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叮叮小文庫常見化學計算方法主要有: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守恒法、極值法、關系式法、方程式疊加法、等量代換法、摩爾電子質量法、討論法、圖象法(略)、對稱法(略)。一、差量法在一定量溶劑的飽和溶液中,由于溫度改變(升高或降低),使溶質的溶解度發(fā)生變化,從而造成溶質(或飽和溶液)質量的差量;每個物質均有固定的化學組成,任意兩個物質的物理量之間均存在差量;同樣,在一個封閉體系中進行的化學反應,盡管反應前后質量守恒,但物質的量、固液氣各態(tài)物質質量、氣體體積等會發(fā)生變化,形成差量。差量法就是根據這些差量值,列出比例式來求解的一種化學計算方法。該方法運用的數(shù)學知識為等比定律及其衍生式:或。差量法是簡化化學計算的一種主要手段,在中學階段運用相當普遍。常見的類型有:溶解度差、組成差、質量差、體積差、物質的量差等。在運用時要注意物質的狀態(tài)相相同,差量物質的物理量單位要一致。1.將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21.0g,加熱至質量不再變化時,稱得固體質量為12.5g。求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2.實驗室用冷卻結晶法提純KNO3,先在100時將KNO3配成飽和溶液,再冷卻到30,析出KNO3?,F(xiàn)欲制備500g較純的KNO3,問在100時應將多少克KNO3溶解于多少克水中。(KNO3的溶解度100時為246g,30時為46g)3.某金屬元素R的氧化物相對分子質量為m,相同價態(tài)氯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則金屬元素R的化合價為多少?4.將鎂、鋁、鐵分別投入質量相等、足量的稀硫酸中,反應結束后所得各溶液的質量相等,則投入的鎂、鋁、鐵三種金屬的質量大小關系為( ) (A)AlMgFe (B)FeMgAl (C)MgAlFe (D)Mg=Fe=Al5.取Na2CO3和NaHCO3混和物9.5g,先加水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該溶液中加9.6g堿石灰(成分是CaO和NaOH),充分反應后,使Ca2+、HCO3-、CO32-都轉化為CaCO3沉淀。再將反應容器內水分蒸干,可得20g白色固體。試求: (1)原混和物中Na2CO3和NaHCO3的質量; (2)堿石灰中CaO和NaOH的質量。6.將12.8g由CuSO4和Fe組成的固體,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應后,濾出不溶物,干燥后稱量得5.2g。試求原混和物中CuSO4和Fe的質量。二、十字交叉法凡能列出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來求解的命題,即二組分的平均值,均可用十字交叉法,此法把乘除運算轉化為加減運算,給計算帶來很大的方便。十字交叉法的表達式推導如下:設A、B表示十字交叉的兩個分量,表示兩個分量合成的平均量,xA、xB分別表示A和B占平均量的百分數(shù),且xA+xB=1,則有: AxA+BxB=(xA+xB) 化簡得: 若把放在十字交叉的中心,用A、B與其交叉相減,用二者差的絕對值相比即可得到上式。十字交叉法應用非常廣,但不是萬能的,其適用范圍如表42:含 化學 義 量類型 A、BxA、xB1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混合溶液中溶質質量質量分數(shù)質量分數(shù)2物質中某元素質量分數(shù)混合物中某元素質量分數(shù)質量分數(shù)3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相對原子質量同位素原子百分組成4某物質相對分子質量混合物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物質的量分數(shù)或體積分數(shù)5某物質分子組成混合物的平均分子組成物質的量分數(shù)6 用于某些綜合計算:如十字交叉法確定某些鹽的組成、有機物的組成等正確使用十字交叉法解題的關鍵在于:(1)正確選擇兩個分量和平均量;(2)明確所得比為誰與誰之比;(3)兩種物質以什么為單位在比。