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綱要課后練習題及答案.docx_第1頁
語言學綱要課后練習題及答案.docx_第2頁
語言學綱要課后練習題及答案.docx_第3頁
語言學綱要課后練習題及答案.docx_第4頁
語言學綱要課后練習題及答案.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此文檔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與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課后習題以及答案導論一:填空。1、語言學的三大發(fā)源地是( )、( )和( )。2、語言學是( )世紀成為獨立的學科的,其標志是( )。3、現代語言學的標志性著作是瑞士語言學家( )的( )。4、語言交際過程可分為( )-( )-( )-( )-( )五個階段。5、印度最早的經典所使用的語言是( ).6、( )、( )、( )是中國“小學”的主要研究內容。二:判斷正誤。1、語文學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語和書面語。2、語言有自身結構的獨立性,與系統(tǒng)之外的社會環(huán)境沒有關系。3、理論語言學是研究語言一般規(guī)律的,不受具體語言研究影響。4、語言形式和內容的關系是語言研究的根本問題。三:思考題。1、語言與人類社會生活有哪些密切聯系?2、語文學研究有哪些特征?3、語言學學科內部都有哪些研究分類?如何看待它們之間的答案一、填空 1、古希臘、古印度、古代中國 2、19、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出現 3、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 4、編碼、發(fā)送、傳遞、接收、解碼 5、梵語 6、音韻學、文字學、訓詁學二、判斷正誤1、。語文學主要是研究古代的書面語,因為語文學研究所關注的,首先是反映在古代書面文獻中的古代思想觀念、政治制度等的,其直接目的大多是解讀古典文獻,而不是自覺地探索語言自身的規(guī)律,對當時的口語研究不是很關注。 2、。語言有自身結構的獨立性,也與系統(tǒng)之外的社會環(huán)境密切聯系。語言學除了關注語言本體的結構性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同時也要探究語言系統(tǒng)與人、與社會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而且語言一直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變化,會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3、 。一般把研究某種具體語言的語言學稱為漢語語言學或英語語言學等等,把側重理論探討的稱為理論語言學。理論語言學一般注重考察人類語言的共同規(guī)律和普遍 特征,而不是學習研究某一門具體語言。它所研究的是從具體的語言現象中總結、歸納出普遍的系統(tǒng)的理論和規(guī)律,并用這個理論指導各個具體語言的學習研究。所 以它會受到具體語言研究影響。 4、。三、思考題1、語言與人類社會生活有哪些密切關聯?答:第一,語言是社會現象,和人類社會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語言隨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隨社會的分化統(tǒng)一而分化統(tǒng)一,可見,語言絕不是自然現象。第二,從語言的音義關系可以看出語言不是自然現象,而是由一定的社會集團約定俗成的,如果語言是自然現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語言就應該是一樣的,沒有區(qū)別,而實際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種各樣的語言,還有眾多的方言。第三,社會的發(fā)展變化直接影響著語言的發(fā)展變化,社會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以在語言上反映出來,可見語言不是自然現象。2、語文學研究有哪些特征?答:一:研究對象方面,古代的語言學主要以書面語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視口頭語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語言學則十分重視口語研究,如制定語言規(guī)范,確立共同語的各方面標準等,都要依據口語的研究成果。二:研究目的方面,古代語言學研究語言,主要是給政治,哲學,宗教,歷史,文學方面的經典著作注釋,比如我國古代的語文學主要就是圍繞閱讀先秦經典著作的需求來研究文學的,而現代語言學的語言目的主要是分析語言的結構,以此探討語言發(fā)展得共同規(guī)律。3、語言學學科內部都有哪些研究分類?如何看待它們之間的關系?答: 語言學首先可以分為理論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一般說的語言學,主要是指理論語言學。