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符號專題復習教案2.doc_第1頁
標點符號專題復習教案2.doc_第2頁
標點符號專題復習教案2.doc_第3頁
標點符號專題復習教案2.doc_第4頁
標點符號專題復習教案2.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標點符號專題復習”教案江蘇省邳州市炮車中學 湯繼宗第二課時標號用法:標號主要標明語句的性質(zhì)和作用,包括引號、破折號、括號、省略號、著重號、書名號、連接號和專用號九種。一、引號引號主要標明文中直接引用的話,引號完全是書面語上的符號,閱讀時可以看到,念的時候卻聽不出來。(一)、基本用法1、標明文章引用的部分。在文章中直接引用別人的話或人物對話等,要用引號標明,以便把引用的話和作者的話區(qū)別開來。如: (1)鄧小平同志有一次在講實事求是及實踐的重要性時,曾風趣地說:“我個子很矮,所以總得從下面看問題?!币徽Z中的,既幽默又深刻。2、對需要突出強調(diào)的對象或重要、特定的詞語要用引號。如: (2)身工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3)古人對于寫文章有個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內(nèi)容,“有序”就是要有條理。3、表示諷刺和否定。如: (4)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菜場去收集一些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他們難得的佳肴。 (5)在外國地攤上賣的書,到了國內(nèi)搖身一變就被捧成了“傳世經(jīng)典”,讀者一再受愚弄。4、表示特定稱號。如:(5)“蘆柴棒”著急地要將大鍋里的稀飯燒滾。5、有時用來引用成語、諺語、歇后語、俗語和術(shù)語等。如: (6)“如沐春風”,唔,讓人開懷,令人奮發(fā)的春風啊! (7)人們常稱技藝高超的工人為“能工巧匠”,贊精妙的工藝品為“巧奪天工”。 (8)我們有些同志喜歡寫長文章,但是沒有什么內(nèi)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6、文章中的簡稱要用引號。如: (9)市場經(jīng)濟作為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力的一種方式和途徑,本沒有姓“資”姓“社”的問題。7、表示節(jié)日、紀念日的數(shù)字部分和重大歷史事件用數(shù)字標示的部分要用引號。如: (10)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對“五四”所作的經(jīng)典的論述,把“五四”看作世界無產(chǎn)階級的社會主義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更是眾所周知的了。 (11)“一二一”是昆明的光榮,也是云南人民的光榮。8、象聲詞要用引號標示。如: (12) 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來,啄木鳥“篤篤”地啄著樹干,甲蟲“嗡嗡”地中。9、需要強調(diào)的專有名詞要用引號。如: (13) 覺英、覺群和覺世也買了“滴滴金”、“地老鼠”和“神書帶箭”來燃放。(“滴滴金”、“地老鼠”和“神書帶箭” 是煙花的名稱。用了引號)(二)、誤用類型 1、單引號和雙引號誤用。引號有雙引號和單引號之分。引文內(nèi)又有引文時,外邊的一層用雙引號,里面的一層用單引號。如果單引號里面又有引文,那又要用雙引號。如: (1)(一位大娘)接著解釋:“收豆子、紅薯的時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話說八斤獾肉七斤油啊?!?、.引語中句末點號誤置引文末尾的標點有講究。如果引文獨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點號則不能改動,并要放在引號里面,也就是說,后引號前必須用的點號不能少。如: 我想到了賈島的詩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如果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成為作者自己的話的一部分,這時引文句末點號應去掉(但問號和感嘆號除外),而要看整個句子的需要選用句末點號。如: (2)寫文章要做到“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 (3)唐代大詩人杜甫,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名句,反映了當時嚴酷的社會現(xiàn)實。 (4)在老張“同志們,走吧!”的招呼聲中,我們這支不大的隊伍便冒著雨出發(fā)了。 3、對引用幾段話、引用詩歌和書信的處理。 一次連續(xù)引用一篇文章的幾個段落時,只在引的文章的每個自然段前用前引號(“),直到引文的最后一段才用后引號(”)。 