尤其要注意在知道質量平均值求體積或物質的量的比時,用此法并不簡單。1. 現(xiàn)有50g 5%的CuSO4溶液,把其濃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1)可將原溶液蒸發(fā)掉 g水;(2)可向原溶液中加入12.5% CuSO4溶液 g;(3)可向原溶液中加入膽礬 g;(4)可向原溶液中加入CuSO4白色粉末 g。2 . 今有NH4NO3和CO(NH2)2混合化肥,現(xiàn)測得含氮質量分數(shù)為40%,則混合物中NH4NO3和CO(NH2)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43 (B)11 (C)34 (D)233. (1)已知溶質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19x%和x%的兩硫酸溶液,若將它們等體積混和,則所得混和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與10x的大小關系如何?(2)已知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a%的氨水物質的量濃度是b molL-1,則%的氨水物質的量濃度與 molL-1的大小關系如何?4. 將金屬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Na2O與Na2O2的混合物。取該燃燒產物7.48g溶于水制成1000mL溶液,取出10mL,用0.1 molL-1的鹽酸中和,用去鹽酸20mL,試求該產物中Na2O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5. 0.8 mol CO2通入1L 1molL-1NaOH溶液中,試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 三、平均法對于含有平均含義的定量或半定量習題,利用平均原理這一技巧性方法,可省去復雜的計算,迅速地作出判斷,巧妙地得出答案,對提高解題能力大有益處。平均法實際上是對十字交叉所含原理的進一步運用。解題時,常與十字交叉結合使用,達到速解之目的。原理如下:若AB,且符合,則必有AB,其中是A、B的相應平均值或式。xAxB分別是A、B的份數(shù)。常見的類型有:元素質量分數(shù)、相對原子質量、摩爾電子質量、雙鍵數(shù)、化學組成等平均法。有時運用平均法也可討論范圍問題。1. 某硝酸銨樣品中氮的質量分數(shù)25%,則該樣品中混有的一組雜質一定不是( ) (A)CO(NH2)2和NH4HCO3 (B)NH4Cl和NH4HCO3 (C)NH4Cl和(NH4)2SO4 (D)(NH4)2SO4和NH4HCO32. 把含有某一種氯化物雜質的氯化鎂粉末95mg溶于水后,與足量的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300mg,則該氯化鎂中的雜質可能是( ) (A)氯化鈉 (B)氯化鋁 (C)氯化鉀 (D)氯化鈣3. 某含雜質的CaCO3樣品只可能含有下列括號中四種雜質中的兩種。取10g該樣品和足量鹽酸反應,產生了2.24L標準狀況下的CO2氣體。則該樣品中一定含有 雜質,可能含有 雜質。(雜質:KHCO3、MgCO3、K2CO3、SiO2)4 .(1)碳酸氫銨在170時完全分解,生成的混和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是 。 (2)某爆鳴氣中H2和O2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75%和25%,則該爆鳴氣對氫氣的相對密度是 。 (3)體積為1 L的干燥容器充入HCl氣體后,測得容器中氣體對氧氣相對密度為1.082,用此氣體進行噴泉實驗,當噴泉停止后,進入容器中液體的體積是 。附:平均摩爾質量()的求法: m總混和物叫質量 n總混和物總物質的量=M1n1%+M2n2%+ M1、M2各組分的摩爾質量,n1%、n2%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注: 如是元素的摩爾質量,則M1、M2是各同位素的摩爾質量,n1%、n2%是各同位素的原子分數(shù)(豐度)。)