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理論語言學又分普通語言學和專語語言學。普通語言 學以人類所以的語言為研究對象,探討人類語言的共同規(guī)律,是在具體語言學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下面有分普通語音學,普通語法學,普通詞匯學等分支學科,專語 語言學是以個別的,具體的語言為研究對象,探討某一種語言的規(guī)律。從是靜態(tài)研究還是研究語言的歷史看又分共時語言學和歷時語言學:歷時語言學研究具體語言 的發(fā)展歷史,是縱向研究,比如漢語學研究,共時語言學研究具體語言在某一的時代狀態(tài),規(guī)律,對之進行客觀的描述,是橫向研究,如描寫語言學,又分描寫語音 學,描寫詞匯學,描寫詞法學等分支學科現代漢語就是共時語言學。 第一章一、填空1.語言的功能包括( )功能和( )功能。2.語言的社會功能包括( )功能和( )功能。3.在各種信息傳遞形式中,( )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4.人的大腦分左右兩個半球,語言功能及計數、推理能力等由( )半球掌管,音樂感知、立體圖形識別等能力由( )半球制約。5.兒童語言習得一般經過( )階段和( )階段,這是兒童學話的關鍵兩步。二、判斷正誤( )1.文字是建立在語言基礎之上的再編碼形式。( )2.當說話者陳述一個客觀事實時,說話中不具有主觀性。( )3.書刊上的話語不具有人際互動功能。( )4.抽象思維要以語言為形式依托。( )5.布洛卡區(qū)在大腦的右半球前部。( )6.聾啞人不會說話,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維的能力。( )7.不同語言結構的差異體現出思維方式的不同。( )8.漢語名詞沒有數的變化,所以漢語沒有區(qū)別單數和多數的概念。三、思考題1.為什么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信息傳遞的手段?2.語言的人際互動功能表現在哪些方面?3.為什么說思維離不開語言? 4.語言思維功能的生理基礎是什么,有哪些體現?5.兒童語言習得的臨界期指什么?臨界期的存在說明語言的哪些特性?6.不同語言思維方式的特殊性體現在哪些方面?7.張三說,“我們先發(fā)明了電視,然后才給電腦命名,所以思維不需要語言?!睆埲腻e誤在哪里?8.舉例說明語言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一、填空題。1、社會;思維。2、信息傳遞;人際互動。3、語言。4、左;右。5、獨詞句;雙詞句。二、判斷題。1-8、三、思考題。1、在各種信息傳遞形式中,身勢等非語言的形式,獨自傳遞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輔助語言來傳遞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語言基礎之上的再編碼形式;旗語之類則是建立在語言或文字基礎之上的再編碼形式。語言是人類社會信息傳遞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2、語言的社會功能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種社會關聯,這可稱為語言的人際互動功能。互動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說話者在話語中表達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意圖,另一方面,這些又對受話者施加了影響,得到相映的語言或行動上的反饋,從而達到某種實際效果。3、語言是社會現象,是社會的交際工具,同時也是心理現象,是人類思維的工具。思維功能是語言功能的另一重要方面。思維是認識現實世界時的動腦筋的過程,也只動腦筋時進行比較、分析、綜合以認識現實的能力。思維的時候需要用語言。語言和思維形影相隨,不可分離。4、 大腦是人體最復雜的器官,是人的各種行為的指揮中樞,也是人類語言思維能力的生理基礎。人的大腦有左右兩個半球,左右大腦分別控制向對一半的身體行為,同 時,大腦左半球控制語言功能以及相關的計數、分類、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維,而大腦右半球則在音樂等藝術感知、人的面貌識別、立體圖形的識 別、整體把握能力、內在想象力等方面起著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語言的感性直觀思維。大腦的具體功能分區(qū)大致分為軀體運動區(qū)、軀體感覺區(qū)、視區(qū)和聽區(qū),對稱 分布于大腦的左右兩個半球。5、 兒童語言習得具有先天的生理基礎,這就是大腦具有的機能。但是如果出生后沒有處在正常的語言環(huán)境中,沒有外在的社會條件,這種語言能力就不能得到開發(fā),到 大約12歲左右,這個潛能就消失了,以后再也無法像正常人那樣運用語言,心智也不能得到正常發(fā)展。這個時間稱為語言習得的臨界期。兒童語言習得臨界期的存在,既體現出語言能力具有先天的自然生理基礎,同時也反映出具體的語言系統(tǒng)的社會屬性,離開正常的語言社會,先天的語言潛能無法實現。6、不同的語言對現實世界的編碼方式有很大不同。這可以體現在語言的各個層面,比如,音義關聯模式、詞匯的概念分類、語句表達中必要的語法范疇。不同語言間的種種差異充分體現出了不同的思維方式。