對分行寫的贊歌,要引幾行時,只需要在引用的部分的前后加引號,不必每一行都用引號。 引用一封完整的信,只在信的開頭稱呼處用前引號,在信的最后用后引號。4、直接引用的引文中有括號、省略號、破折號、連接號、書名號、間隔號、著重號、專名號和數(shù)碼字,都要照原著處理,不能改變。5、轉(zhuǎn)述別人的話的意思不用引號。用自己的話說出別人的話的意思,不照原話引用,叫間接引用,這時不用引號。間接引用的內(nèi)容,文字、標點符號都可以根據(jù)需要作適當?shù)霓D(zhuǎn)換。6、引用他人的話,要是不會與作者的話相混淆,在下列情況下,也可以不用引號。如:對引用的話采用不同的字體;把引文縮兩格排列;直接引用的話寫明是誰說的,后面用冒號,有時也可以不用引號。自我測試:(1)判斷正誤 (湖北卷第6題D項) “真不是和你說著玩兒?!焙槊褚槐菊?jīng)地說,“如果你能出山,咱們一起想辦法,這事準能完成”。 (山東卷第5題A項)中國跳水隊領(lǐng)隊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賽前表示,“這次奧運會前的熱身賽預定完成三項任務感受場館,觀察對手,摸清自身。” (湖北卷第6題B項) 以前可能因為年齡小,不知道珍惜時間,現(xiàn)在我才體會到“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天津卷第6題C項) 自然之美是一切藝術(shù)美的源頭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無言?!碧斓刂?,在風景名勝,也在“溪頭薺菜花。”平中見奇,淡里顯味,更是一種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上列四例中,為直接引語,最后的句號應放在括號里面;句都是間接引語,引語作為行文的一部分,根據(jù)情況,句末點號或放在引號的外面,或不使用。第句句號應在引號的外面,或?qū)⒁柷暗亩禾柛臑槊疤?。第句應將后引號前的句號刪除。第句兩處引號里的句號都應放在引號的外面。(2)選出引號使用正確的一項( ) A授予官職叫“拜”,貶官叫“謫”或“左遷”。 B艾奇遜在這里強奸了美國的民意,這是華爾街的“民意”,不是美國的“民意”。 C魯迅先生的確說過:“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钡@不能成為你遲交或不交作文的借口。 D中國有句俗話,叫“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闭f的是人們都想不斷有所進步。 答案:AB第三個“民意”中的引號去掉;C冒號和引號里的句號去掉,引號后加逗號;D引號內(nèi)的句號去掉,引號后加逗號。(3)、畫線處的標點,恰當?shù)囊唤M是( )“璧由環(huán)狀石斧演變而來,其名為璧(璧的初文為辟),因為環(huán)狀石斧是劈削器,即取義為它的功效劈?!保ü攀沸绿?51頁)另一種說法即古人天圓地方之說,認為璧圓像天A“”“”“”“?!盉“”“”。C“”“”。D“”“。”答案:B(4)、引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雞鳴村角現(xiàn)晨曦”這句太好了!這真是“人人意中所有,人人語中所無。”B魯迅說他同瞿秋白的友情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C中國有句俗話,叫“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闭f的是人們一般都想不斷有所進步。D藝術(shù)法則就是如此奇妙,所以,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贝鸢福哼xB。(5)、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年了。B他站起來問:“老師,有條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C焦裕祿笑了笑說:“咱們談談這里的情況吧?!盌“不要怕,”他安慰我說,“這是個誤會,不會把你怎么樣的”。答案:選D。(6)對下列各句中引號的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事業(yè)的利益應高于一切私人關(guān)系或派別關(guān)系,不管這些關(guān)系在回憶中是多么“美好”?,F(xiàn)在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伴L江后浪推前浪”,每一代的青年都是接力賽的好手。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所迫切需要的正是那些“傻子”。港澳臺同胞都積極為“希望工程”捐款。A諷刺 強調(diào) 引用 特殊含義 特定稱謂B強調(diào) 引用 引用 特定稱謂 特殊含義C諷刺 引用 強調(diào) 特定稱謂 特殊含義D強調(diào) 強調(diào) 引用 特殊含義 特定稱謂答案:A二、括號括號表示行文中的注釋性的文字。