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0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考試試卷C卷.doc_第1頁
教科版2020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考試試卷C卷.doc_第2頁
教科版2020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考試試卷C卷.doc_第3頁
教科版2020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考試試卷C卷.doc_第4頁
教科版2020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考試試卷C卷.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2020年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考試試卷C卷一、 單項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共10題;共30分)1. (3分)近幾年,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空氣被嚴重污染,有害物質含量嚴重超標,其中PM2.5是天氣陰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m的顆粒物,單個PM2.5是隱藏在空氣的浮塵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關于PM2.5顆粒物直徑的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A . 2.5m=2.5um106mB . 2.5m=2.5105dmC . 2.5m=2.5106cmD . 2.5m=2.5109m2. (3分)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 聲音在空氣和鐵棒中的傳播速度相同B . 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C . 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D . 男女同學說話時的音調都是相同的3. (3分)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一定是340m/s;“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音色來判斷的;醫(yī)生用“B超”觀察身體是否有結石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特性;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fā)聲的音調會不同;池州中心城區(qū)4月30日實施“禁鞭令”,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只要物體在振動、人就定能聽到聲音。A . B . C . D . 4. (3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 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B . 平面鏡可以成像,也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徑C . 陽光照射下,密林中地面上的圓形光斑是太陽的實像D . 人在河邊看到水底的石頭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5. (3分)下列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A . 河水中山的倒影B . 水中彎折的筷子C . 日食的形成D . 海市蜃樓6. (3分)下列關于溫度計和體溫計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 用沒有甩過的體溫計測量某同學的體溫,體溫計顯示的示數(shù)為38,則該同學的體溫一定不高于38B . 如果沒有酒精來給體溫計消毒,也可以把體溫計放在沸水中消毒C . 使用常用溫度計和體溫計都能直接測出冰水混合物的溫度D . 用常用的溫度計測液體溫度,讀數(shù)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可以離開被測液體7. (3分)下列四幅圖片中,屬于液化現(xiàn)象的是( ) A . 霧凇B . 露珠C . 雪D . 冰柱8. (3分)下列有關光現(xiàn)象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A .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B . 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 . 城市玻璃幕墻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 照相機是利用物體在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成正立、縮小、實像的性質制成的9. (3分)兩列聲波在同一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如圖甲、乙所示,則這兩列聲波( )A . 音調不同B . 響度不同C . 音色不同D . 音調、響度和音色均不同10. (3分)如圖,當用眼睛去觀察鏡子時,光束似乎是從M處發(fā)散開來的,則透鏡的焦距是( )A . 0.1mB . 0.2mC . 0.3mD . 0.5m二、 多項選擇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共2題;共10分)11. (5分)手機打車軟件風靡一時,小王的媽媽每天使用“嘀嘀打車”軟件“打的”上下班,每天只花2分錢,還節(jié)省了上下班時間,關于嘀嘀打車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 媽媽使用手機上的“嘀嘀打車”軟件打車時,手機通過電磁波與出租車聯(lián)系B . 附近出租車上的打車軟件接到指令后,發(fā)出“嘀嘀”聲,“嘀嘀”聲不是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C . 媽媽乘車過程中,看到路邊等候打車的人迅速后退,是以乘的車為參照物D . 媽媽某次打車,等車2min,乘車6min,行駛里程4km,行駛途中的平均速度為40km/h12. (5分)祖國山河美景四季如畫,圖中關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屬于凝華現(xiàn)象的是A . 春天,霧繞群峰B . 夏天,雨籠山巒C . 秋天,霜打枝頭D . 冬天,千里冰封三、 填空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把恰當?shù)奈淖只驍?shù)據(jù)填 (共4題;共16分)13. (4分)小嬌上學出門前照一下鏡子正衣冠,當她從距平面鏡2m處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時,她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大小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她在平面鏡中的像相對于她的速度是_m/s 14. (4分)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測同一個物體的長度測量四次分別是17.25cm、17.52cm、17.24cm、17.26cm,則物體的長度是_ 15. (4分)晚上,樓下的吵鬧聲非常響,影響了小明做作業(yè)。這個時候,小明可以_ ,這是通過_的方法來減弱噪聲的。 16. (4分)如圖,兩個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裝有一些水,B倒扣著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燈給容器中的水加熱,在水沸騰后繼續(xù)加熱的過程中,A杯中的水_(填“能”或“不能”)沸騰。另外,B杯中的水_(選填“能”或“不能”)沸騰,理由是_.四、 作圖題(共2小題,每小題4分,共8分) (共2題;共8分)17. (4分)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不透明的障礙物A,較大的平面鏡MN在某一高度上水平放置,在O點處有一發(fā)光的點光源。試用作圖法在圖中畫出點光源能夠照亮障礙物A后方地面的范圍。 18. (4分)請在如圖中根據(jù)物體AB及平面鏡的位置作出它的像。 五、 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6分) (共2題;共16分)19. (7.0分)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 (1)照圖那樣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_,沿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代表平面鏡,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蠟燭像完全_。由此可知平面鏡成像時,像和物體_相等。 (2)某同學共進行了三次實驗,用刻度尺分別測出蠟燭和像別破璃扳的距離,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次數(shù)u(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cmV(像到玻璃板的距離)/cm110102151532020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而鏡成像時_.(3)用直線把每次實驗中蠟燭和它的像在紙上的位置連起來,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_.(4)如果實驗時將玻璃板豎直向上提起1cm,則蠟燭的像豎直向上移動 . A . 2 cmB . 1 cmC . 0 .5 cmD . 0 cm20. (9.0分)小明同學用圖甲裝置探究了“固體熔化”和“液體沸騰”兩個實驗: (1)這兩個實驗都需要用到的測量儀器是溫度計和_。 (2)小明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熔化過程持續(xù)了很長時間,其原因可能是_; (3)甲圖是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shù),此時的溫度為_; (4)解決問題后將兩個實驗連續(xù)完成,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了如果乙所示的圖象,由圖象可知該物質是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這種物質熔化時的特點是_,_; (5)實驗結束后,小明忘記熄滅酒精燈,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溫度計示數(shù)維持100不變(外界氣壓為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則此時試管中的液體_(選填“沸騰”或“不沸騰”),理由是_。 六、 計算與解答題(共2小題,共20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和重 (共2題;共20分)21. (10.0分)第一次測定鑄鐵里的聲速是在法國的巴黎,測定的方法是:在鑄鐵管的一端敲一下鐘,在管的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第一次是由鑄鐵管傳來的,第二次是由空氣傳來的),管長1020 m,兩次響聲相隔2s。如果當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 m/s,求鑄鐵中的聲速。 22. (10分)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長1m的導火線引爆炸藥,導火線以0.5cm/s的速度燃燒,點火者點著導火線后以4m/s的速度跑開,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離爆炸地點600m的安全地區(qū)?(通過列式計算來說明)第 10 頁 共 10 頁參考答案一、 單項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共10題;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多項選擇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共2題;共10分)11-1、12-1、三、 填空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把恰當?shù)奈淖只驍?shù)據(jù)填 (共4題;共16分)13-1、14-1、15-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