7、思維的基本形式都要依靠語言,概念表達要依托詞語,判斷和推理要在話語中實現。8、略。 第二章語言是符號系統(tǒng)一、填空1、說出的話語句子是無限的,但無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 )和( )組裝起來的。2、符號包括( )和( )兩個方面,二者不可分離。3、語言符號的意義是對它所指代的一類( )的概括。4、語言的表達是對心理現實的( )。5、心理現實是存在于( )和( )之間的人腦中的信息存在狀態(tài)。6、語言符號的( )和( ),是語言符號的基本性質。7、語言系統(tǒng)二層性的一大特點是( )層的最小單位一定大大少于( )層的最小單位。8、( )和( )是語言系統(tǒng)中的兩種根本關系。9、動物無法掌握人類的語言,從生理基礎看是不具有( )和( )。10、我們是通過( )認識到“孔子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這個( )。二、判斷正誤( )1、一種語言可說出的句子是無限的。( )2、語言是一種社會規(guī)約,所以每個人說話是不自由的。( )3、符號的形式和意義都具有一般性。( )4、語言是豐富人的心理現實的重要途徑。( )5、心理現實是對客觀現實的認知,與客觀現實是等同的。( )6、語言符號形式與意義的關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屬的符號系統(tǒng)。( )7、現實中的句子是無窮的,所以組合關系也是無限的。( )8、音位和音位組合構成語素。( )9、句子是比詞組高一層次的符號單位,所以句子的長度一定大于詞組。( )10、“飛鳥”和“小鳥”具有同樣的組合關系。三、思考題1、聽到一個熟人在說話,就能判斷出是誰在說話,這個過程是語言符號在傳遞信息嗎?為什么?2、語言符號如何增進人的認識客觀現實的能力?3、什么是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表現在哪些方面?4、如何理解語言符號的線條性和符號系統(tǒng)的關系?5、說明“張三”、“李四”、“請”、“周日”、“春游”可以構成哪些句子,從符號的系統(tǒng)性說明為什么同樣的語言符號單位可以構成不同的話語,表達不同的意思?6、舉例說明什么是語言符號的聚合關系,為什么說符號的聚合和組合是相互依存的?7、漢字是否是具有二層性的符號,為什么? 答案:一、填空1、詞;規(guī)則2、形式;意義3、心理現實4、編碼5、客觀現實;語言符號6、任意性;線條性7、形式;符號8、組合關系;聚合關系9、語言能力;抽象思維能力10、文字;信息。二、判斷正誤1、正確。如果不考慮人在記憶上的局限,句子的長度可以無限。單從這點來看,一種語言的句子的數目就可以是無限的,何況每個人還可以根據說話的需要自由地造出各種各樣的句子,說出各種各樣的話。所以,一種語言的句子是無限的。2、錯誤。每個人說話是自由的,想什么時候說就什么時候說,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但說話時選擇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規(guī)則是不自由的,必須服從社會的習慣。所以,語言又是社會的規(guī)約,對每個語言使用者都具有強制性。3、 正確。符號的形式和意義都是一般性的。比如,有紅黃綠三種顏色的交通信號燈是用來指示交通的符號裝置。符號的形式不是指哪一個具體的信號燈,它的意義也不 是專門針對某一條具體的街道上的某些車。它的形式是交替閃亮的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燈,分別代表了禁止通行、準許通行和警示的意義。在不同的街道上,雖然具體 的信號燈的大小顏色可能有不同,道路和車輛也各不相同,但是作為交通符號的形式和意義不變。4、正確。當語言產生之后,人們就可以利用語言從他人那里接受間接的經驗,從而極大地豐富了個人的心理現實。當我們向他人傳達這些信息時,就可以運用已有語言符號,對心理現實進行再編碼,用語音發(fā)送出去。5、錯誤。心理現實與客觀現實有密切的聯系但又各不相同??陀^現實是四維時空中外在與人的所有存在:當下和歷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現象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及其變化。心理現實則是客觀現實經過人的認知貯存在人的大腦中的各種知識信息。6、正確。就單個的語言符號而言,其形式和意義的關聯,在很大程度受制于它所從屬的符號系統(tǒng),取決于它在系統(tǒng)中的位置。同樣是擬聲詞,漢語的“叮叮當當”所使用的語音材料和結構方式是漢語符號系統(tǒng)特有的,而英語中的“jingling”也是模仿類似的聲音,但使用的語音材料和結構方式就是英語符號系統(tǒng)所特有的。7、 錯誤。句子是由若干單個符號構成的。這些符號在線性的組合中是一個接一個,但是符號之間的結構關系不是在一個層面上一個接一個發(fā)生的,常常是小的符號先構 成了更大些的結構單位,大的結構單位還可以構成更大的單位,如此類推,最后構成句子。句子雖然可以很長,但結構關系是有條理的,不是隨便組合而成的。組合 關系不是無限的。8、錯誤。音位是語言的語音子系統(tǒng)的最小單位,音位按一定的規(guī)則組合成更大的單位音節(jié)。 三、思考題.1、 這是語言符號在傳遞信息。因為符號存在形式和意義兩個方面,語言符號傳遞信息都是通過將意義與形式組合的。