括號里的注釋的是比較寬泛的,沒有具體限制;而且只有書面語言里才能體現(xiàn),閱讀時一般也不必念出來。(一)基本用法1、文中語句的注釋要用括號。如: 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我國的發(fā)現(xiàn),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括號里的內(nèi)容是注釋或補充說明句子里某些詞語的,叫句內(nèi)括號,括注緊貼在被注釋詞語之后,如上面的那個例句;括號里的內(nèi)容是注釋或補充整個句子的,叫句外括號,括注放在句末標點之后。如: 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學創(chuàng)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其實文學創(chuàng)作也要有素養(yǎng)才能有“即興”。) 句內(nèi)括號里的文字的末尾不能用句號,如上面的第一個例句。但問號和感嘆號該用的還是要用。如: 所以難怪袁中郎見到“嘉靖間大名士”(王世貞?屠???)所作的金瓶梅抄本,便把它視為“外典”,也難怪當時士大夫文人急相求索金瓶梅一睹為快了。 他先是寄希望于某女士的丈夫(那個美男子?。笥旨南M赒男士(那個大塊頭?。?句外括號里的文字如果是一句話,那么它的末尾的句號可用可不用,如第二個例句;而問號和感嘆號則同句內(nèi)括號一樣,一定不能省。2、次序語可以用括號。如: (一)、(二)、(三)、 (甲)、(乙)、(丙)、3、表示插說的詞語用括號。如: (5)拿洗臉作比方,我們每天都要洗臉,許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還要拿鏡子照一照,要調(diào)查研究一番,(大笑)生怕有什么不妥當?shù)牡胤健?、句中交待時間、地點或文章出處的話要用括號。如: (6)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之際(1368年),按照傳統(tǒng)的程序,定國號為“明”,改年號為“洪武”,頒歷曰大統(tǒng)歷。 (7)資本主義的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已有一部分進了博物館(在蘇聯(lián));其余部分,也已“日簿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快進博物館了。 (8)不長進的民族用滅絕來嚇人,最終必將走向滅絕,毫不客氣。(魯迅全集第一卷第312頁)魯迅60年前的警告,至今仍閃爍著真理的光輝??!5、訂正和補充的詞語用括號。如: (9)子皋從出門。(顧廣圻曰:“從當作后。) (10)各省、市(區(qū))農(nóng)業(yè)廳(局)6、對生字進行注音用圓括號,對多音字注音用六角括號。如: (11)九州生氣恃(sh)風雷 (12)她是公司里的會kui計師。7、用于標明文字的轉(zhuǎn)接起訖。如我們在報刊上常見到的“(下轉(zhuǎn)第頁)”、“(上接第頁)”、“(待續(xù))”、“(續(xù)完)”之類的(二)、誤用類型句內(nèi)括號與句外括號的位置放錯括號分為句內(nèi)括號和句外括號,使用時要注意:對句中某一個詞語進行注釋時,括號緊靠在被注詞語的后面,注釋語句末如果有標點,除問號、感嘆號外應省略。如被注詞語在一句話中間,則括號前后都不用標點,如被注詞語剛好在一句話的最后,則后括號后面應有標點;對全句內(nèi)容進行注釋或補充說明為句外括號,括號放在一句話的最后,注釋語可有句末點號。括號是標點使用的難點,今年考查得較為簡單,隨著考查的深入,將會漸次加大難度。如:(重慶卷第6題 D項) 我們在田間,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葉子(如絲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葉子(如水稻、小麥)是直立的。本題中兩個括號都是句內(nèi)括號,但是位置不對,應緊靠在被注詞語的后面,即分別放在“瓜果、蔬菜”和“作物”的后面。這里選的一段是寫楊志替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押送生辰綱往東京,在途中被晁蓋、吳用等多取得經(jīng)過。(現(xiàn)在河北省大明縣東)如果是老實地用最適當?shù)淖盅郯涯闼吹降摹⑾氲降膶懗鰜?,比較容易準確;一加不恰當?shù)男揎?,反而不準確了。現(xiàn)在一般的毛病是愛修飾,修飾得恰當當然好,修飾得不好可就糟了。(說到這里,郭老笑著對在座記錄的兩位女同志說:“比如女同志打扮得好的很漂亮,打扮得不好得糟了?!币煤逄么笮ζ饋?。)革命文學家,至少是必須和革命共同著生命,或深切地感受著革命的脈搏的(最近,左聯(lián)提出了“作家的無產(chǎn)階級化”的口號,就是對于這一點得很正確的理解)。(三)自我測試(1)、選出括號使用正確的一項( ) A金,原泛指一切金屬,如“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現(xiàn)在專指黃金。 