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史考試復習題.doc_第1頁
古代文學史考試復習題.doc_第2頁
古代文學史考試復習題.doc_第3頁
古代文學史考試復習題.doc_第4頁
古代文學史考試復習題.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填空題、選擇題1、 清代康熙年間編修的全唐詩,是詩歌有四萬八千九百余首。2、 南北文風的合流著名代表作家薛道衡,代表作昔昔鹽“暗牖懸蛛網,空梁 落燕泥。”3、 隋煬帝楊廣最早用春江花月夜。4、 文章四友李嶠、蘇味道、崔融、杜審言。4、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5、王績字無功,自號東皋子,時人號為“斗酒學士”有東皋子集三卷,代 表作品:野望,一生三仕三隱。6、陳子昂字伯玉代表作:感遇38首。7、張若虛曾以“文詞俊秀”而名顯長安,與賀知章、包融、張旭并稱“吳中四 士” 代表作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來為世人所傾倒,詩人因此名垂后世。8、山水田園詩以王維和孟浩然為代表,所以也叫王孟詩派。山居秋暝“隨意 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用了典故。9、孟浩然的臨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與杜甫登岳陽 樓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10、盛唐邊塞詩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高適的燕歌行,岑參白雪歌送 武判官歸京?!昂鋈缫灰勾猴L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1、大歷詩派韋應物的代表作滁州西澗。12、“大歷十才子”中韋應物詩風像王維的詩風,李益邊塞詩詩風雄壯。13、大歷詩派劉長卿世稱“劉隨州”,有劉隨州集,自許“五言長城”。盧綸 以邊塞詩著稱,有雄渾氣勢。塞下曲六首為其名作。韓翃因作寒食 詩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14、白居易兩首著名的七言長詩長恨歌和琵琶行,其詩集白氏長慶集。 元白詩派:白居易和元稹,寫實尚俗。唐代最早寫新樂府的作家是杜甫,白 居易提出“新樂府”。15、劉禹錫字夢得著有劉賓客集。 反應劉禹錫不屈不撓斗爭的詩句“沉舟側 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16、杜牧字牧之祖居樊川鄉(xiāng),故稱 “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李商隱晚唐著 名詩人,有七律圣手之稱。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17、唐五代詞最興盛兩個地方西蜀和南唐。西蜀詞,代表溫庭筠與韋莊。南唐詞, 代表馮延巳和南唐二主(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ㄩg詞代表溫庭筠、韋莊。 花間派尊溫庭筠為鼻祖,花間集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人詞總集。18、宋初詩風:“三體”:白體、西昆體、晚唐體。白體(效仿白居易)代表人物 王禹偁(字元之又稱為王黃州有小畜集、小畜外集),西昆體(效仿李 商隱)代表人物楊億、錢惟演、 劉筠西昆集傳世。晚唐體(效仿 賈 島、姚合)代表“九僧”,潘閬、魏野、林逋。19、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兩個境界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20、歐陽修字永叔,號六一居士,歐陽修的理趣詩畫眉鳥。朋黨論21、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世人又稱王荊公,“王荊公體詩”主要指王后期的 詩歌體制風格。22、范仲淹和王安石是開放派的代表人物,其各自的著名寫詞代表作是漁家傲 和桂枝香。23、五代詞風晏殊字同叔,有珠玉詞集。作品浣溪沙、蝶戀花。24、承先啟后的詞人張先,綽號“張三影”。25、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又稱柳七、“柳屯田”發(fā)展慢詞長調。北宋第一專 門寫詞作家,代表作品集樂章集。26、宋朝開豪放詩派詩風的是蘇軾。27、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有山谷集。黃庭堅主張以豐 富的書本知識作為寫詩的基礎,他認為杜詩韓文“無一字無來處”(答洪駒 父書),又說“詞意高盛,要從學問中來爾”(論作詩文)。提出了著名的 “點鐵成金”與“奪胎換骨”論。代表作登 快 閣”落木千山天遠大,澄 江一道月分明?!?8、江西詩派,一祖是杜甫,三宗是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29、賀鑄字方回,又名賀三愁,字號慶湖遺老,“賀梅子”。