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 墨 第 九 十 一.docx_第1頁
筆 墨 第 九 十 一.docx_第2頁
筆 墨 第 九 十 一.docx_第3頁
筆 墨 第 九 十 一.docx_第4頁
筆 墨 第 九 十 一.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筆 墨 第 九 十 一 筆 法 : 韋 仲 將 【 一 】 筆 方 曰 ( 一 ) : 先 次 (二 ) 以 鐵 梳 梳 ( 三 ) 兔 毫 【 二 】 及 羊 青 毛 【 三 】 , 去 其穢 毛 , 蓋 使 不 髯 【 四 】 。 茹 【 五 】 訖 , 各 別 之 。 皆 用 梳掌 【 六 】 痛 拍 整 齊 毫 鋒 端 , 本 ( 四 ) 各 作 扁 【 七 】 , 極令 均 調 平 好 , 用 衣 羊 青 毛 【 八 】 縮 羊 青 毛 去 兔 毫 頭下 二 分 許 。 然 後 合 扁 , 捲 令 極 圓 。 訖 , 痛 頡 【 九 】 之 。 以 所 整 羊 毛 中 截 ( 五 ) , 用 衣 中 心 【 一 】 名 曰 筆 柱 , 或 曰 墨 池 、 承 墨 ( 六 ) 。 復用 毫 青 【 一 一 】 衣 羊 青 ( 七 ) 毛 外 , 如 作 柱 法 , 使 中 心齊 , 亦 使 平 均 。 痛 頡 , 內 管 中 , 寧 隨 毛 長 者 使 深 【 一 二】 。 寧 小 不 大 ( 八 ) 。 筆 之 大 要 也 。 合 墨 法 ( 九 ) : 好 醇 煙 【 一 三 】 , 擣 訖 , 以 細 絹篩 於 堈 內 篩 去 草 莽 ( 十 ) 若 【 一 四 】 細 沙 、 塵 埃 。此 物 至 輕 微 , 不 宜 露 篩 , 喜 失 飛 去 , 不 可 不 慎 。 墨 (十 一 ) 一 斤 , 以 好 膠 五 兩 【 一 五 】 , 浸 才心 反 皮 汁 中 。 , 江 南 樊 雞 木 皮 也 【 一 六 】 ; 其 皮入 水 綠 色 , 解 膠 , 又 益 墨 色 。 可 下 雞 子 白 去 黃 五 顆 。 亦 以 真 珠 砂 ( 十 二 ) 一 兩 , 麝 香 【 一 七 】 一 兩 ,別 治 , 細 篩 , 都 合 調 。 下 鐵 臼 中 , 寧 剛 不 宜 澤 ( 十 三 ), 擣 三 萬 杵 , 杵 多 益 善 。 合 墨 不 得 過 二 月 、 九 月 , 溫 時敗 臭 , 寒 則 難 乾 潼 溶 【 一 八 】 , 見 風 自 ( 十 四 ) 解 碎 。重 不 得 過 三 二 兩 。 墨 之 大 訣 如 此 。 寧 小 不 大 【 一 九 】 。 ( 一 ) 太 平 御 覽 引 用 書 總 目 中有 韋 仲 將 筆 墨 方 , 但 卷 六 五 筆 項 引 有 筆 墨法 , 未 標 明 作 者 姓 名 , 它 的 內 容 是 : 作 筆 當 以 鐵 梳梳 兔 毫 及 羊 青 毛 , 去 其 穢 毛 , 使 不 髯 。 茹 羊 青 為 心 , 名曰 筆 柱 , 或 曰 墨 池 。 對 照 要 術 所 引 , 顯 然 是 不 完整 的 , 疑 亦 出 韋 仲 將 法 而 多 脫 漏 。 ( 二 ) 先 次 , 如 果 解 釋 為 先 梳 兔 毫 , 次 梳 羊 青 毛 , 無 此 用 例 ; 如 果 次 字是 後 字 之 誤 , 差 可 解 釋 , 但 先 後 的 用 法 , 古 人還 是 很 少 的 。 太 平 御 覽 卷 六 五 引 筆 墨 法 這 二字 只 是 一 當 字 , 舊 抄 本 宋 初 蘇 易 簡 文 房 四 譜 ( 張 步 瀛 以 津 逮 本 為 底 本 的 要 術 校 本 中 , 過錄 著 張 定 均 據 舊 抄 本 文 房 四 譜 校 勘 的 內 容 。 這裏 所 稱 舊 抄 本 即 據 張 定 均 所 用 本 , 下 同 ) 引 韋 仲 將 筆 墨 方 無 次 字 , 叢 書 集 成 本 蘇 易 簡 文 房四 譜 引 亦 無 次 字 。 據 此 , 次 應 是 衍 文 。 ( 三 ) 梳 梳 , 原 只 一 梳 字, 文 房 四 譜 ( 不 分 舊 抄 本 或 叢 書 集 成 本 時, 是 二 本 相 同 , 下 同 。 但 引 用 無關 筆 墨 方 的 其 他 資 料 時 , 指 集 成 本 ) 及 太 平御 覽 引 筆 墨 法 均 重 文 , 必 須 重 文 , 茲 據 補 。 ( 四 ) 本 , 如 連 上 句 端 本 連 讀 , 則 端 是 毫 鋒 , 本 是 毫 末 , 但 兩 頭 不 能 同時 拍 齊 。 製 筆 必 須 毫 端 相 齊 , 現(xiàn) 在 在 湖 筆 生 產 上 叫 做 對 鋒 。 清 梁 同 書 筆 史 引 妮 古 錄 : 筆 有 四 德: 銳 、 齊 、 健 、 圓 ; 引 柳 公 權 帖 : 出 鋒 須 長 , 副 切 須 齊 ; 引 衛(wèi) 夫 人 筆 陣 圖 : 鋒 齊 腰 強 ; 文 房 四 譜 卷 一 筆 有 四 句 訣 是 : 心 柱 硬 , 覆 毛 薄, 尖 似 錐 , 齊 似 鑿 。 都 要 求 毫 端 齊 一 而 尖 銳 。 鋒 齊 以後 , 根 齊 容 易 辦 到 ( 如 副 切 ) 。 文 房 四 譜 所 引就 沒 有 這 個 本 字 , 這 句 舊 抄 本 是 : 用 梳 掌 痛拍 整 毫 , 齊 其 鋒 端 , 叢 書 集 成 本 是 : 用 梳 掌 痛正 毫 , 齊 鋒 端 , 都 只 要 求 拍 齊 鋒 端 ( 不 可 能 同 時 拍 齊下 頭 ) 是 合 理 的 。 事 類 賦 引 亦 無 本 字 。 因 此 這個 本 字 連 上 句 讀 , 就 成 為 費 詞 。 文 房 四 譜 卷 二引 唐 陸 龜 蒙 哀 茹 筆 工 辭 : 旬 濡 數(shù) 鋒 , 月 禿 一 把 ,編 如 蠶 絲 。 下 文 各 作 扁 , 也 是 一 種 編 法 , 其 所 編的 地 方 必 須 是 在 毫 毛 的 下 端 。 這 樣 , 這 個 本 字 連 下句 讀 , 可 以 講 得 通 。 因 此 , 我 們 保 留 這 個 本 字 , 讀成 本 各 作 扁 。 ( 五 ) 截 , 原 作 或 , 文房 四 譜 與 事 類 賦 均 引 作 截 。 下 文 中 心 , 文 房 四 譜 引 作 筆 心 。 中 截 是 截 取 羊 毛 的 上 段 , 即 柳 公權 帖 所 稱 副 切 須 齊 , 作 為 裹 覆 ( 衣 ) 筆 心 之 用。 這 樣 , 作 或 或 截 , 在 作 法 上 有 差 別 。 作 或 是 或 然 之 詞 , 可 以 這 樣 , 也 可 以 不 這 樣 。 