如是氣體混合物的摩爾質量,則有=M1V1%+M2V2%+(注:V1%、V2%氣體體積分數(shù)。)如是氣體混合物的摩爾質量,則有=dMA (注:MA為參照氣體的摩爾質量,d為相對密度) 四、 守恒法在化學反應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現(xiàn)象,如:質量守恒(含原子守恒、元素守恒)、電荷守恒、電子得失守恒、能量守恒等,利用這些守恒關系解題的方法叫做守恒法。電荷守恒即對任一電中性的體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膠體等,電荷的代數(shù)和為零,即正電荷總數(shù)和負電荷總數(shù)相等。電子得失守恒是指在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劑得到的電子數(shù)一定等于還原劑失去的電子數(shù),無論是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還是以后將要學習的原電池或電解池均如此。a. 質量守恒1 . 有0.4g鐵的氧化物, 用足量的CO 在高溫下將其還原,把生成的全部CO2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0.75g固體沉淀物,這種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4O5 2. 將幾種鐵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加入100mL、7molL1的鹽酸中。氧化物恰好完全溶解,在所得的溶液中通入0.56L(標況)氯氣時,恰好使溶液中的Fe2+完全轉化為Fe3+,則該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 )A. 72.4% B. 71.4% C. 79.0% D. 63.6%b. 電荷守恒法3. 將8g Fe2O3投入150mL某濃度的稀硫酸中,再投入7g鐵粉收集到1.68L H2(標準狀況),同時,F(xiàn)e和Fe2O3均無剩余,為了中和過量的硫酸,且使溶液中鐵元素完全沉淀,共消耗4mol/L的NaOH溶液150mL。則原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A. 1.5mol/L B. 0.5mol/L C. 2mol/L D. 1.2mol/L4. 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氮化鎂,將燃燒后的產物全部溶解在50mL 1.8 molL-1鹽酸溶液中,以20mL 0.9 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和多余的酸,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過量堿把氨全部釋放出來,用足量鹽酸吸收,經測定氨為0.006 mol,求鎂帶的質量。c. 得失電子守恒法5 . 某稀硝酸溶液中,加入5.6g鐵粉充分反應后,鐵粉全部溶解,生成NO,溶液質量增加3.2g,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物質的量之比為 ( )A. 41 B. 21 C. 11 D. 326. (1)0.5mol銅片與足量的濃HNO3反應,收集到的氣體經干燥后(不考慮損耗),測知其密度在標準狀況下為2.5 gL-1,其體積為 L。(2)0.5mol銅片與一定量的濃HNO3反應,收集到的氣體經干燥后(不考慮損耗)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7.92L,則參加反應的硝酸物質的量為 ;若將這些氣體完全被水吸收,則應補充標準狀況下的氧氣體積為 L。(不考慮2NO2N2O4反應)7. 已知:2 Fe2+Br2 = 2 Fe3+2Br-,若向100mLFeBr2溶液中緩緩通入2.24L標準狀況下的氯氣,結果有三分之一的Br-離子被氧化成Br2單質,試求原FeBr2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五、極值法“極值法”即 “極端假設法”,是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化學問題的常用方法,一般解答有關混合物計算時采用??