至我認為如果沒有這兩點,杜郎口中學的針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教師授課方式的改革絕無成功的可能。我們都知道,學生的學習習慣、態(tài)度以及教師基本授課方式經(jīng)過長期的積淀,已經(jīng)形成了習慣,這種巨大的慣性推動了他們沿著各自的軌跡緩慢的沉重地滑動。而學校管理層要做的就是要對抗這種“物理定律”,讓他們沿著自己設計的軌道上順暢地前進。他們提出了:為了生存,把課堂還給學生的口號,提出了“0+45”到“10+35”的課堂模式,也就是開始的時候老師一句話都不能講,到后來適時改變?yōu)槔蠋熣n堂活動時間不超過10分鐘。老師適應的過程是痛苦的,甚至有老師派兩個學生在教室門口“望風”,有領導來檢查了,就敲兩下門,老師就裝模作樣地組織學生討論。這也不怪老師,本來這樣的授課方式就太“另類”。為了徹底征服老師,他們實行“一談二警三?!钡膹娪矐徒浯胧?。也就是第一次課堂不達標,談話,第二次,警告,第三次,停課。甚至采取“株連制”,發(fā)現(xiàn)教師偷講,班主任、年級主任、學科組都要受到考核減分的處罰。我當時聽到這些措施的第一反應是“暴政”,崔其升這家伙是“暴君”。后來一想,如果不采取這種疾風驟雨、摧枯拉朽、狂飆突進的方式滌蕩教師心中的思維定勢,改革絕無成功的可能??瓷先グ淹赖渡煜蛐列量嗫酁閷W校賣命的老師太不人道,但改革要推進,在苦口婆心的解釋失效后,不這樣又能怎樣?在這個“糾纏如毒蛇,執(zhí)著如冤鬼”的強勢校長的強勢態(tài)度和實行的強勢措施下,老師們紛紛“繳械投降”,整個學校的授課模式通過“硬著陸”成功轉型?;剡^頭來看我們個別老師自發(fā)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的措施,為什么成效不顯著?就是因為我們的力度和杜郎口相比實在太小,而且你的努力可能在一些反方向力的擠壓下逐漸被消釋。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強調杜郎口我認為最為成功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其實每個老師都知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性。記得好幾年前我就買過動機心理學、差生心理學等書仔細研究,想從中找到解決此類“疑難雜癥”的“葵花寶典”,但我失望地發(fā)現(xiàn),上面是分析成因的多,拿出解決方案的少,而且很多都不切實際。當時大呼上當?,F(xiàn)在想想,這太正常了,如果我們把讀這些書的期望降低到只想知道了“為什么”,那幾乎本本是好書,這是那些學者教授研究的本行,而我們的本行是在知道“為什么”后通過自己的教育智慧因時、因地、因事、因人地提出“怎么辦”,這才是我們存在的價值。一個好的解決方法并不比教授所進行的學理分析來得不重要。而崔其升校長恰恰用自己的智慧實踐,不僅論證了理論的正確,更重要的把理論轉化為巨大的教育生產(chǎn)力。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不要對一些教育著作頂禮膜拜,須知,只要我們能有解決現(xiàn)實教育問題的能力,我們也是教育家?!皩W歷層面”的智慧和“實踐層面”的智慧沒有孰輕孰重。下面再來談談他們學校改革的原動力問題。了解教育史的老師都知道,建國以來我國共進行了8次比較大的基礎教育課程與教材改革,所提的總的目標至今看來都沒有過時,如六七十年代提出的要注重培養(yǎng)智力和能力的培養(yǎng),八十年代提出的要強調非智力因素,九十年提出的注重主體性品質、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但這些改革無一例外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這類改革看上去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強勢的政策、資金、輿論等支持,沒有理由不成功,但事實有些無奈。究其原因,可能是改革之初缺乏廣泛的調查研究,導致改革不能切中要害;可能是在從中央到地方推進的過程中,基層對理念的認識產(chǎn)生了偏差;可能是有些目標忽視了我國教育格局的極度不平衡;更為重要的是某些理想化的目標在和殘酷的現(xiàn)實碰撞后成了“易碎品”;但或許也可能是我們把我們教育實踐智慧缺失的責任歸結給了新課改。但杜郎口的改革是徹頭徹尾的自下而上的改革。遙想30年前的安徽省鳳鳳梨公社陽縣小崗村的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的改革,幾個領頭的已經(jīng)冒著蹲班房的危險在包干書上簽字畫押,生活把他們逼到了穿不起褲子的境地,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激起了他們敢為天下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勇氣,成為中國農(nóng)村體制改革的起點。杜郎口中學當時也處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口,用哈姆雷特的經(jīng)典名言來形容就是:“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用魯迅的話來說就是:“沉默啊,沉默啊,不再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死亡!”。校長崔其升肯定明白這一點,如果還是一晚上有一百零八個學生翻墻頭,如果到中考時還是一個班五六十個學生只有二十來個來參加中考,如果中考成績還是全縣倒數(shù),這個學校就沒有了存在的理由和價值。正是這種絕境讓崔其升能正視這所千瘡百孔的學校,繼而點燃了我要改變現(xiàn)狀、我要改革的強烈愿望。這種內在積極性的調動是他們這次改革成功關鍵的第一步。暑假里在看重慶一位歷史教師魏勇的用思想點燃課堂一書,他對馬克思的一種說法提出了質疑,馬克思說:“每一個社會都需要自己偉大的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人物來”換句話說,這些人之所以偉大并不歸功于他們的卓越才能,而應歸功于歷史的必然性。他反問:“為什么19世紀的中國和印度,沒有一個偉大人物起來團結全國反對西方列強呢?試想,假如列寧在瑞士流浪中已經(jīng)病逝,那么,俄國革命在1917年11月會發(fā)生嗎?而假如俄國革命1917年10不曾發(fā)生,俄國以后的事件是否會采取同樣的進程?”回觀杜郎口中學,為什么在學校最低谷的10年時間換掉的那至少十任校長都沒有完成崔校長的任務,某種意義上說是崔其升校長一個人搞活了一所學校。當然這里有個疑問,底層的教師是否也有強烈的改革愿望,在報告和所提供的材料并沒有顯示。我們將心比心,只要是對這所學校還有最起碼的歸屬感的老師,有誰忍心曾經(jīng)揮灑過汗水,見證自己成長和榮耀的學校一步步敗落。但在報告和所提供的資料中語焉不詳,似乎把功勞歸于校長一人,就算這樣,崔其升校長在這次和學校命運的博弈中也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不要忘了,我們實行的是校長責任制。遺憾的是,作報告的是一位女性副校長(他和崔其升校長的關系是在學校崔管她,在家里她管崔),這是從管理者的角度宏觀地介紹他們的改革,但我認為作報告的缺少一位底層的教師,通過他來介紹改革時他們的陣痛,他們的課堂感受,他們的具體操作方式,這可能更親切,更易于普通老師學習并引起共鳴。所以在這里也不便發(fā)表意見。聽的那節(jié)語文課特色還是在于喚醒學生沉睡的參與意識和表現(xiàn)欲望,這一點可以說是不遺余力,我們也很受啟發(fā)。如就語言表達、課程設計、文本解讀、教學組織等綜合因素考量,我們學校的任何一位語文老師應該都不會輸他,而且由于“水土不服”學生不太適應。但學生還是很興奮,說是更自信了??梢韵胍姡俏焕蠋煱嗉壍膶W生在上課時會是多么的投入。如果從整個課改的宏觀背景下來審視杜郎口中學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