作 截 ,這 肯 定 是 四 層 作 成 的 筆 : 最 內 層 是 羊 毛 , 次 層 是 兔 毫 ,三 層 是 中 截 的 羊 毛 , 最 外 層 仍 裹 以 兔 毫 。 文 房 四譜 卷 二 引 晉 成 公 綏 棄 故 筆 賦 : 結 三 束 而 五 重 。 梁 同 書 筆 史 引 黃 庭 堅 書 侍 其 瑛 筆 : 宣 城 諸葛 高 三 副 筆 , 鋒 雖 盡 而 心 故 圓 。 引 宋 晁 說 之 贈 筆 處士 屠 希 詩 : 自 識 有 心 三 副 健 。 心 指 筆 心 , 副 即 外 覆 的 衣 , 三 副 即 三 重 衣 , 圓 、 健 都 是 筆 的 四 德 之 一 。 所 稱 有 心 三 副 ,正 是 四 重 的 筆 。 據 此 , 筆 以 四 重 或 五 重 為 優(yōu) , 韋 誕 可 能是 三 副 筆 的 創(chuàng) 始 人 , 後 來 再 發(fā) 展 為 四 副 的 五 重筆 。 故 據 文 房 四 譜 等 引 改 為 截 。 ( 六 ) 承 墨 是 筆 柱 的 別 名。 唐 段 公 路 北 戶 錄 卷 二 雞 毛 筆 崔 龜 圖 注 引 韋 仲將 筆 方 說 : 筆 柱 , 或 云 墨 池 , 亦 曰 承 墨 。 要術 可 能 脫 亦 曰 一 類 字 , 但 沒 有 也 可 以 。 ( 七 ) 衣 羊 青 , 明 抄 如 文 ; 金抄 原 先 脫 漏 , 校 勘 後 以 小 字 添 補 , 雖 字 跡 不 顯 , 尚 可 辨明 ; 湖 湘 本 脫 青 字 。 ( 八 ) 寧 小 不 大 , 舊 抄 本 文 房 四 譜 引 作 寧 心 小 , 不 宜 大 。 宜 字 無 所謂 , 心 字 就 重 要 。 按 韋 仲 將 善 寫 徑 丈 大 字 , 筆不 可 能 限 制 到 寧 小 不 大 , 應 是 指 筆 心 , 要 術 應 脫 心 字 。 ( 九 ) 本 條 合 墨 法 , 太 平 御覽 卷 六 五 墨 引 作 韋 仲 將 筆 墨 方 , 文 句 基 本相 同 , 文 房 四 譜 卷 五 仍 引 作 是 韋 仲 將 法 , 文 字 亦 基本 相 同 , 則 此 條 應 仍 出 韋 仲 將 法 。 但 晁 氏 墨 經 ( 四 庫 全 書 總 目 提 要 推 定 為 宋 晁 貫 之 撰 ) 在 記 述 製 墨 各步 驟 中 , 常 提 到 韋 仲 將 法 和 賈 思 勰 法 , 不 但 將 二 法 分 舉, 還 將 二 法 作 比 較 , 例 如 關 於 用 藥 : 魏 韋 仲 將 用 真 珠、 麝 香 二 物 , 後 魏 賈 思 勰 用 梣 木 、 雞 白 、 真 珠 、 麝 香 四物 , 說 明 賈 法 較 韋 法 有 不 同 。 據 此 , 此 條 又 像 不 完 全是 韋 法 , 也 許 賈 氏 補 充 了 一 些 自 己 的 經 驗 , 所 以 在 引 書時 只 稱 韋 仲 將 筆 方 , 而 不 稱 為 筆 墨 方 。 ( 十 ) 草 莽 , 文 房 四 譜 和 太 平 御 覽 卷 六 五 均 引 作 草 芥 。 ( 十 一 ) , 明 抄 誤 作 麴 ,他 本 脫 , 據 金 抄 補 正 。 原 是 麥 屑 , 這 裏 作 粉 末 講, 墨 即 指 篩 淨 的 煙 末 ( 文 房 四 譜 引 即 作 煙一 斤 ) 。 ( 十 二 ) 真 珠 砂 , 文 房 四 譜 與 太 平 御 覽 卷 六 五 引 韋 仲 將 法 及 晁 氏 墨 經 所記 , 均 作 真 珠 , 無 砂 字 。 但 明 沈 繼 孫 墨 法 集要 用 藥 有 用 朱 砂 的 , 並 且 說 朱 砂 助 色 發(fā) 豔 ,則 砂 字 應 有 , 他 書 所 引 , 脫 。 ( 十 三 ) 沈 繼 孫 墨 法 集 要 搜 煙 : 搜 ( 按 借 作 溲 ) 如 細 砂 狀 , 寧 乾 勿 濕 。 這裏 寧 剛 不 宜 澤 , 似 應 在 都 合 調 下 , 和 下 鐵 臼中 句 倒 錯 。 ( 十 四 ) 明 抄 作 自 , 他 本 作 日 , 太 平 御 覽 卷 六 五 引 亦 作 日 。 按 製 墨 有 蔭 ( 也 叫 入 灰 ) 的 程 序 。 所 謂 蔭 是 將 初 製 成的 墨 錠 上 下 鋪 上 細 灰 使 吸 去 潮 潤 ( 冬 天 在 生 火 的 暖 室 中) 。 作 這 樣 的 處 理 時 , 晁 氏 墨 經 說 : 置 之 不 平 亦曲 , 見 風 亦 裂 。 沈 繼 孫 墨 法 集 要 說 : 不 可 見 風, 見 風 墨 斷 。 但 出 灰 之 後 , 卻 要 經 過 風 中 吹 乾 的 手 續(xù), 可 是 沒 有 日 乾 的 過 程 。 要 術 所 記 也 是 在 乾 墨 的 過程 中 , 這 裏 該 是 指 風 乾 時 要 坼 裂 , 故 從 明 抄 作 自 。 【 一 】 韋 仲 將 , 名 誕 , 三 國 魏 時 人, 善 書 法 , 並 善 製 墨 。 三 國 志 魏 志 劉 劭 傳 注 引 三 輔 決 錄 : 洛 陽 、 鄴 、 許 三 都 宮 觀 始 就 , 命 誕 名題 。 誕 以 御 筆 墨 皆 不 任 用 , 因 奏 曰 : 用 張 芝 筆 ,左 伯 紙 , 及 臣 墨 , 皆 古 法 , 並 此 三 具 , 又 得 臣 書 , 然 後可 以 逞 徑 丈 之 勢 , 方 寸 千 言 。 元 陸 友 墨 史 卷 上: 簫 子 良 答 王 僧 虔 書 曰 : 仲 將 之 墨 , 一 點 如 漆。 是 韋 誕 原 以 善 製 墨 著 稱 。其 兄 韋 昶 , 則 善 製 筆 。 清 梁 同 書 筆 史 引 書 斷 : 晉 韋 昶 , 好 作 筆 。 王 子 敬 得 其 筆 , 歎 為 絕 世 。 昶 字 文休 , 誕 兄 。 魏 明 帝 時 建 成 凌 雲 臺 , 誤 將 臺 匾 先 釘 實 在臺 上 , 只 好 用 竹 籠 盛 著 題 匾 人 , 用 轆 轤 轉 上 去 , 離 地 二十 五 丈 。 這 人 很 害 怕 , 題 好 了 下 來 , 鬚 髮 盡 白 , 告 誡 子孫 以 後 再 也 不 要 學 書 法 。 這 人 就 是 韋 誕 ( 世 說 新 語 巧 藝 篇 及 注 引 四 體 書 勢 並 載 其 事 ) 。 【 二 】 宋 初 蘇 易 簡 文 房 四 譜 卷一 引 王 羲 之 筆 經 : 凡 作 筆 須 用 秋 兔 。 秋 兔 者 , 仲秋 取 毫 也 。 所 以 然 者 , 孟 秋 去 夏 近 , 則 其 毫 焦 而 嫩 ; 季秋 去 冬 近 , 則 其 毫 而 禿 。 其 夾 脊 上 有 兩 行 毛 , 此毫 尤 佳 ; 脅 際 扶 疏 , 乃 其 次 耳 。 