煞謩e假設原混合物是某一純凈物,進行計算,確定最大值、最小值,再進行分析、討論、得出結論。1. 常溫下,向20L真空容器中通a mol H2S和b mol SO2(a、b都是正整數(shù),且a5,b5),反應完全后,容器內可能達到的最大密度約是( ) (A)25.5 gL-1 (B)14.4 gL-1 (C)8 gL-1 (D)5.1 gL-12. 在標準狀況下,將盛滿NO、NO2、O2混合氣的集氣瓶,倒置于水槽中,完全溶解,無氣體剩余,其產物不擴散,則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C)數(shù)值大小范圍為( ) (A) (B) (C) (D)3. 當用m mol Cu與一定量的濃HNO3反應,在標準狀況下可生成nL的氣體,則m與n的數(shù)值最可能的關系是( ) (A) (B) (C) (D)無法判斷4. 將一定質量的Mg、Zn、Al混合物與足量稀H2SO4反應,生成H2 2.8 L(標準狀況),原混合物的質量可能是( ) A. 2g B. 4g C. 8g D. 10g 六、 關系式法實際化工生產中以及化學工作者進行科學研究時,往往涉及到多步反應:從原料到產品可能要經過若干步反應;測定某一物質的含量可能要經過若干步中間過程。對于多步反應體系,依據若干化學反應方程式,找出起始物質與最終物質的量的關系,并據此列比例式進行計算求解方法,稱為“關系式”法。利用關系式法可以節(jié)省不必要的中間運算步驟,避免計算錯誤,并能迅速準確地獲得結果。用關系式解題的關鍵是建立關系式,建立關系式的方法主要有:1、利用微粒守恒關系建立關系式,2、利用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間的關系建立關系式,3、利用方程式的加合建立關系式。 1. 工業(yè)上制硫酸的主要反應如下: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 SO3+H2O=H2SO4煅燒2.5t含85FeS2的黃鐵礦石(雜質不參加反應)時,F(xiàn)eS2中的S有5.0損失而混入爐渣,計算可制得98硫酸的質量。七、方程式疊加法許多化學反應能發(fā)生連續(xù)、一般認為完全反應,這一類計算,如果逐步計算比較繁。如果將多步反應進行合并為一個綜合方程式,這樣的計算就變?yōu)楹唵?。如果是多種物質與同一物質的完全反應,若確定這些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也可以按物質的量之比作為計量數(shù)之比建立綜合方程式,可以使這類計算變?yōu)楹唵巍?. 將2.1g 由CO 和H2 組成的混合氣體,在足量的O2 充分燃燒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 固體中,固體的質量增加A. 2.1g B. 3.6g C. 4.2g D. 7.2g八、等量代換法在混合物中有一類計算:最后所得固體或溶液與原混合物的質量相等。這類試題的特點是沒有數(shù)據,思考中我們要用“此物”的質量替換“彼物”的質量,通過化學式或化學反應方程式計量數(shù)之間的關系建立等式,求出結果。1. 有一塊Al-Fe合金,溶于足量的鹽酸中,再用過量的NaOH溶液處理,將產生的沉淀過濾、洗滌、干燥、灼燒完全變成紅色粉末后,經稱量,紅色粉末的質量恰好與合金的質量相等,則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shù)為 ( )A. 70 B. 30 C. 47.6 D. 52.4九、摩爾電子質量法在選擇計算題中經常有金屬單質的混合物參與反應,金屬混合物的質量沒有確定,又由于價態(tài)不同,發(fā)生反應時轉移電子的比例不同,討論起來極其麻煩。此時引進新概念“摩爾電子質量”計算就極為簡便,其方法是規(guī)定“每失去1mol電子所需金屬的質量稱為摩爾電子質量”??梢钥闯鼋饘俚哪栯娮淤|量等于其相對原子質量除以此時顯示的價態(tài)。如Na、K等一價金屬的摩爾電子質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其相對原子質量,Mg、Ca、Fe、Cu等二價金屬的摩爾電子質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其相對原子質量除以2,Al、Fe等三價金屬的摩爾電子質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其相對原子質量除以3。