B“水獺”(t)的“獺”,不能讀成“賴”(li)。 C要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可自學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出版)。 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論聯(lián)合政府。) 答案:CA括號緊接引號,括號前的逗號放在括號后;B“ta”放在第二個“獺”后,并置于引號之內(nèi);D括號內(nèi)的句號去掉。(2)括號及前后標點無誤的一組是 ( )有時作者深入實際,調(diào)查研究,從大量材料中概括出主題來。(如上述哥德巴赫猜想)而在這期間留守京都的丞相牛金星是怎樣生活的呢?“大轎門棍,灑金扇上貼內(nèi)閣字,玉帶藍袍圓領(lǐng),往來拜客,遍請同鄉(xiāng)?!?甲申傳信錄)太平宰相的風度儼然矣。由于作者重回延安,(賀敬之同志1940年到延安,1946年投奔華北干革命,1956年重回延安訪問學習。)心情格外激動。要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可自學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出版。本書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之一。)學習語文,離不開詞典?,F(xiàn)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是一部很好的工具書。核聚變發(fā)電不僅能量密度極高,而且燃料氘可從海水中提取,(1升海水含有3毫克氘,一毫克氘的潛在能量相當于100升汽油。)無資源匱乏之虞。A B C D第10題,選D。為句外括號,為句內(nèi)括號。其中括號末的句號應去掉,將“延安”后的逗號移到括號后,括號末的句號應去掉,將“古代漢語”后的句號移到括號后,括號末的句號應去掉,將“提取”后的逗號移到括號后。(3)、下面句中標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共產(chǎn)黨人和南郭先生當然不能相提并論。還是列寧說得好:“我們應該抱定這種信念:我們既然不內(nèi)行,我們就要從頭學起?!盉讀罷這篇絕妙佳作,掩卷沉思,忽發(fā)奇想,如果現(xiàn)在我們的某個部門或機關(guān),也來個懸賞納諫,那該是門庭若市,批評、建議,雪片飛來。C第二,是“韌”的戰(zhàn)斗。“對于舊社會和舊勢力的斗爭,必須堅決,持久不斷,而且注重實力。我們急于要造出大批的新戰(zhàn)士,但同時,在文學戰(zhàn)線上的人還要韌”(二心集五六頁)。D據(jù)王粲的英雄記鈔說: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學讀書,“三人務于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贝鸢窤(B“懸賞納諫”、“門庭若市”上加引號,C句號放在引號后括號前,D句號放在引號之外。)三、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書名號、間隔號、連接號和專名號具體用法見優(yōu)化方案,其中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要重點看。自我檢測:(1)、下列各句話中,書名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學校將組織全校師生觀看開國大典一片。 B學校黨總支為全校黨員訂購了共產(chǎn)黨人發(fā)刊詞一書。 C瞭望周刊是他最喜歡閱讀的雜志。 D專利文獻通報、電子、電子技術(shù)三刊開始向廣大讀者征訂。 答案:D(一種刊物用一個書名號,應用三個書名號)(2)、破折號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今天晚上指揮演奏黃河大合唱,他著裝瀟灑,神態(tài)從容;眼光、手勢配合和諧好一派指揮家的風度。 B“年年種樹年年光,年年種樹老地方”,“造林毀林再造林再毀林”的故事還是一再重演。 C如果企業(yè)搞好養(yǎng)雞的規(guī)范化建成標準化的雞舍,按標準用藥,防疫實施標準化,我國肉雞的國際競爭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D一碗泉從石頭縫里一滴滴半天才滲出一碗可憐的一線泉水。 答案:A(破折號改為冒號)(3)下列句子使用省略號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家陽臺上有菊花、蘭花、百合花B王教授沖著老伴忿忿不平地說:“人家劃道道,你就會戳窟窿?我從來不會干這種哼!”C昨天,我上街買了雞、魚、蛋等D我父親信佛,所以所以給我取了個討厭的名字。答案:選C。因為省略號與“等”不能連用。(4)A(B“呢”后用問號,C“并序”加括號,前面的單書名號去掉,D句號改為問號。)