但是語言符號的形式與一般符號的形式不同,它是 一種聲音實體。每個人說話都有自己獨特之處,如音高、響亮度等發(fā)音的特點,我們聽一個人說話,長時間地接觸后,就將這種聲音特點與意義結合了起來,從而理 解了這種聲音所傳送的意義。2、心理現實為語言符號的最初編碼提供了初步的材料。 語言符號,是對心理現實現象的概括。 現實的“房子”只能是具體的平房、樓房、四合院、別墅。 口稱的“房子”,從來都是抽象,是心理現實現象的概括。 即,語言符號的意義,是一般的、概括的東西。 如“粉筆”,和實際的粉筆是有很大的區(qū)別。3、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就是指,作為符號系統(tǒng)的成員,單個語言符號的語音形式和意義之間沒有自然屬性上的必然聯系,只有社會約定的關系。我們知道,相近的概念,在不同的語言中其語音形式差異很大,同樣表達“書”的意義,漢語發(fā)音為“sh”,英語為“book”。反過來,相近的發(fā)音,在不同的語言中可能意義完全不同。這些都說明,語言符號的形式跟意義是沒有必然聯系的,只要為符號的使用者共同認可,一定的語音形式就可以與一定的意義聯系在一起,所以語言符號的音義關系才是可變的。4、 語言符號的線條性是指語言符號在使用中是以符號序列的形式出現,符號只能一個跟著一個依次出現,在時間的線條上綿延,不能在空間的面上鋪開。在語言使用 中,我們不僅要了解單個符號的音義關系,還要了解符號序列中符號之間的關系以及單個符號和符號序列整體的關系,這樣才能達到完整意義的表達或理解的目的。 這些關系的表達都是有一般規(guī)則的,而這些規(guī)則多體現為不同種類符號的線性組合方式上。例如“香瓜”和“瓜香”的意義不同是由于符號的結構關系不同,而結構 關系的不同是由符號的線性排序不同來表達的,語言結構規(guī)則就隱含在這些線性序列中。所以,線條性是語言符號系統(tǒng)分析的基礎。5、周日張三請李四春游。 周日李四請張三春游。 張三周日請李四春游。 李四周日請張三春游。 張三請李四周日春游。 李四請張三周日春游。 作 為符號系統(tǒng)的成員,單個語言符號的語音形式和意義之間沒有自然屬性上的必然聯系,只有社會的約定關系。一個符號可以包含若干個意義,這無形中把符號的數目 擴大了幾倍。詞不過是說話的材料,把詞和詞組合起來造成句子才能進行交際。句子是根據表達的需要臨時組織起來的。語言提供了成萬個詞和多種靈活的造句規(guī) 則,自然可以讓人們造出無限的句子來。6、 如果一些語言符號或更大的單位在組合結構的某一環(huán)節(jié)上能夠互相替換并且替換后結構關系不會改變,那么這些符號在結構中就具有某種相同的作用,它們自然地聚 集成群。它們彼此的關系叫做聚合關系。比方拿“紅花”這個符號的結構來說,能出現在“紅”這個位置上的有“藍、白、紫、大、香”,能出現在“花”這個位置上的有“光、線、旗、眼睛、房子”,這兩組詞各自構成一個聚合。 組 合關系是以語言符號的線條性為基礎的。聚合分類是線性組合實現的基礎。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是相互依存的關系。聚合關系潛在于系統(tǒng),組合關系實現于話語,二 者猶如縱橫兩軸,語言符號單位都處在這兩個軸向形成的坐標上,既屬于聚合群的成員,同時也是某個組合軸線上的單位。第三章一:名詞解釋。語音四要素; 音素; 音位; 音位變體; 非音質音位; 區(qū)別特征; 音節(jié); 語流音變; 音步。二、單項選擇 1從自然屬性角度劃分出來的最小語音單位是( )。 A元音 B輔音 C音素 D音位 2漢語拼音方案是以( )字母為基礎制訂的。A英語 B法語 C拉丁 D希臘 3漢語拼音中的、c、h,國際音標分別寫作( )。 Au、c、h By、ts、xCu、ch、h Dx、y、k 4下列說法,( )是正確的。A漢語中的音高具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B婦女的聲帶比男子要厚。 C漢語中的音長具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 D漢語“天”、“空”兩個音節(jié)的音高不同。 5下列說法,只有( )正確。A振幅越大,聲音就越弱。B振幅越大,聲音就越長。 C頻率越高,聲音就越低。D頻率越高,聲音就越高。 6對發(fā)音器官功能的描述,( )是正確的。A聲帶在發(fā)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舌頭的活動,起了調節(jié)共鳴器形狀的作用。 C口腔中最為靈活的部位是上腭。D聲帶、舌頭等是被動發(fā)音器官。 7關于元音和輔音的區(qū)別的描述,( )是正確的。A元音發(fā)音時間短暫,輔音發(fā)音時間較長。B輔音發(fā)音響亮,元音發(fā)音不響亮。C發(fā)輔音氣流受阻,發(fā)元音氣流不受阻。D發(fā)元音和輔音發(fā)音器官的各個部位均衡緊張。 8下列漢語拼音和國際音標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e Bjy Chx Dbb 9下列發(fā)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組輔音是( )。 Atd Bbp Csz Dtk 10下列各組對元音區(qū)別的描述中,( )是錯誤的。AI和y的區(qū)別是舌位前后不同。Bu和o的區(qū)別是舌位高低不同。Ca和的區(qū)別是舌位前后不同。DI和a的區(qū)別是舌位高低不同。 