1. 由兩種金屬組成的合金10g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應完全后得到氫氣11.2L(標準狀況下),此合金可能是 ( )A. 鎂鋁合金 B. 鎂鐵合金 C. 鋁鐵合金 D. 鎂鋅合金十、討論法討論法:在某些化學問題的求解過程中,無法確定某一物質的相關物理量,這時可根據化學事實或原理,確定其范圍,據此再對范圍中的相關數(shù)據進行合理性取舍或具體化計算,從而使該化學問題得以解決。在確定范圍的過程中,必然會運用到數(shù)學中的不等式知識。這類問題常常是綜合性問題,難度也較大,解題的關鍵是如何構造不等式,即要找準化學問題與不等式之間的聯(lián)結點。在化學解題過程中應注意有序思維和問題解決的完整性。1. 在天平兩端的兩個質量相等的燒杯里各盛有100mL、10molL-1 的鹽酸,然后分別加入a g鎂粉和b g鋁粉,欲使充分反應后天平仍保持平衡,試確定a的取值范圍以及在a不同的取值范圍內a與b之間的關系。-常見化學計算方法詳細答案:一、1. 解析 混合物質量減輕是由于碳酸氫鈉分解所致,固體質量差21.0g-14.8g=6.2g,也就是生成的CO2和H2O的質量,混合物中m(NaHCO3)=1686.2g62=16.8g,m(Na2CO3)=21.0g-16.8g=4.2g,所以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20%。2.分析 本例是涉及溶解度的一道計算題。解答本題應具備理解透徹的概念、找準實際的差量、完成簡單的計算等三方面的能力。題中告知,在100和30時,100g水中分別最多溶解KNO3246g和46g,由于冷卻時溶劑的質量未變,所以溫度從100下降到30時,應析出晶體246g-46g=200g(溶解度之差)。由題意又知,在溫度下降過程中溶質的析出量,據此可得到比例式,求解出溶劑水的質量。再根據水的質量從而求出配制成100飽和溶液時溶質KNO3的質量。解 設所用水的質量為x,根據題意,可列下式: 解得:x=250g又設100時飽和溶液用KNO3的質量為y,根據溶質與溶劑的對應關系,列式如下: 解得:y=615g答 將615KNO3溶解于250g水中。3. 解 若金屬元素R的化合價為偶數(shù)x,則其相同價態(tài)的氧化物、氯化物的化學式分別為、RClx。根據關系式RClx,相對分子質量差值為,所以n-m=27.5x,。若金屬元素R的化合價為奇數(shù)x,則其相同價態(tài)的氧化物、氯化物的化學式分別為R2Ox、RClx。由關系式R2Ox2RClx可知,相對分子質量的差值為235.5x-16x=55x,所以2n-m=55x,x=。答 金屬元素R的化合價為或。4. 分析 本例是金屬與酸反應,根據反應前后質量相等判斷金屬質量大小的一道選擇題。根據題意,反應結束后所得各溶液質量相等,所以各金屬反應掉的質量減去氫氣生成的質量應相等?,F(xiàn)建立如下關系式:MgH2 m=22,AlH2 m=24,F(xiàn)eH2 m=54確定Mg、Al、Fe三種金屬的質量大小,可用下列兩種方法解決。解:設Mg、Al、Fe的質量分別為x、y、z,故三者反應結束后,溶液質量增加為x、y、z且相等,故有:,所以yxz。5. 分析 本例從反應最終的結果看,涉及如下兩個反應:Na2CO3+H2O+CaO=CaCO3+2NaOH,NaHCO3+CaO=CaCO+2NaOH,根據題意“Ca2+、HCO3-、CO32-都轉化CaCO3沉淀”,說明以上兩反應恰好完全進行。從反應前后的質量來看,反應前:9.5g+9.6g=19.1g,反應后:20g,說明對于反應前后的固體而言,其質量是增加的,數(shù)值為20g-19.1g=0.9g。那么0.9g的增重從何增起呢?只能從發(fā)生的反應入手分析:第一個反應固體增重且增重18g,即為水的質量。第二個反應固體質量不變。因此,0.9g的增重源自第1個反應中水參加反應的質量。明確了這一層關系,本題就能迎刃而解了。解 (1)水參加反應的質量為0.9g,則Na2CO3的質量為,NaHCO3的質量為9.5-5.3g=4.2g。(2)堿石灰中CaO的質量為,NaOH的質量為9.6g-5.6g=4.0g。6. 解 根據分析可知,F(xiàn)e過量,設CuSO4的質量為x,則Fe的質量為12.8g-x,根據反應: Fe + CuSO4 = Cu + FeSO4 m 160g 8g x 5.2g-(12.8g-x)=4.8g所以: 解得:x=8.0g,12.8g-x=4.8g答 原混和物中CuSO4和Fe的質量分別為8.0g,4.8g。