(5)D(A第2個問號改為逗號,B第一個逗號改為問號,“慈祥”加引號,“佳肴”上的引號去掉,C三個頓號改為逗號,省略號后的逗號放在省略號前。) (6)A(B“懸賞納諫”、“門庭若市”上加引號,C句號放在引號后括號前,D句號放在引號之外。) (7)C(A第一個問號改為逗號,B引號放在括號前,D“女兒接著說”后用逗號。)第三課時標點符號解題要略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這一考點已經(jīng)五年未列入全國高考語文的范圍,2004年高考語文將這一考點再次列入考試范圍,使不少考生感到措手不及。為幫助考生渡過這一難關(guān),梳理出解題要污五點。 一、弄清功用 每一種標點符號都有其獨特的功用,作為考生就必須切實掌握它們的功用,特別是對于那些易混淆的標點,更要弄清它們的區(qū)別,從而正確地使用和判斷。 例1: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線條柔和,宛延起伏,連接著高高的遠山。(1995年全國高考題) 分析此題誤用頓號。頓號表示句子內(nèi)部最小的停頓,常用在并列的詞或詞組之間。此句中的“三四里”表概數(shù),“三”和“四”并非并列關(guān)系,所以不應該加頓號,應刪去。 例2:他從報上看到某大學研究生院和中國文化編委會聯(lián)合主辦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暑期講習班的招生啟事,立刻寫信去報名。(1995年全國高考題) 分析此例混淆了書名號和引號的功用。書名號表示書籍、篇章、報刊、劇作、歌曲等的名稱,而“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暑期講習班”卻不是書籍、篇章、報刊、劇作、歌曲等的名稱,而是一個需要指出的機構(gòu)的專名,所以應該用可以表示特定稱謂的功用的引號。 例3:今年春季,這個省的沿海地區(qū)要完成3700萬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務重、工程難、規(guī)模大。(1997年全國高考題) 分析此題混淆了頓號和逗號的功用。頓號只能用于句子內(nèi)部最小的停頓,而此句中的“任務重”“工程難”“規(guī)模大”不是句子內(nèi)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個分句的并列,所以應該用逗號。 例4:我校是捐資百萬美元跨省辦起的三所外語培訓學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學樓,圖書館,教學設(shè)備及教師隊伍。(1996年全國高考試題) 分析此題誤用逗號。此句中“教學樓”“圖書館”“教學設(shè)備”三者是動詞“有”的賓語(包括“教師隊伍”)而且也無層次上的大小,所以三者之間用頓號,就可以了,用逗號就“大材小用”了。 二、揣摩語氣 點號的作用是點斷,主要表示語句的停頓、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和語氣。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點號又分為句末點號和句中點號。其中句末點號除了表停頓外,主要是用來表示語氣。句號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陳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頓。問號用在一句話未尾,表示疑問的語氣。感嘆號表示感情強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頓。判斷句子的語氣要從整個句子去考慮,不能只看其中的一些詞語。像有的句子雖有疑問詞,但整個句子表達的是陳述語氣,所以句末就應該用句號,而不能用問號。 例5: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橋的消息傳出后,許多人都非常關(guān)心這座立交橋?qū)⒃趺唇??那里的近千株樹木將怎么辦?(1994年全國高考題) 分析此句誤用了問號。這一句中盡管有兩個疑問詞“怎么”,但都是謂語“關(guān)心”的賓語,整個句子表達的并不是疑問語氣,而是陳述語氣,所以,該句的第一處問號改為逗號,第二處問號改為句號。 三、分析結(jié)構(gòu) 句子的結(jié)構(gòu)影響著標點的使用。我們在做標點試題時,要注意分析結(jié)構(gòu),不能讓標點影響句子結(jié)構(gòu)的完整而形成語病,或因?qū)哟尾磺宥绊懢湟獾谋磉_。如單句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不能用句號問號等句末點號,同樣復句結(jié)構(gòu)即復句的分句之間,不能使用頓號。 例6:基礎(chǔ)知識究竟扎實不扎實?對今后的繼續(xù)深造有重要影響。(1993年六省市高考題) 分析此句由于單句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使用句末點號,從而句子被人為的一刀兩斷,造成前后兩句結(jié)構(gòu)均不完整。