11下列各組輔音,區(qū)別特征為清濁對立的一組是( )。 Ax-hBt-dCc-ch Dz-ts 12下列說法,( )是正確的。 A音位具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B音素具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C聲母具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D韻母具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 13我們在念老虎時,通常要把老念成陽平,這種變化叫做( )。A同化 B異化 C弱化 D脫落 三、分析題1根據發(fā)音特點描述,寫出下列元音:舌面后半低不圓唇元音舌面前半高不圓唇元音 舌面前低不圓唇元音舌面后高圓唇元音舌面前高圓唇元音 2、列出現代漢語普通話輔音音位的至少四對區(qū)別特征并各舉一對兒對立音位。 3、漢語音節(jié)ban、da、guang中的a,是三個不同的音素,但卻是一個音位,為什么? 4、畫一張元音舌位圖,用國際音標標出八個基本元音。 5、尋找適當的英語單詞實例,證明英語中下列音位具有對立關系。(提示:例如/p/b/對立,最小對立對兒的例子有pit/bit; rapid/rabid; cap/cab等)6、用國際音標給英語單詞splendid和translatable注音,并說明它們各自包含哪幾個音節(jié)。7、下面是某一種漢語方言的語流音變的四個代表性實例,試簡要說明它們各自的音變特點。 四、思考題1、音位與音素的區(qū)別與聯系。2、怎樣認識理解劃分音位的原則?3、區(qū)別特征與語音系統(tǒng)平行對稱性特點的關系。4、音位的系統(tǒng)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5、什么是語流音變?主要有哪些?請舉例說明。6、怎樣找出一個語言或方言的音位。7、區(qū)別特征與語音系統(tǒng)組合,聚合兩軸的關系 答案:一、名詞解釋語音四要素:音高、音強、音長、音質。從聲學的角度粗略地說,音高主要取決于聲波基頻頻率的快慢(也即單位時間內振動周期的多少),音強主要取決于聲波振幅的大小,音長主要取決于聲波持續(xù)的時間,音質則取決于聲波中陪音的數量、頻率和強度。 音素:人類語言從音質角度切分的最小的線性語音單位。 音位:一個具體語言(或方言)中有區(qū)別詞的語音形式功能的最小的線性語音單位。 音位變體:同一個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音素,就是音位變體。非音質音位:具有區(qū)別詞的語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強、音長叫做非音質音位。 區(qū)別特征:具體語言中有區(qū)別音位的作用的發(fā)音特征,叫做該語言的區(qū)別特征。 音節(jié):音節(jié)是音位和音位組合起來構成的最小的語音結構單位。 語流音變:音位和音位組合的時候,由于受說話時快慢、高低、強弱的不同和鄰音的影響,可能發(fā)生不同的臨時性的變化,這種變化,我們叫做語流音變。 音步:音步是由若干個音節(jié)組成的語音單位,表現為語流中大致等距離(登時)出現的輕重、高低、長短或松緊的一次交替,是語言節(jié)奏的體現。音步一般為23音節(jié),也可以是單音節(jié)或45音節(jié)。 二、選擇題。15 C、C、B、A、D 610 B、C、C、D、A 1113 B、A、B 三、分析題。1、- V、e、a、u、y。2、/p/p/:發(fā)音方法不同,p是送氣音,p是不送氣音。/g/k/:發(fā)音方法不同,g是濁塞音,k是清塞音。/m/n/:發(fā)音部位不同,m是雙唇鼻音,n是舌尖前鼻音。/p/k/:發(fā)音部位不同,p是雙重音,k是舌尖后音。/s/z/:發(fā)音方法不同,s是清檫音,z是濁檫音。/u/o/:舌位高低不同,u是后高圓唇元音,是后半高圓唇元音。 /ts/ts/:發(fā)音方法不同,ts 是清不送氣塞檫音,ts是清送氣塞擦音。3、漢語音節(jié)ban、da、guang中的a是三個不同的音素,其實際讀音分別是a、A、?。這三個讀音其實都是/A/音位的音位變體,其中da中的A是典型變體,ban中的a是由于受到韻尾n的同化影響所產生的變體;guang中的是受韻頭u或韻尾同化的結果。因此它們始終處于互補分布的狀態(tài)中,自然屬于一個音位。4、八個基本元音ieauo 5、(1)/p/f/(2)/s/z/(3)/m/n/(4)/b/v/ (1)pair-fair (2)sap-zap (3)more-nor (4)bow-vow 6、splendid 兩個音節(jié) splen did trnsleitbl 4個音節(jié) trns lei tbl 7、(1)棉袍 mie p mie m (2)戲臺 xie tai xie lai (3)米缸 mi kou mi ou (4)清唱 ts i tsy? ts i y 是順同化。上字鼻尾韻,下字聲母是p、ph的,受到鼻音的影響變成了鼻音m。 上字是開尾韻,下字聲母t變成l。從清塞音變?yōu)闈徇B音,弱化。 上字是開尾韻,下字聲母是k,變?yōu)?。脫?上字鼻尾韻,下字是ts、tsh的變成。從塞擦音變?yōu)椴烈?,弱化?四、思考題1、音位與音素的區(qū)別與聯系。答:音素是從語音的自然屬性出發(fā)定義的,是針對所有人類語言的,是僅依據音質區(qū)別而得出的。