二、1.分析 本例是將稀溶液濃縮的一道填空題。若按通常方法,根據溶質守恒,列方程進行求解,則解題繁。若運用十字交叉法,運算簡潔,思路流暢。但應處理好蒸發(fā)掉水,或加入CuSO4粉末時CuSO4的質量分數(shù),前者可視為0,后者視為100%。解 (1)(負號代表蒸發(fā)) 說明水蒸發(fā)掉的質量為原溶液質量的,即25g。 (2) 說明加入12.5% CuSO4溶液的質量為原溶液質量的2倍,即100g。 (3)膽礬中CuSO4的質量分數(shù)為 說明加入膽礬的質量為原溶液質量的,即。 (4) 說明加入CuSO4的質量為原溶液質量的,即。答 25 100 4.63 2.782. 解 方法1:NH4NO3中N%=35%,CO(NH2)2中N%=46.7% 說明NH4NO3與CO(NH2)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方法2:設混合物中NH4NO3的物質的量為1 mol,CO(NH2)2的物質的量為x。根據題意,列式如下: 解得:x=1 mol方法3:由于NH4NO3和CO(NH2)2分子中均含有2個N原子,根據混合物中N%=40%,可知該混合物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說明NH4NO3與CO(NH2)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答 本題正確選項為(B)。3. 解 :(1)若混和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x%,則19x%與x%的兩H2SO4溶液必以等質量混和?,F(xiàn)因等體積的19x%溶液質量大于x%的溶液質量,故等體積混和后,所得溶液質量分數(shù)應大于10x%。 (2)若將a%的氨水加水稀釋成%,則加入水的質量即為氨水的質量?,F(xiàn)因水的密度大于氨水密度,故稀釋后溶液的體積應小于原溶液體積的一半,根據溶質物質的量守恒,所以%的氨水物質的量濃度應大于 molL-1。4. 圖44根據以上圖示,結合有關反應的用量,確定1000mL NaOH溶液中NaOH物質的量。由Na元素守恒,可計算出混合物(Na2O、Na2O2)的平均摩爾質量或平均化學式。從而求解得之。解 1000mL 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為根據混和物的平均摩爾質量=,可知:Na2O與Na2O2的平均摩爾質量= 說明Na2O與Na2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12.8=14,即Na2O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為答 該產物中Na2O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為20%。5. 解 n(CO2)=0.8 mol,n(NaOH)= 1L1 molL-1=1 mol 方法1:設生成物NaHCO3物質的量分別為x、y。 由碳元素守恒,列式:x+y=0.8 mol 由鈉元素守恒,列式:x+2y=1 mol 解得:x=0.6 mol y=0.2 mol 方法2:若以CO2為基準物質,分別發(fā)生反應(1)和(2)時,需NaOH分別為0.8 mol和1.6 mol。 說明CO2在兩個反應中所消耗的物質的量之比為0.60.2=31,也是生成物中NaHCO3與Na2CO3的物質的量之比。所以n(NaHCO3)=0.8 mol=0.6 mol,n(Na2CO3)=0.2 mol。 若以NaOH為基準物質,CO2則分別消耗1 mol和0.5 mol。 說明NaOH在兩個反應中所消耗的物質的量之比為0.30.2=32,所以生成物中NaHCO3與Na2CO3的物質的量之比應為31。故n(NaHCO3)=1 mol=0.6 mol,n(Na2CO3)=1 mol=0.2 mol。 