【 三 】 羊 青 毛 , 叢 書 集 成 本 文 房 四 譜 引 作 青 羊 毛 ( 以 下 也 是 一 樣 ) 。 梁同 書 筆 史 記 載 筆 的 毛 料 有 三 十 種 , 其 中 羊 毛 有 羊 毛、 青 羊 毛 、 黃 羊 毛 三 種 。 【 四 】 髯 是 頰 毛 ; 鬚 髯 蜷 曲 叫 虯 髯 。 不 髯 是 說 將 毛 梳 理 清 楚 , 不 使 蜷 曲 雜 亂。 【 五 】 茹 , 梁 同 書 筆 史 說: 製 筆 謂 之 茹 筆 , 蓋 言 其 含 毫 終 日 也 。 今 製 法 如故 , 而 茹 筆 之 名 隱 矣 。 文 房 四 譜 卷 二 引 唐 陸 龜 蒙 哀 茹 筆 工 辭 : 爰 有 茹 工 , 工 之 良 者 。 擇 其 精 麤 ,在 價 高 下 ; 闕 齾 叉 互 , 尚 不 能 捨 。 旬 濡 數(shù) 鋒 , 月 禿 一 把。 編 如 蠶 絲 , 汝 實 助 也 。 這 裏 茹 , 即 指 梳 去 穢 毛後 , 再 用 口 來 整 治 毫 鋒 的 工 作 。 原 來 毛 上 端 毛 色 較 嫩 的部 分 叫 做 鋒 , 各 種 毛 的 鋒 頭 長 短 不 一 , 如 果 混 製 在一 起 , 這 筆 寫 起 來 一 定 要 開 花 。 所 以 必 須 不 厭 其 煩地 非 常 細 緻 地 使 鋒 頭 對 齊 , 然 後 各 製 各 樣 的 筆 。 這 一 道工 序 , 現(xiàn) 在 由 水 盆 工 來 完 成 , 唐 以 前 是 茹 工 的 艱 辛勞 動 。 【 六 】 梳 掌 , 梳 齒 下 部 拿 梳 的地 方 , 即 梳 把 。 【 七 】 扁 , 編 連 或 黏 連 成 扁 扁的 薄 排 , 作 為 裹 覆 筆 心 之 用 。 【 八 】 明 方 以 智 通 雅 卷 三 二 :筆 有 柱 有 被 , 有 心 有 副 。 被 、 副 都 是 被 覆 在 外 層 的 衣 。 衣 , 這 裏 作 動 詞 用 , 即 作 被 覆 講 ( 下 文 二 衣 字 同 ) 。 文 房 四 譜 卷 一 記 載 唐 歐 陽 通 自 重 其 字, 用 筆 必 須 是 貍 毛 為 心 , 覆 以 秋 毫 。 這 裏 用 衣 羊青 毛 , 也 是 以 羊 青 毛 為 心 , 覆 以 兔 毫 。 【 九 】 頡 是 強 項 , 又 是 減 縮 。 筆 史 引 黃 庭 堅 筆 說 說 : 張 遇 丁 香 筆 , 撚 心 極圓 , 束 頡 有 力 。 由 於 筆 腳 紮 得 很 緊 很 堅 實 , 鬆 的 被 約縮 到 最 低 限 度 , 可 以 強 固 地 裝 入筆 管 中 , 故 稱 為 頡 。 筆 史 引 南 部 新 書 : 柳 公 權 筆 偈 : 圓 如 錐 , 捺 如 鑿 , 只 得 入 , 不 得 卻 。 蓋縛 筆 要 緊 , 一 毛 出 , 即 不 堪 用 。 這 就 是 痛 頡 的 情況 。 【 一 】 中 心 , 指 上 文 所 作 成 的以 羊 青 毛 為 最 內 層 以 兔 毫 為 次 層 的 筆 柱 。 用 衣 中心 , 是 說 再 用 羊 毛 裹 覆 筆 柱 為 第 三 層 。 然 後 又 用青 兔 毫 裹 在 羊 青 毛 外 ( 復 用 毫 青 衣 羊 青 毛 外 ) 為 第四 層 。 三 四 層 的 作 法 和 一 二 層 一 樣 , 所 以 說 如 作 柱 法 。 