音位是從語音的社會屬性出發(fā)定義的,是針對某一種具體語言的,是僅依據有無區(qū)別該語言中詞的語音形式之功能而得出的,它可以是音質上有區(qū)別,也可以是音高、音強、音長有區(qū)別。音素和音位的共同點,都是最小的線性單元。音素或音位都還可以切分為更小的語音特征或區(qū)別特征。音位與音素的聯系還有:(1)在音流某個位置上出現的音位一定有其自然屬性,體現為某個音素。(2)音位是對具體語言中起相同作用的若干音素的抽象。也即,一個音位可能包括幾個不同的音素,它們在音流的不同位置上出現。 2、怎樣認識理解劃分音位的原則?答: 音素之間存在著兩種重要的關系,一是“對立關系”,一是“互補關系”。劃分歸納音位的原則主要有對立和互補兩條原則。對立原則,如英語bad,意思是“壞 的”,如果把其中的b換成d,這個詞的語音形式變成了dad,與原來不同,含義也相應發(fā)生了變化,變成了小孩口語說的“爸爸”,可見,b和d是不能互換 的,因此b和d之間的關系就是對立關系。如 果兩個音素具有區(qū)別詞的語音形式的作用,進而能夠區(qū)別意義,且又是最小的,符合音位的定義特征,那么它們都是音位。也就是說,具有對立關系,處于對立關系 之中的幾個音素,就是不同的音位。雖然它們都是以具體的音素形式出現的,但它們具有區(qū)別作用,所以是音位,從這里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到音位和音素的差別。劃分音位的對立原則告訴我們,幾個音素,即使發(fā)音差別很少,只要具有區(qū)別詞的語音形式的作用,具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就是不同的音位;相反,幾個音素的發(fā)音特點即使差別很大,但是只要沒有區(qū)別詞形的作用,沒有區(qū)別詞義的作用,就只能是屬于一個音位。要 注意的是,運用對立原則劃分音位,確立音位,只能在同一語言進行分析比較,不能跨語言進行,那樣是永遠也確定不了音位的,因為音位只能是屬于一定語言的。 比如前面我們舉的兩個音素p和p,在漢語中是兩個音位,而在英語中只是一個音位,因為在英語中它們沒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不能構成對立?;パa原則,這種情況在英語中也有,比如p和p在漢語中是完全對立的,二者互換了意義就發(fā)生了變化,而在英語中它們就不是對立的,p一般出現在音節(jié)開頭或末尾,如plan、plane、paper,等,p只出現在s后面,如spell、 speak、spring等,凡是出現p的地方絕對不會出現p,凡是出現p的地方絕對不會出現p,二者完全是互補的。如果我們互換位置,把plan 念成plan,把speak念成speak,并不影響英國人對這些詞的意義的理解,因為英語中沒有送氣與不送氣的對立關系。 3、區(qū)別特征與語音系統(tǒng)平行對稱性特點的關系。答: 根據區(qū)別特征既可以揭示音位在自然屬性上的分組,又可以揭示音位聚合格局的平行對稱性。而在平行對稱格局中的每組聚合,又在音節(jié)組合、詞法音變、語流音變 和歷史音變中經常成組行動,從而使用區(qū)別特征的音位分組,還可以以簡馭繁地揭示語音的組合規(guī)則、交替規(guī)則和語音演變規(guī)則。 4、音位的系統(tǒng)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1)一種語言中的每一個音位都處在至少一個聚合群中。語 言中的音位不是孤立的,每個音位都通過自己的區(qū)別特征和其他有共同特征的音位聯系著,聚合成群。比方北京話的/p/音位同時處在兩個聚合群中:按部位,它 是雙唇聚合群/p p m/的成員(為簡化分析,這里不列擦音),按發(fā)音方法,它是不送氣塞音聚合群/p t k/的成員。(2)處于同一聚合群中的因為理論上應具有相同的組合關系。每 一個音位不僅處于聚合關系中,而且,處于同一聚合群中的音位,也應該具有相同的組合關系。例如漢語普通話中的輔音/k k x只能與開口呼、合口呼組 合,不能與齊齒呼、撮口呼組合,而/t?、?、?/則相反,不能與開口呼、合口呼相拼,只能與齊齒呼、撮口呼相拼。當然,在平行的、對稱的系統(tǒng)中常常 出現不平行、不對稱的現象,比如北京話鼻音聚合群中的m n ,三個音位在組合關系上就有很大的差異。 5、什么是語流音變?主要有哪些?請舉例說明。答:語流音變就是音位與音位組合時,受鄰音的影響或由于說話時快慢、高低和強弱的不同而產生的語音變化。常見的語流音變有同化、異化、弱化、脫落四種。(1) 同化:兩個不同的音位,其中一個受另一個的影響,變成了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英語中表示復數的s,在清輔音后念清音s,如books,在濁輔音后念 z,如dogs。同樣的音位,就是受到前面的輔音的影響而念不同的音位,就是被前面的輔音同化了。漢語tanke(坦克),其中的n受k影響,有 的特 點,就是同化。(2) 異化:兩個相同相近的音位,其中一個由于某種原因變得跟它不同。普通話中的變調是典型的異化現象。比如上聲,兩個上聲相連,前一個上聲變成陽平,如“老 虎、展覽、打死、紙馬、管理”;而上聲在其它聲調前一律念半上,即21調,如“馬上、理由、攬車”。“不”在去聲前念陽平,在其它聲調前念本音??梢娫谄?通話中非音質音位中的調位也有變體音位,比如上聲實際上有214、35、21三個變體形式。(3)弱化:語流中,有些音位的發(fā)音變弱,不那么清晰,這種現象就是弱化。普通話的輕聲就是比較典型的弱化現象。