方法3:因n(CO2)n(NaOH)=0.8 mol1 mol=45說明產物中既有NaHCO3生成,又有Na2CO3生成,反應的總方程式可寫成如下: CO2+NaOH Na2CO3+NaHCO3+H2O根據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方程中的計量數(shù)之比,故CO2、NaOH前的計量數(shù)分別為4和5,根據原子個數(shù)守恒,判斷出Na2CO3、NaHCO3和H2O前的計量數(shù)分別為1、3和1,即:4CO2+5NaOH=Na2CO3+3NaHCO3+H2O,所以n(Na2CO3)=0.8 mol=0.2 mol,n(NaHCO3)=0.8 mol=0.6 mol。三、1. 解 NH4NO3中氮的質量分數(shù)是,而CO(NH2)2、NH4Cl、NH4HCO3和(NH4)2SO4中氮的質量分數(shù)分別是46.7%、26.2%、17.7%和21.1%,其中只有(NH4)2SO4和NH4HCO3一組氮的質量分數(shù)都小于25%。因此,該樣品中混有的一組雜質一定不是(NH4)2SO4和NH4HCO3。答 本題正確選項為(D)。2. 解 若95mg全是MgCl2,則其反應后產生AgCl的質量為gmol-1=287mg300mg。根據平均含義可推知:95mg雜質與足量AgNO3溶液反應生成AgCl的質量應大于300mg。這就要求雜質中Cl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比MgCl2中高才有可能。因此本題轉換成比較Cl元素含量的高低?,F(xiàn)將每種的化學式作如下變形:MgCl2、Na2Cl2、AlCl2、K2Cl2、CaCl2。顯然,金屬式量低的,Cl元素含量高,因此,只有AlCl3才有可能成為雜質。答 本題正確選項為(B)。3.略4. 解 (1)NH4HCO3NH3+H2O+CO2根據質量守恒可知:n(NH4HCO3)M(NH4HCO3)=n(混)(混),故(混)=79gmol-1,即混和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6.3。 (2)設爆鳴氣100g,則H2的物質的量為100g75%2gmol-1=37.5mol,O2物質的量為100g25%32gmol-1=0.78mol。故爆鳴氣的平均摩爾質量為100g(37.5+0.78)mol=2.619gmol-1,即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2.619 gmol-12 gmol-1=1.31。 (3)干燥容器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08232=34.62,由34.62Br-。因此,在FeBr2溶液中通入Cl2時,首先發(fā)生:Cl2+2Fe2+ = 2Fe3+2Cl -,然后再發(fā)生:Cl2+2 Br- = Br2+2Cl -。根據Cl2用量控制反應進程,所以Fe2+和Br-失去電子數(shù)目應等于Cl2得到電子數(shù)目。據此守恒關系,列出等式,很易求解。解 設FeBr2物質的量濃度為C,由電子守恒可知: 解得:C=1.2 molL-1答 原FeBr2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2molL-1。五、1. 本題提供的思路是運用極限法來分析求解。因為M(SO2)M(H2S),要達到最大密度,必然剩余SO2氣體,且物質的量為最多,因此極端考慮,起始時,SO2物質的量取最大(5mol),H2S物質的量取最小(1 mol),故反應后剩余SO2為,密度為。所以(B)選項為本題正確答案。答 本題正確選項為(B)。2. (B) 3.略4. 解析本題給出的數(shù)據不足,故不能求出每一種金屬的質量,只能確定取值范圍。三種金屬中產生等量的氫氣質量最大的為鋅,質量最小的為鋁。故假設金屬全部為鋅可求的金屬質量為8.125g,假設金屬全部為鋁可求的金屬質量為2.25g,金屬實際質量應在2.25g 8.125g之間。故答案為B、C。六、1. 解析 根據化學方程式,可以找出下列關系:FeS22SO22SO32H2SO4, 本題從FeS2制H2SO4,是同種元素轉化的多步反應,即理論上FeS2中的S全部轉變成H2SO4中的S。得關系式FeS22H2SO4。過程中的損耗認作第一步反應中的損耗,得可制得98硫酸的質量是=3.36。七、1. 解析 CO和H2都有兩步反應方程式,量也沒有確定,因此逐步計算比較繁。Na2O2足量,兩種氣體完全反應,所以將每一種氣體的兩步反應合并可得H2+Na2O2=2NaOH,CO+ Na2O2=Na2CO3,可以看出最初的氣體完全轉移到最后的固體中,固體質量當然增加2.1g。選。