青玉案“一川煙草, 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30、“富艷精工”的大晟詞人周邦彥有“顧曲周郎”之譽,褒之者認為他是“詞 家之冠”,“詞中老杜”、“集大成者”,貶之者卻稱之為“御用詞人”,“旨蕩”, “未得君子之詞”。31、提出“詞別是一家”的詞人是李清照。32、楊萬里的詩風可以稱為誠齋體。33、中興四大詩人: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34、辛派詞人:辛派先驅張孝祥字安國,號于湖如六州歌頭;辛派中堅 陸游;陳亮字同甫學者稱之為龍川先生。一生沒做過官。為 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辛派后勁劉克莊、劉辰翁。35、南宋后期最具有影響力的詞派辛派詞和姜派詞(騷雅派詞)。36、南宋末期詩歌發(fā)展的流派永嘉四靈和 江湖詩派。37、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批評著作嚴羽的滄浪詩話和張戒的歲寒堂詩話。38、中國宋代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程頤、程顥。39、金代杰出的詩人元好問其著作論詩絕句三十首。名詞解釋上官體:指以初唐詩人上官儀為代表的詩體。其詩以“以綺錯婉媚為本”,追求形式的工偶精對。因其官居顯位,時人爭相效仿,稱為“上官體”。 沈宋:指初唐詩人沈佺期和宋之問。他們的作品大多是點綴升平的應制詩,少數作品具有生活實感。他們的主要貢獻是總結了六朝以來詩律方面的創(chuàng)作經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確立了律詩的形式。唐詩風骨(唐詩興象):“風骨”的實質是要求詩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充實的內容,具有剛健有力的風格。追求興象玲瓏,也就是追求情、景融為一體,達到興在象中,興在象外;即在追求詩歌的意境美。古文運動:古文運動是唐代韓愈、柳宗元等人發(fā)起的一場以恢復先秦和漢代散文內容充實、長短自由、質樸流暢的傳統(tǒng),反對浮華的文風的文學革新運動。這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論主張、有廣泛參與者并且有深遠影響的文學革新,今人習慣上把它稱為“古文運動”。 “文以載道”是古文運動的理論基石。七絕圣手:指盛唐詩人王昌齡,他大力用七絕表現剎那間的感觸。他的七絕不僅數量多,質量也高,在唐人七絕詩的發(fā)展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將他與李白并稱,故有“七絕圣手”之稱。唐傳奇:唐傳奇 指文言敘事文學。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說叫唐傳奇。傳奇作者更注重作品的審美價值,注重小說愉悅性情的作用,形成作章好奇有意為小說的特點情節(jié)完整,生動曲折梅蘇:指的是梅堯臣和蘇舜欽。兩者詩歌齊名,時稱梅蘇。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都起過重要作用,他們都反對西昆體,都有揭露社會黑暗,同情人民疾苦的詩篇。江西詩派:南宋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尊黃庭堅為盟主,列陳師道以下25人為法嗣,江西詩派的名稱從此確立。這派詩人學習杜甫,主張點鐵成金、奪胎換骨法,講究篇章字句的安排、錘煉,主張無一字無來處,多用典,多用拗句,詩風奇峭瘦硬。永嘉四靈:指南宋后期浙江永嘉的四位詩人徐璣、徐照、翁卷、趙師秀,因個人的字里都有一個靈字而成為永嘉四靈。又稱四靈詩派。貶斥江西詩派,崇尚賈島姚合。詩歌專工近體,尤其是五律。專注煉字煉句,雖寫景瑣屑,但有點靈秀的意致。蘇辛:指蘇辛是北宋的蘇軾與南宋辛棄疾的并稱。二人同為豪放詞派的代表。蘇軾創(chuàng)豪放一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開拓了詞的表現領域,使詞體獲得了解放。辛棄疾繼承了蘇軾的豪放風格,并把它推向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蘇、辛詞以豪放為主,但也有多種風格并存。在詞的發(fā)展史上,蘇、辛起了重要而積極的促進作用。大晟詞人:宋徽宗有著極高的藝術修養(yǎng),特別對音樂和繪畫很有造詣,因此專設大晟府,任用一批詞人審定音樂,粉飾太平,這就是所謂的大晟詞人,周邦彥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個。格律詞派:所謂“格律詞派”,其代表人物是姜夔,其他如吳文英和史達祖等則是姜夔的追隨者,他們以姜夔的“雅詞”為典范,注重煉字琢句,審音守律,追求高雅脫俗的藝術情趣;詞的題材以詠物為主,講究寄托,但有些詞的意蘊隱晦難解。文章四友:指唐代武則天時代的四個宮廷詩人,即李嶠、蘇味道、崔融、杜審言。他們身居高位,多應制、奉和之作,文辭華麗,缺乏深刻的社會意義。其中杜審言成就較高。韓孟詩派:中唐時期興起的一個影響較大的詩派,代表人物是韓愈、孟郊,此外還有賈島、盧仝等人。他們強調“不平則鳴”和“筆補造化”,崇尚雄奇怪異之美,其詩以深險怪誕為特征,追求新奇,以丑怪為美,崇尚古拙。新樂府運動:詩歌革新運動,由唐代詩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導,主張恢復古代的采詩制度,發(fā)揚詩經和漢魏樂府諷喻時事的傳統(tǒng),使詩歌起到“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作用,強調以自創(chuàng)的新的樂府題目詠寫時事。