應將問號改為逗號。 例7:“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們?!睆S長嚴肅地說。(1993年六省市高考題) 分析倒置句雖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個句子,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有一個句末點號,如果在倒置成分前用一個句末點號,就會將句子一分為二,從而造成句子結(jié)構(gòu)的不完整。所以,此句應將“呢”后的問號改為逗號,而將“同志們”后的句號改為問號。 例8:上海的越劇、滬劇、淮劇、安徽的黃梅戲、河南的豫劇,在這次會演中,都帶來了新劇目。 分析“越劇、滬劇、淮劇”(都受“上?!毙揎棧┦且粋€層次;它和安徽黃梅戲、河南豫劇組成聯(lián)合詞組,又是一個層次。不同層次之間都用頓號,必然脈絡(luò)不清。第二層次應改用逗號。1997年高考試題的一個正確項:這個經(jīng)濟協(xié)作區(qū),具有大量的技術(shù)信息,較強的工業(yè)基礎(chǔ),巨大的生活資料、生產(chǎn)資料市場,較豐富的動植物、礦產(chǎn)、海洋、旅游等資源。不少考生認為標點使用不當,就是由于忽視了對句中短語層次的確認。句子里面有一個有層次的聯(lián)合短語,層次是“大量的技術(shù)信息,/較強的工業(yè)基礎(chǔ),/巨大的生活資料、/生產(chǎn)資料市場,/較豐富的動植物、/礦產(chǎn)、/海洋、/旅游等資源”,表示第一層次都使用了逗號,表示第二層次都使用了頓號;如果表示第一層次也使用頓號,表示第二層次也使用頓號,表意層次就不能顯示出來了。所以,這個選項沒有錯誤。 例9:“真?zhèn)€姓唐?!蔽艺f,(1)“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興。(2)“我也姓過一回唐的。” 分析原句中(1)處的逗號使用錯誤,因為至(1)處我的話已經(jīng)說完,故應用句號。(2)處的句號使用不對,因為句中他的話分作兩部分引用,(2)處應該使用逗號。兩處誤用都破壞了句子結(jié)構(gòu)的獨立性和完整性。 凡是在一段引語的中間插某某說,這某某說,后面只能用逗號,不能用冒號。冒號在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號,前面的話便沒有著落了。 四、理解文意 標點的使用是為了更好的表達文意,因此在我們判斷標點使用是否恰當時,要考慮對文意的表達是否有傷害,要注意分析文意對標點使用的限制,也就是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去正確使用標點。 例10: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書征訂單上提醒郵購者:務必在匯款單上寫清姓名及詳細地址(匯款單附言欄內(nèi)注明所購的書名、冊數(shù))。(1997年全國高考題) 分析 括號表示文中注釋的部分。括號里話是用來注釋前文的,因此判斷其使用是否恰當,要看括號的文字是否用來注釋前面的內(nèi)容。此句括號里的文字“匯款單附言欄內(nèi)注明所購的書名、冊數(shù)”不是注解“詳細地址”的,這里不應該使用括號,可以把括號刪去,在“地址”后面寫上逗號。 例11:證券交易所內(nèi)那些穿紅馬甲的人便是經(jīng)紀人,穿黃馬甲的人則是管理和服務人員;這是全世界都統(tǒng)一的。(1995年全國高考題) 分析此句誤用分號。誤用的原因是未能搞清前后文意的關(guān)系。分號后的“這是全世界都統(tǒng)一的”與前文不是并列關(guān)系,而是對前文分述的一個總結(jié),所以不應該用分號,改用冒號就能準確地反映前后文意的關(guān)系。 例12:耿大媽對兒子說:“大成,見人該問好就問好,該行禮就行禮,別怕人笑話,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嘛?!保?994年全國高考題) 分析引號最常見的用法是引用語句。此句中“俗語”的內(nèi)容并不包括“嘛”,僅為“禮多人不怪”,“嘛”為多引的文字,此句誤因就在對“嘛”的“身份”的確認。 例13:毛澤東有兩句詩:“獨有英雄驅(qū)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我從中感受到了共產(chǎn)黨人的大無畏精神。 分析冒號通常用在提示的話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說的話、所想的內(nèi)容或所作的分析,它最起碼提示一句完整的話。本句從表面上看,冒號后面的內(nèi)容應全是提示的范圍。但其實不然。這里提示的只是兩句詩。本題錯因就在于對冒號后的內(nèi)容和前文的關(guān)系未曾理清,改時或者將冒號改為逗號,或者將逗號改為引號內(nèi)句號。 五、留意套用 所謂“套用”是指在標點使用時,有不少情況是點號和標號連在一起使用,是使用時應當注意分析二者的位置關(guān)系。最常見的有引號與句末點號的套用和括號與點號的套用這兩種。它們的位置關(guān)系都有一些要求,要留意。 