【 一 一 】 毫 青 , 文 房 四 譜 叢 書 集 成 本 作 青 毫 , 意 思 相 同 , 都 是 指 青 兔 毫 。唐 段 公 路 北 戶 錄 卷 二 雞 毛 筆 : 且 筆 有 豐 狐 之毫 , 虎 僕 之 毛 , 然 未 若 兔 毫 。 其 宣 城 歲 貢 青 毫 六 兩, 紫 毫 三 兩 , 勁 健 無 以 過 也 。 【 一 二 】 寧 隨 毛 長 者 使 深 ( 者 疑 應 作 著 ) , 寧 可 盡 其 毛 的 長 度 , 儘 可 能 地 使 裝進 筆 管 中 深 些 。 筆 史 引 黃 庭 堅 筆 說 說 : 宣 城諸 葛 高 , 繫 散 卓 筆 , 大 概 筆 長 寸 半 , 藏 一 寸 於 管 中。 可 說 深 得 很 。 【 一 三 】 煙 有 松 煙 、 油 煙 二 類 。 文房 四 譜 引 此 作 好 醇 松 煙 , 說 明 所 用 是 松 煙 。 明 沈繼 孫 以 實 際 經 驗 撰 為 墨 法 集 要 , 自 浸 油 至 印脫 分 製 墨 為 二 十 一 道 工 序 , 較 宋 晁 氏 墨 經 多 有 發(fā)展 。 其 浸 油 說 : 古 法 惟 用 松 燒 煙 , 近 代 始 用 桐 油、 麻 子 油 燒 煙 。 衢 ( 按 指 浙 江 衢 縣 ) 人 用 皂 青 油 燒 煙 ,蘇 人 用 菜 子 油 、 豆 油 燒 煙 。 但 桐 油 得 煙 最 多 , 為 墨色 黑 而 光 , 久 則 日 黑 一 日 ; 餘 油 得 煙 皆 少 , 為 墨 色 淡 而昏 , 久 則 日 淡 一 日 。 燒 松 煙 用 , 燒 油 煙 用 盞 、 碗 ,各 有 特 殊 的 裝 置 。 【 一 四 】 若 , 作 及 講 。 【 一 五 】 晁 氏 墨 經 和 的 工 序說 : 凡 煤 一 斤 , 古 法 用 膠 一 斤 。 今 用 膠 水 一 斤 , 水 居十 二 兩 , 膠 居 四 兩 , 所 以 不 善 ; 然 賈 思 勰 墨 法 , 煤 一 斤, 用 膠 五 兩 , 蓋 亦 未 盡 善 也 。 又 說 : 膠 多 利 久 , 膠少 利 新 。 匠 者 以 其 速 售 , 故 喜 用 膠 少 。 凡 大 膠 必 厚, 厚 難 於 和 。 煙 、 膠 配 合 同 重 量 者 , 即 宋 何 薳 墨 記 所 謂 對 膠 , 創(chuàng) 始 於 唐 末 李 超 父 子 ( 本 易 水 人 , 避難 徽 州 , 世 為 南 唐 墨 官 。 後 來 徽 墨 , 因 此 著 名 ) 。元 陸 友 墨 史 卷 上 記 載 李 超 墨 愈 久 愈 好 , 堅 能 削 木 , 誤 墜 溝 中 , 數(shù) 月 不 敗 。 墨 經 膠 項 : 凡 墨, 膠 為 大 , 有 上 等 煤 而 膠 不 如 法 , 墨 亦 不 佳 ; 如 得 膠 法, 雖 次 煤 能 成 善 墨 。 【 一 六 】 梣 , 江 南 樊 雞 木 皮 也 , 文 房 四 譜 引 作 : 梣 皮 , 即 江 南 石 檀 木 皮 也 。 按 梣 , 木 犀 科 , 落 葉 小 喬 木 或 灌 木 , 即秦 皮 。 名 醫(yī) 別 錄 : 秦 皮 , 一 名 岑 皮 ,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