如頭在“木頭、念頭、苦頭”中變成了輕聲,“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妹妹、天天、玫瑰、西瓜”等詞語的第二個音節(jié)往往也念輕聲。(4)脫落:弱化進一步強化,丟失了某些音位,或在快速發(fā)音的過程中省略了某些因為,這就形成脫落。例如把“我們”、“你們”說成/wom/、/nimn/,把“豆腐”說成/touf /,把“不知道”說成/,英語中把“I am”說成“Im”,把“I shall”說成“Ill”,等等,都是脫略。 6、怎樣找出一個語言或方言的音位。在歸納音位的時候,要進行對比,看看不同的音素是否具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如何檢查一個音素是否能區(qū)別意義的呢?采用三種具體方法: 1)減除法:在具體的語言中,如果把詞中的一個音素減掉,詞義就發(fā)生變化,減掉的音素就是音位。例如,漢語的mao35(毛),如果去掉m,就會變成ao35(熬),意義就發(fā)生了變化,m就是音位。由于它的存在,把“毛”和“熬”區(qū)別開來。 2)添加法:如果一個詞加上一個音素,詞義就發(fā)生變化,則加上的這個音素也是音位。例如,英語中,deskdesk,加上-ss,形成desksdesks,前者是單數,后者是復數,意義發(fā)生了變化,則加上的s就是音位。 3)替換法:如果詞中的某一個音素被換成另一個音素,詞義就發(fā)生了變化,則 所換的音素就是另外一個音位。例如,英語的“sky”skai(天空)中的“k”換成“sly”slai(狡猾的),意思就發(fā)生了變化,則/l /就是一個與/k/不同的音位。如果換了一個音,這個音不起區(qū)別意義的作用,則不是音位。例如,把skai換成skai,雖然聽上去不順耳,但 是不改變意義,因此k不是另外一個音位。 7、區(qū)別特征與語音系統(tǒng)組合,聚合兩軸的關系。 同 一個語音系統(tǒng)里的音位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聯系。同一個語音系統(tǒng)里的音位,依靠某些特征相互區(qū)別。又依靠某些特征相互聯系,聚合成群。同一聚合中的音位,根 據音位的系統(tǒng)性特點,應該具有相同的組合關系。例如:如現代漢語中的雙唇音都可以作聲母,作聲母都可以和開口呼、齊齒呼相拼,合口呼只和u相拼,不和撮口 呼相拼, 但實際上,在平行、對稱的系統(tǒng)中常常會出現不平行、不對稱的現象。(參上題答案) 第四章 語法一、舉例解釋下列名詞內部屈折;格;性;曲折詞綴;黏著語素;體;時;詞法。 二、填空1.和動詞有關的語法范疇有時、體、( )和( )。2.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構成的詞稱為( )。3.在workers中,worker這一部分可以稱為( )。4.按照詞法結構類型,語言可以分為( )、( )、( )和( )。5.句子的最大特點是有( )。6.僅有一個語素構成的詞是( )。7.最小的語法單位是( )。8.和名詞有關的語法范疇有性、格和( )。9.詞的組合有五種基本類型,例如“研究問題”屬于( ),“跑得很快”屬于( ),“馬上出發(fā)”屬于( ),“火山爆發(fā)”屬于( )。10.能夠改變詞類的是( )詞綴。11. 表達語法意義的語法形式除了有類的配例之外,還有( )和( )。三、單項選擇1.下列各組詞中全都屬于復合詞的一組是( )A大學、人民、(英)readerB.勞動、阿姨、(英)railwayC.瓶子、教室、(英)unhappy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2.與“春光明媚”結構相同的組合是( )A.陽光充足 B.已經開始C.調查研究 D.工人和農民3.以下關于句法變換的陳述正確的一項是( )A句法變換反映的是具體句子之間的關系。B句法變換可以區(qū)分句法多義。C容許變換說明一個語言的語序是自由的。D變換從不改變句子的語義。4.區(qū)分詞類最重要的依據是( )A意義 B.形態(tài)變化C句法功能 D.語言的類型特點5.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的“花兒”是( )A.單純詞 B.派生詞C.復合詞 D.語素6.分析以下Michoacan Aztec語中的一些詞及其英譯翻譯。Nokali-my house nokalimes-my housesMokali-your house ikali-his house kalimes-houses如果表示“friend”的詞是mahkwa,表示“my friends”的詞應該是( )A.nomahkwaB.mahkwasC.momahkwames D. momahkwaesE.nomahkwames四、分析題1.用變換的方法區(qū)分下列句法多義的句子:支持的是王書記 2.請為下面的句子畫出句法結構樹形圖。他希望將來研究語言學。 3.分析以下句子中所體現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張三去過北京。媽媽洗了衣服。學生舉著標語。五、問答題1.舉例說明什么是句法結構規(guī)則的遞歸性。遞歸性和句法結構的層次性有什么關系?2.漢語名詞沒有性數格等形態(tài)變化,我們可以用怎樣的辦法給漢語名詞分出語法上的小類?請試著給出一種分類,并說明理由。3.與英語對比,舉例說說漢語語素的特點。4.結合具體語言事實說說如何區(qū)分詞和短語。 答案:一:名詞解釋。內部屈折:也叫語音交替,指通過詞根的語音變化構成語法形式,表示某種語法意義。