例14:現(xiàn)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的那樣,“神形兼?zhèn)?,充滿生機。”(1994年全國高考題) 分析 使用引號時,引文末尾標點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話獨立來用, 末尾點號放在引號里邊。如果引用的內(nèi)容是句子的一個組成部分,即引文沒有獨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點號(問號、嘆號可保留), 整個句子該停頓處則停頓,該用何點號則用何點號。此句引用應屬于后一種,所以句號要放置在引號之外。 例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五個標號處的正確的標點符號是(1991年高考題) 恩格斯說過:“言簡意賅的句子,一經(jīng)了解,就能牢牢記住,變成口號;而這是冗長的論述絕對做不到的毛澤東同志也強調(diào)過,講話、寫文章“都應當簡明扼要我國歷代作家常以“意則期多,字則唯少作為寫文章的準則,力求“句句無余字,篇中無長語(姜夔白石詩說) A ”。 ?!?”, ” 。 B ?!?”。 ” ” 。 C ”。 ?!?”, ”。 D ?!?”。 ” ?!?分析處可根據(jù)上題引號與句末點號位置的規(guī)則去選擇,第兩處涉及到括號與句末點號的位置關(guān)系的處理。括號表示文中注釋的部分。注釋或補充說明句中某個詞語的叫句內(nèi)括號。它必須緊 緊跟在被注釋的詞語之后,被注釋的詞語后面需要停頓,點號要放在后括號后面。括號內(nèi)的注釋語如果帶有標點,其最后一個標點(問號、嘆句除外)應省去。注釋或補充說明全句的叫句外括號。句外括號內(nèi)的注釋語如果是一句話,那么句末點號應該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用句末點號。掌握上述使用原則,便會選擇出正確答案B。 高考對標點符號的考查,一般都有較高的綜合性,往往多種標點的進行考查。 例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話中畫線處的標點,恰當?shù)囊唤M是( )(1998年全國高考題) “畫人畫鬼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這是郭沫若為蒲松齡紀念館聊齋堂寫的對聯(lián)?!爱嬋水嫻怼保噶凝S志異的題材內(nèi)容它借狐鬼故事來達到“刺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評價蒲松齡在文學史上的貢獻;“入骨三分”,則概括了他在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今天這節(jié)課要學習他的名篇促織,讓我們來看看這個評價是否恰當 A , , 。 B 。 ; “” 。 C , ; ? D 。 , “” ? 分析此題考查逗號與句號、逗號與分號、引號與書名號的區(qū)別及問號的應用。處加逗號還是句號,一時不好把握,似乎各有道理,可暫且放下,選擇另一個突破口。文段中間用一個完整的句子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對聯(lián)的內(nèi)涵,處用分號明顯錯誤,可排除B、C;處是一篇名,應選書名號,進而排除D;另外,處明顯不表疑問,進一步證明A正確。從整個文段看,處加逗號,跟后面的解釋句銜接更緊密,共同構(gòu)成一個起始句。 上面所言,結(jié)合高考中考查的熱點,對解題要點作了較全面地詳細地分析,相信考生通過閱讀此文對能此考點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再輔之以一定量的訓練,攻克此難關(guān)應不是問題。 對應訓練 1標點符號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金黃的大斗笠下,這邊,露出一條翹起的小辮;那邊,露出一條攬著小山羊的滾圓的胳膊。 。還有老師拿著大鐵戒尺在桌子上緊敲著:“靜一點,靜一點” 。這種埋頭做事不動腦筋的人簡直是說得不客氣一點跟牛馬一樣。 。警號為誰而鳴?為你、我、他,為我們大家而鳴,為中國人而鳴! 2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一語,出自莊子一養(yǎng)生主。 B、魯迅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中“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保所道,托體同山阿”四句詩,引自陶淵明所作的挽歌。 C、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間,魯迅先生經(jīng)常在申報副刊自由談上寫稿,攻擊時弊。 D、前夜看了“塞上風云”的預告片,便又回憶起猩猩峽外的沙漠來了。 3標點使用有錯誤的是 A今年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