中興四大詩人:中國南宋前期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四位詩人的合稱,又稱南宋四大家。他們能擺脫江西詩派的牢籠,寫出思想、藝術各有特色的作品,影響很大代表了宋代詩歌第二個最繁榮的時期。簡答題:1、山水田園詩興盛的原因:(一) 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為文人提供了漫游山水和隱居田園的物質條件。(二)佛、道的興盛和知識分子漫游隱逸的風氣是文人描寫山水田園的直接原因。(三) 以隱入仕的社會風氣影響。(四)文學自身發(fā)展的結果。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詩人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所以也叫王孟詩派。2、白居易敘事詩的藝術成就:n 1.主題專一和明確。白居易采用樂府歌行體作新樂府五十首,來揭露時弊,批判現實,以詩的首句為題,并在題下用小序注明詩的美刺目的,如賣炭翁“苦宮市也”;同時還利用詩的結尾(卒章)來突出重點,主題思想非常明確。n 2.運用外貌和心理等細節(jié)刻畫來塑造人物形象。如賣炭翁,刻畫出一個年邁而善良的炭工;這樣的手法在縛戎人、上陽白發(fā)人中都能看到。n 3.敘事和議論相結合。諷喻詩基本上都是敘事詩,但敘述到最后,往往發(fā)為議論,對所寫的事作出明確的評價。n 4.鮮明的對比手法。白居易的詩歌常常采用對比的手法,從而達到一種震撼人心的特殊效果。n 5.語言的通俗化。白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風格就是平易近人。白居易的詩歌往往老嫗能讀,且通俗而不膚淺。 3、 韓孟詩派的詩歌主張:(1)不平則鳴(2)筆補造化(3)崇尚雄奇怪異之美:詩取首句“山石”兩字為題,但并非歌詠山石,而是一首記游詩。詩歌幾乎不用對偶句,就象說話一樣,講究意思連貫。句子反圓滿,反和諧,音節(jié)不流暢。如“黃昏到寺蝙蝠飛”、“芭蕉葉大梔子肥”、“鋪床拂席置羹飯”等句完全是散文句法。以文為詩就是不用或少用形象思維,象散文一樣直說的句法較多,詩的裝飾成分較少。這種押韻之文式的詩,如果具有豐富的詩意,那還是好詩,山石就是代表。詩歌有剛勁之氣,詩歌境界開闊,筆力雄健。4、以關山月為例,分析陸游的愛國主義情懷 寫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陸游以“燕飲頹放”的罪名,被再次免官,從此閑居成都。其間,宋朝大片中原地區(qū)被金人占領而不能收復,陸游面對南宋半壁江山,感慨萬端,于是在成都用樂府舊體寫了三首詩,即關山月、出塞曲、戰(zhàn)城南,三首古體詩自成一組,集中表現了詩人譴責朝廷議和、要求恢復中原的愛國精神。這首關山月,寫得尤其沉痛悲愴,為陸游樂府詩中的名篇。 本詩以“和戎詔下十五年”領起,下面從各個角度寫因“和戎”而出現的典型景象:豪門貴族文恬武嬉,正好及時行樂,歌舞升平;將軍不戰(zhàn),廄馬肥死,武備廢弛;渴望收復失地的壯士報國無門,無用武之地,徒添白發(fā),以笛子抒發(fā)怨憤;淪陷區(qū)的遺民在水深火熱之中頑強掙扎,垂淚南望,期待王師解救他們,卻始終不見王師的蹤影。僅用十二句詩,高度概括地描繪出“隆興和議”以來十多年間中國歷史的基本面貌和不同人物的處境、心態(tài),而作者憂國憂民的激情,洋溢于字里行間,其愛國情懷,感人肺腑。 詩中巧借守邊戰(zhàn)士的口吻,痛斥統(tǒng)治者對敵茍和投降的政策,對南宋朝廷文恬武嬉、茍且偷安的行徑給予了無情的譴責,表現出守邊戰(zhàn)士報國無門的怨憤和北宋遺民渴望恢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愿望。詩中對比鮮明,情景交融,愛國之情極其濃烈。詩人把“高官樂”、“戰(zhàn)士苦”、“遺民淚”三個畫面放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主題得到了升華;把空曠、清冷的月夜和戰(zhàn)士、遺民以及作者本人那種凄楚的心境巧妙地融為一體;字里行字里行間,愛國之情極其濃厚而強烈。5、以題西林壁為例分析宋詩的理趣詩的理趣就是通過詩的形象來表現哲理的藝術趣味。其最高境界是將理溶解于詩的形象之中,使人渾然不覺,讓讀者自己去體會。西林,寺名,在廬山,一名乾明寺。近代人陳衍在宋詩精華錄中指出:“此詩有新思想,似未經人道過?!钡切滤枷刖烤怪甘裁?,他沒有明說。今天看來,前兩句似說明人們的觀點會因為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人們因為立場不同,視角不同,觀察事物的時間和地點不同,往往會形成不同的看法,即使同一個人也如此。后兩句說明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道理。因為局中人往往要考慮利害得失,其主觀因素會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與限制,所以難以對事物的本質有客觀而準確的認識。黃庭堅還認為蘇軾在這首詩中談了人們對佛學的理解各有差異,黃氏評價道:“此老人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