格:表示名詞、代詞在句中和其它詞的關系。性:是某些語言里的名詞的分類。曲折詞綴:只能改變一個詞的形式,不能構成新詞。黏著語素:根據語素是否可以單獨成詞,還可以把語素分為自由語素和黏著語素。詞綴都是黏著語素。體:表示動作行為進行的各種階段和狀態(tài)?!皶r”:表示動作發(fā)生的時間。語法:包括句法和詞法兩個方面,詞以下的規(guī)則是詞法。 二:填空題。1、人稱;態(tài)。2、合成詞。3、詞根。4、 孤立語 、黏著語、曲折語 和 復綜語。5、語氣。 6、單純詞。 7、語素。 8、數。 9、述賓,述補,偏正,主謂。10.派生。 11、形態(tài)的一致性配合,虛詞。 三:單項選擇題。1-6 B、A、B、B、D、E。 四:分析題。1.用變換的方法區(qū)分下列句法多義的句子:我們支持是王書記(王書記是受事)支持我們的是王書記(王書記是施事)。2.請為下面的句子畫出句法結構樹形圖。 他 希望 將來 研究 語言學。| 主| 謂語 | |動 | 賓 | |狀 中 | | 動|賓 | S NP VP V ADVP ADV VP N V N 他 希望 將來 研究 語言學。 3.分析以下句子中所體現的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位置 A B C 張三 去過 北京。例子 媽媽 洗了 衣服。 學生 舉著 標語。 主 謂 賓 名詞 動詞 名詞處于A位置和C位置的都是名詞,分別作主語和賓語.處于B位置的是動詞,作謂語.在每個句子中,B和C先組合成動賓結構,再和A組合成主謂結構. 五、問答題1.舉例說明什么是句法結構規(guī)則的遞歸性。遞歸性和句法結構的層次性有什么關系?結構中某個單位(例如詞)可以不斷的被一個同功能的詞組去替換,結果可以使基本結構里面的項擴展成很長的多層套合結構,但作用仍等于原先的那個項。比如:他買了襯衫。他買了真絲襯衫。他買了短袖的真絲襯衫。他買了漂亮的短袖真絲襯衫。通過偏正結構的遞歸性可以對以上句子中的賓語“襯衫”進行擴展。語法的組合結構一層套一層,所以同樣的結構規(guī)則可以重復使用而不致造成結構上的混亂。語法結構的遞歸性和語法結構的層次性密切相關。語法結構的層次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遞歸性造成的,而語法結構的層次性也為語法規(guī)則的反復使用提供了可能。 2.漢語名詞沒有性數格等形態(tài)變化,我們可以用怎樣的辦法給漢語名詞分出語法上的小類?請試著給出一種分類,并說明理由。詞類是按照詞在結構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詞的句法功能分出的類。劃分詞類的標準有三個,1、形態(tài)標準2、意義標準3、句法功能標準形態(tài)標準包括構形形態(tài)(例如重疊;)和構詞形態(tài)(例如詞綴。 )印歐語系的語言形態(tài)變化豐富,具有相同形態(tài)變化的詞功能往往也相同,可以以形態(tài)作為劃分詞類的標準。如可以加-ed的都是動詞。意 義標準把語法意義相同的詞劃成一類。語法意義是指詞所具有的抽象、概括的意義,如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歸為名詞。不管是印歐語系的語言還是漢語都可以從意義上 進行歸類,只不過意義不能作為唯一標準。因為有些詞匯意義接近的詞語法功能卻并不相同。如“忽然”和“突然”,兩個都可以作狀語,但“突然”除作狀語外還 可以作謂語作定語,是形容詞,“ 忽然”則只能作狀語是副詞。句法功能標準包括兩個方面(1)詞與詞的組合能力,包括實詞與另一類實詞的組合能力。虛詞依附實詞和短語的能力。 (2)充當句子成分的能力劃分詞類最根本的標準是分布,就是指語法單位所能出現、不能出現的所有組合位置的總和,具體說指,能夠充當什么句法成分,能與什么性質的詞組合等。這種“活動能力”就叫做語法分布。凡是能在同樣的組合位置中出現的詞,它們的句法功能相同,就可以歸為一類。漢 語名詞不能從形態(tài)上進行歸類,分布上名詞都可以作主語和賓語,少數名詞如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還可以直接作狀語,一般的名詞前不能加“不”或者“很”(不人 不鬼、不男不女除外)一般名詞都可以接受物量詞的修飾,不接受動量詞的修飾。給名詞分類主要依據的是意義,可分類如下:人的名稱:人 廠長 大夫 作家 兒童 老人 教師處所名稱:上海 故宮 沈陽 亞洲時間名詞:夏天 今天 早晨 上午方位名詞:上面 中間 東南 左邊具體事物的名稱:鋼筆 電腦 蘋果抽象事物的名稱:觀點 和平 文化 科學 愿望 理想 3.與英語對比,舉例說說漢語語素的特點。語素在不同語言中有很大差異,就漢語來說,大抵是一個音節(jié)對應一個語素?!耙粋€音節(jié),一個語素”的對應也有少量例外,如“玻璃”,“葡萄”等等,都是兩個音節(jié),但因為“玻”“璃”“葡”“萄”單獨都沒有意義,所以“玻璃”“葡萄”分別是一個語素。在英語中,一個語素與音系單位的對應有不同的情形,英語的一個語素可以是一個音節(jié),如book,也可以大于一個音節(jié),如mother,或不足一個音節(jié),如books的s. 4.結合具體語言事實說說如何區(qū)分詞和短語。判 定一個成分是否是詞,取決于它是否是造句時自由運用的最小單位,而不在于它含有幾個語素。造句時可自由運用的諸單位中只有“最小”者才是詞,這一點可以把 詞和詞以上更大的語法單位區(qū)別開來。通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