此題由于CO和H2的量沒有確定,兩個合并反應不能再合并!八、1. 解析 變化主要過程為:由題意得:Fe2O3與合金的質量相等,而鐵全部轉化為Fe2O3,故合金中Al的質量即為Fe2O3中氧元素的質量,則可得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shù)即為Fe2O3中氧的質量分數(shù),O%=100%=30%,選B。九、1. 解析 。由題意,生成0.5mol H2,金屬失去的電子即為1mol,即合金的平均摩爾電子質量為10g/mol,鎂、鋁、鐵、鋅的摩爾電子質量分別為:12、9、28、32.5(單位:g/mol),由平均值可知,混合物中一種金屬的摩爾電子質量小于10g/mol,另一種大于10g/mol。故選A、C十、1. 分析 本例是一道結合討論分析的天平平衡題,考查了在化學解題過程中的有序思維和問題解決的完整性。反應后天平仍然平衡,說明天平左右兩端加入金屬的質量與放出氫氣的質量數(shù)差值應相等。但不知鎂粉、鋁粉與鹽酸的量相對大小,所以必須通過討論判斷誰過量,從而以另一方計算產生H2的質量。因此如何判斷誰過量是解決本題的關鍵,另外,還需時刻注意調整a的取值范圍(由b的取值范圍及a和b的關系確定),才能得到本題完整解答,這一點在解題過程中是被常疏忽的。解 根據題意,題中發(fā)生的兩個反應為: Mg+2HCl = MgCl2+H2 2Al+6HCl = 2AlCl3+3H2若鹽酸完全反應,所需Mg粉質量為,所需鋁粉質量為。 (1)當a12g,b9g,即鹽酸適量或不足,產生H2的質量應以HCl的量計算,因HCl的量是一定的,故產生H2的質量相等,要使天平平衡,即要求金屬的質量相等,所以a=b,此時b的范圍必須調整為b12g。 (2)當a12g,b9g,即Mg、Al不足,應以其計算產生H2的量。要使天平平衡,即要有:,解得:,此時a的范圍必須調整為a8.7g。 (3)當a12g,b9g,即Mg不足,應以Mg算;Al過量或適量,以HCl算。要使天平平衡,必須滿足:,解得:,據(1)、(2)調整a的范圍為8.7ga12g。答 (1)當a12g時,a=b;(2)當8.7ga12g時,;(3)當0a8.7g時,。競賽班常見化學計算方法答案一、1. 20% 2. 將615KNO3溶解于250g水中 3. R的化合價為或。4. 解:設Mg、Al、Fe的質量分別為x、y、z,故三者反應結束后,溶液質量增加為x、y、z且相等,故有:,所以yxz。5. 解 (1)水參加反應的質量為0.9g,則Na2CO3的質量為,NaHCO3的質量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用設備在促進日用品行業(yè)產業(yè)升級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街舞社團面試題及答案
- 假期規(guī)劃測試題及答案
- 酒量趣味測試題及答案
- 小學生的考試試題及答案
- 沙洲中學面試題及答案
- 導管室考試題及答案
- 浙江省金華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測試英語試卷
- 統(tǒng)一大市場的倉儲布局規(guī)劃
- 《 現(xiàn)代質量管理(第3版)》-04 服務質量管理
- 四川省2024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二批調檔線理科
- 養(yǎng)老護理員(高級)測試題
- 電大本科《人文英語4》期末題庫及答案
- (一模)東北三省三校2025年高三第一次聯(lián)合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
- 基于時空圖注意力網絡的車輛多模態(tài)軌跡預測模型
- 水電站安全生產培訓
- 華南農業(yè)大學《高等數(shù)學(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4我們的公共生活 第一課時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壓力容器培訓》課件
- 2025年內蒙古能源建設投資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大數(shù)據與會計專業(yè)實踐報告2500字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